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2500000037

第37章 中医西传阿拉伯及其影响(1)

蒲俊臣

在近代医学诞生以前,世界主要文明古国都曾出现过建立在经验和主观判断基础上的传统医学。中医也属于传统医学范畴,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被誉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在中国与阿拉伯长达数个世纪的接触中,穿梭于欧亚大陆两端的阿拉伯人从中国带回了大量的医学知识以及数百种药物。中医的医理和诊治方法逐渐为阿拉伯人重视,并被有效地吸收和应用。中国的黄连、大黄、肉桂、生姜、土茯苓、沉香、麝香等药材沿着丝绸之路,先后传到了中亚,并为阿拉伯人所掌握其性能与使用方法。

一、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交往概况

阿拉伯人生活于欧亚非三大洲的战略要冲地带,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世界贸易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通道。约在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以后,阿拉伯民族逐渐由蒙昧步入文明进程,并以一个强大帝国的形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阿拉伯帝国极盛时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幅员1300万平方公里。阿拉伯人在帝国兴起之初就以一种很低的姿态如饥似渴地向周边的民族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对于异族文化也持宽容与兼收并蓄的态度。穆罕默德曾有训示,“要寻求学问,哪怕远在中国”。历任哈里发也大都重视对古希腊罗马文献的翻译和学习,麦蒙哈里发还兴建了像智慧宫这样的学术机构来专门研究介绍先进文化。不论是先知的教导,还是哈里发的推动,都将阿拉伯人以一种后起的姿态迅速地推入了文明进程,并最终成为中世纪的文化高地。另一方面,阿拉伯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高温干旱,既不利于农业生产,也缺少游牧的条件,于是在石油尚未被认识和利用以前,经商、贸易,乃至扩张和掠夺就成为了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中世纪一个常见的景象就是身着白袍的阿拉伯人驾着大篷车往返穿梭于欧亚大陆两端,在中国他们贩卖香料、珠宝,在西岸他们又带来了东方的药材和瓷器。于是,对先进知识总是充满渴望而又能广泛的接触各民族文明的阿拉伯人不自觉地充当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有史记载的阿拉伯帝国与中国交往开始于正统哈里发时代(632—661年),在倭马亚王朝(661—750年)和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时达到鼎盛。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王噉密莫末腻(即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初次遣使中国,“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主矣”。661年,倭马亚王朝建立,因其尚白色,故唐代称之为“白衣大食”。唐朝与倭马亚的关系颇为复杂。一方面,倭马亚王朝及其派驻伊朗东北部呼罗珊的总督不断遣使入唐,以交友好;另一方面,倭马亚王朝在完成呼罗珊的征服之后,即以呼罗珊为基地继续扩张,向东向北推进,与唐王朝对峙而立。当时的呼罗珊总督曾向部将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许诺:谁先踏上中国领土,谁就出任统治中国的总督。713年前后,二人分别在印度西部边境和中亚地区建立了阿拉伯人的统治。而与此同时,吐蕃人也进入中亚,与大食争雄。于是,在8世纪上半朗,唐朝、吐蕃和大食在中亚地区屡次发生错综复杂的纠葛与冲突。

750年,阿拔斯王朝建立,因其色尚黑,故唐代称之为“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在东部伊斯兰世界稳固地统治了500年之久。正是在阿拔斯王朝时代,中国与阿拉伯的文化交流达到最兴盛的时期。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交流的盛世开端于怛罗斯之战。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因西域藩国石国“无番臣礼”,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石国后求救于阿拔斯,于是唐军与阿拔斯军队会战于怛罗斯。怛罗斯之战最终以唐军惨败而告终,大批唐兵被阿拉伯军俘虏。这次战役对于中世纪文化交流意义重大。中国被俘士兵中有大量的工匠,他们被带往阿拉伯地区,因而也就把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传播开来。中国造纸工匠协助阿拉伯人在撒马尔罕开办了造纸厂,将造纸法传入了阿拉伯地区。阿拔斯都城库法也有许多中国的技师在那里操作,杜环曾记述:“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者河东人乐缳、吕礼。”怛罗斯之战并没有使唐朝和大食的关系交恶。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十二月,黑衣大食谢多河蜜遣使来朝。唐政府还隆重授予左金吾卫员外大将军勋位,并开创了阿拔斯王朝自诩的中阿关系“新纪元”。接着,在天宝十二年(753年)一年之中,有4次大食使者入长安;以后又连续5年,每年都有大食使者入唐。可见唐朝与阿拔斯的关系相当密切。安史之乱时,阿拔斯王朝还应唐肃宗之邀,派兵援唐,平定安、史叛军。

