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9500000022

第22章 你喜欢舒曼,还是勃拉姆斯?(4)

此时她34岁,已是6个孩子的母亲,却依然是画像里那副熟悉的少女神情。她有些疲倦,多了一份亲近感。勃拉姆斯一直记着她的眼睛。温柔而独特的眼睛。该如何描述?蓝色、灰色或银色,好像都不准确。当她弹琴入迷,她的眼睛会变成深蓝色。勃拉姆斯感叹:“那美丽的眼睛,对我而言,包含着多少东西。”那是在克拉拉晚年病重的时候。

对于年少热情的勃拉姆斯,克拉拉是老师,是姐姐,是母亲,是朋友,是著名的女艺术家。她是他的女神。

这少年让舒曼夫妇惊为天人。舒曼为他写下了继评价肖邦之后最知名的音乐评论,《新的道路》。勃拉姆斯带来了新鲜的音乐血液。在夸张的浪漫主义音乐潮流中,他的清新古典自成一格。舒曼的一篇文章立即缩短了勃拉姆斯迈入顶级艺术圈的距离。这个朴素的少年,面对大师的赞美几乎有点不知所措,但他从不曾沾沾自喜。

不知道内向少年心里的恋情会如何曲折,但我们相信他的真挚与纯粹。包裹在心里的一汪眼泪,深夜里独自品尝,白天小心看护着不让它流出来。他如何会去向传说中的神仙姐姐表白?但在那一年,舒曼跳河,被救上来之后直接送入了精神病院。克拉拉突发痉挛性情绪崩溃。勃拉姆斯及时赶来杜塞尔多夫。他陪她散步,帮她教学生、照料孩子。她去医院照顾舒曼的时候,他不停给她写信。

后来他们交换了彼此的信件,各自销毁了一部分。有些舍不得就保留了下来。片段拼凑的信件已足以叫人强烈感觉到爱的火焰。这哪里是什么暗恋,爱情分明如鲜血般鲜艳痛楚地存在过。也许压抑的情感更有张力,他的情书比起作家舒曼要真挚多了。他最先唤她尊敬的夫人,亲爱的女友,最可爱的女友,最亲密可爱的女友,后来变成亲爱的克拉拉女士,可爱的克拉拉。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靠近她,靠近自己的心。

可是,接下来,舒曼之死永远横亘在两人之间。之前的些许暧昧之情忽然变成了罪恶感。咫尺天涯,往后只能做朋友。一场举世皆知的暗恋,如今只留下厚厚一摞书信,纪念的内向如勃拉姆斯也有过少年维特的热血澎湃的青春。

后来围绕克拉拉与勃拉姆斯的故事的核心问题,是他俩到底有没有恋过?到底恋到什么程度?克拉拉的后人自然保护她的名誉,可是传记作家却暗暗犯个笔误,露个口风—“离开克拉拉的身体,勃拉姆斯只能……”。这个八卦只能笑对,照克拉拉这样保守的性格和几乎不懂幽默的严肃作风,是不可能闹出婚外情的。

也许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会懂得珍重心里深爱的人,小心轻放,小心掩饰。有时甚至不愿将至爱的人留在身边。炽烈的爱烧过成灰,风吹即散。爱情不长久。所以一定要非常小心地,保持距离,保持微笑,在他背后默默照看。爱人来了会走,朋友才是天长地久,也不管你是否懂得其中曲折。后来他们真的成了天才地久的好朋友。很多年之后,勃拉姆斯依然写情书给她:“让我这份认真的爱情成为你的一种安慰吧—我爱你胜过爱我自己,胜过这世上的一切。”克拉拉回应,勃拉姆斯是她“心灵最深处的折磨”。

1891年,72岁的克拉拉以一曲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告别钢琴演奏生涯。

艺术女神克拉拉

在舒曼去世之后,克拉拉的钢琴家事业倒是越来越红火了。在之后的20多年中,她到各地巡演,英国,巴黎,后远赴俄罗斯、荷兰、比利时、瑞士、匈牙利,最后回到德国。在英国她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艺术家,后来她几乎每年都来。1878年,在莱比锡举行的克拉拉登台50周年的庆典音乐会叫她毕生难忘。当她最后弹完舒曼的《a 小调钢琴协奏曲》,人群沸腾欢呼,鲜花如雨点一样撒向舞台。她抬头观望剧场里辉煌的灯火与漫天飞花,也许眼前掠过了舒曼忧郁的脸。罗伯特,但愿你在天上也看得见。在他死后,她一直忙着修订、整理他的作品,不断弹奏他,怀念他,一点一滴地再次理解了他。

