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1100000019

第19章

思想断层

“拜太阳”,也同样是期许一种新的发展。

太阳毕竟是光明的象征,是青春焕发的象征。

东南沿海,不独是客家人,无不期望明末期间的经济演变能得到继续,启蒙思想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但一次又一次的清朝“海禁”,扼绝了这一期望,并终止了这一发展。

一部中国思想史,从明末清初,到清末,整整一个多近两个世纪,几乎是断绝了--思想发展的轨迹,足以说明历史进步的程度,如同中世纪一样,也是几百年间,竟无一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一样。

明末兴起的中国启蒙思潮,因清兵南下终于夭折了,但它并没有被彻底消灭。毕竟,中国落伍了,世界还在前进。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蛰伏,它又随着国内外矛盾的激荡,又改头换面,重新显露了。

当年,李贽、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乃至于王夫之所代表的启蒙思潮,业已将君主制当作攻击的目标广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所提出的一整套近代启蒙主义的思想纲领,也都已与西方当时及后来的民主革命有很多的相近之处。

然而,在他们之后,西方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巨人,按年代顺序随便可以举出如洛克、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梅叶、孟德斯鸠、伏尔泰、休谟、卢梭、狄德罗、康德、杰斐逊、圣西门、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一直到马克思、恩格斯……

可这些年间,中国几乎是个空白。

直到19世纪初、才出现了龚自珍、魏源--纵然他们与前边提到的思想家相比,已黯然失色,他们更多是为了“救亡图存”,从而提出了“更法”、“变古”的创议,但对于当时死寂、黑暗的中国,毕竟有如一声春雷。如果说,龚自珍“更法”思想,仍停留在以“农宗”之类古方解决社会矛盾,比100多年前的李贽、黄宗羲并没多少进步。那么,魏源主张的“变古”,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则多少因历史变化而有所前进了。他的《海国图志》一书,可以说是影响重大而又深远的。

--但悲哀的是,如果明末的启蒙思潮不至于断绝,中国与世界同步了,又何须“师夷长技以制夷”呢?研究明末李贽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再比较一下隔了一个多世纪之后的龚自珍、魏源的主张,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后者的深度、厚度与力度,在某种意义上,显然还不如前者。

这是中国历史的悲哀,不独是思想史上的悲哀。正是汉民族尤其是客家人的内驱动力,这才有了19世纪后半叶及20世纪初中国又重新在世界舞台上挣扎、奋起、拼搏的几大事件。

客家人“后到为客”,不断被驱赶到蛮荒之地,甚至在把草莱之地变成丰腴的良田之后,又要再被驱赶到新的蛮荒之地。然而,他们总是在蛮荒之地上面,创造出新的奇迹来--在他们以为,人的精神与智慧,是足以抗拒任何大漠与蛮荒的。

精神与智慧,才是真正的财富,所以,面对任何蛮荒也绝不为之怯阵。

召唤先知

思想的蛮荒也当然如此,也同样可以种植出秀林嘉丼来。面对明末之后,启蒙思想被扼绝的一个多世纪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荒漠,客家人又一次进行了大迁徙。

不过这次的大迁徙,却是思想上的。

思想荒原上的迁徙,要比当年的渡江、翻山越岭,面对狂风暴雨、山崩海陈更为艰难。那是要重塑一个民族之魂,在重重压迫下昂扬而立!

幸而客家人已经具备了一切--无法诉说的不幸而铸造出的脊梁,以及辉煌的精神上的创造!

客家人在召唤自己的先知!

中国在召唤并需要一个民族的英雄!

冲天一啸

被视为“客家人的革命”--太平天国正是由此应运而起的。

从洪秀全到洪仁讦,展示出了这次大革命思想上的艰难大跋涉!

洪秀全是从客都--嘉应州迁徙到广州就近的花县,即今日的花都,这是清代中客家人第四次大迁徙的结果。无疑,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忍厚负重的历史,在洪秀全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珞印。那种“大汉族意识”更是在苦难中一再被强化。因此,洪秀全揭竿而起,发动一场反清斗争,与客家人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现实的黑暗,异族的压迫,使他终于借助西方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发起组织了“拜上帝会”,砸了孔子的牌位。由于开始发展不顺,他凭着客家人好向外开拓的精神,辗转到广西贵县等地,终于迅速壮大了起来,于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县的金田村宣布了起义,从此揭开了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场革命--太平天国革命。

起义前,他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文献,提出: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体现出了朴素的、天赋平等的思想。尤其是对妇女的态度,他“开女科”、建立“女兵”,与客家人相对重视妇女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他号召把“凌夺斗杀之世”,变为“公平正直之世”,以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也深深地烙下了客家传统精神的印痕。

