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8100000045

第45章 帝室的沉浮(3)

“哦……公举原来是为他而来呀!”诸葛亮淡然而笑,“本相虽是尚未亲见赵咨,但亦知他之来意一二……”

“费某也清楚丞相大人近日忙于军务,或许对赵咨此行之意知而不尽:那东吴小儿孙权竟派赵咨前来递函,声称意欲与我大汉‘并称东西二帝’,还痴心妄想我大汉派遣使臣前去庆贺!是可忍,孰不可忍!”费诗一谈到这事儿,便是双眉倒竖、满脸不平之色,“我大汉堂堂之正统名分,足可光耀日月,岂能由他江东鼠辈私窃偷占?费某特来提醒丞相大人千万莫要受其蛊惑!”

诸葛亮听着费诗这一番慷慨陈词,手中鹅羽扇轻摇,面色凝重,久久不语。这费诗非同常人——他乃是蜀汉朝廷之中资望最深的“益州本土派”士林领袖,素以直言敢谏之行而扬名远近。想当年先帝刘备以汉中王的身份开泰称帝之际,包括诸葛亮在内的朝廷众臣都纷纷联名劝进,只有他作“仗马之鸣”,上疏谏阻道:“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行自立,恐人心疑惑也。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为王。及下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耶?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结果被刘备一顿严训,并贬官两级以思过。但费诗却仍固执己见而不认错。所以,刘备亦不得不称他是“天生硬骨,能立清议”。像他这样的角色,又焉是诸葛亮以口舌之辩所能折服得了的?

诸葛亮沉吟了半晌,最后还是一咬牙,直言而答:“本相就此番赵咨前来请求其国与我大汉‘并尊称帝’之事写有一道奏折,准备呈给陛下决断——公举您不妨先过目一阅。”

费诗微微一愕:原来丞相已早有定见了?他伸手接过那奏疏,只见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臣亮启奏陛下:

近闻赵咨之事,老臣思之熟矣。依老臣之愚见,吴越孙权怀有僭逆之心已久而特未公然称号耳!我大汉所以略其衅情而不顾者,求其掎角之援也。今若明加显绝,彼仇我必深,难保其不会移兵西犯。如此一来,我大汉不得不与之角力,须并其土而后再议中原。而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又未可一朝定也。双方顿兵相持,坐而待老,使北贼得计,决非上策之选也!昔日孝文帝卑辞厚币以事匈奴,先帝亦曾优先与吴为盟而抗曹氏于赤壁,皆系应权通变、弘思远益之智举,而非匹夫匹妇之为忿妄动可比。

今议者咸以为若我大汉让其名分以骄之,则孙权必妄自尊大;孙权妄自尊大,则志望已满,利在鼎足,而难有上岸之情,未必与我大汉并力讨魏,实不可信也。如此之议,老臣皆以为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耳!孙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若大军致讨,彼高则分裂其地以为后规,下当略民广境、示武于内,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必无东顾之忧,还能使魏境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故而,孙权僭逆之罪,实未宜明也,须当包容之。老臣在此恳请陛下深长思之!

费诗的目光在那奏疏上呆呆地凝视着。过了许久,他的双手才激烈地颤抖了起来,几乎把握不住那卷竹简——他猛地抬起头来,死死地盯着诸葛亮,眸中尽是一派哀伤悲恸之色,声音也变得颤颤巍巍的:“老……老夫真不敢相信——这……这道奏疏居然会是丞相大人您……您写的!满篇利害算计之言,没有一句礼法名理之语!何其悖也!若……若是换了别人,老夫早已骂他为国贼而重重劾之了!”

