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6300000036

第36章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课稿

厦门一中,孙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我将从教材及学生,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及学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二节),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的是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即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以及如何控制细菌和真菌来保存食品等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它使学生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很多东西以及它们的保存方法,都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在本章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接触的都是它们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因此,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对制作发酵食品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本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本课时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包括演示发酵实验,制作甜酒,制作泡菜,制作酸奶.其二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二)学生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学生,初二年级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方面尚有点欠缺,课外知识也不够丰富.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有一定的求知欲望,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兴趣,能够和老师配合,可以通过师生互助,不断的在发展自己,完善自己。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重要作用,对于人和动植物也是既有危害又有益处.但是,对于正确认识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价值,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同学们了解的还不是很多,还存在一定认知缺陷,本节重点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方面进行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这方面的了解,旨在体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表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增强感性认识以及理性认识。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拟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做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3)通过学习和应用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项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2)关注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其中举例并尝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以及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方法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是这节课的学习难点.初二学生还没有接触化学课程,缺乏对于微观物质的感性认识,所以对于抽象的原理是难以理解的。

二、教学策略

我设计本课的指导思想是这样的:《人类对真菌和细菌的利用》科普性比较强,容易使课堂教学变成知识点的堆砌,从而显得枯燥乏味.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参与,积极互动的原则,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设计意图:本节课从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让学生体验知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教学方式.我认为生物教学,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主动融入探究情境,解放学生的大脑,释放学生的四肢五官,在课堂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彩虹,要让他们走出课堂,跳出文本内容,愉悦地进入自我学习中,从而自觉地探究,提升认知水平.既可以使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互结合,又实现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断超越。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遵循从理性到感性的认知规律,创设媒体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在情境学习中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参与到活动中来,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在活动中应用技能,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提升认知。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组成部分.课内介绍人类在食品制作与保存,疾病防治与药品生产以及环保等方面对细菌和真菌利用.本节从日常生活中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讲起,首先分析了日常生活中它们与食品制作的关系,然后又分析了细菌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密切关系.这两个方面都是与人类的吃有关的,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学习,同学们会认识到,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然后,教材又由浅入深讲述了细菌和真菌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和细菌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最基本的吃上升到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高度,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观念: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密切的关系,课外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制作发酵食品,收集资料(抗生素今昔和药品说明书),调查本地人们在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对细菌的利用情况.从而产生对细菌和真菌的研究欲望,求知欲望。

三、教学程序:

基于这样的教学策略,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情引趣,让学生“心”动。

2、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让学生“行”动。

3、资料剖析,扩展引申,理解内涵,让学生“会”动。

4,真实写照,情感旅程,人生实践,让学生“爱”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情引趣,让学生“心”动。

在第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展开的:在我国的漫长历史中,酒文化源源流长.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句都与酒有关的.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现在众所周知的国宴用酒茅台更是享誉五湖四海.同学们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都尝试制作了甜酒,现在就请大家分享彼此的美酒吧!学生相互品尝,气氛活跃,接着交流制作甜酒心得,引出课题。古希腊学者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通过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实践经历和经验出发,使学生有话可说,能说,想说,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处于活跃状态。

(二)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让学生“行”动

对于这个环节,我采用问题——讨论——认知的教学模式。

首先,提出问题:美酒的制作主要依靠发酵原理,许多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发酵是怎样产生的呢,接着演示发酵实验,然后设问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学生通过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发酵原理的应用过程,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接下来,继续设问:超市内的食品种类繁多,不同的食品保存方法也各有区别,你知道哪些保存食品的方法,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达成共识:保存食品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利用杀菌以及抑菌原理基础上的。

(三)资料剖析,扩展引申,理解内涵,让学生“会”动

首先引入:真菌和细菌既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疾病,有些真菌也能造福人类.抗生素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但是,人们是否就可以随意使用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课前收集的药品说明书,从而明确合理用药的必要性,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布置课前资料收集,能提高学生收集和辩析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会学习.学生结合已知的生物知识,指导应该如何正确的生活,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生物知识。

(四)真实写照,情感旅程,人生实践,让学生“爱”动

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就目前所了解的人类对真菌和细菌的利用原理和课前调查,谈谈环境保护方面的利用情况.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谈谈对本地建设和发展有何设想和建议.进而呼吁人们应该保护环境,确立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意识。在最后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是考虑到:学生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有着鲜亮的个性和智慧,独特性是个性本质的特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就要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设想触发情感认知,引导学生自身在生活和未来工作中努力的方向,意识提升。我设计这节课,力图体现这样几个特点:

