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是位艺术家的宋徽宗,不乏墨客骚人的风雅情致,政和七年,他决心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在汴京修建“艮岳”。装点“艮岳”的奇花异木需要大量盆钵盛装,于是大量烧造烧制难度有“十窑九不成”之说的钧瓷。徽宗的豪奢把大宋江山毁于一旦,却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得天独厚孕钧瓷
玫瑰紫釉尊,北宋钧瓷制品,高为18.4厘米,口径约20厘米,足径为12厘米。全尊仿照青铜器的式样,口沿外撇,直颈,腹宽肥鼓起,圈形足。尊内外通体施铜红窑变釉。尊里壁为月白色,口沿下至颈部主要以天蓝釉为主,问有数道玫瑰紫红釉晕散其中,微泛紫红。腹部则主要施玫瑰紫红釉。尊内兼施玫瑰紫与天蓝色釉两种不同釉色,足部为酱色。
此尊造型端庄规整,形体变化简洁古朴,显示出一种内在的、含蓄的凝重和超然美。釉色柔和典雅,如晚霞般绚丽多彩,艳而不俗,高贵大方,在蓝紫融汇、交织变化的釉色中,呈现“蚯蚓走泥”纹,因而更给人自然天成的美感。这种绚丽釉色是铜红釉在高温窑变下产生的效果,充分显示钧窑釉的丰富多姿和明亮光华,具有变幻奠测的诱人魅力。说到钩瓷,必先提及钧窑。钧窑起源于河南禹州神垕镇,与汝窑、官窑、哥窑、定窑等窑并驾齐驱,是我国五大名窑之一。禹州历史上曾经是我国夏朝的都城,大禹之子启曾在这里的钧台宴会天下诸侯,举行盛大的开国典礼。因此,禹州在古代又被称为钧州,这也是钧瓷得名的由来。钧瓷烧制的历史非常久远,开始于唐,而兴盛于宋,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钧瓷的烧造与禹州神垕所特有的土质、水源和气候有莫大的关系。这里既有秉承天地之灵气的大龙山、凤翅山的孔雀岩、豆腐石、玛瑙岩、虎皮绿等名贵矿石和土质,又有含自然之精华的颖河水配料,再加上暖温带季风型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这些都构成了禹州烧制钧瓷的独特资源。
钧瓷的烧制与其他各种瓷器都非常之不同。在五大名窑中,钧瓷是最为独特的一种。钧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变幻而著称于世。这种神奇的工艺,就是烧瓷常言的“窑变”。引起窑变的原因,在于钧瓷的上釉。钧瓷烧制时,在烧制蓝釉的釉料中掺入了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这种铜的氧化物经过火焰高温烧烤后,往往还原成铜红釉。这种铜红釉对温度和烧成时窑内的状态十分敏感,稍一偏离就得不到通常的红色,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神奇色彩,其结果是出窑产品的釉色变化万千,红色、蓝色、青色、白色、紫色等交相辉映,绚丽多彩,有的如监天中的晚霞,瓷工称为钧红;有的像熟透r的海棠,瓷工称为海棠红;还有的似雨后彩虹,美不胜收。最为可贵的变色是紫斑,瓷工称为玫瑰紫,它是通过在青蓝釉上有意点上红釉而形成的。这种玫瑰紫宛如啃空卜飘浮的彩云,又像诗画一般动人。诗人雅士对它都极为赞赏,宋代曾有人用“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及“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的多样和窑变之美。这些赞扬并不过分。钧瓷的这些色彩变化,归结起来,都是“窑变”的结果。
钧瓷的传说
“窑变”的效果非常迷人,不经过人工绘画的钧瓷釉色,竟然常常是红中带紫,紫中藏青,青中有白,白中泛蓝,蓝中透红,具有一种人工绘画难以企及的天然美。这“窑变”究竟是这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变出如此多的色彩,在古代工匠们看来,确实是一个难解之谜。、他们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从前,钧瓷是一种御用品,烧成一件非常不容易,所得的报酬微薄得很,加上官府常常催逼拷打,窑工们实在难以忍受,只好丢下祖业,携儿带女流落他乡。于是,钧瓷的生产一落千丈,几近绝迹。这时,有一个老窑工为了不使传统钧瓷工艺失传,坚持留了下来,甘愿忍辱受穷继续烧制。但是,那些作威作福的大老爷们可体谅不到这一层辛酸。一天,官府带来皇帝的圣旨,命令老人作一张钧瓷龙床,限期烧成,超出期限就要砍头。钧瓷界有句谚语“钧不过尺”,意思是钧瓷不宜烧制太大的。像龙床那么大的钧瓷怎么烧呀?老人非常犯难,君令难违,也只能勉强烧制了。一次,一次,再一次,老人的烧制都以失败而告终。眼看期限将到,老人心里明白,烧不成龙床也难以活命。放弃了,不烧了,逃掉算了,但是,执著的他怎么也舍不得这刚刚摸出点眉目的工艺。他就这样继续烧着,直到皇上派兵来抓他,他还在不停地添煤、捅火,苦心琢磨烧制工艺。听到身后兵丁的吆喝后,他知道再也活不成了,只好纵身跳入窑内火海……
