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6800000002

第2章 记忆深处的烙印(1)

我能想起的事,也就七八岁时的光景,再往前便混沌一片模糊不清了。七八岁应该上学了,家里虽然穷,但还是用五十斤谷子抵一年的学费送我去念私塾。正规学校那时只在城里有,我们管那叫“洋学堂”,我们村子里只有私塾,教书先生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听说以前中过秀才,清朝早没了,他还留着小辫子穿马褂,那模样怪怪的,挺吓唬人,平时我们村大人小孩见了他都得恭敬地停下来喊“先生”。第一天上学新鲜,所以印象深,先生在黑板上写的两个字“天、地”,我到现在也没忘。第二天学的什么就想不起来了,再后来就学什么“人之初,性本善”……记不住,打手心,我就不喜欢了。我爱漫山遍野跑,抓蛐蛐,捉泥鳅,斗蟋蟀,那多自由自在呵。

我性子野,那是因为打小就没人管。我父亲在我出生几个月时就死了,说是病死的,什么病,怎么得的,也许有人告诉过我也许没人说,反正我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倒是爷爷的一番话不用想也记得清清楚楚。我爷爷说我们姓朱的原是村里大户,后来人丁凋零,反而排在了外迁来的姓郑的姓周的后面了。这话不是爷爷乱说,要不然我们村怎么叫朱家村而不叫郑家村或者周家村?我爷爷他那辈还有四个亲兄弟,可是到了我这一辈,我的堂兄弟加起来也只有四个,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我爷爷说没准是我哪个老祖宗做了什么缺德事,结果报应在后辈身上。“孙子,你给我记住了,人不能做坏事,做了坏事是要断子绝孙的!”爷爷说这话时哭得那凄惨,直到现在还让我做噩梦。

父亲的模样我是没印象了,母亲的模样我也记不清楚了。我父亲死时我还在吃奶,我母亲把我一扔,改嫁到邻村去了。我不怪她,她还年轻,没理由守着孤老头和小屁孩儿辛苦一辈子。小时候看别人家的孩子有妈妈疼,我心里很羡慕,就借口肚子饿偷偷跑去邻村找我妈,她也管我一顿饱饭,但没给我什么好脸色。她嫁过去后又有了几个孩子,日子过得也不容易,她怕对我好了我会粘上她。她爱理不理的我也就死心了,没好意思再去找她。慢慢的,也就把她的模样给忘了。

有印象的只有我爷爷一个人。农村人结婚早,别人的爷爷正当壮年,我爷爷却满脸皱巴巴的跟核桃似的,牙也掉光了,看起来比隔壁四世同堂的郑老爷子还老。我也不知爷爷到底多少岁,光听他说清朝哪年生的。听人说我爷爷结婚不迟,但光开花不结果,一直到四十多岁才得了我父亲,还难产,我父亲一条命是用我奶奶的命换来的。我爷爷瘦得跟竹竿似的,出门的时候遇上刮大风,我都要紧紧地抓住他的手,生怕他被大风吹走了就再没有人张罗我吃饭了。爷爷整天愁眉苦脸地捧着烟袋,咳咳地抽,然后吐一口痰在地上,一副痨病样,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把我从吃奶的孩子拉扯过来的。

我们爷孙俩老的老小的小,祖上留下来的那点田也没法种,就拿去租给别人换点钱,爷爷拿着这点钱就带我去赌场。我记得爷爷常跟我说:“孙子,你给我记住了,长大以后,嫖、赌和大烟,这三件你碰也不要碰,那都是破落门户的缺德事,做了是要遭报应的!”我就不明白爷爷为什么还要老带我去赌场。问他,他也不说话,拿起烟杆子就往我身上招呼。爷爷赌得很小,不管输赢都停手,然后手里捏着筹码在赌场里逛来逛去,好像找机会赢钱似的。在赌场赌钱,赌场免费供饭。赌场的人说爷爷人老成精,把赌场当饭馆了。爷爷听了只是嘿嘿笑,不接话茬。说归说,赌场的人倒也没有往外赶我们爷孙。

