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0800000015

第15章 内篇(下)(7)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①,其所待者特未定也②。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③,不雄成④,不谟士⑤。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⑥。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⑦。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⑧。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⑨;翛然而往⑩,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⑾,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煖然似春⑿,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⒀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⒁,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古之真人,其状羡而不朋⒂,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乎⒃,崔乎其不得已乎⒄!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⒅;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注释】

①有所待:有所依凭。②特:但,不过。③逆:针对,对付。④雄成:凭借自己取得的成绩而傲视他人、凌驾他人。⑤谟:图谋、算计。“谟士”则讲作采用不正当手段谋取士人的信赖。⑥当:恰巧、正好。自得:自以为得意。⑦假:通“格”,至、达到。⑧嗌(ài):咽喉闭塞。“嗌言”是说言语吞吐像堵在喉头似的。⑨距:通作“拒”,拒绝、回避。⑩翛(xiāo)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样子。⑾揖:损害。⑿煖(xuān):通“煊”,温暖。⒀行名:做事为取名声。⒁孤不偕、务光、伯夷、叔齐、其子、哥余、纪他、申徒狄:皆人名,传说中远古时代(唐尧、夏禹、商汤时代)的贤人。⒂羲(é):通“峨”,高的意思。朋(bēng):通“崩”,崩坏的意思。“羲而不朋”意思是嵬峨而不矜持。⒃邴(bǐng)邴:欣喜的样子。⒄崔乎:开始行动的样子。⒅謷(áo)乎:高放自得的样子。制:限止。

【译文】

认识自然的作用是什么,也明白人应该干什么,这就达到了“智”的最高境界。知道自然的本质是自然产生的,了解人的作用是自己的智慧领悟的。用所通晓的知识哺育、薰陶他智慧所未能通晓的知识,所以能够享尽上天赋予他的寿命而不半路夭折,这恐怕就是认识的最高境界了。虽然这样,但还是存在问题。认识一定要有所反映的对象作为条件而后才能断定是否正确,而认识的对象却是不稳定的。怎么知道我认为的自然的东西不是出于人为的呢,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人为的东西又不是出于自然呢?

一定要有了“真人”才能有真知。什么叫做“真人”呢?古时候的“真人”,不排斥少数,不因为成功而自以为是,也不乱用心机算计别人。像这样的人,有错的地方,不会一直后悔埋怨自己赶上的机遇不得意。像这样的人,登高处不害怕,下水不会湿,进入火中也不觉得热。这只有智慧能通达大道境界的人方能像这样。

古时候的“真人”,睡觉不做梦,睡醒之后没有忧愁,吃东西也不挑三拣四,呼吸时气息深沉。“真人”呼吸凭借的是着地的脚根,而一般人呼吸则靠的只是喉咙。在辩论中受了挫折时,吐字说话就像呕吐一样。那些嗜好和欲望太深的人,他们天生的智慧也就很浅。古时候的“真人”,不懂得贪图生存,也不懂得厌恶死亡;生既不加以喜悦,死亡也不加以拒绝;无非是无拘无束地走,自由自在地又回来。不忘记生的来源,也不寻求死的归宿,承受什么际遇都欢欢喜喜,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这就叫做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也不用人为的因素去帮助自然。这就叫“真人”。像这样的人,他的内心专一而忘记周围一切,他的容颜淡漠安闲,他的面额质朴端严;他的态度冷漠时就像秋天,温暖时又像春天,高兴或愤怒跟四时自然更替一样,每时每刻与万物混为同一而又探测不到他精神世界的真谛。

所以古代圣人使用武力,灭掉敌国却不失掉敌国的民心;利益和恩泽广施于万世,却不是为了偏爱什么人。乐于交往取悦外物的人,不是圣人;有偏爱就算不上是“仁”;伺机行事,不是贤人;不能看到利害的相通和相辅,算不上是君子;办事求名而失掉自身的本性,不是有识之士;丧失身躯却与自己的真性不符,不是能役使世人的人。像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这样的人都是被役使世人的人所役使,都是被安适世人的人所安适,而不是能使自己得到安适的人。

