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8200000012

第12章 堪舆十三大原则(2)

以上四种情况,旧时风水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用科学道理加以解释,但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回避措施。有的风水师在相地时,亲临现场,用手研磨、用嘴嚼尝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层的土质、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不无道理。

水质分析原则

植物需要浇水,人类需要饮用水,而水质决定生命的状况。中国上古的许多典籍都谈到水质问题,《周易·井卦》提倡“井泥不食”即有泥巴的井水不宜饮用。

怎样辨别水质呢?《管子·地员》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其色淡,其味辛,其气烈,主下贵。若酸涩,若发馒,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嘉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冷浆之气味惟腥,有如热汤又沸腾,混浊赤红皆不吉。”

水质直接影响人的体质,许多疾病都是由水质不宜而引起的。《吕氏春秋·尽数》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翘与多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魁跫与伛人。”这就是说秃顶、咽炎、颈瘤、恶疮、佝偻等病都与水质有关。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顺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水质对植物生长极为重要。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中记载南阳郦县故城东有条小溪,“源旁悉生菊草,潭间滋液极为甘美,云此谷之水土,餐挹长年”。

云南省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无生物,鸭子和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科学家调查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这是杀害生物的巨毒物质。《三国演义》中描述蜀国士兵深入到荒蛮之地,士兵误饮毒泉,伤亡惨重,可能与这个毒泉有关。在这样的小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庄的。

中国的绝大多数泉水都具有开发价值,山东济南称为泉城,福建省发现矿泉水点1590处,居全国各省之最,其中可供医疗、饮用的矿泉水865处。广西风凰山有眼乳泉,泉水乳白似汁,用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变味。江西永丰县富溪日乡九峰岭脚下有眼一平方米的五味泉,泉水有鲜啤酒那种酸苦清甘的味道。由于泉水是通过地下矿石过滤的,往往含有钠、钙、镁、硫等矿物质,以之口服、冲洗、沐浴,无疑有益于健康。

风水思想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坐北朝南原则

中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026)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阳光对人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时南房比北房的温度高1—2度;二是参与人体维他命D合成,小儿常晒太阳可防预佝偻病;三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尤其对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较强的灭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大门朝南。到了商周时期,测量方向是选择环境的先行步骤,《诗经·公》云:“既景乃冈,相其阴阳。”后来,汉代政治家晁错提出,在选择城址时,应当“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正阡陌之界(见《汉书·晁错传》)。”北为阴,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甲骨卜辞有测风的记载,《史记·律》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居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清明风居东南维,四月也。景风居南方,五月也。凉风居西南维,六月也。阊阖风居西方,九月也。”

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衰败丁稀。”这就是说要避免西北风。

风是致病的因素之一。南宋齐仲甫在《女科百问》云:“风乃阳邪也,冷乃寒气也。风随虚人,冷由劳伤,夫人将摄顺理,则气调和,风寒署湿不能为害也。若劳伤血气,便放虚损,则风冷乘虚而干之,或寒于经络,则气备凝滞,不能湿养于肌肤;或人于腹内,则冲气亏虚,不能消化饱食。大肠虚则多痢,子脏寒则不生。或为断绝,或为不通,随所伤而成病,皆不逃乎风冷之气也。”

风水术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其三,以干支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其四,以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或称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吴兴志·谈志》记载宋代吴兴郡治的布局:大厅居中,谯门翼其前,"卞苍”拥其后,“清风”“会景”“销署”蜿蜒于左,有青龙象“明月”一楼独峙西南,为虎踞之形,合阴阳家说。

概言之,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人杰。

定量规定原则

风水思想认为:环境容量与人口数量应保持合理的比例。水口范围的大小决定居住人口的多少。每一地区从水流进至水流出的范围内,统称为水口。水口包容的面积越大,所能承受的容积就越大,造福的涵盖量也就越大。

据《资治通》卷十一记载:汉高祖刘邦在商议都城选址问题时,群臣大多认为洛阳背山面河,可以依托。惟有张良持不同意见,他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刘邦也认为长安(今西安)比洛阳发展的余地大,环境宽阔富庶,于是决定建都长安。后来,唐代也定都长安。古代的长安比今天的西安要大好几倍。

中国古代的都城之所以能作为政治、经济的中心,这与地理环境的博大容量有关。如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与西北蒙古高原、东北松辽平原之间,西北是燕山山脉,西南是太行山脉,东南是渤海湾,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渤海。明初建都南京,靖难之役后,有大臣上疏,主张迁都北京,理由是北京可以俯视中原,沃野千里。于是成祖迁都北京。

风水思想要求大城镇必须建立在“脉远”、“气大”、“水湾“穴阔”之地。《阳.宅集成》卷一云:“凡京都府县,其基阔大,其基既阔,宜以河水辨之,河水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若隐隐与河水之明堂朝水秀峰相对者,大吉之长也。”龙气大则结都会,龙气小则安县邑。干龙为城镇,支龙为村舍。

中国农村的许多村落的大小,都是由环境容量所决定的。《储备地眼图》卷七《水口》云:“自一里至六七十里或二三十里,而山水有情,朝拱在内,必结大地;若收十余里者,亦为大地;收五六里、七八里者为中地;若收一、二里者,不过一山一水之财地耳。”容量之所以决定村落的规模,是因为水源、材源、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数量,在一个只能提供几百人生活资源的环境区域内,不允许建立几万人居住的城镇,如果比例失控,后患无穷。

