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1100000059

第59章 后汉纪

刘知远入梁

沙陀部人刘知远(公元895—948年),以汉室后人自居,于公元947年称帝,建都开封,这就是历史上的后汉。刘知远即后汉高祖,称帝后改名为暠。

小时候的刘知远就很有心机,加上体弱,从来不和别人嬉笑打闹,沉默寡言,总是给人一副严肃的样子。迫于生活,刘知远入赘到李家。因马误闯入寺庙的庄稼,刘知远遭到僧侣的毒打。不久,刘知远便投奔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刘知远由于善战,被任命为偏将,和石敬瑭一起做事。

在后来的几次作战中,刘知远两次舍命救了石敬瑭,颇得石敬瑭的好感,被石敬瑭委任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即兵马总管。刘知远治军严格,军纪严明。石敬瑭称帝前,后唐末帝一直对刘知远有猜忌,想除掉他。石敬瑭一方面派刘知远守卫晋阳,另一方面派桑维翰向契丹求助。但援助的条件中有石敬瑭认契丹国主为父一项,遭到了刘知远的反对。刘知远说:“称臣就可以了,奈何以儿子居之!”石敬瑭气愤地吼道:“这件事不需要将军费心!”

果然,契丹援助了石敬瑭,并封他为儿皇帝,得到了幽云十六州。石敬瑭建立晋国,以大梁(今河南开封)为都城。石敬瑭封刘知远为河东节度使,执掌太原,后唐末帝也被石敬瑭派人杀害。

由于不屑与杜重威同时被封为同平章事,刘知远在家称病不赴任。后来,经他人劝说,刘知远才出任,加上他的权力越来越大,石敬瑭开始削弱他的实力。这样,两个人渐渐有了嫌隙。刘知远开始一心经营河东,并款待当年毒打自己的僧人,许多人赞赏他的仁义,刘知远渐渐地赢得了当地的民心。

等到后晋少帝石重贵即位后,后晋国与契丹发生了矛盾。刘知远自知后晋国是依靠契丹建国的,一旦有了矛盾,后晋国肯定会有外患的。不久,契丹与后晋开战,而刘知远却一直拥兵不动,持观望态度。等到契丹打败后晋,把后晋并入契丹,建立辽国时,刘知远才派大臣王峻上表契丹。刘知远恭贺辽国打败后晋,并说由于太原一带各族杂居,自己需要维持安宁,一时无法离开太原,而且自己已经准备了大量的财物,只等太原通往契丹的大门打开,便可以运送给契丹了。这些做法为刘知远争取到了不少时间,刘知远一直不肯去契丹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

这时,大将郭威对刘知远说:“虽然契丹现在气焰很盛,但我们不需要畏惧他们,他们任性胡为,不会呆很久的。”有人劝刘知远进取契丹都城大梁,刘知远却说:“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况且契丹人忍受不了中原的天气,不久就会撤兵的。等到了那时,我们再打他个措手不及,不是更有胜算么?”

果然,契丹人的恣意妄为遭到了当地民众的反抗。契丹人在中原百姓的反抗中溃败,加上契丹内部陷入政权的纷争,内忧外患的契丹被迫撤出中原,耶律德光只留下大将萧翰驻守大梁。刘知远觉得时机成熟,就率军进取晋阳。一个月之内,刘知远攻下洛阳、汴京,并定都汴京,准备进攻大梁。

此时大梁守军将领萧翰自知城中兵力不足,想弃城逃走,又怕造成大梁的混乱,就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萧翰派人把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妻子王淑妃和儿子李从益抓到大梁,以契丹的名义逼迫李从益称帝,留下一千五百名士兵后就离开了大梁。王淑妃对大臣们说:“我们母子是被迫的,现在,刘知远的军队很快就兵临城下了,城中的士兵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你们还是投降吧,我们母子不会有怨言的。”大家很感动,不少人主张誓死抵抗刘军,等待援军的到来。大臣刘审言站出来说:“我以为不可死守,大家想一想,刚刚经历战争的大梁,哪里还有多余的物资抵抗刘军?如果拼命抵抗,不但大梁可能陷落,就连城中的百姓也可能无一幸免啊。”其他大臣也想不出更好的对策,只能开城投降刘军。就这样,刘知远不费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大梁。在占领大梁后,刘知远仍然下令处死了所有投降的士兵以及王淑妃母子。从这一点上看来,刘知远是残暴的。