古时候的“真人”,神情嵬峨而不矜持,好像不足却又无所承受;态度安闲自然、特立超群而不执着顽固,襟怀宽阔虚空而不浮华;怡然欣喜像是格外地高兴,一举一动又像是出自不得已!容颜和悦令人喜欢接近,与人交往德性宽和让人乐于归依;气度博大像是宽广的世界!高放自得从不受什么限制,绵邈深远好像喜欢封闭自己,心不在焉的样子又好像忘记了要说的话。把刑律当作主体,把礼仪当作羽翼,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等待时机,用道德来遵循规律。把刑律当作主体的人,那么杀了人也是宽厚仁慈的;把礼仪当作羽翼的人,用礼仪的教海在世上施行;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等待时机的人,是因为对各种事情出于不得已;用道德来遵循规律,就像是说大凡有脚的人就能够登上山丘,而人们却真以为是勤于行走的人。所以说人们所喜好的是浑然为一的,人们不喜好的也是浑然为一的。那些同一的东西是浑一的,那些不同一的东西也是浑一的。那些同一的东西跟自然同类,那些不同一的东西跟人同类。自然与人不可能相互对立而相互超越,具有这种认识的人就叫做“真人”。

【品读庄子】

“真人”说

关于“真人”,其实,庄子在前几篇中就做过解释:道德修养高尚的人烈焰不能烧灼他们,洪水不能沉溺他们,严寒酷暑不能侵扰他们,飞禽走兽不能伤害他们。不是说他们逼近水火、寒暑的侵扰和禽兽的伤害而能幸免,而是说他们明察安危,安于祸福,慎处离弃与追求,因而远离祸患,所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到他们。所以说:“天然蕴含于内里,人为显露于外在,高尚的修养则顺应自然。懂得人的行止,立足于自然的规律,居处于自得的环境,进退屈伸自如,也就返归大道的枢要而可谈论至极的道理了。”正如老子所说,老虎不是不吃人,刀剑不是不伤人,而是“不入险地”,叫它们伤害不着,才是最大的智慧。

庄子也顺便列出了“真人”以下的几种人。他说:古代“圣”人使用武力,灭掉敌国却不失掉敌国的民心;利益和恩泽广施于万世,却不是为了偏爱什么人。乐于交往取悦外物的人,不是圣人:有偏爱就算不上是“仁人”:伺机行事,不是“贤人”;不能看到利害的相通和相辅,算不上是“君子”;办事求名而失掉自身的本性,不是有识的“士人”;丧失身躯却与自己的真性不符,不是能役使世人的“役人”。

“真人”不因处于少数地位而别扭,不因有所成功而骄傲,不穷算计,不因时间错过或做事错过而后悔,也不因恰逢良机或恰到好处而自得。

不必为失败流眼泪

一位前重量级拳王谈到失败时说:“比赛的时候,我忽然感到自己似乎老了许多。打到第十回合,我的面部肿了起来,浑身伤痕累累,两只眼睛疼得几乎睁不开,只是没有倒下罢了。我模糊地看见裁判员高举起对方的右手,宣布他获得比赛的胜利。我不再是拳王了。我伤心地穿过人群走向更衣室,有人想和我握手,另一些人则含着眼泪,失望地凝视着我。一年以后再度与对手交战,我又败了。要我完完全全不想这件事,实在是太困难、太痛苦了。但我仍对自己说,从今以后,我不必生活在过去,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我一定要勇敢地面对这一现实,承受住打击,决不能让失败打倒我。”

这位前重量级拳王实现了他的诺言。他承认了失败的事实,跳出烦恼的深渊,努力忘掉一切,集中精神筹划未来。他的成就就是经营比赛、宣传和展览。他使自己忙于具有建设性的工作,没有时间为过去烦恼。这使他感到现时的生活比当拳王时的生活还要快乐。他在不知不觉之中实践着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聪明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哀叹,却情愿去寻找办法来弥补他们的损失。”

所以,不必忧虑和悲伤,不必流眼泪。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难免会有失策或愚蠢的行为,那又怎么样呢?谁都会犯错误的,拿破仑参加的所有战役中有功是被打败的,也许你的平均率并不比拿破仑更坏。

【原文】

死生,命也①,其有夜旦之常②,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③,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④,劳我以生,佚我以老⑤,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⑥,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⑦,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狶韦氏得之,以掣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项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⑧,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注释】

①命:这里指不可避免的、非人为的作用。②常:常规,恒久不易或变化的规律。③呴(xū):出气。④大块:大地;这里为大自然。⑤佚(yì):通“逸”,闲逸。⑥山(shàn):通“汕”,捕鱼的用具。⑦太极:派生万物的本原,即宇宙的初始。⑧奄:覆盖、包括。

【译文】

生与死是命中注定的,昼夜交替是自然的规律。有些事情是人不能加以干预的,这都是自然的本性。人们特意把天当做父亲,而且特别爱戴它,何况更卓越的呢!人们唯独认为国君是比自己卓越的,还能特别地为他去死,更何况真正的主宰者呢?

