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3400000010

第10章 整军出发(7)

杜义德用手抚摸着用高梁杆搭的房子,动情地说:“黄河边上的父老乡亲们就像这高梁杆那么朴实,再大的苦吃了,再大的罪受了,为了战争胜利默默地做出最大的牺牲……”

杜义德走出村子,田野里军民头顶烈日,挥汗耕耘。人群里有一个光背的战士引起了杜义德的注意:他弓着背,像牛一样抵着头,背着一条粗粗的麻绳,人力拉犁;他旁边是一头拉犁的驴,他打两个来回,那驴才拉一趟。

杜义德走过去,看到那战士的帽子被汗水浸了个透湿,不免有些奇怪:热得连衣服都不穿,帽子怎么还戴着呢?

“你辛苦了。”杜义德跟他打招呼。

“湿帽子”仍弓腰抵头。

“刘栓!政委跟你说话呢。”连长喊了一声。

杜义德一听“刘栓”,顿时想起来了。过黄河前第49团收了个“秃子兵”,分哪个连,哪个连都不愿要。这事闹到纵队,后来又被刘伯承知道了。刘伯承很生气,在旅以上干部会议上专门提到此事:“我们有些人说癞子头没资格当兵,人家舍下新过门的媳妇,舍下年迈的父母,舍下新分到手的土地,来到部队当兵打仗冒生死,还没资格吗?结果气得跳井。20年才长成一个人!”刘伯承不轻易这么大怒。

“杜政委!”

连长提醒,刘栓才发现杜义德在身边,慌乱中敬礼,突然想到没穿衣服,血呼地涌到脸上。

杜义德笑着去握刘栓的手:“刘栓,你干得好呀!”

刘栓嘿嘿笑着,使劲把手往裤子上擦了又擦。

连长说:“刘栓打靶、投弹都是优秀。这回助耕,他头一天就犁了四亩地。昨天夜里我们连开会,同志们提议选刘栓为爱民模范。”

刘栓红着脸,用脚踢刚刚翻起的黑土地。

据守定陶的第153旅面对席卷而来的刘邓大军惊惶失措。几天过去了,不见攻城的动静,更慌了。

第6纵队各旅每日天黑抢修工事,勘察地形、地物。战士们靠着手中的一柄小钢锹,在城外四郊的开阔地上挖出了纵横交错的通道和战壕。

王克勤在挖战壕、做工事的空隙,教新战士投弹、射击。定陶参军的新战士看排长累得嘴上起满了火燎泡,心里过意不去,又不知该说什么好,就问:“排长,啥地方人?”

“安徽阜阳,也是穷人家的孩子。”王克勤说,“我14岁那年,爹就被地主逼死了,国民党又把我抓了去,剩下娘和弟弟无人照管,背井离乡逃荒要饭,不知道他们这会儿逃到了哪里去了。共产党把我从狼窝里救出来。我解放了,可是定陶人民还受这样的罪。不打好这一仗呀,对不起定陶的乡亲,对不起你们的父母!”

7月10日下午,杜义德接到野战军总部的攻城命令。

刘伯承在电话里说:“拿下定陶的意义一是解放定陶人民,二是为我军南下扫清障碍。如果攻不下,我军过陇海路就会受阻。你们要攻必克,攻必全歼!”

19时整,攻城开始。

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炮击开始。火力之密集、骤然,天上的乌鸦、麻雀数分钟后落地一层。

20时零5分,步兵发起冲击。第16旅第47团登城突击队1营2连在特功英雄刘玉芳的率领下,经过10多分钟的激战,突破东门。

第18旅攻北门,突击队是第58团1连,登城突击排是王克勤的1连1排。

有攻城经验的王克勤知道,炮火一延伸就该突击排上去了。他一把将新战士余三虎的手榴弹篮夺过来,说:“我帮你提着,准备好,跟着我冲!”

