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2500000018

第18章 列国的内斗(10)

子产究竟知不知道仆人已经把鱼吃掉了?孟子的回答高深莫测:“君子可以用合乎道理的事欺骗他,难以用没有道理的事蒙骗他。”这句话在历史上有很多解释,最普遍的理解是:君子宅心仁厚,上当受骗是难免的事;但是君子的判断力不会背离常识,用那些荒诞不经的事情蒙骗君子也是不可能的。按照这种理解,鱼被放到池塘里,或者吃到仆人的肚子里,子产并不在意。人人都难免有自己的小算盘,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就好比你在街上遇到乞丐,他有可能是真的需要帮助,也有可能是来骗人的,但你没有必要寻根问底之后才扔给他一个钢镚儿。

从这个故事来看,子产是个漫不经心的老好人,信奉的是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但是别以为老好人好欺负,老好人发起火来,简直就是雷霆之怒。

公元前551年夏天,晋国派了一位使者到新郑,命令郑简公前往新田朝觐。子产以少正的身份接待晋国使者,劈头盖脸地发了一通牢骚:“我们郑国靠近晋国,你们好比草木,我们不过是草木散发出来的气味,哪里敢对你们有贰心?只要你们发布命令,我们就参加会盟,或者前来朝觐。没有朝觐的时候,我们没有一年不派人前来拜访,没有一件大事不跟从。但是,贵国的政令没有一个标准,搞得各国都很困乏,意外的事情屡屡发生,以至于我们没有一天不提高警惕,太累了!”

晋国使者没想到子产会来这么一套,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子产这通牢骚,实际上是冲着晋国的中军元帅士匄来的。

据《左传》记载,自从公元前554年士匄上台主政以来,晋国的外交政策变得比以往更严苛,给各同盟国下达的朝贡指标一年高过一年,动辄命令诸侯前往新田朝觐,或者发动诸侯出兵打仗,诸侯不堪重负,怨声载道,士匄因此也获得了一个“老饕”的美称。

而在晋国国内,士匄的口碑也不太好。据《国语》记载,士匄曾经与和邑(地名)的大夫争夺田产,长期相持不下。士匄打算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动用军队压服对方。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晋国的大夫们有的保持中立态度,有的表示愿意去攻打和邑,更多的则是委婉地表示反对,最后是士匄的家臣訾祏(shí)苦口婆心地说服了他,才不至于弄出乱子来。

最让人耿耿于怀的是,公元前550年的栾盈之乱,主要原因是士匄心怀杂念,处事不公,有意打压栾氏家族。栾盈最后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士匄的所作所为使得国人十分反感,朝野之间议论纷纷,士氏家族的名望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但是士匄本人似乎对这一切并不太在意,自我感觉仍然十分良好。公元前549年春天,鲁国派叔孙豹访问晋国,士匄代表晋平公接见他。国事谈完后,士匄问了叔孙豹一个问题:

“什么叫做不朽?”

叔孙豹回答不上来。

士匄便给他上了一堂历史课:“我士匄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虞舜以上的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龙氏,在商朝是豕韦氏,在周朝是唐氏和杜氏。周王室衰微,晋国成为诸侯的盟主,我们世代食邑于范地,又被称为范氏。人们所说的不朽,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家族吧!”

叔孙豹听了很不是滋味,他很直率地对士匄说:“这不能叫做不朽,而是叫做‘世禄’。”

“哦?”士匄没想到自己会碰到一个软钉子。

叔孙豹说:“我们鲁国有位先大夫臧文仲,人虽然死了很久了,但是他所说过的话一直被人们记在心上,这才叫做不朽。我听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然时间久远而仍然活在人们心中,这就叫做不朽。如果只是家族延续,宗庙香火不断,世代有人祭祀,哪个国家都有这样的家族,只能说你们家官做得大,不能算作不朽。”

士匄半天说不出话来。

同年二月,郑简公在公孙夏的陪同下访问晋国,子产托公孙夏给士匄带去一封信。

“您主政晋国,四邻诸侯没有感受到您的美好品德,只感受到了沉重的负担,对此我深感困惑。我听说君子领导国家和家族,不担心没有财礼,而是害怕没有好名声。诸侯的财货都聚集在晋君家里,同盟内部就会有不同的声音。您如果将这个作为利益,晋国的内部不会团结,您的家族也会受到损害。您怎么就不明白呢,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国家,哪里用得着那么多财物?”

