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1100000043

第43章 唐纪(1)

李世民夺取洛阳

隋炀帝死后,东都洛阳还在隋炀帝的孙子杨侗和大臣王世充的手里。王世充把杨侗立为皇帝(史称“皇泰主 ”),继续打着隋朝的口号,对抗起义军。而后不久,王世充又杀掉了杨侗,自立为帝,改国号郑。

这时,新建立起来的唐朝已经消灭了西北的几个豪强割据势力,稳定了后方。公元620年7月,唐高祖命秦王李世民率兵进攻洛阳。李世民的军队一出关,河南的许多州县便纷纷投降,唐军很快就包围了洛阳。

王世充见势不妙,就向李世民求和,但遭到了李世民的拒绝。求和失败后,王世充只得全力迎战,却接连失败,正面打不过,他便使用偷袭。王世充知道李世民喜欢在夜间只带少数人到前线查看地形,便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机会,准备将李世民消灭。后来,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夜里,李世民只带着五百名骑兵到前线查看地形。王世充知道后,立即亲率士兵一万多人前去突袭。王世充将李世民重重围住后,他的大将单雄信杀散了李世民的卫士,直接向李世民冲杀过来。眼看李世民就要被杀掉了,突然从侧面奔过来一个叫尉迟敬德的人,将单雄信打下马,救了李世民。随后,尉迟敬德保护李世民杀出重围,终于和前来接应的唐军主力汇合。李世民率军随即回身向王世充反击了过来,结果王世充的部下全军覆没,只有他自己逃掉了。

随后,唐军就对洛阳城发动了猛烈进攻。但是,洛阳城池的防御能力极强,在守城的器械当中,还有当时最强大的武器大炮飞石和八弓弩箭机,大炮飞石能将重五十斤的大石掷出二百步,杀伤力极强;八弓弩箭机能同时将八支箭射出五百步。唐军攻了大半年,也没有将洛阳城攻下来。

洛阳城久攻不下,唐军将士疲惫不堪,要求撤回关中。李渊也发来密信,要李世民撤兵。但李世民认为如果此刻撤兵,所有辛劳将功亏一篑,因此坚决不撤。他还号令全军说:“洛阳城一日拿不下,我军一日不还,再有敢说撤兵者,立即处斩。”于是唐军再也没有人敢要求撤兵了。

而这时的洛阳城内,由于缺粮,不只是老百姓,就连王公贵族都是吃糠咽菜,饿死者不计其数。情势困窘,人心离散,使王世充失去了独自抵抗唐军的能力。不得已,王世充只好派使者去河北向夏王窦建德求助。窦建德虽然答应来解围,但迟迟没有发兵,因为他另有打算,他希望唐郑继续交战,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公元621年3月,窦建德认为时机成熟,便率兵前来支援洛阳城内的王世充。王世充的弟弟王世辩也派自己的部下郭士衡从徐州赶来与窦建德汇合。他们一共有十几万人,驻扎在了荥阳的东边,准备和王世充里应外合,击退唐军。

这时,唐军的一个谋士向李世民建议说:“王世充的兵力还很强,只是缺少粮食。如果让他和窦建德汇合,洛阳就会得到河北接济的粮食,那么我们胜利就没有希望了。所以,一定要把窦建德的大军截住。”李世民听取了这个意见,把李元吉留在洛阳继续围攻王世充,自己则带三千多名精兵占据了虎牢关,截住了窦建德的道路。

公元621年5月,李世民和窦建德交战。窦建德认为敌寡我众,便十分轻视唐军。窦建德的属下王琬更是骄傲,他骑着隋炀帝当年的战马,穿着戎装,站在阵前,向众人夸耀。尉迟敬德看他这个样子,十分讨厌,便向李世民请求出战擒王琬。不一会儿,尉迟敬德就擒获了王琬,并牵回了他的马。随后,李世民率兵大败夏军,攻入窦建德的军营,生擒了窦建德。

窦建德兵败后,李世民再率兵回去围攻洛阳。王世充见大势已去,只好向唐军投降。李世民接受了他的投降,并饶了他全家人的性命。而王世充的将相大臣却没他这么幸运了,单雄信、段达、郭善才等人皆被处斩。

玄武门之变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当上皇帝后,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三个儿子当中,其实数李世民的功劳最大。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他立下的战功最多,而且他智勇双全,手下还聚有一批人才。李建成知道自己各方面都不如李世民,只因是长子才得以被立为太子,所以他对李世民一直心怀忌妒和防备。

为了锻炼李建成,唐高祖特意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务交给他,并派李纲等人从中协助。可李建成却喜欢吃喝玩乐,根本就不用心做事。李纲为人正直,他看不惯李建成的行为,便称病辞去了官职。本来,李建成在朝中就没有什么威望,从这以后就更不用提了。

