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2500000002

第2章 茶之史:茶香四溢的文化史(2)

还有一种被称为“漏影春”的玩茶艺术,则是先观赏,后品尝,是宋代一种较为时髦的茶饮方式。宋代陶谷《清异录》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

相对于“绣茶”和“漏影春”这种以干茶为主的造型艺术,“斗茶”和“分茶”则是一种茶叶冲泡艺术。

“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的相互比较方法,它最早是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品阶的竞争,所以有着极强的竞争色彩。一个“斗”字,已经反应了这种活动的激烈程度,因而“斗茶”也被称为“茗战”。

如果说“斗茶”有浓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的话,那么“分茶”则淡雅平和,有着谦谦君子之风和文人气息。“分茶”亦称“茶百戏”、“汤戏”。善于分茶的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造许多变幻莫测的书画作品来。

茶肆林立,茶水类多

最初的饮茶之风主要在文人、僧人和道士中间流行,但因宋代人崇尚文雅,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民间迅速蔓延。

所以在宋代,民间处处有茶肆,与民居并列,而且分为不同的类型,以适应不同的消费者。有早茶肆、子夜茶肆,有挂满名人字画,吸引文人雅士或者士大夫的高雅茶肆,比如著名的“蹴球茶坊”、“蒋检阅茶肆”等,还有风尘女子招揽生意的花茶坊,更多的是市井之中的“人情茶坊”,这种茶坊不以喝茶为主,只以此为由来收费,实际上是三教九流见个面儿、谈个事儿、打听打听小道消息的场所,《水浒传》里的王婆开的就是这种茶坊。

千万不要低估各种茶肆在宋朝百姓生活中的作用,据说就连宋徽宗初见李师师,都是在茶肆里面。

宋代民间饮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时期的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南宋建都临安之时,由于南北饮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此为中心的茶馆文化崭露头角。宋代的风俗是“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茶肆大多备有各种茶水,并且根据不同季节供应不同的茶水,以满足茶客的不同需求。据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南宋临安的大茶坊)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鏾子或卖盐鼓汤,夏天添卖雪泡梅茶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到晚上,还推出流动的车铺,以应游客的点茶之需。当时的临安城,茶饮买卖昼夜不绝,即使是三九隆冬,大雪天气,三更之后也还有人提瓶卖茶。

《水浒传》中提及的王婆茶铺的茶水亦是种类繁多,为了潘金莲,西门庆在两天之内,五次来到王婆的茶坊,喝了四次茶。第一次喝的是梅汤,第二次王婆推荐的是合和汤,第三次是姜茶,第四次王婆给他煮了碗宽煎叶儿茶,“叶儿茶”就是制成片状的茶叶,“宽煎”就是略微煎煮。

元代茶饮,蒙汉互映

元代统治者在统一过程中有不少伤农行为,但与此同时也推行过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如由元代官府编印《农桑辑要》等。在元朝出版的《农书》和《农桑辑要》中,把茶树栽培和茶叶制造作为重要内容来记录,这表明元朝统治者对茶业还是支持的。

元代的茶饮习惯,除了贡茶仍然延用团饼,民间的散茶继续发展之外,在茶的烹煮和调料方面有了新的方式,这是蒙古游牧民族和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响浸染的结果。当时,在茶饮中,特别是在朝廷的日常饮用中,茶叶添加辅料,已经相当普遍。

但是汉族文人们仍然喜欢清饮,他们仍然钟情于茶的本色本味,钟情于古鼎清泉和幽雅的环境。

元代的文人们,特别是由宋入元的汉族文人,在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仍然具有突出的贡献。如赵孟頫虽仕官元朝,但他画的《斗茶图》依然是一派宋朝时的景象。

追求清饮不仅是汉族文人的特色,也有一些异族文人热衷于此道,特别是被称为“治天下匠”的耶律楚材,他的许多诗句毫无“酪味”,而是非常清新,他有诗一首,十分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饮茶审美观:“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明清茶事:种类增多,远播海外