河水枯蝎了,很多的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唾沫相互沾湿,不如在江湖里彼此忘掉。与其赞美尧而否定桀,不如把他们统统忘掉,畅游在“道”的境界。大地赋予我身体,用生存来劳累我,用衰老来闲适我,又用死亡使我安息。所以,能让我快乐地生活,也能让我安心地死去。

将船儿藏在山沟里,将山藏在湖泽里,就认为天衣无缝了。然而,到了半夜里,有个力气大的人把它们扛起来偷走了,可愚昧的人们还不知道。把小物体藏在大的地方是安全的,有时还是会丢失。如果把天下藏到天下里就不能丢失了,这是万物固有的大情理。人们只要承受了人的形体便十分欣喜,至于像人的形体的情况,在万千变化中从不曾有过穷尽,那得到的快乐能计算得清楚吗?所以圣人就遨游在万物变化之中,与外界共变化共生存。善对死亡,善对长寿,以始为善以终为善,人们尚且加以效法,何况是万物的根本,一切变化所依赖的道呢!

“道”是真实可信的,又是摸不到看不见的;“道”可以心传但不能口授,可以领悟却看不见;“道”自身就是本、就是根,还未出现天地的远古时代“道”就已经存在;它引出鬼帝,产生天地;把它放在六合之上,也显不出高,放在六合之下不算深,它生在天地之前,也不算久远,它长于上古时代,也看不出衰老。稀韦氏得到它,用它开辟天地;伏羲氏得到它,用来合阴阳为元气;北斗星得到它,永远不会改变方位;太阳和月亮得到它,就能永恒而不熄灭;堪坏得到它,就能成为山神;冯夷得到它,就能成为河神;肩吾得到它,可以稳居泰山;黄帝得到它,可以登上云天;颛顼得到它,就能人主玄宫;禹强得到它,就能称霸北极;西王母得到它,可以来坐镇少广山。人们不知道它何时开始,也不知道何时终结。彭祖得到它,上从有虞,往下活到五霸时代;傅说得到它,用来辅佐商王武丁,横扫天下,最后乘着东维星,骑坐箕宿和尾宿,加入群星之列。

【品读庄子】

自然而然的生活

鱼儿相濡以沫,当它们相互牵挂、相互怜悯的时候,也就是处在最不适宜、最为危险的境地的时候。一旦脱离了不适和危险的境地,它们就忘记了对方,甚至也就忘记了自己。而当它们忘记了对方,忘记了自己,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的时候,它们也就完全回归到了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是最符合它们真性、它们最为适宜的境界。所以庄子说,鱼儿相濡于陆地,不如相忘于江湖。

按照这样的道理来观察社会和人情,友爱和亲情并不是一种好现象,它是真性受损、环境恶化的象征,是混沌消散、人心奸巧的结果。假如不是如此,大家都自然而然地生活,自然而然地交往,都在与自己真性相适的环境里自由成长,哪里用得着故意亲近?

最好的生活是自然而然、无感无知的生活。一旦打破了这种生活环境,哪怕是进入一种看上去很豪华很荣耀的境地,也要注意了,它很可能带来与自己的追求完全相反的结果,因为这种环境的改变与自己的本性、真性不相适应。

背篓的故事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

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让他背在肩上,指着一条砂石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开始遵照哲人所说的去做,哲人则快步走到路的另一头。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这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原因。”哲人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空篓子,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就会有越走越累的感觉。”

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种沉重吗?”

