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0800000060

第60章 语典故事(8)

少顷,薛登父子跪在堂下,父亲战战兢兢,儿子却若无其事地嬉笑如常。皇上见状大怒道:“大胆薛登,为何砸掉皇门之桶?”

薛登想了想,反问道:“皇上,你说是一桶(统)天下好,还是两桶天下好?”

“当然是一统天下好!”皇上果断地说。

薛登高兴得跳起子来,道:“皇上说得对,一统天下好。所以,我便把那只多余的‘桶’砸掉了。”

皇上听了转怒为喜,赞道:“好个聪明的孩子!”又对宰相说:“爱卿教子有方,请起,请起。”

■点着蜡烛照明

有一天,晋平公同著名的音乐家师旷闲谈。晋平公叹了口气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

师旷说:“您为什么不点燃蜡烛来照明呢?”

晋平公沉下了脸,不高兴地说:“哪有身为臣子而取笑君主的呢?”

师旷连忙起身下拜,谢罪道:“臣怎敢戏弄他的君主呢?臣听说过这样的话:少年爱好学习,像早晨温和的阳光;壮年爱好学习,有如中午当空的骄阳;老年爱好学习,好似晚上点着蜡烛照明。点着蜡烛照明,跟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相比,哪一种强?”

晋平公一听,连连点头称赞:“你说得真好!”

■上竖(尚书)是狗

纪晓岚在家静养,当时他是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就带着一个御史去看他。纪晓岚家养一条大狼狗,尚书一进大门,吓了一跳,随口而出:“是狼是狗?”尚书即是以此句骂了侍郎,说侍郎是狗。

纪晓岚哪是饶人的主,略一沉思,对答说:“是狗。”

尚书不知上当,便又问:“何以知之?”

纪晓岚说:“狗与狼有不同者二:一则视其尾之上下而别之,下垂是狼,上竖(尚书)是狗;一视其所食之物而别之,狼非肉不食,狗则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

■绝妙诙谐的批语

每逢科举考试,总会有一些人做一些怪诞的回答,以至于也引出了阅卷老师绝妙诙谐的批语。

有位考生误将“昧昧我思之”作“妹妹我思之”,阅卷先生评曰:“哥哥你错了。”

又有以《事父母》为题文,其承题曰:“夫父母,何物也?”阅者评曰:“父,阳物也;母,阴物也。阴阳配合,而乃生此怪物也。”

又有以《鸡》为题文者,文中比曰:“其为黑鸡耶,其为白鸡耶,其为不黑不白之鸡耶?”阅者评其下曰:“芦花鸡。”

对比曰:“其为公鸡耶,其为母鸡耶,其为不公不母之鸡耶?”阅者评其下曰:“阉鸡。”

考生乏才,出语怪谬,先生因其谬而作怪批,讽刺绝妙。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于是,只要是与“登”字同音的,都要用其他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登”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可是这次,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右为难。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员只能把“灯”字改成“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

告示贴出后,老百姓看了都惊吵喧闹起来。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真的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火呢!大家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当地的老百姓,平时对于田登的专制蛮横无理已经是非常不满,这次看了官府贴出的这张告示,更是气愤万分,愤愤地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纪晓岚为和珅题亭额

相传,和珅在宰相府内修建凉亭一座,需要一幅亭额,便求纪晓岚题字,结果纪晓岚爽快答应,题以大字“竹苞”。这二字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中“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句,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和珅得到纪晓岚的题字,大为高兴,就高高挂在书亭上。

此后不久,乾隆皇帝亲幸和珅府,看见写有“竹苞”的亭匾,便问是谁写的。和珅说是纪晓岚,乾隆笑着对和珅说:“你被纪学士捉弄了。”

和珅大惑不解,连忙追问为什么。乾隆解释说:“这两个字的意思是说你和令郎不学无术,个个草包啊!”一经乾隆点破,和珅啼笑皆非,知道上了纪晓岚的当。

■刘墉献寿礼

乾隆皇帝寿诞,百官都进献各样寿礼,其中自然不乏奇珍异宝。而宰相刘墉却拎着一桶生姜进献给皇上,这一举动让众人哗然,乾隆不解,问刘墉是何用意。

刘墉说:“桶里的生姜层层叠叠如同山一样,因此这份礼物的名字就叫一桶(统)姜(江)山。愿皇上永镇大清天下。”

