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绣
粤绣是指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同湘绣、蜀绣、苏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在今天中国广州及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粤绣广泛流传,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传承历史了。关于粤绣最早的记载,出自唐朝苏鄂的《杜阳杂编》。
据《杜阳杂编》记载,卢眉娘是唐代南海县的奇女子,她能够在一尺白绢上绣出法华经七卷。每一个字还没有粟粒大,而且点、画、线分明,品题章句毫无遗漏的地方。她精湛的技艺让当时的人们大为惊叹,称她为“神姑”。当时的唐顺宗见到卢眉娘刺绣的技艺之后,十分的欢喜,下旨赏赐,并命令她在皇宫中居住,为皇家织绣。按说,皇宫中生活奢华舒逸,卢眉娘应该喜欢才是。可是这个少女更喜欢自由自在的日子,不愿被拘禁在宫中,便出家为道姑。顺宗一看,不好再强留卢眉娘继续留在宫里,便允许她回到南海,御赐法号逍遥,并赏赐了大量财物、法器。
明朝正德年间,热衷于海外探险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先后来到中国,这些外来国家同当时的大明王朝进行友好交往。他们十分地喜爱中国文化,一位葡萄牙人将一片龙袍的绣片带回了葡萄牙去,并献给了葡萄牙的国王。国王见到东方这种精美的刺绣产品,惊得合不拢嘴,便赏赐了那个带来了精美艺术品的商人。从此,粤绣在国外流传,并随之风靡于欧洲各国王室。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中国的粤绣十分欣赏,积极倡导在英国建立刺绣同业会,从中国进口丝绸、刺绣等,用来加工贵族的服饰。英国的查理一世国王,也曾在英伦三岛传播刺绣艺术,并将粤绣称为“中国送给西方的礼物”。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下诏,只准西方船舶在广州港同中国人进行贸易,英国人便将刺绣服饰拿到广东地区的绣坊进行加工。由此,粤绣广泛地吸收了西方艺术画的风格。清朝末年到民国年间,粤绣多次参加国际性的比赛,并获得多种展览奖项,成为一项名扬中外的艺术文化。在现在法、德、英、意等国家的博物馆中,还收藏着粤绣。
粤绣的刺绣技艺在于十分注意结合材料“形”、“质”,它的主要题材有龙凤、花卉、飞禽走兽、水族人物等,是潮汕地区主要的日常用品、祭祀用品、欣赏用品、戏服装饰品等。粤绣主要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大类。其中真丝绒绣是以蚕丝为材料的刺绣,在这四类粤绣中历史最为悠久、技艺传承最为完整;金银线绣针法最具特色,可分为平绣、编绣、绕绣、凸绣等七大类六十多种;珠绣属于粤绣的最新种类,只是在最近几十年中出现。
粤绣的刺绣技法,主要有绣、垫、贴、拼、缀5种,针法流传下六角三叠踏针锦、垫棉过金针、双丁鳞、垫绣菊花畔鳞等两百多种。粤绣的很多优秀作品中,综合了不同的绣法和针法,并结合了时代元素,不断地获得创新。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百鸟朝凤”、“丹凤朝阳”、“百花篮”、“我爱小鸡”、“鹦鹉”、“晨曦”等优秀作品。
粤绣工艺独具特色,不受其他刺绣文化的影响,自成一家,讲究针法多变,能够巧妙地运用针法表现物体的机理。粤绣色彩丰富艳丽,注重光和影的和谐运用,同时能够做到“工”为“艺”所用,这对刺绣的工艺效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粤绣处处凝聚着历代民间艺人的智慧,且派流极广,各派流之间在绣技法上有很大的差异,而且风格迥异。如今国内粤绣在北京故宫中,藏品最多,以布局满、场面热烈、色彩瑰丽等特点著称。最大的特点在于布局之间,很少留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都被山水草地等补充占满。
中国的刺绣工艺多数以女绣工为主,而粤绣的绣工多数是以男工为主,这是粤绣中最为独特的特点。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主要以手工工艺出名的粤绣,生存环境不断地被机械刺绣、电脑绣压缩,生存困难,需要人为地对它进行扶持、保护,不要让这种技艺昙花一现。
蜀绣
蜀绣又可以称川绣,起源于四川西部民间而得名,与蜀锦一起被称为“蜀中之宝”。古代四川平原盛产桑蚕,因此四川地区被称为蜀地。据《史记》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蜀地已经盛产丝织品,并运往秦国首都咸阳等地,进行贸易。随着蜀地丝织业的发展,蜀绣逐渐成为四川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
关于蜀绣的记载,最早出自汉赋家杨雄的诗赋作品《蜀都赋》:“锦布绣望,芒芒兮无幅。”到了西汉末年,蜀绣已经发展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已经名闻天下。但当时的蜀绣被官府控制着,加上刺绣属于稀罕物品,所以十分奢侈,寻常百姓很少能够拥有,因此,尽管蜀绣工艺已经成型,但并未在民间流传。
到了三国时代,占据四川等地的蜀汉政权,因为国土面积最为狭小,国力也最弱,为了补充政府的财政危机和军事力量,蜀绣经常被蜀汉政府用来换取战马和财物。
古代蜀绣极少留下作品,最早的是“北宋蜀绣双冠图片”,上面盖有金朝章宗皇帝的玺印。这幅蜀绣作品应当是南宋朝廷贡给金人的。当时南宋被金朝赶到了长江以南的地区建立政权,南宋不敢跟金人作战,为了求和,每年贡给金朝岁币、丝绢布匹,这幅蜀绣作品,极有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贡献给金朝的。
