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4800000011

第11章 诸侯争霸到秦的统一(5)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大多在边境筑有城墙。如齐国为防楚而在泰沂山区修筑的齐长城;魏国为防秦而沿洛水修筑的魏长城;赵为防齐魏而沿漳水修筑的赵长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些内地的长城都失去了作用,且大多被秦始皇下令拆毁。但除此之外,秦、赵、燕、魏等国都在北边筑有防止匈奴侵扰的长城。秦统一后,蒙恬的大军虽然将匈奴从阴山、河南地一带赶走,但匈奴对秦的威胁并没有解除。为此,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发卒五十万”,在原来各国防御匈奴所筑长城的基础上,修葺、增补、新筑并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黄河,傍阴山,经蒙古草原,蜿蜒曲折,直达辽东,全长约5000多公里的“万里长城”,用以保护北方农业区域。这项伟大的工程作为秦王朝北方的屏障,对防止匈奴南下侵扰发挥了积极作用,贾谊在《过秦论》中评价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长城的修建属于国防事业,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至今仍以其雄姿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长城的修建工程浩大,在当时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直到三国时人们对修长城造成的巨大创痛仍然刻骨铭心,陈琳在《饮马长城窟行》歌中写道:“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

秦统后疆域辽阔,“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阳山至辽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秦王朝的建立,标志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诞生。

统一货币、度量衡与文字

秦统一六国以后,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下令进行整顿,以秦国原来的制度为基础,整齐规范全国制度,消除地区间的差异,以利于统一。主要内容有:

统一货币。以前的各国货币形状不一,重量不等,计算单位也不同,不便于使用。秦朝规定,统一的货币有两种,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以铜币为下币,方孔圆钱,其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其他各国货币一律废止。

统一度量衡。秦始皇颁发诏令,以商鞅变法以后推行于秦国的度量衡制颁行全国,从现存度量衡实物测知秦的度量衡情况如下:

度制单位为:寸、尺、丈、引,实测一寸等于2.31厘米。其进位制度是:10寸=1尺,10尺=1丈,10丈=1引。量制单位为:龠、合、升、斗、桶(斛),实测一龠等于10.5毫升。其进位制度是:2龠=1合,10合=1升,10升=1斗,10斗=1桶(斛)。衡制单位为:铢、两、斤、钧、石。实测一石等于30.75公斤。其进位制是:24铢=1两,16两=1斤,30斤=1钧,4钧=1石。

统一文字。中国文字产生很早,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条件下,“文字异形”现象很严重。就是说虽然一个字的基本构造相同,但字体繁简和偏旁位置不同,会造成有很多种写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在全国推广秦国的小篆字体,由李斯、赵高、胡毋敬用小篆字体分别书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与此同时,秦代还通行一种书写更为简便的新书体——隶书,据传是狱吏程邈所创,实际是出于秦官吏处理法律刑狱等繁务的需要,对小篆字体略加简化而成。这种字体笔画直线方折,结构平整,书写方便,政府和民间都广泛使用。秦始皇以行政命令改革文字,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汉字经秦代规范整理之后,字体虽然有所发展变化,但是其规范原则一直沿袭下来。汉字的统一,为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货币、度量衡、文字的统一,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也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焚书伉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置酒咸阳宫,仆射周青臣颂扬秦始皂废诸侯为郡县的英明和大一统的威德,博士淳于越立即反驳,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重新挑起了要否实行分封制的争议。秦始皇要群臣讨论。丞相李斯指责淳于越是“愚儒”,“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并指责“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是影响专制主义统治的不安定因素。李斯向秦始皇建议:“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败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实施。焚毁诗书,春秋以来发展起来的私学也被禁止。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事件。

焚书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就异想天开地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一些方士投其所好,为其寻找仙人和不死之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行到东方齐国故地,有齐人徐福上书,说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可求不死之药。秦始皇应徐福的要求,派数千童男童女随他入海求仙,结果一去杳无音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巡行至碣石,又派燕人卢生去寻仙人,继而又派韩终、侯公、石生等人寻不死之药。方士们建议秦始皇“微行以辟恶鬼”,行为隐秘不为人知,“真人”才能至,“不死之药始可得也”。秦始皇信以为真,并自称“真人”,然不死之药终不可得。方士们背后议论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贪于权势”,“未可为求仙药”,并相约而逃。秦始皇闻知大怒,认为这些人欺骗他,不但求不来仙药,还诽谤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460余人,皆坑之咸阳”。这就是“坑儒”事件。