而李世民则正好相反,他本来就战功显赫,后来在消灭窦德建和王世充两股割据势力的时候,又做出了重要贡献。之后,文武百官更加崇敬他,他的声望甚至超过了父亲唐高祖。

眼见李世民的声望日益增高,太子李建成越来越不放心,于是他拉拢齐王李元吉一起排挤、打击李世民。他们通过多种手段收买、拉拢唐高祖宠爱的妃子张婕妤等人,让她们在唐高祖面前讲李世民的坏话,使唐高祖逐渐对李世民有了成见并疏远了他。

李建成和李元吉见李世民失宠,便开始想尽办法除掉李世民。有一次,李建成邀请李世民和李元吉到太子宫中赴宴。宴会开始前,李建成和李元吉在酒中下了毒。结果丝毫没有防备的李世民刚喝了几杯酒就腹部剧痛,呕吐不止。若非陪席的淮安王李神通救护及时,李世民那次恐怕就要命赴黄泉了。后来,李建成看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他知道秦王府有很多骁勇善战的部将,想用重金将他们拉拢过来,这样既可以让他们为自己效命,又可以架空李世民。但那些曾和李世民一起冲锋陷阵的部将们都对李世民忠心耿耿,使李建成的计划又没有得逞。

公元626年,突厥侵犯中原。李建成觉得又一个除掉李世民的机会来了。于是他提议让李元吉领兵出征突厥,并且请求让李世民手下的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三员大将以及所有精兵都随军出行。他以为把李世民身边的将士都调开后,就可以放手将其杀害。有人把这个计谋报告给了李世民。形势危急,秦王府的幕僚们强烈要求李世民立即采取措施,不如先发制人,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对于太子的挑衅和迫害,李世民一再忍让。但是这次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终于听从了众人的劝告。于是,李世民深夜入宫,向唐高祖密奏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并将自己的冤屈一一诉来。李渊看完奏章后十分惊愕,让李世民明早与太子和齐王一起来朝参。张婕妤暗中派人将奏章内容告知太子,李元吉原想托病不上朝,但是李建成认为兵防具备,尽可以放心入朝察看情况。殊不知,李世民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单等他们前来。

公元626年7月2日,李建成和李元吉从东面走进玄武门时,看到守门的正是自己的人,其实,当值将军常何已经投靠了秦王阵营。他们到来临湖殿,觉察情况异常,立即掉转马头想奔回宫府,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李世民的伏兵杀气腾腾地包围了他们。李世民在后面呼叫。李元吉想开弓射杀李世民,但是由于心里紧张,拉了几次都没把弓拉开。李世民发箭射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则被尉迟敬德带来的兵士乱箭射死。当时,唐高祖正在皇宫里等着三兄弟来朝见,只见尉迟敬德手拿长矛气喘吁吁地冲进官来,说:“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已经被秦王诛杀了,我是遵秦王之命,前来保卫陛下安全的。”唐高祖这次知道外面出了事,吓得不知该怎么办好。宰相萧瑀等大臣说:“太子与齐王本来就妒忌秦王,并多次施用奸计谋害秦王。现在他们被秦王消灭,这是好事。陛下把国事交给秦王,就没事了。”事到如今,唐高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听了大臣们的话,宣布太子和齐王罪状,命令各府将士全部归秦王指挥。三天后,唐高祖封李世民为太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

两个月后,唐高祖让位给李世民,自己情愿做了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

魏征谏诤

魏征(公元580—643年),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魏征是河北巨鹿人,很小就成为一个孤儿,家境十分贫寒。他很喜欢读书,但为生活所迫,曾出家当过道士。隋朝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君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后来,他随元宝藏归降了李密。魏征对李密提出了十条用兵的计策,李密看后大加赞赏,就任命他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管文书卷宗。后来,魏征对李密很失望,认为他成不了大业。

