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36100000008

第8章 异军突起的禅宗(2)

神秀的禅,主张循序渐进,通过抑制身心活动,断除一切妄念,灭尽所有杂想,最后达到解脱。这是一种比较规范的、强调渐修的禅法,它与印度禅学仍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慧能则从般若性空的角度指出,客观世界本来就是空,无所谓矛盾差别,因而也就不存在断恶去染的问题。为此,他不仅否定了传统形式的坐禅,而且还对“禅”作出全新的解释。认为,“外离相日禅,内不乱曰定”。意思是说,禅不应该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关键在于内心的体验、领悟。

慧能禅学的一大特点,是关于“定慧等学”的观点。“定”,是指意志锻炼的功夫;“慧”,指在定的基础上获取的宗教体验。隋唐佛教宗派十分注重定慧双开、止观并重,但一般都视定、慧为禅的先后两个步骤,虽力求把它们统一,而实际上仍然分裂为二。慧能则把定、慧看作是“体一不二”,相即互含,这好比是灯与光的关系:从定来看是光,从慧来看是灯。

慧能义把“顿悟”看作成佛的根本道路,以此与神秀的“渐修”加以区别。所谓“顿悟”,是指刹那间觉悟自己所具的佛性,不用积累而突然达到佛的境界。慧能说:“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敦煌本《坛经》)“真如本性”就是佛性。

“顿悟成佛”说给人们指出了一条简捷、方便的成佛道路,具有十分深远的宗教意义。后人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指的禅宗“顿焐”。既然成佛只在“一念”之际,只是对“自有本觉性”的刹那直觉体悟。那么,传统佛教所主张的读经、念佛、坐禅等一系列具体修行,也就没有必要了。它破坏了传统佛教寺院生活的固有特色,引导僧侣与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相适应,从而增强了禅宗自身的应变能力。又由于这一学说大大缩短了尘世与净土、此岸与彼岸的距离,所以既为下层劳动群众的学佛提供了方便,义迎合了新兴官僚集团以及七大夫的宗教热情。当然,对于某些地主阶级人物来说,这种宗教学说,还投合了他们贪婪残忍和不劳而获的本性。根据“顿悟”说,只要“放下屠刀”,即可“立地成佛”。于是,在这一口号下,他们就可以逃避罪责,逍遥法外。

佛教自传人中国后数百年内,释迦牟尼佛及其他众多的佛始终具有神圣威严的性质,慧能把自心等同于佛性,从而有力地破除了对“西方”的迷信和对“佛祖”的崇拜。顺着这一思路,惹能之后,禅宗提出“离经叛道”、“大胆怀疑”、“独立思考”的口号,进一步摆脱印度佛教繁琐神学理论和宗教礼仪;与此同时,却与中国传统思想融为一体。在这一过程中,先秦庄子的虚无主义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执著追求,魏晋玄学家的“得意忘言”理论以及旷达放荡、纯任自然的生活态度,都对禅宗有重要影响。三五家七宗的禅风

慧能禅宗经神会等人的宣传、发扬,在中唐以后影响不断扩大,此后便进入繁荣发展阶段。至唐末五代,从慧能弟子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门下分别衍化出沩仰宗、临济宗和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禅宗,史称“五家禅”或“五宗禅”。五家禅的相继建立,标志着禅宗进入了它的极盛时期,中国佛教的特色在这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北宋时,临济宗下义分出黄龙派和杨岐派,合先前五家,统称“五家七宗”禅。直至今日,禅宗仍然是中国佛教的主要派别,其中尤以临济宗的杨岐派最为流行。

五家七宗禅是对慧能禅的发展,它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建立起分头并弘、自由开放的禅法传授体系;二是极力反对知解言说,提倡直观体悟;三是吸取老庄思想,采取“顺乎自然”、“自由任运”的方式。

南岳怀让的弟子马祖道一是一位颇有个性的禅僧,据说早年怀让参见慧能时,慧能便曾预言:“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景德传灯录》卷五)这“马驹”便是后来的道一。其实,道一是怀让一手培养起来的。这里有一个“磨砖作镜”的故事。道一于幼年出家,唐开元( 713 -741)中在南岳衡山结庵而住,整日坐禅修行,凡有来访者一概不予接待。据说他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当时怀让住在距此不远的般若寺,见道一形象不凡,便有意进行诱导。他取了一块砖,每天放在庵前石上研磨。开头道一没有加以理睬,时间一长,他终于耐不住了,便问:“磨砖作什么用?”怀让答道:“磨作镜子。”道一接着问:“磨砖能成镜子吗?”这时怀让反问道:“磨砖既不能成镜子,坐禅又怎能成佛呢?”道一听后,如雷贯耳,急忙起身,请怀让指点。怀让告诉他:好比驾牛车,车如果不动,是打牛好呢还是打车好?你成天在这里打坐,究竟是学坐禅呢还是学坐佛?若说是学坐禅,禅并不是坐卧;若说是学坐佛,佛并不是定相。你如果坐佛,那等于杀佛;你如果执著坐相,说明你未曾懂得禅。道一听完怀让这番话,豁然开朗,便拜他为师,整整服侍10年。后来他离开南岳,独自前往江西洪州(治所在今南昌)一带传授禅法。

