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4500000023

第23章 王安石教育语录分类解读(1)

(一)关于哲学观点和人性论

原文(1)五行,天所以命万物者也,故初一曰五行。(《临川文集》第六十五《洪范传》)

原文(2)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何也?五行也者,成变化而行鬼神,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同上原文(3)道有本有末。本者,万物之所以生也;末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本者,出之自然,故不假乎人之力,而万物以生也。末者,涉乎形器,故待人力而后万物以成也。夫其不假人之力而万物以生,则是圣人可以无言也无为也。至乎有待于人力而万物以成,则是圣人之所以不能无言也无为也。 (同上卷六十八《老子篇》

注释

老子反对“有为”而主张“无为”,所以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为政》)“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贪损》)“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论德》)他的意思,凡涉乎形器的,都“不足言”“不足为”,故主张去礼乐刑政而唯道之是崇。王安石这段话都是批评老子,针对“无为”而说的。

原文(4)夫毂辐之用,固在于车之无用;然工之琢削,未尝及于无者,盖无出于自然之力,可以无与也。今之治车者,知治其毂辐,而未尝及于无也,然而车以成者,盖毂辐具,则无必为用矣。如其知无为用,而不治毂辐,则为车之术,固已疏矣。今知无之为车用,无之为天下用,然不知所以为用也。故无之所以为车用者,以有毂辐也;无之所以为天下用者,以有礼乐刑政也。如其废毂辐于车,废礼乐刑政于天下,而坐求其无之为用也,则亦近于愚矣。(同上《老子篇》)

注释

“毂”音谷。轮之正中曰“毂”,空其中,轴所贯也。“辐”音福,“辐”谓轮中直木,一端贯轮,一端贯毂。老子主张“无”的学说,所以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王安石针对这个学说而加批驳。

原文(5)道者,万物莫不由之者也;命者,万物莫不听之者也。器者道之散,时者命之运。由于道听于命而不知者,百姓也;由于道听于命而知之者,君子也。道万物而无所由,命万物而无所听,唯天下之至神为能与于此。(同上《洪范传》)

原文(6)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故于乾也,自强不息,然后厚德载物,故于坤也,君子以厚德载物。(同上《易象论解》)

原文(7)万物莫不有至理焉。能精其理则圣人也。精其理之道,在乎致其一而已。致其一则天下之物可以不思而得也。《易》曰:“一致而百虑。”言百虑之归乎一也,苟能致一以精天下之理,则可以入神矣。既入于神,则道之至也。 (同上卷六十六《致一论》

注释

《易系辞传》下云:“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王安石推论其说,作《致一论》。

原文(8)夫身安德崇而又能致用于天下,则其事业可谓备也;事业备而神有未穷者,则又当学以穷神焉。能穷神则知微知彰,知柔知刚。夫于微、彰、刚、柔之际,皆有以知之,则道何以复加哉!圣人之道,至于是而已也。(同上注释《易经系辞传》下云:“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又云:“穷神知他,德之盛也。”又云:“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原文(9)龙善变,而尚变者,天道也。(同上卷六十三《河图洛书义》

原文(10)气之所禀命者,心也。视之能必见;听之能必闻;行之能必至;思之能必得;是诚之所至也。不听而聪,不视而明,不思而得,不行而至,是性之所固有而神之所自生也,尽心尽诚者之所至也。故诚之所以能不测者,性也,贤者尽诚以立性者也,圣人尽性以至诚者也。神生于性,性生于诚,诚生于心,心生于气,气生于形,形者,有生之本(同上卷六十六《礼乐论》)

原文(11)夫太极者,五行之所由生,而五行非太极也。性者,五常之太极也,而五常不可以谓之性,此吾所以异于韩子。且韩子以仁义礼智信五者谓之性,而曰天下之性恶焉而已矣。五者之谓性而恶焉者,岂五者之谓哉!孟子言人之性善,荀子言人之性恶。夫太极生五行,然后利害生焉,而太极不可以利害言也。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此吾所以异于二子。且诸子之所言,皆吾所谓情也,习也,非性也。扬子之言为似矣,犹未出乎以习而言性也。(同上卷六十八《原性篇》)

原文(12)性情,一也。世有论者曰:性善情恶,是徒识性情之名而不知性情之实也。喜、怒、哀、乐、好、恶、欲未发于外而存于心,性也;喜、怒、哀、乐、好、恶、欲发于外而见于行,情也。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故吾曰:性情,一也。

