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月,一名精神病患者持枪冲进山迪·麦葛利格家,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这场悲剧使山迪陷入痛苦的深渊,没有人能真正体会他的悲痛与愤怒。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在朋友的劝慰下体会到,要使自己的生活回归正轨,唯一的办法是抛开愤怒,原谅那名精神病凶手。于是。山迪通过宽恕别人拯救了自己,后来他把所有时间用来帮助别人获得心灵的平静及宽恕他人。
他的经验可以证明,即使是遭逢剧变而引起的怨恨,也依然可以释怀。如果你问山迪为什么不再坚持自己的仇恨,他会告诉你,他抛开愤怒是为了自己,希望自己好好活下去。
2.心理换位
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受挫折或不愉快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将自己置身于对方境遇中,想想自己会怎么办。通过这样的换位,也许能理解对方的苦衷,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挫折或不愉快,从而消除报复心理。
3.找个知己
宣泄情绪作为一种能量是有积蓄效应的,积蓄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发泄,这时,你可以找一个知心朋友倾诉、请教,以宣泄自己的心理压力,听听他人的评论、劝解。经过情绪的宣泄之后,可能你心中的火会不知不觉地熄了一大半,甚至烟消云散。
4.转移注意力
当遭受欺侮,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愤怒之情油然而生,甚至怒火中烧。这时,我们可以暂时离开你看不顺眼的人或环境,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转而从事一些自己最开心的活动以帮助转移注意力,从而淡化愤怒情绪。
8.事无完美,学会接受
精彩一句话:不要指望什么事都能解决,任何事情都没有完美的,你应试学会接受现实,这样你可以很快摆脱自己的愤怒
也许你可能是这样的人:除非让你生气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否则你的愤怒就无法消失。对于能解决的问题来说,这也是个可行的方法。但是如果这个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或无法完全解决呢?难道你要抱着自己的愤怒过一辈子吗?
现实生活中,你会遇到很多你再努力也不能圆满解决的问题、冲突或者局面。这时你就必须接受这种不圆满的结果,学会打开你心灵的栅栏。
当爱莉丝的丈夫迈克因脑瘤去世后,她变得异常愤怒,她憎恨孤独,憎恨生活的不公平。孀居3年,她的脸变得紧绷绷的。
一天,爱莉丝在小镇拥挤的路上开车,忽然发现一幢她喜欢的房子周围竖起一道新的栅栏。那房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颜色变白,有很大的门廊,过去一直隐藏在路后面。如今马路扩展,街口竖起了红绿灯,小镇已颇有些城市味,只是这座漂亮房子前的大院已被蚕食得所剩无几了。可院子总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里面绽开着鲜艳的花朵,爱莉丝注意到一个系着围裙、身材瘦小的女人在清扫着枯叶,侍弄鲜花,修剪草坪。
每次爱莉丝经过那房子,总要看看迅速竖立起来的栅栏。一位年老的木匠还搭建了一个玫瑰花格架和一个凉亭,并漆成雪白色,与房子很相称。
有一天,爱莉丝在路边停下车,长久地凝视着栅栏。木匠高超的手艺令她几乎流泪。爱莉丝实在不忍离去,索性熄了火,走上前去,抚摸栅栏。它们还散发着油漆味。爱莉丝看见那女人正试图开动一台割草机。
“喂!你好!”爱莉丝喊道,一边挥着手。
“嘿,亲爱的!”那女人站起身,在围裙上擦了擦手。
“我在看你的栅栏。真是太美了。”
那女人微笑道:“来门廊上坐一会吧,我告诉你栅栏的故事。”
她们走上后门台阶,那女人打开栅栏门,爱莉丝不由得欣喜万分,她终于来到这美丽房子的门廊了,喝着冰茶,欣赏周围不同寻常的赏心悦目的栅栏。
“这栅栏其实不是为我设的。”那女人直率地说道,“我独自一人生活,可有许多人到这里来,他们喜欢看到真正漂亮的东西,有些人见到这栅栏后便向我挥手,几个像你这样的人甚至走进来,坐在门廊上与我聊天。”
“可面前这条路加宽后,这儿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你难道不介意?”
“变化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铸造个性的因素,亲爱的。当你不喜欢的事情发生后,你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痛苦愤懑,要么振奋前进。”
当爱莉丝起身离开时,她说:“任何时候都欢迎你来做客,请别把栅栏门关上,这样看上去很友善。”
爱莉丝把门半掩住,然后启动车子。她内心深处有种新的感受,她无法用语言表达,只是感到,在她那颗愤懑之心的四周,一道坚硬的围墙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整洁雪白的栅栏。
也许你所经历的事件比爱莉丝还要痛苦,也许你所经历的事件不如爱莉丝,但不管怎么样,你在下次生气的时候,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我生气是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生气能不能阻止已经发生的事情?换句话说,当前的问题是不是属于“覆水难收”的情况?如果是的话,那你就应该摆脱自己的愤怒。
9.时间已到,仅此为止
精彩一句话:我们把一次生气的时间长度定在半小时之内是比较安全的,也就是说,生气超过25分钟就应该算是过长了。
也许有人会问,一个人生气的时间不应该超过多长?生气多长时间会对一个人造成伤害?多长才算过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W.道尔·金特里博士通过对286个年龄在13岁到83岁之间的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一个人生气的时间不应该超过25分钟。所以,我们把一次生气的时间长度定在半小时之内是比较安全的,也就是说,生气超过25分钟就应该算是过长了。
对于那些真正能够掌控自己情绪的人来说,25分钟已经算是很长时间了,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生气。
有一位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于是,她求一位禅师为自己谈禅理,开阔心胸。禅师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禅师也不理会。妇人开始哀求,禅师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禅师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我只为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受这份罪。”妇人说。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禅师说完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禅师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禅师问。
“气也没有办法了。”妇人说。
“你的气并未消失,还压在心里。爆发后会更加剧烈。”禅师说后又离开了。
禅师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这不值得生气。”
禅师微笑着说:“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信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
当禅师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禅师:“大师,什么是气啊?”
妇人终于醒悟了。
为什么要生气呢?“气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它时它就消散了。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并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挫折和创伤,但一颗心却总是被生气紧紧缠裹着。人生本就短暂,如果我们都把无比宝贵的时间去气一些本不该在意的小事情,值得么?爱地巴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相传,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他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
爱地巴工作得非常勤劳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论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爱地巴为何每次生气都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