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000000013

第13章 知足知止才有所得

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上一讲,我们讲到做人要率性而为,率性而为是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每个人都想率性而为,但能做到率性而为的人是很少的。其原因是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任何游戏都有其游戏规则,没有规则的游戏就不好玩。人生也是一场游戏,既然是游戏,就一定有其游戏规则。人生的游戏规则,就是有得必有失。也就是说,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要做某些事情就必须不能做某些事情,人们要得到什么,就一定会失去什么。知足知止,才有所得。

有一个壮士解腕的典故,壮士手腕被蝮蛇所伤,如不及时砍断手腕,剧毒就会传遍全身,就会带来性命危险。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两害相权取其轻,做事要当机立断。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残酷选择,为了一部分利益必须放弃另一部分利益,尽管残酷,但不得不如此。这就是所谓知足知止,才有所得。

《道德经》四十四章写道,“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声与生命哪个更可亲,生命和财富哪个更重视,获得与丧失哪个更有害?所以说过分的珍惜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破费,过多的收藏反而会招致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不会遭到侮辱,知道停止,不会遇到危险,可以长久平安。

生命、名声、财富到底哪个更重要?这三样东西对于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生命,名声和财富都是身外之物,有生命而不顾及名声,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有生命,有名声而没有财富,生命之道也难以为继,这三者孰轻孰重,真不是简单就可以作出决定的。老子的观点是告诉我们,要把握好度,不要“甚爱”,不要“多藏”。

30年前,从我们家乡到省会城市五毛钱的火车票,大家都想尽办法逃票。现在从我们家乡到省会城市是19元钱的火车票,而现在就很少有人逃票。其原因就是在30年前挣五毛钱不容易,宁可被查出来接受惩罚也不愿主动买票,这是名声与五毛钱相比,宁可要五毛钱不要名声。现在19元钱与名声相比,宁可要名声而不要19元钱。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名声不止值19元钱,这是看重名声。30年前看重五毛钱,而轻视名声,是名声不值钱。“身与货孰多”,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得出结论的,它离不开社会大背景,离不开各人所处的地位。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高尚的价值观。就必须构建社会主义的雄厚物质基础,这是历史教给我们的知识。

怎样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呢?

