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7100000001

第1章 甲骨(1)

甲骨概述

一、甲骨的源流

甲骨,即龟甲兽骨旷但古玩中所讲的甲骨是特指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所出土的甲骨。它们之所以为收藏家、研究家所青睐,也并非是甲骨本身,而是在它们上面所刻画的各种符号——甲骨文。甲骨文有两大价值,第一,它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有体系的、最完整的文字,对于研究古文字的发展、演变有很大价值;其次,甲骨文里记录了不少关于商(殷)朝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是研究上古历史,尤其是商代历史不可替代的第一手材料,它们的出现,解决了不少历史之谜。鉴于此,甲骨的收藏和研究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殷墟甲骨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殷)朝的遗物,但它的发现只是近百年的事。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王懿荣在西鹤年堂买药;识别出所谓“龙骨”原来是刻有古文字的龟甲兽骨化石。以后他就注意收集。到1902年,王已收集到5000多片。王氏也就成为第一个认出甲骨文的人。这一消息传开后,立即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一些古玩收藏家与研究者都尽力搜求,不遗余力。古董商们则也乘机四处搜集有字的甲骨出售,索价甚高,甚至以字论价,每字值银达二两五钱之多,在诸多古董商中,以山东潍县两名古董商范维卿、赵执斋贩卖甲骨最有名。他们在两年时间内,仅从王懿荣一人手中就因卖甲骨而各获“二百金”和“百余金”,成为暴发户。但他们为了垄断甲骨来源,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将甲骨出土的真实地点告诉给一些收藏家和别的同行,只是假说甲骨出土在河南汤阴县。直到1910年,当时的一位甲骨研究专家罗振玉才揭开甲骨产地之谜。这年,有几个从河南来的古董商带来了数干片甲骨,罗振玉获悉后,即刻前去购置,从中挑选了700片有字甲骨,他十分高兴。但一个令人意外的更大收获则是,他从古董商那里得知,汤阴根本不产甲骨,而是产于安阳西北五里的小屯村,那里曾是殷王朝的古都,因此又被称为“殷墟”。

很久以前,当地农民在犁田时就发现了这里的“龙骨”。药铺里的人说这是一种药材,可以收购。于是在农闲的时候,就经常到地里去挖“龙骨”,作为额外收入。赶集时,还把它磨成细粉作为“刀伤药”在市场上出售。但价格都甚微,而且药铺里还不要那些刻有文字的甲骨,凡有字的都要将字铲削掉才能卖。只是这种“龙骨”被确定为商代的甲骨后,其价格也就猛涨了。因而,私挖和偷掘的现象也就十分严重,有时甚至发生抢夺和流血事件。在弄清甲骨的真实产地后,一些收藏家和研究者纷纷遣人亲赴小屯村挖掘、收购,这更增加了私挖之风。据统计在1899至1928年的三十年之中,重大的私人挖掘有九次,共出土甲骨八万片以上。

私人对甲骨挖掘的结果,损失很大,因为村民只知道挖甲骨,却毁坏了许多相伴出现的其他器物,连埋藏甲骨的地层也被搅乱,给甲骨的鉴定带来了一定困难。1928年秋天,前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派编辑员董作宾去小屯村调查甲骨出土情况,并准备组织挖掘。从1928年秋季至;1937年春季,他们在殷墟共进行了十五次发掘工作。最初的工作重点是寻找甲骨文和其他遗物,后来也注意到对宫室遗址和陵墓的挖掘。十五次挖掘共得有字甲骨24918片。第一次至第九次接连在小屯村挖掘,所得甲骨文字收入董作宾主编的《殷墟文字甲编》。第十至十二次,工作重点转至洹河北岸侯家庄西北岗的殷代墓地,但没有得到甲骨文字。第十三至十五次,又回到小屯村进行发掘、并集中在村北的两个地方,所得的甲骨文字收入董作宾主编的《殷墟文字乙编》。

