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1100000037

第37章 梁纪(2)

公元547年,高欢去世,侯景因为和高欢的儿子高澄之间产生了嫌隙,就占据河南反叛东魏。同时,他派人去西魏和梁朝商讨投靠之事。西魏对侯景十分警觉,以援助他的名义派兵占领了侯景根据地的大半,逼迫侯景交出兵权。梁武帝一度十分犹豫,不知道该不该信任他,朝中大臣纷纷反对他接受侯景的投降。但最终梁武帝没有听从大臣们的意见,接纳了侯景,封他为河南王,还派出萧渊明带领五万兵马前去协助侯景攻打东魏。这年十一月,萧渊明在彭城兵败被俘;次年一月,侯景在涡阳被慕容绍宗打败,他带领着仅剩的八百骑残兵狼狈地向南逃窜,进入了寿阳城(今安徽寿县)。梁武帝听说萧渊明大败十分着急,当即几乎晕倒,哀叹道:“难道我要步晋朝司马氏亡国的后尘吗?”但是他还是没有对侯景采取措施,而是一面安抚侯景,一面试图与东魏谈判,想要用侯景将萧渊明换回来。侯景看到梁武帝这样一副心肠软软的老好人样子,觉得梁朝的统治阶级也够无能的,便将寿春的居民们充作军士,以事成之后许以帝位为诱惑,勾结梁武帝的侄子萧正德一起反叛,于公元548年8月举兵叛梁。

梁武帝本以为一个侯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侯景率领骑兵数百、士兵八千顺利地渡过了长江,长驱直入打到了建康。12月,梁武帝的宫殿所在地台城被围,城内共有男女十余万人,身穿铠甲的有三万人,这些人在将军羊侃的指挥下开始了艰苦的台城保卫战。侯景想了很多奇怪又厉害的办法攻城,他让部队堆起土山,用飞楼、登城车、火车轮等轮番攻城,但在羊侃的巧妙化解下都没有成功。侯景便又将玄武湖中的水引来灌入城中,台城被围困良久,伤亡惨重,水淹之下开始流行瘟疫,大街小巷满是堆积的尸体。城内人数骤降到两三千人,他们虽然身体虚弱,但仍旧坚持战斗,等待城外救援的到来。

此时在城外集结了二三十万的援军,但是因为将领之间多有异议,各将士也心存猜忌,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也不高。建康的妇孺老幼沿街等待着援军,援军这才渡过淮河。然而他们过了河,却纵容士兵到处剽掠,让建康的人民很是失望。侯景攻不下台城,就开始纵容手下大肆烧杀抢掠,让百姓们日夜不停地堆筑土山,又招募了很多奴隶增添到自己的军队中。然而,随着叛军的损失越来越多,粮草严重匮乏,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从前,侯景曾一度起了求和撤退的心思。然而此时看到援军如此,侯景又改变了撤退的想法,加紧了攻城的步伐,终于在三月份攻破了台城。

接着,侯景下诏遣散了城外援军。三十万大军走的走,投降的投降,很快便消失得一个都不剩。梁武帝被侯景软禁起来,不久饥饿而死。侯景立太子萧纲为皇帝,即简文帝。他自居相国、都督六合诸军事,派兵攻占吴、吴兴、会稽三郡,所到之处一片刀光血海。他本想用杀戮的方式让民众害怕,以树立起自己的威名,但是当地百姓始终宁死不依附于他。公元551年,侯景率领大军西进,攻占郢州,进军江陵。这年6月,梁湘东王萧绎派徐文盛领军数万回击侯景,侯景大败,退回建康,从此一蹶不振。

侯景之乱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江南地区原本人丁兴旺,山水富饶,但经过侯景之乱,建康二十八万户人家只剩一二百人,整个都城几乎成为废墟。三吴地区原本最为富庶,但经过侯景的烧杀抢掠,也变得残破不堪,久久不能回复元气。东晋以来,数百年的时间才发展形成的三大经济文化中心遭到了毁灭性的洗劫和打击。这场战乱使得南朝的版图缩小,加剧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加速了南朝衰亡的过程。