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自己想要什么,二是给自己准确定位。30年前,老百姓生活拮据,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生存,所以为了生存,财富与名声相比,他们会舍名声而取五毛钱。五毛钱,今天的人很难相信其价值几何?在30年前,可以买10个鸡蛋,10个鸡蛋,在当时看来是很值钱的。当时送礼,能送10个鸡蛋就是很重的礼。30年后的今天,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10个鸡蛋,19元钱,在老百姓看来已不是什么贵重的礼品了,所以宁愿花19元钱买票,也不愿查出来被罚,他们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是珍惜自己的名声,而且是以买票为荣,以不买票为耻。孔圣人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老百姓首先追求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只要能太平过日子,吃穿不愁,就心满意足,就会顾及廉耻,“仓廪实,知荣辱”,这是没法教会的,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这也是人之常情。西方心理学家也是这么说的,人的心理有四个追求层次,首先是物质的,其次是精神的。人连活下去的条件都没有谁还顾及名誉?当然西方心理学家的理论相对东方人讲,只说对了一半,大多数人是物质第一,但相对中国的君子、士人却不尽然。中国的君子士人,为了“弘毅”,他们是能忍受贫穷的。谭嗣同是君子,是士人,他追求的是理想、是“弘毅”。在生命与理想的追求中,为了理想他舍弃了生命。所以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不能轻易地下结论。为了生命的长久,谭嗣同是失败的,为了“死而不亡者寿”,追求精神永恒,谭嗣同是成功的。再如刘备,在“江山”与“义气”的比较中,他宁可要义气,而放弃了江山。刘备为了朋友义气,为了一句“不愿同日生,但愿同日死”的兄弟承诺,为了兄弟情谊,而舍弃一生为之追求的江山,不仅仅是一诺千金,而是一诺倾国,令无数人为之惋惜,而实际上这正是刘备的可歌可泣之处。“桃园三结义”千古传颂,成为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使刘备“死而不亡”,虽死但朋友义气、仁义品德与日月长存,时至今日,我们还在津津乐道“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还在传承“桃园三结义”的遗风。有几个皇帝能与刘备相比呢?孔圣人年轻力壮时带着学生四处游说自己的治国主张,却很少有人采纳,四处碰壁。后而转身,开坛讲学,致力于教育事业,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培养人才,培养传人,才成就了自己千古圣人的美誉。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看自己要什么,其次是准确定位。准确定位要考虑两个因素,社会大背景和个人能力。孔子最初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政治家,孔子认为自己的治国理念是最先进的,也就是说,他作为政治家是合格的。但社会大环境不允许,他的理念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国王们不接受他的那一套。实际上借用足球场上的规则来说,就是跑步越位了,越位了,就会吃“黄牌”。在现实和挫折面前,孔子晚年终于醒悟,他放弃了政治家的追求,如果,孔子不知足,不知止,一条道上走到黑,也许就没有流传千古的孔圣人了。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迷惑也就在于此,只想到自己要什么,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而忽视了自己生存的大环境。如越王勾践的股肱之臣文种就是例子,在文种看来:我帮助你越王完成了报仇复国大业,使你勾践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我多要点财富,官做大一点也是应该的,而且我也是物有所值的。但是他没有想到,财富多到什么程度应该知足,官高到什么职位应该知止,更没有想想勾践的忍耐程度,闹到最后被勾践一锅端了。老子教导我们说,“锅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祸与福是随时都会发生逆转的,其原因是谁也不知道祸发展到什么程度就走到了福的边缘,福发展到什么程度就走到了祸的身边,它们没有固定的标准,好的走到极点就会变成坏的,善的走到极点就会变成恶的,人们迷惑其间不知有多长时间了。文种就没有明白老子讲的这种道理,一个劲地找勾践要财富,要官职,最后是“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也许,文种明白“锅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但就是难以忍痛割爱,或者说不明白忍痛割爱的道理,其实,人最大的糊涂就在这里,人最大的智慧也在这里。老子在四十一章提醒我们,“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事物减损它反而会增加,增加它反而会减损,人们用这样的道理教导我,我也用这样的道理教导别人。“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这是人生最大的智慧。俗话说,舍不得,得不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些俗语都是对“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最好解释。当年老子是从生活中悟道,是从“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称”的生活现象中悟出“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智慧。他说,人们最厌恶的是孤寡不谷这些称呼,而王公却以这些人们厌恶的称呼作为自己的专有名词。所以,世间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增加它,它反而减少,你减少它,它反而增加,我们要明白这种做人的智慧。今天果树的修剪技术就是对这种智慧的诠释,果树冬、春两季都要修剪,好端端的枝条要剪去一些,不剪枝,果树就会歇枝,也就是果树结果就会有大小年之分,结一年果。就会停一年,而且果质也不好。而经过剪枝的果树不但年年高产,果质也好。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少则得,多则惑”,“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少取反而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多余的减损掉,不足的补起来,自然的法则就是减损多余,补齐不足。而人的行事原则恰好相反,是减损不足的来奉有余。而现实生活中不明白这样道理的人俯拾皆是。明代首辅张居正可为此作解读。张居正辅佐万历小皇帝推行新政取得了极大成功,本可知足知止,退出江湖,况且自己也有此打算,但禁不住万历小皇帝和李皇后的慰留,在该走的时候舍不得走,舍不得走的原因除了皇家的慰留,还有自己的“小九九”,自己正处在如日中天、权倾朝野、红极一时的鼎盛时期,还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未酬壮志,只是作了挥挥手的姿态,其实真的不想走。本是功成名就,全身而退的最佳时机,却舍不得退下来,以至最后将本是一支“绩优股”套牢,使自己变成了“垃圾股”。此时的张居正正是犯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大忌,自己官再大,也不过是皇家的管家,一个管家居然以皇家的身份来替代皇家推行新政,总揽朝纲。这是越俎代庖,老子说,“夫代大匠斫,稀有不伤其手也”。本应该干好自己首辅应做的事,他却不安分守己,要取代皇家做事,取代皇家做事等于是代大匠斫,代替高明的大木工砍伐木头,这样做,很少有不伤害自己的。皇帝不愿理政,张居正偏偏要减损皇帝不愿理政的不足,来弥补自己的对权势的贪欲,结果是死后没多久,就身败名裂。还赔上了家人的性命,还有支持自己变法的朋友性命,而且葬送了自己的大半生心血——万历新政。知足知止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智慧,损之而益更是人生不可不铭记的格言。资源不要想自己占尽,更不要占用别人的资源。要知道拥有永远只是暂时,失去才是永恒。做多了坏事,反而会有畏惧感,有警觉,于己于人都有防备。往往是做多了好事而不知畏惧,认为是当仁不让。其实,不管是做坏事,还是做好事都有一定的度,度没有把握好,不管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会给自己惹麻烦。而且后者更可怕,后者的可怕是肆无忌惮。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张居正,从“士不可不弘毅”的角度看,张居正是成功的。张居正为了推行新政置个人得失而不顾,这种精神是令人敬佩的。特别是在明朝气息奄奄之际,当时,很多有识之士是怀念张居正的,包括曾反对过推行新政以及由此吃过苦头的那些士大夫们。所以,人生到底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并不是仅仅可以从知足知止这个角度评说的。张居正为了推行新政知止而不止,把自己赔进去了,把亲人赔进去了,把支持自己的同伴赔进去了,是失败的,但站在今天来看,从新政产生的影响来看,又是成功的。

