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3300000009

第9章 历史名人篇(1)

嵇康之死

观点:公元262年,一代名士嵇康因为参与了吕安一案,被冠以“不孝者同党”的罪名被斩杀,但是他的真正死因却成为了一个谜。有人说嵇康是被钟会害死的;也有人说是嵇康得罪了司马氏政权,所以惹祸上身;还有人则说嵇康的死是因为他的一些思想和言论。

嵇康,字叔夜,弱冠之年便隐居竹林,是“竹林七贤”之一,在魏晋时期的风流名士中间,嵇康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他是个令人嫉妒的天才作家,除此之外,还能工草书,善丹青。最具魅力的当数他在音律方面的深厚造诣。他创作的“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一组著名琴曲,当年还被隋炀帝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嵇康以弹奏《广陵散》而闻名于世,而《广陵散》除嵇康之外,也无人会弹,从而成为绝响曲目。公元262年,嵇康和吕安被押到洛阳东市斩首,嵇康时年四十岁,他的罪名是“不孝者的同党”。

但事实上,嵇康真正的死因,却成为了历史之谜。

嵇康与吕安吕巽兄弟都是挚友。吕安的妻子容貌娇美,而且温柔贤惠。有一天趁吕安外出时,吕巽便用酒将他妻子灌醉,并将其奸污。吕安原本打算报官,但是吕巽由于害怕坐牢便请嵇康从中调停,并且发誓说不会恶人先告状。于是,在嵇康的劝说下,吕安决定就此作罢。没想到,吕巽害怕吕安反悔便抢先诬告吕安虐待母亲。由于在当时提倡“以孝治天下”,所以不孝是大罪,于是吕安便被抓了起来。

嵇康知道真相后,愤然而起,写下了《与吕长悌绝交书》,并且出面为吕安作证。因此,嵇康也被打入死牢,罪名是“不孝者的同党”。

嵇康入狱后,立刻激起舆论的不满,许多豪杰纷纷要求与嵇康一同入狱,并且还将能与嵇康一同入狱当做是荣幸的事情。据说此事也震惊了司马昭,他没想到嵇康入狱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不过,他并未因此赦免嵇康,而是将嵇康和吕安都判了死刑。据说,在行刑那天,曾经有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但是,这些并没有帮助嵇康逃脱一死,反而让司马昭更坚定了杀嵇康之心。就这样,一代名士就在仓促间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杀了。据说临刑前,嵇康神色毫未改变,而且还向兄长要来了平时所用的琴,在刑场上弹奏了一曲《广陵散》。

曲毕,嵇康叹息道:“《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康死了,虽说罪名是“不孝者的同党”,但是人们却认为这其中还有一些疑点。吕安是否虐待自己的母亲,只要向其母亲求证即可,但却是匆忙间便定罪。嵇康只是作为一个调停人,没有做违法之事,为何也会被一起判了死刑,这其中一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一些人认为,嵇康的死是钟会在背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的是要报当年嵇康怠慢他的仇。据说当年隐居竹林时,时任司隶校尉的钟会想结交嵇康,于是便率众去了嵇康那里。当时,嵇康与向秀在树荫下锻铁,对于钟会的到来并未理睬。于是,在等候了一段时间后,钟会便准备离开。这时,嵇康开口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从此以后,钟会便对嵇康心生怨恨,并一直找机会报复。所以,当嵇康入狱后,钟会便立刻劝司马昭杀掉嵇康,他说嵇康是司马昭得到天下的威胁和障碍。所以在他的怂恿下,嵇康便因为吕安一案被问斩了。

还有人认为嵇康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是曹氏集团的人,所以被司马昭不容。嵇康成年后娶了长乐亭主为妻,成了曹氏的女婿。

司马氏的政权是用诡计从曹氏手中夺来的,所以司马昭始终是有所忌惮。再加上司马昭曾想聘嵇康为自己的掾吏,但是嵇康却不愿出仕,而且还离家躲避到河东,这似乎也表明了他对当政者的不满与不屑。他的好友山涛曾经推荐他做官,本是一番好意,但是嵇康非但不领情,反而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这封绝交书无疑是一篇与当权者决裂的宣言。嵇康作为名士,在文人墨客中能一呼百应,所以既然不能拉拢,便只能除之后快了。因此,司马昭便借吕安一案解除了日后的威胁。

