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3600000028

第28章 毛泽东评点曾国藩政治思想(1)

【评点原文】

毛泽东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是看到了这一点的。1926年,他在广州弟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时说:“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即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这是洪秀全的手段错了。”这时他是站在同情太平天国革命的立场上,为太平天国总结历史教训的。直到晚年,毛泽东还说过:“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很厉害的人物”。

【评点背景】

中华古国五千年渊源流长,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数不胜数,而在毛泽东看来,昔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要么略输文采,要么稍逊风骚,要么只识弯弓射大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的理想事业是既会办事,又能传教,君师合一,德业俱全。

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拜上帝教,发动了太平天国革命起义,洪秀全最初以看相算命活动于粤、湘地区。主倡上帝教,又称三点击。但最终失败了,究其原因,洪反对孔孟等儒家提倡天主教,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糟粕,对学生时期的毛泽东也曾有过毒害,如“圣贤创世”的观点。1917年8月23日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写得很明白:圣人得“大本大源”以济世,贤人“略得大本大源可安民”。这种圣贤创世观,直到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才逐渐得到改造。

早年毛泽东对儒家“德政”思想也曾有过批判,而且有些见解比较深刻。他认为“以广义而言,人类无普通之道德”,“道德因社会而异,因人而异”。这不仅有发展变化的观点,而且有不同阶级有不同道德的思想萌芽。当泡尔生谈到康德“皆以为道德之本义,即在人类理性,必有其普通无异之实质”时,毛泽东在旁批注“吾国先儒之说亦然”。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对儒家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夫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作了更为猛烈的批判。那时,正值袁世凯复辟帝制、独尊儒学的时候,也是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提倡个性解放的时候,毛泽东投入了这场批判,主张个性解放,认为社会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的,个体是社会的细胞,没有个体,就没有群体,就没有社会;尊重个性,尊重人格,是社会解放的首要任务,“故凡有压抑个人,违背个性者罪莫大焉”。儒家的“三纲”、“五常”正是压抑个性的恶魔。他写道,“故吾国之三纲在所必去”,因为它与教会、资本家、君主、国家四者“同为天下之恶魔也”。“像我们反对孔子,有很多别的理由,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了二千年偶象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的。

毛泽东“精神利己主义”的本意,并不是追求极端的个人主义,而是追求一种完善的个人思想、情操、品德,以求“利他”,是“利他”和“利己”的辩证统一。故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时,倡导“高尚其精神(或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魂。”他与同学交谈通信时,多是研讨修身养性,个人品行向上,人类生活向上诸问题。1915年9月27日他在给萧子升的信中说“吾人立言,当以身心之修养,学问之研求为主,辅之政事时务。”把修身养性,寻找真理作为朋友间通信交谈的主题。他发起组织新民学会,最初也是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他对孔子的“讷言敏行”很赞美,据说后来他给女儿李敏、李讷取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儒家的思想体系是观念论,其自我修养是观念的反思,只需心怀一个“诚”字,就能恢复善性达到“仁”,毛泽东对此也是持批判态度的。他说:“吾人须以实践至善为义务”,发展自己的精神道德,身心能力,唯一的途径在于实践、天下没有“生而知之”的圣人,那种“不虑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说教,是不可信也。

早年毛泽东对儒家“德政”理论的接受和批判,无疑是他后来政治人格形成的重要渊源之一。毛泽东多次指出:“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的看法。”“仁”是儒家“德政”思想的核心。所谓“德政”即“仁政”、“仁者爱人”。毛泽东以唯物史观与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儒家“仁”的说教平分秋色有过多次批判。毛泽东说:“孔子的知(理论)既是不根于客观事实的,是独断的,观念论的,则其见之仁勇(实践),也必是仁于统治者一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的。”“‘仁’不过是实践时的态度之一,却放在‘义’之上,成为观念论的混乱思想。‘仁’这个东西在孔子以后几千年来,为观念论的混乱思想家所利用,闹得一塌糊涂,真是害人不浅。”一针见血,批判得很彻底,很深刻。毛泽东唾弃儒家的“仁”,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仁”。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写道:“我们对于反动派和反动阶级的反动行为,决不施仁政。我们仅仅施仁政于人民内部,而不施于人民外部的反动派和反动阶级的反动行为。”对于反动派或者反动阶级,在他们的政权被推翻以后,只要他们不造反,不破坏,不捣乱,也给土地,给工作,让他们活下去,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改造成新人。这是无产阶级的仁政,是真实的仁政。毛泽东的这种政治观念与政治人格,在解放初期对国民党将领及资产阶级、地主的改造中,得到真实的体现。