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不但要有明确的目的,还要考虑社会背景和自身的能力,而且分阶段实施,该出手时就出手,还要加上一句,该收手时就收手。人生,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有价钱,在有价钱的时候出手,你才有价值,在有价值的时候离开,你才会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回忆,这就是该收手时就收手的价值。那么,什么时候是该收手的时候呢?就是自己有利用价值的时候,自己想发光发热的时候,而现实往往是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正是别人需要你的时候,也是自己不愿离开的时候,这时你就要好好想想老子的教诲,“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名已经有了,就要考虑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做个小结。知足知止,损益之道,有三个层次。其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记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教导。其二,做事情很难把握知足知止的度是因为知足知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什么时候知足,什么时候知止都不可能知道。其三,正因为知足知止没有标准,很难判断知足知止的最佳时机,所以,老子告诫我们“损有余,补不足”,在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时候华丽转身,这不单是对人生智慧的考验,也是人性与人品的考验。

做人的智慧就是要修炼知足知止的品行,做事的智慧不仅仅是要修炼知足知止的品行,更要修炼“知己知彼”的智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欲知其详,请听第十讲:孙子、老子与孔子。

同类推荐
  •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博大精深的兵书,它从政治、军事、人才等多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战争规律的各种因素,历时两千多年而流传至今。这正反映了这部传世之作的生命力,也体现了我们祖先超人的智慧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灿烂选择。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和规范版本,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分类明显。为便于广大读者研读,现分为上、下卷精心编辑出版。上卷内容主要包括“《厚黑学》原典”、“李宗吾自述”、“名家谈李宗吾”、“厚黑教主传”以及“历史上的厚黑名人”等;下卷内容包括“活学活用厚黑学”和“曾国藩官场厚黑镜鉴”,重点放在“活学活用厚黑学”这一编,从为人处世、职场官场、推销经营、情场交友、人情世故、厚黑口才等诸方面,详析、评述“厚黑”原理,做到厂内容丰富全面,举例生动活泼,阐释深入浅出,故事精彩而富有哲理。
  •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首次使用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哲学史,它的出版甚至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和特色也为后世哲学史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开出了全新的境界。
  •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之智慧法宝。
  • 哲学的故事

    哲学的故事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一种,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哲学知识。近50个精彩故事独立成篇,连缀起来又共同组成一幅精彩的哲学画卷,清晰地呈现出哲学发展的脉络。此外,还增设了“哲学辞典”、“哲学家小传”、“名人名言”、“名人评说”、“著作列表”等辅助栏目,以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王牌设计师

    重生之王牌设计师

    客户:请问大师,您这设计属于哪种风格?王小天:现代新概念颠覆传统隐喻及抽象实用主义。客户:这墙壁上五颜六色的是什么呢?王小天:你不要认为那是墙壁,你难道看不出来那就是毕加索笔下的杰作吗?毕加索你知道吗?三流大学毕业的苦逼设计师王小天,为汉代出土的神秘古书做复原图,意外重生,于是小小设计师要开始搅乱整个世界了……
  • 王的路

    王的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亦在你我间;江湖中的恩怨情仇,时间总会给出份答卷。常言道:天道无常,人道无情。那个少年,目睹了世间黑暗,经历过兄弟背叛。才刚出‘人间地狱’,却得知父亲已被江湖人士暗杀。背负着父亲的血仇,少年如破土重生的种子,柔嫩却顽强不息的奋发向上。踏上浴血纷争的世间路,难言的苦涩时刻伴随着成长,最后的果实同样尤为甘甜。而那份血债,少年怎会不向江湖人讨要?世人皆知世间光明与黑暗。父亲曾说:“光明也好,黑暗也罢,王者才能看清世间路,强者方能存活于世!”恍惚数年,才明白,信仰缺失的年代,老天终不能眷顾世人;唯有自我救赎,才能度己度他人;他日终为信仰,亦是自己的信徒;我欲为王,谁能阻挡?
  • 天嫁之和,前夫太高能

