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8600000004

第4章 教理篇(3)

鬼由心生

【原文】

昔有故屋,人谓此室常有恶鬼,皆悉怖畏,不敢寝息。

时有一人,自谓大胆,而作是言:“我欲入此室中寄卧一宿。”即入宿止。

后有一人自谓胆勇胜于前人,复闻旁人言此室中恒有恶鬼,即欲入中。

排门将前,时先入者谓其是鬼,即复推门,遮不听前。在后来者复谓有鬼。二人斗争,

遂至天明。既相睹已,方知非鬼。

一切世人,亦复如是。因缘暂会,无有宰主,一一推析,谁是我者?然诸众生横计是非,强生诤讼,如彼二人,等无差别。

【译文】

从前有一所老屋,人们都说这里经常闹鬼,于是大家都很害怕,不敢去那里住。

当时,有一个人自认为很胆大,便说:“我要到这屋里去住一晚。”于是便走进去住下了。

后来又有一人也认为自己很胆大,听到旁人说这里闹鬼,就也想要去那屋里住。

当他正要推开门走进去时,先前住进去的人以为他就是鬼,于是就向外推上门,用力关紧门不让他进来。后去的人便也认为是那屋里的鬼在作怪。于是两人开始互相争斗,一直闹到天明。这时两人再相互一瞧,才知原来都不是鬼。

世间的人也是这样。本来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原因和条件的偶然聚合而形成的,并没有什么造物主。对事物和现象的本身一一地加以推理分析,究竟哪一个才是实际存在的“我”?可是人们却执著地坚持非此即彼的片面僵死的观点,硬要争辩不休,这就像老屋里外的两个人,相互猜疑认为对方是恶鬼,而实际上却是完全一样,毫无差别的。

智慧小语

事实上,原始佛教具有强烈的无神论倾向,它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否认有候选世界的神,因而也否认鬼的存在。这则故事便表明了佛教的这一观点。同时这则故事也说明一个道理:心中有鬼方遇鬼。故事中两个人正是因为相互猜疑,心生暗鬼,才会莫名其妙打斗一整晚的。

荒山遇鬼

【原文】

昔乾陀卫国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经婆罗新山,而此山中,素饶恶鬼、食人罗刹。

时诸伎儿会宿山中,山中风寒,燃火而卧。

伎人之中有患寒者,著彼戏衣罗刹之服,向火而座。

时行伴中从睡寤者,卒见火边有一罗刹,竟不谛观,舍之而走。遂相惊动,一切伴侣悉皆逃奔。

时彼伴中著罗刹衣者,亦复寻逐,奔驰绝走。

诸同行者见其在后,谓欲加害,倍增惶怖,越度山河,投赴沟壑,身体伤破,疲极委顿,乃至天明,方知非鬼。

一切凡夫,亦复如是。处于烦恼饥俭善法,而欲远求常乐我净无上法食,便于五阴之中横计于我,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坠堕三途恶趣沟壑,至天明者,喻生死夜尽,智慧明晓,方知五阴无有真我。

【译文】

从前乾陀卫国有一班歌妓,因为年岁饥荒,奔走他乡谋生。路经婆罗山,而这座山中向来就多恶鬼和吃人的罗刹。

当时,这些歌妓集体住宿在山里,山里风大天冷,大家烧火取暖,睡在火堆旁边。

她们中间有一人生病怕冷,就穿了一件演戏时扮演罗刹鬼穿的戏衣,坐在那里烤火。

这时,戏班的同伴中有一人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睡眼惺忪,突然看见火堆边坐着一个罗刹鬼,竟然来不及仔细地看,丢下大伙就逃跑了。于是乎整个戏班互相惊动,所有的伙伴全都跟着逃跑。

当时那个穿着罗刹戏衣的,不知就里,也就紧跟着大伙,追赶上去,生怕一个人被丢下,便拼命逃跑。

那些在前面逃跑的伙伴,看见她紧跟着追赶上来,认为是要吃掉她们,更加惊慌害怕,翻山渡河,跨沟爬坡,弄得浑身是伤,筋疲力尽,一直到天明,才知道不是什么罗刹恶鬼。

一切凡夫俗子也是这样。在处于烦恼和缺乏修习善果之法的情况下,却要好高骛远地追求常乐我净最高最好的果报,便在五阴身中执著地考虑自己,由于死死抱住妄见的缘故,流转奔驰在生死轮回道中,无尽的烦恼追随着他,身心不得自在,终于堕落在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中。上边寓言中所讲到的到了天明,歌妓们才知道不是什么罗刹恶鬼,比喻人们的生死之夜已尽,自己的智慧像天明一样明晓,才知道五阴假合这身中并没有实在的真我。

