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纷杂让人痛苦不堪,而禅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主张超越,只有学会超越,才能将其置之度外,不为外界凡尘之事所烦扰。正如佛偈所说:“真如本性,寂静常然,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看透人间繁华,不执一切法相,精神自然就能自由。
信仰不应拘泥于形式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有一个乞丐来找荣西禅师,哭诉道:“禅师,我的妻儿已多日粒米未进。我想尽我的一切努力给他们温饱,可是始终无法办到。连日来的霜雪使我旧病复发,我现在实在是精疲力竭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妻儿都会饿死。禅师,请您帮帮我们吧!”
荣西禅师听后颇为同情,但是身边既无钱财,又无食物,如何帮他呢?不得已,只好拿出准备装饰佛像的金箔说道:“把这些金箔拿去换钱应急吧!”
听到荣西禅师的这个决定,弟子们都很惊讶,纷纷表示抗议:“老师!那些金箔是准备装饰佛像用的,您怎么能轻易送给别人?”
荣西禅师非常平和地对弟子说:“也许你们无法理解,可是我实在是为尊敬佛陀才这样做的。”
弟子们一时无法领悟老师的深意,愤愤地说道:“老师!您说是为了尊敬佛陀才这么做的,那么我们将佛陀圣像变卖以后用来布施,这种不重信仰的行为也是尊敬佛陀吗?”
荣西禅师不再辩解,只是说:“我重视信仰,我尊敬佛陀,即使下地狱,我也要为佛陀这么做!”弟子们仍然不服,还是嘀咕个没完。
荣西禅师于是大声斥责道:“佛陀修道,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在所不惜,佛陀是怎么对待众生的?你们真的了解佛陀吗?”
迷茫的人生需要信仰的天光,真正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外界条件而改变。信仰是你生命的主心骨和顶梁柱。
真正的信仰应该存在于具体的事情之中,甚至存在于一件极普通、极平常的小事之中,比如雪中送炭。真正慈善的人,不会拘泥于礼节和形式,他们会将自己的善念化为一汪清泉,让其流进所有干渴的心灵。
人生需要真正的信仰,拥有了真正的信仰,看清了信仰之灯,就会处变不惊,稳操航向;宠辱看淡,就会获得一份洒脱的心情。这份洒脱自在就是你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故乡了。在你人生的暗夜,你仰望到那座灯塔了吗?
事事妙圆,处处空寂
有一次,一位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佛性吗?”惟宽禅师回答道:“狗是有佛性的。”
“马有佛性吗?”答:“马是有佛性的。”
“为什么这些动物都有佛性呢?”“因为他们都是众生,众生均有佛性。”
“既然这样,那么,你有佛性吗?”“我没有佛性。”
“那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你没有?”“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
“你不是众生,你是佛吗?”“我不是佛。”
“那你究竟是什么?”“我不是一个‘什么’!”
“佛性到底是什么?是我们能看到,或是能想到,或是能感觉到的吗?”“什么也不能,只能悟到。”
惟宽禅师反过来问这位学僧:“荒田没有水,瘠土没有肥,能耕吗?”学僧答曰:“不能。”
“往荒田里注水,往瘠土上施肥,就一定能种出粮食吗?”答:“恐怕不能吧!”
“香里有没有佛?油里有没有佛?”“没有。”
“买香油,买油烧能烧出佛吗?”“当然不能!佛到底是什么?”
惟宽禅师最后说:“真正的佛,是一种澄静的智慧,一种明亮的作为,不是烧香磕头就能得到的。事事妙圆,处处空寂,无争执无欲望,一切都可放下或牺牲,这就是真佛!众生平等,皆可成佛。真我就是佛,佛就是真我。”
佛性就是你的自性,就是真我的风采。
平常就是真道,最平凡的时候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间;真正仙佛的境界,是在最平常的事物上。所以真正的人道完成,也就是出世、圣人之道的完成。
活出了真我的风采,你就是佛,你也能成圣。
云水随缘,安闲自在
法眼文益禅师在庆辉禅师那里参禅的时候,始终不能契悟入道。
于是,他就辞别庆辉禅师,开始云游四方。
有一天下大雨,他就在途中的一座地藏院挂单,寺里的知客师问他:“禅师你要往哪里去啊?”
法眼禅师回答:“我也不知道,我没有什么目的,只是随便走走罢了。”
知客师问:“你对这种四方来去的云游方式,有什么感受呢?”
法眼禅师回答:“云水随缘。”
知客师赞叹说:“云水随缘!这话最逍遥自在了啊!”