公元618年,李密兵败降唐,魏征也跟随了过去。但到了长安后,他很久都没有得到重用。于是他请命去山东地区做安抚工作。得到准许后,他又写信劝降驻守黎阳的李密部将徐世勣。后来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成了俘虏。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再次回到长安,李建成听说他很有能力,非常器重他,召他做了东宫幕僚。魏征看到秦王的势力太大,多次劝太子早作准备,先发制人。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找到魏征,责备他在太子面前挑拨兄弟关系。魏征说:“太子要是早听了我的话,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唐太宗敬佩他的胆识,不但没有怪罪他,还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唐太宗登基伊始,想有所作为。他多次将魏征请到内室,就朝廷大事、政事得失等征求他的意见。魏征性情耿直,只会面折廷争,从不谄媚悦主,所以他的意见,唐太宗大都会欣然采纳。魏征也很高兴自己能够遇到贤明的君主,更是殚精竭虑、一心一意地辅助唐太宗。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昏君明君,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秦二世身居内宫,偏信赵高,所以丝毫不知天下大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江山易主还独自不知。这样的君王都是昏君啊。”唐太宗听了他的这番话,赞不绝口。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魏征被升任为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在朝中弹劾魏征,说他私自提拔自己的亲戚为官。唐太宗立即派温彦博去调查此事,结果查出是诬告。唐太宗派温彦博去责备魏征,让他以后多注意影响,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上奏说:“我觉得君臣之间应该和谐默契如同一体,如果为了避嫌而置公道于不顾,那么国家兴亡也就没有定数了。我不愿做忠臣,请陛下让臣做良臣。”唐太宗问这二者的区别。魏征说:“皋陶之类的良臣,能让君主获得美名,自己也可以安享福禄;比干之类的忠臣虽有其名,但是却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还会给君主留下骂名,这二者大有不同。”唐太宗点头表示赞同。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魏征又升为秘书监,并参与掌管朝政。不久之后,长孙皇后听说京城一个姓郑的官员家有一个年方十六岁的女儿,此女才貌出众,全城无人能比。于是她就将向唐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做嫔妃。唐太宗便下诏将这个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早已有了婚配,夫家姓陆,便立即入宫向唐太宗进谏道:“陛下身为百姓的父母,应当父爱百姓,以他们的忧为忧,以他们的乐而乐。自己居住在宫殿中,要想到百姓是否有安稳的房屋;自己吃着美味,要想到百姓是否在忍受饥寒;自己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是否有家室之欢。现在郑家的女儿,早已许配给了陆家,陛下没有调查清楚,就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出去,大家会说难道这是为民父母应该做的吗?”唐太宗听后,大吃一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有的大臣却认为郑家女儿已有婚配这件事,是子虚乌有,便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人知道后,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两家虽常有来往,但并无定亲一事。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之所以否认这件事,是害怕陛下日后借此加害他们。其中的缘故十分清楚,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唐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于是坚决收回了诏令。

魏征敢犯颜直谏,即使唐太宗大怒之际也敢于据理力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心怀敬畏。有一天,唐太宗想要去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装备停当,却迟迟未行。不日,魏征问及此事,唐太宗笑着说:“原先是想出去,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现在已经不想去了。”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训练有素的鹞鹰,他非常高兴,拿到手里把玩不止。他看见魏征从远处向他走来时,赶忙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借奏事拖延了很久,等他走后,唐太宗发现鹞子已经闷死在怀中了。

魏征不但在国事上对唐太宗多有进谏,而且在皇帝的家事上也敢于尽到一个谏官的责任。长乐公主出嫁,唐太宗想多送点陪嫁,但是魏征说礼度是原先都有的,最好不要越礼。长孙皇后听后,派人赏给他钱四十万、绢四百匹。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魏征染病在床,唐太宗派去探视的人络绎不绝。魏征一生节俭,住所简陋,唐太宗下令用建偏殿的材料为他建房屋。次年,魏征病逝于家中。唐太宗亲自至其灵前痛哭,感叹说:“以铜做的镜子可以让人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让人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让人知得失。为了防止自己犯错误,我时常保留这面镜子。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魏征在贞观年间,先后上书二百余条,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对唐太宗开创的为世人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要作用。而魏征本人,由于直言敢谏而万世流芳,被称为良臣的典范。

便桥会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刚刚即位,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乘唐朝内乱,大举兴兵,入侵中原。颉利可汗率领十余万兵马,首先南下进攻泾州,而后一路挺进到武功,直接威胁到了帝国的都城长安。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军队已经进攻到了高陵。唐太宗任命勇将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率兵到泾阳阻击突厥。尉迟敬德抵达泾阳后,立即组织反攻,与突厥军队打了一场恶战。结果,尉迟敬德勇不可当,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并且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余人,颉利可汗大败而逃。但是,颉利可汗贼心不死,没过几天,又再次率兵入侵大唐,而且一直进抵渭水便桥边,直逼长安城。突厥二十万大军,在便桥北岸列阵,数十里皆飘着他们的旌旗。京城兵力空虚,长安城虽然已经戒严,但还是人心惶惶。颉利可汗仗着人多势众,便不把大唐放在眼里,竟然派亲信到京城去拜见唐太宗,以打探唐朝的情况。

同类推荐
  • 中华一帝

    中华一帝

    李书星重生了,因为一系列错误,带着记忆投生在大清王朝,既来之则安之,利用特权争取最大的利益,为中华民族做点事情吧。尔虞我诈的宫廷争斗,为求自保,争夺帝位,锐意改革,富国强兵,使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强盛。犯我中华者,寸土必争;杀我国人者,以一偿十;投敌叛国者,诛灭九族。打倒列强,以牙还牙,以强硬的态度歼灭任何侵略者;对于藩属国,给予最大的支持,使他们成为中华的永久拥护者。这是一部跨度大的历史巨作,从公元1844年到1920年,再现了鸦片战争、中日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精彩片段。讨论QQ群:17565429
  • 清溪左相传