诸葛亮用手中鹅羽扇微微掩住脸颊侧了开去,仿佛也不愿与他直面相对。

费诗仍是笔直地瞪着他,眼角的泪珠大颗大颗地掉了下来:“丞相大人,请听费某直言——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其之白,其之节,正乃玉与竹之可贵于众也!我大汉之所以傲视魏贼、吴虏而雄立于世者,正因我大汉有堂堂正正之正统名分、四百年之气数渊源也!您……您不也是曾经讲过,‘汉贼不两立,正伪不同路,王业不偏安’吗?如今我大汉自弃正统之名义而与吴虏并尊同号,岂非‘自损其白、自毁其节’乎?又犹如士人之与猪狗同席,岂可谓之宜乎?”

他这番话如同重重一锤打在了诸葛亮的胸口之上,痛得他脸上肌肉一阵抽搐。

“丞相大人,我益州上下百万士民为何对您之号令积极响应耶?只因您与当今陛下拥据四百年炎汉之大名大义矣!当年以奸诈无比之阴枭王莽尚且不能僭逆成功,而又何况今之曹叡小儿与孙权匹夫乎?您自己在建兴二年里不也曾对杜微先生声称,‘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必不能久矣!’您今天却又为何如此媚事江东孙氏,不惜食言而肥乎?”

“费大夫!您未免言之太甚了!”蒋琬在旁边再也听不下去了,愤然而道,“当年先帝为报关侯之仇而致夷陵之败,此为殷鉴不远——如今我大汉可有实力能与魏贼、吴虏两面开战乎?丞相此举,乃是舍小义而取大敌,实为顾全大局、忍辱负重……”

姜维也朗声而道:“倘若此番北伐我军挥戈而下长安,届时孙权匹夫自会戒惧自省而归其僭号,于我大汉又何损乎?”

诸葛亮将手中鹅羽扇轻轻一抬,止住了他们的争辩,缓缓闭上双目,深深而言:“费大夫说得没错,本相此举,确有负国负民之谬,坏了朝廷名分……公举尽可上表而重重劾之,以示我汉廷有直谏之言;而本相亦自会甘受责罚,决无二言。但,为了此番北伐的底定功成,为了实现先帝和列位先烈诸君‘肃清中原、重振汉室、光复两都’之遗志,本相愿以任何代价、任何手段而奉献之——哪怕身名俱焚,亦在所不惜!”

说到此处,他双眸一睁,灼灼精芒暴射而出:“西佛有言,‘吾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此为本相之心声也!”

他这话一出,帐中立刻静了下来——静得连每个人的呼吸喘息之声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过了许久许久,费诗才从座席上哆哆嗦嗦地站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似悲似喜,复杂莫名。他“扑通”一声,直向诸葛亮磕头而下,喃喃而道:“费某此膝已久不为他人所屈矣!丞相大人为匡汉大业而甘愿牺牲一切,费某衷心敬佩!费某虽与丞相政见不合,但费某亦不禁在此恭祝丞相大人此番北伐能够底定功成,光复中原,重振汉室!一切还望丞相大人能够善自珍重……”

说到后来,他的声音竟已渐渐哽咽了。最后,他伸手一揩脸颊,抹下一大把眼泪,起身徐徐退了出去。

直到费诗走出帐外很远很远,诸葛亮才轻咳一声,倏地用袍袖掩住了口,俯首之际眼角竟有泪珠流下。

这时,杨仪却站起来说道:“丞相,费诗这个人太过冥顽!别看他现在是这么感动涕零的,说不定回去之后仍要上表参劾于您!杨某下来后便也行文劾他‘大不敬’,免得他损了您的威仪……”

“唔……杨君你这话说得可不对啊!”诸葛亮闻言,慢慢抬起头来盯向了他,“俗话讲,‘千金难求直谏言。’费大夫的这种清风高节,正是我大汉朝廷众士之所急需啊!只要是一心为公,咱们便得敬他、重他、畏他、服他!亮既是坐到了这个相位之上,那就应该当得起悠悠众口的斥骂!狷狭之性、偏躁之量,终究成不得大业——你要谨记啊!”