在对儒家“德政”思想的接受与批判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政治人格受到其多方面的影响,在毛泽东后来的政治生涯中,有着多方面的表现。其主要表现是:

首先,要有统一的思想和道德。孔子说“二道不同,不相谋”,信仰不同的人是不能相谋共事的。毛泽东接受了这个文化传统的影响;他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理论一理掌握了群众,就会化为无穷无尽的力量。他在组织新民学会时说过:“我想我们学会,不可徒然做人的聚集,感情的结合,要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如一面旗手,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在创建共产主义小组过程中,提出了“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为建党的指导思想。建国后,他教育全国人民“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强调统一思想,树立共同信仰,是统一行动,争取共同事业胜利的保证。

其次,毛泽东的政治人格重视人生的价值取向、主张并身体力行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全心全息为人民服务。儒家“德政”思想很重视人生价值取向。孔子说他自己“朝闻道,夕死可矣”。他的道就是“仁”“义”。儒家历来宣传“重义轮利”,“君子谋道不谋食”,“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去取心,行公义”等等。儒家这种“义利观”也包含着两个天系,即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强调精神、道德高于物质利益。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整体利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是儒家“义利观”进步的一面,但儒家“义利观”把道德与利益绝对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有严格的等级观念,认为“公”与“义”是君子、贤人、圣人所专有的,是天赋的,而“私”、“利”则是“小人”、“庸人”偏爱的,也是从娘肚子里就固有的。毛泽东重视政治人格的人生价值取向,首要的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入民利益工作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剿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把“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作为人民军队的宗旨,后来又写入党的纲领、章程,列为对共产党员的首要要求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求党员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等等是最卑鄙的,而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埋头苦干,是最值得尊敬的。这是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也是毛泽东一生政治人格的首要表现。

再次是毛泽东的政治人格注重人格标准和道德规范。政治人格的人生价值取向决定人格标准,道德规范。围绕“仁”,孔孟等人提出了许多人格和道德标准,诸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做到“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庸”之道是最高的道德,“知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也”,“温、良、恭、俭、让”是孔子倡导的品德。这些伦理标准,都是通向“仁”的要求。

毛泽东在长期的艰苦曲折的斗争中,在批判继承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人格标准和道德规范,并且扩展到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其人格规范主要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密切联系群众,遇事与群众商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确反遇群众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决反对派性,反对两面派行为;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对同志极端地热忱,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等等。这些伦理标准、道德规范,较之儒家的“知仁勇”、“恭宽信敏惠”等切实具体,操作性强。可以说,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伦理道德,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把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发展到“至善”的地步了。

最后、毛泽东的政治人格突出了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孔子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所谓修身,“在正其心”,使自己的心正不邪,特别是各级执政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儒家不仅指出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修养要求和修身方法,如“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见贤思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思想品德修养要求、方法。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在教师长辈面前是否虚心学习,称为“三省”,在独处幽境无人监视的环境里,也要使自己的行为一丝不苟,重视人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孟子还主张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在困难环境中有意识地去经受锻炼。在自我修养过程中,要对自己的信仰抱有坚定不移的诚意,“至诚如神”,“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在修养过程中,还须知错能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按此修身养性,自成“圣人”。孔子在总结他修养经历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经过数十年的修身,自己的本领达到了随心所欲,又不超过规矩的境地。儒家这套自我修养经,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为历代有志者所借鉴,特别是讲求民族气节,自强不息的修身功夫,为历代民族英雄所效法。