“好名声,是装载品德的车子;品德,是国家和家族的基础。根基牢固,才不至于毁灭。”子产接着写道,“一个人要有好的品德,快乐才能长久。诗上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快乐的君子啊,是国家的基础。)’这就是因为有美德吧!‘上帝临女,无贰尔心。(上天看着你呐,不要三心二意。)’这就是说的有好名声吧!用宽容和谅解来发扬美德,那么就可以装上好名声向前走,远方的人都会前来投奔,近处的人也会感到安心。您是希望别人对您说‘是您养活了我’,还是说‘你榨取了我来养活自己’呢?告诉您,大象因为象牙而毁了自己,钱多不见得是好事!”

春秋时期,人们是用竹简来书写文字。士匄读完这封信,不觉大汗淋漓,原因有二:

第一,字太多,竹简太重;

第二,子产骂得太狠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士匄出完这身汗,将自己主政以来的点点滴滴梳理了一番,反思了一番,不觉幡然醒悟,有如大病初愈。不久之后,他就下达命令,宣布减少诸侯朝觐的次数,减轻各国朝贡的负担。

郑简公此次访晋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请求减轻朝贡的负担,另一方面是希望晋国批准郑国讨伐陈国。

郑国之所以要对陈国用兵,是有原因的:公元前550年,楚康王为了支援齐庄公,亲率大军入侵郑国,陈国作为楚国的属国,也参与了这次行动。

自从晋楚争霸以来,中原小国有如风中之烛,不是跟着晋国攻打楚国,就是跟着楚国攻打晋国,小国之间刀兵相见也是常有的事,本来不值得大动肝火。只不过陈国人在郑国的所作所为有点过分——陈军所到之处,填埋水井,砍伐树木,烧毁房屋,毁坏农田,极尽破坏之能事,给郑国人造成极大的伤害。

郑简公希望报复陈国。但是,打狗还得看主人。陈国好打,楚国不好惹,一旦楚国插手进来,事情就搞大了。郑简公需要征得晋国的同意才敢放手去干。换而言之,打狗既得看狗主人,也得看自己的主人。

但是晋国人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显得很暧昧,不支持,不反对,不表态。晋平公派士匄跟郑简公会谈,要求郑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轻率地进攻陈国。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战端一开,劳民伤财,对大家都不利。您说,这又是何苦呢?”士匄苦口婆心地劝说。

郑简公不跟他争辩,突然朝着士匄行了一个叩拜之礼。士匄吓了一跳,连忙避开,表示不敢接受。

晋国虽然大,士匄始终只是一个卿,而郑简公是诸侯级的人物,二者不可平起平坐,更不能颠倒尊卑,由郑简公来向士匄行大礼。士匄完全被郑国君臣搞糊涂了:子产写信把他骂得狗血淋头,郑简公却低三下四,向他磕头,这唱的是哪出戏啊?

当时公孙夏在一旁陪着郑简公,士匄连连用眼神暗示公孙夏,意思是你倒是说句话,这是怎么回事啊?

公孙夏也朝着士匄行了个叩拜之礼,然后说:“陈国依仗楚国而侵害郑国,寡君因此请求向陈国问罪,岂敢不向您行大礼?”意思很明白,咱们态也表了,头也磕了,至于晋国同不同意这件事,反正陈国是一定要打的。

郑国人说到做到。公元前548年6月,郑国派公孙舍之为大将,子产为副将,带领兵车七百乘讨伐陈国。郑军行动迅速,趁着陈国人不注意,夜袭陈国首都宛丘,轻而易举地进了城。

陈哀公慌不择路,在大子偃师的保护下,逃到郊外的墓地里藏了起来。正好司马袁侨驾着战车从墓地经过,两个人大叫起来:“带上我们,带上我们!”袁侨正急于逃命,哪里顾得上他们?一抽马鞭,跑得远远的,在黑夜中留下一句经典的回答:“我赶着去巡城呢!”

没过多久,大夫贾获驾着马车,载着自己的老母和妻子经过。看到陈哀公和大子偃师,贾获便要母亲和妻子都下车,将马车交给大子偃师,让他们赶快逃命。陈哀公觉得很过意不去,要贾获的母亲上车(一车正好载三人)。贾获说:“您贵为国君,如果与我母亲同车,恐怕不祥。”于是和妻子搀扶着老母走进墓地藏了起来。陈哀公父子因此得以逃脱。

有趣的是,郑国人虽然来势汹汹,进入宛丘之后,却表现得文质彬彬,不仅对宛丘的百姓秋毫无犯,连陈国的公宫都没有受到侵扰。为了防止有人趁乱打劫,公孙舍之和子产还亲自把守在公宫门口,禁止任何人出入。