中国历代实行的行政区划,大多考虑到环境和容量因素,四川省是由盆地形成的天府之国;湖北、湖南是依云梦泽和洞庭湖而形成的鱼米之乡;昆明和大理分别由滇池和洱海决定了其规模;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地理单元,西有大兴安岭,东北有小兴安岭,东和南有张广才岭、长白山,整个地区呈现出向西南开口的簸箕状,箕底是松辽平原,人民生活在三面环山、一面平原的白山黑水之间,自成一个关东文化区。清末,满族以关东为“龙兴之地”,建立了满清王朝。

风水思想以容量空间为明堂,明堂本是天子理政、百官朝见的场所,风水引伸为穴前的平地。宅地与明堂应当有一定比例,明堂不可太宽,宽则近乎旷荡,不能藏风。明堂也不可太窄,太窄则气局促而不开阔。明堂为宅地的拓展提供了空间。明堂有大、中、小之别,宋代陆游有诗云:“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是赞美以黄河与华山为背景的大明堂。唐代杜审言有诗云:“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这是赞美襄樊城的中明堂。宋代王安石有诗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赞美村舍的小明堂。只有充分了解明堂的容量,才能把握建设规模,使人与环境和谐。

适中居中原则

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依,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论穴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彰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哑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

适中的风水原则早在先秦时就产生了。《论语》提出了中庸,就是无过不及,处事选择最佳方位,以便合乎正道。《吕氏春秋·重己》指出:“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接,此阴阳不适之患也。”阴阳平衡就是适中。

风水思想主张山脉、水流、朝向都要与穴地协调,房屋的大与小也要协调,房大人少不吉,房小人多不吉,房小门大不吉,房大门小不吉。清人吴薷在《阳宅撮》指出:“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东盈西缩,定损丁财。”

同类推荐
  •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是一本有关谚语或曰气象谚语的科普性读物。全书共分两部分内容:谚语和历法节气。全书内容相当丰富,且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相当强。可作为中学生补充文学知识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普通成人文学知识的自我充电读本。
  • 思想课堂-养生笔记

    思想课堂-养生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 西部民间传奇故事

    西部民间传奇故事

    西部,既是地域的概念,又是文化的概念。从远古时代以迄,神话与传说,就装点着西部悠久而沧桑的历史,讴歌着西部艰难而不凡的岁月——
  •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热门推荐
  • 文物与工艺(和谐教育丛书)

    文物与工艺(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狂戮之魂

    狂戮之魂

    转眼间,由人类统治的青铜时代即将步入尾声。在这风云变幻之际,人类内部守旧派和激进派的对抗日趋激烈,各方势力也纷纷蠢蠢欲动,意图趁此机会达成目的。我们的主角洛克在机缘巧合之下,也踏入了这场时代的浪潮之中。而直到最后他才发现,似乎一切冥冥中早已注定……PS:本书为西方魔幻的世界观,所以为了和设定搭调,人物名字只能使用了外国的命名方式_(:3」∠)_
  • 霸道总裁爱上妖艳

    霸道总裁爱上妖艳

    爱上的是妖艳贱货这只是一个脑洞巨大的高中少女在初三晚自习写下的无聊小说人物都是我初中班里的人so不要太在意姓氏什么的啦
  • 恶魔公主与狡猾王子

    恶魔公主与狡猾王子

    她们,来自黑道的恶魔。有着美丽的容貌,魅力无比的大眼睛,国色天香,散发出无人可挡淡淡的香气,却有着恶魔般的心。他们一样有着魔鬼的心,狡猾无比!是一个个腹黑到极致的他们。究竟他们(她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兵修

    兵修

    真是对不起读者了,由于丈母娘在住院,酒鬼今天到家收拾点东西后还要过去,酒鬼说声抱歉了,但只要丈母娘的病情稳定下来,酒鬼会尽快赶回来恢复更新的,给广大读者造成的不便,希望谅解!修炼枪支坦克,用核潜艇、航空母舰当法宝,真正的军事YY。
  • 汉韵胡风巴里坤

    汉韵胡风巴里坤

    本书主要讲述了在新疆地域的汉文化,它的美无处不在,让读者清晰明了的了解到汉文化的魅力。
  • 纨绔天才

    纨绔天才

    意外重生,他平南方,进北方,潜龙出海震九州。安内乱,攘外敌,华夏神龙尽显威。且看纨绔少爷如何在势力纵横的大上海翻云覆雨。他是邪恶的代表,还是正义的化身?他是金三角最神秘的将军,他更是贪官恶霸的噩梦,老百姓的守护神“城市猎人”。
  • 综漫之樱雪飘零

    综漫之樱雪飘零

    (又名综漫之天使的恶作剧)她是高高在上的完美公主殿,他们既不是王子也不完美,却有着她没有的东西,却有着足够吸引人的闪光点。当她遇上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谁才是她的王子?归属只能拥有一个吗?
  • 六道之始

    六道之始

    为什么?爱与恨,对与错到底谁是谁非。探索人类的终极之谜,定义爱与恨,对与错。
  • 恋上黑猫的小猫

    恋上黑猫的小猫

    短发小子变电眼美女,跆拳道黑带变音乐专业才女,三年的淑女改造计划,三年的等待,千里迢迢从西湖边来,只为让你爱上我!保证HE。。。爆笑青春校园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