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5800000002

第2章 卓琳的故事(2)

“朴素方正”,既寓意太行山的天然、胖儿的本色,又为他的人生道路规划了超凡脱俗、永臻至境的意义。这实在是一个绝好的名字!

卓琳迅速将儿子拉到刘伯承面前,说:“快!快谢谢伯伯。”

还没等胖胖反应过来,一只小手已将他的头冲着刘伯承深深地按了下去。顿时,引得满院子的人朗声大笑。原来,这只小手是从在一旁玩耍的刘太行那里伸过来的。

此后,胖胖有了正规的名字——邓朴方。

翻开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邓小平》画册第275页,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展现在人们面前。

那是上海解放后,邓小平、卓琳、陈毅、张茜带着两家的孩子照的。“挺着将军肚”的陈毅坐在正当中。他的左边坐着张茜;右边坐着邓小平,怀里抱着两个孩子,身边还站着一个孩子。邓小平的身后,面带微笑站立的便是卓琳。

这时的卓琳,才33岁。

1949年5月26日,邓小平率领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机关和大批接管干部,乘火车抵达上海。陈毅等同志前往火车站,迎接邓小平一行人到圣约翰大学休息。后来,邓、陈两人先后迁往上海湖南路262号原周佛海的公馆。

这是一处花园别墅,一幢小洋楼房掩映在浓荫丛中,邓、陈两人分别住在楼上和楼下。

不久,他们的夫人和子女来到这里。尽管邓小平、陈毅仍旧十分忙碌,但开始有了稳定而又温馨的家庭生活。邓、陈两家,相处得比一家人还和睦。有一天,他们忽然来了兴致,把各自的夫人、子女都叫到一起合影留念,使今天的广大读者有幸目睹当年两家人和睦相处的动人场面。

邓小平和陈毅同是四川人,他们的交往已经有几十年了。

他们初次相识是在1930年8月间。当时,邓小平在上海任党中央秘书长,陈毅从福建前来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的工作。后来,他们一起在中央苏区的不同岗位上战斗过。1947年,邓小平与刘伯承、陈毅共同率领人民解放军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取得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这次战役的总前委中,常委就是他们3个人。虽然他们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但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着。

1952年,邓小平从西南调中央工作,任政务院(后为国务院)副总理。1954年,陈毅从华东调中央工作,任国务院副总理。从此,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他们共同协助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工作。到了1957年后,邓小平、陈毅两家在中南海里又比邻而居,卓琳和张茜之间、孩子们之间往来就更多了,愈加亲密无间。

1967年初,邓小平被正式地宣布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969年邓小平和卓琳谪居江西,邓、陈两家分离。

时间流逝,到了1972年1月6日,陈毅逝世。

闻此噩耗,邓小平、卓琳及全家人十分悲恸。

1973年初,邓小平复职,和卓琳一道回到了北京。

一回到北京,就听说张茜因心情悲痛而身患癌症。他们很快带着孩子,去301医院看望张茜。

此时相见,真让人感慨万千,万般话题不知从何说起。

躺在病床上的张茜送给卓琳一张照片,那是她和陈毅在石家庄谪居时照的。照片上陈毅已经重病缠身,身体消瘦,而张茜也已鬓添白发。夫妻两人身着军服,并肩而坐,深沉地微笑着。

卓琳双手接过照片,内心十分悲伤。她小心翼翼地将照片收藏起来,作为永久的纪念。

两张照片,有着说不尽的深情,共同诉说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辛勤的园丁

重庆,山峦起伏,雾色苍茫。

奔腾不息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在这里,江水从山脚下流过。

这座被称为“山城”、“雾城”的城市,是祖国大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犹如西南地区的心脏。

1949年12月1日,伴着喜庆的锣鼓声,解放大军进入山城。山城人民迎来了解放,古老的城市获得了新生。

这时,邓小平已经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重庆一解放,他即携带家眷,坐上一辆吉普车,驶入西南局机关所在地——鲁家岩。

在这里,邓小平日理万机,和刘伯承、贺龙等同志一起,领导着西南军民歼敌、剿匪,实行土改,恢复生产,建立人民政权,修建四川第一条铁路线,组织大军进藏,促进各民族和睦生活,清除战争创伤,重建幸福家园等项工作。工作是辛劳的,生活也是十分充实的。