打听到郑国人在宛丘的所作所为,陈哀公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郑国人不是来消灭陈国,而是来讨一个说法的。如果是那样,事情就好办多了。他马上派袁侨回到宛丘,拿了一批陈国宗庙里的宝物去见公孙舍之,要求投降。

所谓宗庙里的宝物,无非是一些青铜容器或乐器,统称为礼器。这些礼器的时代有点久远了,很多都是周朝初年铸造的,在当时也算得上是文物。但是在春秋时期,这些礼器的文物价值有限,人们更看重的是它们的政治价值,也就是它们代表着统治权力的象征意义。

公孙舍之答应了陈哀公的要求。

就这样,陈哀公从流亡之地又回到了宛丘。他穿上丧服,抱着社稷的神位,让宗室的男女反绑双手,分开排列,在朝堂上等待发落。类似的仪式,前面已经有过多次记述,大同小异,在此不再介绍。

公孙舍之拿着绳子会见了陈哀公,捧着酒杯祝陈哀公身体健康,并向陈哀公奉上玉璧一双。绳子是用来系马足的。拿着绳子觐见,是当时的臣仆之礼,以示为君侯服务之意。

子产进来后,仅仅是清点了一下男女俘虏的人数就出去了。接着郑国人在陈国的神社前举行了“祝祓”仪式,一方面因为入侵陈国,向陈国的社稷之神表示歉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陈哀公穿上了丧服,为其驱除不祥之气。总之,郑国人在陈国所做的一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功的意思,反而处处谨小慎微,堪称仁义之师。

郑军入城的时候,陈国的官员纷纷逃亡,将管理民政的户籍本、掌握军权的兵符和代表土地所有权的地契全部留给了郑国人。陈哀公投降后,公孙舍之命令将户籍本交还给陈国的司徒,兵符交还给司马,地契交还给司空,然后就带着军队回国了。

同年九月,郑简公派子产到晋国“献捷”,也就是向晋国报告讨伐陈国的战果,同时献上俘虏和战利品。

前面说过,周礼对于献捷有明确的规定,诸侯如果战胜四夷,则献捷于天子,除此之外,皆为“非礼”。陈国并非四夷,晋平公也不是天子,因此,郑国这次献捷显得居心叵测,有拉晋国下水的嫌疑。让晋国人感到尤为吊诡的是,作为郑国的全权代表,子产居然一反常规地穿上了戎服。

士匄已经于一个月前辞去了中军元帅的职务,接替他的是当年的“赵氏孤儿”赵武。新官上任三把火,赵武上台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宣布进一步减轻诸侯的朝贡负担,提高接待诸侯的礼仪规格。他还公开表示:“从今以后,要尽量少打仗,最好不打仗。齐国的内乱刚刚平定,崔氏和庆氏都急于向诸侯示好。楚国的新任令尹屈建(薳子冯已经去世,屈建接任)和我私交甚深。只要我们依礼行事,谨言慎行,安定诸侯,战争就可以消除了!”

新令墨迹未干,子产就来献捷,而且还是穿着戎服献捷,这不是存心和赵武唱对台戏么?

士贞伯的儿子士弱奉命接见子产,要他先把攻打陈国的理由说清楚再谈献捷的事:“您想必也知道,去年郑伯前来请示攻打陈国的事,我们可是没有答应。陈国究竟有多大的罪恶,使得贵国一意孤行,一定要讨伐他们?我希望听到一个满意的解释。”

任何人想要和郑国人玩弄辞令,都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听到士弱用这种不客气的语调和自己说话,子产并不生气,而是以一种心平气和的语气回答道:

“当年虞阏父担任周朝的陶正(陶器工业部长),服侍我们的先王。周武王见他工作勤勤恳恳,卓有成效,又考虑到他是舜的后裔,便将长女太姬嫁给他的儿子妫满,封他为陈侯,这也是对舜表示诚敬之意。所以说,陈国其实是我们周朝的后代,一直依赖周朝才得以延续。”

子产的话说得很巧妙。晋国和郑国都是姬姓,是周王室的后裔;而陈国是妫姓,是舜的后裔。通过回顾这段渊源,子产拉近了晋国和郑国的距离,而将陈国排除在外。

子产接着说:“陈桓公死后,陈国发生动乱,蔡国人想干涉陈国的内政。先君郑庄公拥立公子佗为君,被蔡国人所杀。后来我们又立了陈厉公,乃至于陈庄公、陈宣公,都是我郑国所立。因为夏姬之乱,陈成公流离失所,又是我们让他回国的。现在陈国忘记了周朝的大恩大德,无视于郑国给予的种种恩惠,抛弃我们这个自古以来的姻亲,而去亲附楚国,仗着楚国人多势众来侵略我国,所到之处,填埋水井,砍伐树木,极尽破坏之能事。我们很担心这样会给太姬带来耻辱,所幸上天已经厌恶陈国,启发了我们攻打陈国的意愿。而陈国现在也知道自己的罪恶,甘愿接受惩罚。因此,我们才敢于向贵国献捷啊!”

