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1800000009

第9章 走进东欧(1)

探访铁托墓

来到贝尔格莱德,前南斯拉夫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铁托将军的墓是必去的地方之一。它坐落于老贝乌日策大街15号,是铁托生前的官邸。在原官邸东北边树木葱茏、风景秀丽的半山坡上,有一座普通的花房,四周松树环绕,显得庄严肃穆,这就是一代伟人——铁托之墓,每天前来瞻仰的当地人和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2005年6月4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驱车来到这里。进门时,工作人员听说我是中国记者显得非常热情,不仅允许我们随意拍照,还告诉我他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的记者都是好朋友,同时拿出介绍铁托将军的画册给我看,看到上面许多画面都非常珍贵,我本能地拿出相机放到红地毯上翻拍,谁知他看到后,连忙向我摆手。我以为不可以拍摄,这时,只见他从一本相册里拿出铁托将军晚年的一张7寸特写照片送给我,这使我感到非常意外,同时也非常感激,我急忙拿出50第那(当地货币)表示谢意,他微笑着摆手表示不要。此事虽小,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和人民之间建立的传统友谊。铁托在85岁高龄时,还对我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对推动中南两国的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铁托将军的墓看上去像是在玻璃房子的花房里,顶部采用玻璃钢架构,采光良好。墓室在房子的尽头,呈长方形,用大理石砌成,上面用烫金的塞文标出铁托的名字和生卒年代(1892~1980),游客可以走到墓前近距离瞻仰。据工作人员介绍,铁托生前常在工作之余来这里种花养草,他去世后,遵照其遗嘱,没有专门为其修建豪华陵墓,而是将这间花房改建成墓地供人瞻仰。墓室周围的房间展出了铁托生前办公、会客以及使用过的物品等。中间的玻璃门外有一个阳台,据说铁托生前常在这里远眺贝尔格莱德的美景。山坡下的展室展出了铁托生前乘坐过的奔驰和劳斯莱斯轿车。墓室自从1980年5月9日开放以来,参观人数已达1600万人次。从铁托去世到1990年,墓地一直有礼兵守卫,后取消。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民众对铁托褒贬不一的评价日益公开化,前来参观的人数一度减少。近年来,瞻仰的人数每年又以万人的速度递增。每到他的忌日,铁托的亲友及来自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斯洛文尼亚等国成千上万的民众来到这里拜谒。在瞻仰的人流中,我注意到除了外国游客外当地的年长者居多。在铁托时期,由于他的特殊影响力,南斯拉夫国际地位高,人们工作轻松且收入高,曾是欧洲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到周末,很多当地人或到海边度假,或到意大利等西欧国家购买名牌商品,国民当时所持的护照有60多个国家免签证,同时也是黑市上最贵的护照之一。而现在,由于国家政局不稳、失业率高、物价持续上涨,导致社会治安等问题增多,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非常怀念在铁托时期度过的美好时光。我曾在公交车上询问一位年轻人,问其是否喜欢贝尔格莱德,没想到她居然说不喜欢,这令我很惊讶。她说国家连国名都没有了,以后还不知会发生什么问题。谈起对铁托的印象,她说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无法回答。离开铁托墓,沿着台阶往山下漫步时,记者遇到几位正在交谈的塞尔维亚老人,便主动上前与他们打招呼。我与其中两位年龄分别为66岁、68岁的老人交谈,当问其对铁托的印象时,他们动情地说,他是我们的慈父。我不解,老人们解释,他把我们从法西斯的铁蹄下解放出来,他为人民带来了幸福,我这才恍然大悟。在山下的展馆门口,我还遇到一家三口来此瞻仰,为了让下一代了解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父母专门为孩子买了一件印有铁托总统像的背心,以表达对其无尽的怀念。

寻访“瓦尔特”

