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1100000047

第47章 唐纪(5)

就在武则天全力建立自己的势力的时候,眉州刺史被降为柳州司马。他的弟弟和唐之奇、骆宾王以及杜求仁等人都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被贬的被贬,丢官的丢官。这时候已经两次罢官的魏思温也在扬州,所以他们就聚在一起,对朝廷这样的做法感到非常不满,所以想以恢复庐陵王的皇位作为借口,兴兵造反。可以说魏思温是这场叛变的主要策划者,而徐敬业就算是参与最积极的人了。

在魏思温设计将扬州长史陈敬之送进了监狱之后,徐敬业很快就来到了扬州,假装自己是扬州司马派来的人,还说已经拿到了武则天的密诏,要镇压叛军。当地的地方官员竟然相信了,马上打开仓库,将里面所有的囚徒和工匠都放了出来,还给每一个人都发了铠甲和武器,这个阵势还真的有去镇压叛军的架势,很快他就让人把监狱里面的陈敬之杀死了。扬州的官员都被他的做法吓坏了,徐敬业就这样掌握了整个扬州的兵权。随后他就改了年号,仿照中央机关设置了自己的官制,还封自己为匡复大唐江山的上将,同时还是扬州的大都督。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徐敬业就已经拥有了十几万的兵马。

为了增加自己的威信,徐敬业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个和李显非常相像的人来冒充,说太子并没有死,现在太子想复位,把武后赶走,所以下令他们起兵。三国时期的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徐敬业则是“扶太子以令天下”。虽然有点区别,但总体上还是换汤不换药的。

到此为止,一切进行的都还算顺利,但是之后对于是马上进攻还是以退为首的问题,徐敬业集团开始了争论。魏思温建议说:“既然已经打出了匡复社稷的旗号,就应该马上向洛阳进军,这样天下人就会认为你是救援天下的,都会响应你。”但是薛忠璋却认为金陵有帝王之气,还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可以先打下常州和镇江两地,以此来作为帝业开始的基础。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比贸然进攻要好得多。魏思温又说:“天下的豪杰都不满武氏的专政,听说你要起兵恢复大唐江山,都已经准备好了干粮,就等着大军的到来。你却只顾着修筑巢穴,只会令天下豪杰失望的。”尽管魏思温苦口婆心地劝说,但是徐敬业并没有听从。这就已经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随后,徐敬业就让唐之奇镇守扬州,自己率兵去攻打镇江地区。这让魏思温看了止不住地叹气,徐敬业已经犯了兵家大忌了。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兵力就这样被他分散了。现在他不聚集兵力趁势招抚山东的兵马,一举攻下洛阳,反而分散了兵马去攻打镇江,这样注定是会失败的。

果然不出魏思温所料,朝廷马上就任命李孝逸率领30万大军去讨伐徐敬业,在此之前,武氏将徐敬业祖父和父亲的官爵全部削去了,还挖了他们的祖坟。徐敬业听说朝廷大军来了,立刻从镇江返回来,让自己的弟弟去攻打淮阴,韦超和尉迟昭镇守梁山。这样两军就形成了对峙之势。

李孝逸让自己的助手马敬业领兵攻打梁山,不知道是徐敬业的兵力太不堪一击,还是李孝逸的兵马太强悍,总之一句话,马敬业的进攻出乎意料地顺利,还将尉迟昭杀死了。这一下徐敬业的弟弟和韦超都开始逃跑了,徐敬业马上率领军队隔着下河溪来进行防守。

李孝逸和马敬业的进攻都没有那么顺利,打了好几次都是铩羽而归,两军成胶着的状态。时间一长,李孝逸开始担心了,心里萌生退意。于是召集属下一起来商量。他属下的行军管记刘知柔和魏元忠献计说,现在这里到徐敬业的营地正好是顺风的时候,而且河里面都是干燥的芦苇,干脆就效仿周瑜火烧赤壁,也来一个火烧徐营。李孝逸一听非常高兴,马上对徐敬业发动了火攻,这一下徐敬业真的和当年在赤壁的曹操一样了,士兵不知道被烧死了多少,徐敬业大败而逃。