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嵇康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恃才自傲,不肯从政,并且还导致了很大一批文人名士产生了隐居的想法,所以司马昭杀他是为了“杀一儆百”。嵇康是当时文人阶层中最好的代表,而以他为首的一批人则厌倦了战乱,欲归隐山林,这便造成了很大的人才流失。司马政权初期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而嵇康等归隐的做法更是激起了司马昭的不满。于是在初期的怀柔政策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便决定牺牲嵇康,以此达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从而让更多的文人步入仕途。

事实上,司马昭的这一政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嵇康死后,敢与司马氏对抗的士林集团也逐渐瓦解,有不少文人纷纷入仕,做了官。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人才流失的问题,而且还避免了一些对自己政权攻击的言论。据说,十八年后,嵇康的儿子嵇绍也在山涛的举荐下入朝为官,后来还成为了晋朝的忠臣。

不过,还有人认为嵇康的死是因为他“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思想言论。

意思是他看不起商汤王、周武王、周公和孔子,以此来借古讽今,直指以周公自居的司马昭和被统治者当做幌子的虚伪礼教。所以他惹怒了权贵,必死无疑。

嵇康的死,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大谜案,也是文史上的一大损失。一代名士虽然悲壮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高大的风骨和人格却像那首千古绝响《广陵散》一样,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常聚在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因此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文士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还时有性命之忧,因此他们崇尚老庄哲学,用清谈、饮酒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用一些象征的手法来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竹林七贤”便是这一时期的文人代表。在竹林七贤中,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采取不合作态度,嵇康被杀。向秀在嵇康死后被迫入仕,阮咸虽入仕但不被重用,王戎功名心最盛,曾历仕晋武帝和晋惠帝两朝,山涛入仕后,成为了司马氏政权的高官。最后,竹林七贤分崩离析。

郑成功猝死之谜

观点:公元1662年6月23日,郑成功在台湾突然暴病身亡,年仅38岁,而他的死也成为了一个谜。有人说他是被气死的,有人说他是被人下毒害死的。郑成功,福建南安人,明隆武帝曾赐姓朱,名成功,因此又被人称为“国姓爷”。他骁勇善战,公元1662年,在收复台湾的战事中一举打败荷兰军队,并将荷兰侵略者赶出了台湾,成功地收复了台湾。然而,就在他收复台湾后不久便突然暴病身亡,年仅38岁。

据说,郑成功临死前突然发狂地喊叫道:“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也?”既而用两手抓面而逝。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曾被南明永历皇帝封为南安伯,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后来,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州奉明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侯,负责南明所有军事事务。清军进军福建之时,郑芝龙降清,隆武政权也随之灭亡,而郑成功则单独到了南澳岛,召募了几千人马,坚决抗清。

清王朝几次三番派人诱降,都被他拒绝了。后来,在郑成功攻打南京城时,因为中计后败退到了厦门。郑成功回到厦门后,便开始筹划攻占台湾,想以此作为反清复明的根据地。恰在此时,郑成功得到了一张绘有荷兰军事力量布置的台湾地图。于是,公元1661年郑成功准备攻打台湾。他派自己的儿子郑经带领一部分军队留守厦门,自己亲率两万多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荷兰侵略军为阻止郑成功军队进攻台湾,将军队集中在台湾和赤嵌两座城堡,并在港口沉船,以此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郑成功在一名翻译的领航下,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登上台湾岛。经过激战,荷兰侵略军惨败,他们一面搬救兵,一面向郑成功求和。但是郑成功断然拒绝了荷兰侵略者的求和要求,并且以切断水源的方式围困他们。终于在围困八个月后,郑成功下令强攻台湾城,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并撤出了台湾。

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同时,也得到了父亲的死讯。他父亲被家奴伊大器告发,称郑芝龙和郑成功之间不时有书信往来,图谋不轨,所以清廷一怒之下便将郑芝龙全家处死。郑成功听到消息后,捶胸顿足,望北恸哭。

不久郑成功又得知,在家乡的郑氏祖坟被叛将黄梧挖了,郑成功更是悲伤痛哭了很久。

公元1662年4月,南明兵部司务林英削发为僧,从云南逃到台湾见郑成功。从他嘴里得知,皇上听信了奸臣的话去缅甸避难,而吴三桂攻打缅甸的时候,缅王又将皇上献给了吴三桂,而且听说已经被吴三桂杀害了。

得知这些,郑成功更是痛哭不已。谁知不久之后,他的儿子郑经又被人告发与乳母通奸,郑成功顿时气塞胸膛,立刻派人到厦门,欲斩郑经与其所生婴儿及乳母陈氏,但留守厦门的众将没有执行命令。郑成功天天登高眺望澎湖方向是否有船来,因而患上风寒。到了第八天,突然发狂地喊叫道:“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也?”既而用两手抓面而逝。所以,有人说郑成功是被气死的。

