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1100000050

第50章 唐纪(8)

咸宁太守赵奉章对李林甫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冒死向皇上揭发李林甫的罪行。由于唐玄宗将一切政事都交与李林甫处理,奏章还没到皇帝跟前就被被李林甫秘密扣下了。李林甫火冒三丈,他暗中指使御史台将赵奉章逮捕入狱,不经审问就打死了。与他同在宰相之列的牛仙客和陈希烈见他如此嚣张,都不敢过问政事。朝中那些小官,更是如此。李林甫从此独揽朝中大权,示淫威于朝野。有一次他得意洋洋地对群臣说:“你们看那些朝堂外作仪仗用的马,不吭一声就有吃有喝,要是不安分守己乱叫一声,立马就会被逐出去。”群臣听后,胆战心寒。

李林甫也知道自己坏事做尽,结怨甚多,因此他时刻担心有人行刺、报复自己。他的住所壁垒森严,警卫众多,他为了安全,晚上常常会在几个地方睡觉,就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哪里睡觉。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做了十九年宰相,他在位时将正直的大臣排斥遗尽,重用的都是那些会溜须拍马的小人,唐朝的政治经济在他的手中由兴旺走向衰败,“开元之治”的繁荣景象已消失,他的继任者杨国忠更是引发了让唐朝走向没落的“天宝之乱”。

安禄山献宠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幼时丧父,后来,其母阿史德氏改嫁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禄山就跟了安姓。因为从小就生活在人口复杂的胡地,安禄山学会了九种语言。他长大后,膀阔腰圆,性情奸诈,善于揣摩人意,与史思明两人以凶狠好斗而闻名。

安禄山年轻的时候因为偷羊被别人追杀,遇到了当时的节度使张守珪,因为看他的气度不凡,所以就放了他。因为安禄山非常勇猛,屡次立下战功,所以很快就被提拔为偏将,成了张守珪的义子。后来他讨伐契丹失败,当时的宰相张九龄觉得他日后一定会成为祸害,请求皇上杀了他,但是唐玄宗没有听进去,留下了安禄山这条命,他万万想不到,他今日留下的这条命差点毁掉他的整个江山社稷。

侥幸死里逃生的安禄山并没有悔改,在御史中丞出使河北的时候,他趁机贿赂了他,所以很快地朝廷还升了他的官,之后他就更加猖獗了,几乎将所有皇帝派遣的使者都贿赂遍了,所以他的官也越做越大,最后成了四府的经略使。这也可以看做是安禄山献宠的开始。

安禄山入朝后,想方设法取悦唐玄宗。他对唐玄宗说:“营州境内去年爆发了蝗灾,庄稼都被吃光了。臣向天祷告,若是臣对朝廷一心忠诚,老天就要把虫害自行散去。结果祷告刚结束,就来了一大群红头鸟,将害虫吃得干干净净。”唐玄宗听到这里,非常开心。

安禄山阴险狡诈,城府很深,但是在人前却常表现出一副憨厚傻气的模样。他见杨贵妃深受唐玄宗宠爱,而杨贵妃又没有孩子,于是不顾自己比杨贵妃还大十八岁,非要做她的养子。唐玄宗与杨贵妃都非常高兴,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安禄山就视杨贵妃如母,处处谄媚献宠。他每次见杨贵妃和唐玄宗在一块儿时,总是先给杨贵妃行礼,再向皇帝行礼。唐玄宗问他为何如此,他故意傻里傻气地说:“我们胡人都是以母为尊。”唐玄宗听了,被逗得哈哈大笑。

安禄山体态肥胖,在皇帝面前跳胡旋舞时,却“其疾如风”。有一次,唐玄宗问他那肥胖的肚子里面都有什么,他厚颜无耻地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颗赤胆忠心而已。”皇上听后,对他更是深信不疑。