夫人卓琳,没有闲着,也忙个不停。

当时,进驻重庆的人民解放军部队和西南局的干部子弟没有合适的小学上学,卓琳便将筹办子弟小学的事承担下来。

给小学生讲课,对于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完全不成问题。只是,由自己亲自筹办小学,这种事她可从来没有做过。

卓琳生性泼辣、爽快,认为既然答应了筹办学校的工作,就要尽力做好,并且马上就办,不能拖延。

于是,她每天到处奔波,选校舍、招学生、请老师,忙得不亦乐乎。

她的工作没有白做。不久,她便建起了一座人民小学,并且亲自担任了校长。这是一所专门为部队及西南局的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开设的学校。招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有的牺牲了,有的仍在前线作战,或因工作繁忙而无瑕管教他们。

因而,学校不仅承担起教他们读书、识字的启蒙任务,还负责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

根据卓琳的安排,学校按孩子们的年龄和原有的文化程度分班分年级,集体住宿,和军队一样实行军事化的供给生活。为了保证孩子们健康成长,学校想方设法,弄一些牛奶给孩子们喝,以便增加营养。每到周末假日,那些父母不在的孩子,常被领到其他孩子的家里一起吃饭、玩耍,使他们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卓琳的家里也常招待这些小客人。

学校创办初期,因为缺少老师,卓琳亲自走上讲台,给不同程度的好几个班级上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什么都教。

上语文课时,她从最基本的人、口、刀、牛开始,耐心、细致地为孩子们讲解,引导他们去理解汉字的意思,为孩子们打开知识的窗户。

有时候,上起课来,她能连续站上几个钟头。

虽然她当时有孕在身,仍旧坚持为学生上课。即便后来生了女儿邓榕,一出满月,就又去工作了。

后来,学校里增加了几位教员,他们是从二野各部队抽调出来的。学校里授课的范围更广了,每天的课程安排得满满的。

学校里的孩子,多数是在部队中长大的,比较调皮,不好调教。为了教育好他们,卓琳着实用了不少办法,费了不少心思。首先,她从自家的孩子开刀。女儿邓林、儿子邓朴方都是她的学生,有时上课不听话,不守纪律。每当这时,她总是板着面孔,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以教育大家。就连那只有五岁的二女儿邓楠,也被每日放到教室的最后一排,不管听懂听不懂,都得老老实实地坐着。

对于那些上课不好好听讲,又哭又闹的孩子,卓琳干脆把他们带到校长室,“任凭哭闹,不予理睬。”时间一长,孩子哭累了,自然停嘴了,再也不闹了。

卓琳的办法,果真管教住了这群孩子。每当她看到孩子们挺着胸脯,大声朗读的样子,心里就无比欢喜。她觉得,自已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卓琳对孩子、对小学校的生活有很深的感情。

乃至几十年后随邓小平访问日本期间,她对安排自己参观东京都千代田区番町小学,还十分满意,并高兴地与教师和孩子们合影留念。

“他的生活习惯我最熟悉”

1961年金色的秋天,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峰峦迤逦的江西庐山召开。

8月底的一天,一辆伏尔加轿车停在庐山疗养总院267号小别墅的庭院里,邓小平神采奕奕地走下车。他是来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夫人卓琳也以机要秘书的身分来到庐山。

会议期间的一个下午,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生活管理员杨基友来到卓琳面前,询问邓小平喜欢吃什么菜,准备第二天早晨派人去取原料。

卓琳明白了他的来意后,笑容满面地报了菜单,有:豆角、茄子、青菜、辣椒,只有个别荤菜的菜名。

杨基有一听,有点不满意,说道:“卓大姐,首长工作很忙,你报的多数是素菜,营养跟不上,我们当生活管理员的可负不起这个责任。”

一位厨师在旁边也附和说:“是呀,那白菜叶子有点发黄了,首长也不让我们扔掉,用开水泡一泡,放一点盐、辣椒和味精,就着咽稀饭,我也快成了做斋饭斋菜的厨师了。”

卓琳微笑着耐心给他们解释说:“你们爱护首长的心意我很理解,我比你们更了解首长,他的生活习惯我最熟悉。这些菜都是首长最喜欢吃的菜,而且是很有营养的菜。”

夜幕降临,到晚上8点钟了。轿车载着邓小平从会场回到住处。桌上已经备好了饭菜,邓小平端起碗吃了起来。边吃边有趣地说:“会开晚了,肚子闹革命了,这饭菜吃起来好香。”

卓琳听了,微嗔地说:“你说好香,刚才管理员和厨师还提我的意见,说素菜多了,营养跟不上,弄坏了首长的身体,他们负不起责任。”

邓小平慨叹道:“他们是好意嘛。群众真好哇?”