南斯拉夫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多民族国家,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但是,对于20世纪的几代中国人来说,随着《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夜袭机场》、《南方铁路之战》、《苏捷斯卡战役》、《黑名单上的人》、《六十七天》、《26个画面的占领》等电影在中国的上映,一下子缩短了中南两国人民彼此间的距离,即使没去过南斯拉夫的朋友,对此也不会感到陌生。尤其是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游击队员瓦尔特的形象,更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传奇人物。

2000年春天,当我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采访时,可以说,脑子里几乎一片空白,只有“瓦尔特”这个老游击队员的形象在脑海里印象颇深。在到达贝尔格莱德的当天晚上,一位华人朋友邀请我到坐落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的中国大酒楼吃饭,见到了热情好客的酒楼华人总经理杨战军先生,在初次与他交谈时,话题就迫不及待地转到了南斯拉夫影片中瓦尔特的扮演者身上。后经杨先生引见,我在南联盟采访的第一个人物就是“瓦尔特”,圆了孩童时期的崇拜之梦。

瓦尔特是塞尔维亚一位传奇式的民族英雄。二战中,德军在欧洲东面战场上发动大规模的战争,纳粹高层为得到南斯拉夫的控制权,动用了近100万的兵力、1000多辆坦克和大炮入侵南斯拉夫,本以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这里,却遭到了以瓦尔特为代表的南斯拉夫人民的顽强抵抗,还为盟军拖住了德军东面战线的主力部队,使盟军得以大败德军。在与入侵南斯拉夫的德国法西斯军队在波黑山区开展游击战中,瓦尔特曾多次遇险尔后又奇迹般地虎口脱险。换句话说,此人就是类似中国威镇敌胆的平原游击队队长李向阳的形象,因此,当初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国内外强烈的轰动,“瓦尔特”的扮演者日沃伊诺维奇也立刻成为影星。如今他已70多岁了,在国际影坛上被誉为著名的“硬派”巨星。日沃伊诺维奇1933年出生于贝尔格莱德,是科班出身的电影演员,曾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贝尔格莱德戏剧学院。从事话剧表演多年后,1955年,22%岁的日沃伊诺维奇在影片《库姆巴拉山上的歌声》中出演了自己的处女作,从此声威大震。在近半个世纪,他在影视作品中共扮演了200多个正面人物。直至晚年,他依然不遗余力,继续出演电影角色。在南斯拉夫人的印象中,几乎每一部影片里都有日沃伊诺维奇扮演的角色。从1955年涉足影坛,他陆续主演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夜袭机场》、《被围困的城堡》、《你好,出租车》等多部著名电影,其中尤以反法西斯题材的影片居多。南斯拉夫媒体曾评论说,日沃伊诺维奇当年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如同今天的好莱坞巨星一般。

日沃伊诺维奇住在贝尔格莱德郊区一座风景秀丽的别墅里,在充分享受晚年生活的同时,他不仅继续拍电影,还担任过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议员,在政坛上有相当的地位。由于社会活动较多,平时很难找到他,经过南联盟友人和中国朋友的一番周折,我终于和“瓦尔特”联系好他在多瑙河河畔的中国大酒楼接受专访。当“瓦尔特”夫妇如约来到采访地点时,给人感觉还是当年影片中高大、稳健的游击队员形象,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略显苍老,但言谈举止仍显得格外精神。席间,他熟练地拿着中国筷子,不失幽默地做着各种姿态,使在场的人很难想象这已是古稀之年的“瓦尔特”。在场的酒楼杨老板也幽默地对“瓦尔特”说,如今北约轰炸南联盟,您又可以带领一支游击队打击侵略者了,这话引得众人笑声连连。置身蓝色的多瑙河河畔,享用着丰盛的中华美食,对昔日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英雄”,我就所关心的“瓦尔特”的话题,和他轻松地聊了起来。日沃伊诺维奇现虽已到老年,仍致力于他所喜爱的电影事业,还承担着南联盟议会日常的各项繁忙工作。他自豪地告诉我,从事电影工作45年,迄今为止共拍了700多部影片,不知是不是目前世界上拍电影最多的人。今年他计划拍一部回忆录,以总结自己所走过的电影人生道路,明年拍成后首先拿到中国去放映。日沃伊诺维奇对中国有着特殊的友好感情,他对中国人民在科索沃战争中对南斯拉夫人民的正义支持由衷地表示感谢。

