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7100000021

第21章 偶像(1)

概述

一、种类

中国古代以神道设教,崇拜偶像可以得到国家的奖励,所以,中国偶像数量之多是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各种偶像任人塑造,上至神佛圣贤、忠臣义士,下至奸猾盗匪、鬼魅魍魉,都在塑造之列。崇拜者可以塑像,痛恶者也可以塑像。所用的材料也多不相同,大凡金、玉、铜、石、木、金、瓷、陶无不具备。由于使用材料各异,其发展源流也各不相同。现分别叙述如下:

铜造像用铜铸造偶像,创始最早。上古时代,帝王多铸造铜像,放在宫庙之中作为装饰,有的上面还铸有铭文。史载秦始皇销毁天下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立在宫门之前;汉文帝铸“甘露人”立在长安宫。此类例证不胜枚举,只是它们大多为陈设装饰之用。还有用作纪念的,如《国语》载越王勾践为范蠡铸造铜像,面目与范蠡形貌完全相同;《北史》载崔摧死后,手下的官吏都很怀念他,于是给他铸造了一座铜像,放置在广固寺,其形象栩栩如生。这一类铜像专为纪念而造,与现在各国为名人铸造铜像的意义完全相同。总之,无论是作为陈设装饰还是为纪念古人,用铜铸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魏晋以后,铸像之事逐渐减少,而且开始把铜像作为供养之物。这可能是因为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到魏晋以后才兴盛起来。信佛就必须供奉佛像,当时各地寺庙林立,佛像也就随之遍布天下。佛像虽不都是用铜铸造,但用铜作原料的却占多数?

木造像雕刻木像,起源也很早。据《事务记原》载:黄帝崩后,他的大臣们追念他的功德,根据他的形象雕刻成木像;又史载殷帝武乙造木人,称它为天神;汉代杨香雕刻父母像,早晨晚上都要跪拜。到六朝时开始制造木菩萨,唐代又造出释迦牟尼木像,以后凡是用铜铸造的像,没有不能用木头代替的。因此,木造像的数量之多也不亚于铜像。

石造像用石头雕刻物体起源很早,今天所能见到的古代石雕为数很多,但是用石头刻像这种现象在上古还没有发现。到秦汉之际,开始出现墓前竖立石头人或坟里用石头人殉葬的现象。晋代初年才开始有用石头制造佛像的,六朝时开始造石菩萨。当时以石造像最为风行,现在所遗留保存下来的著名石造像都是北魏时制作的。唐宋以后则不太发达了,所以,石像比铜造像、木制馋数量要少。

泥造像用泥塑像,没有听说古代有这种现象。南北朝时,佛教兴盛起来,人们对佛像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铸铜像、刻石像、制作木像都有很大困难,泥塑因此流行起来。此后,历代都有增加,普通像也用泥塑,如甘肃敦煌莫高窟,保存着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历代塑像三千余身,包括圆塑像两千余身,影塑一千条身。敦煌彩塑所表现的都是宗教神像,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和力士等。敦煌石窟开凿于砾岩,不能雕刻,所以采用泥塑妆銮,以捏、塑、贴、压、削刻等传统泥塑技法,用点、染、刷、涂、描等方法上彩,润饰皮肤,体现质感,唐人称为“塑容绘质”。

除以上各种外,尚有所谓金造像。只是古代称铜为金,所以,古代的金人也就是铜像。六朝佛教兴起之后,还有用真金铸造神像的。但由于金像比较贵重,供奉不便,所以,铸造的人很少。至于玉雕像虽也能够见到,如北海玉佛宫内的玉佛像等即是,但也因为玉本身太贵重,并非一般所能为,所以数量很少。至于陶塑,瓷塑等则全部按材料的不同而分属其他章节范围。

总之,今天所能见到的造像,以铜、木、石、泥四种塑像最多,虽然材料各不相同,但铸造的用意却没有什么两样。在开始时都是为了装饰或纪念而用,佛教兴盛以后,凡是所造的像全部变为崇拜、供养的目标,厨塑像代表神、佛。陈设、纪念则是对神、佛的侮辱、亵渎,因此,陈设纪念一类的造像自从佛教兴盛之后就完全绝迹了。而且自佛教兴盛之后,并非供佛用像,一切神祗都为之铸像。因此,古代可以供奉的神都是铸像。但是最多的仍是佛像。现在所说的塑像,几乎完全是指佛像而言。本章所论也完全以佛像为主。