法眼禅师听后,如中雷击,对“逍遥自在”四字,当下大悟!
云卷云舒,水流潺潺,适性随缘,自由自在。法眼禅师一心求道,却不曾留意,原来自己走的恰恰是道,所以脱口而出“云水随缘”。
一个人如果想要像禅者一样,放旷于天地之间,得先有颗自由飘逸的心,随风如白云般漂泊,安闲自在,任意舒卷,随时随地,随心而安。生活就如同善变的天气,有晴有雨,有风有雾。这既是莫测的苦,又是多彩的乐。从生到死,就像一场风吹过,走过春夏,卷过秋冬,走过悲欢,卷过聚散,走过红尘遗恨,卷过世间恩情,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唯有顺着因缘而行,豁达坦然,才可凡事得心安。
不怨怼,不忘形,不强求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上枯黄了一大片,小和尚看在眼里,对师父说:“师父,快快撒点草种子吧!这草地太难看了。”
师父说:“不着急,等天凉了,什么时候有空了,我去买一些草籽。什么时候都能撒,急什么呢?随时!”
中秋的时候,师父把草籽买回来了,给了小和尚,叫他去播种说:“去吧,把草籽撒在地上。”小和尚高兴地说:“草籽撒上了,很快就能长出绿油油的青草了!”
秋风起了,小和尚一边撒,草籽一边飘。“不好了,好多草籽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道。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担心什么呢?随性!”
草籽撒完了,跟着就飞来了许多麻雀啄食,在地上专挑饱满的草籽吃,小和尚看见了急得直跳脚,惊惶地说:“不好了,草籽都被小鸟吃了,这下完了,明年这片地就没有小草了!”
师父说:“没关系!种子多着哪,小鸟吃不完的!你就放心吧,明年这里一定还会有小草的,随遇!”
夜里骤雨忽至,下了一个晚上,雨好大,小和尚一直不能入睡,他担心草籽被冲走了。第二天早上,小和尚早早就跑出了禅房,果然地上的草籽不见了。于是他马上冲进师父的禅房说:“师父,昨夜一场大雨把地上的草籽全都冲走了,怎么办呀?”师父不慌不忙地说:“不用着急,草籽被冲到哪里它就在哪里发芽!随缘!”
过了没多久,许多青翠的草苗破土而出,原来没有撒到的一些角落里居然也长出了许多青翠的小苗。
小和尚高兴对师父说:“师父,太好了,我种的草长出来了!”师父点点头说:“随喜!”
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只要付出了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正如俗语所说:老和尚念经,句句是真。这随口说出的五随,直入人心,足以见得他满是淡定超然的禅意。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
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世间一切皆佛法,顺其自然就是静静等待大自然的时机,放心让苍天大地、雨露阳光去滋养。我们若看待自己的命运像小和尚的师傅对待草籽一样,我们的生命就会轻松随性,收获意想不到的大充实。
人老心不老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佛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见闻。佛光禅师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老师!这二十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吗?”
“好!很好!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在法海里泛游,世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乐。”
大智关心地说:“老师,你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夜深了,佛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清晨,还在睡梦中,大智就隐隐听到佛光禅师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白天,佛光禅师总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来礼佛的信众开示,讲说佛法,一回禅堂不是批阅学僧心得报告,便是拟定信徒的教材,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争取这一空当,抢着问佛光禅师道:“老师!分别这二十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着,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佛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响着。
“没有时间老”,其实就是心中没有老的观念,就是没有时间思考时间的流逝。因为已经将生命的效用发挥到了最大限度。
世人,有的还很年轻,但心力衰退,他就觉得老了;有的年寿已高,但心力旺盛,仍感到精神饱满,老当益壮。只要心不老,生命就会迸发出与众不同的光芒。
随时随地,随遇而安
无德禅师一直在四处行脚漂泊,一天经过佛光禅师那里,于是便去拜访他。
佛光禅师惋惜地说:“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禅者,为什么那么辛苦地四处奔波,不找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呢?”
无德禅师无可奈何地答道:“我也想隐居,可是我拿不定主意,请问究竟哪里才是我的隐居之处呢?”