萧统编著《文选》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其编著者是南朝梁代的文学家萧统。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是梁武帝萧衍的大儿子,于天监元年,即公元502年被立为太子,但还没有即位就去世了。其死后谥号昭明,所以后人也将《文选》称为《昭明文选》。

萧统自幼勤学好问,从小就熟读儒家经典。梁朝时佛教发展繁荣,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萧统性情温和,宽容大度,且彬彬有礼。他16岁的时候,母亲生了重病,他从自己的行宫搬到母亲那里住,衣不解带地照顾自己的母亲。后来母亲不治去世,他悲痛欲绝,很长一段时间都吃不下饭。服丧期过后,萧统从一个身材健壮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身材羸弱的人,人们看到他这副样子,无不为他的孝顺而感动落泪。

萧统读书时,“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所以虽然他年龄不大,却已经博览群书,满腹文韬武略。他身边阅读搜集的书籍数量达到了三万卷,在文学方面颇有研究。但萧统不是个只知道读死书的书呆子,他在读书之余更喜欢结交一些有才识的人,他们在一起谈论古籍,谈古论今,探讨学习。而学习之余,萧统主要专注于文章的著述,他的文章淳朴而雅致,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文笔清新,在当时骈文盛行的学术风气下显得十分难得。

萧统早年间著有《昭明太子集》20卷,编写了《正序》10卷、《文章英华》20卷。后来,他对先秦到梁代的诗文歌赋进行了一次筛选,将那些他认为“丽而不淫,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的文章系数选录,编成《文选》30卷。《文选》中包括先秦到梁代的130位作家共700多篇作品,这些文章中包含39类文体,主要分为赋、诗、骚、文四部分。在《文选》的选录中,萧统已经注意到了文学作品和一般的学术著作的区别,所以他摒弃了六经和诸子中的文章,其“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选文标准也被后世所推崇,当时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就是说将《文选》这本书熟读于心,就算是半个秀才了,可见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文选》的认可和推崇;隋唐以后甚至还形成了“《文选》学”,历代诗文都受到《文选》或多或少的影响。可见萧统的文学才华之高和眼光之独到。

《文选》的编著对于保存先秦到梁代这段时间的诗词歌赋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诗词歌赋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它受到了历代文人学者的重视,封建时代的学子们认为它是考取科举的官方教科书;文人学者们认为它是研究诗词歌赋发展轨迹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它更是文人历史资料以及文学主张演变的重要文献。

这个才华横溢的儒雅男子,只活了三十一岁就匆匆地离开了人间。那是在公元531年,萧统乘船在后花园的湖中游玩,玩心顿起的他想要伸手去摘取荷花,却不小心失足落水。随从们跳进湖中七手八脚地将他救了上来,醒来后的萧统痛苦地叫了一声:“腿!”随从们这才发现,萧统的大腿上满是鲜血。有人想要报告给梁武帝,被萧统阻止了,他说:“小伤而已,何必去惊动父王。”然而,许多天以后,萧统依然没有好转。梁武帝发觉很多天没有见到他了,就派人去找他。萧统忍着疼痛写了一封信,告诉父亲自己只是感染了风寒,并无大碍。没过几天,萧统的病情迅速恶化,下人们实在不忍心看到他独自痛苦的样子,就偷偷地跑去告诉了梁武帝,梁武帝急忙赶来照看他,但是为时已晚,萧统因病去世。噩耗传来,整个梁朝上至天子下到布衣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这位饱读诗书、仁义至孝的文人生命历程之短暂,让后人不由得为之哀怜心伤。

高欢缔造东魏

高欢是鲜卑族人,其鲜卑名为贺六浑,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南)人。他的曾祖父高湖在慕容宝亡国的时候向魏朝投降;他的爷爷高谧曾官至魏朝侍御史,后因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他的父亲高树生又是个游手好闲、不干正事的人,所以高欢的少年时代十分艰苦。

