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200000004

第4章 南宋初期思想学术状况

南宋的学术是逐渐繁荣起来的。在南宋初,还是处于战争时期,政治不稳定,经济遭破坏,人民颠沛流离,知识分子同样缺乏安定的治学环境,学术发展的条件不充分。当时虽有程颐的弟子尹焞,杨时等在传播程氏道学,杨时教授于东南,影响尤大,但基本上是承前启后,还谈不上发展。胡安国之子胡宏首开湖湘学派,亦传程氏之学,胡安国的《春秋传》为理学之下刊经典。张九成以禅理阐述理学思想,朱震传象数之学,撰《汉上易传》为象数学名着。但总的来说,此时还是一个学术相对沉寂的时期。此时的学术上的斗争,与政治和朝廷人事关系交织在一起,单线进行:围绕着推崇与禁止程氏学的问题,有两次崇程氏学和两次禁程氏学,前者在赵鼎任宰相时,后者在赵鼎罢相之后。

南宋初崇程氏学,是北宋“元佑党禁”后的一种反弹。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2年)在奸相蔡京的主持下,立“元佑党籍”,士人九十八人列入党籍,受到罢斥,并刻石立碑,示不复用,史称“元佑党禁”。

道学家程颐也被列入党籍,其学术被斥为“邪说”,遭到禁止。靖康之变后,随着蔡京父子的败亡,元佑党禁渐弛。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下诏褒赠程颐为直龙图阁,为其恢复名誉。但在这个褒赠程颐的制词中,对当时“窃其名以自售”的“浮伪之徒”有所斥责,以示区别。在此之后,赵鼎两次出任宰相,都尊崇程颐之学。

“鼎素重伊川程颐之学,元佑党籍子孙,多所擢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六)“赵忠简为相,尹和靖(焞)以布衣入讲,士大夫多称托伊川门人进用。时号‘伊川三魂’:鼎为‘尊魂’,(王)居正为‘强魂’,杨时为‘还魂’,言时死而道犹行也。”(《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八)这当中也有真假混杂的现象。“赵鼎素尊程颐之学,一时学者,皆聚于朝。然鼎不及见颐,故有伪称伊川门人以求进者,亦蒙擢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八)这种现象,自然为主张禁止程颐之学者提供了口实。所以,在赵鼎两次罢相之后,出现了两次禁程颐之学的事件,一次是在张浚独任宰相时,一次是在秦桧独任宰相时。这两次禁程颐之学又有所不同,前者禁得并不彻底,而且也允许不同意见进行辩论;后一次才是彻底的禁。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十二月,赵鼎第一次罢相。其后就发生了关于程颐之学的争论。其中有三种意见,以陈公辅,胡安国,吕祉三人为代表。左司谏陈公辅上疏,指责“在朝廷之臣”(实指赵鼎),“辄以私意取程颐之说,谓之伊川学,相率从之。是以趋时竞进,饰作沽名之徒,翕然胥效,倡为大言,谓:‘尧,舜,文,武之道,传之仲尼,仲尼传之孟轲,孟轲传之程颐,颐死无传焉。’狂言怪语,淫说鄙喻,曰:‘此伊川之文。’幅巾大袖,高视阔步,曰:‘此伊川之行也。’‘能师伊川之文,行伊川之行,则为贤士大夫,舍此皆非也。’”在这里陈公辅不但批评了程颐之徒,而且批评了程颐之学本身,特别是道学家们的“道统”论。陈公辅还进一步指出:“臣谓使颐尚在,能了国家事乎取颐之学,令学者师焉,非独营私植党,复有党同之弊,如蔡京之绍述。且将见浅俗僻陋之习,终至惑天下后世矣。”因此,他要求将“群臣中有为此学”者,“皆屏绝之”。对这个奏疏,宰相张浚代批旨说:“士大夫之学,宜以孔,孟为师,庶几言行相称,可济时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又见《道命录》卷三)这就是说,有孔,孟之学就行了,不必讲什么程氏之学。这个以高宗的名义发布的旨意,是支持陈公辅奏疏的。