    天嫁之和,前夫太高能

    池晓央这辈子最倒霉的事就是摊上了北城的地产大亨季唯川。高冷霸道毫不讲理,任性小气爱好耍赖,这样的男人白送给她都不要。可是,命运不公,偏偏安排她有求于他。直闯季氏无果,她便去某咖啡厅守株待兔,终于某男帅气登场。谁料,谈判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无奈之下,她只好耍起了心计。暗算威胁,眼见目的就要达到,不曾想,她竟将自己赔了进去。人前,他们如胶似漆;人后,竟互不搭理。他夜夜笙歌,她视而不见;她心系旧爱,他却愤怒不已。传闻,他是商界不败的传奇,多金帅气,唯一不足的就是:已过而立之年,仍旧单身。————酒会上,某女携子出现,亮瞎全场:六年前,她不是已经死了吗?久别重逢,一向冷酷的某男开始对她穷追不舍,可得到的答案却是一句:“您认错人了。”曾经他伤她多深,现在她便要悉数奉还,而办法就是与之形同陌路。他故技重施,对她步步紧逼,质问:“孩子是不是我的?”她夷然不畏,掏出一份泛黄的证明递了过去,笑靥如花:“季总,您可真逗!”他不怒不恼,只是一纸将她告上了法庭,无奈败诉。“妈咪,我要爸比!”蛋宝扯着某女的衣角,哭起了鼻子。池晓央也是醉了,千防万防,小鬼难防!————他是北城的名门望族,更是首屈一指的商业巨子,表示从来不做亏本买卖。唯独那一次,他差点赔了夫人,又舍了孩子。
  • 半条巷

    半条巷

    中国南方,乡村故事,边关重镇,一个少女成长历经的磨难
  • 芙蓉帖

    芙蓉帖

    凛冽寒风,一个异世灵魂,一具残缺躯壳,自苍茫雪原而来。兰若本想着了却执念之后,并找个闲逸地方了此残生。不想天下动荡,为他自己也好,为身边人也罢,他终究逃不过,他有太多需要守护的东西。当从老爹手里接过家长的位子,接触了老爹留给他的种种,兰若知道自己已经陷入太深,抽身已不可能。浮浮沉沉,兰若才发现,原来他不是个纯粹的商人,他也做不了平常人。奸商?杀手头子?权臣?枭雄?姑且随别人说吧。当然兰若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是兰若!
  • 超时空科学幼女

    超时空科学幼女

    因为一场试验意外,一位未来的魔鬼科学家穿越时空来到了2014年的地球,变成了一个看起来五岁大的小女孩,被一个叫做陈延东的貌似颓废男收养……她的到来,导致这个过去的时代发生了变化。原本崩毁的神秘之银,地球暗世界的组织,各个职业领域的达人纷纷登场。以她无意间刮起的风暴为中心,肆虐着这个原本就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世界。……好吧!这实际上不算是一本科幻小说。比较欢脱,搞笑,轻松,有时候有点沉重。作者我不是一个理科生,对于科学什么的全无了解,只是用我的脑洞来补而已。所以有什么错误的地方还请原谅。
  • 万雀朝凰

    万雀朝凰

    凌贵妃专宠,朝政被其兄长凌傲天所把持,凌傲天成立了倒行逆施的“无极场”。天下百姓皆要被抓走从事繁重的劳役,甚至妇孺老幼也不放过。传说中,每逢乱世,都有万凰圣女转世,以天下神鸟为师,修习“万雀朝凰”的无上心法,以召唤所有仁人志士,并且激发人的无限潜能,来解救天下苍生。“白羽斓”是轻功大师的女儿,亦是万凰圣女的转世传人。她在扶桑派掌门,少年“云翼”的帮助下,经历了千难万险,躲避了无极场的重重迫害,最后却发现一个巨大的、任何人都不敢想象的秘密!真相,正在慢慢靠近……
  • 那年情

    那年情

    那年的情,好比三月的雨,朦朦胧胧,淅淅沥沥。没有惊涛骇浪,没有海阔天空。好比种下的一颗种子,发芽,生长,野蛮的怒放。也许,它只是颗种子,永远的留存在地底下,埋在心里,得不到风雨的洗礼。
  • 雪落天下

    雪落天下

    寻龙丹现,江湖血染。九天仙门崩摧,八荒魔徒逆乱。一人一剑行天涯,荡平四方,镇仙封魔。我名落雪,天下落雪!
  • 魔兽回忆录

    魔兽回忆录

    “听说魔兽很贵?”“是啊,大概是最贵的游戏了。”别的游戏你投入的只是金钱和时间。而魔兽你投入的则是情感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