想到连年的灾害给人民生活造成的困难,卓琳十分忧虑,不安地问:“老邓,会议还没有讨论粮食问题吧?”

邓小平马上兴奋地回答:“快啦,讨论完工业问题就讨论粮食问题?”

卓琳用手撩了一下头发,微微仰起头,意味深长地望着邓小平说:“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你作为党的总书记,要多为党和毛主席分忧,为六亿五千万人民作主,把粮食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推心置腹地说:“毛主席在我们未来庐山前,就同周总理、陈云和我谈到粮食问题,明确肯定了陈云提出的先安排好市场的意见,要把衣、食、住、行安排好。这是关系到六亿五千万人安定不安定的大问题。吃完饭,我就起草一个关于粮食问题的发言提纲”。

他草草吃完了饭,立即走进办公室,挑灯伏案,用铅笔在纸上疾书起一份“粮食指标只能退到长江,不能退过黄河”的发言提纲来。

夜深人静,时针指到1点,卓琳已经为邓小平桌上的茶杯里添了几次水。

直到把发言提纲写完,邓小平才直起身,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走到洗澡间,拧开水龙头,冲了个热水澡,准备就寝。

卧室里,熟知邓小平生活习惯的卓琳,早已将速可眠放在床头柜上。邓小平吞服了两片,不久,就进入酣畅的梦乡。

说说心里话

1961年秋的这次庐山中央工作会议,从8月23日开到9月16日。会议讨论了工业、粮食、财贸和教育问题,重点是讨论工业问题。邓小平在会上进行了多次重点发言。他摆事实,讲道理,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解决当时存在的种种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尖锐、深刻地指出了一些违反客观规律的作法,大胆地阐述了其危害性。

深知邓小平性格的卓琳,对他爽直、认真、倔犟的工作作风有些担心。尤其是联想到两年前那次庐山会议“反右倾”中呛人的硝烟味儿,蓦然感到有股凉风吹入体内。

她决定尽快找时间和丈夫说说心里话。

这天,邓小平开会回来,吃完晚饭,走进卧室,倚靠在床边,拿起了一张报纸?门开了,卓琳将女服务员泡好的庐山云雾茶端进来,放在床头上。然后,轻轻关上了门,坐在丈夫的身旁,若有所思地问:“老邓,我有些心里话,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讲?”

邓小平放下手中的报纸,看了卓琳一眼。

多年协调的夫妻生活,早已使他们彼此十分了解。邓小平此时敏锐地察觉到卓琳的心思。他直率地说:“你不问,我也知道你要对我讲什么。你是心有余悸,怕我这个老邓走彭老总的老路,戴帽子挨批,是不是?”

卓琳点了点头,关切地说道:“前车可鉴。五九年那次庐山会议,彭老总等人戴上‘右倾’的帽子。张闻天没有听夫人刘英的劝告,搞外交工作却在会上大谈经济工作,讲了真话,结果也挨了批判。这一次,你讲话也不要太直率了,别也戴上帽子回北京。”

对卓琳的劝告,邓小平不以为然地一笑,算是领受了妻子的一番苦心。他端起桌上的茶杯,打开盖儿,抿了一口茶,然后操着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风趣地说:“那一次,听说有的人口袋里装着两篇讲话稿来庐山,一篇准备在批‘左’的时候用,一篇准备在反右的时候用。我可不是那种两面派的人。共产党人就是要讲真话,我该说的还要说,大跃进过了头,违反了客观规律。”

卓琳听了丈夫发自肺腹的真言,心里怔了一下,用手扶了扶眼镜,平静了一下心境说:“情况虽然完全是这样的,但你在会上不要说得那么重嘛。”

邓小平郑重其事地说:“正因为问题严重,所以要说重一些,好引起全党的重视。不过,我是真诚地为毛主席补台,而不是拆台。”

卓琳见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这样执意,也就不再多劝了,于是带着几分关切说:“你看着行事吧。”因为卓琳清楚地知道丈夫直率、真诚、刚中有柔,并且得到毛主席的信任。