士弱说:“那你们攻打陈国,也是以大欺小,不符合国际原则。”

“此言差矣!”子产说,“先王的命令,只要是有罪过的地方,就要给予惩罚,怎么能说是以大欺小呢?再说了,什么是大国?按照祖上的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诸侯地方百里,现在的大国地方几千里,如果不是通过侵占小国,怎么能够大到这个地步呢?”言下之意,晋国之所以成为大国,难道不是牺牲了无数小国才达到的吗?

士弱脸一红,赶紧又换个话题:“那您为什么穿戎服来晋见呢?”

“我郑国的先君郑武公、郑庄公都曾担任天子的卿士。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发布命令说,‘各复旧职’,要郑文公穿上戎服辅佐天子,以授受楚国的俘虏献给天子——我今天这样做,也是不敢忘记天子的命令啊!”

士弱理屈词穷,回去之后,把情况如实向赵武汇报。赵武说:“他的话顺理成章,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些大道理,恐怕不吉利。”于是接受了郑国的献捷。

孔夫子评论这件事,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善于言辞的话,有谁知道你在想什么呢?所以没有文采的人,成不了大事。郑国讨伐陈国,如果不是因为子产的文辞,就不能算是功劳。”说白了,做得好,还要唱得好,一味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不可取。

公元前547年春天,郑简公就入侵陈国一事论功行赏,赐给公孙舍之马车一辆、“三命之服”一套和城池八座;赐给子产马车一辆,“再命之服”一套和城池六座。

子产收下了马车和“再命之服”,但是拒绝接受城池,他对郑简公说:“自上而下,赏赐的数额以二递减,这是规定。我在群臣中排名第四,按道理不能接受六座城池。再说入陈作战,子展(公孙舍之字子展)的功劳最大,我不敢要求赏赐,请您把城池收回去吧!”

郑简公坚持要赏,最后子产只好接受了三座城池。

不是每个浪子都会回头

前面说到,公元前548年6月,晋平公召集诸侯在夷仪会盟,准备讨伐齐国。后来因为崔杼杀死了齐庄公,不惜血本用重金贿赂晋国君臣,晋平公便答应了齐国的和谈请求,夷仪之会也由“兵车之会”变成了“衣裳之会”。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霸业徐州

    三国之霸业徐州

    军工硕士陶应因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失败,回到了战乱纷争的汉末徐州。194年的徐州曹操兵临城下欲屠尽徐州鸡犬不留,刘备城中大获人心,还有吕布骑着赤兔马滴滴地赶往徐州的路上,而他不幸穿越成了人见人恨的陶谦二子……英雄辈出的汉末有人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有人一声怒吼吓退百万雄师,而弱小的陶应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保卫徐州!
  • 极品书生混大唐

    极品书生混大唐

    孟星河意外来到大唐,附身在同名败家子孟星河身上。他背负吃喝嫖赌的骂名,却一路风生水起,直捣长安,凭借前世超凡的学识荣登两榜进士,御封金科状元。他高居庙堂,心却在江湖,建立了大唐第一黑帮;他上朝搞政治,退朝搞经济,建立了繁荣的经济帝国;在京城的官场、商场、风月场所,他是名副其实的教授级人物。论官衔,他是手握重兵的天下兵马大元帅,手下良将无数,连当朝太子也要极力巴结。论财富,他是富可敌国的唐朝首富,哪里有人的地方,哪里就插着他公司的旗帜。论江湖,他是大唐第一黑道联盟主席,三十万亡命之徒是他小弟,任他叱咤风云。座右铭:总有一天后世的史书上会书写老子的名字。
  • 二十四史精华(第六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六卷)

    二十四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且还全面地反映历史,所谓“全面”,是指二十四史涵盖了上起五帝、下迄清初的全部历史。而对于每一个朝代,尽可能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事件都容纳其中。在反映各个朝代的历史时,基本上坚持了客观、中正、真实的原则。本书选取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
  • 昭勋

    昭勋

    古之昭勋阁,敬二十四贤臣。今之昭勋阁,聚天下之才俊。且看群雄相争,再闻侠者恩仇。却是拔剑长歌,但饮豪酒入胸。同看潮起潮落,共赏云聚云散。
  • 流云挽歌:帝王家事

