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49600000227

第227章 袁术称帝

孙策之所以会把出发的目标定在辽东,是因为在他出发之前,敖烈已经派人快马加鞭驰往辽东,送信给在那里训练水军的甘宁,让甘宁准备好楼船和艨艟战舰,随时待命,一等孙策到达辽东,即可载着孙策从水路返回江东。

走水路,一来比较安全,不会出现被袁术拦截的情况;二来水路是沿着大海笔直南下,比走陆路要快上许多。

就在孙策赶往辽东的同时,在寿春,袁术的大本营之中,袁术正在召集麾下众人商量着一件大事。自从击杀了孙坚,夺下了江东四郡之后,袁术的地盘从荆州的南阳,一路向东延伸到了扬州,地跨荆、扬两州,占据了淮南的大部分地区。地盘的扩大,使得袁术的野心越发膨胀,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在袁术看来,大汉早已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现在自己拥有了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人口,手下又有着众多的武将、谋士,理应站出来,彻底推翻大汉的腐朽统治了。于是,他才把麾下众人全部召集起来,共同商讨一件大事:登临大宝,改朝换代!

在乱世,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想要拥有跟多的特权,最捷径的一条路,就是辅助君主成为帝王。那样的话,就会成为从龙之臣、开国元勋,日后的荣华富贵还少的了么?因此,当袁术提出要称帝的打算之后,他麾下的大部分官员都欢欣鼓舞,大表赞同。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目光短浅之辈,还是有少数的一些人,是能够看清局势的。比如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袁术称帝的阎象。阎象是袁术麾下的主簿,眼光比较长远,当即劝道:“主公,昔日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自向殷商称臣;主公家世名声虽盛,但却没有达到昔日周文王的程度。大汉如今虽然风雨飘摇,但也没有殷商之暴虐,主公意欲称帝,还不是时候。”

袁术闻言大怒,近乎咆哮的斥责阎象:“一派胡言!昔日汉高祖不过是泗上一亭长而已,都能够拥有天下,开大汉四百年之基业,吾姓出自陈姓,陈姓乃是大禹之后人也,更兼吾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乃是百姓众望所归的望族!现在大汉历经四百载,气数已尽。吾正应该登高一呼,开创出另一番天地才对!吾若不称帝,那才是有违天道的事情,我意已决,你就不要再说了。”阎象闻言,知道袁术决心已定,料到自己劝阻不住袁术,长叹着退出了大厅之中。

袁术也是个猴急的性子,再加上当皇帝的心思怂恿,立刻就把登基称帝的事情提到议程上来了。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之后,在一众麾下文武的帮助下,袁术在寿春登基称帝,改元仲氏,效仿汉制,设立省台等官员,并广发布告,将自己称帝之事布告天下。自此以后,袁术出入都乘驾龙凤辇,做着皇帝的美梦,开始了荒淫无度的生活。

当孙策赶回江东的时候,袁术称帝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天下。借着这个理由,孙策一改先前向袁术示弱的保全之策,立刻发布檄文,生成江东孙家是大汉之臣,只听从大汉天子的号令,绝不会与袁术同流合污,并在檄文中对袁术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声名江东孙家脱离对袁术的依附,并择日对倒行逆施的袁术进行讨伐。

在前往燕京借兵之前,孙策把江东事务都交给了孙权,并且让威望很高的江东二张以及程普、黄盖等老臣辅佐孙权。江东二张就是张昭、张纮兄弟,两人在江东很有威望,对管理内政也是一流的好手,在周瑜的推荐下,半年前孙坚就已经把他们两位请到了麾下效力。

孙策前往燕京,来回共计两个多月,在这段时间内,孙权为了保存孙家的有生力量,不得不向袁术低头,以弱势者的姿态,延缓了袁术对孙家赶尽杀绝的想法,为孙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袁术称帝之后不久,孙策就带着一万军士以及甘宁统领的五千麒麟军赶回了江东,有了军马在手,孙策的底气也足了很多,经过和孙权以及麾下众人商议之后,做出了声名立场,反对袁术的决定。

