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竞争力是一种市场能力,一种把握市场脉动,捕捉市场机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的能力。这里,我们所指的是一种整体能力,是多种市场竞争力整合而成的一种核心能力。具备了核心竞争力的商业银行,其强占市场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企业文化吸纳的能力都大大强于一般企业。无论银行是在进入某个市场或已经占有市场,都有能力在选定市场后迅速扩张,创新发展。
一、金融产品的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包括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等,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银行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表现为金融产品的竞争力。
设想互为竞争对手的两家商业银行,其金融产品质量一样、档次相当,销售网络和促销手段相同,服务相同,那么顾客会首先选择哪一家的金融产品呢?毫无疑问会选择知名度高的品牌。这其中就是品牌形象在起作用,品牌竞争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竞争中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这里,有必要对金融产品的竞争力进行一些分析。为此,包头市商业银行领导将金融产品的竞争力分解为三个方面。
1.产品竞争力
即金融产品的质量、价格、品种等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性能价格比是金融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人们通常说的“物美价廉”就是产品竞争力的表现。在金融产品竞争力的背后,起作用的是金融企业在金融产品设计、金融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对金融企业能够保持产品竞争力具有很大影响。
2.销售竞争力
销售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的业务人员的素质能力、营销网络、促销手段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国内外著名银行无不在销售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培训、建立营销网络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3.形象竞争力
形象竞争力是指银行及其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无形资产价值、信赖度、公众评价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日本三菱公司在产品、技术方面都堪称一流,但一度由于不注意品牌形象塑造,导致公众对其了解甚少,销售额大受影响,年轻人也不愿意到该企业就职。
金融产品竞争力三要素的构成是商业银行应该最清楚了解的,并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资料的获得一般通过调查和访问公众和用户来收集比较客观的评价,绝不能凭银行自身的主观印象来判断。在银行方面,当金融产品竞争力、销售竞争力相同或差不多的情况下,形象力将发挥关键的作用。
二、企业形象的增值功能与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近年来,国际CI理论认为,未来社会发展越来越呈现明显的文化导向,这种文化导向、形象力导向逐渐由原来的只注重经济价值、消费导向为中心转移到以心理、伦理、审美等精神性价值为中心。从单向的基本物质需求的经济,转变为力求全方位的、无止境的各种精神需求的经济。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竞争也越来越呈现出形象力的导向,商业银行CI通过商业银行信息增值功能,可以极大地促进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1.商业银行形象力与竞争力
商业银行企业形象力不但能使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吸引顾客,而且能使企业更有效、更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综合目标。商业银行通过高质量的设计、塑造,展示商业银行企业形象,就可以提高商业银行在国内外市场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给商业银行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第十届国际企业伦理和企业形象研讨会上,有关专家预言,21世纪企业CI将借助于高效的新闻媒体及信息高速公路,使信息传递和信息增值成为更有利的企业竞争武器。
要实现有效促进商业银行信息传递和信息增值的目标,促进商业银行竞争力,商业银行CI策划人员应把握时机,把事后治病式的企划、商业银行管理转变为是事先防病式的企划和商业银行管理,争取实现更高层次上的有序性和协调性。与此同时,银行向社会传达的各类信息,只有追求其时效性、功能性、审美愉悦性等多种因素的全面实现,才能达到商业银行信息增值和促进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目的。
2.商业银行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利用CI导入增强商业银行整体素质是促进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这种竞争不仅是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竞争,而且是银行整体素质的竞争。对于一个银行来说,只有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系统,形成优秀的思想文化、技术文化、管理文化、质量文化等文化运行机制,才能提高商业银行整体素质,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3.企业精神与竞争力
商业银行要在竞争中取胜,光靠金融产品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营造精神文化优势。在企业文化导人中,要努力激发全体员工的集团精神,激发他们对中小商业银行的热爱、忠诚和有利于银行发展的集体意识。所谓银行企业精神,就是树立一种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观,把自己看成是银行的一员,同商业银行命运与共,从而对商业银行产生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实现“人行合一”。
三、名牌效应与竞争力
在构建中小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推出一批金融产品,力求被社会认可,并触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果用静态的眼光审视这些金融产品,可以说因为有了文化品位的附着,从而使之成为含金量相当高的金融品牌,但若用动态的眼光加以分析,这些金融产品正是提升经营业绩乃至中小商业银行企业形象的一股张力。
金融品牌,集合辨别标志、价值取向和服务质量为一体,是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精彩一笔。金融品牌的推出,深化了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为营销策略注入了一股活力,成可扩大市场份额的一个着力点。在完成了一个被客户“认识——再认识——激发认同感”的过程后,是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居民选择什么样的金融企业为自己服务,往往取决于金融企业的知名度和对该银行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顾客在选择金融服务时选择自己,使自己在众多的竞争性产品和服务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以鲜明的个性特征深深地植根于客户心目当中,成为顾客忠诚与偏好的品牌。而要创立品牌优势,就必须注意把握几个问题:严格的质量标准、长远的眼光、独特的风格、全球开拓、保持传统与更新换代。