故此七者,人生而有之,接于物而后动焉。动而当于理,则圣也贤也,不当于理,则小人也。盖君子养性之善,故情亦善,小人养性之恶,故情亦恶。(同上卷六十七《性情篇》)

原文(13)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吾是以与孔子也。韩子之言性也,吾不有取焉。然则孔子所谓“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何说也?曰:习于善而已矣,所谓上智者;习于恶而已矣,所谓下愚者;一习于善,一习于恶,所谓中人者。上智也,下愚也,中人也,其卒也命之而已矣。有人于此,未始为不善也,谓之上智可也;其卒也,去而为不善,然后谓之中人可也。有人于此,未始为善也,谓之下愚可也;其卒也,去而为善,然后谓之中人可也。惟其不移,然后谓之上智;惟其不移,然后谓之下愚,皆于其卒也命之,夫非生而不可移也。(同上卷六十八《性说》

注释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

《阳货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见语上也。”(《论语》《雍也篇》)

原文(14)且韩子之言弗顾矣,曰:“性之品三,而其所以为性五。”夫仁义礼智信,孰而可谓不善也?又曰:“上焉者之于五,主于一而行之四;下焉者之于五,反于一而悖于四”;是其于性也,不一失焉而后谓之上焉者;不一得焉而后谓之下焉者,是果性善而不善者习也。(同上注释详见韩愈教育语录篇。

原文(15)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言相近之性,以习而相远,则习不可以不慎,非谓天下之性,皆相近而已矣。 (同上卷七十二《再答龚深甫论语孟子书》)

原文(16)贤者之所以贤,不肖者之所以不肖,莫非性也。贤而尊荣寿考,不肖而厄穷死丧,莫非命也。孟子之言性曰:“性善”。扬子之言性曰:“善恶混”。孟子之言命曰:

“莫非命也”。扬子之言命曰:“人为不为,命也。”孟扬之道,未尝不同,二子之说,非有异也;此孔子所谓“言岂一端而已,各有所当”者也。孟子之所谓性者,正性也。扬子之所谓性者,兼性之不正者言之也。扬子之所谓命者,正命也。孟子之所谓命者,兼命之不正者言之也。(同上卷六十四《扬孟篇》)

原文(17)夫人之生,莫不有羞恶之性。有人于此,羞善行之不修,恶善名之不立,尽力乎善,以充其羞恶之性,则其为贤也孰御哉?此得乎性之正者,而孟子之所谓性也。有人于此,羞利之不厚,恶利之不多,尽力乎利,以充羞恶之性,则其为不肖也孰御哉?此得乎性之不正,而扬子之兼所谓性者也。(同上注释“御”即反对的意思。

原文(18)有人于此,才可以贱而贱,罪可以死而死,是人之所自为也;此得乎命之不正者,而孟子之所兼谓命者也。有人于此,才可以贵而贱,德可以生而死,是非人之所为也;此得乎命之正者,而扬子之所谓命也。今夫羞利之不厚,恶利之不多,尽力乎利,而至乎不肖;则扬子岂以谓人之性,而不以罪其人哉?亦必恶其失性之正也。才可贱而贱,罪可以死而死,则孟子岂以谓人之命,而不以罪其人哉?亦必恶其失命之正也。(同上注释“皋”音罪,古文罪字通用。

解读王安石并非单纯的哲学家,所以他的哲学思想都是片断的,没有显着的系统。不过从他所着的《洪范传》、《易象论》、《致一论》、《老子篇》和《河图洛书义》中,也可看出他的哲学观点的大概。在《洪范传》中,他说五行是一切万物的根源,能发生变化而不穷,所谓“五行,天所以命万物者也”,“五行也者,成变化而行鬼神,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在《易象论》中,他说“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

在《致一论》中则认为“万物,莫不有至理”,能精其理,就是圣人,“精其理之道,在乎致其一”。他根据《易经》“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的说法来说明百虑要归乎一。在《老子篇》中,他竭力反对老子“无为”主“无”的学说,认为“道有本有末,本者,万物之所以生也;末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本者,出之自然,故不假乎人之力,而万物以生也;末者,涉乎形器,故待人力而后万物以成也。夫其不假人之力而万物以生,则是圣人可以无言也无为也;至乎有待于人力而万物以成,则是圣人之所以不能无言也无为也。”在“《河图洛书义》”中说:“龙善变,而尚变者,天道也。”以上这些说法,都可看出他认为万物的根源就是太极,由太极而生五行,由五行而能发生变化以至无穷,同时也说明了万物之所以生是不依靠人力的,而万物之所以成,是有待于人力的。他肯定了万物的独立存在,同时也肯定了人的能动作用,所以他的哲学观点,有唯物主义倾向。他的人性论和政治主张,都是以此为根据的。

