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3600000004

第4章 初涉人生(2)

“爱姆”还带“温尼”到她姐夫家去作客。有一次,站在英国南部怀特岛一个小城海边白色的悬崖上,目睹一艘黑帆三桅船,在突然遭到的暴风雨袭击中挣扎。第二天再去看时船已沉没,潜水员开始下海打捞尸体,见鱼群正在撕咬和瓜分海面的浮尸,吓得当场昏了过去。而“温尼”心头滚过一阵颤栗后,又浮起一种新奇的刺激。这场暴风雨到来时,附近一座年久失修的桥梁上,正驶过一列火车,霎那间出现桥倒、车陷、旅客全部丧生的大事故。人们议论纷纷,谴责政府官员失职。保姆的姐夫做了30多年狱吏,他经常讲起监狱里暴动的事件。他的邻居闲谈,有个集中的话题,是当时英军同使用长矛的南非黑人打仗的新闻。在丘吉尔童年自由、快活而又有些寂寞、单调的生活中,很早就勾起了对于军事、政治、社会问题的兴趣。

丘吉尔最早的记忆,产生于都柏林生活阶段。那小鲁弗基村白色的邸宅、绿色的屋门,庭院的草坪、灌木的篱笆;那庄严隆重的铜像揭幕仪式,祖父在这个典礼上发表的崇敬英雄的演说;那穿着黑色军服的士兵在公园里练习射击的情景;那误以为遇上爱尔兰争取独立运动恐怖组织成员,鞭驴快跑而从驴背上跌落下来的狼狈,几乎所有新鲜的印象和奇特的遭遇,都同关于“爱姆”的镜头叠印在一起。

家庭教师快要上门了,“爱姆”教“温尼”突击学习26个英文字母,好让他在教师面前显得聪明和光彩些。“温尼”进了寄宿学校以后,“爱姆”还给他经常写信问寒问暖,鼓励他好好学习,尽心竭力地给他各种各样的提醒和指点。她是丘吉尔学前阶段的启蒙教师,走完人生第一站的好向导。

“爱姆”来自民间,她头脑中浸透着低教派的教义。英国的国教圣公会分高、低两派,高教派搞繁文缛节的仪式,低教派不重仪式和经典,更注重为人的勤劳、善良、人道和富有同情心等信念和伦理,主要在下层流行。丘吉尔一生不信教,也从不反对任何宗教。当上大臣、首相以后,在尖锐的阶级冲突中,他自然要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显出顽固乃至凶恶的阶级本性,但他的日常表现却很少官气,同普通人、穷人的关系比较平易、亲近,从中不难发现保姆思想、品性对他潜移默化的熏陶。

爱维莉丝特去世之后,丘吉尔还念念不忘她对他的慈爱之情,把它说成“或许是世界上仅有的纯真的无私之情”,“本人福星高照的少有的几个例证之一”,“表明人的本性远比一味讲究功利主义高明得多”。他前往参加她的葬礼,出资为她竖立墓碑。

爱维莉丝特的画像,一直挂在国务活动家丘吉尔的办公室里。她晚景孤凄,无依无靠,后来启示丘吉尔建立退休制和设立老人保险金。

3 挨打、反抗与转学

一天,女家庭教师就要跨进小鲁弗基村丘吉尔家大门,丘吉尔还没有学会26个英文字母。丘吉尔害怕在生人面前丢人现眼,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溜出门去,躲进附近的灌木林中。

“温尼,温尼,你在哪里?”“爱姆”跑到屋外树林中到处寻找,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捉了几个小时的迷藏,爱维莉丝特终于从一棵大树后面把他拖回家里,又劝又哄地把他交到女家庭教师跟前。从此,开始了受尽拘束的痛苦日子。

学识字,还不太难。学算术,没完没了的习题,真是烦死人。他要母亲向老师求情。母亲虽然赞成美国的自由宽松的教育方式,但是“入境随俗”,她不便干预按英国传统对儿童进行的严格教管。何况儿子是名门望族之后,如果因为教育放松,日后庸碌无才,有辱世家门庭,她可担当不起这个责任。于是对儿子的哀求不予理睬。

