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4800000003

第3章 中华文明的曙光(2)

一定的民居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一定的社会历史风貌的反映。龙山时代长方形房屋之所以增多,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方形住宅的延展和续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人口的增多和家庭结构的发展变化。套间、双室、多室住宅的流行,反映了当时居民个体家庭生活发展和婚姻形态的进步;住宅单元内分室寝居的现象,说明同一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私生活的隐秘和禁忌,也就是说体现着血亲之间的禁忌和姻亲之间的结合。这种家庭成员内部的分室寝居的规范的产生,乃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步骤之一。

原始的农业

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农业最早的地区之一,原始农业是人类由适应自然向改变自然迈出的第一步。它的特点是生产工具以木质和石质为主,进行刀耕火种和垦荒耕作制,同时与畜牧业和采集、渔猎共存。中国的原始农业距今八九千年以前就在一些地方产生,中原地带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结束,时间与考古学家测定的新石器时期差不多。

中国是主要的农作物产地,水稻、粟、黍等许多农作物都是中国第一次栽培的。而大多数原始农业主要是种植业,南方是水稻,北方大多是种植粟、黍。中国农业文化的摇篮是黄河流域。

到了龙山时代,农业工具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石器农具制作普遍采用了切割、钻孔、磨光以及抛光等先进工艺。当时谷物的收获量已相当可观。

另外,在阿南裴李岗文化和河北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很多的各类农具和鸡等动物的残骸,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服并饲养鸡的国家之一。

远古的制陶业

陶器的发明则是原始手工业中最大的成就。发明制陶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自然物的性质,使它适合人的需要。现在我国最早的陶器出土于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据14C测定为距今8000多年前的遗物。从那时到仰韶时代前期,制陶工艺有长足发展。仰韶时代前期的陶器已有饮食器、储藏器、水器和炊器多种类型,包括碗、钵、盆、罐、瓮、盂、缸、小口尖底瓶、小口平底以及大口尖底器许多品种。小件陶器以捏塑成形,大件陶器的成形方法则已摒弃了最初的泥片贴膜工艺,改用较进步的泥条盘筑方法。器坯晾干入窑烧制以前,有的还要加以装饰。仰韶时代前期陶窑的温度在900℃~1000℃之间,由于氧化作用,出窑的陶器呈红色。器面上的图案则为黑色,因为是入窑前画上的,经过烧制后不易脱落。这样的陶器称为彩陶。彩陶的造型和装饰都达到了新的高峰。

龙山时代制陶业发展进步的集中表现是快轮拉坯成形工艺的推广和普及。快轮制陶工艺在仰韶文化晚期即已出现,到了龙山时代,在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分布区域,这种先进的制陶技术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陶工不但熟练地掌握了轮制技术,而且在陶器的造型和表面处理上也尽量表现出工整的轮旋痕迹特有的美感,因此,这一时期的陶器一般不再施加其他纹饰,而只是用轮盘直接旋出竹节状纹、阴弦纹等,有的器物在局部范围内施以不同形状的镂孔或刻划纹。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陶色都以黑色为主,其中,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杯代表了这一时期制陶工艺的最高成就。这种陶杯一般都有较高的柄,通高约15~20厘米,口径不等,而壁厚多在0.5~1毫米之间,最薄的仅有0.3毫米,全器重量不到一两,显得十分精美轻巧。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主要是陶器绘画、陶器雕塑和玉雕。在陶器上作画,仰韶时代前期就很流行。仰韶时代后期和龙山时代彩陶趋于衰落的同时,作为艺术品的彩陶却在更广泛的地域出现,绘画风格趋于多样化。龙山文化陶寺遗址的蟠龙纹、变体动物纹,与商周青铜器的花纹颇为接近,可能是青铜器纹饰的一个来源。陶器上的人物画艺术水平很高,马家窑文化上孙家遗址出土的舞蹈纹陶盆,用简练的笔触绘出三组少女跳舞的生动形象,是我国造型艺术最早的一件杰作。

