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8900000012

第12章 民间刺绣(1)

粤绣

粤绣是指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同湘绣、蜀绣、苏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在今天中国广州及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粤绣广泛流传,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传承历史了。关于粤绣最早的记载,出自唐朝苏鄂的《杜阳杂编》。

据《杜阳杂编》记载,卢眉娘是唐代南海县的奇女子,她能够在一尺白绢上绣出法华经七卷。每一个字还没有粟粒大,而且点、画、线分明,品题章句毫无遗漏的地方。她精湛的技艺让当时的人们大为惊叹,称她为“神姑”。当时的唐顺宗见到卢眉娘刺绣的技艺之后,十分的欢喜,下旨赏赐,并命令她在皇宫中居住,为皇家织绣。按说,皇宫中生活奢华舒逸,卢眉娘应该喜欢才是。可是这个少女更喜欢自由自在的日子,不愿被拘禁在宫中,便出家为道姑。顺宗一看,不好再强留卢眉娘继续留在宫里,便允许她回到南海,御赐法号逍遥,并赏赐了大量财物、法器。

明朝正德年间,热衷于海外探险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先后来到中国,这些外来国家同当时的大明王朝进行友好交往。他们十分地喜爱中国文化,一位葡萄牙人将一片龙袍的绣片带回了葡萄牙去,并献给了葡萄牙的国王。国王见到东方这种精美的刺绣产品,惊得合不拢嘴,便赏赐了那个带来了精美艺术品的商人。从此,粤绣在国外流传,并随之风靡于欧洲各国王室。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中国的粤绣十分欣赏,积极倡导在英国建立刺绣同业会,从中国进口丝绸、刺绣等,用来加工贵族的服饰。英国的查理一世国王,也曾在英伦三岛传播刺绣艺术,并将粤绣称为“中国送给西方的礼物”。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下诏,只准西方船舶在广州港同中国人进行贸易,英国人便将刺绣服饰拿到广东地区的绣坊进行加工。由此,粤绣广泛地吸收了西方艺术画的风格。清朝末年到民国年间,粤绣多次参加国际性的比赛,并获得多种展览奖项,成为一项名扬中外的艺术文化。在现在法、德、英、意等国家的博物馆中,还收藏着粤绣。

粤绣的刺绣技艺在于十分注意结合材料“形”、“质”,它的主要题材有龙凤、花卉、飞禽走兽、水族人物等,是潮汕地区主要的日常用品、祭祀用品、欣赏用品、戏服装饰品等。粤绣主要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大类。其中真丝绒绣是以蚕丝为材料的刺绣,在这四类粤绣中历史最为悠久、技艺传承最为完整;金银线绣针法最具特色,可分为平绣、编绣、绕绣、凸绣等七大类六十多种;珠绣属于粤绣的最新种类,只是在最近几十年中出现。

粤绣的刺绣技法,主要有绣、垫、贴、拼、缀5种,针法流传下六角三叠踏针锦、垫棉过金针、双丁鳞、垫绣菊花畔鳞等两百多种。粤绣的很多优秀作品中,综合了不同的绣法和针法,并结合了时代元素,不断地获得创新。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百鸟朝凤”、“丹凤朝阳”、“百花篮”、“我爱小鸡”、“鹦鹉”、“晨曦”等优秀作品。

粤绣工艺独具特色,不受其他刺绣文化的影响,自成一家,讲究针法多变,能够巧妙地运用针法表现物体的机理。粤绣色彩丰富艳丽,注重光和影的和谐运用,同时能够做到“工”为“艺”所用,这对刺绣的工艺效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粤绣处处凝聚着历代民间艺人的智慧,且派流极广,各派流之间在绣技法上有很大的差异,而且风格迥异。如今国内粤绣在北京故宫中,藏品最多,以布局满、场面热烈、色彩瑰丽等特点著称。最大的特点在于布局之间,很少留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都被山水草地等补充占满。