现在社会上把佛像分为两类,即汉式与番式。这种分类起源于元代,元代以前并没有这种区分。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最初并没有塑像,南北朝到唐代,中印文化交流逐渐频繁,佛像也越来越多地传到中国,同时仿造者也不断增加,佛教几乎遍布中国各地,但其式样大都相同。元世祖统一中国后,使用尼泊尔匠人阿尼哥铸造各种佛像,极为精巧,其门人元刘的雕塑艺术逐渐转精。于是,特设番僧提举司,由元刘主管,专门负责各种佛像的塑造和绘制。当时,北京及附近著名的佛像大都出自元刘之手。由于元刘所塑的佛像与其前的式样不同,因此,社会上称元刘所塑佛像为番式,原有的佛像为汉式或唐式。由汉番的划分可知,番式为元以后的产物。佛教传人中国后,自六朝开始逐渐兴盛起来,所以,历代造像有增无减。清王朝更是笃信佛教,而且依靠佛教来统治劳动人民,因此,清代造像的数量更非前代所能比。

二、源流

我国古代宗教兴盛,在寺庙、神殿以及皇宫、王府、深宅犬院和平民百姓之家都造有各种神佛像。另外,古人死后,也有各种俑像器物殉葬,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我国古人伪雕塑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从偶像质料上看,金、银、铜、木、石、泥皆有,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内容上主要有两类:与陵墓殉葬有关的明器俑像;从属于宗教;十建筑的神造像。

明器又称为“冥器”、“盟器”是带有某种宗教色彩的“神明之器”,是专门用于殉葬的器物。种类很多,几乎世间所有的器物都有模仿,如各种礼器、人物、动物、工具、兵器、车船、家具及日用器物、甚至还有建筑物。其中人物俑最充分地体现了古代雕刻艺术所达到的水平,以陶质为最多。俑是墓葬中的偶人,商、周在平民墓中即有出现,在秦汉到隋唐问极为盛行,宋以后逐渐以纸制明器取而代之。历代俑像中各种质料的都有,如金、银、铜、木、陶、瓷、石等,但以陶质、木质为多。现在考古发掘的偶像大部分是陶偶。

秦代陶俑最著名的就是西安临潼始皇陵兵马俑,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形体神态之逼真,令世人叹为观止,可谓人间奇迹。

西汉陶俑大体有两类,其一是继承秦兵马俑写实风格的汉兵马俑;其二就是反映贵族生活的乐舞、杂技、宴饮和民间生活的“说书俑”。东汉、两晋间青瓷产生并渐渐成熟,这时发掘出土的俑像多是青瓷所制。

唐俑以三彩釉陶俑最佳,达到了雕塑艺术的又一个高峰。五代宋元俑中也不泛艺术精品,如山西侯马出土的金国砖雕俑以及前蜀王建墓中的石雕俑等。

属于陵墓偶像的另一类就是墓前和神道两侧的石雕像。著名的有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群,南京附近的南朝陵墓石雕。唐代十八陵石雕等,此外宋、元、明、清陵中都有许多石雕偶像。

偶像中的另一类就是属于宗教的雕塑作品。包括宗教石窟寺造像和寺院宫观供奉的神像。

我国石窟寺的卉凿大体集中于南北朝至明代这段时期,分布极广,数量也多。著名的有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庆阳南北石窟寺、炳灵寺石窟,巩县石窟、天龙山石窟、剑川石钟山石窟、义县万佛堂石雕、大足石刻、飞来峰造像等。

寺庙神像产生于东汉以后,全国各地普遍修筑寺庙,其中供奉的偶像也相应增多。随着时代变迁和人为破坏,这些神像已遗存不多了。

以上大体上谈了我国古代偶像的种类和产生、发展的历史线索。为的是使读者对我国作为一种雕塑艺术的偶像能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然而,本书重在谈古玩,其意思和文物虽有密切联系,但也还有一些不同。上面谈到的几种偶像中,只有考古发掘出土的明器俑还大体谈得上古玩。而陵墓石雕像、石窟造像以及寺庙神像等,现在都已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和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加以重点保护起来了。所以,我们仅限于介绍一些著名的陶、石俑像。

