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1800000009

第9章 走进东欧(1)

探访铁托墓

来到贝尔格莱德,前南斯拉夫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铁托将军的墓是必去的地方之一。它坐落于老贝乌日策大街15号,是铁托生前的官邸。在原官邸东北边树木葱茏、风景秀丽的半山坡上,有一座普通的花房,四周松树环绕,显得庄严肃穆,这就是一代伟人——铁托之墓,每天前来瞻仰的当地人和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2005年6月4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驱车来到这里。进门时,工作人员听说我是中国记者显得非常热情,不仅允许我们随意拍照,还告诉我他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的记者都是好朋友,同时拿出介绍铁托将军的画册给我看,看到上面许多画面都非常珍贵,我本能地拿出相机放到红地毯上翻拍,谁知他看到后,连忙向我摆手。我以为不可以拍摄,这时,只见他从一本相册里拿出铁托将军晚年的一张7寸特写照片送给我,这使我感到非常意外,同时也非常感激,我急忙拿出50第那(当地货币)表示谢意,他微笑着摆手表示不要。此事虽小,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和人民之间建立的传统友谊。铁托在85岁高龄时,还对我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对推动中南两国的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铁托将军的墓看上去像是在玻璃房子的花房里,顶部采用玻璃钢架构,采光良好。墓室在房子的尽头,呈长方形,用大理石砌成,上面用烫金的塞文标出铁托的名字和生卒年代(1892~1980),游客可以走到墓前近距离瞻仰。据工作人员介绍,铁托生前常在工作之余来这里种花养草,他去世后,遵照其遗嘱,没有专门为其修建豪华陵墓,而是将这间花房改建成墓地供人瞻仰。墓室周围的房间展出了铁托生前办公、会客以及使用过的物品等。中间的玻璃门外有一个阳台,据说铁托生前常在这里远眺贝尔格莱德的美景。山坡下的展室展出了铁托生前乘坐过的奔驰和劳斯莱斯轿车。墓室自从1980年5月9日开放以来,参观人数已达1600万人次。从铁托去世到1990年,墓地一直有礼兵守卫,后取消。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民众对铁托褒贬不一的评价日益公开化,前来参观的人数一度减少。近年来,瞻仰的人数每年又以万人的速度递增。每到他的忌日,铁托的亲友及来自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斯洛文尼亚等国成千上万的民众来到这里拜谒。在瞻仰的人流中,我注意到除了外国游客外当地的年长者居多。在铁托时期,由于他的特殊影响力,南斯拉夫国际地位高,人们工作轻松且收入高,曾是欧洲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到周末,很多当地人或到海边度假,或到意大利等西欧国家购买名牌商品,国民当时所持的护照有60多个国家免签证,同时也是黑市上最贵的护照之一。而现在,由于国家政局不稳、失业率高、物价持续上涨,导致社会治安等问题增多,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非常怀念在铁托时期度过的美好时光。我曾在公交车上询问一位年轻人,问其是否喜欢贝尔格莱德,没想到她居然说不喜欢,这令我很惊讶。她说国家连国名都没有了,以后还不知会发生什么问题。谈起对铁托的印象,她说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无法回答。离开铁托墓,沿着台阶往山下漫步时,记者遇到几位正在交谈的塞尔维亚老人,便主动上前与他们打招呼。我与其中两位年龄分别为66岁、68岁的老人交谈,当问其对铁托的印象时,他们动情地说,他是我们的慈父。我不解,老人们解释,他把我们从法西斯的铁蹄下解放出来,他为人民带来了幸福,我这才恍然大悟。在山下的展馆门口,我还遇到一家三口来此瞻仰,为了让下一代了解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父母专门为孩子买了一件印有铁托总统像的背心,以表达对其无尽的怀念。

寻访“瓦尔特”

南斯拉夫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多民族国家,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但是,对于20世纪的几代中国人来说,随着《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夜袭机场》、《南方铁路之战》、《苏捷斯卡战役》、《黑名单上的人》、《六十七天》、《26个画面的占领》等电影在中国的上映,一下子缩短了中南两国人民彼此间的距离,即使没去过南斯拉夫的朋友,对此也不会感到陌生。尤其是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游击队员瓦尔特的形象,更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传奇人物。

2000年春天,当我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采访时,可以说,脑子里几乎一片空白,只有“瓦尔特”这个老游击队员的形象在脑海里印象颇深。在到达贝尔格莱德的当天晚上,一位华人朋友邀请我到坐落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的中国大酒楼吃饭,见到了热情好客的酒楼华人总经理杨战军先生,在初次与他交谈时,话题就迫不及待地转到了南斯拉夫影片中瓦尔特的扮演者身上。后经杨先生引见,我在南联盟采访的第一个人物就是“瓦尔特”,圆了孩童时期的崇拜之梦。

