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1400000029

第29章 曾国藩的巧借人力(3)

处世交友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待人以诚,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过错,并且从不苛求于人,那么他就能够把与自己交往密切的朋友转化为自己的资源,把他人的能力,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而使自己取得成功。而那些不能够待人以诚的人,就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而成为飘流孤岛之上的“鲁宾逊”,事业的发展就会失去许多良机,成就伟业也就只可能是一种妄想。在这一点上,曾国藩的“待人以诚,天下归心”的关系绝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脉资源很重要

【曾国藩语录】

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人是社会中的人,越是走向高位,人际关系也越复杂,因为社会关系不仅仅是“友道”,而要打上很多互相借助、互为利用的印迹。通常说,人是最复杂的动物,实际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难处理。曾国藩善于建立自己的人脉资源,并懂得如何经营人际关系,且随着地位越高越善于经营,越善于注重与人“牵手”,真可谓明白人做明白事。

曾国藩一路冲杀,从乡野之民走向二品大员,在中央十余个部门任职,在地方历任两江总督、直督等要职。由此可以推想,他所建立的人际关系是复杂的,他肯定非常懂得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来“借网捕鱼”。

道光二十一年的春节,是曾国藩在京城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大年初一,他起得很早,作为翰林院的一员,他要参加黎明时在太和殿举行的朝贺大典。隆重的仪式举行完毕后,曾国藩回到家中,拜见父亲后即去各处拜年。此后接连四天,曾国藩每天都是马不停蹄。

他拜年的顺序是先拜老师,他们是曾国藩学习的榜样,而且也是朝中的大官员。他们多在内城居住,因此曾国藩初一当天,即从棉花六条胡同的寓所拜见了他十分敬重的老师们。这是曾国藩关系网中的第一个层面。

接着,曾国藩前往各处拜访湖广同乡。当时湖南已独立了省份,但清朝时还归湖广省管辖,因此曾国藩拜访的同行不仅包括了寓居京师的湖南籍官员,而且包括了湖北籍官员。这是曾国藩交际圈中的第二个层面。

第三个层面是所谓的“同年”,即同学。按《曾国藩日记》载,这又包括甲午乡试同年,及戊戌会试同年两部分人。道光十四年,曾国藩中举。戊戌是道光十八年,这一年曾国藩正式跻身士林,成为曾门的第一个进士。这些“同年”是曾国藩走向社会的关系基础。

对于师长辈,曾国藩在交往中贯穿一个“敬”字。比如对他的老师吴文镕,逢年过节,曾国藩自然拜谢有加,吴升任江西巡抚赴任时,曾国藩早早起来,一直送到彰仪门外。

祁隽藻,号春浦,当时颇得皇帝宠信,也属曾国藩的师长辈,曾国藩自然少不了与之往来。他知道祁喜爱字画,于是亲自到琉璃厂买了最好的宣纸,为祁写了一寸大的“大”字百六十个,恭恭敬敬送上,让祁高兴不已。

对于乡辈同僚,曾国藩在交往中贯穿一个“谨”字,即一定距离,不可过分亲近,但必须尽职尽责。比如他主持湖广会馆事务,每逢节令时日,他都想得很周到。

对于同年,曾国藩在交往中贯穿一个“亲”字。曾国藩说,同学情谊在所有亲情之外是最相亲谊的。这种感情不源于天然,但又胜过天然。因此,他主张对同年要有求必应,尽己力而为之。

作为现代人,我们每天都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沉重的压力,对于如何在这强手如云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成就一番大的事业而言,建立和维护好自己的人脉资源非常关键的一步。你的人际关系好,人脉资源丰富,就意味你做事情所得到的机会越多,你所能够利用的资源也会越多,你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要巩固势力,那就亲上加亲

【曾国藩语录】

观古今成大事之人,无不有人相助相抚,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中国作为一个关系社会,做任何事情都很难离开关系。与有实力的人、有才能的人、有权力的人联姻,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建立关系的手段,这样就能够壮大自己的势力,在成就大事中多了几分力量。这在传统社会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深谙人情世故的曾国藩也不会例外,他当然会利用这种手段来扩张与巩固自己的阵地,而使做起事情更加容易。举例来说,早年同曾国藩换过帖子的至交好友,像刘蓉、罗泽南等人,他们后来都与曾结为亲家。