古代偶象

一、秦代兵马俑

对于秦代骁勇的兵将形象,古代文献记载不多,但从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真实地见到秦代兵马偶像的令人惊讶的勇武形象。

秦代大型兵马俑最先是于1974年在陕西临潼始皇陵东出土的。1977年就地建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发现4个俑坑,但目前只发掘了3号坑的全部和1号坑、2号坑的一小部分,4号坑是未建成就废弃的空坑。已发掘部分共出土兵士、将军俑800多个,木质战车18辆,陶马190多匹,青铜兵器、车马器9000余件。如果按照出土的兵马俩排列形式复原,这3个坑的兵将俑应有7000余个。

俑高多在一米八左右,造形逼真,形象生动,形象、表情各不相同。陶俑的制作是根据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龄来设计的,艺术形象力求与实物相似。将军的装束与一般士兵不同,骑兵的装束又与车兵、步兵的不同,而将领的官阶又有高、中、低之区别,服饰装束各有不同。一般是按俑、马不同部位分别用陶模翻出胎型,然后套合、粘接,再雕塑出五官、须发、铠甲、衣饰等细部。

秦兵马俑使用的陶质为灰陶,质地细密坚实。陶俑头、身、手臂;中空,脚、腿和手实心。烧好陶胎后再加以彩绘,所施的颜色,绿和红画战袍,铠甲用黑或褐,黑甲上还有红、白成粉,绿色甲钉,绿袍配以紫色花边。彩绘一丝不苟,包调明快、绚丽,对比强烈。另外,在不远的长焦材还出土了几件秦代跽坐陶俑,也是秦代陶塑中的珍品。

二、汉代偶像

汉代以俑为明器殉葬的风气日趋普遍,陶质俑占多数,但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湖南、湖北)多;流行木俑,也有少数石俑和金属俑出土。

1965年,在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的丛葬坑和陪葬坑中,出土有数量较多的陶俑,均为模制,上施彩绘。其中,彩绘骑兵俑580余件,步兵俑和其他人俑1900余件,鎏金车马器物1000余件。陶俑和车马比秦兵马俑要小一些,然而,步兵、骑兵一样分布合理、排列整齐,兵士挟弓执器,陶马昂首翘尾,很是威武雄壮。秦兵马俑以步兵为主,这批汉兵马俑以骑兵为主,这说明汉代骑兵已成为一支数量多、力量大的重要兵种了。

这批陶俑胎仍为泥质灰陶,经窑烧制后缎密坚实。然后在陶胎上进行彩绘,画法细腻,色彩和诣鲜艳,其制作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另外,在西安伍家坡汉陵丛葬坑中出土的陶俑,都是侍女形象,或坐或立,衣着艳丽,体态端庄,坐俩高35厘米左右,立俑高50厘米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汉代木俑。在湖南、湖北一带的西汉木椁墓中,盛行木俑明器。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有大量木俑,特别是一号坑,出土木俑达260余件。多为家中女侍仆,还有歌舞俑和乐队。雕制方法通常是雕出木概轮廓后,再进行细致的彩绘。也有山些侍女和歌舞木俑,仅头部雕刻精细,身躯不加雕饰,穿有各种丝织品制作的衣服,颇为华美。

东汉时期的陶俑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洛阳东汉墓中出土了很多庖厨、侍仆和乐舞百戏俑。特别是乐舞百戏俑,形体虽然不大,但是姿态舞姿都优美传神,是古代雕塑偶像中的精品。1969年在山东济南无影山汉墓中出土了一套乐舞杂技陶俑,烧造于一个长方形陶盘上,有21人:5人正在表演,倒立、翻筋斗、柔术表演等,极为生动传神;2人为女子,穿长袖花衣,相向而舞;有乐队7人伴奏,乐器有钟、鼓、笙、瑟等;陶盘左右两端有7人长衣曳地,拱手而立,作观赏状。四川的东汉墓中,除了家内奴婢和庖厨俑外,有在水田模型中穿短衣或赤膊、赤足劳作的陶俑。更有神形皆备、极为生动的说唱俑。比如,1957年成都天回山东汉墓中所出土的俳优坐俑,就雕造得极为生动形象,俑为一老翁,袒胸赤足,左臂抱鼓,右手握槌,左足曲蹲,右足翘举,正说唱到精彩之处,表情风趣幽默,是难得的俑中珍品。