丘吉尔只好“自己解放自己”。每当女教师有事或没有察觉,他就到那间小游艺室里去玩;就是女教师在场和加以阻止,只要他学习学累了或者对功课内容感到索然无味时,他也公然拔腿就走,进了那间房子就从里面把门闩上,让人奈何不得。

那是他专有的儿童乐园,里面有许多玩具。他推着逼真的蒸汽机车在轨道上奔驰,用幻灯机在白幕布上放映生动的图画。最有趣的当然是调兵遣将,指挥那千多个铅铸的士兵啰!小小年纪,天天摆布玩具部队,发号施令,玩不厌的搏斗、拼杀、演习,过不尽的将军瘾。支配他一生的强烈的好斗个性和出人头地的领袖欲望,就从这种玩了十几年的游戏中潜滋暗长,逐步发展起来。

7岁,到上学的年龄了。此时,马尔巴罗公爵一家住在伦敦。

英国政府办了两所赫赫有名的中学——伊顿公学和哈罗公学,都是设在伦敦郊区实行封闭管理的寄宿学校,不到寒暑假,学生不能回家。贵族和官僚子弟在这里接受系统的严格的教育,英国政坛历届高官名流,大多都有这两所贵族学校的学历。

进伊顿或哈罗以前,先要读相当于小学阶段的预备学校。进哪间预备学校好?当然最好是选全国第一流的。从伊顿公学毕业的伦道夫为儿子选择了公立圣詹姆斯学校,这是模仿伊顿学校建立起来的寄宿学校。学费固然最昂贵,教学设备和条件也特别好。每班只有十个人,全部教师都由穿长袍、戴方帽的硕士担任。校内有足球场、板球场、游泳池和教堂,用发明不久、当时相当罕见的电灯照明,供应学生生活、学习用品。每学期举办两三次长途旅行,组织学生去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之地观光游历。

丘吉尔本来不想上学,可是大人们哄着说,学校生活很有趣,不像在家里那么冷清,可以同一大群小朋友玩,便也有些动心了,期待着热闹的学校生活来临。

上学这天,“爱姆”给他准备衣服鞋袜,目送载着詹妮和丘吉尔的三轮马车渐渐远去,想到要过几个月,在假期到来时才能重见“温尼”,眼泪不禁扑簌而下。下了马车,换上短程火车,很快就到了阿斯科特圣詹姆斯学校。

妈妈领丘吉尔见过校长,就在暮色中匆匆离去。听校长介绍每天都要上七八个小时的课,连橄榄球也是必修的课程,望着周围生疏的一切和妈妈越来越模糊的背影,丘吉尔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悲酸,觉得自己被遗弃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于是他马上想起了“爱姆”,怀念那支玩具部队,留在家里多好啊!

一个老师把丘吉尔带到教室,递给他一本拉丁文文法书,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一组句子,要他半小时内把其中词尾变化记熟,一交代完毕就走了。

英语和拉丁语使用相同的拉丁字母,丘吉尔咬咬牙,用英语的读法把这组句子中的词尾变形强记下来。

半小时后,老师走进教室,对这个新生进行智力摸底测试。丘吉尔不知所云地把这些词尾变化念出来,老师点点头表示满意。

丘吉尔觉得受到了鼓励,就壮胆问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老师回答说:“意思是‘桌子”。”

“这几个词也是‘桌子’吗?”

“也是‘桌子’。”

“为什么词尾要这样变化呢?”

“这样变化就这样变化。你如果还不明白,就去问桌子,它为什么要这样变化。”老师不耐烦地说。

“但是,我可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丘吉尔听了老师的建议十分惊异,不禁脱口而出。

“你下次再这样无礼,我就要严厉地处罚你!”老师很生气地说。

这是丘吉尔第一次接触拉丁文,也是第一次认识到这所学校的规矩这么严厉。

从此以后,他一直没有学好拉丁文。以后学古希腊文,除了认识字母,也是一窍不通。他不明白,学这些外国古人死人的语言,有什么必要花费那么多功夫和气力。凡是他不能理解、想象,激不起他兴趣的东西,他就不愿学习,也一定学不好。