乾隆听了,龙颜大悦。

以“一桶姜山”音谐“一统江山”,刘墉之所以能拿平常之物换取皇帝的喜悦,是因为他抓住了统治者的心理。

■不去也只是这一瓶

有客久饮不去,主人便说一故事与他听:

外道多虎伤人,有客贩卖瓷器,忽撞见一虎开口近前。其客慌忙将一瓷瓶投之,其虎不去,客又将一瓶投之,又不去。一担瓷瓶投之将尽,只留一瓶,乃高声曰:“畜生畜生,你去也只是这一瓶,不去也只是这一瓶!”

主人明里骂虎,暗里骂不辞酒的贪杯客人。用借意双关法,正所谓指桑骂槐。客人闻此言,惭愧而去。

■呆鸟不知飞

甲到乙家做客,在乙家住了很久,还没有离去的意思,乙很不高兴。一日,乙带着甲到门前闲望,忽然见到一只个头像家鸡一般大小的鸟,乙说:“快拿斧头把树砍倒,抓住这只鸟给我的老丈人当菜。”

甲道:“只怕树砍倒了,鸟也飞了。”

乙说:“你不知道,这鸟很呆,树倒了也不知道飞走。”

主人此话明里说树上之鸟,暗里却是嘲讽客人久住其家而不知离去。

■竹篮盛东西

相传,有一次,乾隆携纪晓岚等人到郊外游玩,看到有一个妇女提着个竹篮在路上走。乾隆故意指着竹篮问纪晓岚:“那是什么?”

纪晓岚答曰:“竹篮子。”

乾隆又问:“做什么用?”

纪晓岚答曰:“盛东西。”

乾隆接着又问:“为什么盛‘东西’,而不是盛‘南北’?”

纪晓岚答:“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木和金都能装入篮中,所以叫盛东西。而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竹篮盛火,必被焚烧,竹篮盛水,水会漏光,所以不能叫做盛南北。”

乾隆听了,点头称是。

■落地与及地

有个书生在书童的陪伴下进京赶考,一不小心帽子掉在了地上,书童关心地说:“相公,帽子落地(第)了。”

书生知道书童是在关心自己,但赶考的路上说落第,有点不吉利,便对书童说:“以后东西掉在地上,不许说落地,要说及地。”书童依从了,挑起行李,准备上路。

书生关照说:“小心地挑。”

书童顺口答道:“相公放心,无论如何也不会及地(第)的。”

“及第”为中选之意,弄得这位书生哭笑不得。

■费新我补字

著名书画大家费新我(1903~1992)在一次朋友的集会席间,对客挥写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当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时,由于酒喝得有点高,一不留神,竟漏掉了“话”字,旁观者都面有惋惜之色。

可费老却胸有成竹,坦然自若,只见他写完此诗,不慌不忙地在下面用较小的字补写了“酒后失话”,旁观者无不拍手称妙。

此举可谓绝处逢生,天衣无缝,故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诸葛恪得驴

三国时,吴国有个叫诸葛恪的孩子,非常聪明,七八岁时就出入皇宫,是个颇有名气的“小人物”了。

诸葛恪的父亲就是吴国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诸葛瑾的脸长而瘦,吴王孙权常拿他开玩笑,说他长着副驴脸。

一天,吴王孙权举行宴会,招待满朝文武百官。小诸葛恪也跟着他的父亲出席了这次宴会。酒过数巡,菜过百味,孙权喝得微有醉意,趁着酒兴,他又拿诸葛子瑜开玩笑。只见他把一个侍者叫到跟前附耳低言之后,那个侍者便离席而去。

过了一会儿,那个侍者牵着一头毛驴走进了大厅,驴脸上挂着一个牌子,上书“诸葛子瑜”四个大字,宴会厅上顿时哄堂大笑。这下弄得诸葛瑾很难堪,心里虽然十分不快,但表面上也不敢有什么不满的表示。

小诸葛恪见吴王在众人面前戏弄自己的父亲,真气坏了。但他一句话也没说,快步跨到孙权面前,倒身下拜,说:“请大王允许我再添上两个字,好吗?”孙权见此情景,一愣,说:“好吧,哈哈……”