一直伏在王克勤后面的3班长张老四急忙抱住王克勤:“排长,你病成这样,不能冲前面。我带着他们上!”

王克勤已经发高烧四天,粒米未进,面色腊黄,颧骨更高了。进入阵地前同志们就劝他留下,他说:“我不能打,还可以指挥大家,帮你们选择道路,看出击信号。这点小病,枪一响就好了。”

此刻大炮一响,任谁拉也拉不住。绿色信号弹刚一升空,王克勤就一跃冲出堑壕。

战士们紧跟着他们的排长,像群愤怒的狮子,那架五丈多长的梯子巨龙似的向城墙靠去。

天黑下来了。

“机枪,对准西北角那个枪洞打!”

王克勤一面指挥,一面向城上投手榴弹。

城头浓烟滚滚。

王克勤大喊:“冲啊——”蹭蹭蹭登上云梯。当他向云梯第四阶攀登时,一发炮弹飞过来,落在云梯左边爆炸了。王克勤被抛起来,又沉沉地落下。

张老四大惊:“排长!”他扑向王克勤,在排长身上轻轻抚摸,当摸到肋间时,发现一股热血从排长身上往外涌。张老四的心猛一揪,泪水夺眶而出:“快把排长背下去!”

王克勤喃喃道:“不要管我,快冲!……冲上去!”

张老四悲愤欲绝,含相转过身,大吼:“为排长报仇!冲啊!”

从来没练过、登过云梯的新战士也登上了城头。

3班像疯了一样,子弹似乎也因他们的狂怒而躲开了。10分钟占领了城头。该给后续部队发登城信号了,张老四这才想起信号枪还在排长手里。

两颗信号弹从城脚升起。

张老四吃惊地哑着嗓子喊:“排——长——”

原来,王克勤一直不让人背他回战壕,强支着身子在云梯下坐着指挥战斗。

一个班上来了。他对班长说:“机枪掩护好……扩大突破口!”

又一个班上来了,他艰难地抬起手,指着:“右边有敌人的机枪,把它干掉!”

稍后,他向守在他身边的陈群说:“你……你……你不要守着我,快冲……”

血,呼地向外冒着,王克勤昏了过去。

枪声、炮声、喊杀声把王克勤从昏迷中唤醒。他睁开眼,注视着城头,仔细倾听着城头的枪声。当敌人的机枪哑了时,他知道是同志们占领了城头。他咬着牙,忍着钻心的疼痛,一手按伤口,一手艰难地从腰里抽出信号枪,高高举过头顶,发出了登城信号……

第18旅大部队越过壕沟,炸开城门,摧毁了北门的核心工事。守城的敌军退潮般向城里撤,受惊的马嘶鸣着到处乱窜。有一股敌人见没有逃路,把枪放在地上喊:“八路公(军),莫打,我们告穷(缴枪)!”

战士们不懂“告穷”,正要开枪,一个胆儿大的广东籍敌兵高举双手走过来,嘴里一遍遍地喊着:“告穷!告穷啦……”

战士们这才明白,于是大家齐喊:“告穷呀!告穷不杀呀!”

7月11日凌晨1时,第6纵队攻克定陶,全歼守军第153旅4300多官兵,缴获各种大炮15门、轻重机枪123挺,步枪2100余支。

定陶的乡亲们抬着棺木,扬着纸钱,吹着响器,请求纵队首长按他们的风俗给牺牲的战士们安葬。

杜义德、肖永银来到第52团1连。全连战士默默地守在王克勤的遗体旁。

陈群抽泣着,向杜政委报告:“排长一醒过来就问:‘定陶打下来了吗?’我说:‘排长,上担架吧,定陶一定能打下来!’刚把排长放上担架,他又醒过来,让我转告大家,他住院了,叫我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好好干革命。……排长第三次醒来后,嘴唇全咬破了,但没有血流出来。他断断续续地说,他还有个包袱,让我把里面的东西分给大家,说战斗下来同志们会缺东西的。排长他说完这些,就再没睁开眼……”