郑成功正值壮年,却突然暴病而亡,因为他死前的一些症状与中毒后毒性发作的症状极为相似,再加上当时郑氏集团内部斗争的背景,所以有人认为郑成功是被人投毒杀死的。

有人认为是清政府下毒杀害了郑成功。《台湾外志》记述说,当时清政府曾经派人携带一枝孔雀胆混入郑军,用重金买通专为郑成功做饭的厨师,让他将孔雀胆混入郑成功的饭菜中。这个厨师害怕事情暴露,便把这件事交给了他弟弟办理。而他弟弟同样不敢下毒,最后还把下毒的事情告诉了他们的父亲。他们的父亲不但狠狠怒斥了兄弟俩,还带他们到郑成功住处自首。郑成功非但没有处罚他们,而且还重赏了他们。虽然此次暗杀没有成功,但是很难说清政府不会派人再次找机会下毒。

郑成功的部将马信神秘地死去似乎也证明了郑成功的死有可疑之处。马信是清降将,后来成为郑成功的亲信。郑成功去世当天,是由他推荐的医师开的处方。郑成功死后不久,马信也无缘无故地死了。因此,有人认为马信可能参与了谋害郑成功的行动,但后来又被人灭了口。

虽然,对于郑成功的死清政府有重大的嫌疑,但同时,郑泰也有着巨大的嫌疑。

郑成功生性暴烈,用法十分严峻,他的许多部下,甚至一些长辈亲族都曾被他处以极刑,于是很多人在清廷高官厚禄的诱惑下叛逃,并且很多人被收买去刺杀郑成功,从而导致郑氏集团内部的关系极其紧张。郑泰和郑成功的矛盾早在攻打台湾时就已经产生了。当时,郑泰为运粮官,郑成功因为军队补给出现困难,对郑泰的失职极为不满,而且还说如果出了乱子要处分郑泰。郑泰长期操纵郑氏集团的东西洋贸易,掌握财政大权,当年郑成功要出兵收复台湾时他就极力反对,而收复台湾的初期,当郑氏政权财政出现困境时,郑泰却偷偷在日本存了30多万两白银。除此之外,郑泰很有可能还和当时的清廷有所合作,他们在郑成功感冒时在他的酒里下毒,最后又在医生所开的药方中下毒,最终将郑成功毒死。等到郑成功去世,郑泰等人迫不及待地伪造郑成功的遗命来诛讨郑经,并抬出有野心但无才干的郑袭来承兄续统。最后,阴谋被郑经挫败,郑泰入狱而死。因此,郑成功的死很可能与郑泰等人有关。遗憾的是,当年郑成功死后,由于郑经既要忙着平息叛乱,又要追讨郑泰存在日本的几十万两银子,所以对于郑成功的死就没有继续追查下去。因此,郑成功的死因到现在还无法确定。

台湾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又有喀斯特地貌与海蚀地貌,所以多山水胜景、火山群与温泉群,有丰富的水力、森林、渔业资源。名胜有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嵌楼、北港妈祖庙等。

拿破仑死亡之谜

观点:1821年的5月,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逝世,官方的结论是拿破仑死于胃癌并发症,然而人们却普遍不相信这个说法。

1815年,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被流放于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六年之后,即1821年的5月,传出了52岁的拿破仑死于该岛的消息。当时尸体解剖和临床症状结论是,拿破仑死于胃癌并发症。然而,很多人都不相信拿破仑死于胃癌的官方说法,并且开始从各个方面探究拿破仑死亡的真正原因。

1961年的时候,有人在拿破仑的头发中检测出了大量砒霜,专家由此认为拿破仑可能死于砒霜中毒。上个世纪50年代,瑞典一名专家在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当年随拿破仑一起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一名仆人所写的日记。日记中写道,拿破仑去世前“经常失眠,腿部肿胀无力,掉头发,总是觉得口渴”。这位专家同时也是一名毒药专家,他在对日记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日记中所记载的拿破仑去世前的症状都和人服食砒霜后的病症相似。随后,他便展开了对这一发现的验证。后来,当他得知只需用一根头发就能分析出砒霜含量的消息后,就专程去了巴黎,向拿破仑侍从的后裔索取拿破仑的头发。

