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0500000010

第10章 求人之志章 志向是成功的方向和动力(1)

人之志向犹如信仰,它是指引人成长进步的目标,有了它,就有了进步的方向;有了它,就有了进步的动力。

控制自己的欲望,善于舍弃

【原典】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注曰:“人性清净,本无系累;嗜欲昕牵,舍己逐物。”

王氏曰:“远声色,无患于巳;纵骄奢,必伤其身。虚华所好,可以断除;贪爱生欲,可以禁绝,若不断除色欲,恐蔽塞自己。聪明人被虚名、欲色所染污,必不能正心、洁己;若除所好,心清志广;绝色欲,无污累。”

【解读】

人无志而不行,立志首先要从绝嗜禁欲开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为了清除人生的不必要的累赘。

佛陀曾言,人生是悲苦的,其原因就在于人有三大嗜欲:贪婪、嗔恚、愚痴。这三大嗜欲就犹如三座大山压在我们心头,使我们迷乱,步履维艰。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

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

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再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了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可是,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欲望使他失去了一切。

我们立志,是为了走得更远、更高。试想,一个将要远行的人,如果他是背着三座大山远行,最终他能走出多远呢?庄子曾说过:“嗜欲深者,天机浅。”你的嗜欲越是强烈.那么洞察天机的概率越是渺茫,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小。

但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完全断绝,孔子也说“食色性也”,没有了欲望人就缺少了必要的动力。这里讲的“绝嗜禁欲”,是希望有志者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使之泛滥,“人到无求品自高”,而不是提倡“存天理,灭人欲”那种程度。

【活学活用】

一个走远路的人必须轻装上阵

据《史记》载,越王勾践的祖先是夏禹的子孙,经过二十多代,传到允常的时候,与吴王阖庐交战结下仇怨,相互攻伐。元年,吴王阖庐听说允常去世,就兴兵讨伐越国。允常的儿子越王勾践就派敢死队排成三行,到达吴军阵前,大声呼喊着刎颈自杀。吴军光顾着观看,越军趁机袭击吴军,射伤了吴王阖庐。阖庐临死之际,对他的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要忘记报吴之仇。”

三年后,勾践听说吴王日夜操练军队,将要报复越国,就想在吴国没有出兵以前先去攻打它。范蠡进谏说:“不可以。我听说兵器是不祥之物,战争是违背道义的,争夺是最差劲的处事方式。暗中策划违背道义的事情,喜欢用凶器,亲身尝试着去干最下等的事情,上天就会禁止,干这种事的人必定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于是发兵。吴王听说后,调动全部精锐部队打败了越军,把越军包围在了会稽山。

越王对范蠡说:“因为不听你的意见而落得如此地步,怎么办昵?”范蠡说:“能够保守成业的人必定会得到上天的保佑,能够力挽危局的人必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能够节俭做事的人必定能得到地利。现在只有低声下气,向吴王敬献厚礼,如果他还不答应,就只能把您自己作为抵押去给吴王做奴仆。”勾践于是让大夫文种去吴国求和,文种跪地用膝盖前行,向吴王叩头说道:“君王的逃亡之臣勾践派陪臣文种大胆地向您报告:勾践请求做您的奴仆,妻子甘愿做您的侍妾。”吴王原本准备答应他,可伍子胥对吴王说:“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不能答应他。”文种回到越国,向勾践报告。勾践想杀掉妻子,烧毁宝器,拼命决战。文种劝阻勾践说:“吴国的太宰伯嚭很贪婪,可以用利益诱惑他,请让我暗中向他游说。”于是勾践就把美女和宝器交给文种,让他暗中交给吴国太宰伯嚭。伯嚭接受了,就带大夫文种去见吴王。文种叩头说道:“希望大王赦免勾践的罪过,把越国的所有宝器都收归吴国。如果不幸没有赦免他,勾践就将杀尽他的妻子儿女,烧毁他的宝器,率领所有的五千人马与吴军决战,吴军一定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伯瓠趁机劝吴王说:“越王已经降服为臣,如果能赦免他,这对吴国有好处。”吴王又准备答应他,可伍子胥再次进谏说:“现不灭了越国,以后必定后悔。勾践是个贤明的君主,文种、范蠡是贤良的大臣,如果让他们返回越国,将会作乱。”吴王不听,最终赦免了他们,撤兵返回吴国。

勾践被困在会稽山时,喟然叹息说:“我将要死在这里了吗?”文种说:“商汤被关押在夏台,周文王囚禁在羑里,晋文公重耳逃奔到翟国,齐桓公小白逃到莒国,他们最终都成了王霸之业,由此可见,祸怎么不会转化成福呢?”