想到这里,卓琳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夫妻情深

劳逸结合,是人们常说的一句健康格言。

卓琳十分关心和注意邓小平的身体状况。为了让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的邓小平得到很好的休息,她想方法为他创造休息、娱乐的机会。

邓小平有午睡的习惯。每当吃过午饭,卓琳便将孩子们带到另外的房间,禁止他们吵闹,以便让他们的爸爸安静地睡上一会儿。

作为妻子,卓琳非常了解邓小平的生活习惯和爱好。邓小平有“三爱”,即:爱看书,看马克思、列宁着作,中国历史经典书籍和中外文学名着;爱吃辣椒,连汤里也要放辣椒;爱打麻将牌、桥牌。因此,卓琳平时很注意收集、借阅邓小平喜欢看的书籍;餐桌上,她总是给邓小平摆上一瓶爱吃的辣椒;有机会时,她则帮助摆开“战场”,邀请佳宾,到住处玩一玩麻将牌、桥牌。

1961年秋在庐山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议程基本完成后的一天,卓琳就同当时也在庐山的二女儿邓楠一起邀请参加会议的李富春、陶铸、罗瑞卿、柯庆施四个老牌友,晚饭后到邓小平一家人住的267号别墅“摸砖”。

吃过晚饭,267号的门外就传来敲门声。

卓琳赶快走到门口,拉开了门:“李大哥、陶大哥、罗大哥、柯大哥,请进,请进。”一一将他们请进门。

邓小平早已端坐在麻将桌的席位上,幽默地说:“打麻将,我可不讲啥子客气罗。麻将能使人思想敏锐。你们四个人,富春、陶铸、瑞卿先进门有奖,先上桌打,庆施晚进来一步,要罚,坐在旁边看。”

几句话引得大家大笑起来。

随即,他们玩了起来。边玩边议论起这次会议的有关内容,你一句,我一句,说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气氛十分融洽。

几圈之后,柯庆施换下了打输的李富春。牌桌上,邓小平常常是稳坐“钓鱼台”。

卓琳虽然不爱打麻将牌,却喜欢观看。她站在他们身后,不时高兴地为胜者助威称快,为输者鼓励打气,使得牌桌上更添一层热闹气氛。

夜深了,窗外的树林里传来猫头鹰的啼叫,卓琳望望高挂的月高,看了看手表,已经深夜11点钟了。她以征徇的口气问大家:“我到厨房让厨师给你们准备点夜宵?”

“太好了!我肚子是有点饿了。卓琳,你给我们准备什么好吃的?”罗瑞卿直爽地说。

卓琳微笑着回答:“每人一碗简单的面条。你和柯大哥个子大,食量大,另烧一小碗红烧肉。”

柯庆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的红烧肉里要加点糖。”看来,他喜爱吃甜食。

同类推荐
  • 读懂徐志摩

    读懂徐志摩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大师传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大师传

    浪漫古典行?素心系列,选取了民国风华绝代的人物为主要对象。此为李叔同卷。此书用性灵激情的笔法,写了李叔同充满传奇的一生。写他从一个家境优越,声色犬马的翩翩公子到毅然决然走出红尘,遁入空门。写他从绚烂至极归于平淡,青灯古佛,皈依自心的心路历程与灵性的蜕变与成长。他的经历、思想和文字在将近百年后的当下一样具有安定心灵的持久力量。
  • 曾国藩发迹史下

    曾国藩发迹史下

    讲述曾国藩仕途初期,九年内连升十级的谋略与细节;由于这段史料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被史书刻意回避,百余年来,一直讳莫如深。本书作者耗费21年心血,搜阅近千万字珍稀资料,第一次全面揭开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将仕途上升期曾国藩独有的“光屁股精神”阐述得淋漓尽致……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李煜

    李煜

    本书全面评说了南唐后主李煜秉性任意纵情声色、以亡国的措施图存、落魄投降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吃垃圾也疯狂

    吃垃圾也疯狂

    这些是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主人公马飞飞和他的铁杆哥们在学校里、在公园里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本书囊括了知识情感、童趣搞笑和快乐烦恼交织的成长历程。相信你在不同的角度,能够找到自己成长的影子和发生在你身边的感动。
  • 掌控者