经过数年的努力和研究,他发现拿破仑头发中的含砷量比正常人头发的含量高出40多倍,而砷正是合成砒霜的化学元素。后来,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法国巴斯德大学又对拿破仑的一根头发进行了分析,结果也发现了很高的含砷量,这一结果似乎再次证实了拿破仑并非病故,而是死于砒霜中毒的说法。但是也有专家对此说法表示了怀疑,据历史记载,拿破仑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他时刻都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心理。即使在去圣赫勒拿岛的船上,遇到自己喜欢的食品,他也会要让身边的人试吃后自己才吃。既然拿破仑处处谨慎,又怎么会轻易中毒呢?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北京老照片的故事

    有人说:任何东西,只要泛黄了,也就温暖了。在弥眼的黑、白、灰和暗黄色中,在一派古旧、沉静和悠然的格调里,刘鹏的老照片让我们领悟到感伤的温情。当老北京的味道变得愈来愈淡,巷子中“锯盆儿、锯碗儿、锯大缸”的吆喝声开始绝迹,挑着货担子走街串巷的商贩成为历史,那些陪伴着我们长大的娱乐场所、城池街巷被拆迁和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脑海中许多原汁原味的记忆却也愈加深刻。于是,怀旧便成了我们的通病,像老照片这样的影像资料,则变成了医治我们的灵丹妙药,给予心灵些许慰藉和温暖。
  •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本书收录了《探寻中国文学的“迷楼”——宇文所安访谈录》、《面向西方的中国文学研究——艾朗诺访谈录》、《对优美作品的发现与批评——夏志清访谈录》、《文化转向与人文传统——李欧梵访谈录》等文章。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热门推荐
  • 雪夜永昼

    雪夜永昼

    她是失去十岁前记忆的女孩,天生有着一头白发而被小村庄的人们驱逐。雪地里,他将她带回家里,殊不知她即使没有了部分记忆也一样的腹黑。“曜,我困。”“滚回你的房间睡。”“我怕黑。”“开灯。”“我一个人睡不着。”“跟东方落羽睡。”“你不爱我了呜……”“……你赢了。”
  • 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交际是要动点心眼儿、用点儿手腕的。但如何动、如何用?如何动得灵活、用得巧妙,才能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为此,水中鱼借我国传统的“三十六计”的形式,精选了对交际至关重要的三十六个智谋,形成了这部《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 逍遥圣仙

    逍遥圣仙

    为何修仙?要的就是个逍遥自在……!仙途,每踏一步,脚下乃逝者尸骨,头顶乃将死之人……!白骨皑皑,成就逍遥圣仙!
  • 逆战大陆

    逆战大陆

    这里的每个人都在6随时会去觉醒身体里的一种名为枪魂的东西,这里是普通的地方吗?不,这里是逆战大陆
  • 如果来得及,我想对你说声对不起

    如果来得及,我想对你说声对不起

    她是翎羽帝国的公主,是天之骄女。一次偶然他们相遇了,可他是有野心的,他并不知道她的身份,为了他的野心,他与别的女人订婚。几年后,他们再次相遇,明明彼此相爱的两人,她又为何要不停地伤害他呢?“(作者说一句,此文简介虽然不咋的,但内容绝对靠谱)
  • 神秘的小女孩

    神秘的小女孩

    类型我是乱选的啦,不知道属于什么类型的说,简介还没有想好
  • 美女多作怪

    美女多作怪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少伤心的故事,或许,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在轻松和快乐中体会相爱的过程……。故事的主人公高境,很想摆脱中国传统,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无奈家人一致反对,异想天开的他便和一个古灵精怪,整人手法千奇百怪的的野蛮美女慕雪贞策划了一个弥天大谎。为了圆谎他们在人前亲密无间,暗地里却已恶整对方为乐趣。快乐时光的背后,两个欢喜冤家又将何去何从?揭穿的谎言,是成为伤痛的回忆,还是成为奇异的缘分。来吧,让慕雪贞和高境带你在轻松爆笑的故事中,体会一段奇异浪漫的感情故事。
  • 恋上我的明星哥哥:鹿晗

    恋上我的明星哥哥:鹿晗

    美少女鹿萄有一位同父异母超人气偶像哥哥-鹿晗。鹿晗对鹿萄是千般宠万般宠,鹿萄渐渐对她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萌生了爱情的嫩芽......
  • 一月是你对我的爱

    一月是你对我的爱

    沐卉暗恋彦琛已八年了,彦琛对她永远都是疏远的态度。彦琛就像是一月,她就是七月。她是否能融化彦琛这个冰山呢?
  • 白骨仙机

    白骨仙机

    仙途九分缘,平凡少年踏上求仙之路,能否求得一份天命,几许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