公元523年,六镇起义爆发,高欢先后投靠义军洛周和葛荣参加反叛,后来魏朝权臣尔朱荣将这些起义镇压下来,高欢被俘。他被俘后很快得到了尔朱荣的信任,被任命为尔朱荣的卫队长。后来,高欢向尔朱荣提出了先讨伐胡太后的亲信郑俨、徐纥,将皇帝身边的党羽清除干净,进而成就自己的霸业计划,受到了尔朱荣的赏识。尔朱荣进军洛阳后,为夺取洛阳的控制权杀害王公贵族和官员两千多人,一手酿造了河阴屠杀,之后他掌握了朝政,任命高欢为晋州刺史。

公元530年,尔朱荣被魏庄帝杀害后,其家族起兵讨伐魏庄帝,魏庄帝兵败被杀,而后立元晔为帝。高欢没有参与这次行动,他将自己的二十万军队带回河北,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尔朱家族是北方游牧民族出身,因而个个生性残暴,爱好杀戮,高欢顿时产生了起兵讨伐他们的想法。这期间,尔朱家族的统领尔朱兆曾听从慕容绍宗的建议,想要将高欢除掉以解决后患,但高欢适时地将自己的野心隐藏起来,向尔朱家族示弱,不但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还使得尔朱兆和自己结为了兄弟,尔朱兆对他的防备之心也消失殆尽。

后来,尔朱度废了元晔,将高欢封为渤海王,并令其入朝接受加冕。高欢知道其中必有猫腻,这一去肯定会落入他们的陷阱之中,于是拒不接受。不久,他就在信都起兵,立元朗为帝,正式宣布讨伐尔朱氏。一年的辛苦战斗之后,高欢击败了尔朱家族,掌握了政权。慕容绍宗投降后被高欢所重用。

高欢废掉元朗,将北魏孝文帝的孙子元修立为皇帝,即孝武帝。高欢此时权倾朝野,独揽大权,孝武帝渐渐地心生不满,于是联合了贺拔岳想要牵制高欢的势力。高欢的亲信高干偷偷地告诉高欢孝武帝有心要对他不利,不想走漏了风声被孝武帝知道,被孝武帝赐死,还派人诛杀司空高干的弟弟高敖曹。高敖曹半路劫走诛杀自己的赦令,带领家人和部下投奔高欢。高欢见到他就和他抱头痛哭,指责孝武帝道:“高干跟他无冤无仇,他怎么能够杀害他!”从此高欢和孝武帝的关系迅速恶化。

同类推荐
  • 三代美洲移民剪影

    三代美洲移民剪影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华人家庭真实、罕见、传奇的经历,反映了早期移民美国的几代华人在异国他乡奋斗的艰辛历程,体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服务桑梓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家风”在几代人中的传承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 民国大能

    民国大能

    中共党史研究员,穿越到了民国时代,你说他会干什么?毛伟人说:“李铁是个好同志呀!”蒋总统说:“都怪我不重用李铁,要不我也不会兵败给共匪。”土肥原说:“李铁不死,帝国难安。”邦德说:“李铁是我的偶像。谁骂他我跟谁急。”胡佛说:“什么?你说我是世界特工之王?你想害死我么?这事要是让李铁知道不要紧,要是让他那些手下知道了。我还能活么?来人呀!将这人给我抓起来。电刑侍候。查查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故意派来整我来的。”17K首发。
  • 天降大任于斯

    天降大任于斯

    渤海东岸,香水河畔,宝泉山下,正黄旗村的完颜。韩将军谢世了。方圆百里,满洲贵族,老亲少友;地方官员,乡保里正人等无不震惊,纷纷前来吊唁。乡里四邻也多来烧纸、焚香,表示哀悼。
  • 传奇之新中华

    传奇之新中华

    你有一个大国梦吗?你有一个强国梦吗?如果你有,但是却又不能穿越呢?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主角一起来到清末的1906年。当穿越的金手指存在后,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我们的祖国崛起于一战,让中华名族强于世界名族之林!但是想由东北带领全中国崛起,也不容易!在辛亥年,东北独立后,沙俄从满洲里、珲春、双城子(今苏联乌苏里斯克)、伯力(今苏联哈巴罗夫斯克)等方向,对东北实施多路进攻,企图夺占重要城镇,控制北满!不甘寂寞的日本也出动铁路守备大队,向辽阳重工业区进发,请问已经独立的东北该如何生存?
  • 西楚霸王