谈到中国,“瓦尔特”十分动情地说,他曾多次访问过中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惊叹不已,感觉中国人非常友好,特别疑惑为什么他在中国会有那么大的影响。说到这里,他的夫人回忆了第一次去中国的情景。当时《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南斯拉夫影片在中国上映不久,中国观众对这位老游击队员印象颇深,同时也十分崇拜,因此,当他们夫妇俩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购物时,很多顾客无意中认出了“瓦尔特”,便不约而同地拥了过来。当时他夫人看到这么多中国人向他们走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感到有些紧张。这时,百货大楼内的广播里突然传出了他们非常熟悉的悦耳的南斯拉夫电影音乐,这令在异国的他们十分感动和亲切,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友好,许多人请他们签名、照相留念,后来在大楼保安人员的帮助下才“解围”。

日沃伊诺维奇当年演“瓦尔特”角色时只有32岁,与他儿子现在的年龄一样大。“瓦尔特”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平时夫人在家料理家务,当我问及夫人做什么工作时,他不无幽默地说,这是最重要的工作。“瓦尔特”的一儿一女都已成家立业,儿子在贝尔格莱德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律师,女儿在贝尔格莱德一所名牌大学教书。儿子长得颇像父亲。“瓦尔特”告诉我,去年他带儿子去中国上海,走在大街上,人们都把儿子当成“瓦尔特”,因为中国人心目中的“瓦尔特”永远是年轻的。父子俩住在外滩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许多上海姑娘晚上来敲门签名。“瓦尔特”幽默地说,上海姑娘真傻,真正的“瓦尔特”不找,找假冒的,我还不老嘛。

“瓦尔特”不仅在电影事业中颇有成就,现实生活中的他也非常乐于助人。他所在的贝尔格莱德郊外的别墅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他非常喜欢那里,他说每天的工作开始在那里,结束也在那里,更重要的是在那里能接触许多普通人,这对他在议会的工作帮助很大,尤其是当地农村存在的修路、建学校等许多公益性问题都是经他提到议会上讨论后由当地政府帮助解决的。

采访结束时,当“瓦尔特”得知我来自中国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时,感到很陌生。我说:“家乡的华人对您扮演的‘瓦尔特’也很‘熟悉’,也希望能见到您。”他幽默地问我:“宁夏有什么好吃的吗?”我自豪地回答:“宁夏盛产牛羊肉,特别是涮羊肉、羊杂碎、羊羔肉、馓子、油香等民族特色风味小吃最负盛名。”他笑着说:“只要有好吃的我就去。”

据悉,在2002年新一届塞尔维亚总统竞选中,除现任南联盟总统科什图尼察、南联盟副总理拉布斯、塞尔维亚复兴运动领导人德拉什科维奇、塞尔维亚激进党主席舍舍利等南联盟政坛重量级人物参加总统竞选外,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瓦尔特的扮演者、著名电影演员日沃伊诺维奇作为由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任主席的塞尔维亚社会党的老党员,也参加了总统竞选。他满怀信心地说,自己曾在众多表现反法西斯战争的影片中扮演过英雄人物,而且这些人物从未失败过,他有能力取得这次塞尔维亚总统选举的胜利,如果当选“塞尔维亚总统”将是自己一生中“最光彩的角色”。塞尔维亚社会党原打算提名米洛舍维奇参选,但塞尔维亚选举委员会表示,米洛舍维奇此前已两次当选为塞尔维亚总统,按照法律规定,一位塞尔维亚公民最多只能当选两次塞尔维亚总统,因此米洛舍维奇无权作为总统候选人第三次参选。几经权衡,该党最终选择了在群众中有着良好人缘的“瓦尔特”,虽然最终没能如愿,但足以说明他在塞尔维亚政界及民众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