全连一片呜咽。

杜义德掏出手绢,俯下身一点一点地仔细擦着王克勤的脸。

营教导员武效贤看着王克勤安祥的面孔,心绞一般的痛。

武效贤第一次听到王克勤这个名字是在平汉战役刚结束、大批解放战士涌进部队时。一天,营里召开各连干部会。一位指导员说:“有个王克勤,在国民党那边当了多年的大头兵,满脑子乱七八糟,情绪低落,背后净跟新解放的战士瞎叨叨。最难改造的是这种人。”

“他都讲些啥?”武效贤问。

“说国民党有美国人帮助,地盘大,有飞机、大炮,解放军就几条破步枪,别想打败他们。”指导员想了想,又说:“不过,这个人成份倒不错,讨过饭,受过苦。他机枪打得好,别人都叫他‘机枪圣手’。”

又一天,武效贤到1连,走进1排住的院里,看见战士们围着一个大个子兵,聚精会神地像在看什么把戏,于是悄悄凑过去。大个子兵眼上蒙着白毛巾,两手摆弄着一挺新缴获的机枪。他一件件拆下来,放在布上,擦净上油,又一件件装上去,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干净利索。

他就是王克勤。武效贤后来知道,“机枪圣手”枪打得准能达到凭耳朵射击的程度,闭着眼睛打出声的目标基本上是一打一个准。

就这么一个刚解放过来的闭着眼睛可以打枪,可以熟练拆卸武器,睁开眼却看不清前途,分不清敌人和亲人的战士,三个月后立大功九次,创造了“三大互相”运动,成为名冠全军的功臣;半年后创造了“满缸”(即每到或离开一地挑水把老百姓的水缸灌满)运动,被授予“爱民模范”称号,成为全军学习的对象;一年后,又为人民的解放流尽了热血,成为永垂不朽的英雄!

武效贤的视线被泪水模糊了……

当日,定陶人民和第18旅全体指战员在定陶北门举行了王克勤烈士追悼大会。

肖永银旅长宣读了刘伯承司令员的唁电和野战军司令部、政治部的决定——命名英雄生前所在的1连1排为“王克勤排”,1班为“王克勤班”。

定陶人民代表宣读了边区政府的唁电,中共定陶县委决定把定陶北门改为“克勤门”,以永久纪念烈士。

同类推荐
  • 既温柔,又狂野

    既温柔,又狂野

    本书收录了北京女作家赵凝近年的散文随笔作品。其特有的文笔风格,完整地展现出了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一个知识女人的真实心迹。
  • 2013年诗歌选粹

    2013年诗歌选粹

    为了特别体现中国诗歌为世界贡献的独到品格,“沧桑”的主题也被追加进来,同前面五个关键词一道,形成本书的六个基本栏目。按照这一编排体例,在书写气质上彰显着迥异星相特征的写作者(至少在入选的作品中),也分门别类地进驻由那些闪光颗粒构造的海上“星座”之中,而每一个“星座”序列中的诗人名单,也大体依据年龄长幼进行排列(个别处为照顾栏目内作品间的意义关联而略有微调),以此展现诗人代群之间划出的优美线条和眉目间激发的善意传递。
  • 酒暖回忆思念瘦

    酒暖回忆思念瘦

    本书是根据著名作家陈清华在部分大专院校和各种读书会讲座的讲义整理而成。作者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的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温庭筠、李璟、李煜、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宋祁、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蒋捷等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文峰居随笔

    文峰居随笔

    收录50余篇篇幅长短不一的作品。内容涵盖了写史、怀旧、记人、忆事、纪游、赏物、评事、品文等等;形式有随笔、杂文、日记、书信、序跋等。内容五彩缤纷,形式杂然纷呈,这是一本多姿多彩的书。
  •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热门推荐
  • 邪皇归来,君皇莫挡