刘蓉是曾国藩的老乡,是诸生出身,年少时,就曾同曾国藩、罗泽南一起讲求程朱理学。稍长,与曾国藩共读于湘乡书院。随后,又与曾国藩、郭嵩焘同在长沙切磋学术,关系极为密切,三人曾换帖订交。他同曾国藩的气质尤为相近,立志要做建功立业的人物。曾国藩承认,自己学业的进步,离不开好友刘蓉的启发帮助。1851年,曾国藩为母在籍守制之时,清延命他帮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本省团练事务,但他并不打算应命出山,又是在好友刘蓉和郭嵩焘的反复劝说之下才毅然毁弃前疏。在此之前,刘蓉曾致书曾国藩说:“既已达而在上矣,则当行道于天下,以宏济艰难为心。”如果仅以“托文采以庇身”,则有华无实,舍本求末,人生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作为一个文人士子,应以“救于治乱”为己任,以“以身殉国”为最终目的。在曾国藩应命出山之际,刘、郭二人也应其请出而助一臂之力,但与曾约定:“服劳不辞,惟不乐仕宦,不专任事,不求保举”。曾国藩对刘、郭二人的人生情趣非常钦佩,至交之情有时超过兄弟之情。三人这种相同的志趣,深厚的友情,自然是他们成为儿女亲家的牢固基础之一。

曾国藩的另一个至交兼亲家郭嵩焘是湖南湘阴县人。他十八岁的时候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结识了刘蓉。因刘蓉是曾国藩的同乡旧好,所以经刘介绍郭与从京城回到长沙的曾国藩相见,两人一见如故,相互切磋学问。如前所述,曾、刘都是“笑谈都与圣贤邻”、立志要做建功立业的人物,但郭的志向与他们有所不同。他的兴趣专注于词翰之美,也就是说一心做一个真正的学者。郭终生明显地体现出文人固有的气质。尽管他在中进士、点翰林之后,也曾担任过苏松粮储道、两淮盐运使、广东巡抚、兵部左侍郎、礼部左侍郎,出使英法公使和兵部侍郎等重要官职,但他在仕途生涯中充满着险阻,最终遭革职罢官,忧郁老死于故乡。作为郭嵩焘的好朋友,曾国藩对郭的特长也了解得清清楚楚,明确指出:“筠公芬芳悱侧,然着述之才,非繁剧之才也。”郭嵩焘喜议论,好批评,容易不满现实,近似于屈原、贾谊式的不得志而又不为当道所欢迎的人物,不是能够替封建朝廷担当匡扶社稷的“繁剧”之任的材料。曾国藩无愧为“知人之明”,郭嵩焘后来的遭遇的确证实了这一点。

尽管郭嵩焘与曾国藩志趣不同、个性特征有异,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至交好友的关系。郭嵩焘曾两度赴京会试于礼部,吃住均在曾国藩处。发榜之后,郭却名落孙山,不无忧郁之情,曾国藩“力劝之,共酌酒数杯”。后来,郭嵩焘又赴京会试,仍吃住在曾国藩那里达数月之久,这次他终于金榜高中。由此可见,郭嵩焘之所以最终跻身科举考试的最高阶梯,与好友曾国藩对他在学业上和生活上的帮助、关照是分不开的。他从内心感激曾国藩,曾国藩也不时流露出对郭嵩焘才识的钦敬之情。正因为他们俩人之间有着这样一种亲如兄弟般的交情,所以曾国藩的“夺情”出山,实是郭嵩焘、刘蓉两位好友苦劝的结果。当曾国藩在出山之后,感到经费紧拙而又无从筹集之际,郭嵩焘则提出立厘捐之议,规盐厘之法,解决了湘军的第一大困难。此外,湘军水师的创建,也与郭嵩焘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建议和主张,对于曾国藩能够造就出一支有别于八旗、绿营兵的新式地主阶级武装,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由于有着上述这样坚实的友情基础,曾国藩的四女曾纪纯成为郭嵩焘长子郭刚基之妻:郭嵩焘与曾国藩结为儿女亲家的事也就无需媒人说合。

类似的例子还不少。如文武兼治有成的罗泽南,是曾国藩早年从学问道的朋友。在罗泽南驰骋疆场身亡之后,他的次子成了曾国藩的三女婿。再如李元度,是曾国藩患难相依的忘年交,几次舍死护从曾国藩,曾国藩本想促成他与九弟曾国荃联姻,后来却成为了曾纪泽兄弟的儿女亲家。

俗语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现代社会,要成就一番事业,力单势薄是肯定不行的,在许多场合我们必须借助别人的才力、财力与势力,这就需要我们借鉴历史的有益经验,汲取前人的智慧,做到强强联合,相互合作,共谋宏图伟略!

