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2300000025

第25章 治国理民——明君贤臣的智谋(10)

孟获回去收拾了残兵,苦于老巢已被蜀军占据,无立足之地时,带来洞主劝他投奔乌戈国国主兀突骨,并称乌戈国的军士身披藤甲,刀枪不入。孟获来到乌戈国求救,兀突骨大王欣然相助。次日,蜀将魏延引兵搦战,兀突骨迎战。战斗中,身着藤甲的乌戈军杀败了蜀军。诸葛亮事后得知藤甲是用山中老藤油浸日晒制成,所以刀枪不入,弓弩不穿。在详细察看了地形之后,诸葛亮心生一计,令蜀将魏延引军向兀突骨挑战,而且许败不许胜。兀突骨不知是计,率藤甲军紧追不舍,被诱入山谷之中,蜀军用横木滚石堵塞了谷口,用火攻术大破藤甲军。孟获在寨中正静候佳音,忽然有人来报,说乌戈国兵与蜀军大战,诸葛亮被围。孟获欣喜若狂,即引本部军马前往助战,不想此番又中了诸葛亮的连环计,既火烧了藤甲军,又诱骗了孟获。几经厮杀,孟获再一次束手就擒。这样诸葛亮捉了七次孟获,放了七次,历史上就叫做“七擒孟获”。孟获第七次被诸葛亮捉住时,诸葛亮说:“你心服吗?不服,我再放你回去。”孟获流着眼泪,不肯回去,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便带了妻子、宗族,一起到蜀营投降。诸葛亮连忙下座迎接,对他们说:“从此以后,我们永远和好,你们仍是各部落酋长,南中仍然归你们管理,你们要爱护百姓、发展生产,好好过日子。”这样,益州、永昌、牂柯、越嵩四郡全部平定。(说明:本文据《三国演义》改写)

余论:南中平定后,有人建议留兵守卫,派官治理,防止南人再次反叛。诸葛亮不赞同留兵委官,说出了七擒七纵孟获的原因。诸葛亮说:“留兵委官,增加负担,钱粮供应,运粮十分困难,这是第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现在南中人经过战争,受到创伤,需要好好休养生息,若留外人统治而不留兵,一定会生祸患,这是第二件不容易办到的事。南人对汉人猜疑性重,若留外面人在这里统治,始终不会得到他们信任,这是第三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因此,我想不留兵、不运粮,用原来酋长统治南中,取信于人,使南中秩序安定,夷、汉人民关系和睦,这才是长久之计。”于是诸葛亮任命孟获等南中有才能的人为南中各郡的长官,班师回成都,孟获等人直送到泸水边,看到蜀军远去,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从此南中归附蜀汉,将南中的土特产金、银、丹、漆、耕牛、战马源源不绝地供给蜀汉,作为进攻魏国的物质准备,孟获还到蜀都出仕,担任御史中丞(相当于监察部长)。诸葛亮在世时候,南中人始终没有发生过叛乱。

孝文帝借南征迁都洛阳

元宏

(467—499)

李劲祥

无论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都是影响整个社会,涉及千百万人的大事件,因此任何一场改革都将面临艰巨的斗争。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失败者多,成功者少,由此可见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是少有的成功者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孝文帝改革成功的经验值得很好总结,例如用人、方针政策、改革步骤都有很好的经验。此外,策略也极为重要。孝文帝迁都是改革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第一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关键的一步,他是怎样走出这第一步,所用策略就很有启发意义。

孝文帝,鲜卑族人,姓拓跋名宏,拓跋改汉姓为元,故史又称拓跋宏为元宏。元宏是北魏显祖献文帝拓跋弘之长子,北魏第六代国君,五岁即位,公元471年至499年在位,公元490年亲政,实际执政十年。孝文帝死时年仅三十三岁,是一位英年早逝的有为之君。