一般女性音乐家都是以激情泛滥而著名。在音乐中激情永远先声夺人,它是眼泪与飞翔,心碎与尖叫,激情过度的个性容易脱颖而出,像后来的杜普蕾、卡拉斯都是如此。而克拉拉示范了另一种可能性。她更理性,一位知性女人,在她身上有一种把握全局的力量。她的演奏风格也如是。她是技巧大师,关照乐曲中成千上万个细节,始终要求精确、清晰、完整,但那不是算计着演奏音乐,她有一种来自直觉的敏锐乐感,这才是天赋之所在。她不管不顾,叫人着迷,别人以砖叠墙,她以岩石造城,热情的演奏直撼灵魂。而她的特殊分句、对音乐的沉迷,令演奏个性分明、语意新颖而始终充满活力。是的,源源不绝的活力才是她最终成功的关键,她是个顽强追求完美到龟毛的处女座,喜欢不断给自己目标和挑战。如今我们在一些成功的艺术家身上都能找到这些品质。

年轻时她精力旺盛,风格亮丽,上了年纪越发沉稳庄严,像一颗钻石打磨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璀璨,越老越迷人。到了晚年,她的曲风醇美、睿智而诗意不减。她总是一袭黑衣、戴头纱,坐在钢琴前,眼神温柔、沉醉又执着。她身上有一种献身艺术的气度,高贵的献祭之光闪耀在她额头。

克拉拉的成功,也值得如今的演奏家们借鉴。她那时弹的音乐会曲目已经与如今的钢琴家们相差无几,有肖邦《马祖卡》、巴赫的赋格曲和她特别擅长的高难度的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她一直以擅长高难度的作品著称,她的力量型演奏一反当时女性演奏家软绵绵的温情调调。在父亲的有目的的培养下(或者说是她遗传了维克的精明能干),她在操办音乐会、安排节目,选择演奏时机、组织合作者等方面都有一套。我们先来研究下她设计的节目单。作为战斗在欧洲剧院第一线的演奏家,她擅长从实际出发,考虑受众的音乐接受心理。在演出轰动时,适时推出新作品给予听众挑战与新鲜感,在演出萧条期找来艺术家好友们助阵。她将作为重头戏的经典大型作品放在开场,之后安排短曲让观众轻松一刻,接着是当代的浪漫派乐曲,在返场中弹奏李斯特的华丽作品。在激情奔涌的即兴曲之后紧接着缓慢如梦的慢板,以期听众在乐曲结束之后,稍静默片刻,随即爆发如潮的掌声。但像贝多芬的五大奏鸣曲,巴赫的赋格曲、舒曼与勃拉姆斯的曲目始终贯穿她的演奏生涯,克拉拉从来不为讨好观众而放弃自己的标准。这份干净漂亮的节目表影响了后世的不少演奏家。

在这30多年里,在欧洲几乎没有女艺术家可与克拉拉匹敌,她的影响力甚至推动了斯坦威钢琴的销量。她的严谨与有力常常让她被当作男性对待,这叫人哭笑不得。但在女性主义尚未萌芽的年代,这完全是一种褒奖,她获得了与男性艺术家平等的尊重。只有在李斯特面前,她有些心虚,觉得自己苍白得像个小学生。这一半来自杰出艺术家之间的相互景仰。当时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一位炫技张扬,一位醇美动人。李斯特被公众吹捧被业界诋毁,他是天才又是杂耍师,他是各种纷争与漩涡的中心,她始终不曾模仿李斯特,她了解自己的道路,而她是那个时代最了解李斯特的人,她看见了他身上的天才,他的独一无二的激情与优雅,她说那些模仿者们只学到了他的缺点。

如今“帕瓦罗蒂与他的朋友们”此类艺术家互相捧场的音乐会,曾经在克拉拉的音乐会中发扬光大。这种沙龙式音乐会伴随她终身。也许自小练琴的孤单,让她更关爱朋友。荣华与艰难岁月,朋友们一路相伴她左右。她的所到之处必有勃拉姆斯的曲子。勃拉姆斯、约阿希姆等当时杰出音乐家的名声与她的四处推广不无关系。到后来,连她的对手安东·鲁宾斯坦都愿意免费帮她弹伴奏。虽然台上风光,克拉拉独自抚养7个孩子一直让她花钱如流心力交瘁,而她一直婉拒朋友们慷慨解囊。在告别演奏生涯之后,她在约阿希姆主持的音乐学院里当钢琴教授。

直到晚年,7个孩子一个一个离她而去。玛丽亚改嫁之后死于难产;路德维希得了脑神经绝症,被送入精神病院;普法战争归来的费迪南特,后来死于风湿病。命运像一座山,此时暴露出坚硬嶙峋的苍凉。孩子们都去陪伴罗伯特了,克拉拉终于觉得疲惫,很快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1896年,勃拉姆斯听说克拉拉去世的消息之后,深夜从伊舍尔赶到法兰克福。他已神志不清,途中乘火车坐反了方向,奔波了14个小时,克拉拉的葬礼为了等他而延迟。在葬礼的纪念音乐会上,他为她演奏《四首严肃的歌》和《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奏至一半,他忽然独自冲到花园里,不能言语。第二年,他患了肝癌,郁郁而终。