团茶罢造,完善茶艺

明清时期茶事极为纷繁复杂,团茶、饼茶进一步边缘化,叶茶和芽茶成为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导。随着饮用和加工茶叶技艺的发展及娴熟,特别是明朝中期和后期,我国古代制茶技术和传统茶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历史上正式废除团饼茶的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朝初年,建宁贡茶还一如宋制,专造龙团凤饼等一类的紧压茶,后来朱元璋认为这样太“重劳民力”,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这一改革,对进一步破除团茶、饼茶的传统束缚,促进芽茶和叶茶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朝叶茶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在各地名茶的繁多上,明代文献中所辑录的“茶名”有九十七种之多。

明代在茶叶生产上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绿茶生产除蒸青技术外,还产生了炒青技术,即采摘后的茶叶不须经过蒸熟,而是用热锅手炒杀青。除绿茶外,明清两朝在黑茶、花茶、青茶和红茶等方面,也应运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明代许多花都可以用来窨制花茶,如:木樨、茉莉、玫瑰、蔷薇、桅子、梅花等。乌龙茶可能在明朝中期即已出现,至今福建许多地方仍保留着这种传统的工艺特色。红茶也是起于明而盛于清,如著名的祁门红茶就是由在福建做官的安徽人余干臣罢官后,将红茶制作技术带回安徽,从而产生了著名的“祁门工夫红茶”。

明清时期在茶叶品饮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工夫茶艺”的完善。工夫茶是适应叶茶撮泡的需要,经过文人雅士的加工提炼而成的品茶技艺。工夫茶艺讲究茶具的艺术美,冲泡过程的形式美,品茶时的意境美,此外还追求环境美、音乐美。

传入英伦,出口欧洲

在明代,开始设立茶马司,管理茶马交易,同时强化茶政及茶税,使茶叶交易得到严密的管理。到了清朝,国际贸易兴起,茶叶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进入欧洲市场,传入英国、荷兰等国,深受欧洲皇室和贵族的青睐。

明清茶业的发展,取决于其本身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清朝尤其是茶的对外贸易的刺激和促进的结果,随着清政府的不断衰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茶业、茶文化也走向衰退。

“茶”字由来:草木之中有一人

请坐奉茶,妙趣横生

言对青山不为青,两人土上去谈心。

三人骑牛少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这是广为流传的一个谜语,打四个字,谜底是一句应酬语。

草木之中有一人,就是“茶”字,“茶”字为“草”字头,“木”字脚,中间是个“人”字。再以“茶”字为线索仔细推敲,原来谜底是:请坐奉茶。

“茶”字本身就是一个妙趣横生的字。“草木之中有一人”,谜面妙极,形象生动。按照茶树生物学特性,茶可以戏称为草木结合的植物。茶树本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每年萌发生长出多轮芽叶,人们采摘这部分幼嫩芽叶作为制茶的鲜叶原料,俗称“茶草”,古有“茶称瑞草魁”“喜与众草长,得与幽人言”之句,这样说来,茶树又成了草本。而且茶树的芽叶,有越采越发,不采少发的特性,与草相似,生命力极强。在人工培育下,茶树在栽种以后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每年都可以多次萌发芽叶,供人们采摘,炒制出各种各样的茶叶佳品。

还有个茶谜,也很有趣,谜面为:“生在山里,死在锅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谜底为:茶叶。

这个谜语,形象生动,颇有创意。茶本来生长在山里,茶叶采下后,投入高温的炒茶锅杀青炒制,茶叶的生命活动停止,制好的干茶,贮藏于茶叶罐中。干茶放入茶杯,经开水冲泡,芽叶舒展,宛若新生。

字形和读音的确立

最古老的“茶”字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历史上“茶”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变化多端,有很多异名、别称、雅号,如荼、槚、荈、蔎、茗、皋芦、不夜侯等,直到如今,茗和茶还可以通用。

“荼”,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古时“荼”字是多音多义字,不仅仅代表茶。“荼”字,最早见于《诗经》。《诗经·邺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句,这里的“荼”是否指“茶”,后人推考说法不一。

最早明确“荼”字包含有茶的意义的是《尔雅》,晋代郭璞在注释《尔雅·释木》中“贾,苦荼”时注明:“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这段注释说的就是茶树的特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荼,苦茶也。”“荼”即今之“茶”字。在陆羽撰写《茶经》中,对茶的提法不下十余种,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