诸葛恪起身抄笔在手,走到毛驴跟前,在“诸葛子瑜”四字下面,端端正正加上了“之驴”二字。宴罢,他牵着此驴回家了。

■和尚有两“妻”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去常州的天宁寺。有人报告说,这个寺的住持和尚不守清规。入寺后,与住持谈话时,乾隆突然提问:“你有几个妻子?”住持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两个。”乾隆听了一惊,忙追问:“当真?”和尚慢条斯理回话:“夏拥竹夫人,冬怀汤婆子,不正是两个妻子?”原来,和尚说的是两种生活用品,竹夫人是青竹编成的长笼,夏天抱着睡觉可以消暑;汤婆子是用金属或陶瓷制成的扁圆形壶,装热水后放入被窝中取暖用。乾隆明白和尚是在说笑话,也哈哈一笑,不再追问。

■县官画虎

相传,有一个县官非常喜欢画老虎,可是画工不佳,总是把老虎画成了猫。

一天,他画完一只老虎,问一个差役,画得像不像。差役告诉县官这是一只猫,结果遭到县官一顿训斥。县官又问另外一个差役,这差役看完后对县官说:“老爷,我不敢说。”

“你怕啥?”

“我怕老爷。”

县官挺生气,就又问:“我怕谁?”

“老爷怕皇上。”

“皇上怕谁?”

“皇上怕老天。”

“老天怕什么?”

“老天怕云。”

“云怕什么?”

“云怕风。”

“风怕什么?”

“风怕墙。”

“墙怕什么?”

“墙怕老鼠。”

“老鼠怕什么?”

这时,差役指着画说:“就怕老爷这张画!”

■兄妹互嘲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脸长,他的妹妹见了出句嘲之曰: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嘴边。

苏东坡见妹妹额头高,便出句反唇相讥曰:莲步未离香阁下,额头已到画堂前。

小妹听罢,见苏东坡胡须很多,出句曰:欲叩齿牙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兄妹相对大笑。

■聪明儿媳妇不沾九

从前有个小名叫阿九的员外,给儿子娶了个不仅聪明、漂亮,而且懂礼貌的媳妇儿。为了对公公表示尊敬,她从来都不提“九”这个字音。

对此,员外非常得意,经常在人前夸赞儿媳妇的孝心和美德。员外的几位朋友不以为然,有意要考察一下这媳妇的才能。私下与员外商定,如员外之言不实,就罚他做东,请大家喝酒。

这一天是九月初九,九个老头儿来到员外家门外,喊:“阿九老哥在家吗?”员外知道是酒友,于是故意回避,叫儿子媳妇出来应答。

儿媳妇开门,只看见,三个老头儿抱着酒壶,三个老头抱着酒篓,三老头儿拿着韭菜。

“我们和阿九是酒友,今天是重阳九月九,我们请阿九到村口去喝酒,也不知道阿九在没在家,走没走?”

“我公爹他在家,你们请进屋里头。”

九个老头进了院,不进屋,只在院里四下瞅,说:“你进屋去禀报你公爹阿九。”

儿媳妇这时进了屋,冲着公爹开了口:“来了四双一单的白头翁,左手提着玉浆壶,右手拎的扁茎葱,今天恰逢重阳节,邀爹前去喝几盅。”儿媳妇说的“四双一单”,就是“九”,“重阳节”是“九月九日”,“玉浆”指代“酒”,“扁茎葱”指“韭菜”,“几盅”也指的是几杯酒。几个发“九”音的字眼儿,全让这个媳妇巧妙地避开了。

屋外九老汉一听全傻眼:“咱甭打算再喝阿九的酒。”

■小伙子娶妻

一个媒婆为一小伙子说媒。小伙子问姑娘长得怎么样,媒婆在纸上写下了这行字: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古人写字是不加标点的)。

小伙子看后非常高兴,以为媒婆是在说女方“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便应下了这门亲事。可等到红盖头被掀起的时候,小伙子傻眼了,原来新娘是一个点脚(走路略瘸),秃头,又长了一脸麻子的女子。小伙子一气之下,便找媒婆说理,指责她扯谎行骗。

媒婆却不慌不忙,说道:“是你甘心愿娶的呀!帖子上写得清清楚楚嘛,是‘小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这怎可怪我?”