    邪皇归来,君皇莫挡

    李冷月,穿越到莫名大陆,她的格言是,爱情永远是厉害的毒药,没有解药。但这格言是不是永远伫立着,还是被不懂风情的王爷或温文尔雅的太子所推到呢
  • 神兵天下

    神兵天下

    在这片神奇的大陆上,兵魂,是唯一的王道!人们凝气通兵魂,炼兵化成形——御兵杀敌,千里之外;布兵成阵,遨游虚空,破碎九重天,攀登大陆的至高点。御兵飞扬临天下,白袍藏刀为谁狂!神兵天下官方唯一书友群:178522849,欢迎入驻!
  • 金港湾白领公寓

    金港湾白领公寓

    本文以4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年青人,怀揣着理想到京城闯天下,在经历了各种诱惑、欺骗、背叛后一步步的成长起来,共同面对人生的风雨最后走向了自己所期望的成功之路。实现了北漂一族梦寐以求的一切,他们所经历的也正是大多数北漂人曾经历过或是正在经历……。同时也提出了一问题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 元后重生

    元后重生

    重来一世,荣华富贵,地位,权利,宠爱,儿女,敬重,她必定要个个都抓在手里。-----“主子,大阿哥将惠妃养的八哥毛给全拔了!”-----“主子,不好了,小阿哥尿了皇上一身!”-----“主子,不好了,小阿哥拔了贵妃娘娘养的牡丹花!”-----“主子,不好了,两位阿哥将皇上最喜欢的那一套茶具给砸了!”她不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求夫君能够真心待她,儿女孝顺,家族兴旺。她只是一个女子,同样向往相夫教子的生活。既然你们容不下本宫,三番五次的挑衅,想取而代之,如此的自寻死路,那就别怪本宫心狠手辣了,咱们就新账旧账一起算!
  • 画船听雨

    画船听雨

    他给了她一颗心,她还他一片锦绣河山,前途似锦。他是她亲手塑造的人物,满载着她的爱恋,阴差阳错,她却穿越到了自己的小说里。两颗漂泊的心,可还能再续前缘?
  • 未等待的时光

    未等待的时光

    易夏在青葱少年时光遇见任泽,他却不辞而别离开了她。然而当他们再次相遇时,她已心系杭海,几番遭遇后,杭海牵她人走向婚礼,途中发生变故,为何三人走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 裘路

    裘路

    “我就想踢球,好好的踢球!”“就是这样的梦想,要拿钱出来才能实现,不,拿钱就可以实现!这是哪门子梦想。难道,梦想,用钱就可以换到吗?”裘路,一名十岁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发自内心的呐喊,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改变了起初只以商业利益为目的余校长等人命运。在追求足球梦想同时,裘路和一干伙伴共同成长。他们遇到许多挫折,面对成功与失败,理想与诱惑,在人生就是赛场,赛场即人生,依旧回响着一直陪伴他的理念:我就想踢球,好好的踢球!
  • 生命的青春:两个女生

    生命的青春:两个女生

    我们的青春是一场盛世的繁华.时光匆匆流过,认识你的人都说我活成了你的样子,这可能就是证明你来过我世界的唯一证据.这是关于青春的故事亦是关于成长.
  • 不一般的护花高手

    不一般的护花高手

    讲述两个天生拥有超强实力的山村少年在城市找工作时,阴差阳错的被一个大家族老家主的管家提拔,成为护花高手,保护这位老家主的孙女和其孙女的闺蜜。。。。。。
  • 功夫小子在校园

    功夫小子在校园

    神马?重生还是穿越?小隐于山林,仇恨是消亡还是等待时机涅槃?一入尘世,极品美女,御姐来袭。看浩宇随心性而为,在校园流传怎样的故事。兄弟热血,肝胆相照,看浩宇在校园铸造怎样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