这些艺术作品,有的反映着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有的将表现对象加以变形或与器物造形巧妙结合成整体,注入人的感情愿望,显示出原始艺术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陶器中主要是生活用具,也有一些生产工具。有炊具、饮食器等,还有底尖口小的瓶,是用来汲水的。根据力的平衡原理,空瓶在水面上能够自己倾倒,把水灌进去。

总之,陶器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很重要的发明之一。它表明人的智慧并不只是对自然物质的加工,而是能够完全创造出新的事物来。有了陶器人们方便蒸煮食物,使人体更充分地吸收食物中各类营养成分,可以用于储存液体,有助于人们生活。这样一来,人们的生活稳定。人们按照烧陶的原理还制作出纺织用的陶纺轮、狩猎用的弹丸、捕鱼用的网坠。这一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进步都产生了巨大的意义。

原始的文字

作为文字前驱的刻画符号,早在仰韶时代前期的半坡、姜寨、北首岭遗址中已经出现,到了仰韶时代后期和龙山时代,发现这类刻划符号的地区更广。不同地区的刻画符号有一些形体相同,并与后来的甲骨文字吻合,如X、∧、+、|等,应是甲骨文字的来源之一。图画文字是文字的另一个来源。已发现的图画文字标本较刻划符号标本少,最引人注意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朱村和诸城前寨三个遗址发现了图画文字,屈家岭文化晚期、石家河文化和良渚文化晚期也有图画文字发现。在陕西长安花楼子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址中发现刻在兽骨上的十多个楔刻,当为原始文字。至于河南登封龙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刻于陶片上的共字和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遗址中刻于陶片上的11个字,更是最早的文字了。据此可以判断出:文中在父系社会晚期已经形成了。

炎黄二帝

大约在距今4500多年前,即父系社会部落联盟时代,在我国黄河上游的陕西岐山姜水地带,活动着一支具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氏族部落,其首领是炎帝,姓姜。因战争和生存需要,炎帝部落逐步顺黄河向东迁移,最后定居在中原地区。这时在中原一带还有一个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的首领就是黄帝,姓姬,号轩辕氏。

炎帝时代的主要贡献在原始农业和原始文化方面。《竹书纪年·前篇》传述:神农“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辨水泉甘苦”。“耒耜”直至商周仍是主要耕作农具,“立历日”和“辨水泉甘苦”反映当时初步认识了季节变化规律和水土的性质。这些重大现促进了原始农业发展,出现了“五谷兴助,百果藏实”的繁荣景象。与发明种植农业相关,制陶、纺织等原始手工业得到发展,医药是炎帝神农时代的又一重大成就。传说炎帝神农氏为寻求治病的药物时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炎帝神农氏还发明了五弦琴、七弦琴,创制了名叫《扶持》舞乐,演八卦为六十四卦。

而在黄帝时代,中国史前社会的发展同样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黄帝时代开始驯养使用牛马,发明了车船,并学会了打井和养蚕、缫丝,战争中开始使用铜制武器。黄帝时代发明了文字,制定出历法和征车方法,美术、音乐、舞蹈创作繁荣起来。这些是精神文化上的成就,冠冕衣裳的发明则是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意义。特别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制度文明发端于黄帝时代。传说黄帝举用风后、力牧等六人为相,是设官治民的开端,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则是划分行政区的先声。同时他还给社会各等级定名,将社会成员区分为不同等级,分等占有财产。《史记·五帝本纪》颂扬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上方”,建立了卓著功绩,“诸侯”一致将地推尊为“天子”,既是充分肯定黄帝个人,更是充分肯定了黄帝时代在中华文明开创史上的地位。

