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1000000001

第1章 变新丁为骨干——招人育人中的心理学(1)

招募与选择:不求更好,但求最好

1.最合适人选,即最佳人选

有人说,管理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找到合适的人。那么对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如何为企业招募人才,如何把新丁变为骨干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提两个问题。

问题一:什么样的人能当会计?

如果有一天,你的企业开始招工,有一个人前来应聘,说:“我对会计这个岗位感兴趣,我有会计师证书,我是学财经的……”这时,你们认为这个人能当会计吗?

首先,会计是一个岗位,这个岗位对员工有什么样的要求?一个企业如果销售额上升、利润上升,鲜花和掌声首先给谁?首先给的是销售,因为他们是冲在第一线的。但是在这个企业中,作为会计,你的账目十年不出错是应该的,顶多是苦劳,而不是功劳。这时,别人收获了鲜花和掌声,而自己兢兢业业十年却只有苦劳,对此,你必须有一颗不争的平常心。

其次,会计这个工作比较枯燥,每天都得跟数字打交道,而且还不能出错。如果你的情绪起伏比较大,比如昨晚你跟老公吵架了,今天还一肚子愤怒,算账的时候出了错怎么办?因此,作为会计必须要内心平和,情绪体验不敏感。如果应聘者是那种一惊一乍的家伙,是那种喜怒形于色的人,那么他(她)可能也是耐不住寂寞的人,而耐不住寂寞的人是做不了会计的。

问题二:岗位在心理学层面是什么?

岗位在心理学层面是角色。生活中,妻子是一个角色,丈夫是一个角色;工作中,会计是一个角色,总经理也是一个角色。对总经理这个角色来说,人人都能低头干活,而总经理就得抬头看路。如果公司业绩出现滑坡,没人会责难门口的保安,可是人人都会跟总经理过不去。

企业在招人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所招聘的人要扮演的角色。那么,是不是每个企业都知道自己招聘的这个人,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不一定。比如要招聘一个会计,企业招聘者在问问题的时候,有谁心里会想到,一个情绪起伏比较大、不甘寂寞、一看就好为人师的人是不能当会计的?

因此,如果企业招聘者不清楚这点,在招聘的时候就可能会显得盲目。而一个新人不管企业盲目不盲目,他进入一个新的企业,对这个企业都可能会缺乏感性的认识。另外,这个新人也许以前不是做会计的,也许刚刚大学毕业,那么他对这个岗位不可能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就算企业对会计这个岗位提要求了,让这个新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身份、出现在什么地点、去做什么事,以及做到什么程度,但是对于一个刚刚进入新企业,刚刚从事这个岗位的新人来说,他心里会不会有清晰的认知?他的认知跟企业对他的期待是不是一致呢?

这些问题都是企业和招聘者应该考虑的,企业想要找到合适的人,就得找到跟岗位特征相匹配的人,要知道,最合适的人选,即最佳人选。

2.重视新员工的入职焦虑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下面这个片段反映了许三多的入职焦虑。

许三多等一班新兵坐着闷罐车到新兵连的时候,一打开车门,许三多一下被旁边拖走的坦克炮筒吓得举起了手。然后画面定格,许三多旁白道:“几个月后我明白了,这支部队最不屑的就是我现在做出的这个动作。”

然后连长就喊道:“那个兵,那个兵,你把手放下。你干什么呢你,你以为自己很幽默啊,你下来,下来!”

许三多一下车就跌倒在连长的怀里,连长扶住他:“哎呀,你站好了,你慌什么啊,把头抬起来,抬起来。”

大家都熟悉许三多吧,他是一个刚刚获得“岗位”的年轻人。他满怀着荣誉感,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里,但是火车车门一开,他就发现自己跟这个组织格格不入,自己以前举手投足很自然,可到了这个组织中,原本特别自然的一个举手投足却是犯了大错。

为什么?因为“钢七连”这个组织有它对每一个成员的具体要求——不抛弃、不放弃。等他终于也能接受这个组织对每一个成员的要求时,钢七连已经对他产生了固定的印象:“你是我们这里的个别分子”,“你的业务素质太差”。钢七连没人把他当一回事儿。这时,许三多就表现出入职焦虑来。

这份工作是不是个考验?

