制度是管好员工的法宝
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刚性,是一定范围内和特定时间里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而且“制度”一词由来已久,它在《辞海》中的释义为“要求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秩序办事的规定”。从解释来看,制度具有强制性、工具性和时效性。因此,制度一直以来都是管好员工屡试不爽的法宝。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企业内的任何员工都必须遵守既定的规章制度,任何人都不能有超越制度的权力存在。企业和社会一样,是一种关于人的组织。人的复杂性、多样性就要求企业必须有一套用于约束、规范、整合人的制度,它的作用就是使价值取向多样、行为特质不同的人达成某种一致性,最终实现企业的共同利益。
制度是严肃的,它绝不是一纸空文。管理者之所以订立制度,目的就是要真正执行。管理者必须让所有员工对此清楚了解,否则,制度就是一张废纸。
一套良好的制度,可以让企业的工作运转有序,员工的行为有度,也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有章可循的管理方式。同时,管理制度也是管理者树威立信的有效手段,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可以展示管理者的手段和魄力,提高管理者的威信。
管理者还要在企业中创造一种“遵守规章制度可敬,违反规章制度可耻”的氛围,倾注心力搞好企业的文化建设,这是确保制度贯彻执行的长效办法。这需要管理者长期不懈地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应让他们看到,只有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才能得到好处,否则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惩罚。同时,管理者本身也不能有超越制度的特权,如果身为企业的管理者视规章制度如儿戏,我们就不难想象,该企业的员工会如何看待所谓的“制度”。
总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对组织的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制度是员工的行为规范,良好的制度确保了企业可以有序地组织各项工作。在战场上,只有军纪严明之师才能战无不胜,而那些纪律涣散的部队则与乌合之众无异。一个企业如果缺少了严明的管理制度,即使有再高明的经营之术,也无法长久发展。尤其是在营销管理中,良好的管理制度也是创造精良的营销团队,提高产品市场竞争的重要法宝。
量身定做适合自己企业的制度
制度的作用在于限定员工的行为,明确地告诉员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么做效果好,怎么做效果不好,从而使这些不成为老板每天为之费心的事情。而老板唯一应该费心的,就是如何让制度适合企业。
世界上没有万能制度,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它独特的地方,相应的,要让制度在企业里发挥最大作用,制度本身必须符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如果老板因为不想浪费精力而选择照搬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制度,认为有一套制度作为摆设在那里就可以的话,可就大错特错了。
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参观炮团演习,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班的士兵把大炮安装好,每个人各就各位,但其中有一个人站在旁边一动不动,直到整个演练结束,这个人也没有做任何事。军官感到奇怪,于是问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他没做任何动作?”班长回答说:“在作战教材里就是讲这样编队的,一个炮班完整编制是11个人,其中一个人站在这个地方,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
军官回去查阅资料后,才知道这一个人站在那里究竟是做什么的:原来,早期的大炮是用马拉的,在战场上,大炮一响,拉车的马很容易因受惊而失控,这时必须有一个士兵站在炮筒下,他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由于马的动作导致炮口方向改变,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到了现代战争,大炮实现了机械化运输,不再用马拉,而那个士兵却没有被减掉,仍旧站在那里,成了一个不拉马的士兵。
不拉马的士兵是怎么出现的?当然是制度的原因。无论制定什么样的制度,都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必须符合具体情况,事前详细了解实际情况,整理分析各类问题,保证制度的每一句话都有可操作性。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若制定了冠冕堂皇的条文,却与现实情形背道而驰,则无异于一纸空文。二是必须随时对制度进行适当的修改,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当某一种不良现象在企业中出现,老板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处罚员工,而是从制度层面找出事情发生的原因,修改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不良现象,这比在员工犯了错之后惩罚要有效得多。从这个角度上讲,一套好的企业管理制度,既是死的,又是活的。说它死,是因为制度一旦制定,员工就必须按照制度行事;说它活,是由于规则本身又在不断发展不断改进,因为企业在变,社会环境在变。
一个能把管理做到位的人,首先就要善于为企业量身定做制度,任何一个组织想要生存并且流畅地运转下去,都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作为保障,企业更是如此。一套好的制度,比多用几个管理人员更顶用。因此,千万不要小瞧制度的作用。
一个好的企业一定有一个好的制度,关键是什么样的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才算是一个好制度呢?其实,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并非越先进、越完善越好。况且每个企业的运作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总要有特殊情况。所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那就要求老板在为自己的企业制定的制度必须量身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