吴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越国,勤劳吃苦、深思焦虑,把苦胆悬挂在座位上面,坐卧时就仰视苦胆,吃饭时也要品尝苦胆,说:“你忘了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自耕种劳作,夫人亲自纺纱织布,谦虚恭敬,礼贤下士,厚待贫民,吊唁死者,与百姓同甘共苦。他想让范蠡治理国政,范蠡回答说:“用兵打仗,文种不如我范蠡;安抚国家,使百姓亲附,我范蠡不如文种。”于是越王把国家大政托付给文种。范蠡和大夫柘稽去吴国讲和,在吴国充当人质。两年后,吴国放回了范蠡。

勾践从会稽回来的七年里,一直安抚他的士卒和百姓,想以此向吴国报复。大夫逢同劝谏说:“国家刚刚遭到流亡的事情,现在才重新殷实富足,如果修整军备,吴国一定会害怕,一害怕,灾难就必然降临。况且凶猛的鸟袭击目标时,一定故意隐藏它那凶猛的形体,如今吴国的军队侵犯齐国、晋国,又与楚国和越国结下很深的仇怨,名声虽然高过天下诸侯,但实际上却损害了周王室的威望。为越国考虑,不如结交齐国,亲近楚国,依附晋国,并且厚待吴国。吴王的野心很大,一定会轻率用兵。这样,我们联络各种势力,让齐、晋、楚三国讨伐吴国,越国趁它疲惫,就可以打败它。”勾践点头称是。

过了两年,吴王将要讨伐齐国。伍子胥劝谏说:“不可以。我听说勾践吃饭不注重美味,与百姓同甘共苦。这个人不死,必定会成为吴国的祸患。吴国有越国就好比有心腹大患,而齐国对吴国来讲,只不过是疥癣之类的小病。希望大王放了齐国,先打越国。”吴王不听,坚持讨伐齐国,结果在艾陵打败齐军。回到吴国,伍子胥说:“大王不要高兴得太早!”吴王大怒。越国大夫文种说:“我看吴王当政已经非常骄傲了,请尝试着向他借贷粮食,以试探他对我们的态度。”文种向吴王请求借粮,吴王想要答应,伍子胥劝谏不要给,吴王还是把粮食借给了越国,越王于是暗自高兴。伍子胥对吴王说:“大王您不听劝谏,三年后吴国就要变成废墟!”太宰伯嚭听说后,就多次和伍子胥争论对越国的态度,趁机进谗言诋毁伍子胥说:“伍员貌似忠厚,其实是个残忍的人,他连父兄都不顾及,又怎么能顾及大王呢?大王先前想讨伐齐国,伍员强行阻谏,后来取得胜利,他因此而怨恨大王。大王如果不防备伍员,伍员一定会作乱。”吴王一开始不相信,就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听说伍子胥把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吴王大怒,说:“伍员果然欺骗我!”等他出使回来,吴王就派人送给他一把属镂宝剑,让他自杀,然后任用伯嚭主持国度。

三年过后,勾践召见范蠡说:“吴王已经杀了伍子胥,阿谀奉承的人很多,可以进攻吴国了吧?”范蠡说:“还不可以。”

到了第二年春天,吴王北上与诸侯在黄池会盟,吴国的精锐部队都跟随吴王北上,只剩下老弱残兵和太子在都城留守。勾践又询问范蠡,范蠡说:“可以了。”于是勾践派遣善战的水兵两千人、训练有素的士兵四万人、君王的卫兵六千人、在职军官一千人,讨伐吴国,杀了吴国太子。吴国向吴王告急,吴王正跟诸侯在黄池会盟,害怕天下诸侯知道这一消息,就加以保密。吴王在黄池会盟完毕后,派人用厚礼向越国求和。越王估计自己也没有能力消灭吴国,就跟吴国讲和了。