男方听了,虽然知道是媒婆狡辩,却因白纸黑字,也无可奈何,只有自认倒霉了。

■只能彼此眉来眼去

著名音乐家李抱枕,曾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教育博士。他致力国内音乐教育,贡献很大,其中《离别歌》《闻笛》等乐曲流传甚广。

李抱枕平时教导学生十分有趣。他曾告诉学生:早年教育音乐时,一些调皮的学生连7个主要音阶都唱不准,有人唱成“独览梅花数腊雪”;后来,有的学生搞恶作剧,竟唱成“多来米饭,少来稀粥”。引得学生们捧腹大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关系水乳交融。

李抱枕很善于指挥,有些合唱团的学生在演唱时,常犯只看曲谱不看指挥的毛病。李抱枕非常幽默地对大家说:“好的合唱团员把曲谱记入脑海里面,不好的合唱团员把脑袋埋在曲谱里面。我恳求各位在唱的时候,多‘赏’我几眼,别老是埋头苦干,因为在实际演出时,我们不能说话,只能彼此眉来眼去。”

李抱枕一席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从此唱歌时眼睛再也不离指挥了。

对联趣事

渔翁巧思出巧联

相传,一秀才进京赶考,途中看见一座关帝庙前面有一条小溪,小溪上面有一座独木桥,他触景生情,吟出一句上联:

孤庙独桥,一关公单刀匹马

这上联也巧,“孤”“独”“一”“单”“匹”五字,都是“单一”的意思。秀才思考了好久也没有想出下联,于是继续赶路。

正巧迎面走来两位渔翁,便与之交谈。一位渔翁想了想,说:“有了,何不就以我们打鱼的事相对?”于是吟道:

夹河两岸,二渔翁对钓双钩

“夹”“两”“二”“对”“双”五字,都有“一对”的意思,与出句相对,真是天衣无缝,工巧之极。

■僧人挨骂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从小就聪慧好学,机敏出众。七八岁时便能出口成对,挥笔成章,人称“神童”。

某年盛夏,酷暑天热。于谦要去学馆念书,他的母亲为他把头发梳成两只上翘的羊角辫。路上于谦碰到一位和尚,这和尚见于谦的两条辫子似一对小角,便和他开玩笑道:

牛头且喜生龙角

于谦以为和尚在取笑他,反唇相讥道:

狗嘴岂能吐象牙

和尚讨了个没趣,满面羞愧,灰溜溜而去。

第二天,于谦的母亲又给于谦梳了个三角髻,路上于谦竟然又再碰上了那个和尚。和尚见于谦改了发型,又再逗他道:

三角如鼓架

于谦又见和尚再取笑他,生气道:

一秃似捣槌

接连两次,和尚都挨骂,方知于谦的利害。

■尚书悔悟

尚书霍韬,曾经想霸占寺庙的地基建私宅,多次催促县令把和尚撵出寺去。和尚离寺时,在寺墙上题词道:

学士家移和尚寺,

会元妻卧老僧房。

霍韬见了,感到非常羞愧,遂打消了占寺建宅的念头。

这副对联既是写实,更巧妙地含有尖锐辛辣的讽刺。

■臣节重如山乎

洪承畴为明朝大臣时,深受崇祯皇帝宠幸,他自己也得意扬扬,曾在厅堂挂出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来洪承畴在松山战役失败后降清,于是有士人将他这副对联各加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直接打他的嘴巴。

据说洪承畴恬不知耻,在自己六十生日时,大摆排场,隆重庆寿。有个他的门生引为耻辱,特披麻戴孝,用竹竿挑一对联前往祝寿。人们蜂拥围观,只见对联上写:

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未报反成仇

联中嵌名歌颂史可法,并谐“承畴”音直指他“洪恩”“成仇”。

■文言虚词联

旧时有副酒店门联,以嵌进了“之乎者也”而称妙。联曰: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乎之