同类推荐
  • 心志的历练

    心志的历练

    无论什么人,做任何事情,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都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而在努力的过程中,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逃避困难,这就是心志是否坚强的表现。只有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才能使人们在各自的领域上取得成功。要知道,坚韧的心志,是一切成功的奠基石。
  • 穷二代富二代

    穷二代富二代

    本书不仅展现了“穷二代”——钱图最初的辛酸生活、与“富二代”——任远的真挚友谊,更展现了钱图在任远的帮助下,不断改变,并最终跻身城市中产阶级的过程;不仅给予广大“穷二代”思想和行为上的参照和指导,也让大家对“富二代”在父辈的影响下所具有的卓越领导力、号召力,与生俱来的生意头脑、理财思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广大的“年轻中产者”、“城市平民”树立一个可供参考的奋斗目标。
  • 有一种幸福叫轻松

    有一种幸福叫轻松

    本书从待人处世的多个方面进行入手,谈到了人品、心态、胸襟、见识等做人的素质和原则问题,做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一个永远的难题。
  • 如何掌控职场关系

    如何掌控职场关系

    当你抱怨怀才不遇的时候,你必须确认自己是否已熟悉自己的行业,了解到自己有什么样的储备,当一些大公司热情地输入新鲜血液的时候,你是否有把握进入那些候选人名单如何获得一个人的快速认可并接受你,如何让一个对你横眉冷目的家伙放下偏见,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足够的信任体系,最为有效、简单、成本低的方法就是营造共同经历。
  • 青年不可不知的成功秘密

    青年不可不知的成功秘密

    本书包括:“秀出真我,实现一生质的飞跃”、“成功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为了成功,时刻准备着”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天魔俘魂

    天魔俘魂

    主要人物:虎见、苏有饼、迟生秀、歩诗禾。主要情节:在仙侠统领世界的年代,四个苦命成魔的小伙荒诞传说。天生你才要有病。
  • 中华圣贤经典——智

    中华圣贤经典——智

    中国古代圣贤是中华文明辽阔天幕中最闪亮最灿烂的星星,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智慧堪为万世师表,他们创作的一大批经典著作经久不衰,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供后人瞻仰和学习。由杨凤东、高卓献、毕红梅编著的《中华圣贤经典解读:智》一书摘取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圣贤经典论著中最富影响和声名的关于“智”的章句,按照指导原则――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人身修养――自我追求这六个板块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典故论证了其科学性和正确性。
  • Seasons

    Seasons

    四个故事组成的同志小说,人生犹如四季,从春到冬,从青春年少到步履蹒跚,每一个过程都会留下碎片,哪怕不再提起也是一生的回忆。
  • 太极安天下

    太极安天下

    当年陈公王廷创立太极之拳,宗师杨露禅将其发扬光大,数百载一闪而过,今日太极拳式微,世人皆不知太极之真功夫也!一个傲气的体院大学生,偶得清时拳谱,在其懵懂之间或许一个不经意,就会成为武林中的英雄……
  •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恰是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年龄;22岁,恰是涉世未深、阅历不足的阶段。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社会、立足社会?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职场、决胜职场?怎样才能以最佳的姿态经营人生、开创人生?答案就是要有生存智慧!所谓生存智慧,是指以怎样的心态修身,以怎样的方式处世。本书围绕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可能会遇到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同时以一些名人或者成功者的相关经历及众多普通人在职场或交际场上的相关的经历为论据,让年轻人看到生存智慧在二十几岁这个人生真正的起始阶段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也让年轻人真正学会修身养性,学会人机博弈,学会职场生存智慧等。
  • 行走阴阳

    行走阴阳

    刘守财带着小公鸡,勇闯大凶之地,智斗尸王,脚踏黄河两岸,头顶日月星辰。妖鬼人魔们,看主角如何一一收服?
  • 扶疏

    扶疏

    “本人,梁山大当家,不曾娶妻,你可愿意嫁给我,一生一世一双人,我会对你负责的,决不三心二意,绝不负你,咯,呃,等本当家送来聘礼,跟岳父谈谈啊!一定要等我啊!夫人。”“你可以为我铺满漫天的光辉,只要我睁眼,你在眼前,世界也就满了。”“你会来接我吗?”“会”“你会像我的意中人那样驾着七彩祥云来接我吗?”“那个,我不就是你的意中人吗。”“呃.....”
  • 英雄联盟之重铸辉煌

    英雄联盟之重铸辉煌

    一次当着世界观众的失败,看天才少年如何重回巅峰
  • 幻想,起名真难,

    幻想,起名真难,

    其实没啥好说的,你爱看就看,不看就算了。
  • 裸奔的钱

    裸奔的钱

    资本,就像裸奔的钱。你可以追逐它奔向幸福天堂,也有可能被迫裸奔着通往残酷地狱。韩子飞稳重谨慎,稳扎稳打;东方俊头脑灵活,野心勃勃。性格迥异的两人从共同创业到分道扬镳,巅峰是一夜暴富的神话,低谷是不见曙光的惨败。他们用沉痛的人生代价去体验投资的惊喜与惊险,用全然不同的投资方式展现股市、期市人生的跌荡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