瓦尔特是塞尔维亚一位传奇式的民族英雄。二战中,德军在欧洲东面战场上发动大规模的战争,纳粹高层为得到南斯拉夫的控制权,动用了近100万的兵力、1000多辆坦克和大炮入侵南斯拉夫,本以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这里,却遭到了以瓦尔特为代表的南斯拉夫人民的顽强抵抗,还为盟军拖住了德军东面战线的主力部队,使盟军得以大败德军。在与入侵南斯拉夫的德国法西斯军队在波黑山区开展游击战中,瓦尔特曾多次遇险尔后又奇迹般地虎口脱险。换句话说,此人就是类似中国威镇敌胆的平原游击队队长李向阳的形象,因此,当初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国内外强烈的轰动,“瓦尔特”的扮演者日沃伊诺维奇也立刻成为影星。如今他已70多岁了,在国际影坛上被誉为著名的“硬派”巨星。日沃伊诺维奇1933年出生于贝尔格莱德,是科班出身的电影演员,曾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贝尔格莱德戏剧学院。从事话剧表演多年后,1955年,22%岁的日沃伊诺维奇在影片《库姆巴拉山上的歌声》中出演了自己的处女作,从此声威大震。在近半个世纪,他在影视作品中共扮演了200多个正面人物。直至晚年,他依然不遗余力,继续出演电影角色。在南斯拉夫人的印象中,几乎每一部影片里都有日沃伊诺维奇扮演的角色。从1955年涉足影坛,他陆续主演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夜袭机场》、《被围困的城堡》、《你好,出租车》等多部著名电影,其中尤以反法西斯题材的影片居多。南斯拉夫媒体曾评论说,日沃伊诺维奇当年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如同今天的好莱坞巨星一般。

日沃伊诺维奇住在贝尔格莱德郊区一座风景秀丽的别墅里,在充分享受晚年生活的同时,他不仅继续拍电影,还担任过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议员,在政坛上有相当的地位。由于社会活动较多,平时很难找到他,经过南联盟友人和中国朋友的一番周折,我终于和“瓦尔特”联系好他在多瑙河河畔的中国大酒楼接受专访。当“瓦尔特”夫妇如约来到采访地点时,给人感觉还是当年影片中高大、稳健的游击队员形象,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略显苍老,但言谈举止仍显得格外精神。席间,他熟练地拿着中国筷子,不失幽默地做着各种姿态,使在场的人很难想象这已是古稀之年的“瓦尔特”。在场的酒楼杨老板也幽默地对“瓦尔特”说,如今北约轰炸南联盟,您又可以带领一支游击队打击侵略者了,这话引得众人笑声连连。置身蓝色的多瑙河河畔,享用着丰盛的中华美食,对昔日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英雄”,我就所关心的“瓦尔特”的话题,和他轻松地聊了起来。日沃伊诺维奇现虽已到老年,仍致力于他所喜爱的电影事业,还承担着南联盟议会日常的各项繁忙工作。他自豪地告诉我,从事电影工作45年,迄今为止共拍了700多部影片,不知是不是目前世界上拍电影最多的人。今年他计划拍一部回忆录,以总结自己所走过的电影人生道路,明年拍成后首先拿到中国去放映。日沃伊诺维奇对中国有着特殊的友好感情,他对中国人民在科索沃战争中对南斯拉夫人民的正义支持由衷地表示感谢。

谈到中国,“瓦尔特”十分动情地说,他曾多次访问过中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惊叹不已,感觉中国人非常友好,特别疑惑为什么他在中国会有那么大的影响。说到这里,他的夫人回忆了第一次去中国的情景。当时《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南斯拉夫影片在中国上映不久,中国观众对这位老游击队员印象颇深,同时也十分崇拜,因此,当他们夫妇俩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购物时,很多顾客无意中认出了“瓦尔特”,便不约而同地拥了过来。当时他夫人看到这么多中国人向他们走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感到有些紧张。这时,百货大楼内的广播里突然传出了他们非常熟悉的悦耳的南斯拉夫电影音乐,这令在异国的他们十分感动和亲切,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友好,许多人请他们签名、照相留念,后来在大楼保安人员的帮助下才“解围”。