抗战期间,国民党中央研究院的发掘工作被迫停止,取而代之的则是日本侵略者和当地汉奸的狂挖滥掘,所出土的甲骨大批流落国外,有些至今下落不明。

解放后不久,1950年4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就在小屯村成立了工作站,恢复了对殷墟的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科学的发掘工作。迄今为止,一次重大收获是1973年在安阳殷墟小屯村南地出土的一大批甲骨。1972年冬,小屯村村民张五元在村南公路旁的小沟里取土,突然发现在黄土里有些甲骨碎片,其中六片还有刻辞。他立刻向发掘队报告了这一情况。发掘队从1973年春天开始进行两次挖掘,共发现甲骨5041片,包括卜甲70片,卜骨4959片,牛肋骨4片,未加工的骨料8片。这是解放后发掘出的最多一次,所获甲骨文字经考古研究所的研究整理,编辑成《小屯南地甲骨》一书出版。

甲骨文发现之后,不但在国内引起了高度重视,也在国外引起了高度重视。当时的一些在华外国人,纷纷通过各种手段搜购甲骨,因而,在解放前有不少甲骨流散到国外。

早在1903年,美国的二位传教士方法敛和英国的一位传教士库寿龄就从山东潍县古董商那里得知甲骨文是我国三千多年前的商王朝的文字,就合伙从古董商那里购买了不少甲骨,并转卖给英国在上海的亚洲文会博物馆,从中得到一笔巨款。此后,他两人就做起贩卖甲骨的生意来,先后四次成批地从潍县古董商那里收买甲骨。其中最多的一次是1904年冬天,小屯村地主朱坤掘出的数车甲骨,且均系真品。库方二人又偷运了不少甲骨至国外,分别卖给美英两国的博物馆,据了解,方法敛一人在1903—1908年间卖给美英两国博物馆的甲骨就有1700多片。

1909年,德国人威尔茨在青岛买了甲骨711片。二战后不知下落。另一名德国人卫礼贤买72片,其中70片现藏瑞士民俗陈列馆,一片归德国郎佛中国学院,另一片下落不明。

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1914年在安阳做牧师时,得知殷墟出甲骨的消息,就经常骑匹瘦马徘徊于洹水南岸,偷偷考察古物出土情形。为了搜求甲骨,先是在小屯村向农民收买,但是,他嫌农民出售的都是小片,后来就通过古董商收买了一批大的牛胛骨,上面也密密麻麻刻满了文字,他都装箱准备运走。但没过几天,这些“甲骨”全部在箱内腐烂发臭。原来这批牛胛骨,是古董商为了满足他求大骨的心理,用新鲜牛骨加工炮制后仿制上一些文字,当作真甲骨卖给他的。他自从这次上当以后;就专门收买小甲骨,并认真钻研,成为辨别真伪的能手。明氏在1917年所编《殷墟卜辞》中,自称所藏甲骨达五万片,实是夸张之词。但以后又略有所得,估计有三万片多一点。他所获的甲骨,一部分放置在当时的南京加拿大大使馆;另一部分埋藏在济南齐鲁大学校内,几次欲运往国外都未成。

最早在中国购买甲骨的日本人是在天津《日日新闻》担任主笔的西村博。19,02年,早在罗振玉揭开甲骨产地之谜之先,日人三井源右卫门就探听到甲骨的真正出土地是安阳小屯村,并多次派人到小屯村秘密收买,先后共搜购甲骨30,000片以上。1921年,日人林泰辅把他所收藏的甲骨中比较重要的1023片,编成《龟甲兽骨文字》出版,在日本引起轰动,于是日本人搜集我国甲骨的人就更加多起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人加强了对华的文化侵略,他们以“调查团”、“研究班”为招牌,或以私人探访古迹、考古旅行的名义,在我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进行盗窃活动。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华北和中原地区先后为日本人所占领,他们便专门在“殷墟”盗窃和挖掘古物。据日本学者的统计,日本先后购到甲骨的学术单位约有三十多个,私人收藏名家也在三十个以上。