盛唐时期,阿拉伯对华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两国的经济往来尤为繁盛。特别是8世纪以后,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贸易往来空前活跃,陆路和海路两途,往来商旅络绎不绝,在陆路,阿拉伯帝国横跨东西,境内交通畅达,并且辅有完善的驿道制度,为运输物资、商旅往来提供了便利。据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记载,沟通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干道是著名的呼罗珊大道。这条大道从巴格达向东北延伸,经哈马丹、赖伊、尼沙布尔、木鹿、布哈拉、撒马尔罕、锡尔河流域诸城镇而到达中国边境,与中国境内的交通路线相连接。这条呼罗珊大道的路线,就是丝绸之路在葱岭以西最主要的一大段路线。通过呼罗珊大道,大批阿拉伯商人,包括波斯商人,成群结队地来到中国从事贸易活动,进入甘陕一带,有的甚至深入四川,东下长江流域。唐三彩中有许多随葬用的胡俑,尼沙布尔和赖伊等地出土的唐五代越窑青瓷和长沙窑彩绘盘,以及撒马尔罕成批出土的唐瓷,都反映了当年陆上运输繁忙的景象。西安唐墓发现了波斯萨珊王朝库思老二世银币,新疆境内也大量发现了波斯、阿拉伯钱币,这都反映了当时中阿商品贸易的繁盛。

8世纪以后,海路的重要性逐渐超过陆路。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取道马六甲海峡北上交州和广州。这些来华的波斯和阿拉伯商船大都是从阿曼的苏哈尔或波斯湾北岸的尸罗夫起航,沿着印度西海岸,绕过马来半岛,来到中国东南沿海。唐代外国商舶多聚于广州。《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船,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其舶深六七丈,师子国、大石国、骨唐国、白蛮、赤蛮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鉴真也描述了在广州所见珠江中停泊的婆罗门、波斯、昆仑等各地船舶,“不知其数”。按张星烺考证,广州港一年有80万人进出参加贸易活动。可见当时广州对外贸易之繁荣。中国称阿拉伯商船为市舶或互市舶,政府在广州派驻宦官,专门管理,称为市舶使。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唐朝中央政府采办方面对外依赖性的增大,市舶使的地位甚至提高到可以与岭南节度使相提并论的程度。

二、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医学交流

(一)唐宋时期中阿医学交流概况

在阿拉伯帝国兴起之前,中亚诸国和中国就有广泛的交流。中亚诸国向唐廷进献的物品中也多有香药、药材及药品,见于记载的尤以开元、天宝年间为多。如据《新唐书·西域传》载,安国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献“郁金香、石蜜等”。又《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一载,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康国遣使献宝香炉及白玉环、玛瑙、水精眼药瓶子”。其中见于记载最多的为吐火罗国。吐火罗又称土豁罗、覩货逻、吐呼罗等,居古大夏国地域。据《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一载,开元年间该国向唐廷献药甚多,如“开元十二年七月,吐火罗国遣使献胡药乾陁婆罗等三百余品”。“开元十七年七月,吐火罗使僧难陀献须那伽帝释陵等药”。“开元十八年五月,吐火罗僧难陁来朝,贡献瑞表香药等”。《新唐书·西域传》也称“开元、天宝年间,吐火罗数献异药乾陀婆罗二百品”。另外,来唐的中亚使僧,多精于医药之术,如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载,康国僧人伽跋摩来唐后,曾“奉敕令往交阯采药”,显然是一位富有药物知识的僧人。《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一又载,“开元二十九年三月,吐火罗遣使献红颇黎、碧颇梨、生玛瑙、生金精及质汗等药”。

