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角的心中,匈奴人的实力越来越大他也不是视若无睹,但是对于苏角而言,他作为一个郡守,也有自己需要思量的地方。就好比是这一次出兵,他麾下的辽宁郡郡兵部队可是主力。
若是因为自己过于冒进或者是轻敌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不要说张嘉师的想法如何,他自己都无法过自己的那一关。
所以,这也就是苏角并没有一开始全军掩杀,增援东胡人的前提。
……
札别赫虽然也算是拼了老命来进行战斗,但是战争持续到现在,东胡人越来越虚弱的情况可不是他所能够避免的。
所以,这一次决战,确实是关乎东胡人延续下去的关键一战。
他也不是没有看出,秦军有些裹足不前的打算,但是眼下他可不是跟过来增援的秦军官兵撕破脸的最好时机。要知道一点,若是他现在跟秦军撕破脸的话,那么下一次匈奴人再次大举进攻的话,等待札别赫的将会是一个绝望的局面。
所以,札别赫更多的只能够将心中的不满埋藏起来,而是继续奋力指挥残余的东胡人部队抵挡匈奴人的攻势。
当然,札别赫也有心思将秦军官兵也拖进这一次大战当中,为了做到这一点,他甚至是不得不冒险将自己的战线逐渐向秦军的弩战车部队靠拢。
而之前的那一个情况札别赫虽然不太了解秦军为什么会这样做,但是他隐约明白,秦军对靠近他们阵型的东胡人以及匈奴人格杀勿论,更多是因为避免双方冲散了需要集中在一起才能够更有效发挥出一定战斗力的秦军弩战车战阵。
所以,在率领残部逐渐跟秦军弩战车部队靠拢的时候,札别赫就让自己麾下的官兵不要太过于接近秦军的弩战车部队,避免对方会误杀自己麾下的部属或者是故意这么做,变相削弱东胡人已经残存无几的最后战力。
双方在弩战车战阵北面的作战区域,因为札别赫的有意安排,逐渐向南移动。
秦军弩战车部队的指挥官,一开始也不是太明白这是什么情况,但是当时间一长,这个指挥官还不知道这是札别赫“祸水东引”的计划,那么他早就不可能升任这个职位。
在分析出眼前的战场态势之后,这个秦军的弩战车部队指挥官,迅速下令弩战车缓缓前进的战阵,逐渐停顿下来,然后组成了以三辆弩战车为一组的防御阵型。
这种防御阵型主要是将这些战车尽可能靠拢在一起,然后以弩战车上的九个能够使用武器作战的官兵,集中力量防御一个方向的敌人。
这些作战的官兵,包含的还有秦军弩战车的驭手。
虽然说秦军弩战车的驭手并不是主要的作战力量,但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采取防御阵势的秦军弩战车还是能够得以让这些驭手发挥出自己的战斗力。
他们手中配备的武器,并不是撅张弩,而是一种比较轻巧的单发手弩。
这种手弩的射程不远,但是装填简易,而且以驭手的力量而言,也能够发挥出这种手弩的相应作战能力。
在布置这种防御阵型之前,最外围的弩战车驭手需要将弩战车倒转,让车厢的后方变成对外的态势。
而在完成这一点之后,弩战车上的一些主要是抵御轻型弓弩射出来的箭镞的木制撸盾也会摆放起来。
于是一辆弩战车的三个作战人员,就能够凭借这种能够提供一定防御能力的弩战车车厢作为射击平台,向外面接近防御阵型的敌人进行射击。
这也是张嘉师主要取自后世明军车阵的一种改良方式。
毕竟这种弩战车相对于后世明军的车阵的配备而言,更多是进攻倾向的配置,而非被动防御骑兵突袭的马车。
……
而在外围的弩战车后方,大批的弩战车在驭手们的控制下,也停止前进,而是向最近的弩战车防御线靠拢。
这些人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力量射击大批敌人来袭的方向,掩护前方的弩战车的防御体系。
这么一种协同作战的方式,对于现在的秦军而言,可以说比较新颖,但是也不是让他们觉得非常的难以接受。
毕竟这种方式确实是有违过往战车部队作战的相应规则,但是这不代表这些弩战车的官兵接受不了张嘉师的这种新颖战术。
相反,在经过相应的训练之后,这些弩战车的官兵认为这种弩战车的作战方式,有效提高战车人员的存活能力。
……
当然,张嘉师并不仅仅是对于弩战车这种作战兵种做出相应的布置,在这么几个月的时间当中,张嘉师通过跟白起的演练以及跟韩信等人的商讨之后,这种弩战车完全能够胜任相应的协同作战。
但是张嘉师还是无法让这些部队的相应协同那样,做到如同后世的那种步坦协同一样。
……
后世的步坦协同作战,更多是一种步兵,坦克,随军前进的火炮的一种混合战术:
炮兵实施火力掩护,保障步兵、坦克兵开进和展开。
冲击前,进行炮火准备,破坏敌防御阵地,杀伤敌有生力量。步兵、坦克兵发起冲击后,炮兵以火力压制敌防御支撑点和纵深目标,制止敌兵力、兵器机动,支援步兵、坦克兵冲击。向敌纵深内发展进攻时,炮兵逐次向前转移阵地,以火力护送步兵、坦克兵发展进攻。步兵、坦克兵利用炮火效果,由坦克兵引导步兵冲击或坦克以火力支援步兵冲击,协调一致地消灭敌人。随伴火炮在步兵、坦克兵战斗队形内,以火力摧毁阻碍步兵、坦克兵前进的敌坦克、火力点,步兵及时给坦克兵和炮兵指示目标。
机动时步兵积极为坦克兵、炮兵侦察道路、排除障碍物,坦克搭载步兵和轻便炮兵运动。
防御时,炮兵压制敌炮兵,拦阻冲击之敌,支援步兵、坦克兵抗击敌人冲击,阻止敌人突破和扩张;坦克兵重点摧毁敌坦克和步兵战车,切断敌步坦间的联系,主动支援步兵消灭突入之敌,保障其行动安全。
敌人突入前沿阵地后,炮兵集中火力压制突入之敌,拦阻敌后续梯队,支援步兵、坦克兵反冲击或反击;坦克兵引导步兵实施反冲击,消灭突入之敌;步兵主动配合坦克兵行动,防敌机降兵和纵深攻击部队袭击炮阵地,适时给坦克兵、炮兵指示突击目标,并协助其实施机动。
为遂行共同的战斗任务,步兵、坦克兵、炮兵在统一计划下协调一致的行动。目的是使步兵、坦克兵、炮兵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力量,有效地歼灭或抗击敌人。
……
但是么,现在想要很完美的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过大的技术差距问题,而且还有相应的战术难题需要解决。