佛光禅师不客气地指出:“你虽然是一位很好的禅师,可是却连隐居之处都不知道?!”无德禅师开玩笑说:“我骑了三十年马,不料今天竟被驴子摔下来。”意思是说我三十年来见过不少大风大浪,今天却被你难住了。于是无德禅师就在佛光禅师这里住了下来。
一天,有一个学僧问道:“我想离开佛教义学,可以吗?请禅师帮我抉择一下。”
无德禅师告诉他:“如果是那样的人,当然可以了。”
学僧刚要礼拜,无德禅师却拦住他说:“你问得很好,问得很好。”
学僧道:“我本想请教禅师,可是我还没有……”
无德禅师打断他:“我今天不回答。”
学僧执著地问:“干净得一尘不染时又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答道:“我这个地方不留那种客人。”
学僧再问:“禅师,什么是您特别的家风?”
无德禅师说:“我不告诉你。”
学僧不满地责问道:“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无德禅师斩钉截铁地答道:“这就是我的家风。”
学僧更加不满了,讥讽道:“您的家风就是没有一句话吗?”
无德禅师无奈地随口说道:“打坐!”
学僧顶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着吗?”
无德禅师拿出一枚铜钱给学僧。学僧终于省悟。
无德禅师再见佛光禅师,郑重其事地说道:“我现在已找到隐居的地方,那就是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居的时候隐居!”
我们若看待自己的命运如不系之舟,行云流水随他去,便能随时随地,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是生命的高远境界,是很难学会,甚至是学不来的。宇宙间万事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之所在,水在流淌的时候是不会去选择道路的,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由自在的,因为这是苍天大地赋予的顺其自然之奥义。
将一切置之度外
一天晚上,明月当空,马祖道一禅师的三个得意弟子西堂智藏、百丈怀海和南泉普愿兴致勃勃地跟随师父一同赏月。
马祖道一禅师问三位弟子道:“你们看此境如何?”
西堂智藏答道:“依我看,此时正好焚香以讲经说法供佛。”
百丈怀海答道:“照我说呀,此时正是参禅打坐的好时机。”
南泉普愿默而不答,拂袖便走。
于是,马祖道一禅师赞叹道:“经入藏,禅归海,唯有南泉普愿独超物外。”
马祖道一禅师借赏月时的心境,让三位弟子领悟禅法要旨。西堂智藏迷于对经典的讲解,百丈怀海执著于对禅的修行,只有南泉普愿不迷执一切法相,独超物外,达到了精神的绝对无碍。
之后,三位弟子相继开悟,成为著名禅师而各自分化一方,弘扬马祖道一禅师的禅法。
人事繁杂,常常让人痛苦不堪,而禅者的高人之处就在于他们主张超越,只有学会超越,才能将其置之度外,不为外界凡尘之事所烦扰。正如佛偈所说:“真如本性,寂静常然,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看透人间繁华,不执一切法相,精神自然就能自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神会禅师前去拜见六祖,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
神会答道:“没从哪里来。”
六祖问:“为什么不回去?”
神会答:“没有来,谈什么回去?”
“你把生命带来了吗?”
神会答:“带来了。”
“既有生命,应该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神会答:“只有肉身来来去去,没有灵魂往往返返!”
慧能拾起禅杖,打了他一下。
神会毫不躲避,只是高声问:“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慧能又杖打了三下,才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答:“感觉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么意义?”
神会答:“只有俗人才会因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头和石头是不会感觉到痛的。”
“这就是了!生命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尘想与贪欲的。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关系?痛与不痛,又能怎样?无法摆脱躯壳的束缚,还谈什么生命的本源?”
慧能又说:“问路的人是因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还用问吗?你生命的本源只有自己能够看到,因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来问我有没有看见你的生命。生命需要自己把握,何必问我见或不见?”
神会默默礼拜合十。
原来,生命就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尘想与贪欲,因为,对于人来说,身外的一切都是多余的。
只有超然物外,才能更清醒地认识人生本相,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生并不如梦
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犹如用尺子量过一样。
弟子们疑惑地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直的?”
禅师笑着说:“这其实很简单!你们插秧的时候,眼睛要盯着一个东西,这样就能插直了!”
弟子们于是卷起裤管,喜滋滋地插完一排秧苗,可是这次插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曲的弧形。
禅师问弟子:“你们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是呀,我们盯住了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大目标啊!”弟子们答道。
禅师笑道:“水牛边吃草边走,而你们插秧时也跟着水牛移动,怎么能插直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这次,他们选定了远处的一棵大树,果然秧都插得很直。
不要只看着脚下,而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固定的目标。只有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才能少走弯路,获得最后的成功。
诗仙李白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相反,积极地面对人生,不管到了哪样地步,若能毫不犹豫朝人生的标杆直跑,你就会发现人生并不如梦,而是实实在在的有意义的。
道家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