【评点解析】

毛泽东是倡导推崇创建大业的历史人物的,如秦始皇、曹操、范仲淹、曾国藩等。他推崇秦始皇,主要着眼于其对中华民族统一大业中的伟大贡献;推崇曹操,主要在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和文学修养诸方面;而推崇曾国藩,主要是因为曾氏以一介书生,危难之际举兵桑梓,率三湘子弟转战半个中国,卒成“伺洽中兴”之名将,平生著述甚丰,继承程朱道学,既会办事,又善于传教,达到了所谓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境界。所以,毛泽东青年时代与朋友议论袁世凯,孙中山、康有为、曾国藩等,得出的结论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宋代大将北宋大臣韩琦与范仲淹并称,清代大将曾国藩与左宗棠并称,而在毛泽东看来,韩、左不过是办事之人,范、曾则是办事兼传教之人。由于受过儒家教义的熏陶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青年毛泽东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像曾国藩这样人物的“立志、修身、事功”的理学精神。而洪秀全则是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不迎合当时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将其击败的。直到晚年,毛泽东还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很厉害的人物。”

儒家倡导所谓内圣外王之道。毛泽东理想中的历史风流人物,不是那种虽有大功大名但却欠于品德的豪杰或帝王,而是德业俱全,万世师表的圣贤。帝王,大多数还是“办事之人”,只有功业,没有主义,圣贤属于“传教之入”,“为万世开太平”是传教人的理想,但传教之人成就功业者又极少,也就是说只办事不传教,其事难以持久,只传教不办事,其教难以广远。毛泽东最理想的事业,是二者兼而有之,即办事兼传教。少年毛泽东在《讲堂录》中,用王船山和杨昌济的两句诗表达了自己事业的价值取向。王船山说:“有豪杰而不圣贤者,未有圣贤而不豪杰者。”杨昌济的诗句是:“帝王一代帝王,圣贤百代帝王。帝王的本领无论有多大,也只能建功立业于当代,死后难保江山易主;圣贤则可以依靠其精神主宰千秋万代,死后自然是万世师表。”毛泽东后来说“马克思要与秦始皇结合起来”,与他的这种理想也有关。

但与当时有所不同的是毛泽东并未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他更多的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采取政治上的批判态度,但对他的学识和才干仍是肯定的。这更反映了毛泽东的事业价值取向。这种君师合一、德业俱全的人生理想,支配毛泽东一生。早年,他针对中国人“思想太旧,道德太坏”的积习,提出“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人手,改造哲学、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后来,他认识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武装夺取政权问题,有了政权便有了一切;没有政权,纵有大气量,好主义,仍然推广不开。于是,他上山结交“绿林好汉”组织武装起义,建立和发展人民军队,一步步夺取全国政权,并在夺取政权的实践中创造了一整套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并用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这样,他就成了既有大气量的圣贤,又是建立大功业的豪杰。而在他的心底,做教师是一大宿愿,直到晚年,还设想着有一天去做大学教授。“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曾在毛泽东的名字前加上四个定语,毛泽东对其中三个不感兴趣,唯独“伟大的导师”除外,确实,“导师”一词,最恰当地表达了他的历史角色。

同类推荐
  • 爱在旅途:不曾再见的旅行

    爱在旅途:不曾再见的旅行

    本书内容选取国内充满小资气息的十个热门旅游景点,不同的人物在每一个景点发生的或艳遇或邂逅或赶赴约定等不同的情感故事,集最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最新最有价值的旅游资讯攻略,以及精美的摄影作品插图于一体,做到美文、美景、美图三者共赏,立体而丰满,让人耳目一新。
  •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许多人,信步去看一场花事,渡船去赏一湖春水,从一座城到一个镇。一路风尘,有人将闲云装进行囊,有人将故事背负肩上,他们都在寻找那个属于心灵的原乡,可匆忙之间又忘了来路,不知归程。隐世才女白落梅,以禅意写红尘,以佛法道人生,化云水禅心,入人间烟火。
  • 诚也勿扰

    诚也勿扰

    本书为作者的散文、杂文选集。作者力图将灵动的知性贯穿入阅读、观影、行走和生活,通过文字体现一种过人的感受,为读者打开另一扇窥视世界的窗户,在有所思中感悟别种生活的正见,并从中获得向上的力量。
  • 旷野的鸟