王安石的人性论既然从他的哲学观点出发,所以认为:“太极者,五行之所由生,而五行非太极也。性者,五常之太极也;而五常不可以谓之性。”他根本反对韩愈的论性,对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恶等说法,也都不同意。他根据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主张,对“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和“上智与下愚不移”作了比较正确的解释。他认为习于善则为上智,习于恶则为下愚;或习于善,或习于恶;则为中人。上智、下愚与中人,都看人习于善或恶而决定。假使为善的上智,最后去而为不善,就可谓之中人;假使为不善的下愚,最后能去而为善,亦可谓之中人。惟因上智为善而最后不移,所以称为上智,惟因下愚的为恶而最后不移,所以称为下愚,上智与下愚,并非“生不可移”的。这样就肯定了人并非生而就有不可移的上智和下愚,完全在乎所习如何,这种解释是历来儒家各说所没有的,值得教们重视。

王安石认定性的善恶完全在于所习,因而进一步肯定人性是无善无恶的。只是因情的关系,与外界事物相接触,因感染不同而有善恶的区别。性与情本是一体的,喜、怒、哀、乐、好、恶、欲存于内而未发的时候,谓之性;喜、怒、哀、乐、爱、恶、欲发于外的时候,谓之情。

所以作为情本体的性本无善恶,只因有能动作用,动而有感染,感染的合理与不合理,就形成善恶的区别,所以他认为性是情的本体,情是性的运用,而性是起能动作用的。他从这种见解出发,否定了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恶”以及韩愈“性三品”的论点。他的人性论,过于重视环境影响,有环境决定论的意味。

(二)关于教育目的与作用

原文(1)人之才,未尝不自人主陶冶而成之者也。所谓陶冶而成之者,何也?亦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所谓教之之道者,何也?古者天子诸侯,自国至于乡党皆有学,博置教导之官而严其选,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皆在于学。士所观而习者,皆先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其材亦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临川全集》第三十九卷《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原文(2)方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非有教导之官,长育人才之事也。唯太学有教导之官而亦未尝严其选。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未尝在于学,学者亦漠然自以礼、乐、刑、政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当知也。(同上原文(3)学者之所教,讲说章句而已,讲说章句,固非古者教人之道也。近岁乃始教之以课试之文章。夫课试之文章,非博诵强学穷日之力则不能。及其能工也,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故虽白首于庠序,穷日之力以帅上之教,及使之从政,则茫然不知其方者皆是也。(同上注释“白首”犹言白发。

同类推荐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

    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

    本书是国内著名教育专家陶继新先生与近年来在国内教育界名声渐起的阳光女校长——张萍女士关于学校管理的精彩对话,是人生、阅历迥然不同的两位智者的管理经验和人生体悟的感言集。本书包括8章40节,陶继新先生与张萍女士以凝练的笔法、精妙的话语,深刻的认识,对领导哲学、人才理念、办学精神、课程建设等都提出许多真知灼见,书中所谈到的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管理模式、教师发展等诸多问题,都是时下校长们所关心的问题,从中也再次印证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相信很多校长从中可以学到真正的治校之道。
  • 多维视角下的汉语修辞学

    多维视角下的汉语修辞学

    在现代社会,运用语言的第一要求应当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简言之,就是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优美、妥帖永远是修辞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语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具备健康人格的现代人。或者说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应当是一种综合人文素养,是一种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即使孩子是班上成绩最差的。他依然可以有辉煌的将来;没有大智慧,即便孩子在校的成绩再优秀,将来也可能泯然于众。因此。所有的父母和教师都应当重新来学习儿童教育这门专业的功课。
热门推荐
  • 逆天九尾灵狐

    逆天九尾灵狐

    顾雪巧,大一学生只是一个普通户口的一个女生,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却被贩卖。在车祸发生之前。她意外穿越到哪个王朝?遇见了冷酷王爷。骄阳似火的云傲天。穿越到九尾狐身上会发生怎么样的情节?本文有点虐。。。
  • 魔法境界线