我不喜欢读书,爷爷开始时不答应,他对我说:“孙子,你好好读,将来长学问了做大官,给祖宗挣脸。”我也想给祖宗挣脸面,但不知怎么的,我一坐在学堂里听先生摇头晃脑念书,就像听见蚊子嗡嗡叫,我的眼皮就直打架,头也小鸡啄米似的在桌子上“乒乒乓乓”地磕,先生不乐意,老把我抓起来打手心。那戒尺是竹板做的,“啪啪”地打在手心上,疼,我只好逃学,往山里钻。不敢回家,也不敢待村里,不然被爷爷捉到除了打一顿还要往学堂里赶,那多不划算。往大山里钻爷爷就找不着了,等到太阳下山了我才慢吞吞地回去,免不了打,免了上学堂也好。我平时还算听话,也不知怎么了就铁了心不上学,爷爷拿我没办法,骂了句:“没出息的东西,看你也就是泥腿子的命。”就不再往学堂赶我了,又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山上乱跑,就让我跟人结伴上山打柴禾、学做扫帚、插秧。我倒觉得做这些比认字有意思得多。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了。那天,那天我记得很清楚,因为那天是个特别的日子,特别得让人一辈子也忘不了。那天早上下了阵雨,后来出太阳了,天气暖融融的,有点风,风里有雨后泥土的那股腥味,爷爷和村里的老人在村头的凉亭里抽烟聊天,我在凉亭不远的地方割草,来了几个穿得像行商模样的人,到凉亭里给老人们敬烟问话,我好奇,也跑了去,站在爷爷背后假装给爷爷捶背。商人模样的人问路,也谈庄稼收成,又打听附近有没有国民党部队。老人们都摇头,说:“没有国民党兵,”猛吸了两口纸烟又接着说,“乡里派壮丁倒是常有的事,娃娃去了就没见过回来的,不是在打仗吗,也不知是死是活。唉,不知这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让老百姓不用这么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几个商人模样的人互相看着笑了,说:“就快了,就快了。”说着站起来向老人道了谢匆匆忙忙走了。他们走了我也回去继续割草,直到爷爷喊我回去准备午饭。

我正准备坐下烧火,就听得隆隆的声响,起初以为是老天打闷雷,但那声音不停,反倒越来越响,从远处一路过来,我感觉地在动,再一看,桌子上的碗筷、爷爷的烟杆,都在桌子上扑突突地跳。我和爷爷连忙跑出门,不光我们,全村的人都跑出来了,一个个站在家门口伸着脖子张着嘴瞪着眼睛朝村口看。虽然早上刚下过雨,但村口那里却黄尘滚滚,响声也是从那儿来的,那感觉就像是有什么怪物把地翻了个遍,边翻边往村里来。等到可以看明白了才知道不是什么怪物,是人,好多的人。前面是汽车骡马拉着大炮小钢炮还有用帆布盖着的一箱箱东西,那时不知道那些是什么,现在知道是军火;车马后面是跑步的人,都穿着黄衣裳,戴着帽子,绑着腿,背着包,扛着枪。这些车、马、人,也不知打哪儿就天兵似的突然出现,一直走了三天三夜没有断,密密麻麻排着队走,就像要下雨时搬家的蚂蚁,我这一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多的人。

我爷爷说:“哦,又要改朝换代了,这回是谁坐龙椅?”改朝换代我知道,村里戏台上老演,几个人画着脸,背着旗,你一枪,我一刀,谁打赢谁坐江山。这回可和戏里有点不一样呵,这回是跑,没有打,还有他们的衣服也没有戏台上的好看。正想着,就看见早上那几个“商人”走了过来,这会他们穿的也是黄衣裳。村里老人连忙拉住他们打听怎么回事,他们说:“老人家,你们解放了。”我们才知道,这些兵是解放军,是毛主席的队伍,是为了穷苦百姓解放全中国的。“解放”这词新鲜,头一次听还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不知怎么的听了就觉得说不出来的兴奋,连着几天我都在心里反复念叨。

