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曾侯乙编钟(原件)、尊盘及大量同时出土的珍贵文物都保存在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内。该馆共收藏了19件(套)“国宝”级文物,其中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文物就有8件(套)之多。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编钟故里”的随州已耸立起一座编钟造型的博物馆,曾侯乙墓墓坑原址也已完成原地脱水保护,恢复当年出土时的状况。
气吞万里如虎
秦始皇陵兵马俑
从春秋时期的诸侯到战国时期的豪强,秦国,这个从西部边远地区的小国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军事大国,横扫大江南北,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两千多年过去了,江山依旧,来自陕西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让人们再次目睹了强大军团的威武英姿……
井下的军国
时间定位在1974年3月,地点在陕西省临潼县的西杨村,一个骊山脚下距离秦始皇陵大约2.5公里的小村庄。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西杨村又遭遇了多年常见的春旱天气,村民们只好启动一年一度的打井工程。几个村民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来到村子西南边柿园一角的西崖畔。他们先得定下井口的位置,几个村民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通过对周围地形以及骊山与村子的地势进行一番分析,又简单地估计了一下地下水可能流经的路线,最后,用锄头在一块并不起眼儿的地上粗略地划了一个圈圈儿,殊不知他们所画的并不准确的小“圈圈儿”,竟然准确地伸进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地下军团!
第二天,队长带着几个青年劳力,在昨天做好标示的地方挖了起来。两天后,他们碰上了坚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夯土层,继续往下挖到3米左右时,没想到又出现了一层厚厚的红土,但大家仍然没有动摇,还是接着继续挖井的工作。
第五天的时候,也就是1974年3月29日,一个杨姓村民忽然在靠井筒西壁的脚下,发现了一个圆口形空腹陶俑的俑脖。然而,他将这个圆口形俑脖当成普通的瓦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家轻轻地往下挖,出乎他们预料的是,最后挖出来的根本不是一个瓦罐,而是一个陶制的塑像。紧接着又挖出了俑头、俑手和俑腿。再往下挖便是一大堆陶俑碎片和青砖平铺的地面。在村民们眼里,陶俑应该是庙里的神像,他们又在砖铺的地面上发现了几个弩机和一束束已经发绿的青铜箭镞。村民们将挖出的陶俑、箭镞带回村里。“西杨村打井挖出了神像”的消息,就像风一样传开去了。人们纷纷前来围观,一些略有考古知识的人指出这些新挖出的方砖竟然和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砖一模一样,这将大家的思路从这些陶俑一下子转移到五里之外的秦始皇陵上,村民门马上意识到了事件的重要性。他们催促县上派人来鉴定。
县文化馆派人飞车赶来,专管文物的工作人员面对着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时也不能够确切定论。他们只是隐隐感到,挖出的陶俑很有可能是国家级宝物。他们决定先将出土的东西带回县文化馆。年轻的考古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细心地修复着。他们希望修复陶俑以判断它的年代,然后再上报。就这样,这个重大的文物发现消息,在开始的两个多月内并不为外界所知。
修复工作进行得很慢,信息却传得很快。就在这时,一个在北京工作的新闻记者回临潼县探亲,正好亲眼目睹了初步修理好了的铠甲俑和短褐俑。他敏锐的职业嗅觉让他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报告素材,回到北京后便撰写了一份重要的内部情况报告,命名为“秦始皇陵出现一批秦代武士陶俑”,交由《人民日报》编辑部刊发。
这则内部情况一经印发,立即引起了中央高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务院要求迅速保护好这一文物的批示就传到了国家文物局,并不知情的国家文物局立即派考古专家飞往西安调查、处置。
当专家们来到西杨村发掘现场,站在这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陶人”面前时,阅历广博的考古学者们几乎激动得说不出话,仔细地观察了开掘现场,也认真听取了县文化馆同志,以及文物的最初发现者——西杨村打井的干部和社员们的详细汇报,但是,因为可以判断“陶俑”身份的证据还不足,所以,他们也只能初步指出挖掘现场很可能是一个秦代遗迹。他们对这一遗迹规模的估计上也很谨慎,只是在调查报告中简单地写着“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深4米”,并下了一个非常宽泛的结论:“很可能是一个殉葬俑坑”。他们没有料到,挖掘现场只是庞大军阵的一角。
不过,这样的调查报告已经足够引起文物考古部门的重视了。考察结束之后,上级就正式决定由陕西省委组织一支有发掘工作经验的考古工作队,继续对现场进行认真的清理和发掘。
