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4700000030

第30章 心有灵犀,彻悟禅机

禅宗不立文字,也即不依赖于佛法的阐发。不阐发教义,不由言语道明,但是禅机中体现的大爱、慈悲、佛理、道法却能让人在无声之中得以体会。禅就是“心有灵犀”“心照不宣”,在无声之中,给人以惊雷般的启发。

心有灵犀,就能心照不宣

公元536年,达摩祖师觉得应该离去了,便召集弟子,说:“你们谈谈自己的悟境吧!”道副说:“依我的见解,不要执著于文字,但也不离于文字,这便是道的妙用。”达摩说:“你得到我的皮毛了。”总持比丘:“依我现在的见解,犹如庆喜看见了佛国,一见便不需再见。”达摩说:“你只得到我的肉了。”道育说:“四大皆空,五蕴非有,依我所见,并无一法可得。”达摩说:“你得到我的骨了。”最后轮到神光,他只是作礼叩拜,然后仍回到原位,并未说话。达摩说:“你得到我的真髓了!”于是,神光慧可成为了禅宗二祖,接续了达摩祖师广度众生的事业。

真正的道不是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而是在某种启发下,“另一个人”开启了自己的心门和智慧,领悟了道的真谛,在两个悟道的人之间,不需要语言的交流,只需心领神会。

有一天,一个哲学家来找佛陀,向他请教:“不用语言,也不用非语言,你告诉我真理好吗?”

佛陀保持沉默。

那个哲学家向佛陀鞠了个躬,感谢佛陀,说:“你的慈悲使我清除了妄念,进入了真理之道。”

哲学家走后,阿难陀问佛陀,哲学家得到了什么真理。

佛陀答道:“一匹好马即使只是在鞭子的影子下也能跑。”

佛陀接受到哲学家的发问后保持了沉默,但他以自身的整个存在(包括慈悲)带动和感染着哲学家,在他们都不说话的那一刻,有一微妙的东西从佛陀那里流向哲学家,从而完成了一种交流。这种交流,不是语言的,也不是非语言的,但它传承了真理,启迪了智慧。

语言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而设立的,它只是一种工具,这一工具将一个人拥有而另一个人没有的东西传递出去。但是对于修行达到一定程度的人,对于事物的认知就有相同的看法,他们不必用语言交流就可以互相感知,比如爱、慈悲、佛理、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有灵犀”“心照不宣”。这个时候,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默默倾听,就能接受无限真理

五代时,有一个云门禅师,用行动证悟了这一法门。

五代时的后汉刘王,坚持礼请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大众全体到王宫内过夏。

诸位法师在宫内接受宫女们礼敬问法,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尤其刘王虔诚重法,故禅修讲座,无日无之。寺中耆宿也都乐于向宫女和太监们说法,唯有云门禅师一人在一旁默默坐禅,致使宫女们不敢亲近请示。

有一位值殿的官员,看到这种情形,就向云门禅师请示法要。云门禅师一默,值殿官员不但不以为忤,反而更加尊敬,在碧玉殿前贴一首诗道:“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争如实,输却禅门总不言。”

“一默一声雷”,云门禅师虽不言语,却有如雷轰顶之开示。如果有人能在这沉默中体会出千言万语,就可以说已透悟到一点禅道了。

将语言扔掉,只是听,你便会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倾听的,被动的,接受的,你变成了一个无穷大的容器,那时你能接受到真理,那时你不是在说话,不是在进攻,你变得全然的宁静。只要静默和倾听,你就能听到宇宙深处的秘音。

定力十足,不言而悟

有四个和尚为了修行,参加禅宗的“不说话修炼”。

四个人当中,有三个道行较高,只有一个道行较浅。由于该修炼必须点灯,所以点灯的工作就由道行最浅的和尚负责。

“不说话的修炼”开始后,四个和尚就盘腿打坐,围绕着那盏灯,进行修炼。几个小时过去了,四个人都默不做声。

油灯中的油越燃越少,眼看就要枯竭了,负责管灯的那个和尚,见状大为着急。此时,突然吹来一阵风,灯火被风吹得左摇右晃,几乎就要灭了。

管灯的和尚实在忍不住了,他大叫说:“糟糕!火快熄灭了。”