秦始皇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统一人们的思想,表明政治上的专制主义统治必然导致文化思想领域的专制主义统治,目的是造成人民的愚昧与落后。而这种野蛮的手段也反映了专制主义的本质,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焚书坑儒,禁止私学,对统一思想,巩固统治有一定作用,但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

秦始皇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专制主义,堵塞言路,禁锢思想的同时,还采用了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五德始终说”作为建立其统治的理论根据。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起源很早,《尚书·洪范》中就有“五行”思想。这种学说试图用金、木、水、火、土五种常见的物质形态去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具有朴素唯物论的成分。战国时代齐人邹衍最早开始把“五行”学说附会于人事,以“五德终始说”来解释王朝的更迭。金、木、水、火、土各代表一德,五德相克,循环不已,如: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秦始皇采用“五德始终说”,宣扬秦代周统是水德代替火德,受命于天,并采用了一整套与之相应的制度,如水德色尚黑,所以秦统一中国后“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与水德相应的数字是六,所以“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水德主刑杀,所以政治统治严酷,“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思和义”;与水德相应,历法以亥月(即十月)为岁首。五德始终说为秦始皇至高无上的皇权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成为巩固其专制主义统治的思想基础。

秦兵马俑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在东巡归途中患病,第二年七月病亡。秦始皇死后,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密谋杀公子扶苏,另立胡亥为太子,后太子胡亥在咸阳即位,是为秦二世皇帝。

秦始皇生前曾修建兵马俑坑,于1974年被发掘。

兵马俑塑造了各式各样的秦军形象,有指挥官的将军,也有一般武士的步兵、骑兵、车兵、弓弩手等。陶俑形体高大魁梧,一般均在1.75米左右,指挥官身高在1.95米以上。许多将士手中握着真正的青铜兵器。造形生动、形象、逼真。其面相多数表情刚毅,昂扬奋发。五官位置准确,富有质感。陶俑细部的雕塑颇费匠心,以俑的发髻为例,发髻雕塑质感更强,走向清晰,形象逼真。陶俑身上的甲衣,也雕塑较细,每片甲片上的甲钉和甲片之间连接的甲带等,类型分明。这些细节的精确表现,有利于烘托秦军装备精良、纪律严明、斗志高昂的精神状态。

兵马俑的制作,是先用泥做好内胎,再上一层细泥,然后在细泥上雕塑出俑的五官、衣纹等细微部分。俑的头、手、躯干都是分别制作,然后组合。细部加工完以后,送入窑烧制,最后进行彩绘。彩绘的颜色有朱红、粉红、绿、粉绿、紫、蓝、中黄、橘黄、灰、褐、黑、白等。眉目、须发呈黑色,面目、手足涂朱红色。

同类推荐
  • 成都人

    成都人

    成都人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成都人的性格:有较强的封闭意识,容易自命不凡;又渴望了解外界,十分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渴望了解和沟通是人类的共性,在成都人关注外界的同时,外界也在关注着成都和成都人。于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林文询先生写了这本《成都人》,这本“印象派画家”写着“玩”的书,会带你感受成都人的闲适、成都人的自尊,成都人的夜生活……让你真切的体会到老谋子的那句话:“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本书的成型得益于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的科研立项和经费资助。为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这项重点课题,本课题组成员一直进行着艰苦的语料采集和研究工作,先后几次深入到山雾缭练的川北地区,走访调查。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青川县文化馆相关同志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青川县作协主席李先钺先生的鼎力相助,他们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史资料。可以说,没有省教育厅及相关同志的帮助,要想完成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
  •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道:中国生活艺术读本

    茶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表现,也是生命积淀的形象化表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消费品,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了解茶道,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中国人对茶倾注了极大的热忱,也将自己的生命意识灌注到了茶香、茶话、茶情之中。从茶杯中氤氲飘起的水雾,就像中国人轻松自如的处世状态;浸泡在茶壶中的芬芳,就像中国人淡雅闲适的生活情怀。这便是茶之道,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之道和艺术之道。
  • 诗性的寻找

    诗性的寻找

    本书在作者实际课堂讲课的基础上,以散文式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和对作家创作秘密的深度发掘,多方位阐释文学的魅力。登堂入室,引领读者全方位进入文学的殿堂;启迪智慧,打开看文学看人生的多种视角。以专业的眼光、新颖的角度解读二十多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点评十多位经典作家的多彩人生,建立文学与多种学科领域的联系,拓展文学理解的空间和视角。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热门推荐
  • 幻灭二世