1、由境促情,境中生情.媒体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问题情境,具有探究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学生应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课外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感悟真菌和细菌的独特之处,激发探索生物奥妙的兴趣。3、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示交流,能使学生体验到生物知识和资源无处不在,要做有心人,学会关注和善于分析发生在身边的事物,培养正确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总之这节课,我力求做到: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同类推荐
  •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本书从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和分析着手,以现代的思维方式和人文理念去认识、了解问题,运用调适技巧,深入内心世界,奔向快乐之路。讲述了长年在乡村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普通老师是如何为生存而奋斗、如何为教育而拼搏的一个个平凡小事。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说课听课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说课听课

    尽管人们对于课程的本质及其界定千差万别,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课程观是有传统与现代之别,封闭与开放之分的。有的课程观是封闭的和滞后的,不符合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趋势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的课程观是开放的和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为了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现代课程观,抛弃学科本位主义,更好地理解历史学科改革的必要性,以便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潜能,本章主要内容着重研究课程相关理论:背景、平台和桥梁,把握课程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

    幸福离我们有多远

    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果被记者当街追问,恐怕就更不容易说出真心话了。不过,德国人的幸福是洋溢在脸上的,轻松自然,真诚友善,因为德国有着将权力装进笼子的民主体制,国民不但享受着免费的医疗、教育,还拥有十分便宜的生活必需品和全世界最为夸张的休假。更让人意外的是,因为城乡之间的生活水平没有明显差距,当农民反倒成了德国的“抢手货”。作为民生福利保障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德国的一些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植物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植物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植物常识书》是一本妙趣横生的百科全书,全书精心选编了中国学生最想知道的,也最应该知道的植物常识。全书共分16章,每一章都以简短清晰的最动人的叙述方式表达出来,让你读罢不忍放手。读完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去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热门推荐
  • 伪萝莉:鬼畜,请止步

    伪萝莉:鬼畜,请止步

    “小姑娘,看了我的身,可是要负责的哦。”才见面,某腹黑就这样对她说道。但是,她百般挣扎。你才对你负责呢!你全家都对你负责!她穿越成七岁萝莉,但对萝莉控大叔厌恶十分,但是为什么,他会从烈火中救出她,她会和他一起在夜深人静之时听着别人欢好的声音。“喂,我,我感觉我最近似乎,大概,一直在思考你,我,应该,大概是喜欢上你了。”什么思考啊,想就直接说啊!她试着对他表明心意,但某腹黑却悠悠说道,“这样啊,千子。那就不好玩了呢。”
  • 天铭云录

    天铭云录

    耗费千万劳力只为垒砌一座无上高塔?诺大的城邦只为她一人征战?!尘世过往烟云,只为执念!繁华终将散尽,只为守护!奇幻的大陆永恒的白昼!一丝丝云气,色千光万!一队队兵甲,血战征杀!一只只凶兽,踏破河山!一张张画面,永记不朽!
  • 血灵石记

    血灵石记

    跟随主人公一起进行冒险的故事,揭秘上古诸神的秘密。
  • 萌宝叛变:妈咪一个亿

    萌宝叛变:妈咪一个亿

    一场意外,她失去了她的老大,临死前老大让她要好好照顾一个男人,当晚她躲避追杀终于找到了那个男人,却稀里糊涂被他睡了……再次归来已是六年后——“妈咪,我已经给你找好了工作,是我爹地的公司”某只小糯米团子笑的一脸无害……
  • 藏尸阁

    藏尸阁

    一百九十九九十八……三二一藏好了么?我可要开始抓了哦
  • 奇葩穿越之从头开始

    奇葩穿越之从头开始

    一个奇葩的穿越,一个古怪搞笑惊险的冒险故事,猪脚能否成功逆袭成为王者?一切尽在《奇葩穿越之从头开始》
  • 落花的时候

    落花的时候

    一个班级中,定有一个闷骚女,一个强悍女,一个柔弱女,一个理智女,当她们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时还会............
  • 他,和她的故事

    他,和她的故事

    纯纯的暖心,狗骨头故事,当然还有甜死人的小番外~
  • 快穿之炮灰翻身

    快穿之炮灰翻身

    因救人反被杀的女主,为了生存下去,穿越一个个离奇古怪的世界,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豁出去了——渣男?送去和渣女凑成一对;原配?拆散一对是一对;小三?没你出场的份……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