而《天朝田亩制度》,更反映了近代农民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要求,其要求的“均田”,则已是“耕者有其田”的民主主义思想了。

然而,在思想禁锢极为严酷的时代,即便吸收了一些新思想,再加上本身的革命要求,也还是很难打开视野,真正把历史往前推进的。洪秀全在早期的男女平等主张,反对“君王私自专”的激迸口号,到后来却又重新落入了三纲五常之中,尤其是定都之后,更大搞封建等级,什么“生杀由天子”“王独操威权”、“女道总宜贞”、“妻道在三从”,一反初衷,就令人扼腕痛惜了。

这说明,富于开拓精神的客家人,仍相当烙守汉族人长期形成的封建伦理等级观念。

作为思想的负面,一俟有机会便也会恶性膨胀,把切毁之于一旦。太平天国由此上演了最后的绝唱一天京悲剧,而洪秀全的思想跋涉也终告失败而栽倒了。

不过,他没能完成的这一思想的长途跋涉,却由与他一起创建“拜上帝会”的洪仁歼来完成了。

洪仁矸是洪秀全的族弟,由于初面聚义失败逃往香港,4年后,历尽艰辛,终于抵达天京受命主持太平天国大政,为了使太平天国能成为“新天新地新世界”他发表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煌煌大作《资政新篇》。

在这篇巨着中,他开宗明义,称“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这比当时的魏源等启蒙思想家主张的“变器不变道”更走出了……。大步,要“以资为政”,把这作为“立国之本”。

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措施:兴车马、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宝藏,开发各类矿产,兴邮产、兴各省新闻官、兴省郡县钱国谷库、兴市镇公司、施行工商水陆关税之法,兴士民公会……等等,这无疑是要走西方资本主义之路了。

他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命题,允许“富民”从事工商业经营和矿业开发,并从事近代的金融业,以达到“与番人并雄”、“奋为中地倡”。他反对外国侵略,也反对中国传统的夷夏观。

“凡外国人技艺精巧,国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

他清醒地看到,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不去学习西方的立法制度等“体”上的东西,是不可能改造一个积弱落后的中国的。

其时,能认识到“用人不当,适足以坏法;设法不当,适足以害人”,是相当“超前”的了,从而导致了对几千年中国“人治”的怀疑。他猛烈地抨击了封建专制,非偶像,反迷信,反对神权统治;对礼法名数、旧仪习俗,也都一一加以了批判,从而引进了不少新的政治观念。这都是他以客家人的敏锐,对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如他说:

此皆为邦大略。小弟于此类,凡涉“时势”字,极深思索。

本来,他是尝试以这些对太平天国作番全面的、民主启蒙式的改造。

然而,他到达天京已太迟了,未能挽狂澜于既倒,仅仅两年,便兵败出走皖浙,而后,于南昌慷慨就义,鸿图未展身先亡。

当他施政之际,受到“天国”内部重重的阻拦,如他所叹息的:“欲实行改革而事事均受各王之牵制”,从而形成“革之而民不愿,兴之而民不从”的局面,饮恨终天。

又是一次失败。

但却是轰轰烈烈的失败。

远胜过当年追随文信国公勤王,同帝肩一道沉海悲壮;

更胜过袁崇焕蒙冤被斩,仍为明王朝而兴“拜太阳”之礼俗!

然而,无论如何,在海内外,在全世界,都凭此意识到了客家人的存在--而且,不仅仅是存在,更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一股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力量。不仅仅是清廷为之惊心动魄,全世界也都为之侧目!

太平天国,在一部客家史、客家文化史与思想史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是客家人自立、自强的里程碑!不仅仅由于它的悲壮的殒落,更由于它精神上的高高激扬,在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

它被扼杀了。天京的沦陷,不是一个事件的结局,而是新的开始,并且显示出了历史沉甸甸的分量。--如同埃及法老的碑刻:

以色列已化为废墟,但它的种族并未灭绝。

在史册上,客家是注定要有冲天一啸!

这便是太平天国--积蓄了千年大迁徙蒙受的苦难所激发出的自立与自尊!