谁袭击了金吉奇

当我从南联盟回国后不久,惊悉塞尔维亚总理金吉奇于当地时间2003年3月12日中午12时45分,在政府院内乘车准备外出时,不幸遭事先埋伏在对面高层建筑里的枪手袭击身亡的消息,深感遗憾和惋惜。几年前,我作为中国北京电视台驻南联盟特约记者,曾有幸采访过金吉奇总理,当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成功采访金吉奇

2001年10月,作为北京电视台驻外记者的我抵达贝尔格莱德。工作期间,经常听到南联盟朋友谈及金吉奇总理将前总统米洛舍维奇(已故)送上海牙国际法庭的传闻,以及他推出一系列包括中小企业、旅游设施拍卖等恢复本国经济的举措。国人对他的印象普遍是处事果断,符合在经济困难时期不能再等待,经济恢复需要快速的心愿。为此,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就塞尔维亚经济恢复的话题采访他。

同类推荐
  • 十年旅痕

    十年旅痕

    一个真正的旅行者应该是忘却一切目的而与大自然融和在一起的,他的肉体与灵魂都卸下了欲念的重荷,赤条条游向一片自由的天地,他的整个身心完全坠入了一种忘我的物我同一的境界中,被大自然那色彩迷离的网所俘获。正是这种行为,使人在旅行中超越了一般动物的特质,而升华出一个活脱脱的“人”!
  • 无法靠想象完成的旅行

    无法靠想象完成的旅行

    这是夏奈写的一本有关“慢时光旅行”和“自我疗愈”的书。通过一场“慢旅行”来寻找和感知真正的自我。温暖的文字,沉静的图片,触摸地球上十个最特别的城市,从首尔到旧金山,从圣塔克鲁兹到蒙特利尔,从圣西蒙到圣芭芭拉,从圣地亚哥到纽约,再从伊斯坦布尔到上海……走马观花的“赶场”旅行从来都不是他会做的事,他宁愿到了一个新的城市,继续自己原有的步伐,不紧不慢,像这个城市的老居民一样,无所事事去度过一天。他不是用眼睛去看这个世界,而是用心去轻轻体味。在“慢下来的美好时光”里,探索、欣赏、享受和思考。因为旅行,不在于了解和认识一个新的地方;而是在静静的徜徉中,了解和认识未知的自己。
  • 一路东去

    一路东去

    2011年6月,一位好友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在连续抢救10天之后不幸离开人世。朋友的去世,给当时的路东很大打击,并让他真切地意识到,人生不能仅仅只是为了工作,于是,他开始拾起曾经的梦想:游走中国。2011年6月27日,经过几天的认真思考,路东终于在自己的微博中写下这段文字:“本人决定用微博环游中国,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用时2~3个月,诚寻各地博友赞助……”终于,他辞去工作,开始了自己的环游中国之旅。从2011年7月12日至10月27日,用时108天,行至祖国31个省、市、自治区,抵达82个城市,196个旅游景点,行程3.5万多公里,7万多人予以关注和帮助。
  •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摄影行知书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摄影行知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包括:服务行知书、健康行知书、名胜行知书、摄影行知书、时尚行知书、装备行知书等书籍。
  • 无轨旅程

    无轨旅程

    孙心圣,徒步旅行的狂野之徒。从1985年开始,他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开始了全国的漫游,孑然一身,孤旅天涯,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挥洒在山河之间,也将自己最炽烈的情感都交付于神秘的大自然。这本书是他二十余年漫游经历的精髓,以清水般美丽的文字和精美图片展示了你从未看到过的难以想象的奇绝景观和民风民俗,其中很多东西在商业文明的冲击下已经消失殆尽,只存在于这本书中。然而,本书体现得更多的还是作者思想的净化过程、对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以及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深层次思考。
热门推荐
  • 中国书法全集3