除上述这些国家外,“殷墟甲骨”还因各种方式流散到法国、苏联、比利时、瑞典、瑞士、南朝鲜等国。那么流散到国外的有字甲骨到底有多少呢?其分布情况又是怎样呢?根据我国甲骨学专家的最新统计,流散到这些国家的甲骨总数约为26,000余片,其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日本:12,443片,主要藏于东京大学考古教研室,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博物馆,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京国立野博物馆,东洋文库,书道博物馆等。

加拿大:7802片,主要藏于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英国:3355片,主要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苏格兰博物院,剑桥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东方艺术博物馆等。

美国:1882片,主要藏于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都市艺术博物馆,历史与技术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国会图书馆等。

德国:715片,主要藏于柏林民俗博物馆。

苏联:199片,主要藏于列宁格勒博物馆,爱尔米塔什博物馆。

瑞典:100片,主要藏于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

瑞士:99片,主要藏于巴费尔人种博物馆。

法国:64片,主要藏于巴黎大学;柴鲁斯基博物馆,奎木尔博物馆。

比利时:7片,藏于皇家艺术博物馆。

南朝鲜:6片,藏于双城大学。

总之,距甲骨文首次发现,迄今九十年来,发掘甲骨的总数量约在十五万片左右。其中现在国外有二万五千多片、现在台湾的有二万五千多片,其余十多万片广布于大陆四十个城市的九十多个单位,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地。

二、90多年来出土甲骨文总数

甲骨文从1899年被发现到现在,已90多年了。到目前为止,究竟一共出土了多少片甲骨?这是个很难回答时问题,即便对甲骨文研究有素的专家也无法作准确的回答。从未有人精确统计过出土甲骨的总数。要作精确统计也很难,主要有三点:一、1899至1928年科学发掘前30年间以及1937至1949年12年间出土的甲骨多为私人收藏或流散于国外,有的虽已著录,有的仍未发表,故难以统计。二、甲骨易碎,初为一片而碎为若干片是常有的事,因此一片甲骨往往分散数处,若仅以收藏者所藏数字累加,亦不能准确。如《佚》287(此即《殷契佚存》第287片,余均仿此)出于村中,本史密斯所藏,后赠予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但碎裂为3片,周鸿翔又著录于《美录》,各不相属。如作统计,岂非平空又增2片。三、一片甲骨出土后,往往数易其主,各自予以著录,同一片甲骨也就重复出现数次,各种著录甲骨文的书籍也就有互相重复的现象。如《铁》139.1(此即第139页第一片。余均仿此),本为刘鹗所藏,其后此骨易主,就重复著录了四次,即《佚》832、《南北·无想》462、《续存》下1498及《冬饮庐》1,这样,一片甲骨便著录了5次,无形中一片变成了5片。如以著录之数累加,则4/5是虚浮之数。又如罗振玉1933年印行的《殷墟书契续编》,收拓本2016纸,但大部分已见于它书,或自相重复,其不重者不足400片。又有许多甲骨,先以摹本著录,后又以拓本或影本著录。如以各书著录之数累加而不去其重复,统计当然不会可靠。第一点,可能使统计数字小于实际数字;第二、第三点则使统计数字大大超过实际数字。所以,要作精确统计,首先需作三事:一、调查,弄清海内外收藏与著录情况;二、缀合,将碎片复原为整版;三、去重,汰除各书中重复之数。在此三事完成之前,对出土甲骨总数无法作精确统计,而只能作个尽量接近事实的估计。一些专家的所谓“统计”,也多少带有“估”的成分。既然是“估”,当然各“估”各的,各人“估”的结果不免有较大的出入。

