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0700000043

第43章 南顿北渐(3)

你有没有这种疑情:他如何成就的?他既有此成就,我们也能做到。这是一个基本信念。问题是,他怎么修,而我们要怎么如法修行才有可能?读经书时就得去寻找那个行法,这里虽然没提,但你把前面说过的那些行法带带看。要修他心通,意根必须清净,要修金刚不坏身,身根也一定要清净。总之,具足五通并不难,只要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好好修,大概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都可成就。意根成就,除了具他心通、宿命通以外,还有个漏尽通,但漏尽通一定得从智慧门开才有办法。

修行上没办法单一偏向某个角落去修而能具足圆满成就,像惠能他老人家就是具足圆满成就。虽然这里看不出实际的情况,但我们照样能修得到,但不能偏向单修某一部分,否则只有某一部分成就。这是先就总则上来谈疑情的部分,进一步的行门以后再谈。

行昌连砍三刀未果,惠能大师却开口说话了。他说:“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正剑即正义之剑,它不会找上不应杀的对象,而邪恶之剑想杀害正义之人,也无法得逞。我相信他老人家在跟张行昌这绿林莽汉讲话时,也不会像经文文字那样文绉绉的。他一定大剌剌地说道:“正义之剑不杀好人,邪恶之剑也杀不了好人,我只欠你钱,没欠你命。”

惠能不但有金刚不坏身,而且他明因果,知道行昌会找上门。此处有个要点必须说明。谈到战争或谋杀等情事,其实刽子手所背负的因果没有主谋者来得重,因为主谋者唆使杀人,而刽子手则无异于奴隶,老爷叫他做,不做不行。所以一般说来,主谋者所背负的因果比刽子手重,这是因果的状况。

惠能只欠行昌钱,没欠他的命。单单这句话,我们对因果还看不出个所以然,然而《普贤行愿品》里提到,发心修学十大愿王者,从此以后即能知宿命了。这地方惠能了知前辈子的因缘,但他并没说因果未了,因果犹在,只是不再往下造。上辈子欠钱,还钱就好了,若上辈子欠命,那非得偿命不可。可见惠能逃命时尚未有宿命通,否则他就不必逃了。现在他知道“只负汝金,不负汝命”,由此可印证惠能是到此地定居后,才得宿命通与金刚不坏身的,这是一个明显的旁证。

由此亦可见因果昭昭,真是丝毫不爽。开始修行以后,我们一切过去因,会一个个显现。这里,他跟华严那最高境界是相应的,当然他已经修到这种程度了。假如你真正发普贤广大行愿心,也能马上达到这种境界,就看你能否真正建立起信心。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行昌听惠能这么一说,吓昏了,过了好久才醒过来,当即悔过而想出家。惠能把钱给他,说道:“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惠能并未交代什么前因,只吩咐他赶快离开,否则他的弟子会反过来加害于他。“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惠能叫他先到外头出家,改天再来,一样收留他。“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行昌领命,半夜里逃走,后来出家了,且持戒严谨。“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不知过了多久,行昌有一天想起师父的话,便跑来礼拜惠能大师。

“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我想你很久啦,怎么现在才来?“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这个“昨”是过去,不是昨天。过去蒙和尚不追究,现在虽然出家苦行,仍难以报答和尚恩德,唯有传法度众生了!我们现在如果要报恩报德,最好也是传法度生。

“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他说他常读《涅槃经》,其中提到“常”与“无常”,但不能了解其义,乞求老人家慈悲,为他解说何谓“常”与“无常”。行昌这是在请法。

【智慧金言】

这地方我们借机提一下,修行是真参实修假不得的,假如修学只是为了虚应故事,或像看电视消遣时光,那看完就算了嘛,关起电视就可睡觉啦!但若是为了生死,为有一番作为,那就得好好找出一条路。《六祖坛经》开讲至今,行门谈了很多,希望各位从中体会,不管你用转识成智的方法,用透过、用掉入、用警觉,乃至照见、观照、参话头等等方法都可以,你可以单一,也可以综合,但务必要去进行、要去实修。