其他三个和尚,原来都闭目打坐,始终没说话,听到管灯和尚的喊叫声,道行在他上面的第二个和尚立刻斥责他说:“你叫什么!我们在做‘不说话修炼’,不能开口说话。”

第三个和尚闻声大怒,他骂第二个和尚说:“你不也说话了吗?太不像样了。”

第四个道行最高的和尚,始终沉默静坐。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就睁眼傲视其他三个和尚说:“只有我没说话。”

四个参加“不说话修炼”的和尚,为了一盏灯,先后都开口说话了;最好笑的是,有三个得道的和尚在指责别人“说话”之时,都不知道自己也犯下“说话”的错误了。

沉默是最好的武器,只有这样,一个人的修行才算是到家了。

诗曰:“不智之智,名曰真智。蠢然其容,灵辉内炽。用察为明,古人所忌。学道之士,晦以混世。不巧之巧,名曰极巧。一事无能,万法俱了。露才扬己,古人所少。学道之士,朴以自保。”在人生的谈判桌上,“讷者”有时才是最杰出的谈判家。

低调不会被埋没

曾会学士与珊禅师是多年的好朋友。有一次学士外出,偶然遇到了雪窦禅师,于是他就写了封介绍信给雪窦,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珊禅师一定会照顾他的。雪窦禅师欣然接受,然后拜别,云游去了。

这一别就是三年。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了灵隐寺。他突然想起了三年前曾介绍过雪窦禅师来这里,于是便问珊禅师:“雪窦禅师现在怎么样了?”

珊禅师疑惑地说:“没有这个人呀!是不是搞错了?”

曾会学士说:“怎么会错呢?我亲自介绍他来的!”

珊禅师十分为难,派人在寺中的上千僧众中寻找了个遍,可是找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曾会学士说:“你还记得拿我介绍信的那个人吗?”

珊禅师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你写的介绍信呀!”

珊禅师看学士那么着急想找到这个人,于是便和学士一起去找,可是找遍了每一个地方,就是不见雪窦禅师的踪影。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在一个很破的屋子的角落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窦禅师。

曾会学士大喜地喊道:“雪窦禅师!”

雪窦见是曾会学士,也感到十分惊喜,他与珊禅师各自作礼。珊禅师一见雪窦禅师就看出他将来一定会有不一般的造化。

各自寒暄了一阵,曾会学士问道:“三年前我亲笔写的介绍信你给丢了吗?为什么不给珊禅师看呢?害得你住这样的房子!”

雪窦禅师从衣袖里取出原封未动的介绍信还给曾会,说道:“我只是一个云游的和尚,没有什么渴求,为什么要请人介绍呢?”

沉默不单是指不说话,有的时候,沉默是一种行为,一种隐藏在众人之中,不高声宣扬自己的行为。为人低调,也是一种沉默。

现代人总是担心忧虑,生怕偶然间失去了自我推销的机会。所以,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让自己“冒出头来”,有时还为此劳心劳力,想出种种方法和手段,结果却本末倒置,反而因此招致他人的反感,实在是得不偿失。

其实,只要自己努力,就不怕被埋没,付出了就会有回报。无论禅门还是世俗之门,只要自己努力了,终有一天会得到别人的赏识。

得意而忘言的大境界

有一次,洞山禅师走到水潭的时候,看到一个职僧对大家说法,他不引经据典,只听他自言自语地道:“也大奇!也大奇!佛界,道界,不思议!”

洞山禅师听后,走上前便问道:“我不问佛界和道界,只问刚才在这里说佛界道界的是什么人?”

那位说法的人,是本寺一位很重要的职事,是一位首座大师,人们叫他初首座。

初首座听后,默然不做一语。

可是洞山禅师不饶过他,一直追问道:“为什么不快说呢?”

初首座不甘示弱地答:“快了就无所得。”

洞山不以为然,反驳道:“你说都没说,还谈什么快了就无所得?”

初首座又默然。

洞山禅师这才觉得遇到了对手,因此就温和说道:“佛和道都只是名词而已,我问你,你为什么不引证教义来说呢?”

