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9500000012

第12章 贝多芬:平凡的乐圣(2)

首先他拉来赞助,为自己出版作品OP.1《三首钢琴三重奏》。就像如今我们找赞助商来为音乐会的票子埋单,早在200年前,贝多芬已想出了这样的主意,让他的贵族朋友们以高价买走他的450份谱子,且将他们的名单列在乐谱的钢琴声部上。这让他大赚一笔。但这种投机作法他也不好意思再重复。紧接着他以正规方式一鼓作气出版了大量乐谱,从OP.2到OP.21。这些早期作品大部分是室内乐曲,凭借这些沙龙曲,他在贵族订单的圈子里进一步打开了名声,得以自由出入上流社会。他在沙龙里演奏、教贵族学生、出版乐谱、作曲,十分忙碌。待时机成熟,他开始举办面向大众的公开音乐会,这给他带来广泛的社会知名度。

贝多芬的第一次公演与第一次出版同样引人注目。1795年,音乐家协会的双年度音乐会上,他作为唯一的钢琴家登场,演奏自己的《降B大调协奏曲》,三天之后又在莫扎特遗孀举办的募捐音乐会上现身。年末时,他再次以独奏家身份公开露面,首演了自己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同时上演他的三首交响曲。这样他的钢琴家兼作曲家身份就在维也纳站稳了脚跟。紧接着,他开始筹划下一步的旅欧巡演了。本来准备出门6个星期,后来延长至5个月,可以想见这一趟远行有多么成功,不但推广了自己,更让他发了财,他开始考虑做一名职业钢琴家。1797这一丰收年,贝多芬在《维也纳和布拉格的音乐艺术年鉴》上占据了大篇幅的个人条目。

三年之后(1800)的第二场大音乐会,贝多芬正式确立了维也纳音乐领袖的地位。人们把维也纳皇家剧院腾出来给他操办音乐会,演出曲目仅限三位音乐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体现了三位古典大师之间的传承。此时,贝多芬已被公认与他们比肩,人称维也纳三杰。

像贝多芬这样写先锋音乐的小众艺术家,性格倔强脾气暴躁,竟在维也纳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真有点不可思议,这说明维也纳到底是识天才的。当然成功不仅是运气好,从上文的分析中可见,贝多芬勤勉、专注,雷厉风行,意志强大,有规划有准备,处心积虑地发展事业。他是个界限分明、目的明确的人,情商很高,甚至有评论说他是“清醒的机会主义者”,这大约与他15岁开始在宫廷工作养家的经历有关。他借助钢琴家的角色开辟自己的作曲家事业。他一边写着舞曲和咏叹调改编曲数着钱,一边与他的奏鸣曲手稿顽强搏斗。他说这是“我的艺术”,金钱地位不过都是为了赢得创作“我的艺术”的自由,艺术才是他的信仰。

大师也是普通人,且比普通人更聪明精分,为了发展事业做过的背信弃义的事情也不少。贝多芬与出版商的纠纷就给后世留下了话柄。到1800年左右,贝多芬已是维也纳公认的音乐领袖,同时有6、7个出版商争抢他的乐稿。不仅有维也纳本地的5家,还有莱比锡的布莱特考伯夫与海尔特尔(Breitkopf&Hartel)。这个出版商如今也是欧洲领先的音乐出版集团,当时已资历雄厚,给他的条件十分优渥。能够将自己的音乐带去名城莱比锡,贝多芬当然很乐意。但他早已将版权卖给了维也纳的阿尔塔利亚公司,阿尔塔利亚曾一路扶持他走上职业作曲家道路。贝多芬只得故意将一篇五重奏的乐谱抄错,并怪罪阿尔塔利亚公司“错误连篇,不准确,对演奏者无用”,宣布布莱特考伯夫与海尔特尔先生才是乐谱的合法拥有人。愤怒的阿尔塔利亚公司对贝多芬提起诉讼,后来法庭宣布贝多芬败诉,贝多芬竟不理这茬事。

大师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癖好,犯普通人的错。比如贝多芬的癖好是不停搬家,他找各种理由在维也纳足足搬了25趟家。他逃避纠纷和责任、性情多疑、爱说谎,难以共事,他的女仆、亲友、甚至最后连他忠心耿耿的崇拜者兼秘书辛德勒也受不了他。