后来徐敬业带着自己的家眷开始逃往高丽,但是途中被大风阻挡。他的部将看到大势已去,随即杀了徐敬业,投降朝廷。余下的徐敬业的党羽也都被砍头了,徐敬业的谋反就此失败。

一代贤相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他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狄仁杰先后两次任宰相,他敢于直谏,以不畏武后的权贵而著称。

狄仁杰出生于官宦世家,后来,他通过明经考试踏入仕途。他在出任汴州判作料的时候,被下属诬告,工部尚书阎立本负责调查他的案子。阎立本在审案时不但弄清了案件的是非曲直,还发现狄仁杰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他上书朝廷,推荐狄仁杰为并州发曹参军。

唐高宗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神机妙算,断案如神。仅用一年的时间,他就将很多积压的案件审理得一清二楚,案件涉及的人数多达1.7万,但是人人都对审判结果心悦诚服。于是,狄仁杰声名大噪,成为备受朝野推崇的“神断”。

武则天当政后,她看到狄仁杰才干过人,就任命他为宰相。狄仁杰虽然身居要职,但是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一天,武则天召见他时说:“你在汝南兢兢业业,但是朝中还有人在背后诋毁你,你想知道是哪些人吗?”狄仁杰说:“陛下知道我没有过错,这就足够了。那些背后诋毁我的同僚,我不想知道。”武则天听后,对他的豁达和坦荡甚为佩服。

武则天后期,皇储位置未定之时,狄仁杰多次向武则天提议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因此,武承嗣将狄仁杰视为自己被立为皇嗣的主要障碍。于是他勾结来俊臣,诬陷狄仁杰谋反。当时朝廷有令,凡是造反者,一经审问就承认罪行的可以减轻刑罚。狄仁杰见情况紧急,被逮捕入狱后,立即服罪。来俊臣拿到他“谋反”的口供后,就放松了警惕,将他收押在狱,打算等到合适的时候再行刑。狄仁杰在狱中将被子的里子拆掉一块,给家人写信,申明了自己的冤枉,然后他将布块缝在棉衣中,让狱吏转交给家人。他的儿子狄光远拿到冤状后,立刻上书为父亲申冤。武则天召见狄仁杰时问他:“你既然承认造反,为什么又要喊冤?”狄仁杰说:“如果我不承认造反,臣早就被人打死了。”武则天知道他没罪,最终赦免了他,仅将他贬为彭泽令。狄仁杰凭借智谋死里逃生后,武承嗣不甘失败,又多次上表诬陷他,但是都被武则天挡了回去。

武则天晚期,狄仁杰也身老力衰,但是他仍然尽职尽守,为国家前途和命运献言献策。武则天想立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知道后说:“立自己的孩子为太子,千秋万代之后,自己还能被列于太庙,享受子嗣祭奠。但是,如果立侄子为天子,他是绝对不会将自己的姑姑列于太庙之中的。”武则天听了不高兴地说:“这是我的家事,你不用多说。”狄仁杰说:“王者以四海为家,天下之大,哪一件不是陛下的家事?既然君臣一体,做臣子的为什么就不能预先知道陛下的决定呢?”狄仁杰又从母子亲情的角度劝说武则天,武则天终于被感动了,将庐陵王叫到跟前,对狄仁杰说:“我把太子还给你!”狄仁杰趁机劝武则天昭告天下,将太子复位之事确定下来。武则天一一答应了。

狄仁杰作为一名精忠为国的宰相,在慧眼识金、选贤任能方面常有出人意料之举。契丹猛将李楷固曾多次率兵打败周武的军队,后来他兵败来降时,有人主张将其斩首,狄仁杰力排众议,为其请授官职。后来,李楷固率军讨伐契丹余众,大胜而归,武则天亲自设宴款待了他。在席上,武则天举杯对狄仁杰说:“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

狄仁杰曾对武则天说荆州长史张柬之才干超群,可出将入相。武则天于是任命张柬之为洛阳司马。后来她让狄仁杰推举将相之才时,狄仁杰说:“我推荐张柬之就是想让他做宰相,不是做司马。”在狄仁杰的大力推荐下,张柬之被朝廷任命为秋官侍郎。后来,张柬之趁武则天病重之时,拥护唐中宗复位,为匡复李唐社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武则天时期,很多中兴之臣,例如,桓彦范、窦怀贞、敬晖、姚崇等都是经过狄仁杰的推荐,才被朝廷重用的。这些人上任后,刚正严明,兢兢业业,使政治风气大为改善,并且他们都成为唐朝中兴的名臣。