    流云挽歌:帝王家事

    从古到今,帝王业,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围绕着他们争夺皇位的血腥斗争,在宫廷内外演绎了一个个惊心动魄、曲折离奇的故事,谱写了一件件扑朔迷离、真伪难辨的帝王家事。生在帝王家,不知是幸是悲。穿过与世隔绝的金顶红墙,徜徉太液池边,一步步穿越岁月的迷雾,走进最真实的帝王家庭,去寻觅那永远也道不尽的帝王家事。
热门推荐
  • 公共财政之路:浙江的实践与探索

    公共财政之路:浙江的实践与探索

    本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对浙江公共财政改革的独特现象的剖析,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的相互联系中梳理、归纳和勾勒浙江公共财政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阶段性特征,描述出浙江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在曲折中前进的大趋势,概括和总结出公共财政建设中的大量浙江特色和浙江经验,并揭示和剖析存在并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各种现实性公共财政难题,为浙江进一步的财政改革提供现实的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其次,浙江省的公共财政建设是在“少说多做”的地方政府行为风格中走到今天的,其中有许多在国内率先探索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都需要进行理论的回顾、总结与凝练,当然,也有许多历史遗留的深刻问题需要揭示和剖析。
  • 剑祭诸天

    剑祭诸天

    百万年前鸿蒙大界突现最强之器——九鼎。万族就此开始夺鼎之战,后九鼎被人族大能获得放入神州大地镇压人族气运。当时最强的三大种族仙、神、魔、不甘人族就此崛起,联合其余种族侵入神州大地,那一战人族誓死反抗,九鼎也在对敌中被打碎不知去向。仙族为了寻找九鼎,将人族的道统尽数毁灭,留下自身的道统被忘却人族当年辉煌的后人称为——修仙。百万年后、少年林凡在宗门内偶然获得神秘小鼎,机缘巧合下得知一切真相,被迫卷入这场持续百万年的纷争中。
  • 查理九世之死神归来

    查理九世之死神归来

    鬼节,大家提心吊胆,生怕死神来到他们家,可是,死神杀了一家人,就……不见了……千年后,死神再度归来……
  • 神雕之不一样

    神雕之不一样

    不一样的神雕,狗血,改写,结局,尽管吐槽吧
  • 霓虹灯下的萤火虫

    霓虹灯下的萤火虫

    破旧的教堂,凌乱的桌椅,没有亲人的叮咛,没有朋友的祝福,除了一位牧师,就剩下那对新人。“你愿意一生一世爱你的妻子吗?”牧师看着面前的这对新人说。啪的一声!门开了,母亲冲过来,“你们不能结婚,因为你们有血缘关系,这辈子做不了情侣,更做不了爱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牌特工

    王牌特工

    “人们总是说你是恐怖的超级战士,你救了很多人,也赚到了很多钱.........”“我只是一个特工,我只在乎我的人民和我的钞票。”“请问你是救世主还是天罚者?”“请叫我特工,谢谢!”这是一个属于特工的故事,一个逆袭的故事,一个孤胆英雄的故事。豪车美女,香槟烈酒,纵横都市,唯我独尊!
  • 用忠臣掌权,按能力重用

    用忠臣掌权,按能力重用

    本书为企业经营管理类图书,以“忠诚”和“能力”为关键词,从企业人事管理的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企业领导识人、择人、用人、管人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熟悉各种性格人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重用和引导,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并进一步完善企业人事管理机制。
  • 臣妾是被吓大的

    臣妾是被吓大的

    别人穿越成公主,她却给人当丫鬟,最大的爱好是男扮女装,不成想,一不小心招惹了不少花美男?皇上看上要她做宠妃?王爷对她情根深种?这还了得,敢跟帝王抢女人,上面一发怒,某女,小心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的漫漫追妻之路

    总裁的漫漫追妻之路

    顾御泽,霸道总裁,不慎伤了自家媳妇的心,从此踏上了追妻的不归路。沈莜,富家小姐,从小喜欢顾御泽,奈何伤的太深,让顾boss追的心力交瘁,(宠文,前面会有点虐)
  • 邪王独宠逆天医妃

    邪王独宠逆天医妃

    她是京畿苏太医府上胆小懦弱的废材四小姐,她还是21世纪名满凤城的天才儿科医生苏文欣,一朝穿越,她被人设计当成代孕佳丽送到七王爷轩辕昀烈的床上。他冷酷腹黑,强势地将她压在身下,“女人,要怎样你才会乖乖听话?”她逆天嚣张,冷笑抵抗,“要我温顺臣服,先看我的手术刀答不答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