校长斯尼德—基纳斯里是个高教派年轻牧师,四年前他抱着专为伊顿公学输送学童的目的,创办这所学校。他一方面用繁琐的宗教仪式对学生进行精神奴役,另一方面用罗马天主教管理教会那一套森严的规矩来体罚学生,为人非常刻板,颇为冷酷。一个月当中有两到三次,把全校学生集合到图书馆。犯有过错的学生被带到隔壁的房间,校长用鞭子狠狠地抽打他们,直到鲜血直流为止,好让图书馆里的学生听到鞭打的声音吓得发抖,警惕自己务必严守校规,不要犯错误。丘吉尔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所学校“体罚学生的残忍程度,我想就是司法部办的少年感化院也不及它”。

丘吉尔只有历史和地理学得还可以,主科的成绩都很差,在班上是有名的劣等生和淘气鬼。父亲送给他一本史蒂文森的小说《金银岛》,他看得入迷,上课时也陶醉在书中的探险故事中。每当学期快要结束,他就扳着指头数日子,盼望早日回家去指挥那些玩具兵。

丘吉尔倔强任性,从不循规蹈矩,难免被抓住岔子,拖去受鞭子的体罚。即使打得皮开肉绽,他也决不哭泣呻吟,而是咬紧牙关,噘起嘴巴,绷紧圆脸,斜瞪着眼。

有次,丘吉尔趁校长不在,拿起他的一顶硬编草帽丢在地上,把它踩得稀烂,出了一口挨打的恶气。

直到他进了军事学校,还跑回阿斯科特来同老仇人算账,只是这时学校主人已死,学校也已关闭。

1941年10月,当英国处于抗击希特勒的险恶境地时,丘吉尔向小学生发表演说,高呼:“决不屈服!决不屈服!”全身快速奔流的热血中,也激荡着当年反抗圣詹姆斯学校残酷体罚学生的勇气。

在这里念书两年多,学业没多少长进,身体却日益虚弱多病。1884年放暑假回来,“爱姆”发现“温尼”身上的鞭痕,并喊他妈妈看了。家庭医生给他检查了身体,让他在家休养和治疗一段时间后,建议他转学到海边度假胜地布赖顿去边学习边疗养。

1885年,丘吉尔来到英国南部海滨城市布赖顿,进了汤姆逊两姐妹办的一所学校。

在布赖顿学校就读的三年,尽管丘吉尔还是那样不守纪律和执拗,但是这里不再有体罚,教学方法也不那么苛严。丘吉尔感到愉快多了,努力学习他喜欢的英语、法语和历史,背诵诗歌,开始写文章,成绩有了进步。还学会了骑马、跳舞和游泳,开始集邮。11岁时因感冒转成严重的肺炎,但由于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4 特长突出的顽劣学生

12岁生日到来时,丘吉尔参加了中学入学考试。

父亲和祖父都是伊顿公学出身。按照家族传统,丘吉尔本该进入一流学校中最好的伊顿公学。不过丘吉尔的成绩实在差劲,而位于伦敦西北近郊山上的哈罗公学,比地势较低的伊顿公学空气清新,对患过肺炎的丘吉尔身体更为有利,于是决定送他进稍逊一筹的哈罗。

新上任的哈罗公学年轻校长威尔登,无意拒收身份显赫的伦道夫勋爵之子,入学考试不过是走走形式。可是丘吉尔事先并不知道这一点,还是认真地准备了拉丁文和数学。数学成绩不佳,考拉丁文作文时,他在考场上坐了两个小时,只在试卷上写了一个字,还用括号把它括起来,然后浓浓地涂上墨,再打上几个黑点。这科交了白卷,在返回布赖顿的火车上就病倒了,然而第二天丘吉尔就喜出望外地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威尔登校长的好意和热情并未就此终止。也许他的教育事业心和教学法探索,很想找一个变劣为优的成功试验品。尽管他很忙,但是仍然抽出晚祷前的15分钟,每周三次为丘吉尔个别辅导拉丁文。除了高材生以外,他从不对别人进行个别辅导,这种特别的钟爱,连丘吉尔也感到奇怪莫解。然而喜好热衷的东西容易学,不感兴趣的事物学不进,大概是教与学的一条铁律。一见拉丁文就头痛,丘吉尔的拉丁文作文仍然没有多少长进,辜负了校长的一番盛情与努力。直到20多年后,丘吉尔在议会发表演说,引用拉丁文警句时,他还发现阿斯奎斯首相由于听不懂,脸上出现痛苦惶惑的表情。

