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风俗习惯使人们很看重刺绣工艺。当时乡里称小姑娘为绣女,女子的闺房成为绣房,当地还流传着谚语:“蚕老麦黄,绣女下床。”各村各镇都有“敢把十指夸针巧”的绣工。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段比较有趣的歌谣:“你家娃儿会写字,我家女子会扎花。大姐扎的牡丹花,二姐扎的石榴花,剩下三姐不会扎,打到炕底纺棉花,谁家将来要你呀。”所以在当地,所有姑娘都懂得刺绣,并把刺绣工艺看得很是重要。当地姑娘家尚待嫁闺中时,便要在床单、被单、枕巾等陪嫁物品上,刺绣出精美的图案,过门后还要呈到姑嫂、公婆手中,让他们检阅自己灵巧的手艺。
由于刺绣业需要投入的资金少,生产周期较短,见利快,当地很快便兴起了刺绣产业。由于哑柏镇本就处于经商枢纽,很快便利用隋朝时重新开辟的“丝绸之路”,传遍大江南北,闻名天下。但是,由于封建社会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使得刺绣产业在封建朝代未能兴盛起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周至哑柏刺绣产业才开始兴盛起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周至刺绣行业迎来了鼎盛时期。
如今,周至哑柏刺绣已经成为周至地区一项重要的手工业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1995年,周至刺绣品总收入近2亿元,绣品产量达到1亿余件,从业者有18个乡镇、4万多户、5万多人。仅哑柏镇刺绣市场,每逢三、六、九集日,绣品上市摊位就有5000多个。
为了发展周至刺绣产业,并让周至刺绣成为周至地区经济支柱,周至县委县政府对刺绣行业采取了坚持引导、积极扶持的正确政策,并从资金、技术到市场上,对周至刺绣大力支持,为刺绣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族马尾绣
在中国贵州省,生活着一支人口不超过34万的少数民族——水族,他们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国唯一一个水族自治县三都县。他们世代传承着以马尾作为原料的一种刺绣工艺,这种工艺是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主要在三都县境内的三洞、中和等水族村寨流传。
水族马尾绣的主要产品是马尾绣带和马尾绣花,在四川地区的其他民族中,也有类似的以马尾为原材料的刺绣技艺,但只有水族才如此集中地使用马尾来刺绣。关于马尾绣的起源,在史籍上没有任何的记载。但人们推断后考证,这种刺绣同水族民间的赛马活动有关。
马尾绣是水族人民智慧勤劳的结晶,是一门传承了上千年的技艺。在水族最大的传统节日端节中,当地人有赛马的习俗。在节日中,男子们身穿马装,骑跨大马,女子们身穿盛装参与节目,成为当地人民的习俗。在这同时,也兴起了以丝线裹住马尾进行刺绣的刺绣技艺。
用丝线裹住马尾进行刺绣,主要有两个好处,一是因为马尾质地较硬,绣出来的图案,不容易变形。二是,因为马尾不易腐败变质,经久耐用。此外,马尾含有油脂成分,有利于保养外围的丝线光泽。
水族刺绣在水族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见到马尾绣的踪影,如妇女背小孩用的背带,脚上穿的绣花鞋,无不将水族妇女娴熟的刺绣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水族妇女从小时候起,就在长辈的精心传授之下,学习刺绣和剪纸。剪纸花样很多,大多用在刺绣之上。那里的女孩,一般在十岁左右,就可以独自完成小型的刺绣工艺品。在当地,姑娘们的双手灵巧与否,全看刺绣技艺的精巧。他们这里的新嫁娘,在出嫁前,母亲总会备上一条小儿背带作为嫁妆,送给女儿,预祝女儿能够早日怀胎生子。很长的时间以来,水族妇女在刺绣工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们刺绣的图案,十分的精美细致。
随着时代的向前推进和社会的变迁,马尾绣的技艺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的变化发生在背带的主色调上,由于封建社会,黄色代表者高高在上的皇家地位,因此,除非在官府授意之下,水族刺绣中很少使用黄色。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水族刺绣背带色调主要以红色为主。如今的马尾刺绣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
水族马尾绣制作工艺独特,主要有四个步骤。第一步,制作时先取马尾毛数根做芯,然后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缠绕在马尾上,让它成为类似于低音琴弦的绣花线。到第二步时,将这种白丝马尾芯的绣线盘绣到传统的刺绣或者剪纸的轮廓上。第三步,是将七根彩色丝线编制成扁形彩线,填绣在盘绣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第四步,再按照通常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绣出其余部分。
马尾绣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采用这种工艺绣成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它的造型十分抽象、夸张。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制造小孩背带、翘尖绣花鞋、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