我是否得到了重视?

我能否在组织中保持个性和价值观?

我在组织中有没有发展机会?

……

这些都是入职焦虑的典型内容,而许三多都体验到了,并且在他进入这个组织一段时间以后,就他入职焦虑的每一个问题,组织都给了他响亮的、清晰的、否定的回答。我们来看《士兵突击》中的一些片段。

许三多旁白:“新兵连的生活开始了,在新兵连我们第一个学会的是句话,准确地说是两种动物:骡子和马。”

在下榕树不会有人注意到骡子和马的区别,但是连长很认真地说:“你是骡子是马?你给我拉出来遛遛!三个月以后,骡子走人,马跟我上。”

“新兵连五班全体同志,以成才同志为基准向右看齐。” 班长伍六一发出口令。

成才大喊了一声“到”,甚至有些扬扬得意,因为别人在向他靠拢。大家快速向他看齐,许三多是最后一个,又迈多了一步,使队尾产生骚动。

伍六一呵斥道:“许三多想什么呢?说出来听听,这么简单的队列动作都做不好。”

许三多说:“班长,我刚才看基准来着。”

“你打报告了吗?”

“班长,我给忘了,要不然再喊一遍吧。”

班长伍六一怒斥:“停!解散以后留下来,我总不能让你一路顺拐地去新连队吧。目视前方!”

许三多旁白:“其实谁是骡子谁是马显而易见。我是新兵连最早现形的骡子,而成才是新兵连最出色的马。”

烈日炎炎,伍六一正拼命在推许三多的腿弯,熊归熊,但他相当用心。伍六一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回报,他绝望地瘫到地上。

许三多很羞涩:“班长,我是不是可笨呢?”

伍六一怀疑地看着他:“是吗?不知道。我见过笨的,就没见过你这号的。”

许三多诚实地说:“那就是说我可笨呗。”

伍六一忽然狠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那是忍无可忍的绝望,那一脸痛苦的表情立刻被许三多真诚地关心:“哎,班长,你这头咋了?”

伍六一叹口气:“我没事,我没事。我宁可……我希望你是在跟我逗着玩。”

许三多挺无辜地说:“我……我没有,真……真没有。”

伍六一只好瞪着他,被瞪着的许三多忽然神情很怪地笑笑。

“还笑,我特可笑是吧。”伍六一问。

许三多说:“班长……班长你是上榕树的吧?”

伍六一只好点头,一脸自认倒霉的表情。

许三多极做作地惊喜起来:“我……我是下榕树乡的,咱俩都是老乡。”

伍六一看了他一眼:“全连都知道我有你这么号老乡,你真的才知道啊?”

许三多有点脸红,只好赶鸭子上架继续他的演戏:“那老乡见老乡,两眼汪汪汪。”

伍六一气极了:“什么汪汪汪,什么汪汪汪?”

许三多说:“就是老乡见老乡,这歌都是这么唱的……班长你抽烟不抽,我这带着烟,我给你烟抽。你咋了?你是不是可想抽一支了?”

伍六一干脆吼了起来:“我想抽?谁教你扯这个淡的?”

团大院内的一个餐厅,团队家属们的小小副业,相对简陋无华,但讲究个价廉份大,足以解决一部分官兵偶尔兴起的口腹需要。成才已经要了几个菜,又拿了几瓶啤酒回到桌前。

许三多拼命想五班有什么可吹嘘的东西,成才却不屑道:“……跟你说我吧,我们班准备配一个狙击手,我的理想是年底当上狙击手。我们还有一个机枪手希望我接他的班,可我觉得机枪加上那个弹夹太沉了,我的目标就是当狙击手。哎,我说了半天,你知道啥叫狙击手啥叫狙击步枪,知道了?”