阿拉伯帝国兴起以后,中国和阿拉伯地区的医药交流更为兴盛。在与中国繁盛海陆贸易中,所贩货物尤以香药与药材为大宗。《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一载:“开元十二年三月,大食遣使献马及龙脑香。”又:“开元十八年正月,波斯王子继忽娑来朝,献香药、犀牛等。”另据《旧唐书·敬宗本纪》载:“穆宗长庆四年九月丙午朔,丁未,波斯大商李苏沙进沉香亭子材。”可见这些药材尤其是香药一类进口量甚巨,以致有官宦以“沉香为阁,檀木为栏,以麝香、乳香筛土和为泥饰壁”, 至五代时甚至有以“沉香为山阜,蔷薇水、苏合油为江池,零藿、丁香为林树,薰陆为城郭”等者。隋唐时期的医药等著作中载有不少波斯、大食的药物情况。如《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海药本草》、《千金翼方》、《酉阳杂俎》等收录了波斯所产药物胡黄连、荜茇、龙脑香、小茴香、诃黎勒、阿魏等。这些药物在后世中国史籍中多有描述,如陈藏器《本草拾遗》称:“荜拨生波斯国,故人将来。”李珣《海药本草》则介绍诃黎勒的药效说“诃黎皮主嗽,肉主眼涩痛”等。

与此相应的是,大量中国的药物和医学知识也在隋唐时期相继传入了阿拉伯地区。隋唐时期,景教徒们不仅将西方医学和阿拉伯医学传入中国,而且也将中国医药学传至阿拉伯。如在穆罕默德时期(570—632年)波斯的工提沙波(位于今伊朗胡齐斯坦省)是景教的重要学术中心,这里集中了希腊和东方的文化,建有学校与医院。有资料说,当时这里有中国医生在医院工作并教授学生,有科学方面的中国书籍,还有近千罐有名称的工艺水平很高的中国糖浆。这无疑是与景教徒们传播中国医药文化的努力分不开的。拉齐曾在巴格达应一位中国学者的要求为其传授了盖伦的医书,这位学者在拉齐家中做客长达一年,据传与拉齐交流了大量中医体系和方剂学知识。

另外,中国炼丹术之外传阿拉伯,也可能始于隋唐时期。阿拉伯帝国建立后,哈里发大力倡导科学文化,大量翻译文献经典,炼金术也随着其他的希腊科学一起传入伊斯兰世界。阿拉伯人在继承古希腊炼金术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中国炼丹术的理论与技艺。一方面阿拉伯翻译家们在翻译有关炼金术的著作时,也介绍了中国的炼丹术知识,他们“对这些著作的原出处并不关心,往往笼统地认为其来自希腊,然而殊不知其中有大量的中国和印度的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和阿拉伯地区长达数个世纪的接触,炼丹术也曾作为科学被直接引进到伊斯兰世界。根据亚历山大城的手稿和东方商旅的记载,阿拉伯学者曾经从中国的炼丹术中学习了分离的方法。巴格达的翻译馆在9世纪的时候曾译过中国的丹书。在中国的波斯人很多都是专门从事贩卖炼丹用的药金和香药的人,很多胡商本人也是炼金术士,对于中国炼丹术的西传起了重要的作用。长安西市在元和(806—820年)中有擅长制作药金的炼丹家王四郎开设的店铺,专门供应胡商,高价抛售(《太平广记》卷三五引《集异记》)。文学家李珣的弟弟李玹原是波斯侨民,专门贩卖香药,酷好金丹之术,“暮年以炉鼎之费家无余财,唯道书药囊而已” (《茅亭客话》卷二)。

此时期一些阿拉伯人所著的中国游记等文献则介绍了中国医药卫生方面的情况,增加了阿拉伯人对此的有关认识。阿拉伯商人苏莱曼曾亲至印度、中国等地游历经商,归国后著成其东游见闻,经后世学者翻译整理为《九世纪阿拉伯人及波斯人之印度中国纪程》,其前一部分即为苏莱曼游记,是现知最早的阿拉伯人之中国游记。书中对中国充满了美好印象,如说:“中国人(比印度)更为健康,疾病更为罕见;空气如此清洁,几乎没有双目失明的人,没有独眼的人,也没有某种生理缺陷的人。而在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则随时可见。”后来阿拉伯人伊本·阿尔法基赫的著述中也有类似记载。阿拉伯人伊本·库达特拔(又名阿布尔,乌拜德卡西姆)曾在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任吉巴尔省驿官,约于9世纪著有《道里郡国志》一书,首次记载了肉桂、土茯苓、芦荟、樟脑、生姜等。