陈公辅这个奏疏公布之后,提举万寿观兼侍读胡安国立即上疏反驳。他说:“孔,孟之道久矣,自程颐始发明之,而后其道可学。而至今使学者师孔,盂,而禁不得从颐之学,是入室不由户也。”胡安国这里首先辩护的,正是“道统”论;这里不但批驳了陈公辅,而且驳了圣旨。他还称颂了程氏兄弟及邵雍,张载,“皆以道德名世,公卿大夫所钦慕而师尊之”,要求“下礼官讨论故事,加此四人封爵,载在祀典”,并且“裒其遗书,以羽翼六经,使邪说不得作,而道术定矣。”(同上书,卷一百八;又见《道命录》卷三)都督府(时张浚开都督府于建康)参议军事吕祉的意见,与陈公辅,胡安国各有不同。他上疏认为,六经加上《中庸》七篇,“自汉室至本朝,上所教,下所学,鸿儒硕学,端亮闳伟之士,接武于时,何尝不由此道岂特程颐而后传也。”可见他是不同意“道统”说的。但是,他对程颐还是有所肯定的,“臣窃详程颐之学,大抵宗子思《中庸》篇,以为入德之要。《中庸》曰:‘君子之中庸时中。’程颐之所以得也。”吕祉着重指责的是那些“近世小人”,他们看到程颐之学稍传,其徒杨时“名动一时”,于是就“变巾易服,更相汲引,以列于朝。则曰:”此伊川之学也。‘其恶直丑正,欲挤排之,则又为之说曰:‘此王氏之学,非吾徒也。’号为伊川之学者,类非有守之士,考其素行,盍小人之所不为。“例如,瑞安(今浙江省瑞安县)知县李处廉,”专事货赂,交结权贵,取程颐文并杂说,刊板作帙,遍遗朝士。朋比交口称誉,谓处廉学伊川。“这个李处廉已犯贪污罪入狱。这都是所谓”小人之中庸而无忌惮者也。(同上这次争论发生在张浚当宰相的时候,张浚虽然支持陈公辅的意见,但他还是允许不同意见发表。而且他对程颐的门人也不是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对待尹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原来在赵鼎未罢相之前,曾由范冲推荐,召尹焞到临安来做经筵讲官。尹焞行到九江,得知陈公辅请禁程颐之学,就停止不前,上书辞命,说:“学程氏学者,焞也。”于是,张浚就向高宗继续推荐尹焞。说他在任川陕宣抚处置大使时,得知尹焞拒不接受刘豫父子伪命,长途跋涉,逃到四川。他曾接见过尹焞观其所学所养,诚有大过人者。“建议高宗降旨让尹焞迅速就道,来临安任职。(同上)与此相比,秦桧的做法就大不一样了。他是把程氏之学作为一种罪名,用来排除异己,打击原来赵鼎所信用的人物的。这种打击是从高闶开始的。高闶原是赵鼎一派人物。赵鼎因”和议“问题与高宗,秦桧不合而被罢相(第二次罢相)后,高闶也被斥闲住。在屈辱的绍兴“和议”实现以后,高宗,秦桧为了粉饰升平,决定恢复太学(大学的地址正在岳飞的故宅),并起用高闶做国子司业。高闶卖力地做了此事之后,在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二月上表,请高宗视察太学。他的这个举动,受到了抗战派胡寅(胡安国之养子)义正词严的斥责。胡寅在给高闶的信中说:“及见请视太学之表,寅心惕然,不意阁下有所请而有斯言也。