丘吉尔固执偏科,桀骜不驯,甚至挑拣自己愿意求教的老师,而对他不喜欢的老师则不予理睬。各项校规、公约、学生守则,他常常违反和破坏,他爱过一种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我行我素、独立不羁的生活。为此,校长不得不给他警告处分。一次,他遇见校长迎面走来,想回避已经来不及了。校长非常严肃地对他说:“丘吉尔,我有很充分的理由对你表示不满。”丘吉尔回答道:“而我,先生,也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对您表示不满。”校长听了十分恼火,正准备对这个冥顽不化的学生严加教训一番,眨眼之间,丘吉尔已经溜之大吉。

长大以后,丘吉尔为自己对威尔登校长的态度感到十分内疚。要不是威尔登破格录取他这个劣等生,要不是这位校长重视他的某些特长,没有把他当作不可救药的学生加以开除或勒令退学,哪有他丘吉尔日后的成才成名,飞黄腾达。回忆起哈罗公学的经历,他心中对威尔登升起感恩和敬重之情,特地请已是主教的这位校长为自己主持婚礼。

哈罗的点名方式不同于伊顿。伊顿公学点名时,全体学生起立,老师点到谁的名字,谁就举起帽子答礼。哈罗公学则让全体学生按姓氏字母次序排好队伍,老师点名时,一个个回答后,跟着从点名老师身边经过往前走。丘吉尔的双姓是Spencer—Churchi l l,由于字母S的位置靠后,点名时他排在全校倒数第三名,加上他成绩差,读了一年后被留级,于是成了全校被人耻笑的倒数第三名。后来姓氏排在他后面的两个同学因病退学,丘吉尔就成了长长的学生队列中最后一名。他对此十分羞恼,很不甘心,便心生一计,决定将姓氏改写为S·Churchi l l。将斯潘塞仅用一个字母代替,姓氏便由字母C打头,位置当然就大大提前了。可是学校当局不理他这一套,仍然按Spencer-Churchi l l的双姓来点名。

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利用党内建党进行派别斗争和蛊惑人心地讨好工人阶级的手腕,谋取了保守党领导人之一的地位。保守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索尔兹伯里组织政府,伦道夫担任地位仅次于首相的财政大臣,并当上了下院领袖。他野心勃勃,求成心切,不满足于坐第二把交椅,急于登上首相宝座。当他缩减军费开支的主张遭到拒绝后,竟以辞职要挟索尔兹伯里,没料到首相居然同意他辞职,从此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这时,他才想到要关心和了解一下儿子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同许多家长一道参观哈罗公学,正值学校点名,学生长队缓缓走过,看到儿子排在最后面,仿佛听到窃窃私语,心中涌起父子同是沦落人的想法,脸上流露出无可奈何的伤感表情。

同类推荐
  • 走进大师齐白石

    走进大师齐白石

    本书通过大量的生活照片介绍了大师齐白石的艺术人生。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曾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画作。目前,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北京国际双年展,开设了齐白石特展,给了我们一个领略大师作品魅力的机会。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感受袁世凯“为国图强,不择手段”的骇世人生,体味袁世凯屡屡受挫,却始终能逢凶化吉,并最终登顶权力巅峰的为官处世“厚黑”之道,终极解密袁世凯“强国”之梦与“利己”之路的人生悖论。本书为著名历史学者、《剑桥中华民国史》作者陈志让先生的经典力作。它全面回顾了这位清廷重擘与民国“逆首”的人生历程,详细审察了袁世凯其人在朝鲜监国时期表现出来的治世之才、小站练兵时的干将之能、督抚鲁直时的权臣之范与辛亥革命前后的枭雄之奸,生动地呈现了袁世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悍厉一生。
  •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

    一位自幼喜爱书法的宦门子弟,厌弃贵族的争斗,潜心研习书法,最终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古今行书的始祖。他有着经世治国的才能和卓越的政治见解,是当时东晋王朝的中流砥柱,可留给历史的却只有一个“书圣”的称号。本书讲述了王羲之从宦门子弟到书法大家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一生的坎坷际遇,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代“书圣”的另面人生。
  • 吃透曾国藩