这以后的第四年,越国再次讨伐吴国,把吴军围困了三年,吴军彻底失败。吴王被困在姑苏山,派公孙雄赤裸上身,用膝盖跪地前往,向越王求和说:“孤弱之臣夫差冒昧地倾吐肺腑之言,曾经在会稽山得罪了君王,夫差不敢违背天命,得以跟君王讲和然后返归。如今君王像当年在会稽山一样,赦免了孤臣的罪。”勾践心中不忍,想答应他,范蠡说:“会稽山那件事,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没有接受。如今上天把吴国赐给越国,越国怎能违背天意昵?况且君王早起上朝,很晚才休息,不就是为了吴国吗?谋划了二十二年,一旦放弃它,可以吗?再说上天给予而不接受,一定反而会受到上天的惩罚。‘砍伐树木做斧柄,斧柄的模样就在旁边’,君王忘记会稽山的厄运了吗?”勾践说:“我想听从你的话,却又不忍心这样对待他的使臣。”范蠡于是击鼓进军,说:“越王已经把政事托付给办事人员了,吴国的使臣赶快离开,否则就要得罪你了。”吴国的使者哭着离去。勾践很可怜他,于是派人对吴王说:“我把你安置在甬东,做一个百户人家的君王。”吴王辞谢说:“我老了,不能侍奉君王!”于是自杀。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靠着“绝嗜禁欲”,打败吴国夺回了自己的江山。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的与生俱来的欲望,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是完全可以被克制的。而且,也唯有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不使其泛滥的人,才有可能最后获得成功,实现自己追求的“志”。

【智慧金言】

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样可以免除各种牵累;克制不合理的行为,减少邪恶的行径,这样可以避免过失。一言以蔽之,人无求则无敌。这个求,就是“欲望”。成功的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成功的条件,都是在立下宏图大志后,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而一步步达到的。立志是一切成功的起点,但立志却必须从“绝嗜禁欲”开始,就像一个走远路的人必须轻装上阵一样,排除一切杂念,心里唯有自己要实现的目标,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不做恶事就不会有过错

【原典】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注曰:“禳,犹祈禳而去之也。非至于无,抑恶至于无,损过可以无禳尔。”

王氏曰:“心欲安静,当可戒其非为;身若无过,必以断除其恶。非理不行,非善不为;不行非理,不为恶事,自然无过。”

【解读】

每天能抑制自己不正确的行为、思想,每天能减少一些自己的恶习,这样就可以减少过错,使自己达到完美。禳,是去除或者消除的意思。当错误悄悄靠近你的时候,好像你用手轻轻地推拒它,让它自动离开。

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也!定改!”士季这时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说,这世界任何人都会有过错,这并不可怕,只要知错善改,依然是好人。

相传,在罗马古城的城门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人这一生最大敌人其实就是自己,具体地说就是自己的“非与恶”,能战胜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人,所以老子说“自胜者强”。

清代名臣曾国藩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每天在日记中检讨自己的不足与过错,说了什么错话、办了什么错事、动过什么邪念,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并且提出改正的措施与方法。正是他这种“吾日三省吾身”态度,使他在人格上、事业上都达到了巅峰。

我们不妨也学学曾国藩,每天用十分钟的时间静坐下来,检讨一天来的思想行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给自己一个评价。如果你能坚持几年,精神面貌、心理素质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甚至你会有不认识自己的感觉。

《周易》云:“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尚书》云:“改过不吝。”

“论语》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知耻近乎勇。”

《易论第九》:“过而不能知,是不智;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活学活用】

常念“八字真言”

一个人要想不犯错误,就要抑制邪念、消除坏心。“抑非损恶,所以禳过”,便是避祸的八字真言。禳,就是当错误正接近自己时,用一双无形的手轻轻地推它、排斥它,让它自行离开。在这一点上,孔子被围于陈、蔡,然后安然脱身,是最好的注解。