那几个化装成商人的解放军说了一会儿话后就急匆匆往前走了,村里老人聚在一起议论开了:“这支队伍以前听说过,说是土匪强盗凑一块扯旗造反,什么‘共产共妻’,是强盗中的强盗,连国民政府都对付不了。怎么今天见着了,没有觉着土匪欺男霸女的狠劲,反而觉着一股亲切劲?”土匪我见过,平时躲在山里抢过路的,饿极了也下山到我们村里抢东西,都是晚上来,还用黑布蒙面,生怕白天下山时被人认到给抓到衙门去或者被村民打个半死。这解放军确实一点也不像土匪强盗,他们白天来,没蒙面,不抢东西,边跑边笑着和村民打招呼,连喝口水都客客气气:“大叔,大婶,能给点水喝吗?”问村里人拿东西都给钱。三天呵,每天早、中、晚,一到做饭时间就有几个解放军拎着袋子往村里人家跑,进门就问:“老乡,有没有粮食?有没有青菜?有,称来,给,这是钱。”到了最后,能吃的,包括地里的全都被他们买光了。

家里没有吃的,爷爷只好带我进城去买。路过赌场,看见赌场没开门,爷爷问怎么回事,赌场的人说新政府禁赌,不让开。爷爷说:“好,禁得好。”说完转身走,走着走着,就流起眼泪来。我心想,既然是好事你还伤心什么?我没吱声。别看爷爷平时疼我,可他不顺心时看我就不顺眼,没事也冲我发火,我要再多嘴问东问西的那还不得讨他几下烟杆打?快到米铺时,爷爷用手背抹了眼泪,说:“孙子,你的好日子到头了。”我想爷爷今天有点糊涂了,明明是到米铺了,怎么说成“好日子到头了”?

称完米回家,爷爷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老得走不动路了,搭着我的肩膀,走三步喘一口气,走走停停,到家都过了晚饭时间。我去做饭,爷爷就坐在桌子旁边一声不响地看我,看着看着,又开始流眼泪。长这么大我头一回看见爷爷这样,看起来有点呆傻又有点疯癫,有几分像隔壁家的郑老爷子。郑老爷子早些年痴呆了,谁也不认得,看人吃东西就逮着人喊爹妈,流着口水讨吃,也不管被逮着的是大人还是孩子,更糟的是拉屎拉尿也不选地方,也不脱裤子,蹲着就拉,弄得一身又脏又臭的谁也不待见。爷爷看上去比郑家老爷子还大些年纪吧?一想到这我就心惊肉跳的,做事也不顺,烧火烫到手,切菜切到手。

后来爷爷就睡着了,谁知道爷爷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

爷爷没了,我成了孤儿了,好在我也快十二岁了,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我上山挖竹笋、采蘑菇黑木耳、扎扫帚、摘茶叶,挑到城里走街串巷去卖。第一次卖的是扫帚,村里人都说我扎的扫帚结实耐用,可是我挑了一大挑扫帚从城东到城西绕了一大圈,一把扫帚也没有卖掉,原封不动又全都挑回头。上了渡船,船老大眼睛都瞪起来,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没人买,船老大问,你怎么吆喝的?我说我没喊。船老大说:“嗨,你得吆喝,不然人不知道你挑来卖的,还当你送货的。你喊两句我听听,要大声点。”哦,原来是要吆喝,连这都不懂就学人卖东西,臊得我脸直发烫。想试着喊两声,嘴巴张了张,可不知怎么的,声音卡在喉咙里出不来。船老大笑了,说:“第一次吧,都是这样,以后慢慢会习惯。”看我没开张,船老大也不收我渡船费。