中国的刺绣工艺多数以女绣工为主,而粤绣的绣工多数是以男工为主,这是粤绣中最为独特的特点。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主要以手工工艺出名的粤绣,生存环境不断地被机械刺绣、电脑绣压缩,生存困难,需要人为地对它进行扶持、保护,不要让这种技艺昙花一现。

蜀绣

蜀绣又可以称川绣,起源于四川西部民间而得名,与蜀锦一起被称为“蜀中之宝”。古代四川平原盛产桑蚕,因此四川地区被称为蜀地。据《史记》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蜀地已经盛产丝织品,并运往秦国首都咸阳等地,进行贸易。随着蜀地丝织业的发展,蜀绣逐渐成为四川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

关于蜀绣的记载,最早出自汉赋家杨雄的诗赋作品《蜀都赋》:“锦布绣望,芒芒兮无幅。”到了西汉末年,蜀绣已经发展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已经名闻天下。但当时的蜀绣被官府控制着,加上刺绣属于稀罕物品,所以十分奢侈,寻常百姓很少能够拥有,因此,尽管蜀绣工艺已经成型,但并未在民间流传。

到了三国时代,占据四川等地的蜀汉政权,因为国土面积最为狭小,国力也最弱,为了补充政府的财政危机和军事力量,蜀绣经常被蜀汉政府用来换取战马和财物。

古代蜀绣极少留下作品,最早的是“北宋蜀绣双冠图片”,上面盖有金朝章宗皇帝的玺印。这幅蜀绣作品应当是南宋朝廷贡给金人的。当时南宋被金朝赶到了长江以南的地区建立政权,南宋不敢跟金人作战,为了求和,每年贡给金朝岁币、丝绢布匹,这幅蜀绣作品,极有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贡献给金朝的。

明代秦良玉的锦袍也是蜀绣作品中的代表。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记入正史的女将军,戎马生涯达四十多年,先后参加过平奢、勤王、抗清、讨伐张献忠等战役,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崇祯帝为了表彰秦良玉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胆色,曾经多次召见这位女将军,并多次封赏,还亲自表扬。秦良玉战袍是秦良玉家人精心加工做成的,处处体现出蜀绣的精工细作和精湛的技巧。

蜀绣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刺绣已成为四川地区的代表性文化艺术。但长期以来,蜀绣都被朝廷所控制。在汉朝时,政府设立少府属官的东织室、西织室,专为皇室加工高级的蜀绣工艺品,从宋朝时开始设立文绣院,专门招纳优秀绣工,为皇帝绣制御服,元代在全国各地设有绣局,明代设内廷作坊专管各项工艺制作,清代同类机构叫造办处。这些机构,虽然对蜀绣民间化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但客观上对蜀绣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到明清时代,蜀绣的发展迎来巅峰期。明清两代,除了闺阁淑女绣制蜀绣外,四川又出现了许多专业刺绣人员和小型的刺绣作坊。到1925年前后,光成都地区专门从事刺绣的艺人,就达到一千多,有六十多家店铺。20世纪50年代,蜀绣几乎遍布四川民间。70年代末,川西地区的农村,几乎是“家家女红,户户针工”,从事蜀绣的工艺人员竟达到了四五千人之多。

蜀绣编制技艺以针法见长,共流传下来针法12大类、122种。蜀绣的编织材料,以本地盛产的红、绿等色缎和散线等为编织的原料,各种针法在一起交错使用,对用线要求比较严格,讲求公正稳重。

蜀绣既擅长于刺花、刺鸟、刺虫、刺鱼等细腻生动的图像,又善于表现雄山壮水的磅礴气势。受地理条件、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地方文艺的差距等因素,蜀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等不同的艺术风格。

蜀绣现在的状态不容乐观,如今四川只有一个成都蜀绣厂,但是它的销售业绩不佳,人员欠缺,难有“新鲜血液”注入。有行家称,美轮美奂的蜀绣,其发展已严重滞后,好在国家已经重视,在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四川省成都市的郝淑萍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苏绣