日沃伊诺维奇当年演“瓦尔特”角色时只有32岁,与他儿子现在的年龄一样大。“瓦尔特”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平时夫人在家料理家务,当我问及夫人做什么工作时,他不无幽默地说,这是最重要的工作。“瓦尔特”的一儿一女都已成家立业,儿子在贝尔格莱德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律师,女儿在贝尔格莱德一所名牌大学教书。儿子长得颇像父亲。“瓦尔特”告诉我,去年他带儿子去中国上海,走在大街上,人们都把儿子当成“瓦尔特”,因为中国人心目中的“瓦尔特”永远是年轻的。父子俩住在外滩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许多上海姑娘晚上来敲门签名。“瓦尔特”幽默地说,上海姑娘真傻,真正的“瓦尔特”不找,找假冒的,我还不老嘛。

“瓦尔特”不仅在电影事业中颇有成就,现实生活中的他也非常乐于助人。他所在的贝尔格莱德郊外的别墅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他非常喜欢那里,他说每天的工作开始在那里,结束也在那里,更重要的是在那里能接触许多普通人,这对他在议会的工作帮助很大,尤其是当地农村存在的修路、建学校等许多公益性问题都是经他提到议会上讨论后由当地政府帮助解决的。

采访结束时,当“瓦尔特”得知我来自中国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时,感到很陌生。我说:“家乡的华人对您扮演的‘瓦尔特’也很‘熟悉’,也希望能见到您。”他幽默地问我:“宁夏有什么好吃的吗?”我自豪地回答:“宁夏盛产牛羊肉,特别是涮羊肉、羊杂碎、羊羔肉、馓子、油香等民族特色风味小吃最负盛名。”他笑着说:“只要有好吃的我就去。”

据悉,在2002年新一届塞尔维亚总统竞选中,除现任南联盟总统科什图尼察、南联盟副总理拉布斯、塞尔维亚复兴运动领导人德拉什科维奇、塞尔维亚激进党主席舍舍利等南联盟政坛重量级人物参加总统竞选外,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瓦尔特的扮演者、著名电影演员日沃伊诺维奇作为由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任主席的塞尔维亚社会党的老党员,也参加了总统竞选。他满怀信心地说,自己曾在众多表现反法西斯战争的影片中扮演过英雄人物,而且这些人物从未失败过,他有能力取得这次塞尔维亚总统选举的胜利,如果当选“塞尔维亚总统”将是自己一生中“最光彩的角色”。塞尔维亚社会党原打算提名米洛舍维奇参选,但塞尔维亚选举委员会表示,米洛舍维奇此前已两次当选为塞尔维亚总统,按照法律规定,一位塞尔维亚公民最多只能当选两次塞尔维亚总统,因此米洛舍维奇无权作为总统候选人第三次参选。几经权衡,该党最终选择了在群众中有着良好人缘的“瓦尔特”,虽然最终没能如愿,但足以说明他在塞尔维亚政界及民众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

谁袭击了金吉奇

当我从南联盟回国后不久,惊悉塞尔维亚总理金吉奇于当地时间2003年3月12日中午12时45分,在政府院内乘车准备外出时,不幸遭事先埋伏在对面高层建筑里的枪手袭击身亡的消息,深感遗憾和惋惜。几年前,我作为中国北京电视台驻南联盟特约记者,曾有幸采访过金吉奇总理,当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成功采访金吉奇

2001年10月,作为北京电视台驻外记者的我抵达贝尔格莱德。工作期间,经常听到南联盟朋友谈及金吉奇总理将前总统米洛舍维奇(已故)送上海牙国际法庭的传闻,以及他推出一系列包括中小企业、旅游设施拍卖等恢复本国经济的举措。国人对他的印象普遍是处事果断,符合在经济困难时期不能再等待,经济恢复需要快速的心愿。为此,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就塞尔维亚经济恢复的话题采访他。

同类推荐
  • 让心灵充满快乐

    让心灵充满快乐

    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于同一种事物,人们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如果你善于发现缺陷中的美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那么你的世界将充满阳光。绝大多数人认为,有些爱是微不足道的。事实上,即使是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善意的安慰。只要通过爱的心灵和双手传递下去,也能让人重获信心和希望。怀疑和恐惧往往跟失败紧密相连。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仅仅有雄心是不够的,还要从心理上坚强起来,以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去拼搏,这样才能真正品尝到成功之果.客观的条件不可能一成不变,偶尔的幸运也不能作为长久的依靠。
  • 旷野里的歌唱

    旷野里的歌唱

    收录了79篇散文。旷野里的歌唱,故园·亲情,风中的话,都渗透了作者余芝灵对生存现实对人生意义的感悟、思索与独特的体验,是灵魂的歌唱,是有别于他人的独唱。著名评论家沈天鸿评论说:“纯净、飘逸,对具体的事情的忽略或者说虚化,和强烈的抒情性”,使“余芝灵的散文,是现实主义的却又表现为非现实主义。”
  •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装备行知书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装备行知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包括:服务行知书、健康行知书、名胜行知书、摄影行知书、时尚行知书、装备行知书等书籍。
  • 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张家界似桶内石林,四面绝壁,中间则是千奇百怪的峰林,峰峦拔地而起,层层幽谷叠翠,峭壁千仞,姿态万千。峰高林密,又盛产猕猴桃等野果,为野生动物繁殖栖息提供了良好条件。本书向游人讲述美色的、美食的、神秘的、浪漫的、风情的现代张家界。
  • 欧赫贝的秘密1

