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6800000029

第29章 修行篇(3)

“我不愿在这孤独中死亡,在这痛苦中消失,我要摆脱痛苦!”哲学家自言自语,“我用语言和文字寻找真理,我用语言和文字堆起了一座山,可是这些语言和文字的东西不是终极的真理,它不能使人摆脱痛苦,更不能给人快乐!”

他决定去访问佛陀。

那天,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正在休息。哲学家问道:“我用语言和文字寻找终极的真理,我的语言和文字堆起了一座山,我仍然得不到快乐,我甚至陷入深沉的痛苦中,我得不到任何安慰!请你不用语言,不用文字告诉我终极、究竟、最后的真理好吗?”

哲学家望着佛陀。佛陀低垂着眼睑,一语未发。一片深沉的寂静,一片清净、庄严、平等、无为、无量、无边的觉性!

哲学家沐浴在寂静中,沐浴在这清净、庄严、平等、无为、无量、无边的觉性中!他的眼睛里充满了亮光,他的心里正滚动着无声的雷鸣!他平生第一次感到那独自觉知的狂喜,他觉得他应该悄无声息地离去,可是他还是使用了语言:“我在这里学到了终极、究竟、唯一的真理!”

哲学家走后,佛陀说:“一匹好马,在鞭子的影子里也能跑得很快!”

醍醐灌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些道理、禅机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出来或解释的清楚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能够参透、领悟这些禅机和道理的能力。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这种能力,领悟很多难以“道”、无法“名”的禅机时,我们的内心一定能体会到像喝了甘怡般的畅快淋漓。

不要依照自己的意志,去干涉别人的生活

有一座千年古寺,寺庙里有一尊很灵验的观音菩萨,香火很旺。所以每天有很多很多虔诚的信徒在观音菩萨面前朝拜许愿。

在寺庙里还有一位看门的人,他看到有很多的人在观音菩萨面前许了很多的心愿,于是他就好奇地问菩萨说:“观音菩萨,你每天听这么多的人唠叨这么多的隐私,你坐在上面有什么感受呢?”

观音说:“我的工作就是这样的啊,就是听他们唠叨,听他们许愿。”

看门人接着问:“我无法想象你坐在上面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能否坐在上面感受一番呢?或许也能替您分担一下辛苦。”

观音说:“可以啊,这个很容易的,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就是坐在上面的时候你必须一句话都不能讲,无论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必须保持沉默。”

看门的说:“这个条件很简单,我一定能够做到的。”

接着观音就抽出杨柳枝,对着看门人点了三下,于是看门人变成了观音,观音变成了看门人。

看门人每天就像观音菩萨一样就坐在莲台上重复着观音菩萨所做的事情,听着许多人的许愿和唠叨,虽然说心里憋得慌,但他仍然信守自己的诺言,一句话也不讲。

直到有一天清晨,来了一个很有钱的富翁,来到观音面前许愿,希望他能赚更多钱能够娶更多的美女做老婆,当他磕完头离身走的时候,他的钱包不小心的就掉在了蒲团旁边,看门人看见了忍不住想提醒他,但一想到他的诺言就闭上了嘴。

第二个来许愿的人是个很穷的穷人,她希望观音菩萨能够让他有钱给孩子看病,能够买足够的食物回家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当她许完愿望后突然发现了蒲团旁边那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钱。这个穷人万分感谢观音菩萨显灵让他心想事成,很高兴地离开了寺庙。

跟着进来了第三个人,他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正要外出远行谋生。所以他来到观音面前许愿说:“我要坐船远行到外面去工作了,希望观音菩萨保佑我平平安安,一切顺利并能赚钱回来。”

正在这个时候,有钱的富翁发现丢失了钱包转回来了,他一把抓住小伙子说:“我钱包丢在这里,一定是给你拣到了。你赶快给我拿出来。”

小伙子说:“我刚来根本就没有看见你的钱包,更别说拣到了。”

富翁说:“现在大清早的,寺庙里一个人都没有,除了你还会有谁拣到我的钱包呢?如果你不把钱包还给我,我是不会让你走的。”

小伙子掏出船票说:“你看我马上就要坐船了,我真的没有拣到你的钱包,我坐的船马上就要起航了,你不让我走的话我就要误了航班,误了工作的。”