三、西晋南北朝俑

西晋仍以陶俑为主,南方的越窑瓷开始烧制青瓷,所以南方也开始出现青瓷质的俑。洛阳一带的西晋墓中,陶俑形成较为固定的组合形式,有武士俑、牛状镇墓兽、牛马车模型和男女侍仆俑。湖南长沙西晋墓,除陶俑外还有青瓷俑,其数量较多的是出行仪仗俑,有盛大的骑吏和吹鼓手行列和手持刀盾的赤足步兵。有一种双人对坐执笔、简书写的文吏俑,造型拙稚,比例不调,颇有地方特色。

西晋以后南北朝对立,俑群也形成不同的特点。在北方,从十六国时期起,开始出现重装骑兵的“甲骑具装俑”。北魏以后,殉葬陶俑的组合日趋固定,一般都包括三组:镇墓俑、有两个蹲坐的镇墓兽,一为人面,一为兽面,另有两个高大的甲胄武士。出行仪仗俑包括甲骑、鼓吹乐队、步行的属吏和仪仗队,持盾背箭的步兵以及鞍马、骆驼、驴、牛车等模型。家内奴仆俑包括男女侍仆、歌舞乐队等。江南的东晋南朝墓,大体沿袭西晋传统,但随葬陶俑数量较少,通常只有男女奴仆各一件。有些还有牛形镇墓兽和鞍马、牛的模型。没有甲胄武士,衣饰和风格也同西晋有区别。但广西也出土有造型拙稚的骑马俑和成列的武士俑。

四、唐三彩陶俑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彩陶器,所谓“三彩。实际上是指多种彩色,和清“五彩瓷。一样,这里也是虚指多数。主要有红、黄、白、绿、褐、黑等色。唐代三彩陶器现在发现和出土的都是作为殉葬用的明器,其中人物和动物形象是最多的,特别是唐三彩俑,在雕塑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格。所以,出土的唐代三彩陶俑是我们这里介绍的古代偶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珍贵、有极高价值的古代艺术品。例如,在英国伦敦拍卖了一匹唐三彩马,其成交值竟高达500万英镑。

唐代社会时兴厚葬风俗,作为殉葬器物的三彩陶俑也就自然大量生产出来,而且精心制作,精益求精,达到了极高的质量和艺术水平。唐人这种厚葬习俗以及三彩陶俑,《旧唐书》中有一段简明清楚的概括:“近者王公百官竟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徒以眩耀路人,本不用心致礼。更相扇慕,破产倾资,风偶流行,遂下兼士庶。”这说明当时厚葬之风并不重在对亡灵的悼念,而是相互攀比眩耀,以至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由于对三彩偶像投入了如此之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其制作之精美可想而知。唐三彩偶像的制作主要是在河南洛阳,现今出土唐三彩俑,除洛阳外,西安也不少,另外,丹东、扬州的唐墓中也时有发现。

当然,出土的唐三彩陶器中也有大量的日常生活器皿,诸如碗、盘、杯、瓶、壶、罐、钵、盂、尊等。品类众多。另外还有重要的马、牛、骆驼等动物俑,而我们这里着重加以介绍的是唐三彩的人物俑。种类有贵族妇女、男女侍从俑,武士、文官、舞蹈杂技艺人俑、劳动俑等等。其中以女性俑占多数。这些陶俑大小都有,小者一二十厘米高,大者1.6米高。其人物造形除了栩栩如生、千姿百态而外,唐俑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体态和面部的丰满,这是唐代偶像的风格,这和唐代强盛,人们对人的体态足以丰满为美的标准相一致的。