    吃透曾国藩

    本书是对曾国藩格言的解读,以传统文化精神激励现代青年心灵,是一本有特色的中国式励志读物。作者选取格言引自有据可考的曾国藩文集,与现代青年分享其多年以来阅读和研究曾国藩的心得与人身感悟。全文共分四篇,前三篇分别谈理念、谈修身、谈实践;并将出处不尽详细,但流布极广、裨益于青年的一些格言,收录于拾遗篇。
  • 汉武帝:铁血雄风大汉天子

    汉武帝:铁血雄风大汉天子

    《汉武帝铁血雄风大汉天子》主要收录了罢黜百家、马邑之围、强盛帝国的到来、卫青出征,直捣龙城、推恩令、收复河朔、张骞出使西域、漠南之战、霍去病收复河西、漠北决战、一代雄主的晚年、李陵战败,司马迁遭刑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修仙丛林

    修仙丛林

    当力量失去禁锢,当欲望失去枷锁,剩下的就只有丛林法则**********************************************希望大家能够推荐,收藏支持
  • 盛门名姝

    盛门名姝

    她重生,一步之遥,便是最最美好的现代;她挣扎,盛世豪门,因她而兴还是如往而灭?她步步为营,不愿影响未来,更不愿湮灭于乱世。一个历史夹缝中的名门贵女,怎样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新文上传,求亲们的推荐、点击和收藏!)
  • 实用生活文库-通晓交际英语

    实用生活文库-通晓交际英语

    本书经典表述了生活交际英语,入学交际语音,本书包括经典表述、情景对话、生词导读三个部分,截取生活中最常遇到的情景,如听讲座、兼职工作、聚会、问路等。
  • 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零的原点之寻梦

    零的原点之寻梦

    这篇文是《火影忍者》的同人文~此文主要描述亲情、友情和爱情。除了原著的鼬和佐助,里头也增加了两位原创女主和一些原创的配角。清水文~欢迎大家给意见和评语,谢谢~读文次序:零的原点>>>寻梦(续写)>>>FOREVERLOVE(番外)
  • 重生女半仙

    重生女半仙

    人说重生有三多,钱多,男多,狗血多。钱多。。。。咱好不容易翻身做收租姐,有房有车,算不?男多。。。。是有的,美男,俊男,酷男,渣男,都没少!可惜的就素,都不是她的!还想坐坐男妾成群的梦,咋地,哪儿冒出一个黑脸老男人!找抽,还是找抽还是,找抽?!至于狗血。。。哪部小说没狗血?她那半吊子,经常性抽风的异能算不?亲们,不求有啥多高的成绩,但求花花点击和票票!送点花,赠点推荐,赏点票票吧~~请勿拍砖与砸蛋,不甚感激!
  • 危机营销

    危机营销

    品牌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认为,创造名牌、积累品牌资产,并以品牌资产为主要营销武器,攻占市场,在竞争中取胜,也已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家在营销实践中孜孜以求的首要目标和正在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书对品牌消费者分析、品牌市场定位、品牌形象定位、品牌关系定位、品牌定位策略、品牌营销战略、品牌延伸策略、特许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地论述。品牌之路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好走,就算是现在纵横业界的世界品牌,当初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书中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多的,我们只是在传播一种规律和方法,打造品牌的路,还得靠营销人士自己去走。
  • 魔灵召唤师:腹黑邪魅妃

    魔灵召唤师:腹黑邪魅妃

    【这是一个妖孽腹黑的男人和一个势必要活的潇洒,作出新高度的女人,相爱相杀的故事。】本是一玩世不恭的女特工,却在调戏不明男子时中了算计,一朝魂穿异世,看她如何在以强者为天的大陆上问鼎至尊,再看其玩世不恭的她如何被一个霸道,且腹黑至骨血的妖孽男人打动,携手看那万里无边,度那锦绣年华。
  • 秽土笔记

    秽土笔记

    偶然间得到一本笔记本之后,经历了一场诡异的事件。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少年,而且可以看到你们看不到的东西。恐怖的食人聚会,二战的纳粹恶灵部队,变形怪和妖的起源…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以自己儿子的身份进入学校后发现班主任是曾近暗恋我的女同学…这个怎么办……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易者亦难矣

    易者亦难矣

    易者,既是交易者,也是易界中人,而我作为一名易者,所闻所见皆是“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