许三多老实地回答:“不知道。”

“连狙击步枪你都不知道……所以现在我很忙,可是我很充实……”

许三多不甘示弱,却极度缺乏自信:“我也特别忙,我也特别……充实。”

成才瞪大了眼睛:“充实啥了充实?当兵的连枪都不打,你咋充实了?当兵的最充实的就是打枪。我告诉你啊,今天一个射击日,我就打了四百发子弹……”

第一,这份工作是个考验吗?连基本队列动作都走不好是不是个考验?当然是个考验了。许三多自己都知道:“班长,我是不是可笨呢?”“那就是说我可笨呗。”

第二,许三多是否得到了重视?没有。许三多自己心里也明白,成才是整个新兵连看出来的第一批马,而他是第一个现形的骡子。他是骡子,人家是马,他没有得到重视,三个月以后骡子走人。

第三,许三多能否在组织当中保持原来的个性和价值观?不能。部队是个适者生存的地方,他想塞支烟就混过去,想攀个老乡就混过去,是不可能的,他原来的个性和价值观全部被砸碎。

第四,许三多在组织中有发展机会吗?对不起,没有。成才一天打几百发子弹,而他连枪都没摸过,连枪都没打过,能有发展机会吗?

这就是许三多在新岗位上面临的入职焦虑。

入职焦虑表现为一条曲线,表示一个新员工进入新企业的几种变化趋势。

第一阶段是角色试探阶段。这时,新员工对企业可能什么都不了解,而企业对新员工也同样不了解。新员工开始去试探企业给他的新岗位,而他周围的同事和上司都知道,这小伙子是一新人,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人都保留着客气,所有的老手都试图把传递给他的工作尽量地简单化,甚至有一些老手还会给他提各种各样的建议,比如“咱们哪一位领导脾气不太好”,“咱们什么地方要做得务必细致”,等等。

一般来说,新员工在刚进入新企业的时候,因为对各方面还不太了解,所以行为上比较谨慎,这时他的工作绩效会呈下降趋势。当他获得同事、上司等的照顾以后,他会发现自己在新企业中逐渐找到感觉了。

在大家的帮助和谦让之下,他的工作绩效会逐渐有所上升,但这时工作绩效的上升不是真的。随着他在新企业中工作的时间加长,有一天,身边的同事、上司都开始把他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真正成员了,开始向他提真正的要求了,开始对他抱以真正的期待了:“你在这个岗位上,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如果他这时做出一些违反企业要求的事情,违背了大家的期待,就会面临挫折、消极评价,以及旁人的数落。这时,他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是自我粉碎阶段。这时,因为要适应别人的要求,他不得不压抑自己习以为常的个性,压抑自己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而对这些行为模式进行校正。在这个过程中,他将体会到沮丧感、挫折感、负面的人际评价。在这种消极情绪的频繁打击之下,他的工作绩效会出现大幅度下滑。

但是,新员工真正熟悉和认识新企业不是从角色试探阶段开始的,而是从自我粉碎阶段开始的。一个新员工真正认识一个企业,是从大量的消极评价开始的。当他沮丧到一定程度,当他的工作绩效下降到一定水平,就会出现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他受不了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然后他走了;另一种是他开始主动地自我调整,开始学习企业中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则,开始想企业对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期待,开始考虑怎样才能把岗位角色扮演好,等等。

还有一些企业,因为管理压力比较大,不管新员工自己愿意不愿意,都会强制他去校正自己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使之变为企业期待的行为模式。这时,新员工只有在心里把自己原来的价值观、习惯行为模式、自我期待等各种各样的动机全放下了,才能开始脚踏实地去适应新企业和新岗位。

我们发现,许三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里,是体验了这整个过程的。

3.帮助新员工迅速融入企业

上文提到了入职焦虑的变化发展曲线,其实不同的岗位完成这个曲线的过程是不一样的。最基层的员工适应一个新岗位需要6~10个月;中层管理者,尤其是曾经在其他的组织里、在其他的岗位上有过工作经验的中层管理者,大概需要18个月;而高层管理者,也就是所谓的空降兵,突然之间从一个企业来到另一个企业里,他的适应时间大概是3年。

对于企业而言,它的任务在于怎么去加快用人过程,总不能招了一个人3年不能使唤他吧?企业要加快这个过程,就要采用直接介入的方法,给新员工以指导。

西方的管理学者认为,当一个新员工与上级、资深同事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相互促进以及指导关系的时候,他便会很快融入这个企业。可见,与大家建立起积极的关系,是新员工融入企业最有成效的一种方法,而指导则是企业可以直接介入的方法。