    西楚霸王

    项籍是天朝特种兵王,在一次任务中,不慎被不知从哪来的贝尔彻海蛇咬中,中毒致死,但灵魂却附身到了先祖项羽身上,当时正是虞姬自刎之后。项羽四面楚歌之时。
热门推荐
  • 异界之玄修

    异界之玄修

    一个山村淳朴善良的少年,在一次仙缘测试之中,以过人的天赋被仙门招入,之后又阴差阳错,从外门开始历练的故事!经历人生百态,认知人心险恶,由一个淳朴善良的少年,一步步踏上玄修巅峰!这是一本心性逐渐成长的作品,也是一本错别字不超过千分之一的作品!
  • 王爵

    王爵

    好吧,丢了工作已经够可怜的了,但是老天爷却还要雷我一下。被雷了也就算了,居然还把我丢在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更可恶的是,这里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正常的,动不动就尸横遍野。是不是很好玩?还有啊,这个----王爵师傅啊,你能不能不要再暴露了?人家再怎么说也是女孩子吧?男女可授受不亲唷?==,
  • 网游之轩辕神器

    网游之轩辕神器

    一个辞职的少年,正不知该怎么办时,他引来了《天命》的开服,刚被辞职的他,准备在游戏中干一番大事业,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不但成为了世界富豪,而且在游戏中成为了一代霸主
  • 清风拂面知春来

    清风拂面知春来

    是什么,构成了绚烂多姿的生活?是风中的几抹桃红,是枝头摇曳的嫩芽,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这里,我用文字为你描绘一个动人的世界。。。
  • 遐梦异世界

    遐梦异世界

    异世界,一个充满了期待的美梦,一个永远不想醒来的美梦。
  • 逆命兵王

    逆命兵王

    秦无原是纵横天下的北境兵王,却重生在数千年前楚国的一名废柴少年林默的身上。林默身患绝症九天残体,是废物中的废物,看秦无如何逆天改命,以林默之名成就一代传奇兵王。
  • 以身试爱:总裁心太污

    以身试爱:总裁心太污

    冤家路窄,她竟然成了他的私人秘书,还对她百般折磨诋毁。为了生活,她只好忍气吞声。当她终于被他俘虏,甜蜜时刻,却发现他竟然还有一个未婚妻。未婚妻还是她最好的闺蜜,要不要这么狗血。她潇洒走人,却被他霸道追回。她一脸傲娇,“男人,请排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关于养生,佛家文化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佛家对养生更是具有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论述。另外,佛法修习的具体内容,也让修炼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健康的身心。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一下佛家养生的要旨。本书是一本集佛家养生精华为一体的大众实用通典。书中涵盖了素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静坐养生、禅定养生、德行养生、情志养生、休闲养生、名人与养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探索佛门中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揭示了佛家养生的观念,并结合这些观念,详细阐述了佛家养生之道,同时还为大家提供了许多方便易行的养生方法。
  • 轮回弃神道

    轮回弃神道

    神州有两面,互为表里,表神州是寻常人们生活的世界,里神州则是修士的世界。一个生活在表神州的年轻人茫然的闯进了里神州,开始修真之路。闻道者,朝生夕死。谁是谁的棋子?原来,是我……
  • 情迷宋朝

    情迷宋朝

    虞小鱼,爱胡闹,爱幻想,和师傅相依为命,终于有一天坐上师傅的时光机穿越到了宋朝,誓言要和自己的梦中情人展昭臭猫猫玩玩,亲亲,抱抱。可不料穿越的第一站居然跌入一个王爷的怀里,还被王爷捡了要逼婚,情急的虞小鱼只得请来救兵……原本想来一场简单的浪漫穿越小爱情,却卷入复杂的三角恋情里,哦!还有王爷的前情旧爱,还有何吸血蝙蝠王的爱恨情仇,真真小脑袋不够用了,展昭,你来解决!我不过就是想要你展昭帮我完成三个小小的愿望罢了,满足了我这三个小愿望,我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可你臭猫偏小气,这都不行!什么?不能回去了?留下来做宋朝人?这……这这……奴家是从了还是从了还是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