智慧小语

世上本无鬼,所谓“鬼”不过是人自己吓自己而已。这则故事启示人们:遇事要冷静,弄清事情的真相,不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更不可惊慌失措,即使真有危险,也要临危不乱,沉稳思量对策。

因祸得福

【原文】

昔有一妇,荒淫无度,欲情既盛,嫉恶其夫;每思方策,频欲残害。种种设计,不得其便。

会值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诈语夫言:“尔今远使,虑有乏短。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与尔。尔若出国至他境界,饥困之时,乃可取食。”

夫用其言,至他界已,未及食之,于夜暗中,止宿林间,畏惧恶兽,上树避之。

其欢喜丸忘置树下,即以其夜值五百偷贼,盗彼国王五百匹马,并及宝物,来止树下。

由其逃突,尽皆饥渴,于其树下,见欢喜丸,诸贼取已,各食一丸。药毒气盛,五百群贼一时俱死。

时树上人至天明已,见此群贼死在树下,诈以刀箭斫射死尸,收其鞍马,驱向彼国。

时彼国王,多将人众,案迹来逐。会于中路,值于彼王。

彼王问言:“尔是何人?何处得马?”

其人答言:“我是某国人,而于道路值此群贼,共相斫射。五百群贼今皆一处死在树下。

由是之故,我得此马,及以珍宝,来投王国。若不见信,可遣往看贼之疮痍杀害处所。”

王时即遣亲信往看,果如其言。王时欣然,叹未曾有。既还国已,厚加爵赏,大赐珍宝,封以聚落。

彼王旧臣,咸生嫉妒,而白王言:“彼是远人,未可服信。如何卒尔宠遇过厚?至于爵赏,逾越旧臣。”

远人闻已,而作是言:“谁有勇健,能共我试?请于平原校其伎能。”旧人愕然,无敢敌者。

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狮子,截道杀人,断绝王路。彼时旧臣详共议之:“彼远人者,自谓勇健,无能敌者,今复若能杀彼狮子,为国除害,真为奇特。”

作是议已,便白于王。

王闻是已,给赐刀杖,寻即遣之。

尔时远人既受敕已,坚强其意,向狮子所。狮子见之,奋激鸣吼,腾跃而前。远人惊怖,即便上树。狮子张口、仰头向树。其人怖急,失所捉刀,值狮子口。狮子寻死。

尔时远人欢喜踊跃,来白于王。王倍宠遇。

时彼国人卒尔敬服,咸皆赞叹。

其妇人欢喜丸者,喻不敬施;王遣使者,喻善知识;至他国者,喻于诸天;杀群贼者,喻得须陀洹,强断五欲,并诸烦恼;遇彼国王者,喻遭致贤圣;国旧人等生嫉妒者,喻诸外道见有智者能断烦恼、及以五欲,便生诽谤,言无此事;远人激励而言旧臣无能与我共为敌者,喻于外道无敢抗衡;杀师子者,喻破恶魔;既断烦恼,又伏恶魔,便得无著道果封赏;每常怖怯者,喻能以弱而制于强;其于初时虽无净心,然彼其施遇善知识便获胜报。不净之施,犹尚如此,况复善心欢喜布施。是故应当于福田所勤心修施。

【译文】

从前有一个妇人,荒淫无度,情欲旺盛,为此憎恨厌恶她的丈夫。她经常地想方设法,准备杀害丈夫。曾经设下了多种多样的毒计,就是还没有等到机会。

有一次,刚巧她的丈夫出使到邻国去。她便秘密地设下毒计,制作了一些毒药丸,想用它害死丈夫。她说谎话欺骗丈夫说:“你现在要出使到远方去,我考虑你在路上粮食短缺,现在我制作了五百个欢喜丸子,作为干粮送给你。你如果出国到了邻国的边境,肚子饿了,就可以拿出来充饥。”