孝文帝前期在位,主要是冯太后执政,北魏进行了均田制、三长制、官吏俸禄制等经济政治的改革,孝文帝与冯太后是功劳各半。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大力推行汉化改革,这是一场真正触动鲜卑人灵魂的深层政治改革,需要极大的勇气。公元490年,孝文帝才24岁,一位青年皇帝,要改变本民族习惯,比一般的政治改革难度大十倍,而且是移风易俗的改革,波及上至君主下及黎民每一个人的生活,其彻底性和艰巨性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改革最难的是第一步,这第一步既要选准,又要迈出,孝文帝表现出他极大的聪明才智。汉化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迁都洛阳。

鲜卑拓跋部兴起于大兴安岭北端东麓,是一个文化落后的游牧民族。公元258年,拓跋力微统一各部,西晋时来到匈奴故地,成为我国北方的一大少数民族。公元340年拓跋什翼键在盛乐(在今内蒙和林格尔县东)建立代国,开始发展农业。公元386年什翼键之孙拓跋珪继王位,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并于公元398年迁都平城,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拓跋珪就是道武帝,他是北魏的开国皇帝。从道武帝到孝文帝,共传位六代,经历一百余年,北魏统一了北方。北魏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统一整个北方的少数民族。中原是先进的农业文化,鲜卑保持原有的游牧文化,必然产生尖锐的矛盾。北魏初期靠武功来维持,这是不能求得长治久安的。孝文帝即位,冯太后当政,因冯太后是汉人,她熟悉汉族典章制度,所以力主改革。冯太后当政时,在政治上,官吏实行俸禄制,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在地方行政实行三长制,这些改革使国家制度健全起来,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过程,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奠定了基础。由于京都在平城,这里是以塞北鲜卑为依托,平城鲜卑人就占优势,所以在平城推行深层的汉化改革是不可能的。彻底的汉化改革,必须在汉文化占优势的地区才能推行,所以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但是迁都洛阳,引起鲜卑整个皇室和贵族的震动,孝文帝的儿子皇位继承人太子拓跋恂就坚决反对。因此朝议迁都通不过,孝文帝只好别求良策。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动员20多万大军,扬言南征。这是孝文帝策划的迁都谋略,即“外示南讨,意在谋迁”。群臣心里不乐意,但没有理由反对南讨萧齐政权,只得服从。孝文帝亲征,许多文武百官必须扈从,这样大部国家机构随军南征。孝文帝到了洛阳,这里气候比平城炎热,许多鲜卑贵族已感不适,一步也不想往前走了。孝文帝稍事休整后,下令大军继续南下。群臣跪在孝文帝的马前劝阻,孝文帝佯装不采纳。群臣不让孝文帝的马前进,孝文帝觉得时机已到,与群臣相约,他放弃南讨,但条件是不北还,他与文武百官都必须驻在洛阳。群臣答应了。

孝文帝利用群臣不愿南伐的心理,达到迁都的目的。这改革的第一步迈出了,也胜利了,大大增强了孝文帝执行汉化改革的意志和决心。孝文帝定都洛阳以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汉化改革,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禁止穿胡服说胡语,大臣违背,立即罢官。第二,改姓氏,定族姓,主张汉胡通婚。鲜卑人多复姓,汉人单姓。帝室拓跋改为单字姓元。鲜卑传统的八大贵族种姓也纷纷改为单姓。其一,丘穆陵氏改为穆氏;其二,步大孤氏改为陆氏;其三,贺赖氏改为贺氏;其四,独孤氏改为刘氏;其五,贺楼氏改为楼氏;其六,勿忸于氏改为于氏;其七,纥奚氏改为嵇氏;其八,尉迟氏改为尉氏。其他鲜卑氏也都相应改姓。同时改籍贯。凡迁到洛阳的,都填写洛阳籍贯。第三,改革官制及礼乐刑法。

当然,孝文帝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公元496年,孝文帝游览嵩山,留守监国的太子恂与一些保守大臣密谋叛变,想率兵北还平城。孝文帝得知后,立即回京镇压,他大义灭亲,将太子恂废为庶人,不久又将太子毒死,用以表明改革的决心和坚定意志决不动摇。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终于获得了完满的成功。

余论:孝文帝锐意推行汉化改革,主观意图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和缓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另一方面就是要把北魏政权塑成一个华夏血统的民族政权,长保统治。由于改革成功,在客观上产生重大影响,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过程,推动了鲜卑族的进步;另一方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孝文帝是以当之无愧的政治改革家和促进民族融合的功臣而载入史册的。