8.佛性无常

【原文】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释讲】

“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一般人读到这里,大概不太能接受惠能的说法。为何它和一般定义悖离?一般都说“无常就是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有常的常即是佛性,佛性永恒,大家都有。”所以连行昌也不同意,抗议他的说法跟《涅槃经》的旨趣不合。可见行昌很用功,各位也必须具备这种警觉性,师父所说若与经文不同,必须立刻提出来。

惠能大师道:“我传佛心印,怎敢违于佛经呢?”行昌道:“经上说佛性是常,和尚反说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都是无常,和尚却说是常,这什么意思啊?这样讲,我反而搞糊涂了。”不管对不对,自己的立场一定要先站稳。

提醒诸位,佛法是要令人觉悟的,当你执著时,师父就得破你的执著。惠能云:“以前我听过比丘尼无尽藏读诵《涅槃经》一遍后,就为她说法了,所说一字一义没有不合经文的,现在我为你所讲的也一样。”张行昌也很有礼貌,说道:“我才疏学浅,请和尚多多举例说明吧。”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

【活学活用】

惠能就说了,“你知道吗?假如佛性是常的话,就永远是常了,不会有人不发菩提心,人人皆发心,所以我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假如一切诸法是无常的话,那么物物皆有自性,可以容受生死,如果一切诸法皆属无常,真常性就无法到达无常之处,是不是这样?那真常性就有不遍之处。所以我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

假如佛性是常,那就无须说什么无常了,现在也存在着啊,对不对?惠能反过来定义,说佛性是无常。我们不要在相上看,要从作用上看。惠能其实是从无常来论真常。又一切诸法若是无常,那么物物都有自性,容受生死,这时真常性就有不遍之处,所以说这一切诸法是常,不是无常。有常的话,真常性才会遍及。这还是指作用,不是从相上来谈,我们必须从这地方去考虑。所以惠能从无常说真常,也从有常说真常,而这部分的讲法则是从作用上说,而非从相上说。“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所以我说常,就是真无常义,我说无常,就是真常义。惠能大师由反面立论。

“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凡夫与外道把不正常当作正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二乘人把常计无常,“共成八倒”。“八倒”是一种解释,我们暂且不谈。二乘为何于常计无常,这里稍作说明。凡夫外道对于有常的认知是错误的,故称邪常。譬如凡夫外道认为山河大地乃有常,它永远存在,故以海枯石烂来比喻爱情。其实海枯石烂很容易,几万年就可以了,爱也有限,对不对?这就是当成有常的例子,其实它仍属无常,只是这个无常一般人感受不到。例如室内这张桌子,经几百、几千年终会腐坏,而在这过程中,它逐渐在变化,这便是无常。假如放在室外,大概不出五年,风吹雨打很快就坏掉了。以这种例子来说明无常,好像也对,可是佛教所指真正的无常义并非如此。

无常是指我们“念念生灭”,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再来,眼见色、耳闻声,像摄影机一样捕捉,然后经六、七、八意识转一圈绕出来的一种影像。无常是指这个部分。二乘修行人就把这个当成三法印,说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然而这是从缘起法界来讲,从缘起法界来看的话,一切有为法皆属无常,而看不到的那个佛性才是真正永恒。那么,看不到的佛性、本性、真如、涅槃,即是常、有常。然而那个有常,其实是从这个反面去反证过来的。

六祖则是从作用上立论。假如佛性有常,那么它的作用怎么没有显现出来呢?所以说,佛性在佛是显现出来了,那是有常;在众生则尚未显现,故属无常。因此问“狗子有佛性否?”答有也对,答无也对,因为它尚未显现。“有”是隐藏的,显现的是“没有”。但在佛就不一样了,佛是“有常”,他显现出来了。所以佛性若属有常,那种种善恶诸法也应该没有了,人人都发菩提心了!可是我们都还没有发,是不是?问你发菩提心没?有啊,每个月都发心,刚刚才布施了一千块,怎么没发心?变成这种状况,那就不对了。这不是我们所说的真常义。所以从无常当中来说真常,从有常当中来论真无常,惠能大师是用这种反衬法。