在狄仁杰任宰相期间,武则天非常倚重他,常常叫他“国老”,即使他有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也多数会听从他的建议。后来狄仁杰因为年事已高,多次请求告老还乡,但是武则天都没有准奏,还叫朝中的大臣如果没有军机要事就不要去打扰他,可见武则天是非常信任狄仁杰的。

可惜的是,狄仁杰没有等到唐中宗复位,就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因病去世。他去世之日,朝野上下哀声一片,武则天哭着说:“从此以后,朝堂上再无可用之人。”她下诏厚葬狄仁杰。后来,唐中宗即位,为了感谢狄仁杰对自己的扶持之恩,他下诏追赠狄仁杰为司空。在睿宗的时候又被追封为“梁国公”,所以后世也有人叫他“狄梁国”。

中宗复唐

武则天在废除了两个皇子之后,自己坐上了皇位,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并将唐朝的国号改成了“周”。在她的统治之下,老百姓的生活还算是不错的,不得不承认的是武则天虽然是个女人,但是的确拥有治国的雄才大略。

可是人都会老的,武则天就算很想让自己的地位屹立不倒,但是终究还是抵不过岁月的魔力,渐渐地她年纪也大了,帝位由谁来继承已经成为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虽然武则天有四个儿子,但是因为有两个儿子阻碍她成为女皇,已经被她杀死了,现在只剩下两个小儿子李显和李旦。

这时候武则天开始犹豫了,自己的儿子如果继承皇位,那么李唐的江山就恢复了,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政权又要落入他手,而且她知道李唐一旦恢复,武氏家族很可能就面临着身死族灭的下场,所以她更倾向于让武家的人继承皇位,这样就能让她建立起来的武家江山能够长久地统治下去,因此,他的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都请求立他们为皇位的继承人。

但是大臣们都希望武则天能够立李家的子孙为皇位继承人,这样就能够恢复李家的江山,很多大臣都这样来劝说武则天,但是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是狄仁杰。

之后,武则天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她梦见一个烧了两只翅膀的大鹦鹉。于是让狄仁杰帮她解梦。狄仁杰认为这是一个劝谏的好时机,于是他说:“鹦鹉就是指皇上,因为皇上姓武。鹦鹉的翅膀就相当于皇上的儿子,现在您的两个儿子得不到重用,就等于鹦鹉没有了翅膀,如果您能重用两个儿子,鹦鹉就能够重新振翅飞翔。”武则天若有所思。狄仁杰见状开始采用亲情的战略来打动武则天,继续说道:“皇上自己的儿子继承了皇位,您作为母亲自然而然地就会被供奉在太庙,但是自己的侄子是不会把姑姑供奉在太庙的,从古至今就没有这样的道理。”这样在狄仁杰的劝说之下,武则天终于打消了立自己的侄子为皇位继承人的想法。但是要她立李家子孙为继承人,她还不能下定决心,依然在犹豫,当然这也是情有可原的,谁也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基业就这样没了。

就在武则天犹豫不定的时候,她最宠爱的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开始坐不住了,他们担心武则天死后自己就再也享受不到荣华富贵了,所以正在为自己的出路想办法。这时候一个叫吉项的大臣就趁机对他们说,如果他们能够劝说武则天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就等于对未来的皇上有拥立之功,这样就会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了。张氏兄弟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马上同意了,开始劝说武则天。但是武则天知道是吉项的主意,所以在吉项劝说武则天把自己的儿子立为继承人有什么样的好处之后,武则天终于下定决心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之后李显就成为太子。

李显成了太子之后,本来只要武则天死后李唐江山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恢复了,但是因为武则天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了,把朝廷大事都交给了自己的男宠张氏兄弟,他们手中握着朝廷大权,一旦谋反,后果就不堪想象,所以大臣们都忍不住了,不等武则天死就要开始恢复李唐江山了。