1889年,在克拉拉70岁的时候,国王威廉二世授予她大艺术勋章。1996年,德国发行的100马克纸币上,是一张19岁的克拉拉肖像。

唱片推荐:

《霍洛维茨大全集》。霍洛维茨(Vladimir Samoylovich Horowitz,1903-1989)晚年时弹奏舒曼的《童年情景》尤其动人,他自然随性,无动于衷,像用一把沧桑的嗓音念三两句童谣,对时间的爱与哀愁欲说还休。

同类推荐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绘画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绘画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 救猫咪Ⅱ——经典电影剧本探秘

    救猫咪Ⅱ——经典电影剧本探秘

    本书列举了50部标志性的影片,分析了这些影片的结构和故事节奏。内容包括:“鬼怪屋”型、“金羊毛”型、“如愿以偿”型等。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戏曲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戏曲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热门推荐
  • 觅源

    觅源

    佛说,只有你才有最大的修为,化解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去人世间吧,苦难不会让你跌倒,只会增加你的力量和勇气,我知道,你一定不会放弃任何希望的,也会如愿以偿,帮助最多的人.....
  • 首席执政官

    首席执政官

    惊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青年聂瑞安,重生后穿越到未知世界,拥有先进知识的少年如天才般横穿出世,搅乱一池春水。美女,站住,未来的首席执政官钟意你哟!美女:神经人才,拿下,未来的首席执政官看好你哦!人才:有病某人:我真的立志做未来的首席执政官啊!
  • 江上遗闻

    江上遗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墨士传奇

    墨士传奇

    一个从小失去父母并受人歧视的孤儿,经历磨砺,一路向着自己的梦想奔跑,不论别人怎样看他,不论前方有多艰险,坚持自己的意志,发誓总有一天要成为自己梦寐以求的墨子!他的名字——公孟先韩。
  • 炫舞王国之天女昋伊

    炫舞王国之天女昋伊

    正值如花似玉的年纪却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当废物、成世子、晋升仙、救世人。他是不可一世的魔王,亿年独自一人逍遥,伤痛自己承担,苦涩自己埋藏,却在遇见她后,一颗冰冷孤寂的心被融化,不惜为她放弃亿年筹谋,只为她的一抹微笑。破阴谋,有灵石,得魔咒,更有银龙和灵狐相助,修炼极致飙升。认师傅得庇护,任我嚣张你待如何?魔王大人说“她若不在,我愿付出整个炫舞大陆,陪着她去阎王殿走上一遭,占领阎王殿,也要供她一世逍遥”真相朝她靠拢,不是偶然而是使命,看天女昋伊如何逍遥炫舞王国,占魔王灭情敌昋伊扯住他的衣领一脸嚣张“魔王大人,本世子嫁你了”某魔王勾住她的下巴,魅惑至极“唯此一人,过此一生”
  • 要懂得才能爱

    要懂得才能爱

    本书共分三辑,内容包括:烟斗高跟鞋、女人的武器、男人的七寸。介绍了两性相处的诀窍,如何建立情爱关系以及与伴侣和谐自在的关系。
  • 永远的八尾

    永远的八尾

    她回头了,好美,但是,为什么,头好疼,她张嘴了,说的什么?九尾狐:“你该走了”什么,她说什么,希望,下辈子还能见到你......
  • 退婚王妃

    退婚王妃

    南朝北国,天下动荡,乱世女儿命似飘萍。她是镇国将军府里卑微的庶女,半主半奴。藏聪慧,瞒才华,扮顺从柔弱,默默承受一切。怀着满腹仇恨,步步紧逼,施尽手段报复的北燕嘉王却变着法儿地刁难。本已远离的人,却在重逢时,对她说:“我喜欢你。”嘉王千般谋算离间,如愿得到喜欢的她,能否得到遗落在外的美人心?几番挣扎,几度纠结。谁在权衡?谁在取舍?回首百年,谁又敢说:今生无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界神尊

    逆界神尊

    一块来自混沌的残破界石铸造了一个从蛮荒从向宇宙的强者一脚若踏山河裂,手擎苍穹欲称尊!
  • 山河劫诛宋

    山河劫诛宋

    公元一零三六年,秋,北宋仁宗年间,开封府发生了一桩奇案,兵力部署图失窃,镇守边关的大将杨延昭杨六郎老元帅奉旨返京协助开封府尹包拯调查此案,在返京途中遭人行刺……故事由此展开QQ交流群:27787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