“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从涅槃的了义教,来破二乘的偏见与凡夫外道的邪止,从佛的立场来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所以这个“真”指什么?是遍在二方,佛与众生皆然的——佛,佛性是常;众生,佛性是无常。例如,这张图是白底黑线条,它用白显黑,假如你用黑底,那是否得用白线?谈佛性,就佛而言是显的,故称有常。就众生而言,由于佛性尚未显现,故属无常。惠能用这两者同时对比,用现代话形容,就是层次的关系。像天秤一样,在佛性这边这样说,在众生那边则那样谈,立论殊异,但意义相同。

“汝今依言背义”,你虽遵照经文上的语言文字,但却违背了它的本义。所以经文有很多地方不能依文解义,此即为何“依经解义,三世佛冤”,因为没看透其法义啊!各位,讲经若要深入法义,就难以用古人的话照本宣科,否则自己读就好了,何必再需要别人来讲解?我们进入那个境界以后,用现代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才能让人接受。所以要谈法义,而不是光论文义。此即“依义不依语”,依据法义而不依赖语言文字。

【智慧金言】

如果只是语言文字说得很好,却感受不到其中的真实义,那就冤枉了。这就像手上拿着一百克拉的钻石,只因人家说那是玻璃制品,你就随手扔掉了。然后人家再拿个玻璃给你,说是真钻石,你反倒信以为真。因为你是依于人家所说,而非亲身实证、体验。

9.“自我”的防碍

【原文】

乃说偈言: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释讲】

有个人去找释迦牟尼佛,说了一堆,举了很多例证,说他认为有神。佛道:“无神!”他问为什么?佛为他解释之后,他开悟去了。下午又来一个人,他举了很多无神的道理,佛却说:“有神!”于是佛也为他解释了一遍,他也开悟去了。阿难在一旁感觉很纳闷,便问佛陀,到底有神还是无神?佛拿起如意棒便往阿难头上敲下去。为什么?因为阿难不懂得教化的原则。现在惠能也援引此种教法,行昌就感受到了。之前他守错心了,所以这里他说:“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活学活用】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不能通权达变的人,就像春天的池塘是透彻的,池底里面的东西看得很清楚,你忘了当中有一层水,遇到了障碍还不知道,咚!人就栽进去了。要明白那是方便。说无常,是方便说,但我们常常守着无常,这叫“滞权不尽实”,停滞在方便教这边,无法进入实教的境界里。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各位明白吗?这便是行法,是修行的法门。我常说,何谓精进?精进即是等待,在等待中必须具有高度警觉性,这叫“我今不施功”,你不必寻寻觅觅,常与无常找不到的。只要随时提高警觉,像猫等老鼠一样,“佛性而现前”,他就捕捉住了,那就醒过来了。“非师相授与”,并非你特别给我的,却是你帮我展现出来的。这句话最重要了!“我亦无所得”,我也没有得,本来就这样,哪有什么得?这真是大彻大悟的说法。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这人福报还真是大,法名是师父亲授的,表示他已经彻底通达了。

有个老和尚在窗下读经,一只苍蝇停在纸窗上,见外面有光,便想从里面钻啊钻要钻出去。他的弟子神赞禅师见状便吟道:“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神赞禅师一语双关,意谓老和尚在经书里钻了老半天都钻不出去,等于把师父骂了一顿。老和尚听了虽然生气,但还算有警觉性,想想神赞是不是在暗示什么,于是问道:“你出去参访了几年,回来后讲话老是颠三倒四,你到底学了什么?”神赞禅师便将百丈禅师那边所参学的告诉师父,师父也开悟了,反过来拜神赞为师。徒弟竟然升格当师父,这就告诉我们,真正懂修行的人,内心里头一定清净、谦虚,掏空自己,否则无法去感受。