苏绣,因为它产生于中国江苏地区,所以被命名为“苏绣”。

历史上,苏绣曾经广泛地流传在苏州各个城乡,但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的发展,苏绣行业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生存空间不断地被压缩,苏绣行业也在逐渐萎缩,现在主要在苏州市区和高新区一代的街道、乡镇流传。

苏州刺绣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具体的起源时间已经不可考察,大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苏州是吴国的都城,名为姑苏城。当时的吴国人已经开始采桑养蚕,并利用蚕丝纺纱织布,还将刺绣用到服饰上。现在所存有的苏绣产品,大多数是宋朝流传下来的作品,从各方面展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苏绣技艺和实际水平。比如,人们考古发现了元朝苏绣残片,这表明,当时苏绣已经有9种刺绣针法。

到了明朝,江南一带已经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当时的中国封建文化已经发展到了巅峰时期,中国著名的才子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人物纷纷涌出,很多绣品便将这些人的画稿融入刺绣当中,推动了刺绣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了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自此,刺绣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上,自成一家,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

自明朝以来,苏绣艺人名家辈出,到清朝时期,苏绣的发展迎来了顶峰时期。当时清王朝皇室所用的绣品,几乎全部出自于苏绣艺人之手。

道光年间,苏州奇女子丁佩总结刺绣技艺,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刺绣专业著作《绣谱》;清末民初,苏绣名家沈寿,发明创造了“仿真绣”,晚年时,沈寿口述完成《雪宦绣谱》,这本书对中国的刺绣经验进行了总结。到了20世纪30年代,苏绣名家杨守玉发明了“乱真绣”的刺绣技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苏绣的题材和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下,苏绣进一步地向前发展,衍生出多种流派,出现了各家名手竞秀的文化格局。政府设立苏绣研究所,并聚集培养了大批的苏绣人才,他们在继承传统刺绣技艺的基础上,创新了很多种刺绣技艺和针法,使苏绣技艺不断地获得发展和提升的空间。

苏绣流派有三大派,一是传统的细绣,二是民国时期沈寿开创的“仿真绣”,三是杨守玉开创的“乱真绣”。这三大派系都有丰富多变的适应性,各有完整独特的技艺体系,在如今这个时代仍然有传人。

如今,中国苏绣已经走出国门,多次在国际性的比赛中获得奖项。苏州刺绣绣品种类齐全。按照品种划分,苏绣有单面绣、双面绣;按照体积大小划分,苏绣有台屏、墙屏、地屏等种类;按照表现内容来分,有人物、宠物、花鸟、风景、静物、特色建筑物等种类。

苏州刺绣对促进中外交流有着重大的贡献。北京富顿画廊艺术设计中心是我国专业研究开发精品刺绣文化的公司,曾经多次为人民大会堂提供刺绣,还将刺绣产品赠送给外国大使,成为国与国之间的交互礼品,如巨幅苏州刺绣《山河壮丽》,便曾赠与俄罗斯大使馆,这幅作品做工精细,并研发出刺绣软裱的方法,还把刺绣软裱成画轴,大大地提高了成品刺绣的运输便捷性。

苏州刺绣名扬天下,但刺绣艺术的发展面临着知识产权的问题,绣娘们的刺绣作品底稿少有原创,苏绣面临的这一窘境引起最高法院和苏州虎丘法院的极大关注。2009年10月9日,在苏州刺绣博物馆内,开展了一场“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研讨”的会议,研讨如何司法保护镇湖刺绣工艺。

顾绣

顾绣是中国上海地区艺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明朝嘉靖年间,松江府进士顾名世家中的女眷创作,因此被称为顾绣。

顾绣是江南地区唯一一个以家族名号命名的刺绣文化。清朝初年,松江府状元戴有祺,在他的著作《寻乐斋诗集》中,证实了上海顾绣起源于顾名世的小妾谬氏。顾名世曾在今天的九亩地地区圈地筑园,因为园子有著名书法家赵文敏亲手撰写的“露香池”三个字,这处园子有“露香园”之称。因此,顾绣又可以称为“露香园顾绣”、“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露香园绣”。