第二天又挑了扫帚进城,这回我不像第一天那样挑了扫帚赶路似的只管低头走,这回我在小巷子里慢吞吞地转悠。好几次我鼓足劲了想吆喝一声,可气一到喉咙口,泄了,反倒把嗓子痒痒得难受。后来有个老奶奶注意到我,问我扫帚是不是卖的,我赶紧说是,老奶奶就让我拆两把给她。她给我两毛钱买两把扫帚,我给她三把扫帚,老奶奶说:“咦,你的扫帚怎么卖这么便宜?”我光笑,没说话。有人买了,我那个激动呵,别说多给她一把,我差一点想一挑全都给她了。

老奶奶这一喊,她的邻居听见了,那些阿婆大婶小媳妇都放下手中的活计从各自的家里出来,看我扫帚扎得又大又结实,两把顶别人的三把用,价钱却正好反过来,她们都乐意掏钱买两把,不,是三把。呵,我本来想解释的,可看那么多人来买,我一激动,结结巴巴的,话都说不清楚了。又想,便宜卖总归比再挑回头强吧。就便宜卖了。一挑扫帚不一会儿就卖完了,没买着的喊我明天再来,呵,我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我兴冲冲地回头,船老大看我空了挑,就对我说:“今天都卖了?是吧,做生意哪有不吆喝的。”看他那得意样我都不好意思了,没敢告诉他我其实没有吆喝。我嘿嘿笑一笑,点点头说有人喊我明天再去。船老大笑了,说:“那你明天还得去,做生意讲究实诚,货要好,信用也得好,有这两点,人以后就认准你了。”我来得早,渡船的人不多,船老大闲着,就给我讲了好些生意经,还说好些大商人就是这么白手起家的。呵,我可没敢想当什么大商人,一挑扫帚就这块儿八毛的能养活自个儿我就知足了。过了岸后,我付了双份渡船费,说把昨天欠的给补上。船老大看我心诚,也就不推让,收了。

有经验了我也敢吆喝几声了。我以为天天都能卖得完,可哪知道更多的时候还是卖不完。一般人家里扫帚用不多,街上三天两头的又有人挑出来卖,一般人家也用不着多买着储备。我吆喝了半天卖不了几把,就挑了到店铺去,这也是主意多的船老大给我支的招。小吃店、米店、杂货店、水果店,开门做生意人来人往,一天要扫几趟地,扫帚用的量大。都说做生意的人精,一点没错,一把扫帚讨价还价,最低的只出五分钱。有时候不想再挑回去,就卖给他们,有时候觉得不甘愿,我就挑回去过些天再挑出来卖。最开心的是遇上解放军出来买,他们买得多还不跟人讨价还价,问一下价钱,觉得合适,手一挥,让挑着跟他走。有一次买了我什么东西记不清了,我一路跟着到他们库房,正好遇上一当官的,看我大冬天的穿着露脚趾的破草鞋,一问知道我没爹没娘,就送我一双胶鞋穿,呵,把我高兴的,跟宝贝似的揣在怀里,一路上不知掏出来看了多少回。回到家打了水洗了几遍脚,这才小心翼翼地试鞋。可那鞋太大了,穿在我脚上跟一船似的,不好走,我就送给隔壁的郑老爷子穿了。我爷爷没了以后,郑家没少关照我,擀了面条,包了水饺,都会端一碗让我尝尝。

同类推荐
  •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他的事业王国为他的慈善事业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在短短的10来年中他从露宿街头的摆摊者,迅速成长为拥有几十亿资产的亿万富豪。他从挣得第一分钱开始就开始做慈善,一直以来都是以“半捐”的姿态屹立在慈善界当中,而且不是死后“半捐”而是随时“半捐”。他一直高调做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了沉寂中的富豪界。高调的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善、另类的“裸捐”,这个慈善界“非主流”的头脑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如果你对陈光标感兴趣,请不妨翻开胡洁萍所著的《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其中就有你想要的答案!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林散之