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和生存环境的变化,马尾绣的造型概念依然没能改变。马尾绣背带主要包括三部分,上部分是主题的图案,由不同大小的马尾绣绣片绣成,边框则在彩色锻料底子上用大红或者墨绿色的丝线绣出几何形图案。下半部分为背带尾部,有精美的图案和主体部位相呼应。
马尾绣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绣品上的铜饰,铜饰主要做成古代钱币的样子,但是铜钱体积很小,直径只有黄豆一般大,再以红线贴于马尾绣片当中。铜饰的作用除了有装饰的作用外,还有用来驱邪避凶的意思。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铜币的铸造权被朝廷垄断,民间严禁私自铸造铜钱,因此,水族马尾绣上装有铜饰的饰品也是十分珍贵的一个地方。
水族马尾绣最近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这一古老的原始艺术的保护带来了更好的机遇。
高陵扎花
在高陵县,刺绣又被称为“扎花”。我们知道,刺绣是少数民族劳动妇女女红中的重要部分,她们从小学习纺纱织布,裁衣刺绣,所以刺绣技艺极高。在陕西高陵县,有一项民间文化艺术不得不说,那就是高陵的扎花技艺。
陕西高陵县历史悠久,在我国四五千年之前,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踪迹,此地是我国人类发源地之一。两千三百年前,秦国君王秦孝公在此地设立高陵县,于是,外地人汇入本地,扎花技术传承开来。
当地人将刺绣称为扎花,高陵扎花是一种刺绣和布艺相结合的独特工艺形式。高陵县是我国历史年代最为久远的几个县份之一,高陵扎花的出现和发展历史,也同中国民间流传的各种刺绣发展历史同步。但是,因为高陵扎花成品不易保存,加上当地没有对这种文化艺术记载,使得这项艺术像是凭空出现的一般,让学者们对研究高陵扎花有了重大的阻碍。
如今,我们研究高陵扎花,只能根据现存的高陵扎花成品的外形来断定高陵扎花的发展历史。如根据十二生肖中的老鼠制成的“老鼠吃葡萄,多子多福”的扎花作品,可根据民间流传的传说和风俗习惯,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因为十二生肖最早出现在西汉。
民国时期是高陵扎花发展上的一个巅峰时期,这时高陵扎花艺人遍布全县各处乡镇,扎花题材也十分广泛,主要有老鼠吃葡萄、鱼戏莲、独占鳌头、喜鹊临门等,品种包括虎头鞋、裹肚、衣裳之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一度关心高陵扎花的保护工作,在“文革”之后,因为老艺人的相继去世,造成了高陵扎花濒临灭亡的危险境地。
高陵文化是关中文化的代表,而关中文化又是整个陕西地区文化的代表,因为关中地区长期以来属于京畿地区,很多宫廷刺绣品种流传到民间,并和当地文化相结合,最终形成了高陵扎花这一民间艺术。保护和抢救高陵扎花,具有多种价值。
第一,艺术价值。高陵扎花构图精美,配色协调,既含有北方绣品的粗犷豪迈,也有南方文化委婉细腻的风格,既写实又写意,对发扬传统工艺美术有重大价值。
第二,学术价值。高陵扎花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发展和传承,演变出了“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文化特征。高陵扎花独特的一些品种和技艺在全国范围内都极为罕见,它的核心内容反映了祈寿、祈喜、祈财、纳吉和伦理教化。保护这项文化,对研究关中地区的宫廷刺绣文化有重大意义。
第三,实用价值。高陵扎花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它是一种多元素相结合的艺术文化。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受群众们的欢迎。传承和保护高陵扎花,对丰富当地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意义。
第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五,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高陵扎花在当地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表达亲情、友情、爱情的一条重要纽带,这条纽带伴随着人们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增强民族认同感。
据研究发现,宫廷流派的扎花在材料的选择上,多用蚕丝线,粗细全根据花型考虑,有的细小的如丝发般细致,有的和小蛇一样粗。在面料的选择上也很讲究,一般用丝缎织绣,要求绸缎清洁、明亮。颜色的搭配上,要求艳而不俗,处处透露着典雅华贵。在花式的搭配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如龙形扎花只能配火珠和云纹两种花式,而红底色扎花则配黄龙,黄底色的则配青龙和绿龙。哪种动物配哪种花型也很严谨,如牛配牵牛花,龙配火珠和火云,蛇和蝴蝶南瓜配,猪和石榴配,猴和桃子配等,绝不能乱搭配,每种构图都有各自的说法和解释。
“文化大革命”之后,很多老艺人相继去世,这对高陵扎花传统艺术的传承造成了极大的打击。高陵扎花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已成为表达亲情、友情、爱情的一条不可缺少的纽带,这条纽带伴随着人们从传统社会走到现代社会,它对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强地区群众文化认同感和增强民族自信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