安禄山自恃皇帝恩宠,轻蔑群臣,但是他对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却怕得要命。原先李林甫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认为胡人目不识丁,难成大器,所以才主张朝廷对他们大加重用。谁知安禄山那么会来事,很快就青云直上,李林甫看到眼里,计上心来。有一天,安禄山前来拜见李林甫,李林甫见其态度傲慢,托故将王鉷叫来问事。当时,王鉷身兼二十余职,见到李林甫却恭顺谦卑如同奴仆。安禄山看了大惊,对李林甫也恭敬起来。

安禄山在京时,将朝廷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他看到唐玄宗昏庸,朝政腐败,心中就想取而代之。他离开长安后,开始招兵买马,为夺取天下做准备。他以御敌为名,建筑雄武城,在里面储备大量的粮食和兵器。他知道唐玄宗好大喜功,于是,他鼓动手下人滥杀契丹百姓,然后他又割取百姓首级向朝廷邀功请赏。

杨国忠上台后,安禄山看到杨国忠才能平庸,非常鄙视他。杨国忠对他也非常恼火,因此,他借安禄山在外招兵买马之事,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有谋反之心。此时,太子也发现安禄山有不臣之心,也上奏说他欲反。唐玄宗听后,就命安禄山进京朝见。杨国忠本以为安禄山做贼心虚,不敢前来。谁知,安禄山早已猜透唐玄宗的心思,他飞驰进京,向唐玄宗哭诉道:“臣承蒙皇上错爱,感恩不尽。但是杨国忠嫉妒我,屡次使人在皇上面前谗言,臣现在只是等死矣。”唐玄宗对他好言相劝,为了宽慰其心,将那些“诬陷”他的人都交与安禄山处置,并且还厚赏了他。事已至此,杨国忠也无计可施。当时,人人皆知安禄山有反意,但是再无敢言者。

安禄山打消唐玄宗的疑虑,离开长安后,如漏网之鱼,疾速赶回范阳。他到达自己的大本营后,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举兵反唐。安禄山的大军一路直下,取太原,过河东,所向披靡。后来,李光弼、郭子仪先后出兵井陉,大败叛军,张巡在雎阳也誓死抵抗,安禄山的部队,数月不能前进。等到哥舒翰潼关失守,唐玄宗逃往成都,安禄山才得以进入长安。叛军进入长安后,大肆杀戮、抢掠,整个长安城一片狼藉,惨状惊人。

安禄山原先就有眼病,起兵之后,视力逐渐不佳,后来竟至失明。他性格暴躁,对左右非打即骂,因此,人人怨恨。安庆绪为安禄山的长子,后来安禄山的宠妾段氏生下一子,名叫安庆恩,安庆恩深受安禄山喜爱。安禄山称帝后,安庆绪时刻担心自己被废,因此,他与安禄山的亲信严庄、李猪儿等人一起,谋杀了安禄山。阴险狡猾的安禄山一世枭雄,仅凭一人之力,就将大唐国势扭转,可怜的是,最后他还是死在自己的儿子手里。

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12月16日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就在这一天安禄山趁着朝廷内部空虚,联合其他的少数民族共20万兵马,打着讨伐杨国忠的旗号在范阳起兵,标志着安史之乱正式爆发。这场战乱持续了八年的时间,使当时的唐朝盛况不复存在,转而走向衰落,现在一般认为安史之乱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之所以爆发并不是由于安禄山的贪欲一手造成的,而是和当时唐朝社会的各种矛盾分不开的。开元十年,唐玄宗开始在边境设了十个兵镇,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来管辖。这样就便于加强朝廷对边境的控制。本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每一个节度使不仅仅是进行军事管理,几乎还囊括了所有的行政权等大权,原来的地方长官成为这些节度使的部下,这样他们就失去了制约的力量,割据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威胁唐朝统治的隐患,这是其一。唐玄宗设立节度使,改变了原来外轻内重的军事格局,变成外重内轻了,安禄山任3个地方的节度使,手里有20万兵马,而中央只有8万还不到,这样安禄山当然能够乘虚而入,这是其二。唐玄宗晚年的时候已经丧失了年轻时候的斗志了,改成天宝之后,更是不理朝政,政治上更加腐败,而且任用李林甫和杨国忠等奸臣,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人和手握重兵的安禄山不和,唐玄宗也没有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所以激化了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起兵造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安禄山起兵之后,唐玄宗非常生气,马上就开始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和平炉的节度使,准备防守。紧接着任命荣王担任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开始东征。但是由于国家承平日久,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很快安禄山的军队就攻占了洛阳,封常清和高仙芝退守临潼关。但是唐玄宗听信谗言,错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两员大将。