丈夫听了老婆的话,到了邻国的边境后,也没有时间来得及吃欢喜丸。黑夜之中,在林间露宿,害怕野兽,就爬到树上休息,以躲避野兽的侵袭。

他带的欢喜丸都被忘记在而留在树下了。就在这一夜晚遇到了五百个盗贼,他们偷盗了邻国国王的五百匹马和许多宝物,来到树下歇息。由于匆匆逃奔,横冲直撞,全都又渴又饿,在那棵树下一看到欢喜丸,全都赶快去拿,各人吃了一颗。欢喜丸里的毒药药性很强,五百个盗贼一并都被毒死了。

这时树上的人在天明以后,看见众多盗贼死在树下,就假装用刀砍、用箭射死尸,收拢起他们偷盗来的备鞍子的马匹和许多珍宝,赶向这邻国的王城。

这时候,这个国家的国王正率领众多人马跟踪追来。他正好在半路上遇到了国王。

国王问他说:“你是什么人?从哪里得到这些马匹?”这个人回答说:“我是某国人,在路上遇到这群盗贼,跟他们互相厮杀。五百个盗贼现在都一并死在树下。因为这个缘故,我就得到了这些马匹和许多珍宝,前来投奔国王。如果不相信,可以派人去查看盗贼身上的创伤和杀死他们的场所。”

国王立即派出亲信去查看,果然像他说的那样。这时国王非常高兴,赞叹说这是从未有过的事。回到王城后,加封他很高的爵位,赏赐他大批珍宝,还封赏他人口和领地。

那国王的一些旧臣们都嫉妒了,告诉国王说:“他是从远方外国来的,不可以太信任他。怎么能一下子就过分宠信他呢?甚至封官赏赐,都超过了旧臣?”

这个从远方来的外国人听说后,就这样说:“哪一个人有勇气和健力,就请到操场一去比试一下武艺吧!”那些旧臣听了,都一个个地惊骇发愣,没有一个敢于应战的人。

此时,这个国家的一个大荒野里有一头凶恶的狮子,拦路吃人,断绝了国道交通。这时那班旧臣们共同商议说:“那个远方来的外国人,自称有勇气和健力,天下无敌,现在如果又能去杀死那头狮子,为国除害,那就真是立下了特别的功劳啊!”

做出这样的决议后,便向国王报告。

国王听后,就赐给这个远方来的外国人刀剑棍棒,马上派他去杀狮子。

这时他接受了国王的命令后,壮大胆子,鼓起勇气,走向狮子出没的大荒野。狮子一见了他,兴奋激昂,大声怒吼,奔腾跳跃,直扑过来。这个人惊恐害怕,赶快爬上大树躲避。狮子张开血盆大口,抬头朝树上吼叫。这个人在树上恐惧慌张,吓得发抖,连手中的砍刀也失手掉下,谁知这砍刀正好掉进狮子大嘴里,狮子随即死了。

这时这个外国人高兴得跳起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加倍赏赐了他。

到这时候,这个国的人们终于尊敬信服他,全都称赞他。

上面这段故事里,那妇人制作的欢喜丸,比喻各种心地不洁净行布施的所谓不净施;妇人的丈夫当使者,比喻善知识;出使到邻国去,比喻上升诸天;杀死盗贼,比喻获得声闻乘须陀洹初果,坚持断绝五欲和种种烦恼;半路上遇到邻国国王,比喻遇见了德才高超的圣贤;邻国的旧臣产生嫉妒,比喻外道异教见到智者能断五欲和种种烦恼,便生诽谤,故意视而不见,硬说没有此事;远方人激昂慷慨地说:“旧臣没有一个人敢与我比试”,比喻外道异教徒不敢与修道已获初果的人相对抗;远方人杀死狮子,比喻破了恶魔,既断绝了烦恼,又降伏了恶魔,便获得了无蓍道果也即涅槃境界的封赏;经常畏惧胆小,比喻能以弱制强。这种布施,尽管它在最初时候虽然没有清净无垢之心,但由于它是施给了善知识,便得到了各种优胜的果报。不净施的果报尚且如此优胜,何况更以善心欢喜心去行布施呢?所以应当勤心修行布施,广种福田。

智慧小语

虽说吉人自有天助,但如故事中有那样好运气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少见的。须知,只有踏踏实实、凭自己的真才实学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那些侥幸取胜的人,最终还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选官与选佛