“这个……丞相您训示得是。”杨仪脸上一红,急忙垂头答道。

大战在即

静了片刻,诸葛亮轻轻摇着鹅羽扇,转身向蒋琬问道:“我大汉十三万大军此番北伐所需的三百六十万石粮食筹齐了吗?”

蒋琬双手一拱,道:“启禀丞相,三百六十万石粮食均已筹齐,足够我军八个月之用了。”

诸葛亮面色微微一暗:“真是苦了蜀中父老了!八个月……多谢大家能够信任本相,赐给本相八个月的时间来一尽所能底定乾坤……本相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蒋琬、姜维、杨仪、谯周等一听,不禁齐齐变色:“丞相何出此言耶?丞相智通天下、谋胜古今,此番北伐定能马到成功、一帆风顺!”

诸葛亮脸上现出浅浅的苦笑,又问杨仪道:“那四千辆‘木牛’之车可曾造好?”

杨仪恭然而答:“皆已造好。”

“那三千辆‘流马’之车呢?”

杨仪又答:“丞相勿忧。在这三年之间,我军伐树数万株,按照丞相您所授的设计图样,将这三千辆‘流马’亦已赶制好了。”

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目光投向了姜维,问道:“那五千架‘连环弩’造得如何?”

姜维拱手答道:“属下日夜督办,也已造好。”

“唔……你且拿出来试一试它的功效。”

当下姜维离席起身,非常麻利地从背后取出一把弓弩,握在了手掌之中。

坐在席尾的谯周定睛看去,却见他手里所持的那把弓弩形状有些怪异:它的握柄足有二尺余长,中间的放箭匣恰似驼峰一般高高凸起,两边弓翅伸展开去的幅度之宽足有三尺多,绷紧的弓弦却如小指般粗细!细看之下,可见这弓弩似是硬木所制,外面镶了一层铜皮的弓翅则为黑铁打磨而成!

姜维托起那弓弩在蒋琬、杨仪、谯周等面前细细展示了一番,然后从腰间箭袋之中拔出一把羽箭来,一支支塞进了弩身的放箭匣之中。

塞完了羽箭之后,姜维端起了弓弩,瞄准帐门外练兵场上立着的一座箭靶,手指猛地一下扣住了弩身枕木前端的机簧——那弓翅“嗡”地一阵剧颤,刹那间谯周只觉眼前一花,数束白光连成一道银流,“嘚嘚嘚”一阵骤响,一串羽箭从弩腹中猛射而出,集成一攒倏地深深钉入了那箭靶红心之中!

“厉害!厉害!好生厉害!”蒋琬是第一次见到这“连环弩”的威力,不禁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丞相大人的这‘连环弩’一发,足可以一当十,所向披靡……”

姜维又向他们介绍道:“为了克制魏贼的‘狼牙弩’,丞相大人还发明了‘百石弩’,其箭粗若儿臂,发射出去势可穿墙洞壁……”

蒋琬等人听得连连点头,一齐向诸葛亮躬身言道:“丞相大人对军械的改良之技可谓‘巧夺天工’,只怕伪魏纵有十万铁骑亦难以对敌!”

“诸位过奖了——这些军械到底厉害不厉害,须得在临阵对敌之际方才见得分晓!而今你等之誉,还言之过早!”诸葛亮用手中鹅羽扇轻轻扇了几扇,徐声而道,“在这三年之间,我大汉上下万众一心,枕戈待旦,夜谋日作,已经为此番北伐作好了‘万全之备’,就等着陛下一声令下直出汉中与司马懿一决雌雄了!”

蒋琬、杨仪、姜维、谯周等齐齐扬声而道:“丞相放心——我等愿为北伐大业殚精竭虑,以死报之!”