很多人往往不是来求法,而是来打擂台踢馆的,这样绝对不会有成就。行昌就是不施功,他真心来求法,像是倒干水的杯子,虚怀若谷,所以惠能大师一说,他便全盘接受了,而他这种情况在前面也展现出来,他杀惠能不成,眼看情况不对,便立即皈依求剃度,但因缘未成熟,所以惠能大师叫他先离开,他就离开了。你发起这个心,师父叫你走,你就走,这叫依教奉行。他有这种根器,所以成就很快,一席话当即开悟。内心还有“自我”的人,你讲一百万次也没用,因为自我始终会暗中作祟。

学佛就那么一个前提。内心如果还有那个“自我”,便会一直“施功”,不得成就。要怎样才能不施功?无我!人就是喜欢加功,所以才叫凡夫。你留意看看,假日待在家里,看你加功不加功?不放假则已,一放假就特别累。为什么?因为冬天将至,趁现在还有太阳,能洗能晒的赶快翻出来。这不是加功吗?有几人能悠闲地在阳台上享受日光浴?为什么会这样加功?就是自我一直在起作用,静不下来。修行人就在这里训练,平常在家就可如此训练。

有些人说要静下来可以,但至少有件事得做,就是念佛。今天刚好没事,念八个钟头,看能不能念到十万声佛号。结果家人叫你吃饭,你说:“等一下,还有五万没念!”这还是在施功啊!有没有办法静下来就静下来,什么都不想?这一天就是如此,一念之间把这廿四小时度过,有无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你才会发现无我是什么?然而我们却一直卷进去,自我一直起作用,自我没有依靠不行。

【智慧金言】

这是修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希望各位借此有所领悟,你若不具备这种条件,百千万劫都难修行。你勤苦修行,自我却老是在那边干扰,怎么开悟?

同类推荐
  • 指点文明礼仪(实用生活文库)

    指点文明礼仪(实用生活文库)

    本书分礼仪导入、礼仪讲解、礼仪指南三个板块,从和父母相处、握手、同学之间相处等方面向读者介绍礼仪常识。
  • 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

    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

    这本《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顺丰快递创始人王卫的12堂创业励志课》对于物流与快递行业的意义,不仅在于激发该行业内企业和企业家不断追求发展创新的热情,还在于推动整个行业逐步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王卫及顺丰快递的成长故事,不仅会让更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开始思索自我修炼,更能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为整个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寻找更好的模式;同时也能激励其他行业的创业者和从业者们不断思索所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出路。
  • 你为什么还没成功

    你为什么还没成功

    本书站在成功学的角度,从要给自己准确定位、树立自信心、打造坚持的意志、高度自制、勇于冒险、抓住机遇、创新思维、学会学习、发掘潜能、充分利用时间、成功推销自己、利用人际关系、积极行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论述了要成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成功追不追你,在于你对书中这些问题做如何回答。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该书对人们在人生定位、心态、思维模式、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做人做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针对很强的“思路突破”——谋求发展与成功的正确思路。
  • 职场加薪术

    职场加薪术

    每个人都想加薪,除非傻子。当你问傻子想不想加薪的时候,傻子只会茫然地笑。但当你拿起钱来晃动的时候,傻子也知道伸手要。在这个意义上,好多人不如傻子。
热门推荐
  • 玄天有界

    玄天有界

    灵气?元气?一个被遗弃的孤儿,一块自称玄器的石头。他们相遇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修炼流。玄天有界,名为玄元。
  • TFBOYS与三千金的恋爱

    TFBOYS与三千金的恋爱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了,他们相互不认识,虽然TFBOYS已经很出名了,但她不认识他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她出国刚回来………………,可另外两个千金就不一样了,她俩可是四叶草,一个喜欢王源,一个喜欢易烊千玺…………………………
  • 都市纨绔邪少