可是在贵族圈子里,贝多芬的声誉来自他的自尊感。他从来不是艺术装饰品,不是随叫随到的仆从,在沙龙里演奏若有人喧哗他便停下走人。我们都听说过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的故事。歌德见贵族的马车驶过来,立刻谦恭地退让到路边,脱帽弯腰行礼毕恭毕敬直至马车走远,回头只见贝多芬正站在马路中央大声笑话他。贝多芬永远光明正大、腰板挺直、思想深刻,掷地有声。贵族们倒都以成为他的朋友为荣。

在维也纳嬉笑怒骂了好多年,最后他征服维也纳甚至全欧洲的,竟然是因为一首如今名不见经传的乐曲,《战争交响曲》。正是这首如今排不上大师作品目录的交响曲,让他从小众艺术家变成家喻户晓的大人物。

《战争交响曲》作于1813年,又名《惠灵顿的胜利》,描绘英国名将惠灵顿击败拿破仑的故事。1812年,拿破仑在莫斯科战败之后,欧洲各国联合起来,由惠灵顿率军在西班牙的维多利亚将拿破仑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捷报传到维也纳,全城沸腾了。业余作曲家梅策尔(节拍器的发明者)想乘机写一首交响曲来歌功颂德搏眼球,但凭他的水平写不好,于是他来找贝多芬,提出由他担任策划和构思,由贝多芬来编排和指挥,一起搞一首《战争交响曲》。事情进展得很顺利。贝多芬这位平时顽强坚守“我的艺术”的作曲家,竟也“又快又好”得写完了这首应景曲。《战争交响曲》的首演,阵容豪华,动用最大规模的管弦乐队,乐队两侧站着英国和法国的军乐队,大炮、军号、火統全都用上了,维也纳一流的演奏家们都来参加演出,贝多芬任总指挥,萨列里任副指挥兼鼓手。这首乐曲赢得了市民、乡绅、贵族、皇室等所有阶层的关注与喝彩。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今我们明白了,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只愿壮烈牺牲,更能够柔韧地活着。TA讲方法,有弹性,让现实围绕TA旋转起来。脾气耿直的贝多芬才不是傻愤青。在那个没有音乐经纪人、自由音乐家搞不好就会饿死的年代,他要抓住机会,让自己弹丰粮足,积累自由的筹码。清高如他是真实而现实的一个人,成熟如他包容残缺与完美。如果贝多芬不擅应景,不曲线成名,可能就没有后来的煌煌九大交响曲了。相比之下,我们顿时明白了莫扎特败在哪里。这首《战争交响曲》自然又让贝多芬大赚一笔。后来他和策划人梅策尔因为版权纠纷闹上了法庭,纷纷扬扬的官司又将该曲炒作了一遍,最后贝多芬胜诉,获得的赔款足够养活他下半辈子了。

当然现在听起来,这是贝多芬最烂的作品。

真正让青年贝多芬进入大师行列的,是他的《第三交响曲》,作于1804年的“英雄”。

关于《英雄交响曲》的解读,至今无人能超越罗曼·罗兰的文字,我只能原文抄录如下—“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种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这浪花中到处涌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一般。不管这伟大的铁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还是未能获得完全的胜利……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任他再也没有气力;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大师此处描绘的是《英雄》的第一乐章。这一乐章灿烂精巧、奥妙无穷,堪称当时的音乐奇迹。贝多芬将奏鸣曲的发展部与再现部极力壮大,技法标新立异,和声冲突而自由,音乐发展如火山喷发,热量源源奔腾不息。紧接着的第二乐章却出人意料地来了一首葬礼进行曲。第三乐章是《谐谑曲》,传统的谐谑曲到了英雄手里已不再谐谑了,他从游戏式节奏中提炼出悲壮的激情。第四乐章采用贝多芬早年舞剧《普罗米修斯》中的主题,将主题自由变奏,穿插赋格曲和奏鸣曲的程式。

可见“英雄”交响曲也是革命交响曲,贝多芬大刀阔斧得推翻了古典交响曲的格式。他的推翻与创造,都是为了直面题材,为了透彻表达。当音乐家走向社会化,不再为宫廷或教会写作,社会政治问题开始进入音乐作品,原先的蕾丝绣花的典雅格式自然都要收起来了。