名教之奇变

太平天国革命,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个民系的冲天而起,也证明作为中华民族主干一汉民族的更新。

这才有国际上众多学者由此而开始的推崇。

客家人是中国最优秀的汉民族,有自信自傲的气质,爱国心很强,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一次政治变动是与客家人无关的。其最显着的例子,当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几乎参加的将领大部分是客家人;其次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推翻满清的革命。除了孙中山先生本人是客家后裔外,其他主要助手,亦有不少客家人。

这是日本学者山下清海所说的。

客家人,成为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突出部分。

太平军金田起义,在短短几年中,席卷了半个中国,创造了军事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太平军将领而言,他们可是从未打过仗的,而清兵的力量又那么强大,百倍于他们,统率清兵的,都是不可一世的钦差大臣、总督、巡抚、将军,可一遇到他们这些刚刚洗脚上田的客家山民,竟一~败下阵来,望风而逃,实是无情的嘲弄。

凭此,可见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客家人,是如何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

当初,他们在紫荆山区周旋了8个月,左奔右突,未能突破围剿,可一旦冲出,便都成了卓有战斗经验的老将。他们出紫荆,溯蒙江,攻永安,打桂林,悟出了运动在作战中的意义。从而迅速移师湖南,不顾部分人的恋乡怀土之情,果断将来自广西的追兵甩掉,东进郴州,北攻长沙。

尔后,由宁乡上益阳,在洞庭湖畔,获数千民船,回师一举攻下重镇岳州,从此开始了胜利大进军。在清朝调集的大军还蚁集在长沙、益阳一带时,他们已从岳州直下汉阳与武昌了。

武昌攻下不足1月,由2万之众的太平军,已扩充至50万,他们沿江东下,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迭克名城,震惊神州,九江、安庆、芜湖均在几天内攻克,南京在望了。

对于南京,客家人,也包括整个“南人”就是南系的汉人,都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戚情。晋室南渡,就定都于此,当时叫建鄄,为避晋愍帝邺名讳,所以改成了“建康”;随后,亦成了宋、齐、梁、陈的都城,到南唐,亦一度定都;当然,明代一幵始定都,也就是在应天府,亦是南京了一千年往昔,百代征尘,这个南京古城,六朝%古都,凝聚有多少南徙汉人的辛酸血泪,也潜藏有多少北望故园的企盼!

南京几乎不堪一击,太平军一举攻下之后,既然已宣布了国号,也就需有个国都,于是,便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徐图发展旋即,一支两万人的队伍,便开始了悲壮的北伐,他们出扬州,穿皖豫,迂回晋冀,直逼京津。两年内,驰骋六省,转战数千里,震撼了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然而,由于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终于全军覆没。

但是,北伐失败了,西征却节节取胜,击溃了钦差大臣向荣统率的江南大营。时长江千里,西至武汉,东到镇江,均为太平天国统辖,达到了它的全盛期。

横扫半个中国,偏师直逼京畿,清朝政府一度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可见太平天国在当时的威势何等了得!

可惜,太平军内部却发生了重大的变乱,使得太平天国毁于自戕,加上南方某些封建卫道士的汉人,如曾国藩称“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从而打出维护名教的旗号,组织起一支顽固保守力量,并勾结外国侵略势力,来卫护清廷这么一个腐朽的政权,终于陷天京于一片血泊之中。

天京苦守了数月,终被攻陷,城中发生血战,上万名太平军血染了这个六朝古都。

江南的太平军,侍王李世贤等,则一直退守到了客家人的开基之地--赣东南、闽西南一带,又坚持了两年,也终于悲壮地殒落了。

南京屠城,有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破城后7日的日记为证:

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旬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其乱如此,可为发指。

曾国藩报皇帝亦书:曾国荃部在南京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30年后,戊戌变法中坚谭嗣同讲到南京的见闻,亦惊心动魄:

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气象。本地人言,粤匪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不料相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专即烧,子女玉系,扫数悉入湘军,而金陵遂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当然,南京城中,大都不是客家人了。但这次大屠杀,是曾国藩阴险地挑拨称太平军为“粤匪”,自是辱骂客家人的。

自为

这同样是客家人所承受的历史苦难之一。

一次又一次,连绵不绝的苦难,直到当代,客家人总是以受难者的面目出现于这个世界上。他们稍一崭露头角,便会惹到灭顶之灾,被斩杀,被清剿--当年渡江南下,千里迁徙,落个百口余一,征途上无处不是累累白骨;黄巢之乱,隔山摇剑,逃亡至深山之中,“葛藤坑”传说实际上记下的只是一个侥幸;而追随文信国公勤王,同帝禺一道沉海,还有明末的死节种种,一幅幅,一篇篇,皆是客家人的受难图志。

苦难,成了客家人无可逃脱的命运!

而苦难,也是一个民系自强自立的催化剂,强心针!他们在苦难中悴炼,他们在苦难中学习,他们在苦难中强化自己。

而他们,总是要与苦难抗衡,最终战胜苦难的!

这便是一个民系的生命意义所在!在千年流徙、万里长旋中与苦难相伴,可要达到的是一个让人类永远摆脱苦难的天国--从而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铺平这条通住天国之路。

就这样,客家民系从自在走向自为,从而开始了它的自由史、解放史!

从自在到自为,又从自为走向自由。

太平天国堪称这么一个伟大的开端!