孔子移居蔡国后的第三年,吴国讨伐陈国。楚国前往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之间,就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去答谢,陈、蔡两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讽的都能切中诸侯的弊端,如今久居陈、蔡之间,大夫们的所作所为都不合孔子的意愿。楚国是个大国,前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受到楚国的重用,那么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一起派遣服劳役的徒众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因此无法前行,粮食断绝,随从的弟子生病、个个无精打采,孔子却仍然不停地给他们讲学诵诗、弹琴唱歌。子路面带怒色来见孔子,问:“君子也有窘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面对窘困仍能坚守节操,小人遇到窘困就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子贡气得脸色都变了,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博学多识的人吗?”子贡说:“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只用一种基本原则来贯穿所有的知识。”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恼怒,就召来子路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呢?”子路说:“想必是我们的仁德不够吧?所以别人不相信我们。想必是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放我们走。”孔子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仲由,有仁德的人心定受人信任,哪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呢?有智谋的人必定能畅行无阻,怎么会有比干剖心呢?”

子路出来,子贡进去见孔子。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呢?”子贡说:“因为先生的学说太博大了,所以天下诸侯没有哪个能容纳的。先生何不稍微降低要求迁就一点世俗呢?”孔子说:“赐啊,好的农夫虽然善于播种庄稼,但却不能保证一定有收获,能工巧匠制造出来的器具也未必使所有人都称心。君子能够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学说,能用一定的方法规范社会,按照一定的秩序管理国家,但不一定能被社会容纳。如今你不勤修自己的学说,却想降低标准,迁就别人以求别人容纳。赐啊,你的志向不远大啊!”

子贡出来,颜回进去见孔子,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呢?”颜回说:“先生的学说极其博大,所以天下诸侯都不能容纳。尽管如此,先生还是坚持不懈地推行自己的学说,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因为不被流俗所容纳,所以才显示出不苟且、不迁就的君子风范。不能研修和完善我们的学说,这才是我们的耻辱。博大精深的学说已经非常完备却不被采用,这是国家统治者的耻辱。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容纳更能显示出不随流俗的君子风范!”孔子高兴地笑道:“是这样啊,颜家的孩子!要是你有很多财产,我愿意做你的管家。”

同类推荐
  • 女人的弱点——影响女人一生的100个缺点

    女人的弱点——影响女人一生的100个缺点

    本书像一个温柔和善的老师,教会女性怎样面对职场种种难题,生活中的种种困扰,给当代女性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家庭以启示。
  • 突围——化解职场危机

    突围——化解职场危机

    职场危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不是由金融危机或其他事件引发的,经历危机的职场人不必怨天尤人,而应平静对待。职场危机反映市场本质,给人提供了认识市场的机会,同时锤炼、敲打了职场人士,让他们在市场的风云变幻中成长得更加强大。
  • 使你痛苦的,必将让你强大

    使你痛苦的,必将让你强大

    我们还不能真正明白成长对于自己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也不明白那些挫折和失败究竟意味着什么。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身上了解这一点,那就是但凡获得成功的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的打击,都承受过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可以说正是因为那些痛苦才帮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才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你为什么爱生气

    中国人现在很爱生气!为什么这么说?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我们听惯了谩骂之声;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我们看多了两车追尾司机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中国人的情绪似乎发展到了一动就怒、一点就着的程度。然而,人的一生都和情绪有关系,一生都要同它打交道。情绪这么糟糕,怎么办?其实,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有情绪,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看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只有一条规则:观念正确,情绪稳定。管理的最高境界要做到“恰到好处”;管理情绪的最高境界是“自由自在”。
  • 幽默做人智慧做事

    幽默做人智慧做事

    荟萃了人量精彩的中外名人的幽默故事,不仅可以令你捧腹大笑,也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更会给你一种博人、精深的智慧。这智慧像大海,像天空,让每个渴望幸福快乐的人,都能摆脱痛苦,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黎阳,黑夜想拥抱我

    黎阳,黑夜想拥抱我

    少女净白的手伸向他,“喏,你是想吃吗?给你好了。”他一身黑衣长裤,帽子遮挡他,树荫围绕他,如同置身黑夜,他的双手冷得骇人,离开她柔软的唇和温热的脖颈,“谢谢,很甜……”如果那时不曾相遇该有多好,黑夜正一点一点拥抱她。“等我回来,我爱你就像鱼和水,不能分离。”语薇眼尾带泪看着他,那个大男孩还是那么阳光,即使离开也还带着笑容:“黎阳,蔷薇向阳,花开自在。”黎阳参军了,两年而已,我等,一直等。鱼和水不能分离,花离开了阳光呢……
  • 爱与恨的边缘:与你无关