同类推荐
  • 王军武剧作选

    王军武剧作选

    秦天行经过大家的努力,集结戏剧创作和戏剧评论优秀之作的《长安戏剧文集》终于出版闼……
  •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用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解读红色歌曲,是一种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歌,喜爱红歌,使红歌所承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一样悲欢都是离合——论中国电影的叙事结构模式

    一样悲欢都是离合——论中国电影的叙事结构模式

    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艺术,当有数万年的历史了。数万年来,艺术与人类同在,成为人类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酿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数千年来,中外有关艺术的研究着作汗牛充栋。这些着作均为一代代学人感受艺术、品评艺术、思考艺术规律的结晶。时代发展到今天,艺术的创造、接受、传播以及艺术史的梳理、艺术理论的探索仍然需要学人孜孜以求。
  • 浪花飞过

    浪花飞过

    本书为作者的剧作作品集,收录了作者从事剧本创作以来的28部优秀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视角独特,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世事的纷繁与生活的真谛,记录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变革潮流下的人与事,颇具文学与艺术价值。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舞蹈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舞蹈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大道之旅

    大道之旅

    一颗神石自太空而来坠落于地球,强大的道力笼照了地球.人因得到了道力便成了强大的道者,兽因得到了道力演变成了道兽。此后,强大的道者与恐怖的道兽便在地球上普遍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求至上的大道。一个富家子弟夏然因为没有道力被家族排斥,打压,最终逼入禁地。偶然获得孔明石,孔明残魂苏醒,夏然得诸葛亮所指教,开启大道之旅!
  • 幻世念

    幻世念

    人生在世,真真假假熟能轻言?人活在世,忙忙碌碌,你是否想过自己或许会有与众不同,身怀绝世武功,家财万贯,拥有奇术异能?若有此意,不妨来这过过眼瘾!【不会写简介,总之就是由许多小故事组成的书,有兴趣的赶紧来!】(新开群:唯景幻世526762629,有兴趣的欢迎加入。)
  • 最简单的一封情书

    最简单的一封情书

    讲的是男主角初心遇见女主角诺言而相爱,但却情路坍塌,经过多重磨难,终于,成为大家都羡慕的一对神仙眷侣。
  • 都市护美

    都市护美

    本来在山上修炼的他,被自己的师父赐予了一个特殊任务:保护中国前百强内的女儿。被迫无奈,只好下山去护美。于是,故事就此发生了······
  • 末日之宅男又如何

    末日之宅男又如何

    给你一个机会拯救世界你干不干?不干。那给你一个机会君临天下你干不干?考虑。给你五百万,各色美女来一打你干不干。干!
  • 乱世殇之星幻之瞳

    乱世殇之星幻之瞳

    天发杀机,乾坤翻转!地发杀机,星辰移位!人发杀机天倾地覆!这是属于强者的世界!弱肉强食!强者死更强者生!乱世揭幕,千古遗恨。阴阳逆转,乾坤倾覆。逆世而行,绝古烁今。淌尽战血,殇荡九霄。
  • 千里暮云平

    千里暮云平

    江锦的文章,文如其名,纯美中透着飘逸,读起来不但语感美,而且意蕴美,节奏更美。平日的各种细小情绪、微妙神思,都可成文。手里那支笔就是世间最懂己心的知音。他笔下的人物性情静好,宛如他心中的世界一样,岁月安好,人无恙矣,只有时光留下的美好记忆,令人回味无穷。
  • 烟锁梨花渡月明

    烟锁梨花渡月明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 都市之不朽人生

    都市之不朽人生

    以诸天之资,铸无上之基,踏碎神魔枯骨,吾终将登上不朽的王座!地星世界,蛮古世界,骑士世界,僵尸世界......一个个世界中,不断追寻着不朽的秘密。提示:本书主角虽然杀伐果断,但不冷血不无情!
  • 快穿:扑倒男神大人

    快穿:扑倒男神大人

    [叮——扑倒男神系统开启]一场意外的车祸让她卷入了一场奇怪的事件,脑袋里传来声音,什么什么系统。扑倒男神?是美男吗?帅哥都行,攻略各种指定的男主男配?杀手?校草?总裁?还是谁。好啊放马过来吧,来一个扑到一个,来一双扑到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