槚(jia),是从木的古“茶”字,指茶树。

荈(chuan),从草,是专指晚采的茶叶。

蔎(she),是古时四川西部茶的俗语。

茗,据说是云南某地区的“茶”之土音,大约在东汉时始用来表示茶,现在与“茶”字通用,为茶的雅称。

由于茶事的发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来越多,就有了区别的必要,于是从一字多义的“荼”字中,衍生出“茶”字。“茶”字,首见于唐代《本草》。茶字,由“荼”字演化而来,唐玄宗时期的《开元文字音义》一书将“荼”字减去一笔,定为单一“茶”字。陆羽在撰写《茶经》时,已一律用“茶”字。从此,在古今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茶树本为木本植物,将原来表示茶的“荼”字,减去一画,改“禾”为木,使之更名副其实。这一笔之改,可谓改得恰到好处。现代除统一用茶字之外,间有用“茗”字言茶,但与历史上所谓“晚采为茗”的含义完全不同。现代在用到“茗”字的场合,有文雅别致之意。

“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汉代以前,“荼”字由于用法不同,应有两种读音:指苦菜的“荼”读“涂”;指茶的“荼”读“槚”(与茶音相近)。

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中国茶叶传至高丽。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为文成公主与藏王联姻的陪嫁物中,就带去了大批茶叶。由于当时茶为“槚”字,所以藏语茶字的读音仍为“槚”。公元五世纪后,阿拉伯人陆续从我国西北边境以茶易货,所以波斯语称茶为cha,俄语为cha—i;日语中的茶字与汉语相同,读音也是cha。此外,印度语、巴基斯坦语、孟加拉语、斯里兰卡语都是cha,甚至连葡萄牙语也读为cha。

同类推荐
  • 老滋味

    老滋味

    本书论述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战中,如何运用情感管理的方式来留住企业的英才,点燃员工的工作激情,实现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互相理解,如何用真诚留住你最需要的员工等九种切实可行的感情投资策略。
  • 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

    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高,早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因为经济状况不好或食物来源不充足而导致营养不良的时代了。在优越的社会物质环境中,随之而来的却是在营养知识没有完全普及的背景下,产生的诸多不懂营养、乱补营养和营养过剩的问题。《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介绍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运用科学的营养理论,结合精妙的烹饪加工,做出色、香、味、养俱全的美味佳肴。
  • 新编大众菜谱

    新编大众菜谱

    《美食天下(第1辑):新编大众菜谱》中还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选料广泛,老莱新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味型翻新,菜点交融,南料北烹,中西合璧。只要您掌握了基本技法,就可随意变化,其乐无穷。《美食天下(第1辑):新编大众菜谱》中内容科学实用、深入浅出、易学易懂。
  • 寻味

    寻味

    “我叫蔡澜,听起来像菜篮,买菜的篮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蔡澜对饮食向来只有好吃与不好吃之分,他致力食遍世界各地著名的菜式,但是,天下美食“再活三世,也不一定吃得完”,所以只能以舌记谱,以文烹菜,希望与读者分享他的舌尖经验,至少让读者了解那些精致、风味独具的各国料理的制作过程,懂得每样美食的独特门道,为实际品尝打下一定的基础。蔡澜豪迈、直白式的笔触,精采利落,大快人心!书里说不完的美食故事,道不尽的料理门道,必让追求品味享受的读者们“吃个满足”!
  • 民间创新菜

    民间创新菜

    随着城乡经济交往的逐渐增多,源自山野农舍、市井陋巷的特色菜、创新菜逐渐从乡村野店、民间茅屋走向市场,从一些大排档或市郊的“农家乐”中走向人们的餐桌,那些吃腻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食客,品尝到这些清新质朴的民间风味,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新鲜感觉。这种感觉就好似又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的山山水水、父老亲朋,还有魂牵梦绕的家乡菜、故乡味,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热门推荐
  • 横扫疆场

    横扫疆场

    他本只是个爱好考古的学生,在一次旅游中被选中穿越到了异世,命运安排了他不一样的身份,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在这原本弱肉强食的世界,且看他如何统一大陆,了解事情背后的真想。他指挥千军,横扫疆场。在政,他整治吏治,诛杀逆臣,还以百姓安居乐业,盛世太平。[交流讨论群:101810557】
  • 诛天剑魔