那么,许三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里,是否找到了能够建立起积极关系的“同僚”,是否有人给他提供了指导?我们来看《士兵突击》中的片段。

许三多说:“班长,我做了三个。”

史今:“你想那些数字干啥?你要搞定的是自己的心,不是那些数字。咱们军前年有个兵,俯卧撑两千个,人家就是靠意志,不是靠数字。你咋的了?许三多,班长觉得你行,你有潜力,人家能做的事,你努力了也一定能做到。”

许三多旁白:“那天晚上,班长的话给了我巨大的鼓励,因为从我记事起,就没人说我能行的。为了班长,我得努力……我相信班长的话,我是有潜力的,因为他是我的朋友。”

大家在一起帮助许三多训练。

“一、二、三,倒!许三多啊许三多,我教你的要领呢?”

……

“记着啊,是用手,但不是用手垫着,练的是反应,懂吗?”

许三多说:“我害怕。”

“怕啥呀?有我们在嘛。来,不要害怕,一闭眼就下来了。准备好了啊,预备,一、二、三,倒!”

许三多倒了下去,笑道:“哎,没事。”

许三多有没有得到指导?有。最终是史今班长的出现,救了一个濒临崩溃的新兵许三多。许三多和资深同志之间的相互促进,也得力于资深同志的心理支持。西方学者的结论和一个中国士兵的体验是何等的一致。

既然新员工迅速适应企业的方法来自企业的支持,那么,怎么促进这些指导,怎么促进同事之间的积极互动,就是企业需要去研究的课题。关于这一点,我给大家提几点操作建议。

导师制:老员工帮助新员工成长

操作建议之一,在企业中建立针对新人的导师制,为新人提供一个具有经验和人脉、理解组织文化和规章制度的顾问。导师制不只是服务于新人的,导师制如果能够得以建立,是企业培养后备管理人才的最佳方式,而且导师制还有一些操作技巧。首先,最好能够轮值,半年或一年便换一位导师,要不然导师跟新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深入,有可能形成派系;其次,用制度化交流保障执行;再次,用有培养价值的人担任导师;最后,不记名汇报。

企业采用导师制,让新员工不仅能从自己的导师身上获得经验、意见、技术,以及人脉方面的支援,而且新员工在心理上也会得到依靠:企业中有这么多资深的员工认可我、帮助我,对我来说,企业是有人情味的。而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企业,对新人的吸引力是要打折扣的。

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企业,对新人的吸引力是要打折扣的。

同类推荐
  • 催款专家

    催款专家

    生活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你借钱给别人还是别人做生意欠你的债,要及时收回来都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你的账款收回来,的确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本书向您讲述如何解决坏账、死帐、难收帐的催款策略。本书针对催款问题提炼了几十种高效解决方法,另辅以精彩案例说明,语言流畅,观点新颖,令人耳目一新,读者若能细细品味把玩,实践中再加以融会贯通,相信定会受益匪浅,其他的不说,单说能帮您把钱要回来就是最大的收获。
  • 最棒导购的200个实战绝招

    最棒导购的200个实战绝招

    本书内容极为丰富,包涵了导购工作中的各个层面,全都是从销售终端的实际出发,用实际有效的例证来告诉你在面对顾客时说话、做事的技巧,极其方便实用,是每个导购必备的操作指南。这本书会告诉你,只要全方位地学好书中技巧,做个超级导购真的不难,你也一定可以做到。
  • 推销学全书

    推销学全书

    推销就是在推销中说服和诱导潜在购买者购买某种商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并满足顾客需求的活动。推销的作用就是尽可能的让原本默默无闻的企业或产品在最短的时间获得企业现阶段无法完成的市场和企业知名度。从而使企业快速的发展,再这之中培训涌现出一些大量的推销人才,同时也方便了顾客,使得顾客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产品!以达成推销员和顾客之间的互惠互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在的推销学五花八门。一些企业对新加入的推销员的要求更高,从而达到面对顾客时能更好的发挥企业的内涵以及产品的特点。
  • 出纳实务