虽然安禄山他们的军队进展很顺利,占领了洛阳,但是由于他对部队根本不加管束,任由他们在沿途杀烧抢掠,这引起了老百姓极大的不满,所以各个地方都开始起兵来反抗叛军。最先起兵的就是颜真卿和他的哥哥,之后河北的各个地方都开始响应他们,很快就有了20万之多的兵马。而当时大将郭子仪和李光弼已经开始攻打河北的叛军了,每战告捷,真是大快人心,这时候安禄山已经没有退路了,因为已经被唐军切断了。然而就在这时候,传来了临潼关失守的消息。原来处死高仙芝和封常清之后,唐玄宗马上派哥舒翰镇守临潼,本来还可以凭借临潼险要的地势死守,等待其他的部队增援,这样还可以暂时地保卫京师。但是由于求胜心切,杨国忠根本不过问当时的实际情况强迫哥舒翰出兵迎敌,导致惨败,临潼关就这样失陷了。唐玄宗因为害怕叛军,已经开始逃往蜀地,但是途中士兵发动了著名的“马嵬坡之变”,杀死了杨国忠和杨玉环,自后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就是唐肃宗。

唐肃宗即位的时候,叛军的兵力正受到张巡的牵制。他指挥军队在雍丘和商丘和叛军激烈地交战长达600天,要知道张巡手上只有6000名唐军,但是叛军多达十多万。张巡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勇武,每一次交战都能取得胜利,一共歼灭了叛军14万。

尽管张巡最后战死沙场,但是他为唐朝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他牺牲的时候,各地的援军都已经到达了唐肃宗所在的灵武,而且回纥也派了援兵过来,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唐朝的方向发展着。

这个时候,叛军的内部开始出现争斗,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接替了他的王位,而史思明又将安庆绪杀死了,之后他也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了。尽管如此,叛军的力量依然还很强大,之后双方的战事又持续了7年,最后还是借助回纥的兵力才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

战乱虽然平息了,但是却对唐朝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生产力大大地下降,人口也从最开始的5000万只剩到当时的1700万了,由“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所创造的辉煌已经如同黄鹤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唐朝也开始了它的迟暮之旅。

唐玄宗西逃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一路上叛军势如破竹,直逼长安而来,而保卫长安的天险临潼关也失陷了,所以公元756年,唐玄宗为了逃命,听信杨国忠的建议开始向西逃跑。叛军逼近长安是迫使唐玄宗逃跑的主要原因,而为什么叛军会如入无人之境的逼近国都呢?这还要从临潼关的失守开始说起。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很快就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唐玄宗匆忙命令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去洛阳募兵来抗敌,然后慌忙地部署对安禄山的全面防御。到了12月份的时候,安禄山渡过了黄河,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这时候和安禄山正面交锋的是封常清,虽然他手里的兵力并不少,但都是一些市井之徒,根本不能和安禄山的精锐部队相抗衡,所以节节败退,使得安禄山很快就攻下了洛阳。

封常清退兵到陕郡的时候和当地的守军将领高仙芝商量,双方实力悬殊太大,不如先退到临潼关,再依靠临潼关的天险来死守,这才是最明智的举动。于是他们马上率兵开始朝临潼关方向撤退,将太原的仓库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全都分给了将士,烧了仓库之后向临潼关方向退去。