诸葛亮听了,显得十分满意。他心念一定,拿眼瞧了瞧站在末尾的谯周,向蒋琬、杨仪二人摆了摆袖:“蒋君、杨君,你二人且先出帐外去稍候片刻,本相有机密要事须得咨询一下谯大夫……”

蒋琬、杨仪二人闻言,急忙长揖而起,退了出去。

诸葛亮这才轻轻放下了鹅羽扇,双手按在书案两边,抬眼看向了谯周。谯周迟疑了一下,瞥了一瞥姜维。诸葛亮会得他意,只淡淡一笑:“伯约(姜维的字为“伯约”)乃本相关门亲传之弟子,谯君你当着他的面尽管直言……”

谯周点了点头,一脸的恭谨:“丞相大人,这数日来,经我太史署多名星官术士反复深研,认为那块‘灵龟玄石’上的谶文实乃天生奇迹,并非虚妄之物。”

“那么,那块玄石上的‘大讨曹焉’之谶文究竟有何寓意?主何吉凶?”

“所谓‘大讨曹焉’,其义不言而自明——伪魏今年必将遭到刀兵之劫,并自此堕入不祥之厄运当中!”

“唔……伪魏既是堕入凶灾,则于我大汉岂非大吉?莫非今年正是我大汉气数重振之祥兆?”

“这个……”谯周脸现迟疑之色,犹豫了许久才慢慢答道,“这也正是谯某与太史署诸君最为疑惑之事……”

“有何疑惑?不妨道来。”诸葛亮拿起了鹅羽扇,慢慢扇着。

“丞相大人,请恕下官犯颜直言——我等近来夜观天象,发觉天象甚是蹊跷——伪魏之星相固然正渐趋微弱,而我大汉西蜀上空的星气亦不太旺……”

“唔?怎会有这等咄咄怪事?”诸葛亮手中轻轻摇着的鹅羽扇不禁一停。

“而且,最为诡异的是,在并州方向的夜空之上居然冒出了三颗奇星,呈现三角相峙之状,其光芒亦是愈来愈亮……”

“并州之地的上空?”诸葛亮的眉头微微一皱,“怎会在那里还有奇星出现?”

“是啊!并州之地,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之境啊!它正与伪魏星相之根本——冀州紧密相邻……”

“哦……原来竟是春秋时期晋国之地上空有高星显耀?可我大汉当今之气数龙脉本应在益州之地……不对呀!应该是益州之地的上空现有亮星才算正常啊……”诸葛亮本人亦是精通天文占星之术的,不禁喃喃自语道。

谯周听到他这般言语,只得保持沉默。

过了良久,诸葛亮才敛去杂念,向谯周问道:“那么,依谯大夫之推测,我大汉此番北伐之前景究竟如何?”

谯周见他问得犀利,便一下埋头跪地,嗫嗫而道:“下官愚昧,不懂军国大事,不敢对此妄论。”

诸葛亮正容而道:“谯大夫之职,本在观天辨时、占卜吉凶、为朝廷释疑解惑,何言何语不可陈禀?本相恕你可以陈述任何意见而无罪……”

丞相大人既然表了这样的态,谯周自然也不好再一味硬拒,便沉吟着缓缓而道:“近来据闻京郊居民来报,龙泉驿之处的松柏桃竹等树木,入夜之后居然似发人声而哭泣不已,吓得周边住户寝卧不安。六日之前,朗朗白昼之下,竟有千百只白鹤飞凫翔集于锦江上空。盘旋数匝,纷纷投江而死……我太史署反复研判,认为这些都是我大汉‘国有大丧’的预兆啊!下官恳请丞相大人安心定志,暂时不可轻动!”

“‘国有大丧’?你这简直是一派胡言!”诸葛亮一听,神情先是微微一怔,少顷之后又不禁拍案而道,“当今陛下春秋鼎盛,怎会有不测之事乎?”他正说之间,心头突然一紧,似乎隐隐明白了过来,猛地闭住了口,不再多说下去。

谯周却在地板上“砰砰砰”连连叩头:“启禀丞相,天象如此示警,皆是众目共睹之事实,下官也不敢捏造妄言啊……”

他正自急急辩解之际,却见诸葛亮慢慢缓和了脸色,坐回了榻席之上,道:“罢了!谯大夫无须再言了。本相并无责怪您之意——今日您与本相在此帐中所谈之话,务必牢记缄默于心,切切不可轻泄于外!”