【原文】

邓州丹霞天然禅师,不知何许人也。初习儒学,将入长安应举,方宿于逆旅,忽梦白光满室。占者曰:“解空之祥也。”偶一禅客问曰:“仁者何往?”曰:“选官去。”禅客曰:“选官何如选佛!”曰:“选佛当往何所?”禅客曰:“今江西马大师出世,是选佛之场,仁者可往。”遂直造江西。才见马大师,以手托幞(fú)头额。马顾视良久曰:“南岳石头是汝师也。”遽抵南岳,还以前意投之。石头曰:“著槽厂去。”师礼谢,入行者房,随次执爨(cùan)役凡三年。

【译文】

邓州丹霞山的天然禅师,不知是哪里人。起初修习儒学,打算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寄住在旅舍里时,梦见白光忽然充满房间。占卦者说:“是悟解空相的祥兆。”偶然遇上一位禅客,问天然:“您到哪儿去?”天然回答:“选官去。”禅客说:“选官怎比得上选佛!”天然问:“选佛的话,应该到哪儿去呢?”禅客说:“现今江西马祖大师出世,他那儿是选佛的场所,您到那儿去吧。”于是,天然就直赴江西。刚见到马大师,天然就用手推托帽子的前部。马祖大师看了他一会,说:“南岳石头是你的教师。”天然立刻又赶到南岳,还是用手推托帽子前部。石头禅师说:“到槽厂去吧。”天然行礼道谢,然后进入僧徒宿舍,接着做了三年炊事劳务。后终有所成。

智慧小语

对于很多人而言,人生最可悲之处并不在于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而是在于到死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做些什么,或是能做什么。而在做出选择后,能像天然大师般不计尊卑贵贱执著地坚持去做的人则更是寥寥无几了。

日照不图报

【原文】

我当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报恩。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而舍誓愿。

【译文】

佛祖说自己应该像太阳一样,把阳光洒向万物,给众生以生命与能量,却不求报答。众生糊涂无明,才会以怨报德。而觉悟的人不会计较,反而会容忍众生所犯的罪过;而且,也会像太阳那样,施恩而不求报。

智慧小语

太阳无私地照耀和孕育着苍生万物,不求回报。作为世界的主宰——人类,是否应像太阳一样,把苍生万物看作“天下一家”,相互疵佑呢?

智者无为

【原文】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

将心比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

一边二边,良由斟酌。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

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

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译文】

智者不做也不去想,愚人总把自身捆绑。

万物之间并无区别,偏爱执著本属虚妄。

整天用心殚精竭虑,岂非犯了大的错误?

迷者区分静寂闹乱,悟者并无喜爱厌恶。

万事万物一分为二,想来真是费煞斟酌。

梦里幻影空中虚花,何必当真一一把捉?

计较得失判断是非,这些做法统统抛弃。

如同此眼若不闭睡,各种梦幻自然消除。

此心若不去作分辨,世上万物本是一如。

一如境界本体幽玄,自由自在忘却俗缘。

万物无别作如是观,一身清净归复自然。

智慧小语

当说便说,当做便做,是为;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是不为。古训教导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里却道智者无为,为何?其实,这“智者无为”,不是不“为”,只是不“妄为”罢了!

同类推荐
  • 人生不设限

    人生不设限

    一本撼动数亿人心灵的勇气之书!没有一本书,比力克的故事更能带给你希望!他82年出生,生下来就和我们不一样,连妈妈都不想碰他一下!十岁之前三次想要自杀!中学当选为学生会副主席,本科获得两个学位!游泳冲浪踢足球样样全能,他走遍34个国家,演讲1500余场,给人信心、希望、爱和勇气!他就是力克·胡哲!通过本书,力克将告诉我们:就算环境不能改变,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改变我们自己看待人生的态度!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能力,力克说:当你怀疑自己能否实现人生的目标时,请信任那些愿意助你一臂之力,以及能够指引你的人。
  • 生命信息的秘密

    生命信息的秘密

    商界畅销书作家吴云艳继(浮沉商海)(局中局一一中国外企官场透视)后.再次推出国内行套身心灵访谈式实录从书《零极限健康静心系列从书》,亲自采访数十位权威医学专家.抗衰老专家.国际心灵导师.心理学专家.佛家、道家、易经高师.以及文学、艺术、企业界通过心灵智慧获得成功的精英人士.揭示了人生成功与和谐的“生命秘密”“心灵密码”和宇宙智慧运用法则……
  • 吸引力旋涡