初首座反问道:“教义是怎么说的?”

洞山禅师拍掌大笑回答道:“得意忘言!”

好一句“得意忘言”,真正的奥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语言是一个媒介,它就如同一段姻缘中的媒人,媒人介绍一对男女相识,后来他们结为夫妇。最终,是这对夫妇在一起过日子,他们只需谢谢媒人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她接到家里供养。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介,语言让人们互相理解。最终,知晓了彼此的意思之后,他们就与这句语言无关了,不必总对它念念不忘,过于执著。如果拘泥于语言,认为“意”就在语言之中,反而无从理解其中的意思,这种做法,是舍本逐末之举。

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一些日本的禅院中,有一个旧的传统:流浪的和尚要与禅院中的和尚辩论有关佛教的问题,如果流浪的和尚赢了,他就能住下过夜,如果输了,他就不得不继续流浪。

在日本的北方,有兄弟俩掌管着一座寺院。哥哥非常有学问,而弟弟比较笨,并且只有一只眼睛。

一天晚上,一个流浪的和尚来请求住宿,哥哥与和尚辩论很久,感到非常累,就吩咐他的弟弟去辩论,哥哥说:“要在沉默中进行对话。”

过了一小会儿,那个流浪者来见哥哥,并且说:“你弟弟真是个厉害的家伙,他非常机智地赢了这场辩论,所以我要走了,晚安。”

“在你走之前,”哥哥说,“请告诉我这场对话。”

“好,”流浪者说,“首先我伸出一个手指代表佛陀,接着,你的弟弟伸出两个手指,表示佛陀和他的教导;为此我伸出三个手指,代表佛陀、他的教导和他的门徒,接着,你聪明的弟弟在我面前挥动着他紧握的拳头,表示那三个都是来自一个整体的领悟。”随后,流浪者走了。

过了一会儿,弟弟带着一副痛苦的样子跑进来。

“我知道你赢了那场辩论。”哥哥说。

“没什么赢的,”弟弟说,“那个流浪者是个非常粗鲁无礼的人。”

“噢?”哥哥说,“告诉我那场辩论的主题。”

“嗨,”弟弟说,“当他看见我时,他伸出一个手指头侮辱我只有一只眼睛,但因为他是一个新来的人,我想还是礼貌些,所以我伸出两个手指,祝贺他有两只眼睛。这时,这个无礼的坏蛋伸出了三个手指,表示在我们中间只有三只眼睛,所以我气疯了,威胁地用拳头打了他的鼻子——所以他走了。”

哥哥笑了。此时只有一笑方了。会心会意,禅意如盛开的花朵。

弟弟愚笨,误以为流浪和尚侮辱自己,于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反而令流浪和尚甘拜下风,其中的可笑和玄妙不可言说。哥哥只能会心一笑,从中悟了禅机。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如果因不知所措而无声沉默,反而比大声辩驳更加有力。无声更胜有声的辩驳,才是最佳的辩驳。

不动摇、不散乱、不烦恼

佛陀有一次在说法时,有一个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文殊菩萨就问佛陀道:

“佛陀!这个女子为什么能在您身旁就座,且入于三昧?而有智能第一之誉的我,为什么却不能呢?”

佛陀回答道:“你把她从定中引出,自己去问她。”

于是,文殊菩萨就绕此女子三圈,并鸣指一下,但此女子都无动于衷,文殊甚至把她托至梵天,尽其神力,都不能使这个女子出定。

佛陀便道:“现在,就算有百千万个文殊,也没有办法使这个女子出定。如果一定要她出定,在下方世界过四十二恒沙国土,有位罔明菩萨可以做得到。”

不久,罔明菩萨从地涌出,向佛陀作礼后,便至此女子前,鸣指一下,此女子马上就出定了。

罔明就是无明了。禅定,不为外境所动,虽文殊般若智能,亦不为所动,但无明烦恼的力量不可小看,当无明扰乱身心时,“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不可不慎。

佛经中所讲的“定力”就是人们常说的“恒心”,要成就大事,就必须先磨炼人的心灵,在心理上禁得起周围环境及人与事的磨炼、做到不动摇、不散乱、不烦恼、便可保护心念为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类推荐
  •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佛教文化纵横谈