1950年胡厚宣先生在《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中说:“据我们粗略的统计,在这短短的五十年里,出土的甲骨共有161999片”。既云“粗略”,便不能精确。这个数字,董作宾1955年著《甲骨学五十年》时批评它是“‘了不得’的夸张”,“距离真实性太远”。其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就在于重复太多。

董作宾的统计是:已见著录的约为42005片,其中拓本28种,29020片,照片6种331片,摹本20种,12654片;未见著录的约为54113片,其中已编者6630片,机关采集者15652片,私人收藏者25525片,国外收藏者6306片。董氏写道:“总计的结果,可以说现存的甲骨材料。共总约为96118片,不足10万片,但仍然可以说是10万片。因为这是可以给刘(体智)、罗(振玉)、明(义士)三家残存甲骨的估计,留下几千片的面子。同时我们不要忘掉前面所说的著录各书中重复得如何的厉害!这问题也可以增损数量,为统计留一些活动的余地”。

胡是宁滥毋缺,董则宁缺毋滥,二者竟相差6万多片!

关于前50年甲骨出土的总数,陈梦家也作过估计。他在1954年的估计是:

甲.现在属公家的约5万多片。

乙.现在属于私人的约5千多片。

丙.现在台湾省的约2万5千多片。

丁.流散在国外的约1万5千多片。

总数约为10万片,这是一个比较近乎事实的数字。他估计的是实物,结果与董作宾的估计大体相同。1956年出版的《殷墟卜辞综述》则认为甲骨总数约为98000片,“由此可知出土的甲骨大约10万片”。

但董作宾和陈梦家的统计数字,比实际数字仍然要大。因为他们只是删去了明显的大宗的重复,并没有剔除分散的大量的重复,更没有考虑一甲或一骨碎裂为若干片的因素。所以,即便是96118片这个数字,仍然有浮数在内。当然,我们估计90多年来出土甲骨的总数,不妨以董氏的估计为基础,再加以解放后新出土的甲骨数。解放后出土的甲骨,如前所述,1966年前仅8片;(包括郑州二里冈的两片),1971年以后则有5358片(其中包括周原出土的字甲293片),共5366片。二者相加,总数为101484片。所以,90多年来出土的甲骨文,总数仍可估计为10万片。10万以外的1000多片零头,大致可抵去各书互相重复和一甲(骨)分为数片后多出来的数字。

90多年来,在安阳小屯及其附近出土了10万片甲骨,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研究资料。那末,小屯村地下还有多少甲骨没有发现呢?小屯的甲骨是不是取之不尽的呢?当然,甲骨发现的历史并未结束,今后仍有可能继续在小屯出土,但数量恐怕不会太大了。解放前,历史语言研究所在那里翻来复去地挖和掘,得了25000多片;解放以来,也几乎是年复一年地在挖和掘,工作不可谓不细,但所得毕竟不多。恐怕殷墟甲骨绝大多数已经被挖出来,即使还有继续出土,也不会太多了。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剪出一纸精彩

    课外雅致生活-剪出一纸精彩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

    本书由画论、书论、印论、工艺美术论、乐论、剧论凡六大部分组成。选录先秦至清末历代经典的能够反映艺术本质、特征、原理、规律的精采名篇、片段。条目文字艰深,注释力求通俗化。并以艺术门类为纲、艺论作者为目。先秦两汉时期作者行年、籍贯失考者,则以其著述名称为目。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紫砂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紫砂鉴赏及收藏

    本书分六章,讲述了紫砂的起源、宜兴紫砂、做紫砂的原料、紫砂明细、紫砂的发展史、收藏紫砂的学问。
  • 课外雅致生活-米开朗琪罗生平与作品

    课外雅致生活-米开朗琪罗生平与作品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课外雅致生活-服装设计漫谈

    课外雅致生活-服装设计漫谈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徒步传说

    徒步传说

    我心中所想的网游,没有无敌光环,也没有独霸天下的本领,只有一个对网络游戏还不了解的平凡人的奋斗。
  • 情话日记

    情话日记

    《情话日记》是我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我写生活,我在生活……
  • 老爷子万福