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

同类推荐
  • 孟子趣说3:我向皇帝说真话

    孟子趣说3:我向皇帝说真话

    你不妨把这本书当做一部益智游戏手册,一边看,一边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静下心来想一想,看看我们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是真的毋庸置疑。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子这样曰过

    子这样曰过

    这是一本最通俗易懂的中国思想发展史,历数各朝各代思想的精华:这是一部最生动独特的当代价值观指南,教你如何思考,如何生活。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五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热门推荐
  • 吓死炅

    吓死炅

    他,是继承了他爸爸鬼师的所有法力以及那只深不可测的阴阳眼,虽然不想为此踏上与鬼为伍的日子,可是,为了实现他爸爸临终的愿望,只能放弃他所想的,继续完成他爸爸的遗愿,与各种鬼打交道,发生的种种故事,也使他自己遇上他的最爱,可是却不知背后原来是个阴谋。。。。。。。。
  • 武神狂潮

    武神狂潮

    当圣战已为传说,当先贤陨落!当万族蛰伏,人类独霸大陆!当科技与武道争辉,灵能文化主宰世界!无论甘与不甘,愿与不愿,在这恢宏的命运前,无数慷慨激昂的英雄和心有不的巨擘都汇入了滚滚的时间长河,灰飞烟灭!百万年后,彼时,凛冬将至。一个心怀不甘的少年杀出了血腥炼狱的罗家矿场,身怀远古传承,手持八方神器,脚踏天地奇物,携手交命挚友!一往无回的奔入了这浩瀚的历史狂潮之中……
  • 穿越之欣途漫漫

    穿越之欣途漫漫

    一场空难造就了一场离奇的穿越,一个以修仙为主的奇妙世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与上古神兽的交集,得到了通天至宝。仙途茫茫,只为长生。看谷之欣开了外挂一般的漫漫升仙路。
  • 母凭子贵:娘娘新入宫

    母凭子贵:娘娘新入宫

    梁左左意外穿越,好运的白得了一包银子,白生了一个儿子,还白捡了一个温润如玉的绝世好男人。谁知她这儿子来历不凡,竟是当时四国最强大的东林国皇帝的亲子。母凭子贵,左左入宫为妃。因着儿子的聪颖和像极皇帝的那张脸,左左母子成了宫中众妃怨恨的对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还之。”她当众如是说。可是事情却远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秦陌离,东林也是四国中最睿智、狠辣、果敢的王,意外出现的她成了他生命唯一的犹豫,让他不安却又不舍。秦梓昀,东林皇帝的同胞同貌的手足臂膀,却爱上了他最不该爱的女人。因为她,他第一次对尊敬的兄长有了怨恨。逍遥王爷不再逍遥。季君羡,她捡回家的那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她本以为他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和依靠,殊不知,他身后竟是她想不到的万丈深渊。兄弟阋墙,内忧外患,所有的问题都因她而起。其实她没有什么野心,只希望儿子健康,爱人平安……
  •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花心校草恋上我

    花心校草恋上我

    他花心,他帅气,他无赖,他是高富帅,没遇到她之前,他是一个花心大少,遇到她之后,他专情、专一;她可爱,她调皮,她毒舌,她是傻白甜,没遇到他之前,她不懂什么叫喜欢,也从没有喜欢过别人,遇到他之后,她才明白什么叫喜欢,什么叫爱。他说“做我的女人吧!”,她说“你喜不喜欢我?”“不喜欢。”“那我就不做你女人!”“那你试试看!”...高富帅和傻白甜的故事就此开幕!
  • 毒计江湖

    毒计江湖

    左执长剑啸,白首自逍遥。银履踏何地,茫然何处漂。目如秋江水,心如惊海涛。凡尘三开外,万事皆可抛。铭记南国泪,犹恋北国风。踏雪逐影去,谁来赋青松。天山侠醉客,倚雪吟唱歌。
  • 至幸遇见你

    至幸遇见你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谢谢配合)某日,“我宣布,我女儿将和沐家少爷订婚!”what?还有更好笑的吗?原定沐清寒配夜南栀,父母之命不可违!可别忘了,十五岁这个年纪正是叛逆的高峰期.“我不会和他订婚的,我的人生自己做主。”怀着这样的信念,看看夜南栀会不会如愿以偿地做主自己的人生呢?(简介不重要,看文!)
  • 不耀眼的星

    不耀眼的星

    青春是一片广阔的夜空里面住着很多弱小的星星也许它们并不耀眼却依然愿意用自己卑微的生命去照亮整个大地
  • 镇魂书

    镇魂书

    阴间生死簿,阳间镇魂书。一本判生死,一本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