在这样的音乐作品中回到动荡的时代。在音乐史上有一种“英雄决定论”,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这样的天才与大师可以缔造一个音乐时代,而划时代的艺术家,需要时代造就。贝多芬十分幸运地站在时代运动的风口浪尖。他在波恩大学接受了欧洲人道主义思想之后,一路紧随着巴士底狱的攻占,波旁王朝的路易16被送上断头台和拿破仑的称帝,共和的观念在他心里扎了根。大学里读到的激昂革命诗集,穿越战火的旅途,在维也纳小酒馆里的辩论,啤酒和红肠包围中的滔滔不绝,谈论民主与共和的外省口音,这些经历都在召唤他内心的英雄主义。《英雄交响曲》本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之邀为拿破仑而作,当他听说拿破仑称帝,愤怒地撕碎了标题页并换上了名字。在令人热血沸腾的音乐之外,《英雄》还有分析层面的深邃与多元,关于它的分析、再分析、综述已深入至贝多芬的精神史及其社会意义的探究。当代思潮、社会变革、时代运动狭裹了个体的命运,以各种方式进入艺术作品。但艺术仅反映时代却远远不够,贝多芬的千锤百炼的乐思,无一不是在与不朽宣战。拥抱时代,丰富时代,之后穿透时代。他在音乐中重组时间,让它向所有的时代言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

自传之一

如果说哪些乐曲可串起贝多芬的一生,那就是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吧。贝多芬从26岁写下第一首钢琴奏鸣曲,到最后一首op.111,其间相距了31年。31年共作32首,平均下来,差不多一年一首,其中有一部分夹杂在大型作品的档期断断续续写完。这些奏鸣曲,不是应景习作,不为出版换钱,全都是作曲家的艺术探索和心灵之歌。英国音乐学者路易·肯特纳说,这就是贝多芬自传。

这都是200年前的实验音乐,主要实验贝多芬的“动机”展开式作曲法。所谓“动机”展开式,是一种将原始乐思做各种裁剪组合的发展手法,体现音乐中统一的逻辑力量。这一手法不是贝多芬原创,但在这个德国人手里发展至纯粹至博大精深。钢琴上的实验,后来都在他的管弦乐曲中得到自由发挥。贝多芬留下不少乐谱的手稿,字迹潦草如医生的处方,当年一定害惨了不少抄谱员。实验音乐总是艰难的。在他的乐谱上,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修改的痕迹,暴躁的,羞愧的,毫不留情的。他不像莫扎特那样天生完美,也不像海顿那么含蓄谨慎,他如此绝对,扔掉一切繁文缛节,没有切肤之痛和事关灵魂的乐思统统坚决舍弃。他暴露了太多痛苦,以致他的温暖祥和的乐章也始终快乐不起来。

最早的三首奏鸣曲都是题献给他的老师海顿,但音乐一点儿也不像海顿或莫扎特的古典模式。第二首裸露着他的深情,第三首说明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作品OP.10.no.1,人称“小悲怆”,可作为了解贝多芬风格的入门曲。一个附点音符的精炼动机,带来音乐发展的动力。慢板的装饰音不再作装饰,它融化成了温柔的旋律。第三乐章出现了一支质朴的德奥民歌。这些素材后来成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基本骨架。

作品OP.10.no.3,这首乐曲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目录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它有四个乐章,25分钟,请耐心听完。其中可听见贝多芬即兴演奏的影子,即兴的才能让他在编织织体时多了一份随意的开阔。这里阐述的情感比较复杂,层层递进盛开,也许只有他的晚期作品可以与之媲美。早期的贝多芬已开始向传统宣战。传统的奏鸣曲一般都是三个乐章,而他写了四个乐章,在传统乐章中插入一个小步舞曲、谐谑曲或自创曲。他的小步舞曲往往是质朴温暖的民歌风,而谐谑曲并不幽默,冷冷的嘲讽,浑身带刺,还有速度带来的凛冽的激情。贝多芬这些早期作品的演奏技巧也都不轻松。