他们退到临潼关之后就马上开始整顿队伍,完善所有的守备工作,依靠着天险,抵抗了叛军的几次进攻之后,唐军的士气也逐渐地振作起来,安禄山知道临潼关一时之间是难以攻破的,所以留下了崔乾佑围攻,自己退到陕郡。尽管当时的形势非常恶劣,很多地方军都投降了,而且其他的援兵也还没到,但是安禄山正忙于洛阳称帝的事情,所以也没有全力攻打。而且高仙芝和封常清在临潼关已经做好了迎敌的准备,关中地区暂时还算是平安的。

正当这个时候唐玄宗听说封常清打了败仗,丢了洛阳,盛怒之下就削去了他的官爵,让他以平民的身份在高仙芝的部队中效力。但是高仙芝很器重封常清,让封常清巡查左右厢诸军。当时有一个叫边令诚的人,曾经在高仙芝东征的时候作为他的监军,多次提出建议,但是高仙芝都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所以一直对他怀恨在心。这一次高仙芝退守临潼就给了他一个把柄。边令诚以此为借口,向皇上说他们兵败,放弃了很多地方,还私自削减官兵的粮食和赏赐。唐玄宗听后非常生气,也不经调查,就派遣边令诚到临潼将高仙芝和封常清斩首。

边令诚先是将封常清杀了,随后边令诚不顾全军将士的呼喊把高仙芝也杀了。他们都是当时的名将,遭到冤杀之后严重动摇了军心,临潼关一时之间无人镇守。同时朝廷也失去两员抗敌的大将,对平定叛乱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后来,为了守住临潼关,唐玄宗马上派了哥舒翰率重兵把守,这一下叛军打了半年也没能攻破。只要临潼关还在,哥舒翰就派人每天晚上在烽火台上烧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让关内一座一座的城池将这平安的信号带到长安,让长安的人们都安心。可是杨国忠却不断地蛊惑唐玄宗,让他命令哥舒翰带兵出关迎敌。他只想到了自己的私利,根本就不知道这是犯了兵家大忌。

在哥舒翰接到出关迎战的命令之后,明知道出关只能让临潼关面临更加危险的局面,但是又不能违抗圣旨,只能掩面痛哭之后率领20万兵马迎敌去了。结果出去之后就再也没能回来。叛军设计打败哥舒翰之后,马上俘虏了他,随后临潼关不攻自破。这样临潼关上再也没有象征平安的火把了。

长安城看不到平安的信号,慌了;唐玄宗也慌了,因为叛军已经快要打到长安了。无奈之下,杨国忠建议唐玄宗逃往蜀地。这时候唐玄宗也别无选择,只能按照他的意见带着皇室成员连夜逃出了皇城,向西逃去。他们走后,京城似乎跟往常没有什么区别,该值守的仍然在值守,可是当清晨的宫门一打开,无数的宫女和太监都逃了出来,老百姓才知道他们的皇帝已经逃走了,这一下京城就要保不住了。所以也都慌忙地准备逃走了。

在逃到便桥之后,后面已经跟了无数逃亡的老百姓,这个便桥是通往蜀地的必经之路,在他们过桥之后,杨国忠下令烧毁此桥,但是唐玄宗想到老百姓,还想着给他们留下一条活路,又命人将火扑灭了。本来想着一路上会有官员接待,但是谁知道一个个早就逃跑了,唐玄宗走到马嵬坡的时候就开始断粮了,当地的百姓知道后,主动给他们送来了粮食,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可是能够填饱肚子已经很不错了。

同类推荐
  • 神话之恋

    神话之恋

    穿越神话的爱恋,爱恋时空,携手千年不变的爱。
  •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中国历代皇后从政轶事

    皇后,用智慧改写着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也改写着封建王朝的命运。如果说,《甄嬛传》是一个女人的一场精彩,那么,这里就是一堆女人的一堆精彩!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不了解皇后,也就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
  • 中国通史:第四卷

    中国通史:第四卷

    本书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领域,书中将中国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民国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卷来讲述。
  • 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100件中国历史大事