唐太宗慧眼识英才

李世民

(599—649)

来可泓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英明君主,他在位的二十三年,是被誉为“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李世民能在文治武功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慧眼识英才,全方位地吸收人才,知人善任,无疑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唐太宗智慧超人的地方。

马周(公元601—648年),字宾王,博州荏平人。好学不倦,识见高远。但是出身寒微,怀才不遇,只好落魄江湖,受人欺凌。在赵仁本的支持下,来到长安,投靠在中郎将何常家当门客。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下诏要群臣议论朝政得失。何常向唐太宗提出二十条建议,有理有据,条条切中时弊,可以付诸实施。唐太宗知道何常是个武将,没有读过书,绝对写不出这样高水平的奏章,感到奇怪,便问何常。何常是个老实人,据实报告:“写文章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事,这是我的门客马周,代我写的。马周,是个忠孝的人呢。”唐太宗听了,立即派人去请马周。过了一会儿,马周还没有来,就一连派了四批使者去催促,真是思贤若渴。马周到后,唐太宗与他交谈,发觉马周确是一个安邦治国的人才,十分喜悦,马上派他到门下省值勤。第二年任命他为监察御史。唐太宗还赐何常帛三百段,奖励他为国家推举人才。马周根据唐初情况,随时向唐太宗提出建设性建议,处理事务机敏周密,受到人们的赞扬,成为唐太宗的得力助手。唐太宗说:“我片刻不见马周就想他。”足见唐太宗对他的倚重。岑文本说:“马周剖析问题,言辞流畅,理由充足,没有一个字可以增减。”不久,马周官至宰相。唐太宗赐飞白书说:“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飞白书是一种特殊风格的书法体,笔画中丝丝露白)这是唐太宗从普通人民中选拔的人才。

魏徵(公元580—643年)字玄成,魏州曲城人,是唐太宗时著名的谏官。他少有大志,精通书数。他从小丧父,落魄江湖。隋末,天下大乱,他曾当过道士。李密起兵后,他便投靠李密,后又从窦建德,任起居舍人。窦建德败,归降唐朝。太子建成任命他为洗马(即谒者,管理图籍),成为建成手下的一名谋士。魏徵见唐太宗当时功劳很大、威望很高,便劝李建成早作打算,设计除掉唐太宗,保持太子地位。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杀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登上皇帝宝座。魏徵成为阶下囚。唐太宗便找魏徵来责备:“你为什么挑拨我兄弟之间的关系。”魏徵坦率地回答:“那时候我是太子的谋士,当然要为他出谋划策。可惜太子没有听我的话,否则也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左右的人都以为唐太宗会处死这个曾经谋害过自己的人。可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唐太宗觉得他说话坦率,为人正直,很有胆量,是个人才。非但不加罪,还任命他为谏议大夫,让他专门负责向朝廷提意见。魏徵感激唐太宗知遇之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共上奏二百多道,无不剀切陈说,符合唐太宗意愿。即使唐太宗不接受,也敢犯颜直谏,让唐太宗认识错误。至今留下不少珍贵的格言。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成在节俭败由奢”、“防微杜渐,居安思危”、“愿为良臣,不为忠臣”、“创业难,守业更难”贞观中期,国家兴盛,群臣对唐太宗歌功颂德,只有魏徵保持清醒头脑,给李世民指出追求享乐、忘掉节俭、好大喜功、不听劝谏等十大问题,要唐太宗以亡隋为戒,提高警惕。唐太宗将它抄录在屏风上,早晚阅读,引为借鉴。有一天唐太宗欢宴群臣说:“贞观以前,跟我平定天下,建功立业,这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以后,纳忠臣的谏议,纠正我的缺失,替国家长远打算,只有魏徵而已。即使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过他。”亲自解下身边佩刀赐给房玄龄和魏徵。贞观十七年,魏徵死。唐太宗非常惋惜地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今魏徵逝,一镜亡矣。”这就是唐太宗从反对过自己的人中选拔出来的人才。