之乎者也皆为文言虚词,一般用作语气词时,无实际词汇意义。但实词叙义,虚字传神,此联妙处就在其中。倘若去掉这四个虚字,便索然无味了。

■老畜生怎能出蹄

同类推荐
  • 茶之书

    茶之书

    自冈仓天心的英文著作TheBookofTea(《茶之书》)1906年在美国出版,立刻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进入了美国的教科书,至今已有十几种语言译本,百年畅销不衰。冈仓天心以"茶道"为切入口,娓娓道来,条分缕析地剖陈日本古典美学的精髓,通过茶道的产生、流传、仪式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来解释东方日本的生活艺术和审美观,为西方人理解东方文化及艺术之美打开了一道迷人的回廊,由此也被欧美人士誉为是日本第一次向世界输出文化观念的代表作。影响世界110年最富有诗意的世界茶典,以优美文辞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一百年来用英语介绍东方思想的最富有洞察力的著作之一。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浪漫要学法国人

    浪漫要学法国人

    本书主要从法国的美食、服装用品、文化、艺术等方面介绍了法国人浪漫的生活、工作方式。
  •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该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老人的标准、敬老和养老的礼仪、历代王朝对老人的优待、封建王朝敬老的特殊庆典、老年官员的致仕等。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热门推荐
  • 绝色炼毒妃

    绝色炼毒妃

    一场突如其来的穿越,一副倾国倾城的容貌,一个惊诧自身的身份!她,穿越前是名医生,穿越后是名炼毒师。她魂穿异世,身负重伤。他无心路过,施手相救。成亲当晚,他与她都不知道对方是谁。他揭开红盖头,发现竟是她!她抬头向上望,发现竟是他!
  • 莫上凌下

    莫上凌下

    叶凌三岁时打了莫凯一巴掌,八岁时打烂莫凯家里的古董花瓶害莫凯被他爸打了一个多小时,十五岁时叶凌一不小心夺走了莫凯的初吻,十七岁时莫凯把叶凌上了!
  • Maitre Cornelius

    Maitre Corneli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诗酒剑中仙

    诗酒剑中仙

    我倒认为剑是一种信任我说了嘛,剑是有两面的,如果你必须专一地对付你的敌人,就把另一面交给别人。相信你手中的剑,它已经替你做出了选择
  • 向飞的末世生活

    向飞的末世生活

    本书描写了向飞和同伴在大灾难后新纪元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们的点点滴滴。书中自没有特异功能,升级打怪,更不会出现神器辅助。有爱情,有友情,有新奇的历险,更有曲折的故事。一切源于实际,遵循合理想象。
  • 鸠鸣之声

    鸠鸣之声

    一年前,她为救他,以兄弟的身份倒在了他面前。一年后,她以新的身份再次回归。"我可不是……好人呢……"
  • 刁蛮萌妃:绝世毒医三小姐

    刁蛮萌妃:绝世毒医三小姐

    她,世家小姐,聪明刁蛮,会毒会医。他,腹黑王爷,冷血刁钻,却屡屡帮她、缠她。称霸天下,逆天而行,我都和你一起!她为了他,从娃娃变成强者,当她开始蜕变..……
  • 诸刃天下

    诸刃天下

    法兰大陆,斗气战士,魔力法师,处处强者为尊!更有让人忌讳的恐怖亡灵法师!凶残的无情魔兽。强大的上古寒冰翼龙。而背负一身血海深仇的少年。如何才能在这片谁拳头硬谁有说话权的大地陆上留下足迹!寻寻觅觅,仇人到底何方神圣?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就算是受人敬仰巅峰强者,就算受天下人莫拜的英雄,都要给我血债血还!
  • 紫陌絮语

    紫陌絮语

    她,身处一个自己都不清楚的家室当中,她到底是千金?还是一个让人瞧不起的丑小鸭?他,自从7岁那年在大白家长大,他自己都还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孤儿?还是一个仅仅只是被抛弃的孩子?就在那个夏天,两个懵懵懂懂的孩子相遇,他们一起倾诉心中的苦事,成为了彼此的好朋友。然而长大以后,两人却反目成仇,她,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身世。她这才幡然醒悟.......她缓缓拿起了手中的刀,向那个曾经爱到疯狂,爱到忘我的他走去,闭上眼睛......再见了,等到下一次紫陌花开的时候我一定不会再爱上你。
  • 行尸之路

    行尸之路

    一步步成长,建立起自己的丧尸王朝,文风接近现实,可以消遣时光的粮草级读物。(这是一本类似美剧行尸走肉的小说,比较扁游戏漫画的剧情,主人公是个普通人,没有进化,没有异能,也没有狗血,有的只是末日环境中的人性。本小说比较慢热,本书比较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