    都市纨绔邪少

    修真世界的天才,一次意外被迫穿越到五大家族之一古族中的纨绔少爷身上.....既然如此那就.看我如何凌驾于天,玩转都市。醒握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什么古武——我不会魔法——我不会斗气——更不会,问我会的是什么嘿嘿,劳资会的只是修真。
  • 最强图腾

    最强图腾

    荒古世界,万族林立,包罗万象的图腾,高贵冷艳的剑修,阴阳五行八卦之术,神奇的巫族炼体术,祝融一般的御火术,神龙一般的西海水族,妖魔鬼怪无所不有………抬手间,山崩地裂,挥袖间,江河倒流。这是一个缤纷多彩的原始世界。这是一段不为人知的绚丽时代。而咱的口号就是“在轻猫淡写中,打爆你!”
  • 这个皇后很抢手

    这个皇后很抢手

    冥冥之中,或许宿命早有安排;爱与不爱,或许一切自有定数!坚持心中所想,坚持心中所念,坚持心中所爱!他,龙子轩,付出的真心真意是否能够得到回报?她,蓝灵,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愿望是否能够实现?他,林逸,柔情似水的爱究竟归属何方?自她出现的那一刻起,龙子轩在不知不觉中便把心送出去了。一国之君后宫佳丽三千,却只愿取蓝灵这一瓢……爱上他,蓝灵无怨无悔,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愿望,能为他搁下,只因这份纯真无邪与刻骨铭心的爱……为了她,林逸愿意割舍一切,愿意做任何事情,只要她能够得到幸福,就足够了。而自己会在远方痴痴地守候她……
  • 炎火至尊

    炎火至尊

    不想当至尊的强者不是好厨师;一代名厨穿越天元大陆,顶着废物头衔十五年,幸得祖宗赐福,唤醒至尊炙炎之体,从此踏上逆天之路,踩尽一切天才;千万别在本少面前耍刀,本少上辈子就靠刀混饭吃,千万别在本少面前玩火,本少上辈子天天跟火打交道什么,丹药逆天?不好意思,逆天丹药还不如本少烹饪出来的一道菜低调、低调,其实本少只是一个气宇轩昂,略微有点实力的好厨子!
  • 赤龙图

    赤龙图

    少年卓天铭,救济上古天神——乐琪。获得赤龙传承,踏上漫漫修仙路。大千世界,群雄争霸,民生涂炭,卓天铭一身正气,始终坚守心中的善念。为了天地浩浩正义,为了世间光明长存。卓天铭闯向纷纭世界,除凶徒、灭豪强、杀鬼怪、战邪族,成就盖世英雄传奇!★★★本书暂停更新,作者猎客患上癌病,住院治疗中……
  • 武界之光

    武界之光

    恨苍天不公,愤老天不正,若有来世,我必搅动风云,打上仙神界,还众生一个朗朗乾坤!我本无心祸乱天下,奈何世人愚昧,受阴险宵小之辈玩弄,颠倒黑白,混淆真相,既是欲加之罪,吾又何苦苦苦争辩,是非黑白,是功是过!自有时间长河给后人以判断,…
  • 学长,我需要一杯奶茶冷静冷静

    学长,我需要一杯奶茶冷静冷静

    柒市的人都冷漠,在这个大城市,简梦冉生活得很累。学习的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气。直到,治愈系学长的出现。帮她补课,带她出去放松,生理期经痛的时候给她煮红糖水.....直到期中考后......"嘿,我喜欢你。""......""学长,我需要一杯奶茶冷静冷静......"
  • 雪花飞舞半城伤

    雪花飞舞半城伤

    她,痴心,傻傻地幻想,可现实却如此残酷!他,只为她向前,可是回头时不知那人是否还在……敢问情为何物?名誉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