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2600000043

第43章 不是所有的给予都叫施舍

文/海宁

和所有乞讨的老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她年老、消瘦,衣衫褴褛、结着藏族人特有的长辫,很多的白头发结的辫子,一直垂了很长。站在塔尔寺通往酥油茶馆的石板路旁的一棵树下。像一个沧桑的画面。

却只是站在那里,安静地,脸上带着一种平淡的笑容。那种笑容更显现出她的苍老,每一个笑的纹路,都藏着一段岁月的沧桑。但她不像其他的乞讨者,她并不拦截过往的路人,也没有伸出苍老的手,她只是在面前摆了一只很旧的帽子,以此显示她的身份——一个年迈的乞讨者。

好半天,没有谁刻意走过去关照她,这样的情形,也许现代人已经司空见惯,当乞讨成为一种职业,施舍也变得日渐吝啬。

她却并不为此焦虑,依旧站在那里,安静地,淡淡地微笑。

我只是忽然怜惜于她的年迈。应该和祖母差不多的年纪吧,同是老人,祖母在家里过着富足温暖的生活……这样一念之下,我走出了正在听导游讲解的人群,轻轻走到她身边,在随身的小包里取出一枚硬币放在她面前空落落的帽子中。那一刻,心里有一点施舍后的慰籍。

老人冲着我笑了,脸上的皱纹更加清晰。笑容却不似我见过的乞讨人脸上惯有的卑微,而是一种诚恳的感谢,然后她双手合十,微微弯下她的身体,口中说着什么。

我不懂藏语,但能想象那是祝福的话。

脸忽然红了,为刚才所怀的施舍的心情。那种心情,几乎成为每一次给予乞讨人一些零钱后的心理习惯,但是藏族老人的笑,让我有些愧疚了。

这时同伴招呼我,我快步赶过去,一群人朝着酥油茶馆走去。

两个小时后,整个塔尔寺游览完毕,我们从原路折回。走过那条石板路,下意识地朝路边看。藏族老人还在那里,只是,她面前用来装零币的帽子不见了,一只手里捧着什么东西。她也看到了我,竟缓慢地朝我们走过来,边走边冲我招手。

意识到她是冲着我而来的时候,心里有些疑惑,不知道这个以乞讨为生的老人要做什么,只是在她的招呼下朝她那边走过去。走近了,她忽然把手里捧的东西递向我,示意我接下。

低头去看,是一只桃子。很饱满的桃子,熟到最好时分,色泽鲜艳。老人执意地递向我,我愣愣地,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毕竟,她是一个乞讨者,想必这个桃子,也是别人施舍的物品。可是她却把它留给我,一直站在那里等着。

看我发愣,老人有些着急了,干脆拿了桃子朝我手里塞。一种复杂的心里让我本能拒绝,手朝后缩了一下。却在这个时候,年轻的导游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我身后,伸手替我接过了那个桃子,用藏语说了声,谢谢阿妈!然后他把桃子递到我手里,示意我向老人道谢。在他的引导下,我疑惑着对老人说了谢谢。

老人再次双手合十,微微低头,然后转身缓慢地走了。此前她站在那里,只是为了等我。

拿着桃子,我依旧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喃喃自语,她可真奇怪,没见过这样乞讨的人。

她不是乞丐!导游接过我的话,认真地说,她是一个朝圣者,她没有家,常年居住在寺院里,每天只要够自己吃饭的钱,如果哪天有多余的收入,她会全部捐给寺院。她的生活非常简单,简单到清苦,可是她的信仰很虔诚……今天你是第一个给她钱的人,她只是想用她的方式感谢你。感谢你的给予……眼睛忽然有些潮湿,手中的桃子还带着老人的体温,她一定拿着它在那里站了好长时间,她让我为自己那点微薄的付出而更加羞愧,还有那个年轻的导游,我想谢谢他说“感谢你的给予”,而不是感谢我的施舍。他让我知道了,并不是所有这样的给予都叫施舍。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施舍。

就叫做给予吧,以后,我将学会怀一颗平和的心去给予。真心地给予。

拿起桃子,轻轻咬了一口,很甜……

同类推荐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回忆录集,收录了鲁迅在1928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鲁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修辞理论和语言应用研究

    语言学的教科书都这样写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在人类世界中,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也许没有语言人可以维持生理、生命的延续,但决不会有精神世界。没有了精神的世界,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也就意味着不会有今天的人类进步和社会繁荣。正是因为语言和水、空气、食物一样之于人类太重要了,而且习以为常了,理所当然了,以至于人们反而又不以为然起来。人的心理往往就是这样,当你习惯了某样东西,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当你真正失去的时候,需要它的时候,才会觉得它的可贵。
  • 边缘人札记