    老爷子万福

    真是太失礼了!这位来自京城尊贵的艾老爷,竟敢抓着她的玉手瞧来瞧去,他说他是皇上派来寻她的恭亲王,凭她手上的红痣认定她是贵族之后,硬是要将她带在身边,说要回京认祖归宗,但她根本不希罕当什么贵族,偏偏被他卓绝不凡的气度迷倒,答应乖乖地听他的话随他回京……
  • 血族少女:淡定魔妃不吸血

    血族少女:淡定魔妃不吸血

    他手一抬,“咬吧!”她愣愣的盯着他又小又白皙的手臂,上面的脉搏在她深眸里跳动,那是有鲜血的地方。她轻眨了眨眼,顺着他的血液跳动,目光落上他脖间,那里是她族类最喜欢下口的地方,她能感觉到那里的潮涌。他因她抬眸的轻微动作而心下一紧,却没有推开她,“你、、”他稚嫩的声音里此时饱含无奈,任她缓缓靠近。那年他五岁,她一岁。在漫漫没有尽头的日月里,他早已用血俘虏了她的身心,同时让她成为血族另类。血族统领的奇异亲女,天性冷淡,无人敢近。在强者为王的族群,她从小被族人尊畏,只因惧畏她的力量,但她却在身具灵力时自我流放,流坠凡尘。他是魔界之子,却因她那一口而不能长大。因果是缘,缘聚似散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1)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末日预临

    末日预临

    危机来临,地狱之门已为我们敞开。末日即将来临,这是我们最后的抵抗。
  • 那些年的那些事

    那些年的那些事

    将过去的记忆缕一缕,写下来,成章节,成故事。你会发现,过往啊,错综复杂,萦萦绕绕,纷繁芜杂;细想来,完全没有必要那样,但当时却是那样发生了。这就是生活。当重塑这种过往时,我们总是在选择,能不能写,该不该写,没必要,写吧,写吗?我们总是怀揣着一种想写却不知如何写,想割舍却割舍不掉的情愫在里面。。。所以,写文,或许是对过去的一种反思,或许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如果生活再沿着原来的轨迹来一遍,那就成了今天书里写到的,里面既有真实的故事,也充满了修缮的补丁。......青春吹动的风铃,让我们如此感动,来的时候没有约定日期,却足以撩动你我的心潮,偷偷的驻扎于彼此的心灵深处,美丽伴随着血液升腾,仿佛就在那里定格--不期而遇的时刻,美丽的景色,美丽的你,目睹并憧憬和眷恋美丽的你的我。你是因为我才来到这里的吗?不管答案如何,反正我是因为你的到来,我才来的。风吹来,日记已泛黄,那曾经“痛苦”的美丽,却是最美丽的“忧伤”。花开的时候你没来,花落的时候我依然在等待。如此美丽,却了无痕迹,你能看的见,只是没有在意。你读我的时候,我没有读懂你,这是我的麻痹大意,换了时空,我恪守当时的美丽,依然将往事重提,是否显得苍白无力?无论怎样,今天我在这里,是因为你。爱情,其实就是,花开的时候,两个人心灵的洗礼,合适的时候,发生了合适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和你。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因我的生命里有你!
  • 传世藏书-文心雕龙(下)

    传世藏书-文心雕龙(下)

    《文心雕龙[1]》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汉族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 老子是条龙

    老子是条龙

    当年我妈在破庙里避雨,却莫名其妙怀了我!我从一出生就是一个怪胎——一个会变身的怪胎!
  • 上一个灵魂

    上一个灵魂

    不断的死亡轮回当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不断的死亡,复生。直到揭开最后的帷幕。少年姬殇先入无尽的死亡轮回,每一次的死亡,都会使他多出一个灵魂。无尽的恐惧之下,到底是谁在暗中观察这一切,是神是魔。还是来自他自己,心底深埋的一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