    旷野的鸟

    《旷野的鸟》共分8辑,“时尚先锋”是对时尚休闲的解读,是对流行生活的界定;“娱乐至上”和“浮世新论”是以新颖的角度,对时下娱乐圈及社会上的种种现状,进行了冷静的分析,有褒扬,更有抨击,体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良知和责任;“心海微波”和“生活思索”是他的内心独白,也是他对生活感悟的表露,舒缓的文字节律,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掩卷深思
  • 南方冰雪报告

    南方冰雪报告

    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2008年中国南方暴风雪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关于存在、命运、灾难的纵深拓展之作。作者历经数月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通过那些最底层的、第一现场的受灾和救灾的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或口述,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素材和许多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细节,让我们对这场灾难有了重新发现的可能。全书以交叉重现式的结构和鲜明的精神在场感,试图呈现出一种直逼物象本真的情景与氛围。在报告文学很长时间以来只强调“报告”而遗忘了“文学”时,这部作品具有很丰厚也很纯粹的文学性,从而有力地提升了“报告”核心价值。
热门推荐
  • 感悟一生的故事爱心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爱心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0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 少年侦探布朗

    少年侦探布朗

    侦探!推理!看小小少年布朗如何破解身边的骗局,推理破案。小学五年级的机智你是否敢挑战!
  • 我们可以相拥

    我们可以相拥

    三生三世,我们占尽了两世的仇与怨。第三世,能否放下一切与我相拥,陪我赏一赏这血域情花呢
  • 地底天国

    地底天国

    一块家传的玉佩,牵扯出惊天秘密。亚马逊丛林深处消失的远古文明……岷山神国曾经的辉煌……虚无缥缈的赤鬼传说……龙门之下,极渊深处的虚无之地……拉伸的时间,诡异的拜鼎部落。时间座标之外,不同纬度的碰撞。扭曲的空间,蛰伏的远古敌人。难解的诅咒之谜,亘古冰冷的虚无……一个学生的探险之旅。
  • 重生之召唤师

    重生之召唤师

    别人重生都是各个时代的穿越,他却是属于原地复活。别人要么是用现代的科技去古代发家致富,要么就是拥有各种奇奇怪怪的超能力。而他却得到了一本“召唤手册”是死神的大发善心,还是阴谋?拥有了可以召唤万物的“召唤手册”就能天下无敌吗?是福还是祸?答案是:不一定?
  • 掌中缘

    掌中缘

    一位少年挣脱生命枷锁的奇幻旅程。。。注:作者笔名是low了点,大家不要在意这种细节,书才是重点是不是
  • 对你心跳加速

    对你心跳加速

    面对宇宙巨星EXO,我们的女主角韩静妍会是怎样的态度呢?
  • 喜欢钢琴的女孩

    喜欢钢琴的女孩

    我一直觉得这家伙比我还腹黑。“你变性了吗?和你妹一样粘人你造不造。”我翘着二郎腿,看着对面的人。“难道你还没恢复记忆?不知道我以前的性别?”那个被称为校草的人笑眯眯地看着我,随手往我嘴里扔进一个章鱼烧,拉着我往前走,“我可不希望你迟到了。”我呜呜着,玩命的将嘴里的章鱼烧吞下,刚想说什么,没想到却勾起了嘴角。即便天天遇到这事又怎么样?我不再是那个笼子里的鸟了。而笼子,是罩不住真正会飞的鸟儿的。
  • 网游之圣龙魂剑士

    网游之圣龙魂剑士

    一个孤儿变成一个什么都不算的打工者再变成一个让网游界的人都闻风丧胆的ID。他,就是丁浩霖。进入网游《战圣》后便遇发现了自己的游戏天赋,从此他便纵横网游界。
  • 豪门索情:盛宠逃婚娇妻

    豪门索情:盛宠逃婚娇妻

    如果在你出国旅游时遇到一个又帅又有钱的土豪,你会怎么样?阮琼她……直接把他给吃了!可是“吃”完之后,她很没骨气的拍拍屁股落荒而逃,对,她就是不要负!责!任!青尧说:“阮阮,我是爱你的。我们离婚吧。”如彦说:“你不来,我在这里,你来,我去接你。”许多年后,当阮琼回忆起来,她只是说:“一旦有人让我依赖,便会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