    诛天剑魔

    踏尽一切天才,敛尽美女无数!修炼无上神通,斩获无尽法宝!叶风,灵魂穿越得以重活,却不幸屡遭欺凌,然而,一场意外的遭遇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九品金莲,九种不同的作用,让他逆天而行!然而,历经千难万苦,最终让他发现,要想成为真正的强者,必须拥有剑心。剑者,当一剑执手,与天战之!
  • 喰梦空间

    喰梦空间

    浩瀚的星空是儿时的梦。刀光剑影的武林充斥着无数儿女情长。末日的恐慌摧毁着人类的信念。......狂暴的丧尸,绝美的精灵。孤傲的剑客,冷峻的杀手。操纵一切的喰梦空间,无处不在的死亡危机!(新人新书,望大家多多支持!群号:549463261)
  • 最霸男神:一生御百女

    最霸男神:一生御百女

    简介:杨一生,脸似猪头,身如潘安,从十八岁出来当保安三年有多,现在还是个单身寡佬,结果一朝顿悟,摇身一变成了百女的男神,结果成就了统御百女,过尽千花酒绿的生活。其人赠送:一生百女,男神至尊!
  • 妖孽师父:桃花川上

    妖孽师父:桃花川上

    他立在满天绯色之中,踏着清风,从天而降。一步一步走向她,如跨过寂寂银河而来,似是穿越了千万年的时光再次来到她的面前。千万年前,我们是否也曾相遇?在桃花川上许下誓言?他,是天界里神仙中的神仙她,是天界里最不像神仙的神仙当逗比女神遇到高冷男神谁胜谁输?前世姻缘,今世纠葛如何了断?三生三世的轮回,只是为了再次与你在桃花川上相遇,问上一句,我是否曾经见过你?
  • 宠行天下

    宠行天下

    宠物师中的王者,如何成为一名结界师中的王者?天下第一高手曾经被他捏着鼻子当马骑,现在他却不得不从小人物做起?想知道原因吗见过炼药,炼丹的!见过炼宠物的高手吗?多谢书友龙渊帮我建立群:14556179(已满)二号群:36732364
  • 关羽若是还了荆州

    关羽若是还了荆州

    历史长河,缓缓留息。回想起一段一段遗憾的历史。关老爷若是还了荆州,那还会败走麦城吗?历史又会如何变迁?一举进攻中原,还是灭掉江东。
  • 修真之九阳问情

    修真之九阳问情

    何为道,道可道非常道,何为情,天道无情,大道无形,人间有情。深受九阳阴煞折磨的天机传人,为了承诺入世还情,殊不知,世间因其入世,而风云再起~~~~
  • 曼陀罗之异瞳少女

    曼陀罗之异瞳少女

    【不是绝不抄袭,而是有点儿雷同昂。毕竟我也看过很多复仇剧qwq】云起书院首发,写得不好见谅快看活生生的简历↓生为曼陀罗,一生中要经历三种坎坷。情劫、天灾、人祸。而顺利渡劫后,曼陀罗会随着基因一直传承下去。“你爱我吗?”他把她拥入怀中,问道。“爱……”她任由他抱着,毕竟,她即将通往里一个世界,即将在这里画上人生的句号。“那为什么要给我一次次希望?又狠心将希望撕得粉碎!”他闭上了眼睛,话中带有哭腔。“为了不被伤害。”她嫣然一笑,也闭上了眼睛。606751497为本书交流群
  • 帝妃谋之大唐烟华

    帝妃谋之大唐烟华

    我叫魏烟华,大唐魏府中机智天真的少女。我是魏烟华,太宗后宫中沉浮的乐呵侧后。我只想是我,过着我肆意的人生,爱着我深爱的人,敬着我天人般的义兄。李玄霸,高傲霸道的卫怀王,为了爱的人,奉献一生。所谓长乐未央只是你为桎梏我的借口,李世民,你爱的从来都是权力。你许我一世繁华,可就是你毁了我的繁华。本王说过,会用自己的生命护你爱你。他确实做到了,玄武门以身挡箭,长乐殿护她出火海。只是,李玄霸,我欠你的太多,用命也无法偿还这一世恩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