    出纳实务

    本系列教材系统地阐述了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及从企业的角度介绍企业与税务、企业与金融的业务处理。针对企业业务的实际情况,通过实例,直观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合多层次财会从业人员的学习需要。
  • 无敌销售法

    无敌销售法

    “催眠式销售”——就是指让我们越过表面可见的物质,直接与客户的潜意识沟通,充分利用人们的“感觉”,使顾客产生主动购买的欲望,从而顺利地宣传、销售你产品的方法。而这个目的,并不是盲修瞎练就能达成的,必须经过催眠式营销专才的训练、资深心理学专家的指导,才可能养成。同时,这些经年累月的所得之“专业销售催眠法则”,全来自于销售专业人士与心理学专家在付出多年的时间、汗水,以及数不清的失败与银子之后,才得到的宝贵经验。
热门推荐
  • 亲子共读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亲子共读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亲子共读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收集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趣味故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断案推理故事、培养洞察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斗智斗谋故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趣味思考故事、提升国学修养的中华成语故事、提升语言文字基础的中华谜语故事等。本书是该系列之一的《亲子共读经典智慧故事全集》分册,书中内容精选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智慧故事。
  • 不再西游那些年之神仙的那些事儿

    不再西游那些年之神仙的那些事儿

    天庭效仿人间在南天门外建立了贸易市场,南天霸王花郝芊芊、卖茶叶蛋的唐僧、卖海鲜的那托(哪吒)、卖烧烤的红孩儿与天庭众仙演义一段让人啼笑皆非、荒诞幽默的故事!
  • 墨上花开,待柒归

    墨上花开,待柒归

    翻船?穿越?架空?!无意牵错姻缘的夫君,究竟是同病相怜的废材,还是那青云之巅的人上人?他说,他不会爱,他不能爱。她说,她会努力,努力到强大如他,但她心知肚明,他们不能永远。最后的离别,他终于说了实话,他会一直等她,等她再次归来。墨上花开际,只待柒归来。
  • 武秦

    武秦

    大秦皇子,秦氏皇族,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赫赫大秦,唯武而已
  • 破道为仙

    破道为仙

    仙,据说有破轮回,寿不尽之命,故成为无数人终生追寻的目标。但自古以来,求仙者无数,成仙者却未曾听闻。以至于令得世人质疑——仙,到底存不存在?人道茫茫,仙道渺渺。世人皆言仙者长寿无尽,潇洒天地之间。然万载岁月,孤寂惆怅,万物流转,唯有苍天与之恒在。悠悠白云,习习清风。山巅之上,素衣飘动,华发散舞,俯视足下群山,清澈的眼眸中不由露出一丝黯然。随后,一声声包含沧桑的沉吟响彻天地。“人生如梦,俱尝欢愁。破轮回,梦将醒。回首无尽岁月,不及往昔一时。”
  • 大网红时代

    大网红时代

    给我一个摄像头,我将红遍全球!——大网红宣言不想当网红的美女不是好老婆,不想老婆当网红的男人不是好老公。这是我总结出来的一条真理。该真理由张大宝独家发明,专利属于张大宝一人所有,如果仿冒,不究!欢迎实践该条真理。后果自负。——大网红真理
  • 天台治略

    天台治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古龙神传

    万古龙神传

    龙神创世,九子治世,龙族式微,人族当兴。龙神创造了整个龙神大陆,将无尽的血脉和强大的灵力尽数洒落在整个大陆上。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拥有些血脉之力,必以此为基础修炼灵力。而他,却是一个没有血脉的人。无法修炼灵力,十五年来受尽人的侮辱。直到那片神秘的火焰神鳞的出现。之后他靠着一部狴犴诀,一把青莲剑。一片龙神的神鳞。一个神秘的老人。从此一步一步的走上了这个大陆的巅峰
  • 呆萌青梅,妖孽竹马太腹黑

    呆萌青梅,妖孽竹马太腹黑

    【全文免费】“顾依依,那个男人是谁?”韩逸晨一脸愤怒的说。“他是谁,关你什么事”顾依依淡定的说道,明显不知某人已经黑了脸。韩逸晨猛地把顾依依弄在怀里,吻了起来。【书友群:108728397】
  • 兰谱

    兰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