刘知远很有心计,并未马上称帝,而是在手下将领多次劝说后才称帝的,史称后汉。为了争取后晋官员的支持,刘知远称帝后仍然沿用后晋石敬瑭的年号天福。刘知远颁布命令,犒劳军队与各地的起义军,而且规定不许军队骚扰当地百姓,这些都为他赢得了民心。在犒劳军队时,刘知远打算允许士兵抢夺百姓财物,但他的妻子李皇后却劝他说:“陛下,您刚刚建立国家,怎么能允许掠夺百姓呢?这样对您的统治很不利。宫中还有不少财物,不如用这些东西犒劳士兵吧。”刘知远听从了李皇后的建议,把后宫中的财物都拿出来分给军队,百姓们都称赞刘知远仁厚无比。

称帝后的刘知远,马上颁布法令。刘知远下令革除契丹人的一切弊政,斩杀所有在中原的契丹人,而且中原人再也不用被迫给契丹人做苦力了。这样,刘知远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戴。

入主大梁后,同年12月,即公元947年,刘知远最疼爱的儿子刘承训,也就是太子,病死。由于伤心过度,刘知远患重病,卧床不起。次年正月丁卯日,刘知远去世,年仅五十四岁。

后汉隐帝听信谗臣

后汉皇帝刘知远死后,其子刘承祐继承帝位,沿用刘知远的年号“乾祐”。刘承祐生于公元930年,卒于公元950年,在位仅两年。

刘知远死前把刘承祐托付给几个心腹大臣,杨邠总揽朝政,身兼枢密使、右仆射、同平章事之职;大将郭威掌管军事,又被委任枢密使、侍中郎之职;史弘肇负责维持京城安定,身兼归德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之职;文臣王章执掌财政大权,同时身兼三司使、同平章事之职。正是有了这几个大臣的辅佐,后汉才得以存在。

这几个大臣虽然有才能,人品却良莠不齐。杨邠为人清正廉洁,从不收受贿赂,尽职尽责,对后汉隐帝很忠心。大臣王章为人则异常苛刻,想尽办法搜刮百姓。根据以前的法令,每逢秋夏季节,百姓每上交一斛(斛,古代计量单位,一斛为十斗)的赋税,需另外再交两升的损耗税,即“雀鼠耗”,指被麻雀老鼠吃掉的那一部分。后来,王章改雀鼠耗为省耗,缴纳量增加到两斗,弄得百姓苦不堪言。王章又改变了钱币的收入与支付的规定。以前收支皆以八十钱为一陌(一陌为一百文)。王章规定收入以八十钱为一陌,支付为七十钱为一陌,这分明是压榨老百姓的血汗,是不公平的交易。王章通过这些政策的实行,不断地积累财物,但所有的财物都用来充实国库、军队粮饷,这样,后汉的国力渐渐地壮大起来。另外,当时,许多物品的买卖都由朝廷掌管,如盐、矾、酒等。王章规定凡是私自买卖盐、矾、酒者,都要处死。这些暴政,使后汉的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间怨声载道。

这几个大臣的关系并不好,文臣武将各自为政,有很深的矛盾。负责京城安危的史弘肇,虽然将京城管理得无比清明,但手段却极其残忍。每当史弘肇在京城巡逻时,只要抓到盗贼或者形迹可疑的人,都要处以极刑。为了逼迫犯人招供,史弘肇无所不用其极。这样一来,城中的治安的确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也枉杀了不少无辜的人。史弘肇一直就瞧不起文官,曾说:“这些文臣就像将死的木块一样,不通事理,对国家大事一点也没有用处!”后来被后汉隐帝杀害。

这几个大臣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有一次,王章宴请大臣们,有人提议划拳行酒,但史弘肇却不懂这个游戏,于是阎晋卿就教他。看到这儿,时任宰相的苏逢吉就半开玩笑地说:“史大人,幸好您身边有姓阎的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史弘肇的妻子恰好也姓阎,曾做过酒家妓女。史弘肇以为苏逢吉以此嘲笑自己,提剑就想法追杀苏逢吉,被杨邠劝住,这使得他们之间的隔阂愈来愈深了。