弩战车部队,作为张嘉师构思并且确立发展路线的重要兵种,在眼下这么一个情况而言,确实是也能够充当“装甲部队”这么一个范畴。
但是在步兵的配合而言,张嘉师只能够表示自己确实是想多了。
因为后世的步兵部队,在跟随装甲部队作战的同时,还能够依靠自己的先进武器来进行援助作战效果。
但是眼下……张嘉师还真的无法指望若是自己麾下的步兵部队在作战的时候,而是躲在弩战车后面的话,战况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混乱情况。
虽然说弩战车部队的冲击力不算太弱,但是面对着敌人大批的部队,单独冲锋的弩战车会有什么下场,张嘉师自己用膝盖想都知道。
所以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以及时间方面的不足,张嘉师更多的只能够让自己麾下的步兵部队配合弩战车部队,演练一番关于这种古代版本的步坦协同战术的防御体系构筑。
毕竟张嘉师可不希望自己的部队会因为他的异想天开而吃大亏。
……
在步兵与弩战车部队组成的防御体系当中,弩战车作为外围的防御力量中坚,它们承担的角色就是避免让敌人成功突破到防御体系的内部。
而当弩战车官兵的身边有来自步兵部队的袍泽,那么这些步兵官兵将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当步兵的强弩手作为远程输出的时候,这种配合的远程输出方式所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并不是单独的弩战车上的射手们能够比拟的。
在经过了实际测试之后,一辆弩战车的车厢上,能够提供四个人的射击平台。
这种射击方式主要是轮换射击,毕竟就算是四个人都能够站在车厢上,他们手中的弓弩都无法完全发挥出作用,毕竟这种作战方式的相应空间还是太少了些。
而轮番装填射击的方式,在同一时间的攻击密度而言,也许会稀疏了一些,但是若是论攻击间隔的缩短的好处而言,这种不是缺点的缺点,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张嘉师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对抗匈奴人的话,这种战术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说大也不大,但是说小也不小。
这种战术主要是步兵所能够作战的区域,才能够发挥出相应的效果。
这一个情况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在靠近长城一线的时候,这种方式还是能够让外围的匈奴人或者是东胡人比较忌惮。因为他们想要突破这种由弩战车为主体构筑的防御体系,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只不过,一旦作战区域深入到匈奴人的腹地,也就是步兵部队无法企及的地区,这种战术方式就形同虚设。
所以,张嘉师本身对于这种协同作战的相应训练并没有太大的期望。
而张嘉师自己无法想象到的事情是,他没有太大期望的相应布置,居然会在明年匈奴人发动对大秦帝国的全面进攻的时候,会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分割线…………………………………………
有一句话,叫做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这么一句话实际上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点有着它的必然性。
就好比是以弱国对抗强国,就算是防御做的再好,因为双方之间的国力差距越来越大,一旦对方的实力已经不是这个弱国能够对抗的话,再好的防御就会变得形同虚设。
这么一个情况,迦太基的执政官汉尼拔,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等人的理解可以说相当深刻。
迦太基若非是主动进攻罗马,一旦迦太基的国力衰弱或者是与罗马人的争锋当中出于劣势,那么对于迦太基而言,就是是一场灭顶之灾。
而蜀汉的情况也差不多,但是更加险峻的是蜀汉与曹魏之间的国力差距非常巨大。
所以,诸葛亮跟姜维的连年北伐,并不单纯的劳民伤财,以及为了完成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做出的决定。
以蜀汉的情况而言,在诸葛亮以及姜维北伐时期,蜀汉基本没有遭受过曹魏的进攻。
但是在费祎蒋琬等人当政的时期,曹魏就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攻势。这一场战争叫做兴势之战,若非当其时的曹爽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强行进攻蜀汉,恐怕蜀汉的国祚还能不能延续到公元263年还是一个问题。
而在姜维被迫在沓中屯田之后,准备完成的曹魏再次发起对蜀汉的攻势,而因为蜀汉此时的国力与曹魏的差距过大,而且因为很多蜀汉将领的失误,最终蜀汉还是被曹魏所灭。
这也就是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在战略上的相对情况。
在战术上,主动进攻也能够有效的扰乱对方的阵势布置以及相应的作战思维。
但是这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主动进攻敌人到底能不能够发挥出撼动敌人防御体系的效果。
匈奴左贤王同样也是看到了札别赫以及东胡人的盘算,他很清楚,眼下已经是无法阻止秦军的介入,他只能够寄望于击败秦军与东胡人的联军之后,正式奠定这一场作战的胜负关键。
他在思考一番之后,决定让自己在追击东胡人或者是正在与东胡人僵持的部队,向秦军的弩战车阵型掩杀过去,希望能够凭借他们自身的人员以及机动力的优势,击溃这一支孤军深入的秦军战车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