    吸引力旋涡

    本书从10个方面,讲解了正向吸引力的强大效应和运用方法。具体内容包括:丢掉排斥和恐惧,霉运就会远离你调整自我,你会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剔除消极想法,用积极的力量创造奇迹等。
  • 中国人的95种性格及其命运

    中国人的95种性格及其命运

    本书从性格理论出发,从众多的性格类型中,列举了如中庸、狭隘、懦弱、懒惰、残暴、认真、自满、自负、大度、勤奋、诚信、正直、豪放、多疑、孤僻、乐观、自卑、进取、顽强、创新、敏感、逃避、自恋、自闭等性格特征来进行分析、阐述,使人们认识到:不仅要利用正面的性格,也要警惕负面的性格。
  • 这辈子做个富人

    这辈子做个富人

    《这辈子做个富人》讲述了:穷人怕风险,但穷人最大的风险是一辈子贫穷。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财富无可厚非。一个既会花钱又会赚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享受两种快乐。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不一定幸福,因为他很难享受赚钱的快乐;而一辈子做穷人的,肯定不幸福,因为他两种快乐都无法享受。我们不提倡拜金主义,但我们是现实主义者。这辈子做个富人,并不是秉持拜金主义的心态,而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为自己创造更加自由的生活。
热门推荐
  • 伟大的皇帝

    伟大的皇帝

    获得了超凡入圣的力量,威胁整个世界的故事
  • 迷糊王妃闯异世

    迷糊王妃闯异世

    有没有搞错!我只是迷迷糊糊地摔了一个跟头而已!居然被阎王弄去穿越了!神马东东啊!不过算你识相,给了我一个随便什么都可以拿出来的戒指。纳尼?我是小孩?不过终于长大了。不过这个什么王爷,能不能不要跟着我啦!挡着偶的视线啦!!看看性格多变的绝世女主怎么闯异世!
  • 非实之战

    非实之战

    战争的意义是否真实,是否保持初心,为了守护,还是为了杀戮,在沙场中逐渐迷失。
  • 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中国历代名文赏读

    本书的编纂兼顾艺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兼顾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的作品,注意选取那些短小精练、琅琅上口的作品。除原文外,还包括“作者简介”、“题解”、“译文”、“赏读”、“历史掌故咀英”、“经典故事温读”、“精彩语汇辑录”、“历代名家评点”等部分,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作品进行解析。
  • 萌妃调皮,王爷来管教

    萌妃调皮,王爷来管教

    “王爷,娘娘又在闹了,奴婢管也管不了。”“是吗,本王去看看。”陌离天邪媚一笑,起身走了。。。。。。“吱呀”门被推开了,某女正躺在床上闹着,“看来,你又调皮了,嗯~"
  • 天文探谜

    天文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黑道女王归来

    黑道女王归来

    “呵,苏雪婷,我要把你那些年怎样对我的加倍奉还!”黑道女王归来,你的招架得住啊。但当她们遇见了他们,又会演绎出怎样一曲呢?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嫡女归来:帝女风华

    嫡女归来:帝女风华

    上一世,她错信小人,被庶妹暗算,凌辱至死。上天有眼,给了她重生的机会。斗姨娘,斗庶妹,她毫不手软,亲手将仇人赶上绝路!名扬天下的临王爷屡次对她施救,二人情愫暗生,终成眷侣,却被恶毒庶妹横插一脚,她彻底被激怒。她不再心慈手软,手刃仇人,辅佐夫君坐上至高无上的皇位!
  • 别对自己说如果

    别对自己说如果

    “如果那时没有怎样,现在又会怎样?”“如果当初我那样做了,现在就不一样了……”“如果从头再来一遍,我的现在完全不同了……”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经说过诸如此类的话,当人们这样说时,都带着后悔、遗憾、哀伤甘的心情。虽然很多人都在喊着“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可却很少会有人想“我今天要怎么过”、“要把握好现在”,仍旧沉浸在回忆中无法自拔。当你总是说“如果”时,就表明你活在过去,也表示你无法开始新的生活,无法珍惜现在,无法活在当下。即使今天很精彩,你也会视而不见。从这一刻起,少说一些“如果”,如果没有“如果”,你的生活会精彩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