    林散之

    本书包括:奋发的青壮年时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七年流浪、高潮和衰退、灿烂晚年等篇章,介绍了林散之的一生。
  •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胡适是水,鲁迅是酒。酒虽好,有时却容易醉人;水虽淡,却又必不可少。纵观整部现代史,无论是文学变革还是北大复兴,胡适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有了胡适这汪源远流长的水域的灌溉与滋润,北大方才成为今日的北大。《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作者一路寻访胡适曾走过的足迹,在时光的荒野里捡起了他留下的点点滴滴,重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杯具了

    快穿之杯具了

    由于作者第一次,所以要慎重,此书,内容丰富,想要添剧情可和作者联系,本人QQ2997694972。。。本文乃快穿系列,当然你想怎么样也没问题
  • 爱吃粗粮

    爱吃粗粮

    本书向主妇们讲解了粗粮的营养、选购技巧、烹饪方法、食用注意事项以及一些食疗偏方等,教会主妇们用最轻松的方式,烹调出最营养的好味道。
  • 信仰圣途

    信仰圣途

    这是信仰之力的世界。这是一个“与天同齐,踏破星辰”的传奇,这有“千灾万劫,情谊永存”的同伴,有无数“弱水三千,不取一瓢”的孽缘。这里是万族林立组成的七层塔形世界,这有众神与众生的纠葛,有大陆通天路承载与终结着梦想。识海拥有整个信仰银河,齐晨从元始大陆向着神域进发时,一段荆棘与玫瑰铺就的圣道就此精彩展开。我是懒梦,为世界上所有不想懒惰的梦想加油。
  • 情深不疑

    情深不疑

    本文男女主之间没有第三者,没有父母的阻拦,也没有其他阻碍,但他们仍然不能在一起,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能完全的信任对方。
  • 魂散

    魂散

    天下第一的陆炎永昼,被天下第一宗门围杀,活着出来,但功力尽失。他开始了一条成长之路。
  • 千古第一毒后之吕雉传奇

    千古第一毒后之吕雉传奇

    这一生,她吕雉只爱过一个男人……那一年,她清纯如水,天真烂漫之际,遇见了骑着白马踏尘而来的那个人。那人承诺会爱她一辈子,而心性如同孩子一般的吕雉此时不知道,这个男人毁了她一辈子,最终逼她走上了千古毒后之路……项羽,你终是负了我……可我不后悔爱你一次……
  • 暗夜的旋律:夜冥之夜幕

    暗夜的旋律:夜冥之夜幕

    神魔人的世界,掩藏着一段无人愿意提起的过去在经历无数的难关之后真相开始慢慢显露一个惊天秘密背后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个人的背后,都有过怎么样的曾经?原来相遇不是偶然,只是命中注定有一天必然如此......“如果时光倒流一百年,我还会爱上你吗?”她不会忘记,自己曾在随风扬起的花雨里,这样悲伤的问过他......
  • 邀月莲生

    邀月莲生

    自武皇安逸与真仙洛满歌邀月之约将近万年……野心家蠢蠢欲动!神秘“魂”组织意欲何为?真仙可否现世?“追逐武皇的脚步,前进、前进、在前进!”赵小蛮语“我只想比朋友跑的快些,再快些!不是为了超越,只是多阻挡些前路的风雨坎坷,这样很暖心”王子平语“我常说相信自己的智慧,但我的心却骗了我,和你死在一起的感觉,不赖!”林淡依语“都说我我疯疯癫癫、玩世不恭,我知道这是孤独,如果,如果要让这份孤独延长万年,我希望在此之前遇上你,那怕只有一天”杭尚月语大陆风起云涌,好一幅江山如画!
  • 偶像,求绑定

    偶像,求绑定

    某相亲节目,主持人抛出问题:如果有一天偶像来到你身边,偏偏你有了蓝盆友,你还会对他动心吗?场上女嘉宾纷纷色变。只有苏落一人淡定回答“Yes”。她初中看上的偶像,十年都没有变。就凭这时间和纯度……再说,她踏马根本没蓝盆友好伐?结果,第一轮,苏落就被男嘉宾炮轰出局。随后,她就遇到了自己的偶像。
  • 炎凉岸

    炎凉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