    佛教文化纵横谈

    简洁而清晰地勾画了佛教从印度传来我国以后,与儒家、道家文化碰撞、斗争、互融并逐步发展、改革的来龙去脉,将佛教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民间文化相对照、相比较,进行思辨性、比喻式的论证和阐释,阐明了佛教文化不仅是僧侣信众念经拜佛、修身养性的仪轨,也不仅是寺庙中美轮美奂的魏晋雕塑、唐宋壁画,而是经典的浩瀚、学问的广博、思想的深邃、宗旨的崇高。
  • 当代妙用

    当代妙用

    本书阐述了作者对当下诸多文化和学科如超心理学、科学、哲学、人文、医学、文学、社学会等等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怀。本书分为“对学者说”、“对学生说”、“对读者说”、“对都市精英说”四个部分,讲述了西部心灵文化在文化、信仰、人生、生存等诸多层面的“妙用”。这“妙用”,包括看世界的目光,包括应世的技巧,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包括对人生选择的阐释,包括一个人追求成功时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等等,包罗万象。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 禅的智慧

    禅的智慧

    本书以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禅的入世智慧,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禅在心中心中有禅,处处即禅心不妄动,超脱化外原本无物,何染尘埃等六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别三年

    别三年

    你有没有这辈子都忘不了的人,生活就像一本书,我们的爱情就在这本书里,读着读着笑了,读着读着哭了
  • 浅窥洞天

    浅窥洞天

    人类自诩为无冕之王,站在世界的最顶端。但是无论如何吹嘘,妖魔鬼怪的传说从未消失。那到底是人脑中幻想而出的恐惧化身,还是在地球的其他角落一直有着别样的生命,以各种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方式与人共生?无论是精怪、仙魔、妖邪还是人类,都具备与生俱来的特异能力,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不断割据划分着地位、权利、威望。当具有净渡能力的未觉醒少女与具有噬夺能力并被上古魔物烛阴寄生的混血少年在命运的轮盘下相遇,他们是如何在周旋于各方势力的同时,经历和解决一系列奇闻异事?一切答案,尽在志怪小说——《浅窥洞天》。
  • 第五维度之能量冢

    第五维度之能量冢

    苏晴在第五维度以自己的灵魂为抵押,完成宿主发布的任务,得到其所付出的灵魂能量为介质,方能在第五维度存活。于是苏晴为了存活,更为了活的更好,一步步......
  • 掌控无双

    掌控无双

    一个少年为了能再次见到他的父母,踏上了变强之路。在这条路上他遇到了两个互相斗嘴的师父,遇到了他的姐姐,遇到了他的爱人,遇到了他的朋友...
  •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

    她,21世纪金牌杀手,却穿为苏府最无用的废柴四小姐身上。他,帝国晋王殿下,冷酷邪魅强势霸道,天赋卓绝。世人皆知她是草包废材,任意欺压凌辱,唯独他慧眼识珠对她强势霸道纠缠誓死不放手。且看他们如何强者与强者碰撞,上演一出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
  • 浮沉云梦

    浮沉云梦

    在修炼体制的逐渐稳固下,还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有着优秀的品格,杰出的智慧,只是想在世间展露头角,却往往因为所谓的“废体”而成为笑柄,最后碌碌一生。楚渊也是废体,且看他如何叱咤着强者的风云。
  • 异世武道天尊

    异世武道天尊

    这是一个元素灵气修真的世界,龙天阳经历重重困难最终成为傲世至尊
  • exo之不爱我就离我远点

    exo之不爱我就离我远点

    你们不爱我,能离我远点吗?独孤·慕北男主你们知道的。
  • The Heroes

    The Hero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年夏天,我来过

    那年夏天,我来过

    风起,满天飞舞的樱花,遍地的曼珠沙华。鲜红的血染红了地面上白色的雪花。谁能知道藏在天空深处的那个泪痕星的忧伤?那年夏天,开满了无数的雪樱花。花开花落总有时,花开,是好。花落,是好。无论花开花落,纪念着她们像雪樱花的爱情。唯美而漂亮、孤独而悲伤、只因为你是我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