成年后的后汉隐帝想培植自己的亲信,壮大实力,掌握实权。后汉隐帝打算封自己的舅舅李业为宣徽使,遭到了杨邠等人的极力反对。另外,后汉隐帝的亲信阎晋卿、聂文进、匡赞、郭允明等人苦于杨邠等人的阻拦,无法晋迁,也十分憎恨杨邠他们。有一次在朝堂上议论国事时,后汉隐帝提醒杨邠等人要小心行事,不要有错误,以免招来祸患。哪知,杨邠不以为然地说:“有我们在,你不需要开口!”这让后汉隐帝很没面子。

后汉隐帝刘承祐十分宠爱妃子耿夫人,想立她为皇后,遭到了杨邠的反对。等到耿夫人死后,后汉隐帝为了表达哀痛,打算以皇后之礼厚葬耿夫人,杨邠等人又出来反对。就这样,不但朝政,就连后宫的事情,后汉隐帝也无法做主了,这让后汉隐帝更加仇恨杨邠等人。宠臣阎晋卿等人利用汉隐帝对杨邠他们的厌恶,不时地向后汉隐帝进谗言,更加挑拨了他们的君臣关系。他们经常对刘承祐说:“陛下,杨邠等重臣手握重权,如果不加制止,他们迟早会篡夺您的大权的。”同时,刘承祐夜间经常听到有人在打造兵器的声音,更加相信杨邠等人有谋反之心了,于是就找机会想除掉他们。

刘承祐找来亲信聂文进、阎晋卿、郭允明等人,共同商量除掉杨邠等人的计策。太后知道后不同意后汉隐帝诛杀那些大臣,但没能说服刘承祐。于是,刘承祐在一次上朝时,设计杀害了杨邠、王章、史弘肇等人,又派人杀害了他们的亲属。大将郭威由于带兵在外,又得到消息,才没有被杀害,但郭威的家人却无一幸免。

诛杀了众多大臣后,后汉隐帝自以为可以独揽朝政,高枕无忧了。此时郭威也已被逼而起兵叛乱,大军围困了汴京。刘承祐指挥不力,兵败后趁乱逃走。刘承祐逃至赵村时,看见后面尘土飞扬,以为是追兵。而同行的郭允明则趁机刺死了刘承祐,准备向郭威谢罪。其实后面来的不是追兵,而是刘承祐的军队,郭允明也自尽了。

后汉隐帝刘承祐死时仅二十岁,一切只因他任意杀戮功臣,缺乏英明的决策才导致了后汉的灭亡。

同类推荐
  • 元朝那些事儿

    元朝那些事儿

    元朝的蒙古人学汉人宫廷争斗很有一套,历数元朝的皇帝,平均在位时间只有8年,得到善终的也没有几个。元明宗就惨遭弟弟杀害。元英宗更是被自己奶奶算计。在最高权力的争夺战中,亲情变了味,友情掉了价,爱情走了样。其实,人生除了权力与金钱,还有许多更为珍贵之物。只有明晰自己内心的真正所求,才不至留下无尽的遗憾。
  • 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创造历史的人是在时光沙滩上留下脚印”。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到今天的飞船造访月球,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到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可以说,人类发展史是一部探索史与奋斗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发展史的分析与观察也更为细微、更为拓展,从而又让人们挖掘、发现了历史更多、更玄奥的谜团和疑问……
  • 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

    他天生贵胄,受尽万人敬仰。17岁身居高位,深受康熙皇帝信任和喜爱。青年深陷九王夺嫡,被太子连累失信于父,身陷囹圄。待到千帆过尽他已人过中年,一身伤痛,万念惧灰。孤灯孑影,他面北而泣,“四哥,兄弟用我残躯,再送四哥最后一程。”
  • 明月出天山