这时候张柬之是朝廷的宰相,他和其他的大臣们一起拥立李显,准备杀死张氏兄弟。于是找到了禁卫军的统领大将军李多祚。告诉他李家的荣华富贵都是唐高宗皇帝给的,现在张氏兄弟想要杀死唐高宗的儿子皇太子李显,问他打算准备怎么办。李多祚说他誓死都会保护皇太子的。这样张柬之就掌握了整个禁卫军的指挥权。

随后张柬之让杨元琰当上了羽林军的将军,暗示他是否还记得当年江中所说的话,官并不是可以白当的。杨元琰马上就心领神会了。原来之前张柬之和杨元琰曾经一起坐船过长江,两个人说起武则天的统治的时候,杨元琰就慷慨陈词,发誓说他将来一定要恢复李唐江山。之后禁卫军的将领都换上了张柬之的亲信,为了防止张氏兄弟起疑心,还故意让他们的同党武攸宜也当上了禁卫军的将领,实际上他并没有任何实权,只是一个虚衔罢了。安排好了这一切之后,他们才将计划告诉李显,李显也同意了。

万事俱备,马上就要行动了。张柬之带着几百名禁卫军到了玄武门,然后派人去接李显。李显因为害怕开始临阵退缩,在大臣好不容易地劝说下才答应和他们一起行动。禁卫军随即从玄武门冲进皇宫,将张氏兄弟杀死了。武则天正在睡觉,被喊杀声惊醒了,慌忙问道是谁在造反,众人回答是张氏兄弟,已经被杀死了。武则天看了一下人群中的李显,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对他说,既然张氏兄弟已经死了,你们也可以回去了。随行的大臣马上说现在太子不能回去,因为天下的老百姓都在思念唐朝,希望让太子恢复唐朝,所以请武则天顺应民心,将皇位传给太子。这时候武则天也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

这一年是公元705年,从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之后,中断了15年的李唐江山终于在唐中宗手里恢复了。

韦后乱政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李显紧接着就继承了皇位,即为唐中宗。但是他即位之后不久,因为自己的母亲武则天贪念权势,所以很快就被武则天找了个借口废掉了,这时才是公元684年,在位还不到一年,他就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庐陵王,被武则天软禁在现在的房县地区。

同类推荐
  • 戏说三国

    戏说三国

    一个浪漫的相遇,一个古玉的赠送,让一个聪明小子穿越三国,带着生存的欲望与返回现代的寄托,勇闯三国,给刘关张公正结拜,为曹操上课,告诉周瑜小子别嚣张,小心提前气死你,可歌可泣的各种奇葩,我们的主角要翻天嘛,就因为一句“我想保护你”。
  • 天下之逐鹿中原

    天下之逐鹿中原

    十载磨砺,剑锋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这是一个虚拟的时代空间,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乱世争霸的游戏,一个孤儿从一无所有开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世,却是令得举世皆惊,原来他是……
  • 中卫史话

    中卫史话

    本书是《宁夏地方史话丛书》的一个分册,它纵贯古今,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系统介绍中卫历史的普及型通俗读物,其创意、篇目设计、取材范围、行文规范等,均按照自治区的统一要求进行。
  • 八卦战国

    八卦战国

    有节操,不恶搞越八卦,越文化上古先秦,一大波八卦与文化正在接近......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

    唐中期以后宦官势力崛起,操控皇帝废立,左右政局,以内诸司使架空前朝,掌控天下!李煦发现自己如果想做点事就离不开他们的合作,所以就跟他们合作了,合作很愉快,成就很伟大。《李代桃僵》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没溜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花音传说

    花音传说

    花音大陆东海,有一个号称世间最神秘的黑洞,就在茫茫大海的中间,突兀的存在着。这一天,失联五百年的黑洞探索器“花音号”踪迹再现。而就在它跃出黑洞的那一瞬,整个世界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屏障被打破了。从这一天开始,大陆上开始有了能力者的出现。
  • BloodXBlood

    BloodXBlood

    BL9527年,一个在宇宙里漂泊了上万年的冷冻箱在血族统治的萨恩星球上解体。里面惊现面色红润气血不错的人类少女!血族长老翻遍宇宙生物典籍,终于确定:此物为2012年毁灭的某名为地球的蓝色行星上的幸存物种。糟糕的是,这是最后一只。更糟的是,这只闻起来,是如此的好吃……于是——【可食用人类少女】高大胖+【垂涎三尺随时准备啃之的】血族=每日一囧的多物种混居记事。
  • 萌宠ing妖之幽纤