可笑的是,现在的袁术兵多将广,自视甚高,认为孙策虽然是只猛虎,但也仅仅是一只没了牙的老虎而已,仅仅凭着一郡之地,绝对掀不起声名大风浪,再加上称帝后的奢靡生活,早已让袁术丧失了雄心,竟然对孙策返回江东之事,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而孙策也没有辜负袁术的这番美意,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夺回了扬州的两个郡,并且还让甘宁率领麒麟军清扫附近水域的水贼,在剿灭了数股水贼之后,孙策不但得到了近两万的生力军,还得到了水贼首领蒋钦、陈武这两员大将。由此,孙策声威日盛,江东百姓都称呼孙策为“孙郎”。

直到孙策接连占据了两郡之地,袁术才对孙策稍微重视了一些,但也仅是一些而已。他派出扬州刺史刘繇率领本部人马前去征讨孙策。刘繇又花费重金,买通了实力强大的水贼首领薛礼,商议一起攻打孙策。孙策接连剿灭了数股水贼,震动江东,薛礼担心孙策早晚会对自己用兵,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于是欣然答应了刘繇的请求,召集起部下五千余人,和刘繇成犄角之势,在神仙岭一带和孙策展开了鏖战。

且不说孙策率兵和刘繇、薛礼鏖战,当袁术称帝的消息传遍天下的时候,各路诸侯对此的反应,也是各有不同。

首先,最感到愤慨的就是敖烈。虽然敖烈没有愚忠的思想,不会像真正的古代人一样,誓死效忠于某一个人,但是,袁术这种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分裂国家安定团结的事情,已经触及了敖烈的底线。无论是前生今世,敖烈最为不能容忍的,就是那些不顾老百姓死活,为了一己私利而破坏国家内部稳定的行为。为此,敖烈特意给刘协写了一封奏折,言明自己一定站在刘协这一边,抵制袁术的倒行逆施,并从孙坚处得来的传国玉玺一并送上。为了确保玉玺能安然落到刘协的手里,敖烈还让马超带着三千虎贲军沿途护送。一直以来,敖烈都担心派人送还玉玺给刘协,会被别有用心的袁绍等人截获,因此虽然早就写了密信告之刘协,玉玺在自己手里,但一直没找到机会把玉玺送回去。

现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沉淀,玉玺的事情早已被人们淡忘;而且敖烈在征服北疆之后,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可以通往洛阳,由燕京出发绕道北疆,然后从原西部鲜卑境内南下,就可以直接到司隶刺史部境内,不必在经过袁绍的地盘了,这也就规避了袁绍截获玉玺的风险。在袁术僭越称帝的关键时刻,敖烈决定把玉玺送还给刘协,以正大汉天子的正统。

和敖烈的反应不同,当曹操受到袁术登基称帝的消息之后,曹操哈哈大笑了足足有一刻钟。大笑之后,曹操还意犹未尽的对着麾下众人说道:“可笑死我了,袁术那个蠢货,竟然称帝了!这真是太好了,本来某还担心我军在拿下兖州、豫州和青州半部之后,会惹来天子和袁绍的不满,现在好了,袁术这个白痴主动跳出来,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我军可以安心的平缓发展了,哈哈……”曹操说的没错,袁术就相当于是后世游戏里,拉取大BOSS仇恨的玩家,把仇恨全部揽到自己身上了,间接的给了曹操一个喘息和发展的机会,这可是让曹操喜出望外了。

再说袁绍,别看他和袁术是兄弟,可是两人从小就面和心不合,现在袁术仗着自己割据江淮地区,就敢狂妄的称帝,简直是太愚蠢了。要比地盘,江淮不如河北地区大;比人口,冀州是全天下第二多人口的大州,比敖烈的幽、并二州加起来人口还要多;比经济实力,江淮地区在汉代是比较落后的,远远比不上靠着黄河流域的黑背地区富庶;比麾下将士的实力,袁绍更是高出袁术一大截,武将颜良、文丑、高览等都是当时名将,文臣沮授、审配、许攸等,也都是足智多谋之士,可是偏偏袁术就看不到这些,竟然先于自己称帝了!