    爱与恨的边缘:与你无关

    “穿上了嫁衣,那个挽着我手的人,不是你……”那时,他们还是仇人,突然就变成了夫妻,他的爱人,心痛。“我欠你是吗?我欠你的,我都还了,为什么还不解除关系?”从夫妻回到仇人,她痛,她的爱人心痛。“再娶我一次可好?”“好。”
  • 豪门冷少:恩宠新妻

    豪门冷少:恩宠新妻

    如果月汐知道爱上蓝枫是自己的宿命,知道会遭到情敌的百般蹂躏,她依然不会后悔最初的选择。果照、暗杀、屈辱……每一次让她痛不欲生的伤害都让他们的心更近一些,他们能不能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呢?
  • 古曼童:它在亲吻你的脸

    古曼童:它在亲吻你的脸

    世界上有许多恐怖的事情,你知道古曼童吗?你知道它对人的伤害力吗?古曼童请回家之后,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恐怖阴影,身边的人一个个突然死掉。来驱魔的大师意外身亡,前往泰国的寻找真相的我,几乎九死一生。(本文根据某位女孩的真实经历整理改变而成,一定要远离古曼童!!!)
  • 论语集注

    论语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妃不爱:绝情冷弃妃

    冷妃不爱:绝情冷弃妃

    “凌落嫣,我告诉你,我娶你不过是为了报复你!”他狠狠的说道,是她,是她害死了自己最爱的女人!她淡淡一笑,没有一点恐慌之色,“我要告诉你,害死她的,不是我,是她自己。”一个女孩,自杀后却穿越到了古代。和侍女去看瀑布,去因此发生意外,这个意外,让厄运一直缠绕着她。七夜折磨,牢房酷刑,她都要承受。当她回到了现代后,却发现,自己的胸口有一朵黑色樱花······
  • 天刀伐道

    天刀伐道

    作为一柄有意识的刀,休厄他觉得自己有能力管好自个,所以主人什么的,就让它随着前几百个主人的惨死随风而去吧。一万年以后,新大陆崛起,作为一柄万年前的天刀,修炼真身,跨越界面,揍揍西方诸神,找东方大帝唠唠嗑。美女环绕,小弟成群。但他自认是一个有修养讲文明的刀。某一日,他对着向他抛出手绢的某位娇娇仙子,认真而严肃道:“本刀,是有老婆的人”
  • 绝世女战王:废柴九小姐

    绝世女战王:废柴九小姐

    她是地球著名的大盗,被昔日好友背叛,意外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王爷,对她百般宠爱。可摇身一变,他成了更遥不可及的存在。他们能厮守一生吗?“我要烧了二皇子的寝殿!”某女贼兮兮的说“嗯。”“我要那颗珠子!”某女看着镇国之宝,两眼放光。“嗯。”“嘿嘿,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某女问,“这样我会很傲娇的哦!”“嗯,你开心就好。”某男淡定的说。“我要什么都可以吗?”“嗯。”某男继续淡定……
  • 卿卿吴侬语

    卿卿吴侬语

    “夫主,以后我不会再闯祸了”“以后?”“对对,夫主,我保证这次,这次一定是最后一次”半个月以后“凌曦云,你给我出来”“夫主,我,我,我不是故意的,是……”“出去,面壁”“是”
  • 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

    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

    孙中山先生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近代以来,为了寻求民族振兴之路,为了融入世界潮流,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曾经力主洋务救国,郑观应、唐廷枢、张謇曾经依靠实业救国,容闳曾经推行教育救国,康有为、梁启超曾经追求立宪救国,宋教仁、黄兴曾经希冀议会救国。最终,孙中山将中华民族引上了一条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并重的现代化之路。百余年来,实现现代化是华夏儿女孜孜以求的伟大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轴。其间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经历了说不尽的挫折与磨砺,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终于驶入了通往现代化的正确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