明代秦良玉的锦袍也是蜀绣作品中的代表。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记入正史的女将军,戎马生涯达四十多年,先后参加过平奢、勤王、抗清、讨伐张献忠等战役,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崇祯帝为了表彰秦良玉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胆色,曾经多次召见这位女将军,并多次封赏,还亲自表扬。秦良玉战袍是秦良玉家人精心加工做成的,处处体现出蜀绣的精工细作和精湛的技巧。
蜀绣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刺绣已成为四川地区的代表性文化艺术。但长期以来,蜀绣都被朝廷所控制。在汉朝时,政府设立少府属官的东织室、西织室,专为皇室加工高级的蜀绣工艺品,从宋朝时开始设立文绣院,专门招纳优秀绣工,为皇帝绣制御服,元代在全国各地设有绣局,明代设内廷作坊专管各项工艺制作,清代同类机构叫造办处。这些机构,虽然对蜀绣民间化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但客观上对蜀绣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到明清时代,蜀绣的发展迎来巅峰期。明清两代,除了闺阁淑女绣制蜀绣外,四川又出现了许多专业刺绣人员和小型的刺绣作坊。到1925年前后,光成都地区专门从事刺绣的艺人,就达到一千多,有六十多家店铺。20世纪50年代,蜀绣几乎遍布四川民间。70年代末,川西地区的农村,几乎是“家家女红,户户针工”,从事蜀绣的工艺人员竟达到了四五千人之多。
蜀绣编制技艺以针法见长,共流传下来针法12大类、122种。蜀绣的编织材料,以本地盛产的红、绿等色缎和散线等为编织的原料,各种针法在一起交错使用,对用线要求比较严格,讲求公正稳重。
蜀绣既擅长于刺花、刺鸟、刺虫、刺鱼等细腻生动的图像,又善于表现雄山壮水的磅礴气势。受地理条件、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地方文艺的差距等因素,蜀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等不同的艺术风格。
蜀绣现在的状态不容乐观,如今四川只有一个成都蜀绣厂,但是它的销售业绩不佳,人员欠缺,难有“新鲜血液”注入。有行家称,美轮美奂的蜀绣,其发展已严重滞后,好在国家已经重视,在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四川省成都市的郝淑萍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苏绣
苏绣,因为它产生于中国江苏地区,所以被命名为“苏绣”。
历史上,苏绣曾经广泛地流传在苏州各个城乡,但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的发展,苏绣行业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生存空间不断地被压缩,苏绣行业也在逐渐萎缩,现在主要在苏州市区和高新区一代的街道、乡镇流传。
苏州刺绣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具体的起源时间已经不可考察,大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苏州是吴国的都城,名为姑苏城。当时的吴国人已经开始采桑养蚕,并利用蚕丝纺纱织布,还将刺绣用到服饰上。现在所存有的苏绣产品,大多数是宋朝流传下来的作品,从各方面展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苏绣技艺和实际水平。比如,人们考古发现了元朝苏绣残片,这表明,当时苏绣已经有9种刺绣针法。
到了明朝,江南一带已经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当时的中国封建文化已经发展到了巅峰时期,中国著名的才子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人物纷纷涌出,很多绣品便将这些人的画稿融入刺绣当中,推动了刺绣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了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自此,刺绣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上,自成一家,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
自明朝以来,苏绣艺人名家辈出,到清朝时期,苏绣的发展迎来了顶峰时期。当时清王朝皇室所用的绣品,几乎全部出自于苏绣艺人之手。
道光年间,苏州奇女子丁佩总结刺绣技艺,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刺绣专业著作《绣谱》;清末民初,苏绣名家沈寿,发明创造了“仿真绣”,晚年时,沈寿口述完成《雪宦绣谱》,这本书对中国的刺绣经验进行了总结。到了20世纪30年代,苏绣名家杨守玉发明了“乱真绣”的刺绣技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苏绣的题材和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持和保护下,苏绣进一步地向前发展,衍生出多种流派,出现了各家名手竞秀的文化格局。政府设立苏绣研究所,并聚集培养了大批的苏绣人才,他们在继承传统刺绣技艺的基础上,创新了很多种刺绣技艺和针法,使苏绣技艺不断地获得发展和提升的空间。