    魔法境界线

    这是一个自成体系的魔幻现实主义故事,也是英雄们勇敢与命运战斗的高层次战争。他们也许只是凡人,但却有容得下宏大世界的梦想。各怀梦想的人们通过接触与交错,谱写了一出出冒险、爱情、争斗的史诗,最终,大家慢慢看到了梦想世界的真面目,人们以为可以捉住一切,但是,世界却先一步变化了,再一次遁入到更深的黑暗之中……想要扭转全局,英雄们需要得到名为DIMENSION的助力,那既是一种境界,亦是登上时代之巅的钥匙。它在哪里?就在阻隔着真相的那扇心灵大门后面。
  • 财商培养小故事

    财商培养小故事

    本书选编了几十个有关培养中小学生财商的故事。通过阅读此书,为孩子正确认识金钱、消费和如何理财。主要培养孩子的财富意识,为未来生活打好基础。
  • 华光宝鉴

    华光宝鉴

    妙音妙缘有妙法,妙善慈悲结妙人;三修六道同一路,路路通达皆我门。几句谶言,引住几多凡人,驻足的期盼,便是命运发出的微笑。这本书里有热血、有战斗、有奇遇、有苦修,有权利欲望,还有爱恨情仇,但更多的是真实,是现实,让我们都沉下心来吧。新作者新作品,敢请各位书友屈尊支持,小道感激不尽。书友群:437365209欢迎各位书友来此倾囊献言
  • 宿舍704

    宿舍704

    戛然而止的声音——一步,两步,,,她来了!
  • 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

    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天飞舞

    九天飞舞

    逆转修为,踏天而上,批掉荆棘,斩碎过往,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令的每个人都感觉到热血沸腾,这也是一个神奇的传说,没有人超越的高度。上官飞天峥嵘一生,将一切都给掌控在手中,令的天地颤抖,令的大地震动,刀锋所指,所向披靡。
  • 木仙府种田纪事

    木仙府种田纪事

    一位亲情爱情都严重缺失的二十六岁女子,大学毕业后无意中得到一枚拥有储物和种植双重功能的空间戒指,于是自我放逐的在全国各地游荡,摄影绘画。后来身心疲惫,想要找个风景秀丽的山村隐居之时,却意外的穿越到一个物种极度贫乏的异时空,一时之间,她空间内原本极为普通常见的水果、蔬菜、水稻都成了独一无二的巨宝。这是命运的另一场考验?还是上天的神来之笔?是隐居山村,过平静自在,衣食无忧的日子?还是拿出物种,广播天下,造福百姓?她,一介身怀巨宝的弱女子,究竟该何去何从?(本文慢热,无宫斗宅斗,以温馨居家为主,盖房种地、收养孩子、周游天下!!!书友群号:四二七三七七九六,欢迎喜欢本文的朋友们聊天啊!)
  • 星魂仙途

    星魂仙途

    何为凡人,何为仙,岂闻韶华尽何华。回首沧桑,此恨绵绵,风月如剑,看我破天。道不尽仙殊途,尽人间。万世沉浮,兴衰荣辱,千百万年似弹指一瞬间。破空而去亦难忘,几番寒暑生死劫,终迎回归日。不愿长生,只愿共生,不争百世,只争一世,不求永恒,只求今生横卧九天的星辰龙,蛰伏深渊的幽冥噬魂蛟;这是个血脉,星魂至上的世界,但大道三千,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大道穹天,唯仙独孤。永生春秋,朝夕争雄。仙苍漫漫何其茫,上古岁月谁探荒?武之巅峰破星潭,道陨阳消笑蚁洼。渺渺万千界域,大仙横世纵行九天外,百世逍遥,无双怪奇迹途鸿!仙,从来在人间。这是一个天孤仇望黎的小仙神途。
  • 莫让真心散像沙

    莫让真心散像沙

    异性恋?11?还是双性恋?兮颜从懵懵懂懂就一直喜欢着他,相爱没多久就分手了她迷失了,也堕落了,在她最难过的时候,一个人又走进她生活,陪着她度过最艰难的时光,却也不是那个陪她一直到最后的人.她认真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别人眼里她跟她的女友好的像是11,她可以为她做任何事,包括出卖自己的身体,不惜跟一个比自己爸爸还要大的人去发生关系去帮助她!可是换来的却是一场欺骗,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身痛莫大于心死,她开始玩心计,玩感情,变得腹黑...听说深爱是场谋杀,谋杀的不仅是身体,更重要是心里!心死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在受伤,难过绝望的时候,总是有一个小女孩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在兮颜的视线里,没有对话,更多的是眼神交流,别人看不见,是幻觉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