既然是一个陪葬坑,它就应该具有一定的范围。于是,考古学家们就去勘察大坑的边缘,奇怪的是,达些专业的考古学家竟然一连几天找不出边缘在哪里。最终,大家发现他们正在挖掘的这个陪葬坑规模之大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陪葬坑东西长达200余米,南北宽超过了60米,面积达到1.4万多平方米。此前,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发现过如此规模的陪葬坑。
这个坑的四周各有5个门道。坑东西两边都有长廊,南北两侧又各有一个边廊,中间是9条东西走向的过洞,过洞之间用夯土墙隔开。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兵、步兵成矩形的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又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边,职责是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的三排武士作为先锋。9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合成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4列武士,有的穿着战袍,有的身佩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配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
一号坑现已发掘出土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根据已经出土的密度情况,专家们初步推算了一下,整个一号兵马俑坑,大约有陶俑、陶马6000件,件件形象逼真,个个栩栩如生。几十辆战车、几百匹战马、几千名战士,排列在考古专家面前确乎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军团!
一号坑发掘进行的同时。1976年4至5月间,考古专家们又先后探出了二、三号坑。
看着这个庞大的地下军团,专家们不免疑惑了。这么大的俑坑,史书上并没有任何记载呀。这是谁的军队?陪葬坑的主人又是谁呢?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因为,西距俑坑3华里左右,就是巨大的秦始皇陵墓,而且,该处周围并没有其他大型墓葬。
不久,一号坑里的出土材料,以及二号坑与三号坑的发掘,恰恰证实了这一猜想。考古人员从一号坑的泥土中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兵器。经过清理后,兵器表面上显露出一些文字。其中,一只短剑上刻着“寺工”二字。“寺工”就是秦始皇设立的主管兵器生产的国家机关。另有一只戈上刻有:“五年相邦吕不韦造”五年是秦始皇的纪年,吕不韦正是秦始皇的丞相。毫无疑问,这些兵器都是秦始皇时期铸造的,秦始皇死后作为陪葬品被埋入了地下。
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
军阵又可分为四个部分:东边是弩兵阵,包括四边周廊内的172名立射武士,和中间4条过洞内的160名跪射武士。南半部是战车方阵,包括8条过洞内并排着8列战车,每列8乘(四匹马的规模为一乘),每乘车后有2~4名车士。中部是车兵、步兵、骑兵构成的混合军阵,包括3条过洞内排列的3列战车,每列6乘,车后跟随有步兵和骑兵。北部是骑兵阵,包括3条过洞内排列的6乘战车,车后是8队骑兵,每队4列。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阵列中。二号坑预计可出土各种武士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鞍马100余件。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凸”‘孛形状。出土战车1乘,马俑4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按照夹道的方式排列,它是整个军阵的指挥中心。
三坑相连,规模巨大,而这么壮观的陪葬坑确乎只能是气度非凡的始皇帝的作品。
站在西崖畔,俯视这规模巨大的俑坑,和那气势雄伟的军阵,令所有的专家、学者叹为观止!奇迹啊!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专家们用四个字“大、多、精、美”简练地概括了这个奇迹的特点。
大,兵马俑的场面空前之大,3座兵马俑坑布置在近2万平方米的大地上。非常直观、生动地再现了秦军兵强马壮的壮丽场面。如此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多,是指兵马俑数量多,3个坑出土近8000件陶俑、陶马,这在考古史、雕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例。
精,每件陶俑大到身体结构,小到头发、眉毛,再到用彩上色,都一丝不苟,制作工艺异常之精细。
美,上千的陶俑身份各不相同,神情态度也彼此有异,千人千面。有高大魁梧、气宇非凡的将军,也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姿态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
考古学者们不能不惊叹设计者和施工者的丰富构思和宏伟气魄,不能不佩服古代工匠与艺人精巧细致的工艺水平和创造性的艺术智慧!