两人就这样争执不休起来。

坐在上面的看门人实在忍不住了,就说:“你的钱包的的确确是掉在了这里,但这个钱包不是小伙子拣去了,是另外一个穷人,出门往左边方向去了,刚走不久,你现在去找她就可以找回你的钱包。”

于是,富翁去找穷人拿钱包,小伙子去坐他的船远行了。

这个时候观音菩萨就出现了,菩萨对看门人说:“你没有资格坐在上面了,你违背了你的诺言。”

看门人说:“我是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但是我说出的是一件事情的真相,让他们各得其所。我这样难道是做错了吗?”

观音菩萨说:“富翁丢掉了钱包对他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无伤大雅。对于穷人来说有了这笔钱就可以为他的孩子治病,可以有衣服穿有食物吃,可以救一家人。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最严重的就是那个年轻小伙子,如果那个富人一直纠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性命,而现在,他乘坐的那条船正在沉没……”

醍醐灌顶

很多时候,尽管我们的内心是善良的,想着去帮助别人,而且还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但却很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判断是非对错,很容易忘记想一想别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而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在我们觉得是对别人好的时候,却也可能危害了他们。

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有个人感到非常苦恼,他背上行囊去找佛陀,为他灭除苦难,佛陀听完他的述说后,说道:“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那人不解地问道:“可是,我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

佛陀慈悲地解释道:“是谁给你心里放进了苦恼和困惑呢?”

这个人沉思良久,没有说话。

佛陀继续开示:“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

这个苦恼的人终于有所领悟。

醍醐灌顶

生活中的烦恼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别人友善的劝解也不能减少多少。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医。自己的苦恼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执著,能够解脱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如果认为是正确的,就要坚持自己的主张

大梅禅师学禅已经了很多年了,尽管他学习十分努力,但是一直没有悟道。

有一天,他去请教马祖禅师:“佛是什么?”

马祖禅师回答:“即心即佛。”大梅禅师恍然大悟。

开悟后,大梅离开了马祖禅师,下山弘扬佛法。当马祖禅师听说大梅开悟的时候,不太相信,心想:“以前他学了那么多年佛法,怎么一下子就开悟了呢?不妨叫一个人去试试他!”于是马祖禅师派自己的弟子前去试探大梅。

这个人见到大梅禅师,就问道:“师兄,师父说了什么话让你顿悟了呢?”

大梅回答:“即心即佛。”

这个人说:“师父现在已经不说‘即心即佛’了!”

大梅惊奇地道:“哦!那他现在说什么?”

那个人说:“老师现在经常说‘非心非佛’。”

大梅听了以后,笑着说:“这个老和尚,不是存心找人麻烦吗?我才不管他的什么‘非心非佛’,我依然坚持我的‘即心即佛’。”

这个人回去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马祖禅师,马祖禅师激动地说:“梅子真的成熟了。”意思是说,大梅真的是开悟了。

醍醐灌顶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要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要人云亦云,受别人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属于自己的见解,从而使自己变得杰出。

谦让是一种美德,过分谦让就成了一种罪过

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谦让,一个叫贪欲。他们约好一起到天庭去,他们带的干粮基本都够他们路上吃的。为了体现无私的友爱精神,他们在路上谦虚地你推我让,时间也因此耽误了一半。再这样让下去也不是办法,贪欲开始想,既然你不要,我要。于是他把谦让的东西吃了。

后来在路上出现了奇怪的事情。贪欲吃了谦让的东西以后,觉得胃口大开,吃了还想吃;而谦让为了体现他的度量,即使饿得走不动,对贪欲总是有求必应。一个是饿得走不动,一个是过饱走不动。然而在天黑前,他们还是到达了南天门。

但是他们却同时被二郎神拦在了南天门外。

贪欲说: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二郎神说:因为你太贪,把朋友的东西都吃了。贪欲说:可是那都是他给我的呀。二郎神说:哪怕人家主动,哪怕人家心甘情愿,你也不能无视于对方的饥肠辘辘。你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如何进天庭?