    幻灭二世

    紫光为了残废的紫藤更快乐生活,就陪着她一起玩网游。紫光是个菜鸟,超级菜鸟的菜鸟。但就是这样一个超级菜鸟把整个游戏搞的天翻地覆,同时他的人生也开始……
  • 恶人雅克

    恶人雅克

    注意:此书即将复活,happyending期待吧榴莲出品必属精品!暴力美学铁血柔情“只要雅克-那雷什金这个凡人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掀起争斗,哪里就会血流成河!”他满手血腥,杀人如麻,搞恐怖袭击,他身为信徒不敬神明,身为贵族不敬帝王,他敛财,富可敌国,他好色,勾引别人的老婆;他贪杯好享受;他升官靠后台,他玩弄权术,他参与阴谋,他企图夺取天下至宝为一己之私!哦天哪,这么多条罪状,居然还有人说他不像恶人,到底是为什么呢?本书特点:魔幻+写实+悬疑欢迎看本人新作《皇家猎宝团》,这次主角换好人了。呵呵。
  • 消失在西雅图的1095

    消失在西雅图的1095

    90后新锐作家另维的短篇小说集,由9篇小说组成。留学生活、文化碰撞所带来的全新感受被巧妙地融入《代金卡》《占领厨房》《云洗森严》等几篇作品中,情感的萌发与现实的碰撞、独自在异国他乡生活的艰辛以及不同文化环境所带来的误解、迷茫和包容,开辟了全新的阅读视角。这些作品跳出了寻常意义上小情绪、小忧愁的局限,增加了对于自我的追寻和成长印迹的探索。而《指尖告别》《我的少年》《仿佛有深意》等情感小说,则把在青春懵懂时向往的那个少年拉了出来,他们或阳光运动,或安静好学,他们虽说是只有一面之缘的陌路人,又仿佛会因为一句话或一个眼神已深刻在你我心间。
  • 太监闯后宫

    太监闯后宫

    一名现代宅男,因婚恋未果,而自寻短见,阴差阳错的穿越到南汉,玩转江湖,笑弄官场,而魏忠贤成了他叔父,得葵花宝典助他修炼,会有什么故事呢?
  • 位面主角之争

    位面主角之争

    宇宙之中位面多如牛毛!各个位面角色穿越一起,形成乱世之争
  • LOVE在樱花树下

    LOVE在樱花树下

    我的妈妈咪呀!!怎么,我一转校就遇到了三个大帅哥,艳福不浅啊!!什、什么,我竟然去了恶男家,做“阿四”,更不可思议的是KingCard(美男子)竟然说我是他的女朋友,害得我受尽了他的粉丝的白眼。
  • 散打三国散

    散打三国散

    笑侃历史,借古讽喻俗世百态;解构经典,传世名作另放异彩。马谡真冤啊,可谁让他是诸葛亮的下级呢,以前只知道诸葛亮聪明,原来阿斗比诸葛亮还要聪明。本书脱胎于《三国演义》笑侃历史,打破传统,重释经典,不是历史胜似历史。本书中三十三个荒唐甚至荒诞的故事,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在历史的原料上“添油加醋”,借古喻今。欲品其中的真味,须得像《煮酒论英雄》中的刘备和曹操,煮一壶青梅酒,喝得醉醺醺的,于似真似幻、似梦似醒之际,突闻头上一声炸雷,醍醐灌顶,豁然顿悟,涅得道。
  • 忆藏

    忆藏

    她恋他三世,她是他眼中可爱的小师妹。他爱她三世,却拿剑刺向他。我希望我不要再爱上你,我会多向孟婆要碗汤,彻底把你忘记,可好?她对他发誓,来世,不会再爱上他……可她……
  • 超级三室一厅

    超级三室一厅

    你能想象吗?卧室可以去唐朝。书房可以去宋朝。客房可以去明朝。厨房可以去清朝。连厕所也可以去秦朝。那时你会怎么做?老大,那客厅可以去什么地方?呃,看吧!你说去什么地方会比较好呢?
  • 上仙人

    上仙人

    青雨潇潇暮色改,繁花落尽子规啼。一入红尘终不破,几缘因由人错落。铮铮琴音,潇潇牧笛,我本心在天地,芊芊素手,札札机杼,我意有佳人尔。这是个苏铭与南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