“磨砖作镜”故事说明,禅宗的“禅”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闭目枯坐。根据惹能思想,所谓成佛,只是思想意识、世界观的转变。这一比喻,只用几个动作、几句话,就把禅宗一个原则问题说透了。由此发端,后世禅宗僧侣纷纷仿效,以各种比喻、隐语、暗示、动作等来表示自己对禅的独特见解,从而留下许多荒诞不经的禅宗“机锋”、“话头”、“公案”,并进而发展为棒喝齐施、焚烧佛像、呵佛骂祖的放浪举止。与此同时,禅宗风格朝着激烈、自由、奔放、豁达的方向发展,显示出全盛时期的鲜明特色。

所谓“机锋”,又名“斗机锋”,是禅宗因人、因时、因地而采用的一种宗教神秘主义教学方法。禅师有时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有时对不同问题作出相同的回答;有时对提出的问题不作直截了当的回答,而是以种种反理性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就是所谓“对症下药”。

如有僧问:何为佛?禅师的回答是:麻三斤。这似乎是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但其用意十分清楚,那就是要把问者的正常思路挡回去,令他反身自照,发现自己成佛的本原。又如有僧问:何为佛法大意?禅师回答道:面南看北斗。根据常理,面南当然看不到北斗,但是,一旦回过头来,北斗又恰在面前。禅宗强调神秘的内心反省功夫,“面南看北斗”就是这意思。类似的机锋如: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答,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问,如何是佛心?答,镇州萝卜重三斤。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板齿生毛;或答,坐久成劳。

按照禅宗所说,机锋的运用应是自然的,因人而异的,最终目的是要直觉禅的深意,人人都去成佛作祖。作为教育方式的一种,弟子提出的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激烈的机锋,它可以是哲理性的、谜语式的,乃至相当乏味或无聊的。禅师的回答往往是深刻的,能起到令弟子反照、醒悟的作用;也有禅师因水平不及弟子,却又不愿丢失面子,便故意作态。所以,并非所有机锋都能加以分析、解释。

“话头”,是指禅宗祖师们在各种场合下发表的精辟看法。后世禅者经常拿来加以引用,时间一长,就变成了范例。这些历代祖师的言行范例也就是“公案”。禅宗认为,是否对棒真正领会,应取公案来对照。这里举“野鸭子话”一则公案,原文如下:“马大师与百丈行次,见野鸭子飞过。大师云:是什么?丈云:野鸭子。大师云:什么处去也?丈云:飞过去也。大师遂扭百丈鼻头,丈作忍痛声。大师云:何曾飞去?”(《古尊宿语录》卷一)这是马祖道一与弟子百丈怀海之间的一段精彩对话,在这一过程中,道一已将禅法要点传授给了怀海。野鸭子飞空是平常的事,怀海开始时回答“野鸭子”是对的,因为指的是眼前事实。但当道一再问飞向何处时,已不是指野鸭子,而是指对方的心,这时怀海回答说:“飞过去也”,便是心随野鸭一起飞走了。于是,道一掐他的鼻子,使他警觉,把错误思路引导过来。

相传“棒”(包括拳打脚踢)的使用,始于黄檗( bo)希运和德山宣鉴;“喝”(大声呵斥)的使用,始于临济义玄。故有“德山棒,临济喝”之说。禅宗史籍有一则记载说,义玄在希运处问“佛法大意”,曾三度被打,后来他受大愚禅师启发,有所领悟,便回希运那里,以同样方式回敬了老师。禅宗认为,“佛法大意”不能用正面语言表达,只能以神秘的方式加以体验,而棒、喝可以达到使对方猛醒的特殊效果。后人借用禅宗术语,在令人猛醒时常说“当头棒喝”。