Op.13,就是著名的《悲怆奏鸣曲》。你听见它的时候会想起什么?钢琴八级考试?还是第一次弹下来的成就感?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听见它的时候,就立志要将它弹下来。它是这样不可抗拒地动人,像匕首,子弹,青春,沁凉的泉水,直接覆灭了一颗心。这是贝多芬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人们说这是贝多芬前半生的总结。第一乐章,庄板和富有活力的快板。庄板就是那个著名的引子,相对自由的节奏,给予演奏家沉痛、哀愁、回忆等等丰富的表现空间。在高低音区炽烈与柔情的对峙中,热烈的节奏走向深邃。听过第二乐章温柔如梦的主题,谁还会说,贝多芬不会写旋律。这一如诗如歌的慢板,曲调不曲折,但十分清晰迷人。他将大部分音符停留在中低音区,温柔的句子因而变得庄重。这是最知名的慢板乐章之一,深入影响了如今的流行音乐、轻音乐和电影音乐。在第三乐章,贝多芬重回自然,漫步林间,听清泉欢唱。这是一首轻快的回旋曲,富有青春活力,也有说这一乐章表达了一种浓郁的思乡情绪。不管怎样,第一乐章持续向上和第二乐章慢板中凝聚的力量,在这一乐章里畅快淋漓地歌唱。他第一次集中展示了他的不可阻挡的感染力,青春的激情消灭了古典音乐的语言格式,炽热的情感在悲剧之火中淬炼出了金句。

像Op.22这样的曲子,如今被追认为大师手笔,但一直不讨喜,也许是因为这首温和的曲子听来不太像贝多芬。现在听来,这首乐曲是对莫扎特风格的杰出模仿。接着的op.26又是一大创举,他在第一乐章就用上了葬礼进行曲,大家都等着他后面来一首哀乐,这时候偏偏来了一首练习曲,可见贝多芬日常言行中的嘲讽语气也反映在了作品中。

我听过不少版本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有各种弹法,本真版、创意版、学究版、诗意版、无政府版、左翼浪漫主义版、大师晚年版……有布伦德尔的精确,巴伦博伊姆的强权,施纳贝尔的稳健,肯普夫的典雅,索科洛夫的鲜灵,各有千秋。那么,到底谁弹的才是正宗的贝多芬呢?贝多芬性情暴躁,自我中心,又擅长即兴弹奏,他应该不会弹得太规矩吧。他的学生辛德勒曾说,贝多芬弹琴蛮冲动的,从不按照自己标示的速度弹。可见遵守贝多芬,就是不遵守既定规则。乐谱是死的,而音乐是活的。

致远方的恋人

《致远方的恋人》,多么迷人的标题。爱人总是在远方的,神秘的。因距离而完美。

同类推荐
  •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处于材料迷城的考生最清晰、最准确、最全面的学习、复习、考试指南,而且还反映了最新的艺术考试动向和发展态势。博采同类书之长而又独辟蹊径,其预见性、权威性、针对性均优于市面同类辅导书。
  • 声色现场:和苏七七看电影

    声色现场:和苏七七看电影

    电影是一门关于光的艺术。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光是先在的,就如同大师们是天才。DV时代据说要取代胶片时代了,但大师们的作品不会消失。它们化蝶――化为影碟,飞到我们普通的人眼前。他们和它们都已成为“传奇”。“流言”,说的大多是在商业院线看不到的中国电影。也就是说,听说的多,看到的少。我常常周六去现象工作室――或在别的时间、别的地点为,看个国内导演拍的片子,每回老老实实为中国当代电影做个速记员,渐渐积了许多笔记,也认识了许多年轻的、做着电影梦的人。我传播流言,是想让大家都知道,有些人在多么热情、勤奋、艰苦地做事情。他们的剧情片和纪录片,已成为影像中国的一角,锐角。
  • 课外雅致生活-扇出一阵清风

    课外雅致生活-扇出一阵清风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电视剧城市意象研究

    本书不仅考察了作为“器”的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苏州的小巷等,还考察了作为“道”的非物质城市意象元素,如不同时期的北京的“皇城根下的张扬与猥琐”、上海滩的“搏杀与婉约”、珠江边的“殖民与反殖民”等。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罗伯特·麦基被公认为世界银幕剧作教学第一大师。《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是麦基第一次以书的形式揭示其屡获大奖的银幕剧作方法。本书不同于其他流行的讲述银幕剧作手法的著作,它所论及的是形式而不是公式。麦基以一百多部影片作为示例,向读者传授了一种银幕剧作的原理,它超越僵死的教条,发掘出名品佳作中那些使其卓越超群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一纸婚约预定你:痞女逗夫