士兵们走了,人们怀着悲愤的心情打开窑门,惊奇不已,原来,龙床已经烧成了,并且釉色分外新奇。这样好看的颜色,代代烧炼的工匠们还从没见过!以后,在烧制钧瓷的时候,窑里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变化,人们都说是那位窑工在暗中保佑,才烧出了绝世珍品!窑工们于是就将这种现象称作“窑变”。据说,为了纪念这位老窑工,窑厂还把他敬成窑神。每逢一窑瓷器要烧成的时候,就点香放鞭炮来祭奠他。
通过窑变烧出的钧瓷,在釉色大体上分蓝、红两类,红色以玫瑰为最佳。蓝色则不同于一般的青瓷,往往呈现出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这几种色釉都有荧光般优雅的蓝色光泽。这种乳光釉也属钧瓷所独有的特点。
钧釉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蚯蚓走泥纹的产生,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上釉又特别厚,釉层在烧造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黏度较低的釉流人空隙所造成。这也是后世仿钧瓷最难神似的地方。
到了宋代时,钧瓷的工艺达到了空前高超的水平。钧窑瓷器凭着蕴润雅致、五彩斑斓的釉色著称于世,同时,它在用釉和造型上也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这时的钧瓷造型既讲究实用功能,符合生活的客观规律,还十分注重艺术美。因为钧窑瓷器的釉层丰满且有流动性,所以,当时的工匠们在造型上除了注意圆、扁、方、长、曲、直、缩、张格局合适和虚实得当之外,还通过追求浑厚端庄,典雅大方,装饰简练,线条明朗,棱角突出,起伏得当,来增强钧釉的艺术美。例如,在钧瓷的纹路上,他们使釉在器型的不同位置出现拉丝、沉积、结晶等变化,呈现出兔丝纹、蚯蚓走泥纹、鱼子纹和珍珠点等名贵纹路。他们还通过厚釉在相应的器型上的煅烧、熔融、流动,使瓷器釉色与纹路相交出奇,浑然构成一幅幅神异的图画。这些画面,变幻莫测,犹如鬼斧神工,又如自然天成,随着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呈现出各种绝纱奇景,如高山云雾、峡谷飞瀑、满山翠竹、星辰满天、寒鸦归林等,富有流动的美感,令人叹为观止,拍案称奇。
徽宗的御用瓷器
钧瓷这种因人、因情、因境、因时不同,而不断变化出巧妙景致的工艺,具有一种诱导欣赏者进入到神奇的境界,正好投中宋徽宗赵佶的喜好。他非常喜爱钧瓷,称赞钧瓷为“精妙绝品.奇珍异宝”,亲自御封为“五大名瓷”之首,并在阳翟(今禹州市)设立钧瓷官窑。
宋徽宗面对北方辽、金等国的威胁,他不仅不励精图治,强国富民,反而重用小人,听信佞臣,并且不惜耗费民脂民膏,在汴梁(今开封市)建造“艮岳”,要将天下所有的珍异花木竹石都集中起来,构成一个皇家精品园林。他下令全国各地将所搜求的稀奇花石,运送至京,当时称这些花石为“花石纲”。无数百姓因为所谓的“花石纲”而倾家荡产、卖儿卖女。奇石运到后,需要摆放,各地运送的花木,则需要花盆来栽养。于是,宋徽宗命令钧窑大量烧制各种花盆、花盆托,及奁、鼓钉洗等陈设用瓷,用来盛装精美的花木竹石,使之相得益彰。就这样,钧瓷的烧制彻底地被皇家垄断了。朝廷对烧制各式花盆要求十分严格,器物底部都刻以数字,以示器物大小,使花盆和盆托可以对号入座,不致互相混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钧瓷外形是炉、鼎、洗、盆、禽、杯、盏、瓶、钵、盘、碗、盒、枕、座墩等十余种。尤以花盆为多,如葵花式、莲花式、海棠式、主角式、方形和长方形等。
宋徽宗不仅将官窑钧瓷的上制品入选皇宫,而且将残次品则全部销毁,不准在民间流传和收藏,加上钧窑生产规模小,烧造时间也短,生产工艺又随着宋朝廷的南迁而基本失传,因此,钧窑作品传世极少,其身价极高。自宋徽宗之后,钧瓷只是历代帝王钦定的御用珍品,只供皇家使用,民间不敢私藏,以致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的盛誉。
由于制作工艺的复杂,很长时间之内,五大窑中,只有钧瓷一直无法仿制。最近,通过陶瓷专家们的多年分析、钻研、试验,钧瓷烧制的秘密终于被破解开了。禹州市率先完成对钧瓷传统烧制工艺的科技创新,成功设计建造了钧瓷窑,烧制出艺术魅力极强的钧瓷精品。钧瓷这种绝妙的传统工艺终于又重出江湖,再次焕发出动人的美丽与高贵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