    中国书法全集3

    本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着、附录、补遗四编。
  • 重生之闲妻

    重生之闲妻

    重生古代小萝莉,父母哥哥皆宠爱。阴阳双眼看世界,鬼怪妖魔入梦来。侯门大院里,丈夫纨绔,小妾争风,婆婆挑刺儿,下人势利,怎一个麻烦了得。好在咱有阴阳眼,可以沟通列祖列宗,想害我?自有列祖列宗入梦训斥,搞阴谋?处处鬼魂皆是007。可是,慢着!丈夫居然有两面,无赖狡猾又深情,既然认定咱,那就签下合约,随咱一起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仙朝之臣

    仙朝之臣

    封神一役,真的是三教的内乱,佛教的渔翁之利真的瞒过了那几位高高在上的人物?大战之后,顶级圣门,盛世仙朝真的如世人眼中一样没落了?天庭的崛起,佛教的昌盛,仿佛顺理成章,在那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闻?一无是处的小人物,天文地理,排兵布阵,医巫相卜,全都不会,连修行天赋也只是下等水灵根。所求的也不过如梦中一般,找个靠山,混吃等死。
  • 千邪变

    千邪变

    少年古凌,因一个神秘交易,逆天改命,我自逍遥,从此踏上非凡之路。天山争锋,中原异动,日月明城,笑看风云……少年手掌日月,脚踏阴阳,凌云千秋度,仗义闯天涯。正如何,邪又怎样?我若成魔,天下无佛,冥冥之中,千年夙愿,只待有朝一日,邪变天下。千邪变群:584~835~948有意者请加入,共同探讨千邪世界,诸多建议,不吝赐教。我命由我不由天,千变世间天外仙。
  • 企业并购整合操作实务

    企业并购整合操作实务

    企业要做大做强,并购整合是不可忽略的手段,但企业的并购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个阶段和环节都至关重要。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并购时机?怎样才能成功并购整合,从而做到1+1>2?本书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全面解读并购整合的时机、流程、关键要素、模式选择、谈判技巧、风险管控及资源整合等问题,力求将企业并购整合问题一网打尽。挤出时间来读一读,你就会知晓企业成功并购整合的内在玄机。
  • 迷橙

    迷橙

    “倾城,你是我的,只能是我的,谁也不许碰!”唐敬盯着倾城的双眼,霸道地宣布他的主权……
  • 小公主

    小公主

    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内容包括女儿在胎儿时期的准备,婴儿时期的照顾,家庭的环境,早期教育,时期艺术启蒙,劳动教育,好习惯的培养等。
  • 半生小鹿

    半生小鹿

    “你走后,再也没有一个声音,能让我在人海中突然回首张望。”——许鑫颖第一次见到白衣黑裤的许念,她就记住他了,许念眉目风华无边,让人一眼万年,再难相忘。只可惜,无情不似多情话,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虚幻之星

    虚幻之星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就是我们的杀手锏了,曙光号主炮!通常来说五级文明的主要武器就是重力武器与反物质武器,但是,在我精密的研究下,我将这两种武器巧妙的结合了起来作为了曙光号主炮——创世之星。通过同时引爆重力炸弹与反物质炸弹,反物质爆发的能量会被重力束缚,压缩,但通过严格控制的比例,重力炸弹并不能将反物质爆发的能量完全束缚,当它对能量的束缚达到临界值之后,反物质的能量将会瞬间撑爆重立场,产生类似恒星爆炸般的威力。
  • 上古世纪之战歌

    上古世纪之战歌

    诺伊女神的光辉无处不在,我知道,您并不曾离开;我知道,您在默默注视;我知道,您与诺亚同在;我知道,您就在前方。也许,这一路荆棘密布,也许,这一路崎岖坎坷,也许,这一路尸骸遍地,也许,我也化作枯骨。我们必将与您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相遇,亲友之爱,兄弟之情;和平之意,生命之思;诺亚人,毫不畏惧冥界的侵袭;世界与我们同在,源大陆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