    清溪左相传

    一场权变,卷入多少人的鲜血。一抹浮香,缠绕多少人的心扉。一味灵药,谱写多少人的欢歌。一副心肠,容纳多少人的悲悯。既生于当世,行于庙宇,而系于山林。翩翩左相,也有一份平常情怀。
  • 清明上河图秘史

    清明上河图秘史

    北宋画家张择端不仅画了《清明上河图》长卷,而且在图中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这些故事在张择端给学生们讲述时,被学生们忠实地记录了下来,下面赵太丞家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清明上河图秘史》初稿已完成,在初稿的基础上便修改便上传,现已上传约近六万字,考虑到整体结构、人物与情节等方面需要较大的修改,故决定暂停上传,请读者们见谅!待修改完毕后继续上传!
  • 吃货之我入江湖

    吃货之我入江湖

    “那个娃娃好可爱。”一女子犯了母爱,作花痴状。“现已加入烟雨楼豪华午餐.....”这是一群来自地狱的吃货,他们遇兽食兽、遇禽食禽、遇人食人。
  • 三国之争鼎天下

    三国之争鼎天下

    敢提三尺剑,问鼎汉河山。安得猛士兮,助我登宝殿。运筹帷幄中,才高九斗半;决胜千里外,一剑定江山!
热门推荐
  • 篮魔

    篮魔

    一念之间,或一球成神,或一球成魔。篮球。一个抛头入洒热血的竞技活动,在我们的身边随时随刻会看到,然而却没有细细的品味过它的奥妙。让小弟代领大大们进入一个奇妙的篮球世界,更是一个丰富的都市生活中。一位大学生,一名篮球运动者,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上演着写实的映照。
  • 陌上花开祈缘归

    陌上花开祈缘归

    本是楼梯口一次意外的邂逅,却擦出了爱的火花,苦苦找寻中再次相遇,却发现他们拥有着无法靠近的身份,在这段不为世俗所接受的禁忌恋中,她进退维谷,他步步为营。当她终于鼓起勇气,倾心相许却惨遭误会的背叛,他,因恨远走他乡;她,为爱固守原地。三年之后,当她决定放弃这份无望的等待,为他人穿上嫁衣的时候,他却突然归来,爆出一个惊人的秘密……看狐狸学生如何用爱,画地为牢,俘获美女老师的芳心,演绎一场甜到忧伤的爱恋。
  • 你只是瞬间觉得不同

    你只是瞬间觉得不同

    “你怎么还跟着我?”白蒂兒对身后阴暗的黑影烦得不行。凡诺瞬间来到她眼前,“让我咬一口!”“滚!”
  • 三天读懂金融学

    三天读懂金融学

    本书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呈现了金融学复杂而清晰的世界版图,兼顾了“快速学习”和“深入了解”两个方面。书中提供了活生生的行业数据,并以统计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让人无须分析对比,就能迅速掌握金融行业的真实情况。
  • 礼仪全书4

    礼仪全书4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
  • 倾落梅华:和亲公主复仇记

    倾落梅华:和亲公主复仇记

    公主沦落为乞儿,也没什么好怕的,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帮着老板把客栈弄得风风火火,未婚夫芝兰玉树,见不着我便一路画出了名声……从今日起,本文由每日两更改为每日一更,每更保量2000字。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多谢点击支持!
  • 大神天然黑:扑倒纯良小白兔

    大神天然黑:扑倒纯良小白兔

    作为一名首测玩家,林梓并不感到荣幸,因为她本想安静的打打游戏,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但不幸的是这款游戏来了个180°的大转变,变成了死亡游戏中的生存游戏。为了不被灭掉,她尽量低调行事。可某天她碰上了一个烂摊子,带领一堆新手刷怪。她那时竟脑抽答应了。新手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停止刷怪时,活下来的仅有她和一个新人小鬼。林梓本想弃他而去,却没想到对方固执万分。林梓无奈的与他同行,却不知自己进了狼窝。单(fu)纯(hei)的“新人”让她“平淡过完一生”的美好理想变成一个屁,先是追杀,后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结了婚,这时她才发现她口中的新人竟然是和她一样的首测玩家。她恨不得灭了他,只是这人都嫁了,守寡怎么行呢?
  • 兵种

    兵种

    一个坏学生在兵营中经历各种艰辛与痛苦之后,接到组织上的命令,再次重返大都市,又会有什么奇遇以及难以捉摸的故事呢。。。。。。。。
  • 悦生随抄

    悦生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帝男妃

    夜帝男妃

    他生来就要被人当做贱种,母亡父弃。为了求和,他被当做和亲皇子送给夜湘国。他无数次哀求他放过他,却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