焚烧木像、反对偶像崇拜,最著名的是丹霞天然。丹霞原本读书人,后来听说学佛比读书要有出息,所以在赶考途中投奔寺院,出了家。某年冬天外出,在慧林寺遇上大雪,为了驱寒取暖,他烧了寺中的木佛。寺主责问他:“你为什么烧我寺院木佛?”他以杖子拨着火灰,坦然地说:“我烧取舍利。”寺主问:“木佛哪来的舍利?”他答道:“既无舍利,那就再拿两尊来烧。”禅宗反对偶像崇拜,只承认自己本心的主宰,所以烧木佛取暖不妨碍成佛。丹霞后来在法堂上对他的弟子们说:“禅可是你解底物?岂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闻。”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当然,从信仰的角度说,这种极端行为是很难为后世普通佛教徒接受的。

呵佛骂祖的代表人物是德山宣鉴,他曾在上堂时公然向弟子们宣称:“我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得也无。佛是老胡屎橛。”临济义玄也说:“大善知识,始敢毁佛毁祖,是非天下,排斥三藏教。”(见《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十五)可见,自丹霞以具体行为明确表示对佛的不敬之后,反对佛祖崇拜、否定佛教传统和权威的思想及行动已成为这一时代禅宗的主流。

同类推荐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淡定·从容·心安(全3册)

    淡定·从容·心安(全3册)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现代人的心灵圣经;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以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弘一法师半缘艺术半缘佛,将两世人生集于一身,虚云大师世寿120岁,经历过五朝四帝,两位大师的经历与才华令世人瞩目,本套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高僧大德的觉悟,为人处事的标竿。40副插图,含弘一法师亲笔书法。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本书讲述了赵朴初先生的一生。赵朴初先生是中国当代的佛教领袖、著名的书法家、诗词曲大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但他非常谦虚,自称一生只有三事值得挂齿,即送难民参加新四军、在印度纪念泰戈尔百年诞辰会议上和印度文化部长唇枪舌战、与日本佛教界发起了纪念鉴真的活动。
热门推荐
  • 球球奇遇记

    球球奇遇记

    球球,你以为是只可爱的小狗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一次意外球球来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期间发生了很多奇妙的好玩的事情…
  • 我给青春一个界

    我给青春一个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画说:我当下的浮生里,看不到万紫千红,更没有饕餮盛宴。如果我给青春一个界,是不是我就能很快得到圆满?佛说:你-太有想象力了。
  • TFBOYS之余生我宠你

    TFBOYS之余生我宠你

    一次又一次抛弃,让她彻底绝望了,她想死,想离开这个世界,可老天就是那么不近人情,又让她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这一次她一定要好好珍惜。不知是命中注定,还是一切巧合,让她遇到了那三个男孩,他,温柔体贴,他,可爱迷人,他,高冷霸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执念:要守护好她......
  • 吸血鬼和我

    吸血鬼和我

    海伦和大卫青梅竹马,却不知道大卫是吸血鬼,后来相遇,能不能在一起?
  • 那些年失去的情怀

    那些年失去的情怀

    我们的故事,一开始便是个错误。为了利益,我把她推向他人的怀抱,几经周折,我发现自己却爱上了这个她......
  • 升霓决

    升霓决

    升霓,一个古老的仪式,一个不被注意的孤儿,一段不为人知的神秘岁月,一个奇妙而又充满刺激的修真旅程。。。
  • 晓梦初醒

    晓梦初醒

    叱咤风云的天朝皇太后,美梦初醒时却发现自己变成了小婴儿,美人爹娘拿着奇怪的软嘴奶葫芦往自己嘴里塞,天哪,我到底到了那里?谁能告诉我?
  • 元武噬神

    元武噬神

    天元大陆,元武纵横,万族林立,强者为尊。少年萧逸天赋诡异,虽能吸纳无穷元力,却无法释放攻击,成为被人唾弃的废物。机缘巧合下,萧逸获得一部神秘宝典,最终打破自身束缚,走上了一条至尊强者的道路。
  • 田园蜜语:带个空间来种田

    田园蜜语:带个空间来种田

    程沫在一次考试中意外的被一枚戒指带到了古代,开始了她苦逼的种田生活,二货朋友,贴心的家人,从小萝莉长成大美人的计划是怎么样的呢?且看她的幸福古代生活。本文慢热,建议养肥再看哦。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抄袭。
  • 玩转学院:恋上野蛮三姐妹

    玩转学院:恋上野蛮三姐妹

    【文章修改中】三胞胎被妈妈从法国叫回了中国,然后在服装店初遇傲慢的美男子。之后又因被她们妈妈的‘河东狮吼’吼了去圣雅菲皇家贵族学院去上破学,竟然再遇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