“是!是!是!下官一定牢记!”谯周满头大汗地叩头答道。

诸葛亮的目光从帐窗悠悠远远地直投出去,望向北边的天空,缓缓说道:“你们太史署执掌天象观察、阴阳演算、占侯推步之事,以及一切日月星辰、风云气色、地震山洪之预测。我大军北伐,亦不得不需谯大夫您这样的深通天文气候观测之士——这次北伐,您就随本相一道同行吧!”

红球一般的朝阳冉冉升上半空,长安城中的市坊也渐渐热闹起来。

长安位当要冲,又曾为两汉京都,虽然自汉灵帝末年以来历经了多年的烽火战乱,但后来在钟繇、曹洪、曹彰、曹真、司马懿等关中都督的悉心经营之下,已经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富庶。

此刻正值初春之时,出入市坊的车马行人犹如流水一般源源不绝,喧闹之声响成一片。在那森然林立的店铺摊桌上,无论是朔方匈奴之地出产的牛羊皮货,还是西域各国出产的美玉宝石、中原之地出产的特色肴品,或是江南水乡出产的绫罗绸缎、巴蜀益州出产的彩锦亮瓷,可谓琳琅满目。至于日常所需的铜壶、锡灯、铁犁、陶杯、漆盘以及花果鸟兽、鱼肉菜蔬、凉席草鞋等等,更是数不胜数、堆积如山。

同类推荐
  • 贝多芬的救赎

    贝多芬的救赎

    一个死去的女人频频来信,一位钢琴天才被告知自己在二十年前已经死了,一次全国性音乐选秀大赛,一种奇妙的感觉横亘于两个宿敌般的天才青年之间。当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一份绝密档案,一个隐匿八十年的惊世密谋便将大白于天下。
  • 谁把遇见说成诺言

    谁把遇见说成诺言

    因为一场隔级投诉,高级总监萧朗突然闯进了职场新人沈晴天的平凡生活。几番温情相处,她终究难逃心中的倾慕,陷入对他的暗恋情怀中。公司内部恋爱本是禁忌,但他和她,都选择为彼此勇敢一次。然而这份爱情,却在甜蜜伊始就迎来了令人心酸的挑战……
  • 乞者

    乞者

    文章描述了一个小富之人,为了躲避债务,而弃富就穷的故事。乞者本来是g城里小有名气的富汉,只是这两年日子过得太奢侈、太舒服,无所事事,百般无聊,觉得腻味;再就是债主们隔三岔五地向他哭穷,威胁他,对他软硬兼施,把他整得惶惶不可终日,这才暂时弃富就穷,改当乞丐的。
  • 把衣脱掉

    把衣脱掉

    我不知道该怎么向大家介绍我的作品,以及我这个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垃圾,说是垃圾,因为我总被人们跑到九霄云外,他们说这样可以给他们自己留下一片明朗的天空,清心的空气,好让他们自由的呼吸。
  • 大食医

    大食医

    全书主要讲述:唐武德四年。尚药局奉御孟贞元被卷入皇权争斗之中,被同为尚药奉御的韦义仁陷害致死。孟家举家被诛,只留下孟贞元之妻柳桂芩和其腹中怀胎八个月的孩子被尚药局主药使令孟常所救。因缘际会柳氏与孟常结为夫妇,并诞下一子孟诜。孟诜自幼喜好医学,但一直被母亲强力阻止。身世之谜解开,孟诜发心立志学医。拜师学艺途中,先后经历儒医、佛医、道医、侠医、巫医等。为追求更高境界,弘扬医道,考入太医署,因医术高超,进入尚药局,几经倾轧与波折,最终成为尚药局最高长官奉御。因其在食疗方面做出的前所未为的贡献,被唐高宗封为“大食医”,赞其医之大者,为国为民,成为一代苍生大医。
热门推荐
  • 紫炎神皇