1975年8月,国务院就已决定在发现现场建立一个博物馆,名字就叫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时候,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同时,二号坑还在进行发掘,它的发掘现场也向观众开放。这种边发掘边展出的方式,在遗址博物馆和考古工作中还是首创呢!如今,占地面积达到20多公顷的秦俑博物馆已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历史遗址博物馆。
不解的谜团
兵马俑挖掘出来了,博物馆建起来了,专家、学者们却有着越来越多的疑惑与谜团:兵马俑究竟是哪些人造的?又是怎样造出来的?秦始皇为什么造如此巨大的兵马俑坑?
经过研究与论证,考古专家们确认兵马俑葬坑是秦朝的刑徒奴隶们修建的。古人非常重视死后的厚葬。厚葬可以将他们生前的辉煌带到死后,让他们在死后继续保持着富贵的生活方式。商朝的时候,王公贵族下葬,随葬品非常丰富,最可怕的是,他们经常用活人殉葬。随着文明的进步,用活人殉葬的野蛮情况越来越少了。后来,人们开始用陶俑代替话人殉葬,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杀掉生民,二来也能够满足王公贵族们的殉葬心理。兵马俑葬坑里的陶俑就是秦始皇用来为自己陪葬的。不仅如此,史书记载始皇下葬时,秦二世胡亥下令将秦始皇的宫女与修造陵墓的工匠全都殉葬墓中。
秦始皇是希望将他生前的功绩与军队带入地下的.这样即使在冥间,他仍然能够统领百万军兵,征服天下,镇压那些曾经被他消灭的诸侯。最近几年,有人指出,整个秦陵主向朝东,而兵马俑的主要面向也是东方,秦始皇之所以在地下排置着如此庞大的虎狼之师,正是为压住东方六国,以保证他的帝国万世沿传不绝。
秦始皇从13岁即位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直到他50岁死去,共修了37年。他将天下的犯人与奴隶集中在骊山一带,为他挖土造坟。造坟的工程非常浩大,参加营造的刑徒达几十万人。当年,全国各地都得向骊山输送做工的刑徒。汉高祖刘邦就曾做过输送犯人的工作,他的大将英布,还曾经亲自参加过骊山陵墓的修建。
当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的一片菜地进行勘测钻探时,发现了21座距今约2100年的西汉大型烧造兵马俑的陶窑,并出土了数千件陶俑。这是专为皇帝和政府制造人葬用兵马俑的官窑。这批官窑规模宏大,产量很高,其中有两个陶窑还装有满满的俑坯,每窑装有:350~400个。这样,21个窑一次就能烧出7350~8400个陶俑。从这样的生产规模看,秦汉兵马俑阵势浩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场发掘出的陶俑实物,使人们解开了兵马俑烧造之谜。陶俑的制作全部是模制,但面部五官在烧制前要进行雕刻。烧造前未作彩绘,但绝大部分在烧成后要进行彩绘。
烧造时,俑坯在窑中的摆放也是很有趣的。它与人们的想象完全相反,俑坯不是脚朝下,而是头朝下、脚朝上放着。这种摆法是很科学的,因为人体上部比下部重,头朝下放置比较稳定,且不易塌落。秦兵马俑发现后,人们在开始仿造陶马时,就因为没有掌握这一方法,将马坯脚朝下放置而出现了塌落,造成多次失败。
另外,秦朝对制陶作坊的工人实行“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制度,要求工人在制作的陶俑身上打印上或镌刻上自己的名字。这本是统治者稽查陶工制作陶桶数量和质量的,但却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艺术匠师的名字。现在能辨清的有宫丙,宫疆等85个。
秦始皇,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统一中国的伟大帝王,即使在死后,也仍然给后代的人们保留着如许的惊奇与诧异。1978年9月,希拉克访问中国时参观了秦兵马俑考古工地。当他看到气势磅礴的陶马、陶俑时,这位本来就酷爱中国文化的总理惊叹不已:“不得了!不得了!”随后,他在留言簿上写道:“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从此,秦始皇兵马俑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名声就传播开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个帝王的地下宫殿究竟有多大?又蕴藏糟多少的神奇?一个谜团揭开了,很多谜团仍然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秦始皇兵马俑与他的皇陵,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