今关河重地,悉为敌国,园陵暴露,不得瞻守,族宗拘隔,不得相见,土地分裂,人民困苦,不得鸠集,冤恨之气,外薄四海,不得伸雪。

而柄臣(指秦桧)者,方且施施然厚诬天下,自为有大功乎今阁下目睹忘仇逆理,北面事敌,以苟宴安之事,犹偃然为天下师儒之首,既不能建大伦,明天人之理,以正君心,乃阿谀柄臣,希合风旨,求举太平文具之典,又为之词云云,欺天罔人孰甚焉,是党其恶也。人皆谓阁下平生志业扫地矣!数十年之积,而一朝毁之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一)胡寅和高闶都是杨时门人,程颐的再传弟子,学术渊源相同,而政治态度却迥然相别,一高一下,一正一邪,不可同日而语。

高闶谀事高宗,秦桧如此,仍不为其所容。在高闶被他们利用之后,就被一脚踢开。在“程氏之学”的罪名之下,秦桧党人对高闶的攻击纷纷而来。先有御史中丞李文会弹劾高闶“录程颐之学,徇赵鼎以邀名”,即罢高闶出知筠州,接着又有右正言何若上书:“自赵鼎倡为伊川之学,高闶之徒从而和之,乃有横渠(即张载)《正蒙》书圣传十论,大率务为好奇立异而流入于乖僻之域,顷缘闶为国子司业,学者争投所好,于是曲学逐行”,他要求高宗“申戒内外师儒之官,有为乖僻之论者,悉显黜之”,高宗认为“若所论甚当”,并指斥程颐“不识大体”;其后,又有御史中丞杨愿大放厥词:“数十年来,士风浇浮议论蜂起,多饰虚名,不恤国计。沮讲和之议者,意在避出疆之行;腾用兵之说者,止欲收流俗之誉;甚者私伊川元佑之说,以为就利避害之计,慢公死党,实繁有徒。愿下臣章,揭示庙堂,俾中外洗心自新,以复祖宗之盛。”这是把伊川学说看成是“和议”的障碍。对这一派投降的胡言,高宗欣然“从之”。(同上书,卷一百五十二)可见,秦桧一党对高闶的攻击,同胡寅时高闶的斥责,是根本不同的。胡寅是斥责高闶为投降派效劳而不合程学之“义理”;而秦桧党人则以程学的罪名来排斥异己,为其投降活动服务。

直到秦桧死后,才有人指出“向者朝论专尚程颐之学,有立说稍异者,皆不在选;前日大臣(抬秦桧)则阴佑王安石,而取其说稍涉程学者,一切摈弃”为偏颇,而主张“精择而博取,不拘一家之说,使学者无偏曲之弊,则学术正而人才出矣”。这个建议得到高宗的赞同,他说:“赵鼎主程颐。秦桧尚安石,诚为偏也。卿所言极当。”(同上书,卷一百七十)至此,程学之禁才稍弛一些。但说秦桧崇尚王安石,纯属无稽之谈。高宗曾同秦桧一唱一和地说:“言者多功朕变法。朕思祖宗之法已善,岂宜轻改”秦桧说:“遵先王之法而或过者,未之有也。”高宗说:“然!”(同上书,卷一百五十二)一味屈膝投降,苟且偷安于东南一隅的高宗和秦桧,岂可与不安于积弱积贫而力求变法图强的王安石同日而语但是,如果反过来说高宗,秦桧是“尊程反王”(《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六节),也是不符合实际的。这种说法,是按照“唯心-保守-投降”的公式推导出来的。程颐学说是唯心主义,但把它同南宋的投降派等同起来,则是没有根据的。作为民族败类的秦桧,并无一定的学术思想信仰,很难把他归到哪一个学派。他反程学是出于政治目的,是为了排斥赵鼎一派人物和实现“和议”。而上文提到的程学的传人,如尹焞,胡安国,胡寅父子,都是具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而尊崇程学的赵鼎,则是抗战派的政治代表之一。在此以后,道学家中主张抗战者也不乏其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ErnestHemingway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 不忘初衷