尉迟敬德(公元585—658年),名恭,朔州善阳人。是唐太宗最倚重的猛将之一,他却是从敌人营垒中争取过来的。隋末,尉迟敬德在高阳从军,积功为朝散大夫。刘武周起兵,以尉迟敬德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夺取了唐军的不少土地,还俘虏唐将独孤怀恩等。武德二年,李世民与宋金刚在柏壁大战,击败宋金刚。尉迟敬德守介休,李世民便派宇文士及劝说尉迟敬德降唐,尉迟敬德便与寻相一起向李世民投降。不久,寻相叛变,李世民的将领怀疑尉迟敬德也将叛变,便把他囚禁起来。屈突通、殷开山对李世民说:“尉迟敬德剽悍勇敢,现在将他囚禁起来,内心已对我们产生猜疑和愤怒,不马上杀掉他,后悔也来不及了。”李世民说:“尉迟敬德如果要叛变,怎么会落在寻相后边。”就将尉迟敬德释放出来,将他请到秦王府自己寝室里,推心置腹与尉迟敬德长谈。说:“大丈夫意气相投,就竭尽忠心,互相信任。这些小事,不必记在心中。我决不听信谗言,怀疑好人。”李世民并赐给尉迟敬德不少金银,对他说:“如果你想离开我,这些金银就作为你的路费。”尉迟敬德大为感动,从此对李世民忠心耿耿,矢志不移,还好几次救李世民出险。有一天在榆窠打猎,王世充突然率领几万人马来决战,他手下骁将单雄信,拍马舞槊直取李世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跃马大呼,用槊横刺单雄信落马,保护李世民杀出重围,率兵还战,大败王世充。战后,李世民对他说:“当时大家都说你一定要叛变,我独保你不会出事,将你释放,为什么这样快就报答我呀。”李建成想陷害李世民曾用重金收买他,但他毫不动心;李建成派刺客行刺他,他毫不在意。一心一意跟随李世民。

房玄龄(公元579—648年),字乔;杜如晦(公元585—630年)字克明,他们都是最早与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人;与李世民出生入死,历尽艰苦,属于秦王府的旧人。唐太宗即位后,任房玄龄、杜如晦为宰相。但他申明说:“玄龄、如晦不以旧勋进,特其才可与治天下者。”并不是因为房玄龄、杜如晦是秦王府旧人而任用他为相,而是他们的才能可以担任宰相。有些原是秦王府的旧人,李世民即位后,没有让他们升官,他们于是出怨言:“我们多年出生入死,今反不如李建成手下的人地位高。”唐太宗便说:“选拔人才,不能分新旧、先后,新人贤明,旧人愚笨,我只能用新人,不能用旧人。我以前是秦王,现在是一国之君。你们口出怨言,有没有为国家着想。”说得秦王府的旧人心服口服。李世民就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任用有才能之人的君主。

同类推荐
  • 让努力获得更大收益

    让努力获得更大收益

    “—分耕耘一分收获”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十二分努力去耕耘,却仍落得颗粒无收,白忙活一场。追求收获就要讲究方法,绕着弯儿地往前走,折腾一辈子,也只能是“穷折腾”。
  • 能言善辩金口才全集

    能言善辩金口才全集

    能言善辩的口才,录语连珠的谈吐。是沟通的基础,是成功的法宝。能言善辩,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成就一个的事业。能言善辩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能驰聘天下。因为现今的社会,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摆脱困境,都需要善辩的口才,灵活的头脑。看一个人有没有素养,内看谈吐,外看着装。谈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是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准。
  • 说服所有人

    说服所有人

    在说服中应避免犯的错误,说服术的应用。等等。它教你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说服任何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口才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把话说得滴水不漏”,而应是“说服所有人”。因为只有让对方心服。心甘情愿地听从调遣,你才算达到目的。
  • 自控术:如何管住自己的生活心理学