平心而论,袁绍不是不想称帝,但是袁绍比袁术要清醒的多,他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大汉虽然风雨飘摇,但远远还没到改朝换代的时候。而且,自从敖烈横空出世之后,刘宏、刘协两朝天子,都明显有着改善大汉目前的困境的决心,尤其是刘协,现在刘协可不像他父亲那样,只是个摆设而已,要知道,在敖烈的帮助之下,刘协现在手里可是握有数万人马的,早已不是软柿子了,因此,刘协是绝对不会容忍有人会公然僭越称帝的。

要说袁绍和袁术的关系并不好,袁术的死活,袁绍是丝毫不关心的。但是袁绍担心的是,袁术抢着称帝,会在天下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认为袁家是仗着四世三公的名头,不把大汉天子放在眼里,一旦把天下人都得罪光了,那他袁绍以后称帝,岂不是会困难重重吗?难道还要袁绍改姓不成?这,才是袁绍真正气恼的地方。可是他却忘记了,败坏袁家声望的事情,他袁绍也不是没有做过,当初在沙县伏击敖烈的事情,一直到今天,负面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呢。

除了这三个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之外,其余的各路诸侯也是纷纷表明立场,坚决和袁术划清界限,尽管他们不会再行动上真正采取什么措施,但是口头上的谴责还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的话,就会落人口实,被说成是袁术的同谋,这个罪名,他们可担当不起。

当然,还有一位,是最最最愤怒的。他就是当今天子刘协。在收到袁术称帝的消息当天,刘协把寝宫中所有能砸烂的东西全部都给砸烂了,然后一头扎进太庙之中,独自一人对着大汉历代皇帝的灵位,整整呆了一天。没有人知道他在里面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但是当他走出太庙的时候,文武百官都明显的感觉到,十二岁的刘协似乎忽然间长大了许多,稚嫩的脸上多了一层成熟的韵味。

同类推荐
  • 卿本木匠奈何做官

    卿本木匠奈何做官

    清朝的贪官穿越到明朝天启年间当清官的故事
  • 南洋风云录

    南洋风云录

    南华国是李沐,原籍为广东省雷州府海康县白沙乡东岭村(今广东雷州人)。出生于南明永历九年农历五月初八(1655年6月11日),在他年幼的时候,中国南方各地南明势力相继被满清消灭。1671年,17岁的李沐因不肯屈从清朝统治,于是背井离乡,移居桑坦,不久就得到桑坦国王的宠信,被委任管理该国的商贾事务。
  • 谋战

    谋战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伟大的时代,在这大争之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封建帝制尚未成型。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强国合纵连横,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较量。名臣显将,穷尽才华,各显风流。洛阳士子陈嵊师从鬼谷先生三年,学有所成,受命下山,先是助楚灭越,而后远走燕国,变法改制,拓取辽东,使弱燕一跃成为强国。他创立民家学派,却与整个天下为敌,别人的梦想都是合天下,对于他来讲,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 中华乱起之1882

    中华乱起之1882

    后世史书中……有人说他是小人,亦有人称他为君子!有人说他是奸臣,亦有人称他为国之栋梁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亦有人称他为国之罪人......................................慈禧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陈敬东,我大清之栋梁,亦我大清之罪人也!”.......................................【每天两更,雨天出品,全本保证,敬请收藏】
  • 白羽染墨

    白羽染墨

    余者,鱼也。于水之处,若隐若现;无水之处,必做妖精。如果你愿意去接触这个世界,那么她就会与你越来越近。
热门推荐
  • 横行妖世

    横行妖世

    西湖相伴凭水阔,晚霞垂幕戏烟火。相挽共樽杯中酒,拥怀相视情含幽。透骨穿肠万般意,百磨不灭铭心记。凝目共誓走天涯,依携双飞驻彤霞。枚娘有情,枚娘有伴,枚娘的一生羡煞世人;斜阳落红满地铺,酒醉仗剑随风舞。镜花水月万世缘,红尘相伴千年欢。杀气漫世破苍穹,血浪拍岸振九天。逆水潮寒霜两鬓,笑指江山定皇印。枚娘的郎君有情,枚娘的郎君专情,枚娘的郎君逆战妖界,成皇定王。
  • 明相