    边缘人札记

    本书为“青年精读书系”之一。徐刚,1945年生于崇明岛西北角,世代农人之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徐刚九行抒情诗》、《倾听大地》、《伐木者醒来》、《梁启超》、《守望家园》、《绿色宣言》、《长江传》、《地球传》等。
  • 古马:种玉为月

    古马:种玉为月

    对于“青春”的定义,如果我们不准备深文周纳,做一种不说倒还明白越说越糊涂的无效劳动的话,那么,它的最简明的定义应该是:“只有一次,不再回来。”而中年写作或知识分子写作,从其表征来看,其含义也许更接近罗兰·巴尔特所说的秋天写作状态,即写作者的心情在累累果实与迟暮秋风之间,在已逝事物之间,在深信与质疑之间,在关于责任的关系神话和关于自由的个人神话之间,在词与物的广泛联系和精微考究的幽独行文之间转换不已。
热门推荐
  • 傲娇皇后:妖孽皇上,请让开

    傲娇皇后:妖孽皇上,请让开

    很好,莫碧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赶上了现在特流行的穿越。可是这穿得也太奇怪了吧?醒来躺在一个大帅哥的腿上?!神兽想和她契约?!被求着当皇后?!当一切的真相揭开,她才明白,原来她和所有人的缘分,是早就结下了。某只妖孽:媳妇儿只能是朕的!你们不许跟朕抢!(本文宠文,一对一,没有恶毒女配小三)
  • 竹素山房诗集

    竹素山房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狐狸女郎

    穿越之狐狸女郎

    沈珑月是现代的编辑,为救人,一着不慎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王朝,遇到了善妒的嫡姐庶妹,腹黑的王爷,冷漠的将军,乐观的少主,她的人生一片鸡飞狗跳。
  • 说好的不要分开

    说好的不要分开

    你说过的,我们说也不要分开谁,但是为什么,你走的时候,看都不看我一眼?你说过的,我们谁也不要忘记谁,但是为什么,我们再见时,你却认不出我了?我们说好的,不要分开,但我们经过了太多的分离,答应我,这一次,不要分开了。
  • 此男彼女

    此男彼女

    她用尽一切的力气去温暖他,让他休息,让他在累的时候可以停一停,可他太过冷硬,太过决绝,太过狠心,宁愿在别的女人怀中微笑,这个世界上的爱他都买得到,怎么会需要她给的幸福,一次次的伤心,一次次的失望,泪水混着血在掉,不是没有原谅,不是不会理解,只是很累了,维持不了这场婚姻,换不回虚假的幸福,所以求他,让她离开,离开他,她会更幸福,可他依旧面无表情,默默给她套上奢华的牢笼,让她一辈子逃不掉,为什么,明明不爱,还不放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夜夕

    夜夕

    随着夜夕的成长,一点点的揭露了隐藏在深处的秘密……身份?前世?他是谁?想要了解敬请期待《夜夕传》,夜夕的成长故事!
  • 落花纷纷

    落花纷纷

    安静祥和的小镇接二连三地出现相貌不凡、能力卓绝的少年目标都是隐居在这里的某女高中生他们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少年特工,以花为代号,个个身怀绝技究竟是什么引得当年队伍离散,又是什么使得他们又重新聚集到一起当落花纷纷,魔鬼与天使、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正要开始。用爱和生命浇灌的花朵,可以开出最绚烂的风景,可以触目惊心、可以魂飞魄散,可以颠覆一个城市。
  • 天地星尘

    天地星尘

    生死关头,总是能逢凶化吉纷争不休,总是能来往自如强大的体质,逆天的体魄,极限的修为一场灾难预示着另一场灾难但最终的结果竟然是……
  • 薄爱夜柔欢

    薄爱夜柔欢

    母亲早逝,性格老实的父亲债务缠身,另娶他人。继母的儿子品行恶劣,终日觊觎她的身体,她在惶惶不安中努力保全自己。十九岁这一年,她被迫放弃学业。父亲听从继母的教唆,要将她嫁给年过花甲的老人。结婚当天,她终于鼓起勇气出逃,他救了她。他开名贵的车,出入高端会所,身份神秘,身边美女环绕……她以为,她可以卑微的爱着,无欲无求。可其实,爱情本身也是一种欲。爱上你,在最卑微的年少,你却从来不知道。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