据《明史》记载,顾名世是明朝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当过管理各地进献到皇宫宝物的官吏——尚宝司丞。他见多识广,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在顾名世的影响下,顾名世的妻子、妾婢和女儿也都十分酷爱文艺,家中女眷善于丹青书法、精于女红,尤其擅长刺绣。她们在当时画坛最具影响力的松江画派影响下,注意研究和传承宋代“闺阁绣”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技巧,并在进行总结后,进一步有所创新和发展。

据传,顾氏家族的刺绣手法是从皇宫大内流传出来的,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绣出来的山水、人物、花鸟均精细无比、栩栩如生,受到官府和民间的广泛推崇。自明朝开始,顾绣先后出现了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顾绣”艺术的名手。韩希孟是顾名世的孙媳,是顾绣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能手。她艺术修养极高,认为刺绣不应该只为衣物裙摆服务,应该形成独特的艺术,便以宋元时期流传下来的名画为题词,创作出很多独具神韵的艺术作品。她所绣的人物神采奕奕,活跃于彩绫绸缎之上,似乎呼之欲出。她的精湛技艺,使她自己成为顾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并对后世的顾绣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清朝时,顾名世的曾孙女广设刺绣作坊,并四处收录门徒,传授顾绣的技艺手法。当地百姓对顾绣技艺钦羡已久,于是,报名的民间妇女很多,从此顾绣得以在上海、江南地区的民间当中流传开来。同时,商人们开设绣铺,大力购买顾秀作品,为顾绣的发展、流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为了继续传承几乎绝迹的顾绣艺术,松江当地建立了松筠女子职校的顾绣班,如今年近九旬的戴明教老人,就是从这个班级中出来的学生,她在半个世纪的生活中,都在传承着顾绣技术,并著有《顾绣针法初探》一书。书中记载了顾绣最重要的三个特点:第一,半绣半绘,擅长补色、借色;第二,在刺绣上选用布料独特;第三,具有绣、画结合的艺术特色。

顾绣以宋元名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杰作作为摹本,画面大部分都是绣绘结合,以绣代画,这也是它最为独特之处。顾绣的针法复杂且多变,一般有齐针、铺针、打籽针、接针、钉针、单套针、刻鳞针等十余种针法。

顾绣是民间刺绣文化和书画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产物,对从业人员的书画修养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很难在俗世中普及。另外,顾绣制造较为麻烦,费时耗工,加上现在工业的发展,更多的人喜欢机械加工出来的刺绣产品,对手工刺绣,很少有人愿意再去学习,现在市场上流传的顾绣产品多为仿制品,“真绣”反而难得一见。

湘绣

湘绣是指以湖南长沙为中心,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同中国的粤绣、蜀绣、苏绣共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它产生于楚地,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粤绣等中国刺绣艺术的特点后,不断发展起来的。湘绣历史悠久,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三湘大地属于楚国统治,因此湘绣带有着浓厚荆楚文化气息。关于湘绣的名称由来,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民间故事。

同类推荐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相声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相声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艺术村庄

    艺术村庄

    自古以来,艺术都被认为是贵族生活的装饰品,而几年前,在一个前卫艺术家的大胆实践下,在甘肃省的大山深处一个美丽的艺术村庄诞生了。这个前卫的艺术家叫靳勒,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他的家乡在秦安县叶堡乡石节子村,在大学里当老师的靳勒在乡亲们的眼里本事很大,但他自己并不知道该怎样帮助自己的村子。后来,靳勒接触和认识了现代艺术,他便开始了这样一个思考:“艺术和社会底层的人究竟能发生多大的联系?”现在他做到了,他期望通过他和村民们共同参与的艺术活动,让村民们获得自尊、自信,走出去能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让村庄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变化。
  • 世界名街(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街(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街(学无涯丛书)主要记叙了在现今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街道。
  •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瓷之源:上虞越窑