三贤禅让

尧、舜的传说中,禅让和治水二事最重要。《五帝本纪》记述,尧在位70年时欲禅让帝位,就人选问题征求四岳的意见,四岳一致推荐颛顼的后代舜。颛顼子孙,自其子穷蝉至舜父瞽叟五代,都无功业可言,舜与尧亲缘关系疏远,生活在民间。他的家中“父顽,母嚣,弟傲”。弟象为继母所生,父爱象,常欲杀害舜。家庭环境这样恶劣,舜却善于相处,对待父母兄弟保持和善诚实的态度,从来没有做过奸恶的事情。舜品德高尚,影响了周围的人,大家都能和睦相处,诚实劳作。人们敬仰舜,纷纷迁徙到他的住地来,舜居住的地方很快由村落发展成都邑。尧接受四岳推荐后,“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能使二女恭行妇道,使九男更加敦厚谨敬。尧使舜主持教化,社会风气很快好转;使舜担任各种官职,他办事及时而有条理;使舜迎接宾客,他的举止仪容都恭敬如礼;使舜入山林川泽,遇上暴风雷雨,他也不迷失方向。于是尧荐舜于上天,使舜摄行政事。摄政之后,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贡献,特别是流放了“作乱”的三苗、“淫辟”的共工和治水无功而危害百姓的鲧与馭兜,得到百姓普遍拥戴。尧崩,三年丧毕,舜避让尧子丹朱,然而“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知“天命”在己,终于“践天子位”。

同样,舜在位长达几十年,深受人民的爱戴,舜也没有把王位传给整天只知吃喝玩乐的儿子商均,而是禅让给治洪水有功的禹。

禹王治水

治水是尧舜时期的另一有名传说。史前长时期里洪水泛滥,威胁人民生存,成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炎黄之时,共工氏居地的2/3被洪水淹没;尧舜之时,洪水涨到山腰,淹没了丘陵;禹之时,十年九涝。当时的中原大地上草木丛生,五谷不收,禽兽逼人。生活在低地的人们架巢居住,生活在高地的人们营造洞穴藏身。共工氏治水,用填堵的办法阻止洪水流溢。水来土掩是人们最初自然采用的治水办法,能够在小范围暂时奏效,但不能根除水患,还会带来更大后患。共工氏用此法治水遭到失败。鲧受命治水,仍使用共工氏的老办法也遭到失败,被治罪流放。

禹从前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用新办法治水,利用自然地形,把高地更加筑高加固,使之不再崩塌淹没,把低地更加挖低疏通,让水流顺畅地排出,还选择适当的地方蓄水用于养殖和灌溉。这个新办法以疏导为主,把治水患和兴水利结合起来,取得了成功。禹治水成功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得到各部落通力配合。舜继位后,禹为司空(掌工程兼内政),契为司徒(掌教化),弃为后稷(掌农政),益为联虞(掌山林泽薮),四岳也通力合作。禹、契、弃、益为黄帝族系,四岳属共工之后,为炎帝族系。自颛顼以来,炎帝族系与黄帝族系发生过激烈冲突,而禹治水时不但益与弃奉命佐之,共工氏之四岳也受命佐之(大禹治水的成功是炎黄两大族系,团结奋斗的胜利)。

二是禹有顽强奋斗、公而忘私的精神。禹治水时“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入”。亲执来锸,身先民众,辛苦劳作,指甲被磨掉了,腿上的汗毛磨光了,带着条条伤痕,跛着脚,仍在狂风暴雨中坚持不息。禹的艰苦奋斗精神给后世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受到后人高度赞扬。

同类推荐
  • 人间瑶池:黄龙(文化之美)

    人间瑶池:黄龙(文化之美)

    黄龙自然保护区,因黄龙沟内有一条蜿蜒的形似黄龙的钙华体隆起而得名,历来被誉为“人间瑶池”与“人间天堂”。彩池、雪山、峡谷和森林谓之黄龙“四绝”。黄龙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蜚声中外,藏族、羌族和回族的民族风情也令人心驰神往。看罢此书,赞叹的不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 蓝色的国度

    蓝色的国度

    本书讲述了清末民初作者阿绮波德·立德随经商的丈夫在中国10多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当地大量风土人情和民俗生活。
  • 蝶乡风韵

    蝶乡风韵

    本书以丰富的图文展现了鄞州区高桥镇蕴含的独特人文气质,由二十位鄞州本土作家,从不同的视角打量并记录高桥这块土地,从梁祝故里到名人荟萃,从民间传说到乡土人情,内容丰富翔实,对于了解高桥镇乡土文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 图文版中国经典民俗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民俗故事