宋代典籍也记载了大量中国与阿拉伯及中东地区药物交易的情况。如《宋会要辑稿·番夷四·龟兹》曾有记载,北宋乾德年间,龟兹国两次与宋王朝进行硇砂药物贸易;据《宋会要辑稿·番夷四》记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三月,西域商人与宋王朝进行药物贸易,其中硇砂二百四十九斤、乳香三百七十一斤。大食国在雍熙元年(984年),遣使给宋王朝赠送乳香1800斤、无名异一块、蔷薇水百瓶;熙宁四年(987年),又遣使送来白龙脑、蔷薇水、象牙、琥珀、香药以及龙盐、眼药等;至道元年(995年),又遣使赠送白龙脑1000两、龙眼一银盒,眼药二十小琉璃瓶。蔷薇水20琉璃瓶,乳香1800斤。另外,麻罗拔、施遏、奴发等阿拉伯国家,也向中国输出了大批香料药物。

(二)中医医学理论的介绍与翻译

中世纪中国医学的解剖学、胚胎学、妇科学、药物学和其他医学论题也被介绍到了伊斯兰教地区。这些系统地反映在1313年编写的《伊尔汗的中国科学宝藏》(tanksuq-namah- I Ilkahan darfunun-I khitai)。这部医学大典成书于13世纪末,正值哈赞汗王统治伊朗时期(1274—1283年)。当时伊尔汗的大丞相拉施德·丁·法杜拉是该医典的直接组织者和编辑者,他亲自为医典撰写了前言并定书名为《唐克苏喀纳麦》(意为珍宝、宝藏)。该书介绍了中国传统脉学、解剖学、胚胎学、妇科学、药物学等。拉施德在序言中说,他曾派遣一名年轻的医学生跟随中国学者学习,并从中国带回了与中国医学相关的书籍。他十分重视中国的医学,把它作为最珍贵的礼物奉献给伊朗朝廷。

同类推荐
  • 古埃及之谜

    古埃及之谜

    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胡夫大金字塔的西南与东北角。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不过,从我们坐着的地方看去,这条想象的对角线如往相反的西南方向延伸,再怎么也不会与第三座金字塔相会,因为第三座的曼卡拉王金字塔坐落在这条延长线稍微偏东的位置上。
  • 思想课堂-家庭笔记

    思想课堂-家庭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

    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

    长久以来,游走于黑白世界的侠客,被我们“神话”成世间公平、正义、良知的最佳化身,在他们的身上,承载了数千年专制社会下弱势群体太多的利益渴求与美好愿望。但是,无论是从具体的历史长河来看,抑或就武侠文学的理性分析而言,侠客们不可能成为社会的真正“救世主”和“良心”。事实上,民众应有的权利保障之路还须依赖于社会的真正转型。《黑白之间(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任侠者)》从历史和文化的双重角度考察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任侠者群体。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报告腹黑王爷,萌妃又不乖

    报告腹黑王爷,萌妃又不乖

    晞旸,原本生活在现代的普通人,却因喝口水就给呛死啦?!想想也够悲催的,不过还好,女主有志向啊,自己做事业,做自己的事,让腹黑王爷去死吧!(某王爷吐槽,骗本王的钱,开家饭馆就算了,居然开了家怡笑院?!尼玛还是男姬?你一定在逗我……一定在逗我……)咳咳,就这样,某女活的逍遥自在,众多美男在手,身旁的腹黑王爷却一个一个给解决了?!妖孽快闪开!不要阻止我……
  • 异界纵横之我有一套三国杀