创造金融品牌,是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得意之作。但是,再好的品牌信誉究竟靠什么输出呢?如同一辆战车上的两个轮子,在创建新型企业文化时,既致力于创造金融品牌,又致力于新颖、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手段的运用。如客户办理个人创业贷款手续,按照常规,一般要好几次往返奔走于发放贷款的银行,费时、费力,环节多,手续繁。从提出贷款申请,到贷款到手,往往需要两三个月。这种情况,既影响了客户创业的积极性,又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包头市商业银行推出微小贷款,从正式提出贷款申请,到贷款发放,客户只需等五六天就能办完手续。在输出服务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则以品牌创造,一则以服务输出,这是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双翼”,推动了金融营销策略的快速转化。
四、包头市商业银行的名牌战略和企业形象塑造
包头市商业银行的名牌战略是要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品牌银行。短短七年,该行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李镇西的经营管理理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提出了以“评价体系、管理者和团队素质、组织优化、创新能力”提升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并通过推行无指标考核、无障碍管理、无障碍服务的“三无”管理和“赛车”工作机制;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全力打造学习型团队,提高队伍素质;打造作业系统、营销系统、组织推动“三大系统”,进行组织优化;持之以恒开展科技、业务创新来实践和验证这一理论,使包头市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获得了极大成功。他的“高起点设立目标,然后分析环境和条件,采取灵活多样措施分阶段组织实施”的工作方法,使包头市商业银行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探索出了一条中小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2005年,在他的“巩固、调整、提高、突破”八字工作方针指引下,包头市商业银行调整各项资源配置,做强做实基础工作,队伍素质、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经营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他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提高盈利、国际合作”十六字工作方针,引领着包头市商业银行进入全面、协调、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实施名牌战略,是树立名牌企业形象,提高中小商业银行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实施名牌战略必须努力实现管理科学化
质量是名牌的生命,没有质量就不可能有名牌。靠什么来实现高质量?高质量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更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是质量的保证,科学的管理同样是高效率的前提,只有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优质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被消费者认同为名牌。目前,很多商业银行都开始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不断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实践,为金融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率的不断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实施名牌战略必须重视企业形象塑造
名牌必须具备很高的质量、高雅的品质、完美的设计、良好的外观、精致的包装、独特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及特别的名称、商标等条件,但符合这些条件并不表示就一定称得上名牌产品。名牌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的标准,这种相对的标准掌握在公众的心中,只有得到他们的真心认可和大力赞誉才是真正名牌。商业银行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正是使银行及其产品成为名牌的必由之路。
而且,名牌的上述条件实质上是对银行的企业形象从观念层次、行为层次和视觉层次的全方位要求。只有主动实施CI或CIS战略,自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把这些看似复杂的条件有机地结合杂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只有品牌形象达到一定水平,才能跻身品牌银行的行列。
因此,树立和提升商业银行品牌,又不可能脱离整个商业银行企业形象的塑造。
3.实施名牌战略必须加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创造名牌金融产品,创建名牌中小商业银行,不是银行家们对潮流的追随,也不是中小商业银行的短期行为,或孤立行为,而是中小商业银行在银行最高目标统帅下的一个战略选择。如果仅仅把名牌战略看作是银行经营的权宜之计,不但背离了名牌的本意,而且容易把名牌作为“摇钱树”,把银行带向拜金主义的泥潭。
中小商业银行实施名牌战略,银行家强烈的品牌意识固然非常关键,但名牌战略的实现却要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中小商业银行提升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的时间必须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而要达到这种“上下同欲”的境界,绝不是银行领导者的行政命令和重奖重罚能够奏效的。只有在银行最高目标的指引下,建设优良的银行文化,充分发挥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作风等文化因素的作用,才能够将良好的愿望变成美好的现实。它可以促使广大员工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实施名牌战略的巨大意义,靠到自身劳动在创造名牌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感受到名牌对自身素质、能力的更高要求,从而积极工作、努力进取,在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从中真正品尝到作为名牌创造者的快乐。很难想象,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生命力长久的名牌来。
同时,名牌战略的实施也会对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银行企业文化的发展、良好形象的塑造,必然又会带动银行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扩大品牌的影响,赢得更好的声誉,从而对名牌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银行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客观上也是加强银行文化建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