    明相

    徐寿辰徐阿继,现代人李云不慎回到大明万历年间,寄托在这个乡野少年的身上。但命运却不让他过上平静的生活。为了争夺入继权必须考中秀才。为了家产不被吞并必须高中举人。为了不被党争的巨轮碾碎必须金榜题名。命运的捉弄,逼着他步步深陷,大明朝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官场之中。这是万历的官场,这是不问青红皂白都要反对的官场,这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官场,这是表面歌舞升平却内忧外患的官场,这还是东林、楚、浙、齐、宣、阉党殊死争夺的官场。阿继如履薄冰,步步惊心,但他必须在重重迷雾中,闯出一片朗朗乾坤。
  • 腹黑王爷:王妃太嚣张

    腹黑王爷:王妃太嚣张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顶尖杀手,竟然在执行任务时被炸死了。本以为生命已结束,谁知道竟然狗血的穿越了。说她是废物,那我就让你看看。欺渣男,虐白莲。曾经欺负过我的我都要加倍讨回来,吃了我的都给我吐出来。看她如何在完全陌生的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又会遇到怎样的人呢?
  • 仙妻追缉令:腹黑帝尊别过来!

    仙妻追缉令:腹黑帝尊别过来!

    腹黑帝尊说他有三好;腰好,肾好,技术好!夜夜索求,仙妻苦恼,一言不合,翻墙就跑!“主子不好了!帝妃收拾行礼跑了!”某帝尊拍桌站起,“什么?她丫还有力气跑?!”通缉令下,六界追捕。一句话,想跑没门!某日,望着那个将自己堵在墙角的男人,仙妻无力招架,举手投降,“凤眠你还想要怎样?”帝尊搂妻入怀,咬牙切齿,“惹了我还想跑?至少把你肚子里那颗小豆芽还给我吧!”
  • 腹黑小狂妃:殿下,求亲亲

    腹黑小狂妃:殿下,求亲亲

    【禁|欲系霸道男主VS女王系腹黑女主,1v1,女强,男更强,爆笑宠文,撩无止境。】“帝大少,我好像病了,一见你就忍不住想扑倒。”某女面色凝重,说的一本正经。某男面无表情,无视。“我怕黑,要跟你睡。”某女姿态娇柔,再接再厉。某男淡定如初,无视。“我想边扑倒你,边睡。”某女深夜入榻,将其扑倒。“恩,如你所愿……”某王面无表情,霸道强势的将其反压………某女来不及反应,就被某极品腹黑吃干抹净……
  • 农家茶香

    农家茶香

    技术宅女穿越农家,叔叔凶残,还好早早分家。小姨母要作怪,奏开!家穷不怕咱有茶油在手,富裕在前头。茶馆听戏,江南各种美味让董如意停不住。为啥还有鬼故事,宝宝怕怕。(文案无能,本文是原汁原味的种田文,除分家前有宅斗,全文温馨、励志。无金手指。)
  • 拿破仑的故事

    拿破仑的故事

    本书选取古今中外40位有代表性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在各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对人类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传奇人物,以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编写成10万字左右的传记,并配有少量插图。
  • 惊世魅颜

    惊世魅颜

    “我这是在做梦吗,怎么会有那么美的人,我肯定看错了。”萧羽嘴里念叨着,用手揉了揉眼睛,再次睁开后看到的只是那一望无际的森林。“看来的确是我看错了!”萧羽摇摇头说道。“殿下,你没事吧?”后面的侍卫赶了过来。“没事,我们回去吧。”萧羽说道。“好险,吓死宝宝了,差点被发现了!还好遇到的是一个二货!”幽寒拍着胸口嘀咕道。如果没有这一次的惊艳,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刻骨铭心的经历。
  • 纸鹤恋

    纸鹤恋

    静“谁允许你牵我手的?”天翔“不用这样吧老婆?”…………o(∩_∩)o...就这样和他走在一块………………(*^__^*)嘻嘻……就这样和他相爱……
  • 庶女难驯:绝色倾天下

    庶女难驯:绝色倾天下

    他欺身扼住她的颈项:“我绑不住你的心,也要绑住你的手脚,把你留在身边,你恨我一世又何妨?”他为了帝王霸业亲手扼杀了唾手可得的爱情,她为了躲避他的追踪沦落江湖受尽苦难。杀其父、害其母、诛其师……使尽手段只为逼她重新回到身边,与他共卧蔷薇花下,细数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