    掌控者

    海华丝是生活在星云裳的一个人物,他每天都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因为一个意外抛弃了自己的心爱的女人,来到了另一个地方。他来自另外一个地方,当然是想要在这里生活。那么他能否如愿以偿的把这里给掌控了呢?
  • 绝术传说

    绝术传说

    一年思念,两年寻人,八年修习治愈术,两年相处,他一直为她而活。直到再次提起前尘往事,才发现记忆原已风干。她压根不记得他这个人。他固执的守侯,原来只是一厢情愿。这情他是否还该延续,这爱他是否还应抱怀。是将童年稚言当成真的他太傻,还是世事真的太多变?
  • 魅众生

    魅众生

    佛说:前世的你乃混世魔王,手下冤魂无数,身上罪孽深重,将受十世轮回之苦,以赎前罪,以慰怨灵。她冷笑着,纵身红尘,堕入轮回,十世轮回,十世青楼,千年屈怨。佛说:轮回之劫已满,冤魂孽债已清,我佛慈悲,这一世,去寻你的幸福罢。她冷笑,狠狠的啐了一口,佛颜大变。我佛慈悲?十世轮回,千年屈辱,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极尽煎熬,这就是所谓的慈悲?寻找幸福?何为幸福?幸福何来?沉淀了千年悲怨的灵魂,谈何幸福?怨,足以毁天,恨,将要灭地。佛既不渡我,我便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敞开的门永远闭着

    敞开的门永远闭着

    【跳着舞把舞顺便一起编了,唱着歌顺便把歌写了,享受着孤独顺便把小说写了的人】十五年的北漂,进过国家级院团。后加盟外资舞团,即将一步步走入辉煌,却落入他人诡异而险恶的陷阱,加之被网络炒得沸沸扬扬,使其舞蹈生涯和生活彻底崩溃,又回到了北漂的原点。一段时间的沉寂、感悟人生。奋笔疾书。若您能从我的故事中读到您自己当下生活的影子,本人实感欣慰。交流QQ群号:463613984说出小说里一个人物名字即可通过验证。
  • 邪魅王爷的喵妃

    邪魅王爷的喵妃

    一句承诺,一夜时光,从此她不再是她!诡喵,二十一世纪首席军师。有句话说“宁得罪小人,莫得罪动脑子的诡喵!”因为她有能力让一个帮派分分钟消失。可是正如她名字,她偏偏懒得像一只小猫,最讨厌麻烦的事情,例如:动脑子……心漪,云曦国第一杀手。据说到她手里的人,没有一个逃脱过,可偏偏为情所困。当她【诡喵】变成了她!一切就将从头开始!从此,她诡喵便只是她!(骨颜ps: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会是一篇女强文?!哈哈哈!……那你就错了!)金盆洗手!?找一只有钱的金主包养!?当一只光荣的米虫!?可偏偏某只大灰狼看上了这只小喵!任你小喵诡计多端,也奈何不了大灰狼的老奸巨滑!小喵,你确定你还逃到了咩?
  • 九霄八隅录

    九霄八隅录

    世事难料,村野幼童小清徽,石笋无意得古剑。出深山、踏红尘,见识人情冷暖、世间百态。炼荣辱不惊,赏花开花落。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天机莫测,仙踪虚幻亦飘渺,大道无疆心消遥。闯刀山、荡绝地,品味诡谲风云、尔虞我诈。修去留无意,看云卷云舒。远交近攻,纵横捭阖。申评: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残薄前夫,你太狠

    残薄前夫,你太狠

    她是一颗无助的小孤草,从小和幼稚园相识的姐姐相依为命。他残忍薄凉,却对姐姐情有独钟。姐姐的逃离,让他红了眼,他要疯狂的报复,作为首选对象的她,成为了他的挂名新娘,享受着他的“独特”接待。一次酒醉,酒醉中的话语,让她知道独角戏已经唱完了,她该退场了,她深情的吻了一下还在熟睡中男人的眼睛。“别了,你太重,我驼不起了。”她走了。只留下离婚协议书。除了忘记,我别无选择,她走进催眠中心,只希望这一切都如梦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总是忘了,简单才会乐活

    我们总是忘了,简单才会乐活

    《我们总是忘了,简单才会乐活》一书,没有太过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大其辞的炫耀与夸张,或许它没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拥有的只是清新,流畅的语言,用一个个的小故事在我们烦躁的心灵荡起阵阵涟漪,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生活的真谛。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比尔盖茨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比尔盖茨传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