苏绣流派有三大派,一是传统的细绣,二是民国时期沈寿开创的“仿真绣”,三是杨守玉开创的“乱真绣”。这三大派系都有丰富多变的适应性,各有完整独特的技艺体系,在如今这个时代仍然有传人。
如今,中国苏绣已经走出国门,多次在国际性的比赛中获得奖项。苏州刺绣绣品种类齐全。按照品种划分,苏绣有单面绣、双面绣;按照体积大小划分,苏绣有台屏、墙屏、地屏等种类;按照表现内容来分,有人物、宠物、花鸟、风景、静物、特色建筑物等种类。
苏州刺绣对促进中外交流有着重大的贡献。北京富顿画廊艺术设计中心是我国专业研究开发精品刺绣文化的公司,曾经多次为人民大会堂提供刺绣,还将刺绣产品赠送给外国大使,成为国与国之间的交互礼品,如巨幅苏州刺绣《山河壮丽》,便曾赠与俄罗斯大使馆,这幅作品做工精细,并研发出刺绣软裱的方法,还把刺绣软裱成画轴,大大地提高了成品刺绣的运输便捷性。
苏州刺绣名扬天下,但刺绣艺术的发展面临着知识产权的问题,绣娘们的刺绣作品底稿少有原创,苏绣面临的这一窘境引起最高法院和苏州虎丘法院的极大关注。2009年10月9日,在苏州刺绣博物馆内,开展了一场“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研讨”的会议,研讨如何司法保护镇湖刺绣工艺。
顾绣
顾绣是中国上海地区艺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明朝嘉靖年间,松江府进士顾名世家中的女眷创作,因此被称为顾绣。
顾绣是江南地区唯一一个以家族名号命名的刺绣文化。清朝初年,松江府状元戴有祺,在他的著作《寻乐斋诗集》中,证实了上海顾绣起源于顾名世的小妾谬氏。顾名世曾在今天的九亩地地区圈地筑园,因为园子有著名书法家赵文敏亲手撰写的“露香池”三个字,这处园子有“露香园”之称。因此,顾绣又可以称为“露香园顾绣”、“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露香园绣”。
据《明史》记载,顾名世是明朝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当过管理各地进献到皇宫宝物的官吏——尚宝司丞。他见多识广,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在顾名世的影响下,顾名世的妻子、妾婢和女儿也都十分酷爱文艺,家中女眷善于丹青书法、精于女红,尤其擅长刺绣。她们在当时画坛最具影响力的松江画派影响下,注意研究和传承宋代“闺阁绣”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技巧,并在进行总结后,进一步有所创新和发展。
据传,顾氏家族的刺绣手法是从皇宫大内流传出来的,具有浓厚的宫廷气息,绣出来的山水、人物、花鸟均精细无比、栩栩如生,受到官府和民间的广泛推崇。自明朝开始,顾绣先后出现了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顾绣”艺术的名手。韩希孟是顾名世的孙媳,是顾绣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能手。她艺术修养极高,认为刺绣不应该只为衣物裙摆服务,应该形成独特的艺术,便以宋元时期流传下来的名画为题词,创作出很多独具神韵的艺术作品。她所绣的人物神采奕奕,活跃于彩绫绸缎之上,似乎呼之欲出。她的精湛技艺,使她自己成为顾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并对后世的顾绣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清朝时,顾名世的曾孙女广设刺绣作坊,并四处收录门徒,传授顾绣的技艺手法。当地百姓对顾绣技艺钦羡已久,于是,报名的民间妇女很多,从此顾绣得以在上海、江南地区的民间当中流传开来。同时,商人们开设绣铺,大力购买顾秀作品,为顾绣的发展、流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为了继续传承几乎绝迹的顾绣艺术,松江当地建立了松筠女子职校的顾绣班,如今年近九旬的戴明教老人,就是从这个班级中出来的学生,她在半个世纪的生活中,都在传承着顾绣技术,并著有《顾绣针法初探》一书。书中记载了顾绣最重要的三个特点:第一,半绣半绘,擅长补色、借色;第二,在刺绣上选用布料独特;第三,具有绣、画结合的艺术特色。
顾绣以宋元名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杰作作为摹本,画面大部分都是绣绘结合,以绣代画,这也是它最为独特之处。顾绣的针法复杂且多变,一般有齐针、铺针、打籽针、接针、钉针、单套针、刻鳞针等十余种针法。
顾绣是民间刺绣文化和书画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产物,对从业人员的书画修养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很难在俗世中普及。另外,顾绣制造较为麻烦,费时耗工,加上现在工业的发展,更多的人喜欢机械加工出来的刺绣产品,对手工刺绣,很少有人愿意再去学习,现在市场上流传的顾绣产品多为仿制品,“真绣”反而难得一见。
湘绣
湘绣是指以湖南长沙为中心,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同中国的粤绣、蜀绣、苏绣共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它产生于楚地,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粤绣等中国刺绣艺术的特点后,不断发展起来的。湘绣历史悠久,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三湘大地属于楚国统治,因此湘绣带有着浓厚荆楚文化气息。关于湘绣的名称由来,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