    异界纵横之我有一套三国杀

    李凡在于朋友面杀时,神奇穿越到异世界,在这陌生的召唤世界,李凡发现自己有一套不全的三国杀,可以召唤三国人物为自己所用。也因意外融合了孙策的灵魂。且看李凡如何让那些三国的武将谋士再次发挥出光芒。虎牢关下吕布化身为神,再现神威。诸葛观星,预测天下大事。白马义从公孙瓒,低于外族,所向披靡。陷阵之至,我乃长山赵子龙。横跨黄河,腰系铃铛,锦帆贼手拿大刀,笑傲与长江之上。更有锦囊妙计,南蛮入侵,万箭齐发,无懈可击。李凡冷眼看着这个世界。身穿铠甲,左手青釭右手仁王,头戴白银狮子,腰跨连弩,脚下踩着八卦阵。身后更有五虎,五子,江东群雄。这个世界,本不像眼中那么简单。
  • 白头吟(宫系列)

    白头吟(宫系列)

    她说,与君长诀。她一步步诱他,却只为与君长诀。而他失去了她,变得越来越暴虐,他发誓要杀光所有和她有关联的人!这下好了,把她这缩头乌龟逼出来了。可是,依她的性子又怎么会真的心甘情愿跟着他回宫?是他一直在逼她,以前是逼着她不爱他,后来是逼着她爱他。她那样的镇定,心里已经打好了所有的算盘。她融入宫中,以她的方式留在他身边,她甚至都已经算好了,这一次她要好好地活着,活着和他白头共老。这不就是他要的吗?为什么现在他会这样的心痛?
  • Laches

    La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黎明世界

    黎明世界

    暗星----莱姆奎克lamquick圣星----索达列斯sodaless人类星球----修门星sumanstar三颗宇宙中渺小而又独特的星球,命运将它们串联在一起,而迷失在其中的暗族王子,能否找到自己为何而战的答案,和生存下去的意义?
  • 道宗风云

    道宗风云

    道宗存在了很久很久,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其中有一个人是不能忽略的,这人的名字叫作穆然。有的人注定就是为了伟大而生,有的势力注定会由盛而衰,没人什么是永恒的东西,只有达到足够强大的实力,才能守护自己的东西。“这偌大的道宗,难道容不下我一个小小的修士吗?”“我从另一个世界而来,我要去向哪里,谁知道?我不知道。”“你是我的朋友,无论正邪,你就是我的朋友。”“今日,谁挡我我,谁就死……我不想你死,那我就死好了。”“天若灭我,我便灭天,人若杀我,我便杀人,放不下屠刀,我也不想成佛。”“……”铁骨铮铮,日照山脉中的僻静小院,有一人仰望着清冷的月亮,心中似有激荡,慢慢延展开来。
  • 为魂代言

    为魂代言

    活人怕鬼,鬼却惦记活人,有的为思念,有的为报恩,更有甚者为报仇。当某些人、某些事连接了本该相隔的阴阳,活人才会懂得,阴间如同阳世一般,有着同样的冷暖悲喜。
  • 汉宫娇

    汉宫娇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他是成就千古基业的汉武大帝。他的功绩建立在战士们的尸骸上,他的圣明以那些凋零的容颜作注,他有多伟大就有多无情,他的手上染着深爱着他的女人的血泪。史记、汉书,没有人记载那后宫里的残酷斗争,那些将年华洒落在几丈宫墙里的女子,对男人们来说不过是略可作谈资的一抹艳香。穿越,带着后世的记忆,成为那个被藏于金屋囚死长门的阿娇,就算有着作弊器一样的空间,她也不过是个冷眼旁观的过客。看你春风得意登高,看你手握重权得意,看你一朝落败怯哭,看你人头落地命殒。这后宫里的斗争,比朝上的更加血腥,而那些挥舞着利刃征伐的女勇者却留不下一个名字。这不过是本帐,记的是那些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牺牲。
  • THE ADVENTURES OF GERARD

    THE ADVENTURES OF GER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感皇恩

    感皇恩

    月筝,兰安郡王府四大丫鬟之一,十岁即被买进府中,个性爽直的她向来敢作敢为,对待姊妹们十分义气,为了替姊妹解围,她愿意前去服侍打心底看不惯的五爷,接着又为了成全别人的恋情,情愿代对方远嫁北方异族,没想到在离府前夕,她才弄明白自己并非嫁过去当王妃……