客家人的世界不再混沌!

客家人的历史,更不再混沌了!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死亡文化

    新版“雅俗文化书系”:死亡文化

    《死亡文化》力求拓展视野的广度与深度,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从时间与空间的十字维度,从主流与边缘的社会广角,为您挖掘早己深入骨髓却始终被忽视的死亡文化。
  • 天下蜀道

    天下蜀道

    道,蜀道,道载蜀道。缘,广元,缘结广元。谨以此书献给中国蜀道文化联合申请世界遗产工程!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音乐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音乐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方水土一方人

    中国的文化浑厚深远,有源有流,仪态万千。它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和极强的生命力,也正因为此,中华民族才得以长期地存在与持续地发展。然而,尽管中国的广袤大地以及居于其上的居民被共同的主干文化纽带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但实际上,他们在外表、习俗、性格上的区别之大,并不亚于南欧地中海人和北欧日尔曼人的差别。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也是很明显的。
热门推荐
  • 云烟传

    云烟传

    掀开珠帘,看得见江湖人物;闭上眼帘,听得见衷肠倾述……许多故事,说不尽的意气风发,看不完的写意风流,不止是他……一本《云烟传》,过往云烟皆不散…………………………………………ps.这本小说虽然归类是玄幻,但其实比较偏武侠,大家可以推荐个自己身边喜欢武侠的朋友来看看~
  • 盖天道

    盖天道

    兄弟情,朋友义,天地乾坤不独行;爱情苦,离别恨,九天十大觅芳影。
  • 打是亲,骂是爱

    打是亲,骂是爱

    程明坐在坟头上都能捡了外表美丽,看似清纯的狐狸精。本以为得了个宝贝,可一领回家后就要哭了。这狐狸精不仅爱好广泛,还有一个特殊的嗜好……争强好胜的狐狸精不安分了,收拾泥鳅精,欺负虎头怪!打打拳王兔,欺欺蛤蟆精。如此顽劣的小狐狸,程明将怎么样收服她,让她和自己一起混在都市里风声水起呢?
  • 进化危途

    进化危途

    杨帆所在的城市爆发了生化灾难。九死一生才逃脱的他却发现,世界已经开始崩溃,他所熟悉的那个世界正在走向消亡。末日中,为了一瓶水、一口食物都有可能和同类争斗的你死我活。资源的枯竭,时刻追逐着人类并快速进化的丧尸与生化兽,操控着智脑的神秘敌人,都是悬在头顶的达克摩利斯之剑。是坚持心中人性的光辉?还是泯灭一切,只为不择手段的活下去?谁又会知道呢?这就是末日,真实的末日!
  • 沐笙青春里的陌笙

    沐笙青春里的陌笙

    遇见,或许是大家这个青春最美好的事。离别,或许是大家这个青春最难过的事。当大家再次遇见,一切,又会有什么不一样呢?每个人,都是自己青春里的主角。――凉羽笙
  • 净浊天下

    净浊天下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天下的安定离不开武林的强大,武功高强者可以凭一己之力横扫千军,也可纵横世界只手遮天,光明和黑暗,正与邪的较量,谁主沉浮!腹黑与计谋,谁能笑傲江湖,一切尽在《净浊天下》
  • 九幽界

    九幽界

    三千世界崩碎,六道秩序泯灭。万界于九天与九幽之中重新孕育,至清升华往九天,而至秽下坠于九幽,一个全新的轮回拉开序幕。小小幽血蛆却被人为潜藏了至强血脉,这幕后的黑手是谁,毁灭上一个轮回又将之重铸,难道真的只是为了‘烛’的重生?
  • 魔神之诛仙

    魔神之诛仙

    神仙又如何?天道不公,我便替天行道!敢挡我者,诛!
  • 火影之我是外道魔像

    火影之我是外道魔像

    被开除的方百川独自一人立在在深夜的大街上当听到角落打斗声时果断的上去观看,结果被误杀了,然后便来到了火影的世界中,化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拥有着智慧的外道魔像。开始了一段揭露火影不为人知的事件真相,以及。。。
  • 一号刑警

    一号刑警

    情杀、仇杀、谋杀案,凶手惨无人道、暗藏杀机;强奸、强暴、抢劫案,案件惨不忍睹、惊心动魄。现实永远比小说中的描写残酷,真实永远比小说中的场面更血腥。这是发生在祖国大西北镍都金昌市的真实事件,视角独特、场面宏大,情节曲折离奇,故事扣人心弦。面对强奸、抢劫、杀人等特大事件,我公安人员一身正气。大智大勇,他们经受住了金钱的诱惑,血与火的考验,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这部公安侦破纪实部分入选国家公安部《大案要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