    欧赫贝的秘密1

    为了追寻能吸收天空色彩的云绸,满怀梦想的北方商人之子科尔内留斯,将开启一段奇幻之旅!这不是一般的冒险旅程!他将穿越能射出万千尖刺的红花森林,走过人与巨龟合一的石族国、埋藏月光宝石的穴居国,来到珍藏云绸并用天尘墨制作地图的翠玉国,然后行经飞虎出没的塞尔瓦丛林岛、美丽却危险的食人岛、生长巨龙的科莫多岛,最后去往地球另一面的欧赫贝大岛。欧赫贝!那才是真正的秘密所在!那里有你想象不到的面具麋鹿、章鱼象、无首族,更别说无法横渡的薄雾之河,无际的长草汪洋,i形的靛蓝双岛,以及岛上永不相遇的神秘族群,最后是无人能及的远方之蓝山……等待科尔内留斯的将是什么?让我们跟随他的每一个足迹,一起揭开欧赫贝的秘密……
热门推荐
  • 树人文库-揭秘一生的中药故事

    树人文库-揭秘一生的中药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舞蹈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舞蹈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7月39日

    7月39日

    赵刚小说的异端性暗藏在他的写作生活中。他已经通过写作和这个世界建立了一种相互游离的互动关系,《活在树上的狗》如此,《7月39日》更是如此。赵刚小说中那些极端具体的生活是从结构不稳定的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从结构和故事中取得生活),这一点显然与其他小说写作者的小说理念相悖,日常生活中的小说人物直接活在作家的想象中。也许赵刚就是一位小说与生活双重身份的僭越者,面对小说传统,当其他作家在常规招式前潜心修炼时,赵刚已经悄然抵达了小说的另外一面,所有的差异由此而生。
  • 腹黑天使的绝宠公主

    腹黑天使的绝宠公主

    大灰狼与小红帽的绝恋,小三与腹黑男的一世厮守,我笑你傻,我笑你呆,我恨你为我一生孤单,只为我那一句话“你又没有白子画那么帅,我不要你”你说“我是没有白子画那么帅,但我不会那么绝情,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没有情敌啊,““我喜欢吴邪和小哥”“没事,一会我就你带去做变形手术,然后我们在去法国结婚,然后在去长白山…”“变态”‘我变态,有楼下那对BL变态吗,天天晚上摇床,害的我老是失眠’‘我也是’‘不如,我们两个今天晚上也,,’‘死鬼’‘你干嘛笑的那么猥琐啊,老婆’‘我有吗’她瞪他‘没有,是我啦’
  • 雅量

    雅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瑶辰幻世

    瑶辰幻世

    何物,封天绝地。为何,空留叹息。怎堪,独孤一世。怎能,生世流离。终要,冲出束缚。哪怕,身死道消!
  • 逸少专情:惊!穿越相爱!

    逸少专情:惊!穿越相爱!

    (咳咳咳,我说了,这本小说不是古代言情!!!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涉及到古代。但我写现代是占百分之八十!!!至于详细情况请看章节,求收藏~)惊!她穿越到了古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又遇到了他!更惊奇的是,在古代,他们居然相爱了!怎么会这样?!回到现代,他们居然又在一起了!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他们若即若离,这是上天开的玩笑么?!(咳咳,妤宝想说,进来这就收藏好伐?不要因为古代这字就走了好么?)
  • 太古铜门录

    太古铜门录

    日月交食天象异变天渊太古之城再启太古铜门虚空乍现传奇从此而始一个小人物的成长为强者的故事一段啸傲苍穹的传奇
  • 与狼共舞之命中注定

    与狼共舞之命中注定

    一个常年以打猎为生的部落,一个内敛沉着的少女,和一个(只?)被狼养大的少年之间的故事。“我愿与其同罪。”她说。“非岩……”这是他学会的第一个词。谁又会想到,这竟也能成为世间最美好的承诺。
  • 国民老公好V5

    国民老公好V5

    老公眉毛一挑,引来无数少女纷纷跳楼表深情。管理治安的某女看不过,小手一掀,管他是什么国民老公,看他不爽照样KO。不想,某男殴打证据一发,悲催的某女被停职察看还不算,还要签订不良条款!某男阴险一笑,“女人,看你还不乖乖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