    一纸婚约预定你:痞女逗夫

    【本故事纯属虚构】她,被一枚诡异的戒指带到一个神奇的国度。因一纸婚约,逃了;又因一纸婚约,被套牢了。赫连绝:我们有婚约你是我的!向纪御璃:小东西,我们有诺言,你敢反悔?萧飞羽:我只想守在你身边而已,不会为难的。错位的时空,痞女与妖孽冤家聚首,碰撞出绚烂的火花。神马美人妒妃,神马痴情军神,神马狡诈国君,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冷爱琴女

    冷爱琴女

    她,只是一个青楼琴女,却让他们迷恋。她像是一只狐狸,狡猾,带着致命的诱惑,让他们无法抗拒。但一件一件事之后,他们突然发现,原来,她也只是一个普通女孩......
  • 追妻到现代:娘子别不要我

    追妻到现代:娘子别不要我

    穿越?无所谓,且看姐如何玩转古代!可是,为什么姐的人生与别人的穿越人生不一样?没有绝世美男做老公,没有所谓的世外高人传授十八番武艺,只能成天看着自己的丑陋的傻丈夫,又有变态宫主有事没事调戏一番。无故走路看到还能看到所谓妖魔鬼怪?这都什么跟什么?姐要回现代!哭……
  • 疆域传奇

    疆域传奇

    如果战争爆发,哪里最安全?敌人拼杀的阵地如果地球被外星侵略,咋办?凉拌!要不跟它自拍,争取拍死他,分享朋友圈,毕竟大家没见过!一条地球发出的牵引信号,引来浩劫、、地球化为炼狱屠场,人类踏上征途,疆域传奇。
  • 佛说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

    佛说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武圣域

    神武圣域

    武道一途,永无止境。少年夏莫殇,走上寻父踪,报母仇之路,进入秘界,进龙渊,入禁地,闯魔坛,得圣域。至武道巅峰,获天道。
  • 茅山归来

    茅山归来

    呵呵呵,我乃是茅山道士,我们茅山归来了,大家好!我叫张辉,今年18岁。我从小就是茅山道士,但是,我有自己的理想,所以,下面便是我的传奇!
  • 域界神皇

    域界神皇

    斗帝杀神夺舍都市平凡少年封辰,却因封辰体内一颗小小的种子而反被吞噬,遗下神级功法记忆《斗转星移》与一尊神秘金鼎,种子萌芽,金鼎顿开,少年封辰如彗星般撞进尔虞我诈的繁华都市,玩转校园,逍遥都市,狠斗各方势力。随后剑指域外,飞升而去神皇之路,逆天之旅,主宰万界,成就域界神皇!***喜欢的书友可以加【新浪微博:雷甜甜520】【企鹅群:437693947】
  • 帝姬传之萧风潆潆

    帝姬传之萧风潆潆

    简介:历代皇族夺嫡,风腥血雨,兄弟相残,何等惨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而同样是皇帝的孩子,公主的命运确实她们自己不能改变的。至少皇子还有“成王败寇”的结局。而她们,若生在盛世,嫁给全权之人,如若生逢乱世,则是屈身和亲,亦或许成为下一个朝代皇帝的妃子,挂上一个亡国公主的名号。总之,她们生在皇家,身不由己。乾成帝病危之时,身边皇子甚少且年幼,朝堂之上,全权大臣对皇位虎视眈眈,故立遗诏:“侧其长女华皙公主为皇太公主,为其弟辅政。”世人皆称其为“华皙殿下。”乾成帝此举开创了公主干政的局面,同时也为后宫的帝姬之争埋下了祸根。华皙的干政,为大乾的全胜时代奠定了基础。
  • 恍若指间沙

    恍若指间沙

    "看在你长得还算可以的份上,本宫就勉强答应做你的皇后好了!"某女有些大言不惭的看着眼前云淡风轻的男人。那人惊鸿一瞥,勾起一抹好看的笑,"无忧,说这些话之前先把嘴角的口水擦一擦好吗?"某女大囧,掩面逃走。都是我的人啦,还装什么清高淡定!姗姗来迟,不是因为深情尚浅。犹豫不决,不是因为感叹缘薄。有时爱情就如那手中的沙,攥得越紧反而更加速了它的流逝。不如试着放开手来,多一分坦然少一分执念。待繁华落尽,她终将带着他的爱再回到他的身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