    瓷之源:上虞越窑

    本书介绍瓷器最早的发祥地上虞越窑的起源,发展,窑址的分布,瓷器器物种类,器形特征,花纹装饰,瓷器业兴衰原因,专业运输销售等。还附有各种陶瓷小知识以及大量精美的图片。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懵懂的爱恋

    tfboys之懵懂的爱恋

    ‘易烊千玺喜欢什么样的颜色’‘绿色’‘喜欢神魔样的水果’‘西瓜’‘喜欢神魔样的蔬菜‘’肉‘’喜欢什么样的女生‘’喜欢你‘
  • 山海经传奇之穿越山海经

    山海经传奇之穿越山海经

    我生命里的山海经我身体里住着一个山海经。我的心胸若丘壑,十个太阳在我十二岁那年从天海间升起。羿射九日,落入我的丹田之中;从此,我墟鼎内,有九个沉睡的太阳。九日之火照亮我心中的房间;水火之岸,试炼流霞之功;每天离火从东方升起,我在水岸吞吐晨间流霞;遥遥欲试的九阳何时回归汤谷,那株扶桑树上的十乌还在做梦吗?女娲,我们人类的老祖母,何时补全那个最原始的先天。
  • 我们终究没有错过

    我们终究没有错过

    校园中的爱情将何去何从?还在校园中的我们究竟错过了些什么?且看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平凡女孩如何度过她不平凡的大学生活.
  • 我愿与你天各一方

    我愿与你天各一方

    如果我注定得不到,我便只能……离开。离得远远的,远到让你想不起,曾经有一个人,一直追逐着你的身影……
  • 镇魔笔记

    镇魔笔记

    天下大乱,邪魔频出。凌然镇气,扭转乾坤。镇魔之路也是一条真正的不归路,看你有没有这个胆识,斩妖除魔,死中求生,还浩然世界一片正气。本书会为你讲述建国初期发生在西南山区的种种诡秘至极的恐怖离奇事件,带你探索道家传人的传奇人生。翻开它,你会重新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同时,你也就此踏上了一条充满离奇与凶险的不归路。1949年11月下旬,一群国民党溃兵逃到了川黔山区,一段传奇之旅就此展开......
  • 硅谷禁书1

    硅谷禁书1

    《硅谷禁书》(THEMASTERKEYSYSTEM)是一本奇书,由作者在1912年创作出版,当时销售了20多万册,1933年起,它奇迹般的从市场上消失了,原因是很多成功的商人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看到此书,而担心更多人因此书而创富。这些商人联合起来,让美国教会查禁了这本书。这本书是硅谷最神奇的成功奇书,早年,这本书的手抄本甚至炒到3000多美金,几乎所有硅谷的亿万富翁都阅读过此书,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上学时,因为偶然的机会读到此书,立即决定弃学从商,从而创造了软件帝国的神话。美国成功学之父拿破仑?希尔因为得到本书的启示成为成功学大师。
  • 一别两宽各自生欢

    一别两宽各自生欢

    想是一别两宽,你我各自生欢
  • 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

    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

    《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为该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经理人必备商务社交与礼仪知识》分商务社交、形象设计以及商务礼仪三篇,主要介绍了人际关系与社交、职场成功与社交、社交与口才、社交困境的突破与化解、塑造个人社交形象的基本要求、形象设计与妆型、形象设计与服饰美、私人交际礼仪、公共活动礼仪、宴会餐饮礼仪、涉外商务礼仪等内容。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系列丛书将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 天罡昱

    天罡昱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出生时遭遇千年雷劫,逆天的存在,生命的轮回,注定不凡的人生!命运的抉择只有两种:要么成为永存于世高高在上的神,要么被无尽的时光耗尽生命,尘归尘,土归土!-------------------新书【天罡昱】已经踏上了征程。希望大家多评论、多点击、多推荐、多收藏......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夜带水果刀相信:你们的指点和建议将会是我写作最大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打造天罡昱的时代!故事才刚刚开始……欢迎广大书友加入天罡昱书友群:46602372
  • 小小小小说

    小小小小说

    以短片小说为主题,好几篇短片小说构成,喜欢的孩子可以进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