    紫炎神皇

    浩瀚无边的大陆,衍生出万千武道,武者焚江倒海,飞天入地,无所不能。一个沉寂了多年的平庸少年,在十五岁之前一直都无法突破毁灭之境第一层境界,只能自我放逐,在家族中更是形如透明,受尽奚落。但是一场变故,却让少年拥有了妖孽一般的能力!
  • 守护甜心之雪梦璃茫

    守护甜心之雪梦璃茫

    亚梦发现自己是世界首富幻馨家族的大小姐,她去了英国学习。她在英国学习时,学校转来了几位新同学。。。她回来后,发现了惊人的事。。。。。。。是什么事呢?看故事吧!她受到很大打击!以自己另一个身份又重回圣夜,展开了报复计划......
  • 天印枷锁

    天印枷锁

    他为了,拯救自己的家族,而不断变强,杀掉所以与他做对的人。
  • 妃你不可娘子乖乖不要跑

    妃你不可娘子乖乖不要跑

    她,是21世纪的王牌特工,却被自己的同门背叛,一朝穿越,她成为了丞相府的千金,有以前体验不到的亲情,享受着以前体验不到的生活,她,开青楼,开酒楼,从此钱多多,特工神马全丢掉,只是,面前站在她面前说是她夫君的家伙是谁?想娶我?好啊,拿票排队去!
  • 幽游焚天

    幽游焚天

    千年一见的天文现象——九星连珠。万众瞩目之中,冥王星崩碎一个幼小的孩童,突然变成了一只小兔子,瞪着红红的眼睛一个银行职员,突然变成了一头大猩猩,用力的拍打着胸膛一个南非的建筑师,双手一挥,地上多出了一堵数米厚的土墙一个嘻哈少年,嚎叫一声,变成了神奇四侠中的石头人一个垂垂老朽,睁开眼睛,面前的木屋轰然破碎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极为陌生,没有网络、没有汽车、没有权贵、一切的秩序被推倒。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地球,传说中的龙陨之地,开始谱写新的传奇
  • 贫道有礼

    贫道有礼

    在这个疯狂的年代,在这个异能崛起的时代……他,是地球上最后一名道士!
  • 上古世纪之守卫庭院

    上古世纪之守卫庭院

    对渴望回到原大陆的人们来说:生命随时都会停止,但返回原大陆的梦想他们决不放弃
  • 小鬼当家之与狗无关

    小鬼当家之与狗无关

    鬼使神差,这一切罪名本非它,却命运百般,终置身其中,在劫难逃。
  • 超神进击

    超神进击

    一个天赋平庸,出身卑微的穷酸少年。意外获得一个来自高等文明的进化系统,从此金鳞化龙,大道通天,塑造不败神话。他从底层崛起,步步攀升,以蛮横的姿态,狠狠闯进这光怪陆离,强者如云,神魔纵横的大千世界。与诸神争锋,与天魔碰撞,横扫无数位面,睥睨四极八方。只求一败!
  • 九朝龙壁

    九朝龙壁

    一块神秘地巨大陨石撞毁了汉代的城墙,里面包裹着九块各不相同的龙壁,此后历经九个王朝,王朝灭亡后,龙壁都神秘消失,直到清王朝的顺治皇帝发现自己龙椅下的龙壁竟被人偷走,暗中派人追拿凶手,揭开了一幕壮绝无比、空间绝后的大战。在祁连山暴风雪的中心,一个神秘的山谷内,隐藏着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竟被逝去的九个王朝统治着,酷寒封冻着里面的一切,黑暗和酷寒笼罩着那个世界。直到那九位年轻地王朝的皇族后裔用鲜血唤醒那九块消失已久的龙壁,点亮那个热充满黑暗和酷寒的世界,他们将成为九个王朝的皇帝,统治那里,然而他们毫无察觉,他们竟然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