    不忘初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观,却总会不经意地为了某个人而打破。有那么一个人,你可以不用背诵就深深地记住了他所喜欢的一切。吴雪愿意为了韩明曦化作飞蛾扑火,等待她的或许是灰飞烟灭,又或许是涅槃重生。她跌跌撞撞,徘徊不前,直到最后还是斩不断那根情丝。她和他阴差阳错下竟然都为了对方放弃了清华,不得不说,年少的他们真的很倾狂!但又让人忍不住嫉妒。“吴雪,这是今天的。”徐嘉伟拿着一个粉色信封,站在阳光下,静静地注视着吴雪……他的爱让她感动,但也仅仅是感动而已。多年后的吴雪默默地注视着远方,她嘴角上扬。不忘初衷,方得始终!
  • 异世灵武战尊

    异世灵武战尊

    醒掌天下权,非吾所愿。醉卧美人膝,酒不醉人人自醉。再世为人,只欲在这异世独领风骚,引世间红颜竞折腰!(YY,后宫。主角嬉游于花丛之间,虐尽所谓“天才”的故事!还犹豫什么?收藏起,养着。谢了!)
  • 逆命天机

    逆命天机

    命运注定他不能平淡度过一生。天煞孤星之命,阴阳天眼之身,天煞注定他一生孤寂,而天眼又注定他一生不凡。为了一个改变这天煞命格的机会,十八年的苦苦磨练,生死边缘却始终无悔。然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改变命运吗?随着龙逍的逆命,一切只是开始。佳人、宿命、恩怨、情仇......命运之轮由此旋转
  • 陌上花开鸢尾晴

    陌上花开鸢尾晴

    当旋律变成回忆,当暖风吹拂而来.五月雪花坠落,鸢尾花开。宇宙之间,三朵爱丽丝齐齐盛开,紫色爱丽丝代表神秘、守护,米黄色爱丽丝代表纯真、善良,蓝色爱丽丝代表空明、开朗活泼。再遇故人,谜团接重而来,哥哥被好姐妹亲手杀死,良师墨发瞬间成白发,萧雨宁成为残疾人,政局动荡,夏柠槿肩负重任,昔日姐妹已是仇人。看尽沧海桑田后,她嫣然道不管你还相不相信我们的友谊,请你记住,只要你回头,我还会在那里等你。千帆过尽后,她站在海边轻声道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要翻了,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尝尽酸甜苦辣后,她抱着一束三色鸢尾花道在一切还来得及之前,让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都知道她们有多重要。简介不佳,请看正文。
  • 除了你我什么都看不见

    除了你我什么都看不见

    “或许我会喜欢更好的人但是现在你就在我身边像闪烁的星辰像珠穆朗玛峰上耀眼的雪无法忽视无法自拔而现在除了你我什么都看不见。”
  • 四川曲艺史话

    四川曲艺史话

    本书给了四川曲艺一个简洁、明快的艺术定义,对众多曲种进行了三级分类法,介绍了从汉代到近代四川曲艺的发展情况等。
  • 今世奇缘

    今世奇缘

    凄惨家庭,接二连三的变故,一系列遭遇成就三生三世的惊世传奇。
  • 欺逢对手

    欺逢对手

    你有没有遇到那样一个人?他一面嫌弃你胖,一面又往你碗里夹着红烧肉。他一面欺负着你,又一面对你百般宠溺。他总站在你不远不近的地方看着你。你笑的时候,他打击你。你哭的时候,他哄着你。你沮丧的时候,他眼底埋了明亮的太阳。你开心时,他眼底又藏了弯弯的月亮。我的纪恒曦就是这样的人。
  • 末世涅槃者

    末世涅槃者

    因为老瞎子的预言而存活下来的我,接受了生化的洗礼而进化的我接收到了来自异世界的信号,一路披荆斩棘,为了理想我可以付出无限的热忱,为了理想我也可以挑战一切的困难!我,莫小虎,即将用自己的双手在生化的世界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