    自控术:如何管住自己的生活心理学

    大道理人人都懂,关键是小情绪如何自控!帮你告别拖延、网瘾、赖床、抽烟、酗酒等一切失控问题!杨澜、潘石屹、王利芬都在读。人人都能拥有自控力!也许你有以下问题: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不吃或很少吃早餐;挑食或偏食;懒得锻炼或基本不锻炼;每天很忙但效率很低;网游控或微博控;一网购就Hold不住;月光一族;购物狂、信用卡“负翁”;怯尝怕生;异性恐惧症;戒不了烟、减不了肥……那表示,你正在失控!失控,是一种对时间和生活失去自主能力的心理病变。它会蚕食自信、乐观、淡定等正能量,还会摧毁人的创造力与意志力。失控的后果很严重。本书运用心理学、医学与神经学的方法,帮助你认识住在身体里的7个分身,同时激发正能量,远离负面小情绪。而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无比强大的自己。
  • 决定人生成败的十大要素

    决定人生成败的十大要素

    这是一个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够取得成功,但事实上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成功者。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因为他们具有超越常人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具备成功的素质。本书本着严谨的态度,以实用为原则,分析总结出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为广大读者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点亮一盏明灯,为广大读者在工作和生活中提供一个权威的人生指导。作者相信,它能成为你人生中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修仙直播间

    修仙直播间

    吴悠的手机中毒了,自动下载了一个修仙直播间。直播间里面的人,起着山神,土地,食神,月老……等等一些古怪的名字。每天负责直播的人,都是吴悠耳熟能详的神仙。直到有一天,吴悠发现自己也可以点石成金,窥看美女的心事,从此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s:《修仙直播间》书友群:209149427,北宫冰在这里,欢迎各位书迷加入。
  • 生花梦全集

    生花梦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破尊记

    破尊记

    相传,亚陆修士,天仙为尊。天仙之能,可翻江倒海,上天入地,屠龙擒凤,弑怪斩凶。张雷成,一个禀天地而生的四系修士。修肉体,炼精神,尝人间辛苦,汇世上精粹,用自己的实力,走上一条另类无敌之路。
  • 非常圈点圈

    非常圈点圈

    神秘的店铺,行为古怪的兄妹,酷似真人的管家……施没没是探案世家的第五代传人,然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施家的传统办案法已经没落,励志要做福尔摩斯的“柯南”少女决定是时候出击了。施没没:啦啦啦~
  • 全能清洁工

    全能清洁工

    平凡少年系统加身,清理地球,天降功德,修不灭金身,美女环绕,人生逍遥。
  • 王源之薰衣草的初夏

    王源之薰衣草的初夏

    他从三年前离开了她,她又因他的离开而出车祸导致失忆.....
  • 顶级杀手异界行

    顶级杀手异界行

    据说明湖上两大武帝级强者大战一个月,最后两位超级强者的最强一击让整个明湖消失在大陆上,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两人的身影。有人自称看到了明湖消失的地方,在安静下来前,电闪雷鸣,两人战斗所在的天空突然撕开了一个口子,那人信誓旦旦的称从那个口子里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没有人知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因为两位当事人都没有再出现过,只是那惊天的一战和那被称为传说的留言在真武大陆四处流传,直到很久很久以后……
  • 回不去的光年

    回不去的光年

    故事虽落幕,青春不终场。作品以女生成长为主线,涉及追星族、拜金女、非主流、极品室友、小三等社会敏感话题,挑战最大尺度最受争议的社会现实题材,深度剖析最残忍最隐秘的成长真相。学习并不好的小希,性格倔强不服输,究竟如何才能完成完美转身?爱情,也是挑战她的另一大命题。她和他又走到了一起,只是他们身后还有一个他。她该如何面对,又该如何选择?青春期的友情叫人唏嘘和心碎,青春期爱情叫人甜蜜又纠结,这是最完美的结局,也有最辛酸的告别,还有最残忍的长大,以及最难忘的回忆!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但请相信,这世上有东西会比时间更永恒,那就是我们爱别人,爱自己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凡

    王凡

    已移动至http:chuangshi.qq.combkxh616452.html继续进行发布,请喜欢本书的朋友前往支持
  • 校草成长记

    校草成长记

    高考结束,林启正式进入自己心中的大学,在这商业浓重的学院里,她遇到了,心仪的学长,再一个就是今生的冤家。在这两者之间,她要做出自己最好的选择,而她要做如何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