    本书遴选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00件大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这些大事或开时代之先河,或为历史转折点,或决定着历史的走向,改变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人的命运。编者通过简明的体例、通俗的语言,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讲述了这100件大事的来龙去脉,并揭示出每件大事对中国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简约大方的版式、美轮美奂的图片、准确到位的图解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了解历史大事、把握历史大势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愉悦的审美感受。
  • 书生点将录

    书生点将录

    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书生未必是书呆子。当乱世来临,恶徒横行之时,书生是否只能备受欺凌,忍看亲人挚友惨遭荼毒?不!当命势所迫,必须拿起刀、为爱人、为侠义而战时,书生也能成长为一世英雄。但横刀立马于乱世之中的勇气,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也并非如段誉一般,凭着绝世好运就能有惊无险的出入江湖。机缘巧合固不可缺,但一将功成,却是历经劫难、备尝血与火的磨练,终至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才有的。文以载道,胸有块垒,遂成此文。
热门推荐
  • 生如夏花:嫁给夏禹

    生如夏花:嫁给夏禹

    【新文《鬼仙大人:呆萌吃货怀里来》正在连载中,求支持~】本书已成坑,不建议跳坑!原始社会呆萌宠,养成不成反被养。她叫夏花,解译生如夏花之绚烂,原始社会解译夏氏部落路边的野花,她这朵野花没有插上野人牛粪,倒是被一个小屁孩顺走了。夏禹,还是下雨,好吧,解译下雨滋润过的野花才开的香。人家才是纯情小野人男孩而已,想玩养成,不,本姑娘养你就好,可是,被扑倒的那个人是谁了?可是,可是,这个小屁孩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夏禹耶,和历史课本上的出入太大了,我去茅坑静静。作者yy夏禹,原始养成宠文,不喜勿入,本书群号码:205143740
  • 转识论(从无相论出)

    转识论(从无相论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界尊皇

    六界尊皇

    一个想做流氓的人遇到了史上第一流氓,被丢到蛮荒六界中传播伟大的教义!既然六界无皇,我做流氓!
  • 复仇公主的血爱

    复仇公主的血爱

    复仇,是她们华丽蜕变的来源;复仇,牵引着她们难以捉摸的心;复仇,是她们活着唯一的希望。复仇之旅,一股爱的气息正蔓延着……
  • 月季徽章之通灵猎心

    月季徽章之通灵猎心

    月季徽章是青春校园里荣耀和力量的象征,也是每个萌动的心儿最为憧憬和追逐的目标。为了获取这鲜艳夺目的徽章,稚嫩的心儿自是蠢蠢欲动,又掺进来执着于权威和真理的教授以及雄心勃发的校友英雄,每个人为之处心积虑,不择手段,以至于不惜铤而走险,最终误入歧途。冥冥之中,传宇邂逅一个跟月季女神相同模样的女生,坠入爱河,不料她是自己舅舅前女友的女儿燕妒,从而遭到反对,再后来得知燕妒患有先天性不治之症,二人的感情面临严峻考验,是真爱继续还是现实得逞,等待传宇的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再见还会红着脸

    再见还会红着脸

    我怕你找不到我呀,她说,所以我呢就一直呆在这里,哪儿都不想去。
  •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鬼魂,妖魔,灵力者,外星人......无数的奇葩设定,数不清的特殊存在。这样的世界才好玩嘛。让我们哈哈大笑,走进这个崩坏的世界。
  •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革命星火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革命星火

    《兰州历史文化》的编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记述兰州历史文化各时期、各层面的发展成就和地域特色,注意反映文化生态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规律,为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兰州”建设服务。
  • 穿越海贼变成猫

    穿越海贼变成猫

    何生:“我堂堂七尺男儿,怎么就变成猫了呢?”
  • 次元帝国:烈阳

    次元帝国:烈阳

    烈阳不落,帝国不灭。——烈阳军团聚天地龙气,化吾身为帝。列强臣服,吾将一统次元!——苏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