    AstheoldChinesesayinggoes:"Askaboutthecustomsandtaboosinanystrangeplaceyouaregoingtovisitinordertoavoidtrouble."Thisissoundadvice.Inthiscontext,inordertoreallyunderstandChineseculture,foreignersneedtolearnaboutChinesecustomsandhabitsfirst.
热门推荐
  • 混乱位面之幻想冒险

    混乱位面之幻想冒险

    (咳咳,作者是懒人,同时写作经验一般。)(咳咳,作者是懒人,同时写作经验一般。)(咳咳,作者是懒人,同时写作经验一般。)从小事做起,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种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中二妄想者
  • 流光(玄机变系列之一)

    流光(玄机变系列之一)

    [花雨授权]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她,居然不是他想象中的恩人,日后夺得帝位,掌控天下。也终于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从劫难中救他留他,江山与她,孰轻孰重?没有她,他万念俱灰,生无牵挂!
  • 商场谋略

    商场谋略

    没有硝烟的战争,每天都发生在这座城市,谁能保证自己是常胜将军?谁又能自己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 十月胎教速查全典

    十月胎教速查全典

    本书从广义胎教的角度,介绍了孕前准备对胎儿的好处,孕期10个月孕妈妈与胎儿的生理、心理变化及相应胎教措施和方法,并对新生儿全脑开发进行了简要论述。便于读者有针对性地快速查阅。
  • 红石场恩仇记

    红石场恩仇记

    清朝末年间的黄老头因为贪、恶、痴而纠集了三个地方的势力对江南安仁县红石场四个老板的家庭进行了大屠杀。王知县及时侦查全案,但一时无法结案,逃出的两个老板在告状途中被追杀而引发了报复。当他们认识到是错误是犯罪而隐居起来后,官府抓住了罪魁祸首黄老头。但是,该案的结局出人意料。十三年后,石场老板的后人等为收复石场同包括黄老头在内的各方势力斗智斗勇。在官府的支持下,小说的结局才完美结局。小说不到二十一万字,写了一百来人,跨越十三年,涉及的事情多而杂。着重表现的是封建社会黑恶势力的猖獗、官场的腐败和官员主持正义的艰难以及受害百姓的挣扎与无奈。小说使用了不少该区域内的群众口头中的有生命力的语言词汇。
  • 网游之火影与死神

    网游之火影与死神

    【不一样的网游小说】因为主角把火影忍者的作者岸本给揍了,导致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公敌,为了逃避他人对自己的谴责,躲进了网游《火影与死神》的世界中,立志要帮死神部落灭除火影部落。PS:主角是腹黑卑鄙小人!!!!
  • 三千道法

    三千道法

    楚乾雨本来是一个地球上穷困潦倒的人,他对生活无奈,迷惘。可是生活却跟他开了一个超级大玩笑。过马路的时候不小心被飞驰而来的车辆撞飞,在死的那颗他仿佛看到了天空中有个佛像在流泪,接着灵魂脱离身体,被莫名的牵扯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是一个武者的世界,充满尔虞我诈,楚乾雨的未来将会是怎样的?他与佛家有怎样的因果?
  • 夜湘汐

    夜湘汐

    远嫁匈奴的公主,临行前竟生下了一个女婴夜湘汐。人人都以为她是瑜嫔之女,不料她的身世特殊。成年之后,亭亭玉立,倾慕者无数。“湘汐,对不起"”嫁给我“一朝成为王后,母仪天下,不料她的身世又令她陷入风波。”如果有来生,我只愿与你做一对平凡夫妻“纵观全书,一位传奇女子的一生。读者交流群:308333995
  • 龙血之刃

    龙血之刃

    龙血,龙根,龙的传人。万年守护,生遭屠戮,寻根问祖,逆天杀伐。蛮荒之境,人魔同途,万骨成灰成血刃,刃斩千魔铸龙族,轩辕一脉存于今,悄然守护没于城。
  • 重刻护法论题辞苏州开元住持焕翁禅师端文

    重刻护法论题辞苏州开元住持焕翁禅师端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