谦让说:那么我呢?为了让贪欲吃饱,我都快饿死了呀。二郎神说:如果说贪欲进天庭的可能有万分之一,那么你进天庭的可能连十万分之一都不到。谦让不解其意。二郎神说:把自己饿成这个样子,绝不是美德。你把天庭当成剧场,把玉帝当成观众了。

醍醐灌顶

谦让固然是一种美德,但谦让也要分对谁,也要掌握分寸。对于一个贪婪的人,我们无须过分谦让,因为你谦让他,他就会得寸进尺。这样一来,你不但帮不了他,也会使自己受损。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分谦让绝不是一种美德,反而会成为一种罪过。

同类推荐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认识圣经

    认识圣经

    本书是有关介绍圣经背景知识的通俗读物。内容涉及:对《旧约》、《新约》的历史和《圣经》各篇及《圣经》中主要人物、预演故事等方面的介绍。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本书为社会议题探讨,此类别收录了大师八篇言论,包括有大师对环保、经济以及自杀的防治与女性问题等提出的应对之道。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热门推荐
  • 快乐的人生

    快乐的人生

    卡耐基生前总是建议读者把本书与《人性的优点》放在一起阅读。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性的优点》主要告诉人们克服忧虑的一些基本原则,《快乐的人生》则更多的是指导人们如何获得快乐。
  • 爱过爱

    爱过爱

    他们一起走过初中,高中,被老师误以为是早恋的一对儿,她上了大学,他高中毕业就外出工作,她以为他们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大学毕业的她一个人在深圳打拼,似乎已经忘记了那个曾经的他,没想到有一天突然接到他的电话……
  • 重回那年青春

    重回那年青春

    男主一上场就死了,那还得了,不急不急,这是一部关于契约的小说,女主签订契约,回到那年青春,却不小心比男主死的那年提前了一年,故事又会如何发展呢,敬请期待
  • 孽缘兄弟

    孽缘兄弟

    人生经历,受前人影响,也必影响后人。带着不同的人生背景,经历不一样的人生。
  •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幅画:这幅画不一定价值连城,但要有闪光点,这幅画不一定华美,但要耐看。那就是要集美丽、大方、温柔、善良、妗持、宽容、利落于一身的混合体。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首诗:这首诗不一定合仄,但要压韵,如果说女人是诗,那诗样的女人一定会是那种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诗,诗样女人那双眸、那鼻子、那脸、那唇、那身上的每一个关节都会散发出一种浓浓的诗情画意。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杯茶:这杯茶要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初喝一口略带苦涩,仔细品味又满口留香,余味绵长。有人说女人如茶,不但供人喝,更要经人品。
  • 永恒圣界

    永恒圣界

    波澜壮阔的一代皆以逝去!诸天万界,仙帝,人王,魔主,佛陀,妖祖!一代代天骄,一尊尊不朽的存在,尽数被那不知名的大劫抹去!洪荒界,灵威域圣村,走出过诸多圣者,他们负大神通,追山赶海,缩星拿月,亦正亦邪。背负大劫气数走出圣村的伐无生,将走上怎样的道路以揭开那不知名大劫的神秘面目......
  • 冷面邪王:虐心生死恋

    冷面邪王:虐心生死恋

    男友的抛弃,好姐妹的背叛,白若心如死灰,她的退让竞成了伤害她的一把枪口。。。。怎奈天意弄人,这一世,她的心再一次沉沦“你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做我的女人”男从肆意一笑。“若是你负我,我一定会亲手杀你”“只要你愿意,我陪你,不论天涯海角”——苏冷沁凄惨一笑,回头看了眼,那笑仿佛天地都失去了颜色。。。然后转身跳下山崖
  • 逐天命

    逐天命

    追啊追,当我看到天时,我的命在何处!命运的枷锁需要自己解开,也许很难,很痛苦。但......就这样吧!!
  • 破天大妖

    破天大妖

    修者几万年欺凌,妖族几万年为奴。一个妖族瘦弱少年,奋起一跃。将天捅了个大大的窟窿!
  • 剑道问灵

    剑道问灵

    自混沌出开,世间出现三把神剑,每次出现必有大乱,人魔仙神鬼妖六界争相抢夺。最后人族获胜,为防止六界再次面临争斗决定封印三把神剑还世间和平....直到一个少年的出现....这个世间会走向何方,是新生还是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