    萌宠ing妖之幽纤

    作为一只妖。尧纤从没有想过,她一出山竟会附身在一个小小的人类身上。对于人类的世界,她懵懂而好奇,但从不贪恋。带她修炼的清姑姑告诉她,人间尘,不沾,不贪。沾的是毒,贪的是心。对于人类的躯体,她谨慎而诧异,但从不窥视。人类是上天的宠儿。他们虽然没有她柔软的枝桠,坚韧的赤株,无害的皮囊及出其不意迸发的毒液。但他们有着高傲聪慧的脑子,这里面的明智,令他们学会利用,学会掩饰。他们也用这些,弥补了他们的无能。这一次,她竟附在了人类身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尧纤懒得想。头一次出现在人类的世界,她兴奋不已。而现在,前面这几个人是怎么回事?“小妹妹,要吃大饼吗?来,跟叔叔走吧……”
  • 天庭版三国

    天庭版三国

    穿越了,也有了一个天庭农庄,但曹青压力山大!曹操:贤弟,愚兄这里断粮了,看在典韦被你抢走份上,随便补偿个几万石吧!刘备:恶贼!三发四次抢我发妻,看在备身无分文份上,赏个地盘吧!孙坚:贤侄,不要再来挖墙角了,大小乔已经被你抢走了,再挖,我的俩个儿子就要打光棍了!曹青:以上都是通通胡言!天地良心,本人一向公正廉明,体恤百姓,爱民如子。大小乔:夫君,奴家最近皮肤又不白了,想吃蟠桃了。典韦:主公,狗肉还有没有了,俺老韦又没力气上阵杀敌了。曹青:你们等着,我这就给你们取去。【PS:已完本七十万字书唐,人品有保证,无需担心。】
  • 我爱你:爱了整整一个曾经

    我爱你:爱了整整一个曾经

    他,上市公司的霸道总裁,多金帅气,身边美女如云,却偏偏对她一往情深。她,黑道上赫赫有名的雇佣兵,凡是听到她名号的人都会退让三分。“什么?女佣?”这是冷蛇这么多年听到的最滑稽的玩笑,她血雨拼杀这么多年,最后竟然去干保姆的活。好吧,为了钱,她忍了。他,阳光温暖,却一直在她的身后默默守护着她,为她挡风遮雨。又最后是否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 撒娇老婆别任性

    撒娇老婆别任性

    因游戏一次活动认识的一群人。在活动中。比赛中。生活中。发生一次次的爱恋和误会。导致分开。经历重重考验然而有一些人在一起然而有一些人还在寻找
  • 帝皇绝妃

    帝皇绝妃

    她被前世抛弃穿越大陆,遇上他,所有人都唾弃她,她是最没用的,只有他对她依依不舍,对她不离不弃,最终真就千古佳话
  • 圣衣神殿

    圣衣神殿

    全新的简介:这个大陆有着无数古老而又神秘的传奇故事。一段新的骑士旅程即将开始。寻找遗失的大龙秘钥,穿上七千年来无人再能穿上的战铠。这是拉海尔遥远的骑士使命,不过在此之前。他面临的还是自己作为一个骑士,却买不起坐骑的窘迫小人生。哎,不说了,波旁王朝的小公主不知道为什么又在发神经呼唤我了……PS:我希望有一个我自己的书友群……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文物之美与工艺学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文物之美与工艺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倾城王爷桃花妃

    倾城王爷桃花妃

    唐家三小姐——爹是当朝宰相,大姐是皇后,大哥是护国大将军,还有个拿着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导她的二姐。她家世显赫,个性火爆,自小就是出了名的骄横,上街当霸王,皇宫戏皇子谁能拿他怎样,就连皇帝也被她哄得一愣一愣的,试问谁能管得住她。直到有一天,他的出现,彻底让她乱了阵脚。她为他从一只桀骜不驯的野马变成一只可人的绵羊,他为她自废了武功只为换得她的性命,她为他上仙云山顶着烈日的烘烤跪在地上只为求得人出山救他一命,他为她放弃功名利禄只为能和她携手走天涯。他们在一起共同见证了彼此的蜕变,一起走过了最艰难的路,但结局真的能如他们所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