    明月出天山

    朱由榔,南明最后一任皇帝,被吴三桂绞杀在缅甸。周仁远,现代宅男一个,无意之中穿越到了明末,成为了朱由榔。为了生存下去,看他怎样为了注定的命运不断挣扎,他能否改写历史?王婉婷,一名现代护士,穿越成为了县令千金,这两人是否会在明朝相遇?两人会走到一起吗?
  • 统御九州

    统御九州

    初到这个世界,他一无所有凡人之躯,面临种种艰难险阻,只为实现心中一统天下的梦想
热门推荐
  • 极品盗贼

    极品盗贼

    拥有黑暗异能的陈卡盗墓时获得了包公的正义之光,融合光暗属性异能。为了守护家人和朋友,陈卡必须成为一个永不言败的战士,打败前面的一个又一个强敌,创造一个又一个不朽的传奇,成为所有异能者仰望的异能之王!
  • 往生寂灭

    往生寂灭

    生灭灭己,寂灭为乐;如是万法,何以为见,如何是得。悠悠岁月,是何为,有何所得;然一生一世,最终也只是枯骨一具,一抔黄土。“哎呦喂~好痛啊!!!谋杀亲子啦!娘亲救命啊!老爹要把你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美丽动人的儿子打死啦!”一个满面泥土,十二,三岁的少年大声尖叫道
  • 贝吉特的次元之旅

    贝吉特的次元之旅

    在广大宇宙里面,存在着无数的平行世界,在这些平行世界里面,有一个宇宙中,一条长长的纽带将很多人都联系在了一起,从中诞生出来的就是纽带的战士——贝吉特,这个拥有不同世界力量的男人,慢慢开始了他的故事……
  • 世界的末尾谁来守护

    世界的末尾谁来守护

    陌生如你。女主,经历重重困难。终于脱胎换骨。男主,一次又一次的不信任,让女主心痛不因。在5个男主中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个人。其他的,就另外寻爱~与女主闺蜜成了一对又一对。事情会如何发生,敬请期待!——《陌予倾年》
  • 魔女养成记:是魔非魔

    魔女养成记:是魔非魔

    可爱的小魔王──伦,和以教导人走向变态之路为乐的水煮蛋──米格勒,因为待腻了一成不变的魔宫生活,加上米格勒总在伦的耳边怂恿,所以他们偷偷溜下山,决定来过个不同於以往烦闷的人生。
  • 异世战神

    异世战神

    提起的,放下的,一戟无边,我心情愿,唤回的,遗弃的,满心柔情,缘尽情灭,恒宇之巅,迷离之域,盛名之下,成王败寇,迷茫少年,初踏异界,却幸运傍上圣阶强者!看迷途少年如何跨越惊云、惊尘、惊天,如何眺望恒宇之巅!时光辗转,跨越千年的同辈众人,如何再现……是冥冥中皆有定数?还是我意我狂一切皆由我定?
  • 你不需要多好,我喜欢就好

    你不需要多好,我喜欢就好

    你暗恋过那样一个他,跟你想象中的他相差甚远,那又如何,你就是喜欢他!
  • 鬼夫当道

    鬼夫当道

    因为一次换亲,让我和鬼打上了交道,使得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奇怪的跛脚丈夫,看不到面目的神秘黑衣人,还有那个一心想要帮我的小道士,他们围绕着我将酝酿一个怎样的阴谋?人在计谋外,我在鬼计中。我,一个平凡的女子,该何去何从......
  • 新结婚时代

    新结婚时代

    如果早知道我嫁过去,和婆婆的关系会闹得如此僵,或许我宁愿终身不嫁,孤独终老;如果我早知道我会生女孩,而我的公公婆婆是特别重男轻女的厮,我宁愿忍着痛去做人流,把孩子打掉;如果,我早知道裸婚会那么艰苦,我宁愿找了庸俗的钻石王老五,也不刻意地追求所谓的浪漫爱情…可现实没有如果…
  • 亘古诸天

    亘古诸天

    岁月如水远逝,今昔故人何在?他从那亘古战场中走出,只为最后一次的大战来临和自己所斩断的那段岁月不被发现。百万年前他让岁月断层,今日他要让时间倒流。不屠天地不轮回,不灭邪魔不转生…指殇群号:536059171欢迎大家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